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北京市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学类文本阅读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①走进上海电影文艺沙龙的“奥斯卡艺廊”,迎面就是一个“圆大头”——那是尊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锻铜头像,下面一行金宇是他的亲笔签名。帕瓦罗蒂在看了中国雕塑家张夫五为他一锤一锤“打”出来的这副“尊容”后,不禁为之动容,随即提笔致意。②“老五”(即张夫五)在塑像时抓住了帕瓦罗蒂张开的大嘴,也就抓住了传神的“点”——他缩小了歌唱家的耳朵,突出了嘴;就像迪尚·维雍在雕塑法国大诗人波德菜尔头像时删去诗人的头发,突出他那智慧过人的、饱满的头颅一样。这个“点”远看像个大的音乐符号,近看像是深邃的洞穴和火山的喷口。它使我想起这位一直在声音的“空中钢索”上行走的“高音C之王”,在唐尼采蒂的歌剧《联队的女儿》中一连唱出九个“高音C”时的巅峰状态,也使我回忆起在纽约大教堂中听他唱《圣母颂》时那种仙音袅袅、绕梁三周的难忘情景。同样很自然地,“老五”手下的帕瓦罗蒂的嘴,使我联想起柯年柯夫手下的帕格尼尼的手。苏联雕塑家柯年柯夫雕塑的帕格尼尼的像,被誉为“能发声的大理石”。我想,它之所以能“发声”,也是因为它有一个“点”,就是那双夸张的手——按弦的左手,有的手指紧按,有的手指弹跳;持弓的右手,则是飞扬洒脱,在空中勾画出一条看不见的“光亮的音线”。那离弦之弓,犹如脱缰之马……③“点”,就是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说的“动作的某一顷刻”。这一“顷刻”有两个条件:一是“最富于生发性”,二是“最富于暗示性”,有此二者,方能传神点睛,寓动于静。“最富于生发性”系指动作的高潮点或处于巅峰状态之“顷刻”。只有“点”到了“位”,才能富于“生发性”,才能产生“势如张弩,节如发机”和“若积水于千仞之豁”之爆发力;而“最富于暗示性”则是指能“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的动势,宛如秦俑中潜藏着一种“张弓待发之势”和“卧虎静伺之威”的猛士那样。而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就是这种最富于“生发性”和“暗示性”的“点”。于是,只有78厘米高的铜像突然变大了,而那张不动的嘴也开始动了……④“点”可使雕塑寓动于静,也可使音乐寓静于动。音乐是一股无穷动的“流”,它永不静止。但,它也需要“点”,需要雕塑那样的“立柱式”的力度和凝固的美。⑤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他1912年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照例博得了满堂彩。“休息时,音乐厅里热烈的情况就像暴风雨一样。后台休息室里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夏洛娘这样回忆道。但是,当他们一进后台道贺时,却看到拉赫玛尼诺夫咬着嘴唇发怒道:“难道你们没有注意,我把‘点’漏了,你们懂吗?”事后他说,他所弹的每一首乐曲都有一个高潮点,那个“点”要像“赛马终点带子断的一刹那或者玻璃打碎的时候那样槃然发光”,处理不当的话,“整个结果就会支离破碎,乐曲本身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像碎片一样”。大歌唱家夏里亚宾也有同样的经验,也“忍受过同样的痛苦”。有一次,在他的音乐会上,听众欢腾若狂,而他却在后台拉扯自己的头发,因为他也错过了他的高潮点。⑥在中国传统的单音音乐中,着意雕琢单音通过不同演奏法造成的不同音色变换,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情致的平和,颇像一首首田园诗和一篇篇自由的散文,但是,甚少有爆发性的高湖点;因而在运用交响音乐的戏剧性展开手法来表达立体多元的现代生活时,它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不够咋办?拿来嘛!拿来后再“化”嘛!⑦讲着“点”,不免想起了音乐的“姊妹”——舞蹈。莱辛说:“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我想,它更是舞蹈的特性。因为,没有动就没有舞。但是,有时不动之动胜于有动,那也是因为某种“点”和“顷刻”造成的。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曾被编成各种舞蹈,其中最早的版本是赵青的双人舞,她在完成编舞后特意邀我过目。我很欣赏她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高品位与流转的韵律,但更为叹服的则是舞蹈中的一个“高湖的顷刻”,一个不动的“点”。那是全曲的总高潮——哭灵投坟的“顷刻”。当音乐急转直下,从散板到“有板无眼”的急板,继而在小提琴一声绝唱后,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我想,赵青这时一定会在台上用旋转翻滚来表现心潮的澎湃起伏。哪知,她在音乐奏出急板时,却陡然刹住,像一座冷峻的冰雕那样屹立不动……⑨赵青啊赵青,你表现《梁祝》的动作我全忘了,可这个不动的“顷刻”,却永远留在我记忆中。它胜于千军万马,它盖过雷轰电闪,它——真是此时不动胜有动啊!⑩东“点”西“点”,不知点到“点”上没有?其实我只讲了一个“点”,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取材于陈钢的同名文章)16.下列对结尾段中六个“点”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东“点”西“点”,不知点到“点”上没有?其实我只讲了一个“点”,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A.前三个“点”字,都是“谈论、评点”的意思。B.第四个“点”字,指的是问题的关键、要害处。C.第五、六两个“点”字,都指艺术的某一方面。D.连用六个“点”字作结,语言幽默,妙趣横生。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波德莱尔饱满的头颅和帕格尼尼的手,都是雕塑家重点捕捉且要突出的传神之处。B.拉赫玛尼诺夫和夏里亚宾都曾因漏掉那个“点”而懊恼,可见“点”可遇不可求。C.第⑥段画线句与鲁迅《拿来主义》均表达了对外来文化要先拿来再转化借鉴的看法。D.本文联想丰富,旁征博引,说明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也体现出作者广阔的视野。18.第⑨段中说“这个不动的‘顷刻’,却永远留在我记忆中”。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19.本文以“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为题,有何效果?(5分)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厮守,一眼千年敦,大也;煌,盛也。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中古朴庄严的莫高窟,听到远方铁马铜铃的铿锵铮鸣,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窃窃私语,窥见了她那跨越千年的美。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满脑子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敦煌是神话的延续,那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当时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窟,看到那些壁画就惊呆了,感叹不已,只剩下几个词重复地说,因为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简直失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美了!”虽然说我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跳的老鼠,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到处都是沙,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还没满,我就因生病提前返校了,后来也没想着再回去。可是没想到,命中注定要和敦煌“厮守”一生,一年后我大学毕业又被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若说当时心里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因为敦煌和北京相比,简直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那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洞窟外面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也没有楼梯,就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去。可爬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原路再爬下来,很可怕。对于我被分配到敦煌去工作这件事,我父母自然是不乐意的,父亲甚至还给我写了封信,让我转交给学校领导,请他们给我换个工作的地方。但是那个时候哪里允许这样做,新中国刚建立十多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这些都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人生价值观。一开始,在如此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犹如相见初恋对象一般惶惑不安。经过一阵子相处后,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作了“意中人”。文物界的人,无论是谁,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它。所以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太自豪了,太高兴了。晴天时,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洞窟里立刻金碧辉煌,闪烁夺目,让人惊叹,两只脚好似被钉子钉进了地上,实在是挪不动。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的藏满金银珠宝的宝库,就是我可爱的“意中人”,她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她呢?于是我执着的爱好和厮守的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大学的同学,他理解我,他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了敦煌,来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的行列,直到生命的最后。随着西部大开发,这里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大发展。从1999年开始,来敦煌莫高窟欣赏壁画的人愈发多了,但壁画渐渐模糊了,颜色也慢慢褪去了。对此,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是担忧。因为我已真的把洞窟当作“意中人”了,我担心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能会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每天清晨,太阳冉冉升起,红彤彤的阳光普照着敦煌,风沙围绕中的莫高窟像披上了红色纱衣的新娘,依旧安静从容地沉睡着。但是仰望着这美景,我莫名地感到心疼:她已静静沉睡了一千年,她那美丽的容颜,她那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曾无人可识,而现在这么多被她的美所吸引的游客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褪色。古往今来,有不计其数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他们用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创造着洞窟,修复着洞窟,守护着洞窟,一代又一代,坚持了一千年,与莫高窟“厮守”一生。所以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的壁画和彩塑,更是深厚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就算有一天她衰老了,但这种力量也决不应该消失,所以我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永久保存的时候,我欣喜若狂,因为我可以让我的“意中人”容颜永在。于是我立即向甘肃省、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程研究的申请,结果被批准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虽然国家经济刚刚恢复,但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100多万元专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实验研究。现在敦煌已经有100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而且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敦煌全球共享。我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只在梦里,已真真切切成为了现实!敦煌艺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人文学科,汇合交融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历史的多元、文化的多元、创作技法的多元,她具有大气魄、大胸怀。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所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着,但更多的是对壁画的临摹。真正的研究工作,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科研的氛围变好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了。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风所吹倒。”祖国的改革开放之风,带来了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春天。我很喜欢中唐第158窗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我都忍不住走进这个洞窟,瞬间便忘却了一切烦恼。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我和她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开。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永远留在这里。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多年,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孤独,毫不畏惧,披星戴月,坚持不懈,前赴后继。他们担负起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莫高窟终生“厮守”,代代相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取材于樊锦诗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敦煌与历史千年的窃窃私语窃窃私语:低声私下交谈B.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心有余悸:想起过去的事,到现在心里还放不下C.我欣喜若狂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D.坚持不懈,前赴后继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就因石窟里的壁画而震惊,以至于只重复地说几个词。B.苦水和“蜈蚣梯”分别表现了大西北生活环境的艰苦与莫高窟工作设施的简陋。C.第七段开头写晨光下的莫高窟,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她的安静从容。D.倒数第三段作者引用季羡林的话,表明自己对敦煌的感情是受其影响而产生的。18.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敦煌莫高窟情感变化的过程。(6分)19.“厮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从内涵与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作者反复写到“厮守”的妙处。(6分)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灵魂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去壳后的籽实。国人见面,开口便是“吃了吗?”可见,吃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在“民以食为天”的历朝历代,米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我们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形容,米在人类的演变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夺取大米。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也正因为此,人们对稻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对稻米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沉。《左传·哀公十三年》孔颖达正义:“食以稻为粱为贵。”唐代诗人李绅行走乡野,见农民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遭受贬谪、陷入无米之炊的生活困顿时,感恩好友送米,写下了《答杨明叔送米颂》。870多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江西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越过溪桥,看见茅店村像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啻是中国,国外也有对稻米一往情深的诗人。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诗曰: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诗人以稻米入诗,把稻米提升到恋人的高度,足见稻米在他心中的位置是何等之重。国外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在所有的粮食中,大米是有灵魂的,其他都只能算是杂粮。确实,一粒大米,从种子出发,到颗粒归仓,其间经历了秧苗分蘖、幼穗发育、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等不同时期;经历了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立秋、处暑……经历了风雨雷电以及农人匍匐大地淌下的汗水,集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精华,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你说她没有灵魂吗?我对大米的深情,始于记事之日。我虽生在江南水乡,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因地少人多,收成不丰,很少能敞开肚子吃米饭。一家六口人每年四百斤不到的大米口粮,母亲精打细算着食用。平时以麦粞、大米混杂的麦粞米饭为主食,且时不时地把沉积在麦粞下面的米饭挖出来,给生病的孩子或奶奶吃。仅在逢年过节、亲戚登门或生病时,才能吃上纯米饭。那不软不硬、酥酥绵绵、喷香爽口的米饭,溢着晶莹的油光,裹着淡淡的甜味,不用菜也可以吃上三大碗,可惜只能吃一碗。儿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有一个大大的谷仓,里面堆满了稻谷,怎么吃也吃不完。年岁渐长,我干过拔秧、插秧、除草、割稻、脱粒等农活。因而,知道每一粒大米背后的辛苦。尊重每一粒米,是人生应有的态度。但凡见人糟践粮食,内心便涌现出心绞般的疼痛。多少年来,米饭让我历尽生活艰辛,览尽世事沧桑。每次见到米饭,我便会浮想联翩,眼前呈现一片风吹稻浪的景象。继而,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在我心底,米饭的香,是沉厚大地散发的恒久之香,是万千命运绽放的馥郁芬芳。岁月不居,时节若流。如今,生活变好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米少了荣耀,成了贱货。尽管种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陆续开发出了不少粒形整齐、饱满、完整粒高、晶莹剔透、口味清香、柔软爽滑的绿色、有机大米,但因收益低,职业农民都倾向于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多数爱美的女性、怕胖的男人,以不吃米饭为时尚,只吃水果和蔬菜。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水源流入土壤,沃野铺满金黄。”米呈现给我的,是珍珠般的皎洁,天使般的柔情,绮梦般的诗意,让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捧着它,深情凝视,久久不放。很多时候,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热爱大米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生活的人。换言之,一个没有看见米生长的人,是没有家园意识的。一个有家园意识的人,当他再也看不见米的生长,他的内心是恐慌的。“米者,五谷之首,立身之本。”人生在世,没有比吃饭更幸福的事,也没有比吃不下饭更痛苦的事。(取材于丁东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的爱也成熟了

成熟:发展到热烈痴迷的程度B.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

转身:变化,转变C.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

敌人:互相仇视的对象D.绮梦般的诗意

诗意:给人以美感的意境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大米的生长过程与其他粮食相比更加艰难。C.D.因为曾经的生活遭遇,“我”尊重每一粒米。18.根据3、4段,简要概括不同的人围绕稻米抒写了哪些感情。(6分)19.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二段画线句“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的作用。(6分)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莫如抚琴①文友徐先生去年送我一幅画,说此画专为我作,名字叫《江中酉邀明月》,画中一青衣学士坐在江边石矶之上潇洒抚琴。当时,明月初升,江潮涌起,画中人、手中琴、天上月与石下江潮,可谓动静相宜,而那缥缈在江天之中的古琴声正在使潮水安静下来。滚滚红尘里,如何让自己气定神闲,并由此让身处的四周也归于宁静,这不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吗?而这样情境的获得,有什么能比得上对月抚琴呢!②小的时候,乡村里颇有几个识得乐器的,夏日里在屋外乘凉,就能听到不远不近地传来他们用笛子吹奏的《姑苏行》,用二胡拉的《二泉吟》,这丝竹之声有时像清风吹过柳条,有时宛如流水滑过青石。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能让夏夜变得清凉。闭上眼睛,自己就仿佛是跳进了头顶上的银河,哪里还有多少暑热呢!于是就想着,这样的乐曲,要是能从我的手中奏出,那该多好啊。后来在古书中读到不少关于音乐的文字,比如《礼记·乐记》里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如《史记·乐书》里说:“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忽而似乎明白了,音乐是出自内心的,好的音乐不但能陶冶自己,而且可以教化人心,礼乐的盛衰所对应的,正是天下的兴亡。这就比较深奥了,不是我这样的乡下孩子能够识得的。可又一想,村里的那几个人也没见得是读书人,却如何能把几段旋律带进人的心里,并且在乡间的树丛茅舍间萦绕不绝呢?想不明白这些事,学乐器的事就这样放下了。直到现在,有人因我的文章而把我设想为江上抚琴的雅士,竟不觉有些汗颜,自以为写得几篇文章就悟得世间百味,却不知自己还不如乡野村夫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表达。真该学学抚琴,弄弄丝竹,那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穿越千年与圣贤交谈,可以在林中月下与自然对话,还可以在幽雅的气韵里与自己的灵魂相约,这该是何等的荣幸啊!③《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就包含了琴。古琴的形制,除了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几乎从未变过,而更加恒久的是,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它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浩荡走来。④《孔子家语》里描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说,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学新的东西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节奏呢。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节奏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会琴曲的内涵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琴曲内涵了,孔子却说,我还没有悟出琴曲里的人呢。于是又学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孔子说:“我知道曲子歌颂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胸怀广阔,拥有天下四方,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师襄子大惊,拱手道:“您真是圣人啊,这首琴曲就是《文王操》。”⑤孔子学琴,竟然能在琴曲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能够连接人的心灵,志趣相投的人在琴曲之中能找到自己,也能认识他人。后来,孔子历聘诸侯,没能获得重任,途中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但依然“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忽见“芗兰独茂”,感叹兰花“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作《猗兰操》(又名《幽兰操》)。唐代韩愈也写了一首《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在孔子的《猗兰操》里看到了孔子的郁闷和志向,再写《猗兰操》则是对孔子最大的致敬。韩愈极大程度理解了孔子说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⑥一曲《猗兰操》,让两位圣贤跨越千年,他们共同把最好的语言连同音乐献给了心中的芝兰,真的是心心相通。而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⑦古琴的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深刻地在中国文人的性格里打上了烙印,在我们的文学里随处可见古琴的身影。它那么优雅地让我们记住了那些作品,它让我们的民族个性里除了包容除了隐忍除了仁和还流露着多情。被称为“赋圣”的司马相如在他的琴曲《凤求凰》里有这样几句: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⑧我也试着抚琴。那一次在扬州一位斫琴大师那里寻得一床古琴,桐木琴,体形圆润,轻抚一下,一缕清韵摇入心魄,早已是爱不释手了。好不容易看熟了“减字谱”,学会的第一首琴曲是清代的古曲《长相思》。《长相思》琴曲比较简单,没有泛音,但情感非常充沛,名字取自词牌,表达的是旅人思乡,抑或是思念故人。曲中每一个散音都仿佛是在诉说,而每一个按音也仿佛是在叹息。音节简短,不像是娓娓道来,却像是哽咽倾诉,可一曲终了心里却没有忧伤,有的只是安详和对生命的感恩。⑨我喜欢在静夜灯下轻抚一曲《长相思》,万千想念随琴声萦绕心头,这是一个很温暖很幸福的时刻,是一个能穿越时空回到最怀念的日子的时刻,也是一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时刻。(取材于夏磊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 燥热:烦躁B.竟不觉有些汗颜 汗颜:惭愧C.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 通衢:纽带D.体形圆润 圆润:圆熟流利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对月抚琴能够让人在尘世中获得气定神闲的心境。B.第②段中关于乐曲与音乐的描述,意在说明礼乐能够决定天下兴亡。C.第⑦段引用司马相如《凤求凰》的几句,体现我们民族个性里的多情。D.《长相思》琴曲简单却感情充沛,能够让人感受到安详并感恩生命。18.文章第④段写了孔子学琴的故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6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莫如抚琴”的内涵。(6分)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惜字亭下①老街口的惜字亭还在,风风雨雨,不改古朴模样。天晴时候,有老人去亭下焚烧字纸,又古典又清闲,砖炉纸灰仿佛透着幽静,飞扬出诗书礼乐的韵致,飘飘然遁入暗黄淡然的遥远心境。②惜字亭是砖石结构,形如塔,高三丈三尺有余,五方皆为假门,底层有一方辟有拱形空心正门,专供焚烧字纸之用,以育人文风气。二至三层实心结构,飞檐斗拱,有各式花纹图案。墙角斑驳着裸露出藏青色大砖,砖上稀落落生有苔藓。老式木板门,窗户也是木制的,窗格烟熏火燎,漆黑漆黑、一节一节。苍老与陈旧里,凝结着一份幽古的清寒。旷达和清穆不倒。一百多年的光阴点点滴滴渗透砖壁,斑驳坑洼,古意充盈,愈久弥坚。③中国人认为字是神圣的,对字纸有特殊心理。燕京旧俗,污践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罪。仓颉造字,惊动了天地鬼神,只因文字有灵。读圣人之书,更应严肃恭敬相对,守住笔下的清正光明。有关性命、功名、闺阃以及婚姻之类,须谨慎再谨慎。忌淫词艳曲兼以书文讥诮他人,不可离间骨肉,倾人自肥;不可凌高年欺幼小;不可挟私怀隙谋害别人,唆人构怨,颠倒是非,使人含冤。这样的“惜”是敬是止是仁是义,为人处世堂堂正正,多些磊落,踏实安稳。④旧时儒生乡绅自愿组建惜字会、敬字社,尊孔尚道,叫人爱惜字纸。《帝京岁时纪胜》上说,二月初三文昌帝君圣诞日,文人行礼拜祭并举办“敬惜字纸”香会,在文昌祠、精忠庙、梨园馆或各省会馆献贡演戏,动辄聚集千人。北地如此,南方也不例外,雇人沿街定期收取废旧的字纸残书汇总焚化,余烬投入江河。古风绵延几百年,风雨无阻。⑤惜字亭下人家,虽世代耕农,对字纸也有敬惜之心。家里有读书人的,必备字纸篓。字纸保持清洁,不受污秽,得空放入炉中焚化,将灰烬深埋或送入河里。乡民识不了多少文字,却深得人间仪礼。记忆中,祖父略通文墨,桌底备有竹箧,将写有字的废纸团成一球放入其中,隔十天半月,找一树下或河边焚去,所烧字灰中一切法义与大地众生结缘。幼年记忆里,纸灰浮扬上空或随水波悠悠荡荡漂远了,引得一阵遐想,让我懂得百姓之礼自有端庄肃穆。⑥乡人惜字更惜物,村戏里的唱词一句句都是惜物之情:“舍不得老布袜子有帮无底,舍不得鸡窝上一顶斗笠,舍不得床底下三升糯米,舍不得刚抱的一窝小鸡。”⑦地底潮湿,房子屋基用青石方块,青砖砌半人高,刷上石灰。青砖是珍物,舍不得多用,平常人家造房子,一律砌土砖上顶。砖缝抹平了,沿缝压出一条沟纹。夏天敞开窗子,冬天才贴上薄薄的白纸,窗上微微发出米糊与白纸的气味。屋檐下堆满松针,引火烧饭。劈开的木柴码放整齐,这种情调为山乡独有。⑧在徽州游玩,一族人家老祠堂大厅抱柱上高高挂有旧联,说是清人所作,内容大好,说出了心头话:惜衣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求名求利只需求己莫求人⑨这联语让我感动,仿佛看见了惜字惜物的祖父青灰色的身影,也仿佛看见了一代代乡村老人的面容。做孩子的时候,凡穿衣或饮食,长辈总让我们爱惜,一粒米也不能糟掉。吃饭不得多话,不准挑三拣四。人世经年,觉得少比多好。轻轻浅浅享一份清福就好。君子知命,要懂得随分守时、惜福养命。⑩惜字亭下山深树茂,一年四季花色烂漫,绿植遍野,无有风沙,窗明几净。少年时每日在窗下读两册书,喝一壶茶,间或一二乡友来闲坐,上下千年。远离闹市,得了清静也得了热闹。友人住在惜字亭东。冬天借宿其家,夜雾中影影绰绰的鱼鳞瓦老房子,几盏未灭的灯火,点缀其间。早晨起霜了,一头走出去,迎面沁凉。友人母亲为人和善,待我等如亲儿,每日烧好热水灯下候着。洗漱泡脚,屋梁上近尺长的老鼠探头缩脑,好像通了人情,并不可厌。几个少年嬉皮笑脸,世间最好的事,是人的相遇,像梅花沾有霜雪,草叶凝结露珠。他母亲做的萝卜干真好吃,二十几年,忘不了那样的情味。⑪姑祖母孀居多年,父亲兄弟四个侄辈经常送些柴米,肩挑背驮几里路。她上了年纪,手脚不利索,做出饭菜无人问津。有一年路过她家,歉然留我午饭,咸豆角与萝卜干,竟还有一碗蔬菜。我连吃两碗米饭,姑祖母很高兴,说小哥当年也如此。她小哥是我祖父,兄妹情谊迥于世人。哥哥去世十多年,妹妹还记得往昔的日子。⑫村里一老妪,无儿无女,幼年缠足,做不得农事。村民轮番砍柴晒干挑到她家,也有人送肉菜盐米酱醋。此俗成了惯例,直至其寿终。平人的关怀,虽只有一饭一蔬,却细水长流、温润贴心。⑭人过中年,前途短促,心怀不甘,常常有戾气,惜字亭下的人们却面容安详。岁月漫长,历经世事,他们尝尽几度秋凉。冬日窝在草丛晒晒太阳,便有了温润人心的暖意,不管老之将至老之已至,无惧生,无惧死。⑮走在惜字亭边,喧嚣只在别处。近旁荒藤绿树老宅古桥,远处飞鸟废园晨雾青山。暮鸦归来,秋燕南去;风过亭尖,雨落天井,烟锁池塘;草动虫鸣,水流花落……四季悄然更迭。几百年来人们从亭前走过,汲水、灌溉、浆洗衣物。牧童牵牛过桥,一身夕照,像诗像词像曲又像画。白昼日光,夜阑月色,将惜字亭下的日子照得晴朗光明。⑯秋夜过惜字亭边石桥,河里一轮圆月,明润在天,不知它照着溪水,溪水不知有月照着,不管不顾地流着。石桥、溪水、明月不知有我经过。(取材于胡竹峰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懂得随分守时随分守时:遵行本分,随从时俗B.几个少年嬉皮笑脸嬉皮笑脸:不严肃,不庄重C.又吉庆又和煦和煦:温暖D.不管不顾地流着不管不顾:自顾自地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第⑬段用“在槽里栏里开有绿叶鲜花”的比喻,表现出亭下人家乐天开朗的性格。D.18.请简要赏析第⑮段中画线句在语言运用方面有哪些妙处。(6分)19.本文围绕“惜”字层层展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①走进上海电影文艺沙龙的“奥斯卡艺廊”,迎面就是一个“圆大头”——那是尊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锻铜头像,下面一行金宇是他的亲笔签名。帕瓦罗蒂在看了中国雕塑家张夫五为他一锤一锤“打”出来的这副“尊容”后,不禁为之动容,随即提笔致意。②“老五”(即张夫五)在塑像时抓住了帕瓦罗蒂张开的大嘴,也就抓住了传神的“点”——他缩小了歌唱家的耳朵,突出了嘴;就像迪尚·维雍在雕塑法国大诗人波德菜尔头像时删去诗人的头发,突出他那智慧过人的、饱满的头颅一样。这个“点”远看像个大的音乐符号,近看像是深邃的洞穴和火山的喷口。它使我想起这位一直在声音的“空中钢索”上行走的“高音C之王”,在唐尼采蒂的歌剧《联队的女儿》中一连唱出九个“高音C”时的巅峰状态,也使我回忆起在纽约大教堂中听他唱《圣母颂》时那种仙音袅袅、绕梁三周的难忘情景。同样很自然地,“老五”手下的帕瓦罗蒂的嘴,使我联想起柯年柯夫手下的帕格尼尼的手。苏联雕塑家柯年柯夫雕塑的帕格尼尼的像,被誉为“能发声的大理石”。我想,它之所以能“发声”,也是因为它有一个“点”,就是那双夸张的手——按弦的左手,有的手指紧按,有的手指弹跳;持弓的右手,则是飞扬洒脱,在空中勾画出一条看不见的“光亮的音线”。那离弦之弓,犹如脱缰之马……③“点”,就是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说的“动作的某一顷刻”。这一“顷刻”有两个条件:一是“最富于生发性”,二是“最富于暗示性”,有此二者,方能传神点睛,寓动于静。“最富于生发性”系指动作的高潮点或处于巅峰状态之“顷刻”。只有“点”到了“位”,才能富于“生发性”,才能产生“势如张弩,节如发机”和“若积水于千仞之豁”之爆发力;而“最富于暗示性”则是指能“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的动势,宛如秦俑中潜藏着一种“张弓待发之势”和“卧虎静伺之威”的猛士那样。而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就是这种最富于“生发性”和“暗示性”的“点”。于是,只有78厘米高的铜像突然变大了,而那张不动的嘴也开始动了……④“点”可使雕塑寓动于静,也可使音乐寓静于动。音乐是一股无穷动的“流”,它永不静止。但,它也需要“点”,需要雕塑那样的“立柱式”的力度和凝固的美。⑤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他1912年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照例博得了满堂彩。“休息时,音乐厅里热烈的情况就像暴风雨一样。后台休息室里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夏洛娘这样回忆道。但是,当他们一进后台道贺时,却看到拉赫玛尼诺夫咬着嘴唇发怒道:“难道你们没有注意,我把‘点’漏了,你们懂吗?”事后他说,他所弹的每一首乐曲都有一个高潮点,那个“点”要像“赛马终点带子断的一刹那或者玻璃打碎的时候那样槃然发光”,处理不当的话,“整个结果就会支离破碎,乐曲本身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像碎片一样”。大歌唱家夏里亚宾也有同样的经验,也“忍受过同样的痛苦”。有一次,在他的音乐会上,听众欢腾若狂,而他却在后台拉扯自己的头发,因为他也错过了他的高潮点。⑥在中国传统的单音音乐中,着意雕琢单音通过不同演奏法造成的不同音色变换,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情致的平和,颇像一首首田园诗和一篇篇自由的散文,但是,甚少有爆发性的高湖点;因而在运用交响音乐的戏剧性展开手法来表达立体多元的现代生活时,它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不够咋办?拿来嘛!拿来后再“化”嘛!⑦讲着“点”,不免想起了音乐的“姊妹”——舞蹈。莱辛说:“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我想,它更是舞蹈的特性。因为,没有动就没有舞。但是,有时不动之动胜于有动,那也是因为某种“点”和“顷刻”造成的。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曾被编成各种舞蹈,其中最早的版本是赵青的双人舞,她在完成编舞后特意邀我过目。我很欣赏她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高品位与流转的韵律,但更为叹服的则是舞蹈中的一个“高湖的顷刻”,一个不动的“点”。那是全曲的总高潮——哭灵投坟的“顷刻”。当音乐急转直下,从散板到“有板无眼”的急板,继而在小提琴一声绝唱后,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我想,赵青这时一定会在台上用旋转翻滚来表现心潮的澎湃起伏。哪知,她在音乐奏出急板时,却陡然刹住,像一座冷峻的冰雕那样屹立不动……⑨赵青啊赵青,你表现《梁祝》的动作我全忘了,可这个不动的“顷刻”,却永远留在我记忆中。它胜于千军万马,它盖过雷轰电闪,它——真是此时不动胜有动啊!⑩东“点”西“点”,不知点到“点”上没有?其实我只讲了一个“点”,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取材于陈钢的同名文章)16.下列对结尾段中六个“点”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东“点”西“点”,不知点到“点”上没有?其实我只讲了一个“点”,而这一“点”还是从“老五”的帕瓦罗蒂那张大的嘴中“喷”出来的呢!A.前三个“点”字,都是“谈论、评点”的意思。B.第四个“点”字,指的是问题的关键、要害处。C.第五、六两个“点”字,都指艺术的某一方面。D.连用六个“点”字作结,语言幽默,妙趣横生。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波德莱尔饱满的头颅和帕格尼尼的手,都是雕塑家重点捕捉且要突出的传神之处。B.拉赫玛尼诺夫和夏里亚宾都曾因漏掉那个“点”而懊恼,可见“点”可遇不可求。C.第⑥段画线句与鲁迅《拿来主义》均表达了对外来文化要先拿来再转化借鉴的看法。D.本文联想丰富,旁征博引,说明艺术之间具有相通性,也体现出作者广阔的视野。18.第⑨段中说“这个不动的‘顷刻’,却永远留在我记忆中”。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19.本文以“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为题,有何效果?(5分)16.(3分)A17.(3分)B18.(6分)参考答案:这个不动的“顷刻”指,当《梁祝》全曲进入总高潮,全乐队响起天泣地恸的高潮,演员却让舞蹈动作陡然刹住,屹立不动(2分)。由于对“点”的把握到“位”而产生了不动胜有动的效果,即这个“顷刻”最富于生发性和暗示性(或:最具爆发力和最能引发想象)(3分),因而给作者带来了巨大震撼,作者为此印象深刻(1分)。19.(5分)参考答案:“张大了嘴的帕瓦罗蒂”是中国雕塑家张夫五为帕瓦罗蒂锻造的头像,它凸显了帕瓦罗蒂演唱时的巅峰状态,是作者要阐释的艺术中最传神的那个“顷刻”或“点”的形象代表(3分)。以此为题,有助于理解抽象的理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厮守,一眼千年敦,大也;煌,盛也。我第一眼见到敦煌——黄昏中古朴庄严的莫高窟,听到远方铁马铜铃的铿锵铮鸣,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窃窃私语,窥见了她那跨越千年的美。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满脑子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敦煌是神话的延续,那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当时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窟,看到那些壁画就惊呆了,感叹不已,只剩下几个词重复地说,因为所有的语言似乎都显得平淡无奇,简直失色了,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美了!”虽然说我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跳的老鼠,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到处都是沙,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还没满,我就因生病提前返校了,后来也没想着再回去。可是没想到,命中注定要和敦煌“厮守”一生,一年后我大学毕业又被分配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若说当时心里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因为敦煌和北京相比,简直就不属于同一个世界——那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草。洞窟外面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也没有楼梯,就用树干插上树枝的“蜈蚣梯”爬进洞去。可爬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原路再爬下来,很可怕。对于我被分配到敦煌去工作这件事,我父母自然是不乐意的,父亲甚至还给我写了封信,让我转交给学校领导,请他们给我换个工作的地方。但是那个时候哪里允许这样做,新中国刚建立十多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这些都是青年人应该具有的人生价值观。一开始,在如此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犹如相见初恋对象一般惶惑不安。经过一阵子相处后,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作了“意中人”。文物界的人,无论是谁,只要对文物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它。所以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太自豪了,太高兴了。晴天时,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洞窟里立刻金碧辉煌,闪烁夺目,让人惊叹,两只脚好似被钉子钉进了地上,实在是挪不动。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的藏满金银珠宝的宝库,就是我可爱的“意中人”,她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能舍得离开她呢?于是我执着的爱好和厮守的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大学的同学,他理解我,他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了敦煌,来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诚地投身到敦煌学研究的行列,直到生命的最后。随着西部大开发,这里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大发展。从1999年开始,来敦煌莫高窟欣赏壁画的人愈发多了,但壁画渐渐模糊了,颜色也慢慢褪去了。对此,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是担忧。因为我已真的把洞窟当作“意中人”了,我担心游客数量的剧增有可能会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每天清晨,太阳冉冉升起,红彤彤的阳光普照着敦煌,风沙围绕中的莫高窟像披上了红色纱衣的新娘,依旧安静从容地沉睡着。但是仰望着这美景,我莫名地感到心疼:她已静静沉睡了一千年,她那美丽的容颜,她那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曾无人可识,而现在这么多被她的美所吸引的游客却又会让她脆弱、衰老、褪色。古往今来,有不计其数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他们用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创造着洞窟,修复着洞窟,守护着洞窟,一代又一代,坚持了一千年,与莫高窟“厮守”一生。所以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是我们看到的惊艳的壁画和彩塑,更是深厚文化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就算有一天她衰老了,但这种力量也决不应该消失,所以我下了决心——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永久保存的时候,我欣喜若狂,因为我可以让我的“意中人”容颜永在。于是我立即向甘肃省、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程研究的申请,结果被批准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工作,虽然国家经济刚刚恢复,但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100多万元专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实验研究。现在敦煌已经有100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洞窟3D模型和崖体的三维重建,而且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了敦煌全球共享。我和敦煌“厮守”下去不是只在梦里,已真真切切成为了现实!敦煌艺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人文学科,汇合交融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历史的多元、文化的多元、创作技法的多元,她具有大气魄、大胸怀。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所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着,但更多的是对壁画的临摹。真正的研究工作,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科研的氛围变好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了。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风所吹倒。”祖国的改革开放之风,带来了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春天。我很喜欢中唐第158窗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我都忍不住走进这个洞窟,瞬间便忘却了一切烦恼。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我和她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开。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永远留在这里。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多年,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我还想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孤独,毫不畏惧,披星戴月,坚持不懈,前赴后继。他们担负起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莫高窟终生“厮守”,代代相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仁们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取材于樊锦诗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敦煌与历史千年的窃窃私语窃窃私语:低声私下交谈B.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心有余悸:想起过去的事,到现在心里还放不下C.我欣喜若狂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D.坚持不懈,前赴后继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就因石窟里的壁画而震惊,以至于只重复地说几个词。B.苦水和“蜈蚣梯”分别表现了大西北生活环境的艰苦与莫高窟工作设施的简陋。C.第七段开头写晨光下的莫高窟,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她的安静从容。D.倒数第三段作者引用季羡林的话,表明自己对敦煌的感情是受其影响而产生的。18.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敦煌莫高窟情感变化的过程。(6分)19.“厮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从内涵与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作者反复写到“厮守”的妙处。(6分)16.(3分)B(心有余悸:回想起过去危险的事依旧感到害怕)17.(3分)D(该项说作者对敦煌的感情是“受其影响而产生的”,原文中没有根据。)18.【答案要点】①初见敦煌,因窥见了她那跨越千年的美而惊叹。②在敦煌实习之时及工作之初,因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的艰苦而无奈、而犹豫惶惑。③工作之初,又因敦煌庞大深邃而羞怯、而惶惑不安。④经过一阵子相处后,因对文物的爱而产生了与敦煌共生之情。⑤游客愈发多了后,有着一半高兴一半担忧之情。⑥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敦煌文化永久保存时而顿生欣喜之情。【评阅建议】6分。共六个要点,每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9.【参考答案与赋分建议】内涵:①作者(与丈夫)要与敦煌相互陪伴,“厮守”一生;(1分)与敦煌文化、敦煌研究“厮守”一生。(1分)②古往今来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创造、修复、守护着洞窟,一代又一代,与莫高窟“厮守”一生。(1分)③作者的前辈、同仁们与敦煌莫高窟“厮守”一生。(1分)表达效果:①传达出了作者对敦煌的钟爱与敬慕之情,有引发读者喜爱、向往敦煌情感的表达效果。(1分)②“厮守”是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有使全文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表达效果。(1分)【评阅建议】6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灵魂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去壳后的籽实。国人见面,开口便是“吃了吗?”可见,吃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在“民以食为天”的历朝历代,米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我们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形容,米在人类的演变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夺取大米。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也正因为此,人们对稻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对稻米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沉。《左传·哀公十三年》孔颖达正义:“食以稻为粱为贵。”唐代诗人李绅行走乡野,见农民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遭受贬谪、陷入无米之炊的生活困顿时,感恩好友送米,写下了《答杨明叔送米颂》。870多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江西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越过溪桥,看见茅店村像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啻是中国,国外也有对稻米一往情深的诗人。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诗曰: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诗人以稻米入诗,把稻米提升到恋人的高度,足见稻米在他心中的位置是何等之重。国外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在所有的粮食中,大米是有灵魂的,其他都只能算是杂粮。确实,一粒大米,从种子出发,到颗粒归仓,其间经历了秧苗分蘖、幼穗发育、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等不同时期;经历了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立秋、处暑……经历了风雨雷电以及农人匍匐大地淌下的汗水,集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精华,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你说她没有灵魂吗?我对大米的深情,始于记事之日。我虽生在江南水乡,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因地少人多,收成不丰,很少能敞开肚子吃米饭。一家六口人每年四百斤不到的大米口粮,母亲精打细算着食用。平时以麦粞、大米混杂的麦粞米饭为主食,且时不时地把沉积在麦粞下面的米饭挖出来,给生病的孩子或奶奶吃。仅在逢年过节、亲戚登门或生病时,才能吃上纯米饭。那不软不硬、酥酥绵绵、喷香爽口的米饭,溢着晶莹的油光,裹着淡淡的甜味,不用菜也可以吃上三大碗,可惜只能吃一碗。儿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有一个大大的谷仓,里面堆满了稻谷,怎么吃也吃不完。年岁渐长,我干过拔秧、插秧、除草、割稻、脱粒等农活。因而,知道每一粒大米背后的辛苦。尊重每一粒米,是人生应有的态度。但凡见人糟践粮食,内心便涌现出心绞般的疼痛。多少年来,米饭让我历尽生活艰辛,览尽世事沧桑。每次见到米饭,我便会浮想联翩,眼前呈现一片风吹稻浪的景象。继而,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在我心底,米饭的香,是沉厚大地散发的恒久之香,是万千命运绽放的馥郁芬芳。岁月不居,时节若流。如今,生活变好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米少了荣耀,成了贱货。尽管种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陆续开发出了不少粒形整齐、饱满、完整粒高、晶莹剔透、口味清香、柔软爽滑的绿色、有机大米,但因收益低,职业农民都倾向于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多数爱美的女性、怕胖的男人,以不吃米饭为时尚,只吃水果和蔬菜。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水源流入土壤,沃野铺满金黄。”米呈现给我的,是珍珠般的皎洁,天使般的柔情,绮梦般的诗意,让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捧着它,深情凝视,久久不放。很多时候,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热爱大米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生活的人。换言之,一个没有看见米生长的人,是没有家园意识的。一个有家园意识的人,当他再也看不见米的生长,他的内心是恐慌的。“米者,五谷之首,立身之本。”人生在世,没有比吃饭更幸福的事,也没有比吃不下饭更痛苦的事。(取材于丁东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的爱也成熟了

成熟:发展到热烈痴迷的程度B.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

转身:变化,转变C.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

敌人:互相仇视的对象D.绮梦般的诗意

诗意:给人以美感的意境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大米的生长过程与其他粮食相比更加艰难。C.D.因为曾经的生活遭遇,“我”尊重每一粒米。18.根据3、4段,简要概括不同的人围绕稻米抒写了哪些感情。(6分)19.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二段画线句“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的作用。(6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3分)C

17.(3分)B18.(6分)答案示例:①孔颖达写出稻米地位尊崇,表达春秋战国时人们对稻米的重视/珍视之意。②李绅通过写农民耕作的艰辛,表达对农民的同情怜悯,以及珍惜稻米之意。③黄庭坚陷入无米之炊困境时好友送米,表达对其感恩之情。④辛弃疾见到稻花环抱的乡野美景,抒写了丰收年景的喜悦/愉悦之情(或自在惬意)。⑤裴多菲将恋爱比作谷子生长/恋人比作谷子,抒写发自内心的喜爱/迷恋/爱恋之情。【评分参考】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四点得5分,五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19.(6分)答案示例:内容:①使用比喻手法,将米浆比作血液(或答:用“与其…不如…”句式将血液、米浆两种说法作比较),侧重强调大米对于人类政权、命脉的重要作用(或答:侧重强调大米是人类生存的命脉)结构:②承接上文(或答:呼应开头段)吃饭是重要的事情;③引起下文,写古今中外的人都在诗文中描述、讴歌稻米;④照应结尾,写大米是人的立身之本

。主旨/写作意图:⑤强调稻米事关人类命脉/根本的重要性(或答:对稻米的感恩/尊重)⑥暗含对当今一些人视稻米为敌人的错误态度的批评⑦委婉表达对当今粮食种植现状的忧虑⑧呼吁人们要有家园意识。【评分参考】内容方面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结构方面2分,答出两点即可;主旨方面2分,答出两点即可。只答术语如“承上启下”“比喻”,却不分析,不给分。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莫如抚琴①文友徐先生去年送我一幅画,说此画专为我作,名字叫《江中酉邀明月》,画中一青衣学士坐在江边石矶之上潇洒抚琴。当时,明月初升,江潮涌起,画中人、手中琴、天上月与石下江潮,可谓动静相宜,而那缥缈在江天之中的古琴声正在使潮水安静下来。滚滚红尘里,如何让自己气定神闲,并由此让身处的四周也归于宁静,这不也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吗?而这样情境的获得,有什么能比得上对月抚琴呢!②小的时候,乡村里颇有几个识得乐器的,夏日里在屋外乘凉,就能听到不远不近地传来他们用笛子吹奏的《姑苏行》,用二胡拉的《二泉吟》,这丝竹之声有时像清风吹过柳条,有时宛如流水滑过青石。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能让夏夜变得清凉。闭上眼睛,自己就仿佛是跳进了头顶上的银河,哪里还有多少暑热呢!于是就想着,这样的乐曲,要是能从我的手中奏出,那该多好啊。后来在古书中读到不少关于音乐的文字,比如《礼记·乐记》里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如《史记·乐书》里说:“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忽而似乎明白了,音乐是出自内心的,好的音乐不但能陶冶自己,而且可以教化人心,礼乐的盛衰所对应的,正是天下的兴亡。这就比较深奥了,不是我这样的乡下孩子能够识得的。可又一想,村里的那几个人也没见得是读书人,却如何能把几段旋律带进人的心里,并且在乡间的树丛茅舍间萦绕不绝呢?想不明白这些事,学乐器的事就这样放下了。直到现在,有人因我的文章而把我设想为江上抚琴的雅士,竟不觉有些汗颜,自以为写得几篇文章就悟得世间百味,却不知自己还不如乡野村夫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表达。真该学学抚琴,弄弄丝竹,那样就等于掌握了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穿越千年与圣贤交谈,可以在林中月下与自然对话,还可以在幽雅的气韵里与自己的灵魂相约,这该是何等的荣幸啊!③《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八音”就包含了琴。古琴的形制,除了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几乎从未变过,而更加恒久的是,琴永远地表达着中国文人士子的操守,它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浩荡走来。④《孔子家语》里描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说,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学新的东西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节奏呢。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节奏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会琴曲的内涵呢。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琴曲内涵了,孔子却说,我还没有悟出琴曲里的人呢。于是又学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孔子说:“我知道曲子歌颂的人了,他肤色黝黑,身材魁梧,胸怀广阔,拥有天下四方,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师襄子大惊,拱手道:“您真是圣人啊,这首琴曲就是《文王操》。”⑤孔子学琴,竟然能在琴曲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能够连接人的心灵,志趣相投的人在琴曲之中能找到自己,也能认识他人。后来,孔子历聘诸侯,没能获得重任,途中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但依然“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忽见“芗兰独茂”,感叹兰花“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作《猗兰操》(又名《幽兰操》)。唐代韩愈也写了一首《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在孔子的《猗兰操》里看到了孔子的郁闷和志向,再写《猗兰操》则是对孔子最大的致敬。韩愈极大程度理解了孔子说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⑥一曲《猗兰操》,让两位圣贤跨越千年,他们共同把最好的语言连同音乐献给了心中的芝兰,真的是心心相通。而如今我们习练古琴,不也可以走进我们传统文化的殿堂,去听一听先贤听过或弹过的音乐,去感受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吗?⑦古琴的每一个音符都那么深刻地在中国文人的性格里打上了烙印,在我们的文学里随处可见古琴的身影。它那么优雅地让我们记住了那些作品,它让我们的民族个性里除了包容除了隐忍除了仁和还流露着多情。被称为“赋圣”的司马相如在他的琴曲《凤求凰》里有这样几句: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⑧我也试着抚琴。那一次在扬州一位斫琴大师那里寻得一床古琴,桐木琴,体形圆润,轻抚一下,一缕清韵摇入心魄,早已是爱不释手了。好不容易看熟了“减字谱”,学会的第一首琴曲是清代的古曲《长相思》。《长相思》琴曲比较简单,没有泛音,但情感非常充沛,名字取自词牌,表达的是旅人思乡,抑或是思念故人。曲中每一个散音都仿佛是在诉说,而每一个按音也仿佛是在叹息。音节简短,不像是娓娓道来,却像是哽咽倾诉,可一曲终了心里却没有忧伤,有的只是安详和对生命的感恩。⑨我喜欢在静夜灯下轻抚一曲《长相思》,万千想念随琴声萦绕心头,这是一个很温暖很幸福的时刻,是一个能穿越时空回到最怀念的日子的时刻,也是一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时刻。(取材于夏磊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样的声音能让心境不再燥热 燥热:烦躁B.竟不觉有些汗颜 汗颜:惭愧C.可见一床古琴就是一条通衢 通衢:纽带D.体形圆润 圆润:圆熟流利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作者认为对月抚琴能够让人在尘世中获得气定神闲的心境。B.第②段中关于乐曲与音乐的描述,意在说明礼乐能够决定天下兴亡。C.第⑦段引用司马相如《凤求凰》的几句,体现我们民族个性里的多情。D.《长相思》琴曲简单却感情充沛,能够让人感受到安详并感恩生命。18.文章第④段写了孔子学琴的故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6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莫如抚琴”的内涵。(6分)16.(3分)D17.(3分)B18.答案要点(6分):①孔子在学琴中感悟到曲中人的性情操守,表明弹奏古琴可以连接志趣相投之人的心灵(2分);②承接上文琴表达着文人士子的操守,引出下文韩愈与孔子两位圣贤通过一首《猗兰操》而心心相通(2分);点明主旨,进一步写出如今我们通过习练古琴,了解传统文化,可以找到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1分)。③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也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味(1分)。19.答案要点(6分):①抚琴可以与圣贤交谈(1分),体会文人士子的性情与操守(1分);②抚琴可以与自然对话(1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气定神闲的心境(1分);③抚琴可以与自己的灵魂相约(1分),了解我们的民族个性、民族精神与文化密码/感受温暖幸福,感恩生命(1分)。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惜字亭下①老街口的惜字亭还在,风风雨雨,不改古朴模样。天晴时候,有老人去亭下焚烧字纸,又古典又清闲,砖炉纸灰仿佛透着幽静,飞扬出诗书礼乐的韵致,飘飘然遁入暗黄淡然的遥远心境。②惜字亭是砖石结构,形如塔,高三丈三尺有余,五方皆为假门,底层有一方辟有拱形空心正门,专供焚烧字纸之用,以育人文风气。二至三层实心结构,飞檐斗拱,有各式花纹图案。墙角斑驳着裸露出藏青色大砖,砖上稀落落生有苔藓。老式木板门,窗户也是木制的,窗格烟熏火燎,漆黑漆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