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5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

整)

2013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41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41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不完整)

2013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

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直接介入

2.儿童社区工作

3.人生回顾疗法

4.医务社会工作

5.社会康复

6.社会弱势群体

二、简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通用过程模式如何分析人与资源的互动?

2.简述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技巧。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原则是什么?

4.简述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应用及其评价。

三、案例分析题(共30分)

案例:张女士今年52岁,10前与现在的丈夫组建了一个家庭,这个

家庭比较特殊,双方都是再婚家庭。13年前,张女士因为前夫有外遇而

离婚,单身了三年之后,与现任的丈夫认识。当时,丈夫带着一个12岁

的女儿小丽。因为张女士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就把小丽

当亲生女儿来看,但10年时间过去了,小丽从来没有叫过她一声妈妈,

小丽小时候还经常给张女士找麻烦。即便如此,张女士现在还给小丽张

罗了一个男朋友,但小丽似乎并不领情,这个矛盾一直僵持到前一段时

间,在男朋友的问题上,张女士让小丽考虑考虑,可小丽却与张女士吵

起来,并说这不是张女士的家,让她不要瞎当家,并且张女士的丈夫也

不替张女士说话。为此,张女士非常伤心,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付诸

东流了,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她。

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简要分析张女士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介入策略。

四、方案设计题(共30分)

假如你是一家老人福利院的社会工作者,针对福利院老人的需求,

拟定一份机构服务方案。

2013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

详解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

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直接介入

答:直接介入,指以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为关注对象,

针对他们所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服务对象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

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

动方式。

2.儿童社区工作

答:儿童社区工作,指的是儿童社会工作者在有关儿童社会工作及

社区工作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在社区中为

开展儿童工作提供资源的保证,为儿童在社区的成长、学习、娱乐提供

必要的条件,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和福利的提升。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

开展儿童服务时,除了开展需求调查,开设假期小组活动以外,还需要

对重点儿童予以关注,并在恰当时开展个别服务。例如,可以积极地与

属地学校的驻校社会工作者取得联系,了解社区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并

对其中出现偏差(学习、行为,心理等)的儿童在社区内的表现进行评

估,以便对其状况确认或者修正。帮助贫困儿童申请补助,对长期与隔

代长辈生活的儿童予以必要的协助辅导。

3.人生回顾疗法

答:人生回顾疗法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重点是引导

老年案主对于过去一生的历程进行回顾,这种回顾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

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年人对人生历程的看法。人

生回顾不仅是要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一生,重要的是通过回顾获得领

悟,使老年人摆脱过去的阴影,生活得更满意,更有建设性。所以建立

评估的基线很重要,它可以让社会工作者和老年人在工作结束的时候能

评估介入的成效。

4.医务社会工作

答: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

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

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由于机构宗

旨、服务场所和对象需要的不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可能是预防性的、

发展性的或补救性的。

5.社会康复

答:社会康复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模式,是指从社

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

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的活动,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

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社会康复工作的内容主要通过

各种康复机构来实现,康复机构中开展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主要由社

会工作者承担。它过建立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社会条件来对残疾人进行

帮助。它与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共同形成全面康复的基本内

容。社会康复的措施有些是针对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以个案工作为主,

以小组工作为辅;有些则涉及法律和制度,涉及残疾人离开医院、康复

机构后的生存环境,因而同社区康复相联结。

6.社会弱势群体

答: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

展研究报告200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是: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

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

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

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简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通用过程模式如何分析人与资源的互动?

答:(1)通用过程模式的概念

“通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和方

法”的提炼和概括,也意味着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

的社会工作的步骤、过程和方法是通用的。

(2)通用过程模式分析人与资源的互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过程模式通用的社会工作对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不是简单地归

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他们所处的社

会环境的互动。更进一步说,就是人与环境中资源的互动。

②通用过程模式关注的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

样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完成生命任务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

③通用过程模式分析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时,将这种互动关系分为

三种类型: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

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已超出了简单的“人和资源系统”这样的二分法观

点,而是关注到互动各系统之间连接的性质以及人与他们的各种资源系

统之问的关系。

比如,在居民区设立了一个社区医务室,可是很少有居民来看病。

那么,问题是出在居民不愿意使用它,还是因为医务室并不适合这个社

区居民的需要?如果是因为居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医务室,那就需要通

过居委会来做宣传工作;如果是一些老人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到医务室

来,那就要考虑送医上门。其他影响居民对医务室态度的原因可能还

有:以前他们在医务室就医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或者是因为医务室设

立时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等。可见,通用过程模

式首先关注居民与医务室这两个系统的互动过程,然后是致力于加强两

个系统的连接。

2.简述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技巧。

答:(1)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概念

签订服务协议的过程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确认需要和问题、共同协商工作目

标,以及决定采取何种协议方式的过程,因此需要特定的工作技巧。

(2)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具体如下:

①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签订协议过程中,服务对象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认定是最

重要的。所以,社会工作者要成功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一个重要的技

巧就是由服务对象自己来认定问题,社会工作者根据他们的看法与其进

行讨论,从而达成共识。例如,一位母亲因儿子的网瘾问题求助,社会

工作者在认定问题时可以从母亲的描述和看法开始:“我们谈了半天

了,我觉得你非常担心儿子的网瘾问题,担心他的学习,你想让我来帮

助他,是这样吧?”

②与服务对象讨论对问题的看法

当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对问题和介入目标与行动有分歧时,为了

达成协议,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讨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避免服

务对象有不被重视的感觉。例如,社会工作者对求助母亲说:“从你对

孩子网瘾的情况介绍来看,孩子沉溺网吧的问题是从你和丈夫闹离婚开

始的,你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否与父母有关系?”这种分享为社会工作者与

服务对象达成对问题的一致看法做了铺垫。

③描述介入工作要解决的问题

描述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努力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在于为双

方后续工作提供依据,也是双方签订协议的基础。因此,对问题的描述

要尽量具体详尽、清楚、简洁、易懂。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这样对求

助母亲描述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您孩子的问题表面上是沉

溺网吧,实际是您和丈夫的婚姻问题影响到了孩子。在帮助孩子的同

时,我建议您和丈夫一起来,看看怎样调整你们的关系,同时让孩子明

白你们,您看这样好吗?”

④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

与认定问题一样,对于目的和目标的协议也需要服务对象的参与,

而对介入策略的协议则需要社会工作者详细说明双方的角色和任务,以

及介入策略所包含的具体方法、所针对的问题,实现目标的时限,以便

使服务对象明白介入策略与自己问题的关系,愿意投入行动。

⑤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运用上述技巧,社会工作者完成了与服务对象签订协议的过程,最

后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服务对象一起对协议进行总结,提醒服务对象承担

履行协议内容的责任。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原则是什么?

答:(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疾人和其他身心障碍者开展的社会工作。

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

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

动。其领域包括许多方面,在医疗、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维权、社

会救助、辅助用品用具等方面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服务。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

对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而言,坚持人道主义的价值观至关重要。人

道主义承认人的价值或者尊严并把它作为衡量一切事务的尺度;从人道

主义对人的本性持乐观的态度来看,人类被认为是有尊严、有理性的,

拥有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人道主义把天赋的社会的个人自由赋予极高

的价值,人道主义宣称,向人们提供了机会和自由,他们的潜能就会释

放出来;人道主义主张通过宣传社会改革,减轻困苦,推动人民发展的

机会及促进个人的人权。

总之,在人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残疾人社会

工作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对残疾人的潜能抱有充分的信心,更加秉持残

疾人同样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的价值至高无上。同时,更加需要积极地

寻求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权力和确保他们的尊严。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原则

以人道主义等价值观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

它们包括:尊重、接纳、守秘、个别化、非批判、当事人自决、有控制

的情感投入、正常化,等等。其中,接纳、个别化、非批判、有控制的

情感投入和正常化等原则,在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更加需要高

度关注和持守。具体如下:

①接纳。坚持接纳的原则,意味着社会工作相信每个残疾人都有与

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所以当面对残疾人的时候,无论对方曾经有什么

经历、背景,无论他们的问题因何而产生,无论他对自己的问题必须承

担多少责任,或者服务对象犯有严重违规行为,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对方

是有尊严和价值、有能力去改善自己和改善生命,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

服务领域里,都需要把他们/她们视作一个人看待和予以毫无保留的接

纳并值得社会工作者予以大力帮助。

②个别化。信守个别化的原则,意味着社会工作坚信每个残疾人都

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与其他人不同的遗传、个性、经历、环境、知

识等特点。这些差异导致每个残疾人即使在相同的境况下,也会有不同

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因此,社会工作者必须理解残疾人、残疾人小

组,以及小组和社区内的各个成员的个别特性和个别需要,灵活地运用

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以提供相应而有效的服务。

③非批判。所谓非批判的态度是指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对残疾人的个

人做出对与错、是与非等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意见。社会工作强调社会

工作者与残疾人共同努力去解决问题,双方处于平等地位,所以社会工

作者无从去批判残疾人。尽管如此,社会工作者坚持非批判的态度并不

等于不需要判断力。

④有控制的情感投入。这个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同时把自己带入及

抽离残疾人的经历、处境、思维、感知、价值观和情绪之中的过程。这

里,“带入”是指社会工作者要站在残疾人的立场和境况中,去设身处

地,去感受残疾人的需要、困扰、期望和反应,只有这样,社会工作者

才能与残疾人产生共鸣,才能让残疾人感到社会工作者确实是在真心实

意地在帮助他/她。而“抽离”则指社会工作者在这个助人过程中,十分

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角色,准确地履行自己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合适

地运用自己的自我、知识和技巧,冷静、客观地辅助残疾人解决问题。

⑤正常化。正常化的原则在实务过程中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为

残疾人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让他们回到自己熟悉的平常

社会,过常人的生活。第二,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

看待事物而不可妄加臆断和随意标定。

4.简述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应用及其评价。

答:(1)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

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产生于20世纪70一80年代。在这里,性别

敏感是指能觉察成长过程中,不管是阳刚男性或阴柔女性,在行为、态

度与社会化经验的差别,特别是在家庭与社会中,权力、位阶、地位、

特权的差异。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源于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

与女性主义不同的是,它试图更深入地了解男性和女性的发展,以及两

性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并将这些议题整合到治疗介入之中。

(2)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注重与会谈家庭中的男性/女性成员建立

平等、合作的工作关系,避免滥用工作者的权力。在工作中帮助家庭成

员对刻板印象化的性别角色限制有所觉察和警醒,鼓励他们突破传统性

别角色的束缚,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去作选择,特别在作为一个男人或作

为一个女人的人生发展方面。尽量避免使用性别歧视的语言与工具,如

担当性别角色的能力等。

(3)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应用与评价

性别敏感的家庭工作与女性主义一样,其鲜明的特点在于批判性与

挑战性。在目前我们身处的父权文化中,这种理论的推展与使用需要有

相当的勇气和坚持力。近年来研究者所做的婚姻咨询、单亲母亲小组、

家庭治疗及社区反家暴项目中“受害妇女支持小组”与“施暴者教育与治

疗小组”,都注意将社会性别分析、性别敏感纳入辅导与干预行动中,

促进了弱势妇女群体(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单亲母亲等)自我意识的觉

醒与能力增长以及有暴力倾向的男性的反思与改变。性别敏感的家庭工

作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总结,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案例分析题(共30分)

案例:张女士今年52岁,10前与现在的丈夫组建了一个家庭,这个

家庭比较特殊,双方都是再婚家庭。13年前,张女士因为前夫有外遇而

离婚,单身了三年之后,与现任的丈夫认识。当时,丈夫带着一个12岁

的女儿小丽。因为张女士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就把小丽

当亲生女儿来看,但10年时间过去了,小丽从来没有叫过她一声妈妈,

小丽小时候还经常给张女士找麻烦。即便如此,张女士现在还给小丽张

罗了一个男朋友,但小丽似乎并不领情,这个矛盾一直僵持到前一段时

间,在男朋友的问题上,张女士让小丽考虑考虑,可小丽却与张女士吵

起来,并说这不是张女士的家,让她不要瞎当家,并且张女士的丈夫也

不替张女士说话。为此,张女士非常伤心,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付诸

东流了,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她。

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简要分析张女士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介入策略。

答:(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张女士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①情绪方面

面对小丽对自己的不理解和丈夫的不作为,张女士情绪十分低落,

自我价值感受挫。

②亲子关系方面

a.张女士和小丽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方式。具体表现为:一方面

小丽对于张女士母亲的角色一直不予承认,并时常给张女士找麻烦,这

使得双方的关系十分脆弱;另一方面,张女士在未尊重小丽意见的情况

下为其张罗男友,其家长作风触动了小丽敏感的神经,进一步激化了双

方的关系。

b.小丽与父亲之间缺乏良性沟通。这一点虽未在案例中言明,却

不难推测:十年来小丽一直不愿接受张女士的母亲角色,说明小丽的父

亲没有尽到教导之责,而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父女长

期关系紧张,二是父亲长期对小丽疏于关心。

③夫妻关系方面

在这个重组家庭中,丈夫可谓张女士与小丽之间的情感桥梁,扮演

者情感沟通、关系搭建和矛盾缓和等重要角色。然而在张女士与小丽的

冲突中,丈夫的不作为表明夫妻关系也有待改善。

(2)对张女士的需求分析

①情绪疏导及自我价值的重建。

②与小丽矛盾的缓和及良性沟通关系的建立。

③获得丈夫的理解、支持及与丈夫良性沟通关系的建立。

(3)介入策略

结合上面对案主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案主的需求评估,拟采取如下

介入策略:

①与张女士进行交谈,目的是:a.倾听张女士的倾诉,肯定其为

家庭、为小丽的付出,对其为小丽张罗男友一事首先作出正向解读;

b.引导其思考与小丽长期关系紧张、母亲角色得不到认可的原因,并

与之讨论改善与小丽关系的可行办法;c.引导其思考丈夫不作为态度

的原因,并与之讨论如何改善夫妻关系;d.与张女士一起讨论此次争

吵的核心问题以及为小丽张罗男友一事对小丽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消

除矛盾的办法。

②与小丽进行交谈,目的是:a.肯定其对于原生家庭的维护;b.

了解小丽对于张女士的看法、对于张罗男友一事的看法,以及不愿接受

张女士的原因;c.帮助其发掘张女士为其张罗男友行为背后的正向意

义;d.鼓励其与父亲和张女士沟通,并通过理性方式表达自己对张罗

男友一事的态度。

③与小丽的父亲交谈,目的是:a.肯定其重组家庭背后的正向意

义;b.了解其对于张女士为女儿张罗男友一事的态度以及在妻子和女

儿争吵中不作为的原因;c.鼓励其主动与女儿交流,并及时给予妻子

以支持。

④促进张女士家庭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可以采用米兰系统派

家庭治疗法。社工可以对每一个家庭成员发问,启发他们谈出自己的内

心感受,对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社工采取“资源取向”,给予正向的解

读,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

四、方案设计题(共30分)

假如你是一家老人福利院的社会工作者,针对福利院老人的需求,

拟定一份机构服务方案。

答:

“夕阳红”老年小组服务方案

1.背景介绍

步入老年阶段,意味着老年人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原有的社会支持网

络。进入福利院的老人更是如此: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社区生活环境,

离开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和亲密的邻居,这是很多福利院老人难以接受

的事,老人甚至可能产生被抛弃的非理性认知。除此之外,福利院老人

还面临着融入新环境、建立新的支持网络的的压力。上述情况会使福利

院老人变得淡漠和了无生气,出现强化退缩倾向。鉴于此,社工拟在福

利院开展小组工作,希望通过小组的力量,激发福利院老人参与社会和

社交活动的兴趣,在老人中建立起相互支持的网络。

2.评估

(1)问题评估

①老人进入福利院,结束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对新的生活没有兴趣

和信心;

②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老人容易产生消极退缩的态度,自身价值

感薄弱;

③老人的交际圈缩小,缺乏支持网络。

(2)需求评估

①恢复对生活的兴趣,重拾信心;

②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价值;

③扩大交际圈,建立支持网络。

3.介入目标

(1)总目标

提升福利院老人生活质量,帮助其融入环境,重拾生活信心。

(2)子目标

①通过小组互动,促进组员之间的相互了解;

②通过故事讲述,寻找共同经历和话题;

③通过小组分享,寻找共同兴趣。

4.理论及方法的选择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表明,个体在步入老年阶段,逐

渐丧失了以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其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也大不如前,在

这一阶段老人容易产生“完美无缺——悲观沮丧”两种极端情绪,如果处

理得当,老人会对过去的人生经历感到满意,会对老年生活富有信心,

反之,则会出现退缩心理,否定过往,对自己失去信心。

需求理论认为,人具有从生理到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

需求,不管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是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都认

为情感、归属、价值实现等需要对人至关重要。社会活动理论作为近年

来老年社会工作中十分流行的理论之一,也强调了人在老年阶段维持适

当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和生活兴趣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十分必要。

对于福利院老人,小组工作的方法是帮助有共同需求的老年人建立

社会支持网络、发现共同兴趣、促进环境融入的重要途径。温勒的小组

动力学理论强调小组的场域、小组气氛、小组凝聚力等对于小组成员解

决问题、缓解压力、促进互动、形成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服务对象

(1)资格:①在福利院生活的老人;②有行动能力和清晰的语言

表达能力。

(2)特点:对福利院生活不适应,希望融入新环境、建立支持网络

的老人。

6.小组特征

(1)性质:人际发展小组

(2)节数:八节

(3)日期及地点:略

(4)时间:下午三点至四点半

(5)人数:十二人

(6)经费预算:略

(7)招募方法:

①在福利院内张贴海报;

②在福利院的自修室、询问处和康乐室放置宣传单;

③社工在福利院服务时亲自邀请招募对象参加;

④若人数不足,可邀请福利院管理人员介绍老人参加。

7.小组活动内容

第一节:你知我心。主要内容是:

(1)主持人向组员介绍小组的目的以及彼此的角色;

(2)组员之间自我介绍以及相互了解;

(3)通过讨论形成小组规范并与组员达成约定;

(4)通过希望树等形式澄清彼此的期望。

第二节:你我大不同。主要内容是:

主持人事先准备好一些形容特征的关键词,如:“喜欢吃辣的和喜

欢吃甜的”、“喜欢戏曲的和喜欢唱歌的”等等,以关键词为口令,每次

喊出一对关键词,成员按照自己的特点站在指定的关键词区域,每次分

类结束后,主持人留下十分钟时间以供组员之间分享自身的该特点,促

进彼此了解。

第三节:光阴的故事。主要内容是:

主持人准备相关的故事主题,鼓励组员就该主题讲出自己的故事,

比如“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工作里最骄傲的一件事”、“听过的最感

动的一句话”等等。准备主题时需注意两点:一是主题需具有正向意

义,容易使组员回忆起幸福过往;二是随时准备处理突发问题,比如组

员在分享过程中联想到不快的经历而引发情绪问题。

第四节:那些年一起看过的电影。主要内容是:

组织组员看一部老电影,看完之后,鼓励组员分享感受以及自己第

一次看到该部电影时的情况及感受。

第五节:我是主角。主要内容是:

将组员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自讨论出一个经历过的、重要的生活

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场景再现。表演结束后,鼓励组员分享各自在

表演中的感受。

第六节:“真心话大冒险”。主要内容是:

给每一个组员留一个任务,即每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福利院中认识

一位新朋友,向对方介绍自己并表达祝愿。结束后在小组内回报任务完

成情况。

第七节:我服务我快乐。组织组员在福利院内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

动。

第八节:我们的人生永不散场。小组结束,社工做好组员的情绪处

理,鼓励组员分享自己的收获、计划等。组织组员制作简易纪念册留

念。

8.成效评估

(1)组员评估:通过希望树、评估量表及组员在小组结束时的分享

等评估组员的期望达成情况和对小组活动的满意程度。

(2)社工自评:社工通过在组织小组活动中的观察,对组员的变化

和成长进行定性评估。

2012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C)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

一律无效

一、简要概述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2.阿瑟·邓汉姆社区工作的原则

3.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

4.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5.社会救助的特征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简述随机抽样方法的类型。

2.简述社会指标的功能。

3.简述设计调查指标的基本要求。

4.简述评价调查报告的原则。

5.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

三、论述题(共15分)

1.试论述社会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四、分析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

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

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

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2.举例说明个案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2012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

详解

武汉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C)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

一律无效

一、简要概述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答: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

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处境的特殊性,使得老年社会工作者会遇到许多特殊

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工作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接受了社会中许多对老年人的刻板看

法,并纳入到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中。他们可能会认为做老年人的工作

没有太大价值,有挫折感,因而在工作中对老年人表现出厌恶、歧视、

不耐烦,认为做老年人工作低人一等,是退而求其次。老年歧视还会影

响制订为老年人服务的规划,并造成应有服务的缺失。

(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

对老年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年人过度保护,

想要“拯救”老年人。当无法缓解老年人面对的不可避免的丧失时,同情

就变成了怜悯,助人工作便会失去成效。当挽救老年人的努力失败后,

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把挫折感转成对老年人的愤怒和敌意。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

同老年人打交道会时刻提醒社会工作者生命的进程,让社会工作者

看到由生到死的不可逆转。当事人经历的死亡和丧失,必然会让社会工

作者联想到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而感到痛苦。有时甚至害怕个

案辅导还没有做完,老年人就会与世长辞。这样的情形会给社会工作者

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会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所以在做老年人辅导工

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对垂死和死亡的感受。有时

这些感受来自过去的生活经验和遭遇,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的问题

梳理好。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老年人问题常常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做老年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

合作,从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团队工作能力。懂得协调、配合不同

的学科共同开展老年人服务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2.阿瑟·邓汉姆社区工作的原则。

答:阿瑟·邓汉姆提出社区工作的四大原则:

(1)社区发展应以社区共同需要为主;

(2)以“自助”为主要精神;

(3)政府及民间社团应提供物质或技术协助;

(4)有完整的、多方面的各种专门性计划,使社区受益。

3.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

答:社会目标模式源于社会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是最早的一个小

组工作模式,社会目标模式是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

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它的原则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

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这一模式较多地运用在

社会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中。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

系统与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出现功能失常

或问题,与社会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而人和群体的行为又会影响

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

实现。

(2)模式的特点

社会目标模式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工作重点,

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这种工作模式利用小组

过程发展小组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社会变迁的责任心,增强他们的自

尊心,并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小组被看作

是一个统一体,通过小组集体的力量达致社会变迁,社会责任得到鼓

励,领导能力得到发展,民主的概念在小组过程中也得到充分的实践。

(3)实施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

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①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②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

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

环境的能力。

③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

的需求和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

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4.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答: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社会工作的不同领

域中,这些价值伦理都是社会工作者思想和行为的指引和规范。在矫正

社会工作领域中,基本的价值理念主要包括:

(1)接纳。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

的价值和尊严,而这种价值和尊严带给每一个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

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待受助者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接纳而非批判。社会工作

者同样应该将受助者本身连同他过去的犯罪事实接受下来,然后才能以

客观的、体谅的心态,在平等的、安全的气氛中与受助者深入讨论问

题,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2)可塑性。社会工作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相信每一个人在

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也即相信人具有可塑性。在这样的信念指

引下,社会工作者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受助对象改

变其与社会生活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达到使

其恢复社会功能、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矫正社会工作者看

来,犯罪者首先是一个人,具有一般人所共有的“可塑性”。

(3)个别化。社会工作者确信: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

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质和生活经验。此外,每个人在环境、信仰、个

性、兴趣、天赋、动机、目标、价值观、情绪和行为模式等方面都有极

大差异。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把每一个受助者都当作拥有不同特质和需

求的“个人”而不是当作一种“类别”来对待。

5.社会救助的特征。

答: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以满

足贫困个人、家庭和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为目标,以政府救助为主要形

式,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相比,有其独特性。其基本特征在权利义务关

系、救助对象的范围、救助水平的层次、救助手段的形式、救助资格的

审查等方面都有所反映。

社会救助的特征主要有:

(1)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维护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责任和义

务。当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的

保障,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此种权利的享用并不以履行某种义务为

直接前提。这种救助是无条件的,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和家庭无需尽义

务或者尽少量的义务就可以获得救助。

(2)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社会救助的对象须由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定条件,即因个人生理

原因、自然灾害原因或社会原因,真正陷入生存困境的社会成员,才有

资格享受社会救助待遇。社会救助须以家计调查为基础。因此,社会救

助对象的范围是有限的。

(3)救助标准的低层次性

社会救助作为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目标是应付灾害和贫

困,满足的是社会成员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虽有发展的含义,但主旨

不是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

(4)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实施社会救助,既可以使用现金救助,也可以采用实物救助;既有

临时性的应急救助,也有长期性的固定救助;既有政府救助,也有民间

救助;有常规性的救助,也有特殊的救助,还有一些通过专业人员,比

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针对救助对象的精神层面、个人能力、心理

问题等开展的救助。

(5)社会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社会救助的资格审查是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严格的。申请社会救

助的社会成员需要向当地社会救助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社会救助管

理部门进行审核后报送上一级部门进一步审查,主要就是核查申请人员

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贫困线的标准。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9分,共45分)

1.简述随机抽样方法的类型。

答:随即抽样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特殊的等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中每一个体均有同等

被选机会,而且样本中每一个体是被单独地选出的,它是一种元素抽

样。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类。此外,这种抽样方

法,在构成总体的个体差异不大时,用之比较有效,而在总体异质性较

高时,误差较大。其主要方法包括:①直抽样法;②抽签法或抓阄

法;③随机数表法(可保证随机性)。

(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间隔抽样。它是把总体的元素进行

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这一固定的间隔抽取元素来组

成样本的方法。系统抽样作为简单随机抽样的变种,与简单随机抽样一

样,最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群体。系统抽样是以总体的随机排列为前提

的,如果总体的排列出现有规律的分布时,就会使系统抽样产生很大误

差,降低样本的代表性。

(3)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元素按某种

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

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

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分层抽样适用

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

(4)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

体,然后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调查的样本的方

法。整群抽样的优点在于:①它可以通过转换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

范围;②它可节省人财、物力。整群抽样的最大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

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

(5)多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它是按抽样元素的隶属

关系或层次关系,把抽样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

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故能够综合各种

抽样方法的优点,提高样本质量。因此,它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

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多阶段抽样由于每阶段抽样都会产生误

差,因此经多阶段抽样得到的样本的误差也相应增加,这是它的不足。

2.简述社会指标的功能。

答:不同类型的指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社会指标的比较重要的功

能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反映功能。反映社会状态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在异常复

杂的现代社会面前,要想凭直接经验认识社会已越加不可能。社会指标

的作用在于,它集中了最重要和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并使之具有一定

条理,从而将社会或某一方面的状况清楚地再现出来,使人们易于了解

和把握。

(2)监测功能。这是反映功能的进一步发展。监测的功能可以分

为: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对社会目标的监测。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对社

会状态的监测是指人们通过对社会指标的比较、分析而定期或随时监视

社会或社会某一方面的运行。如果运行有问题,人们就可以通过指标而

得到警告,从而能迅速采取对策。对社会目标的监测是指通过社会指标

而对社会计划的进度进行监察。社会指标的目标监测功能与下面的计划

功能有密切联系。

(3)预测和计划的功能。预测的功能是指根据已占有的材料,在对

过去、现在分析的基础上,摸索出社会指标的变化规律,而对未来的结

果的测算。社会指标的预测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预测发展,例如根据本年度工农业生产增长情况预测下年度的增

长率;

②预测问题,即提早发现那些将会给人们或社会带来危害的问题。

(4)比较和评价的功能。由于社会指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因而使

事物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对社会运行与发展、社

会计划与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利弊得失,得出正确结论。比较有横向与

纵向之分:

①横向比较指时间序列上同一时期的社会指标的比较;

②纵向比较是指对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比较。

3.简述设计调查指标的基本要求。

答:设计调查指标的基本要求:

(1)必须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原则。设计调查指标应充分考虑

调查的可实施性,如调查对象的合作程度,所以应将比较难回答和涉及

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问题放在最后。调查指标的问题排序要合理,一般

现提出概括性的问题,逐步启发调查对象,做到循序渐进。

(2)必须全面、完整地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指标的设计要有利

于调查对象做出真实的选择,避免使对方难以回答,从而获得模棱两可

的答案,从而不能得出最真实的情况。

(3)必须准确,有统一计算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数据统计好而处

理,使得调查指标能直接被计算机读入,又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统计

的准确性。

(4)必须简单、明了,以说明问题为原则。指标的设计尽量不能使

用专业术语,也不能将两个问题并为一个,以至于不能得到明确的答

案。

(5)必须充分考虑实际调查的可能性。需充分考虑到调查对象的身

份背景,尽量提出对方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得到调查对象的密切合作关

系。

4.简述评价调查报告的原则。

答:评价调查报告的原则如下:

(1)从总体上看,调查报告应具有类似于沙漏的形式。

即报告应从广阔的导言开始,逐渐转变到较为专门化的领域,直到

提出你自己的研究领域,介绍你的研究方法和结果。这是“沙漏”的最狭

窄部分。从讨论研究结果的内涵开始,报告又开始逐渐向一般的领域拓

宽。广阔的导言可向读者提供研究问题形成的背景及其意义,而讨论部

分的拓宽,则可向读者展示研究结果的价值及应用。这种形式既有广度

又有深度。

(2)从写作方式、技巧上来看,必须具备以下几点:①准确清楚;

②先列出报告的大纲;③用简单的语言写作;④用例子来作解释和说

明。

准确是体现研究的科学性,严密性的关键因素;列出整个报告的大

纲,尤其是各部分中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我们去检查前后结果之间的逻

辑性;研究报告应该用常用的语言写作,应该能让非专业的读者进行阅

读,并且能让他们理解你的工作;经常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说明所涉及

的技术性概念,有利于增强研究报告可读性强。

(3)撰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引用与注释,即报告中凡是引用别人的

资料,一定要注明来源,而不能将别人的工作和成果不加注明地在自己

的报告中使用。对于报告中引用的别人的资料,以及某些不易理解的内

容或概念,常常通过加注释来进行说明。

(4)从调查报告的结果内容来看结果需在结果中呈现中方法介绍的

意义。

因为作为一种高度结构化、高度程序化、高度数量化的社会研究方

式,调查研究无法回避科学方法论对其严格的、详细的程序检验的要

求,这是科学研究论文的必备条件,是其结论成立的前提和依据,也是

研究者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种体现。它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研

究者的研究行为,同时也可以使读者和同行切实地了解作者所得研究结

论的正确性、普遍性和适用性。

(5)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应用性调查报告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一般来说,各种调查报

告在结构上都可分成:标题;导言;主体;结尾几个部分。

②学术性调查报告的撰写往往比应用性调查报告更加严格。它有比

较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学术性调查报告在结构上通常包括下述内

容: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6)调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具有必要的科学性,这也是针对调查

报告形成的各个阶段的。

对于一项社会调查研究项目来说,调查研究报告是其成果的集中体

现。调查研究报告撰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成

果和社会作用,调查研究报告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

5.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

答: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

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

构的一种体现。从大的方面看,社会调查的程序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

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1)选题阶段

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题目,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选

题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①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的现象、问题和焦点中,恰当地选择出

一个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和可行的调查问题;

②将比较含糊、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调查问题具体化和精确化,

明确调查问题的范围,理清调查工作的思路。

(2)准备阶段

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要提出调查研究的具体想法,制定调查研究的

详细方案。如果说选择调查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调查的目标,那么准备

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

准备。

(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就是具体地进行调查,又称收集资料阶段或调查方案的执

行阶段,它包括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两项工作。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就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

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这是调查人员直接向调查对

象索取、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过程,实施调查是整个调查研究的关键。

(4)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又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实地调查所收

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统计、分析。

(5)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要对全部调查资料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总结。总结阶

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应用调查成果。

三、论述题(共15分)

1.试论述社会研究中为什么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答:(1)具有一定学科的权威性

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多变量问题的理

论和方法,它是单变量统计方法的推广,是研究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相互

依赖关系以及内在统计规律性的一门统计学分支学科。

(2)现实的客观需要

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相互之间有关系的现象,或者说,

许多社会现象之间往往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简单的

单变量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统计分析不足以满足对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

系统计分析的需要。所以探索和分析这种关系,正是社会研究人员的进

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分析的现实因素。

(3)具有应用的可能性

多变量统计的理论基础和工具是数学中的概率论和矩阵。但对于实

际应用者而言,只要有合适的计算机和软件包以及掌握一些初步的多变

量统计知识就可以使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多变量统计的内容很多,但

从实际应用角度看,主要包括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

分析、聚类分析、生存分析等六个大的分支。

(4)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重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的蓬勃发展和普及,多变量统计分

析已渗入到几乎所有的学科。到80年代后期,计算机软件包已很普遍,

使用也方便,因此多变量分析方法也更为普及。近年来,多变量统计方

法已广泛应用到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医学现象涉及到的变量不止一

个,而是多个变量,且这些变量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需要处理多个变

量的观测数据。对于多变量医学问题,如果用单变量统计方法就要对多

方面分别进行分析,而一次分析一个方面,同时忽视了各方面之间存在

的相关性,这样会丢失很多信息,分析的结果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情

况。

四、分析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

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

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

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答:(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

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

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上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

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①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

工作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

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

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

②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

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

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

③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

在一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

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

①方案目标

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

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②方案实施策略

a.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

指导性服务;

b.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

c.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

③方案执行

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④方案评估

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

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

2.举例说明个案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答:(1)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

①接案或转介。接案是指通过与求助者的初步接触评估他的问题,

并协商使其成为服务对象的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

a.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

b.促使有需要的人成为服务对象;

c.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

d.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②收集资料。详细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服务对象

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进行评估的过程称为收集资料,它包括两个方面

的工作要求:

a.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

b.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

③制订计划。制订一个完备的服务工作计划要求社会工作者做到以

下五点:

a.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b.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

c.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

d.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e.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④签订协议。社会工作者在制订好了服务工作计划之后还需要与服

务对象签订工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动

力。

⑤服务双方签字。

⑥开展服务。

⑦结案。

⑧评估。评估是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

⑨追踪。就一般情况来说,结案之后还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安

排追踪(又称跟进)。

(2)个案工作的工作技巧

①会谈。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

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访谈),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支持性的技巧(专

注、倾听、同理心、鼓励)、引领性的技巧(澄清、对焦、摘要)和影

响性的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②建立关系,主要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建立相互

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以便个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关系技巧主要是

包括:

a.感同身受;

b.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c.制造气氛;

d.积极主动。

③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

a.会谈的运用;

b.调查表的运用;

c.观察的运用;

d.现有资料的运用。

④方案策划。社会工作者在方案策划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

巧:

a.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b.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

c.略合理。

⑤评估。评估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

a.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b.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

c.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d.坦诚保密。

2011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武汉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A)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

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2.社会工作行政

3.个案工作的本质

4.社会测量

5.内容分析

6.参与观察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简要概述小组工作的内容。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阐述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缺点。

3.简述对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

4.简述文献调查法的优点。

5.简述提高调查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主要模式。

2.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概要。

3.论述抽样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2011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437社会

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

详解

武汉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学位)(A)

(满分值150分)

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

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小组工作的价值观

答:小组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

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

展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的价值观是以社会工作价值观为基础的,是社

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化。小组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

作中的体现,小组工作价值观包括:

①尊重小组成员的权利与能力;

②民主参与和决策;

③赋权的原则;

③个别化原则;

④互惠互利的精神。

2.社会工作行政

答:社会工作行政(简称社会行政)是属于间接社会服务。社会工

作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

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工作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

社会行政的功能是:

①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

②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

③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社会行政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服务的计划、社会服务的组织、督导与

激励、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评估与报告等五大内容。具体是指政

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

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其中的含义是指

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3.个案工作的本质

答:个案工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不是把服务对象的困扰简单

地归结为服务对象自身的某种不良心理特征,而是将其放到特定的社会

环境中,考察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和方式。可以

说,个案工作的本质是协调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恢复

和增强个人或者家庭的社会功能。这里的社会功能指的是社会赋予个人

或家庭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应发挥的作用。包含社会功能的恢复和社会功

能的增强两个方面。个案工作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个案工作是

一种信息沟通活动;个案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

4.社会测量

答:社会测量是指在社会调查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

异的度量。测量是指按照某种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

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量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

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即能对事物的属性做定量的说明,也

能做定性的说明。测量的要素,任何测量都包含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要

素:测量客体;数字或符号;分配数字或符号的法则。

5.内容分析

答: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

技术。它的实质是对文献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

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层层

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

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

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

6.参与观察

答:参与观察法是社会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参与观察法,就

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

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参与观察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者真正进入被观

察场境,被视为自己人,从内部进行感受。参与观察可以很大程度的降

低研究者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

性,它常常是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研究的。

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简要概述小组工作的内容。

答:小组工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面的内容:

(1)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

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

善其社会功能方面,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

题的目标。

(2)小组工作的特点

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相比,小组工作方法有其自己的特

点:

①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②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③注重团体的动力。

(3)小组工作的功能

一般而言,小组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特有的功能:

①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②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境;

③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④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4)小组工作的类型

小组工作的类型划分与确定,是开展小组工作实务的基础。在不同

的小组工作类型中,其所依据的理论模式、运用的具体技巧和最终实现

的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小组工作类型:教育小组;成

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

(5)小组工作的模式

工作模式是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等的一种整合性框

架。在小组工作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特定的工作模式,也

可采用某一模式为主、以其他模式为辅开展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模式主

要有以下四个: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和发展模式。

(6)小组工作的过程

小组工作是一个由不同阶段而组成的动态过程。在开展小组工作实

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清楚把握各阶段组员的特征、小组工作者的任务以

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小组工作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工

作准备阶段;工作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结束阶

段。

(7)小组工作技巧

小组工作技巧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技术之一。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发

展,小组工作技巧不断丰富和宠善。在整个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包括建

立关系、诊断、系统观察、组织和介入小组、领导、沟通、参与小组、

专业判断、运用社会资源、过程记录和评估小组过程等,都需要运用小

组工作技巧。主要包括:沟通与互动技巧;小组讨论的技巧;小组工作

的治疗技巧。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阐述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缺点。

答: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普遍,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的有地区发展、

社会策划和社区照顾三个实施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这个模式是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去解决社区内的

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与挖掘、培养当地人才。

它通过社区工作者发动、鼓励居民自己起来关心本社区的问题,对问题

作了解,进行讨论并采取行动。社区工作者的工作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民

主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居民之间的合作精神,加强居民对社区

的归属感。

①优点

a.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和谐工作手法,强调

居民和团体间的团结、合作、互助,因此可以营造互相关怀的社区气

氛。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社区网络(如社会交往小组、娱乐小

组、兴趣小组等),联结社区内居民,使他们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

感,从而减少社区疏离。

b.提高居民的能力。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社区自助自决的目标,可

以使居民自己决定及推行切合本社区需要的工作,从而更能有效地满足

居民的需要。另外,居民通过自助参与的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

能够提高其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提升居民自我的信心。

c.推进社区民主。地区发展模式注重沟通与合作,成为积极推动

参与式民主的刺激因素。社区内的组织和居民也通过参与培养了寻求共

识与协调的民主意识。

d.切合中国文化传统。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和所运用的手法与中

国的传统文化有较多相融之处,如中国人爱面子、不喜欢对抗。所以这

个模式较为适合在我国城乡社区施行,可以有效地达到推动社区自助和

解决社区问题的目标。

②缺陷

a.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产生的社区问题。在

社会日趋现代化的过程中,社区所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且问题的成

因也涉及多个方面,单靠调动社区中的资源和居民的参与,未必能有效

及彻底地解决问题。如面对牵涉全体社区居民的公共交通问题,地区发

展模式的方法明显力不从心。它通常只能触及和改善一些影响较小的问

题,而对因整体资源分配不均或制度不合理而导致的社区问题、因基本

矛盾而引发的社区问题无能为力。例如该模式无力协助居民解决因欠缺

资源而产生的贫穷问题。

b.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地区发展模式假设社区为一个

整体,各团体或组织的利益是可以相容的,它们之间的矛盾是能够通过

沟通与合作化解的。但事实上,社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关

注本身的利益和所获得的资源分配,对本身所属的利益群体的认同要明

显高于对整体地域社区的认同,而这些利益群体之间较容易因资源分配

和立场不同而对立。由此而产生的矛盾较难以和谐合作的方式化解。

c.民主参与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地区发展模式相信通过社区

居民广泛的民主参与,便可达到解决问题和自助的目的。但这种参与会

花费不少资源和时间,不符合成本效益的计算原则。

(2)社会计划(社会策划)模式

这个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通过有关专家的调研、论证、计划,

然后落实、推行,去解决社区内的问题。这一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由上而

下的方法。居民在这种模式中的参与比较被动,只限于对计划提出一些

修改意见。社区工作者担当的是组织实施者的角色。此模式经常用于处

理复杂的社会问题。

(3)社会行动模式

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那些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