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黄浦区十一五开展规划 一、“十五〞回忆“十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撤二建一〞后的黄浦区提出的“功能重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倍增效应〞的要求,围绕“初步建成经济兴旺、文化繁荣、城区繁华、环境优美、高度开放、功能完善的特大型国际城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总体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一主线,发扬“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开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区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五〞方案的各项预期目标和任务,为黄浦区今后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一)“十五〞方案执行情况 1、总体实力大幅提升,开展根底更加坚实“十五〞以来,围绕“以现代效劳业为先导,以商旅文结合为根底,以房地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开展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完善城区功能,全区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开展的势头,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1)增加值:2024年预计到达110亿元,年均递增10.2%,完成“十五〞方案预测指标的110%。 (2)区级财政收入:2024年到达38.68亿元(新口径)。(3)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十五〞期间累计到达397.7亿元,完成“十五〞方案预测指标的132.6%。(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24年预计到达170亿元,年均递增7.9%,完成“十五〞方案预测指标的114.9%。(5)职工年人均工资:2024年预计到达2.49万元,年均递增13.6%,比“十五〞方案预测指标高8.6个百分点。 2、旧区改造快速推进,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十五〞期间累计撤除旧房230万平方米,完成方案目标的115%,其中撤除旧里162万平方米,5万余户居民辞别了旧居。区域内房屋累计竣工面积预计到达429.2万平方米,完成方案指标的142.2%,其中住宅竣工219.4万平方米。全区绿地面积到达116.6公顷,比“九五〞期末增加37.95公顷,完成“十五〞方案目标的101.4%。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2.8公顷,增加26.4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5平方米。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西藏路综合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复兴路越江隧道提前通车,轨道交通4号线和8号线站点建设稳步推进,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如期完成。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老城厢、现代聚居区“五大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实行“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开展方针,加大了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力度,城区综合环境与人民群众居住条件逐步改善。3、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开展活力不断增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行政效能有了明显提高。通过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加强企业效劳中心、市民接待效劳中心、网上企业效劳中心等建设,努力改进行政工作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拓展了效劳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加大了财政资金在市政根底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根底性、公益性领域的投入。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实施“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通过理顺劳动、资产和管理关系,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机制,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巧,创新活力逐步增强。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式,推进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国资收益收缴试点工作。非公经济加快开展,已逐步成为拓展城区功能、创造就业岗位的生力军。发挥黄浦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优化招商引资结构。引进一批全球行业领头企业、知名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以不同形式入驻的全球500强企业已到达61家。“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内资预计到达325.2亿元,完成“十五〞方案预测指标的216.8%;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预计到达11.7亿美元,完成“十五〞方案预测指标的130%。4、社会事业健康开展,整合创新成效明显按照调整布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社会事业功能布局规划,不断探索社会事业管理新机制,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开展。努力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科技创新、高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较大进展,电子政务框架根本形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开展,建成集九年一贯制学校、轮滑馆等为一体的黄浦学校,扩建大同中学和格致中学。发挥“文化娱乐综合试验区〞的优势,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开展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主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南京路、豫园“天天演〞、“周周演〞形成亮点。推进医保改革和“三医联动〞改革,健全三级预防体系和社区卫生效劳网络,根本完成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实施“人人运动方案〞,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区第二届运动会顺利举办,竞技体育屡创佳绩,在十届全运会上为上海夺得5.5枚金牌,并在十二届市运会囊括了全部六项第一,在全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第九届亚洲轮滑锦标赛上代表上海和中国取得优异成绩,体育中心结构封顶。5、社保体系逐步完善,稳定机制日益健全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上下联动的社会保障效劳网络。健全了“政府救助、群众互助、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机制,深入开展“创业在黄浦〞活动,发挥新经济组织、非正规劳动组织的作用,积极扩大就业渠道。建立劳动监察大队,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帮困救助机制,发动各方积极参与,落实助困、助学、助医、助业措施,切实做好帮困送温暖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街面、社区和小区三级网格化巡逻制度,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的荣耀称号。6、积极弘扬黄浦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开展,不断深化文明城区创立活动,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稳固和开展全国创立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和市文明城区工作成果的根底上,2024年提出并着力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完善以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企事业单位为载体的终身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深化城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课题成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论文奖。深入开展“法德伴我行,诚信在黄浦〞主题教育活动,在培育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中进一步弘扬“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黄浦精神,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区“五连冠〞,再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荣耀称号,9个街道均已建成市级文明社区,建成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个,市级文明小区101个,市级文明单位99个。 (二)根本经验“十五〞以来,黄浦区开展的根底日趋坚实,开展的环境日趋优化,开展的动力日趋增强,开展的信心更加坚决,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关于“撤二建一〞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也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回忆“十五〞期间黄浦的开展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体会。1、注重规划先行,增强工作的科学性“撤二建一〞之后,从黄浦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黄浦区开展战略研究,制定了?上海市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黄浦区未来五年开展目标和任务?、?黄浦区总体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既符合上海整体开展战略意图,又反映黄浦未来开展方向的战略规划,形成了前瞻性强、定位准确的开展战略,科学有效地引导了城区的开发与建设,把握了开展的主动权,在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进程中表达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2、注重结构调整,提升区域开展能级把加快经济建设作为黄浦开展的第一要务,完善城区功能定位,推进功能区建设和重点功能性产业升级,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先开展现代效劳业,大力开展房地产业,根本形成了以商旅文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商贸功能,增强了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以旧区改造为突破口,发挥市、区重大工程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优化综合开展环境,形成整体开展势能。 注重协调开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一手抓经济开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把握好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效劳职能,推进“实事工程〞与社区效劳体系建设,认真解决社会保障、环境改造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城区的“二元结构〞状况。 注重机制创新,提高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坚持以改革促开展,创新政府运作机制,积极调整社会事业布局,注重资源的整体、高效利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增长、城建开发、城区管理、社会事业以及构筑人才高地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新的开展机制。 “十一五〞开展的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与开展机遇“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开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国际直接投资重点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效劳业,为黄浦区加速开展现代效劳业,进一步强化城区的辐射功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将立足科学开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开展。2024年“入世〞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为黄浦区进一步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了新的开展空间。“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在金融联动、工商联合、旅游联手、人才联用、交通联网等五个方面加强合作平台建设,有利于黄浦区在融入、效劳于“长三角〞中实现新的跨越。21世纪头20年,是上海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海将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开展主线,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主动做好“三个效劳〞,力争实现“两个率先〞,继续走在开展前列。2024年奥运会和2024年“世博会〞,将极大地推动上海城市开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十一五〞期间,世博园区建设,浦江两岸开发,轨道交通建设,河南路、西藏路拓宽以及交通综合改造等多项重大市政工程的建设,都将为黄浦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功能提升和形态调整创造有利条件。 (二)黄浦进一步开展的根底黄浦处于上海的地理中心,是最大的交通枢纽所在地,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与城市核心功能区;处在上海开展现代效劳业、提升城市功能的三个开展带交汇区域,是上海城市开展规划中明确的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及现代效劳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局部。黄浦资源要素较为丰富。有体量较大的开展载体,有门类较全的效劳产业,有能级较高的区域企业,有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有活力较强的各类资源等。经过“十五〞以来的建设和开展,黄浦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中央商务区功能、购物中心功能、文化旅游功能和居住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根底设施和环境建设的效应日益显现,社会事业也呈现出协调开展的良好态势,为黄浦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持续健康开展奠定了坚实根底。(三)面临的挑战和需要破解的难题“十一五〞期间,既是黄浦难得的开展机遇期,同时也是新的风险凸现期,将面临一些内外部不利因素的挑战。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竞争更加剧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兴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加大;上海的开展面临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因素的制约,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仍然很重。黄浦经济开展中也面临一些需要继续着力破解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如何增强经济开展动力,保持经济总量领先和持续开展的后劲;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级,开展新型业态;如何实现机制创新,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何整合社会事业资源,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开展的总体水平;如何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攻坚克难,加快旧区改造,逐步改善区域内“二元结构〞的状况等。 “十一五〞开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上海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抓住全面“入世〞、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筹办“世博会〞三大战略机遇,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融入全市、开拓创新,深度拓展城区功能,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全面完成世博园区动迁及配套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 (二)开展主线以“繁荣繁华、文明和谐〞为主线,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开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繁荣繁华〞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拓展城区的集聚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和引领功能,集中高能级要素,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区域经济开展张力,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保持黄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通过加强城市形态建设,推动空间开发,完善硬件设施配套,形成协调的建筑风格、亮丽的景观风貌、良好的城区环境,把黄浦区建设成为综合功能强、集聚和辐射效应大、集中表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效劳水平的核心功能区。“文明和谐〞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经济开展的同时,着力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协调开展各项社会事业,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增强社会活力和维护社会公平,积极倡导表达现代文明和健康向上的科学生活方式,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洽相处中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开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城区。 〔三〕总体目标 立足上海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全面提升综合效劳功能,增强城区核心竞争能力,着力打造“经典黄浦〞,建设现代效劳业集聚的高地,商贸旅游业开展的中心,海派文化展示的窗口,人居环境相宜的家园,成为集中表达上海繁荣繁华、文明和谐总体形象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区,使黄浦人民在高一层次上到达安居乐业。到2024年,根本形成与现代化中心城区相匹配的现代产业结构;根本形成与全市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根底设施体系;根本形成与经济开展相协调的社会事业布局构架。(四)主要开展指标预测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预期到达640—700亿元,年均递增8—10%。区级财政收入2024年预期到达62—68亿元,年均递增1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年预期到达380亿元,年均递增5%。引进内资五年累计完成25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五年累计完成10亿美元。撤除旧房五年累计完成138万平方米。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和年失业登记人数到达市下达的指标要求。 四、城区功能建设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区、使黄浦人民在高一层次上到达安居乐业的开展目标,以建设“一带三区〞为重点,集聚区域资源、完善城区形态、提升产业能级、深度拓展功能,更好地表达黄浦区的城市活力、历史魅力、开展动力;并积极推进旧区改造,加快现代化居住区的建设,将黄浦建设成经济快速开展、对外高度开放、资本要素集中、信息技术兴旺、资源优化配置、投资环境优越、科技教育先进、根底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现代化城区。 (一)“一带三区〞建设“一带〞:外滩沿黄浦江开展带,是上海最具活力的黄金水岸线。北起外滩源苏州河口,南到江边路,西至四川路、人民路、中华路和中山南路等沿线,岸线长度6.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不含世博园地区)。区域内现有商务楼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老大楼92幢,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是上海城市景观纵轴——黄浦江岸线的核心局部,是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上海加速开展现代效劳业三大集聚带之一,是上海最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走廊,也是黄浦区直接接受世博会辐射以及进行世博功能配套的重点地区。将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提升金融贸易功能,拓展高端商务商业功能,补充特色娱乐功能,开拓博览文化功能,成为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亮点和黄浦未来开展的增长极。——抓好外滩源开发。按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要求,加快提升外滩源的商务商贸、都市休闲和文化娱乐功能,精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浦江两岸开发优质品牌,带动整个沿江带的开发。——抓好老大楼的置换改造。创新思路与工作手段,推进外滩地区老大楼的整体改造和置换,上档次、有特色,建设上海世界一流品牌专卖店集聚的高品位街区。——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工程落地。加大动迁的工作力度及开发工程招商、协调和落地的力度,早实施、早见效。形成北部外滩源,中部204地块、南外滩8-1地块,南部董家渡滨水商务区等4个沿岸重要功能组团。“三区〞:经典的南京路地区、传统的豫园地区和未来的世博园地区。南京路地区,是集中表达城市活力的商务商业核心区。北起北京西路与苏州河,南至金陵路、淮海东路与人民路,东起四川中路,西至成都路,区域面积约3.2平方公里。区域内现有商务楼总建筑面积356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商务楼22座,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老大楼124幢,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要利用多个传统中心以及现代效劳业会聚的优势,传承经典,渗透开展,重塑功能,聚合做强,进一步强化商业商务和现代效劳功能,成为上海高档商业商务聚集的标志性地区之一,展示上海中心城区的繁荣繁华。——加速调整聚合,深度拓展现代商务功能。大力建设高品质商务楼宇,不断提升商务楼宇能级,为加快楼宇经济开展提供有效载体。大力引进高能级企业机构,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现代效劳业高端企业入驻黄浦,构筑“总部经济高地〞。大力实施高层次效劳配套,加速完善高端商业、餐饮、娱乐等效劳设施,不断提升商务整体开展水平。——加快提升南京路地区现代商贸功能,“留住外地人、吸引外国人、召唤年轻人〞。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按照开展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特色商业的要求,进行“腾笼换鸟〞,“国际品牌引进来〞。大力弘扬民族品牌,重塑老字号品牌形象,通过进超市、进社区和向“一城九镇〞拓展,实现“中华品牌走出去〞。重点拓展南京西路新世界至明天广场段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和精心打造,不断提升消费能级。——加强特色街区建设,加快实施南京路支马路综合配套改造。北京路要通过标准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形成辐射长三角甚至全国的生产资料展示窗口、分销市场和工程装备效劳中心。金陵路要充分发扬法式建筑风格特色,建设融中西乐器、特色餐饮和休闲吧屋为一体、具有独特文化的特色风情街。福州路要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引聚知名的文化骨干企业,形成集出版发行、创意设计、商务办公、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加强与百联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实施南京路支马路综合改造,促进区域整体功能的网格化开展。——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南京路、河南路口周边155号、156号地块建设,配合轨道交通10号线站点的实施,启动163号地块的开发。加速推进西藏路沿线宾馆、商办工程建设,建成金昌广场、泛太平洋大厦、世茂国际广场、思源大厦、一百商城扩建工程、申花大厦和亚龙集团总部等工程,打造西藏路沿线高档商务楼、高星级宾馆密集区,建成以总部经济为主的现代商务街。推进大世界改造等文化设施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的文化气氛。豫园地区,是上海700年历史发源地——老城厢的核心,是传承上海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是上海最具传统特色的市级商业中心。东、北起中华路与人民路,西至河南南路,南到复兴东路,区域面积0.72平方公里。区域内现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12座,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整个豫园地区又可以分为5.3公顷的“内圈〞、43.7公顷的“中圈〞和23公顷的“外圈〞。“十一五〞期间,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旅游资源,延续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内涵,调整商业结构,完善旅游要素,提升商业商务功能,形成商旅文互动效应,成为充分表达上海历史魅力的国际化商业文化旅游区。——深化规划研究,充分利用豫园独特的开展优势和商旅文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空间结构、品牌导向和业态布局,完善根底设施配套,落实加快开发建设的保障措施。——大力提升“内圈〞核心区功能。进一步调整业态结构,重点开展珠宝饰品、特色餐饮和特色商品,增加文化、娱乐、效劳功能,“以文兴商〞、“以节兴商〞,打造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商业城。——加速推进“中圈〞建设。重点加快庙前广场等工程的建设进度,建成豫园大酒店、英皇明星城、金豫商厦等工程,新增购物中心、星级宾馆等商业设施,增加餐饮、休闲、娱乐、展示等多种功能,形成与“内圈〞相照应的集聚开展优势。——规划拓展“外圈〞开发。按照?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详细规划?的要求,加快外围旧城区的改造步伐,促进历史文脉、城市肌理和商业优势的有机结合,完善交通、旅游和购物环境,进一步提升豫园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商业形象。世博园地区(黄浦范围),是面向未来、提升形象、形成黄浦开展动力的区域,是推动黄浦经济持续开展的“助推器〞。东起南浦大桥,西至江边路高雄路,北到中山南路,面积约1平方公里。将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开辟博览文化功能,完善城区功能结构,优化开展格局,改善地区环境品质,成为表达未来开展动力的现代化博览文化区,全方位提升黄浦区的开展水平。——做好世博会黄浦范围内单位和居民的动迁工作,确保在2024年6月底前拆迁完毕。——配合做好场馆设施和配套市政交通设施建设。按照世博会地区详细规划的要求,协助做好企业馆区、工业博物馆群和城市实验区等博览设施的建设,配合实施越江隧道、水厂、能源中心、公共停车场等辅助设施的建设。——积极参与后续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使世博会地区成为未来黄浦区经济社会开展的新引擎。将企业馆所在地规划改造为滨水商务文化设施,城市实验区调整功能为高星级宾馆、休闲娱乐设施,工业博物馆群进一步拓展博览文化功能,两处大型停车场用地重新进行商务开发,拓展商业、办公功能,使整个地区与北部的金融贸易功能区相照应,与老城厢、外滩和陆家嘴一起,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表达“繁荣繁华、文明和谐〞理念的重要载体。——做好世博会周边地区地块和工程的梳理工作,借助举办世博会东风,加快开发建设进程,推进地区综合功能的同时提升。 旧区改造和聚居区建设 旧区改造是黄浦区“十一五〞期间城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居住功能是黄浦区功能结构的有机组成局部。“十一五〞期间,将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建设居住环境质量优美、生活效劳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区,构筑“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重点推进东部董家渡、西部老西门、北部新昌路三大聚居区和中部老城厢居住区的建设。——大力推进旧区改造。按照“拆、改、留〞并举的原那么,有方案、有步骤、多渠道、多方式实施旧区改造。对成片成街坊的旧里集中区域,完善“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综合配套、分步实施〞的模式,进一步加快撤除改造的进度,“十一五〞期间,撤除旧房累计完成138万平方米;对零星分散的旧里和设施不完善的老式公房,通过“戴新帽、穿新衣、换内胆、整环境、降能耗〞等手段,加以综合改造,提高成套率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十一五〞期间,旧住房综合改造累计完成120万平方米。——加大动迁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动迁与稳定工作的联动机制、房源筹措机制、老大楼置换机制等,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加强动迁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与组织优势,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重大工程的进展及结转基地的收尾。——推进聚居区建设。董家渡聚居区根本建成华润5号地块与9号地块、通海10号地块、华浙2号地块与11号地块的住宅工程,继续推进3号、12号、13号、14号和15号地块的开发建设。老西门聚居区根本建成老西门新苑一期和中远老西门广场,推进老西门新苑二期的建设。新昌路聚居区加快推进1号、7号地块的建设。老城厢居住区重点是加速推进松雪街地块和露香园地块的旧区改造工程,力争到2024年根本完成。 产业导向“十一五〞期间要积极实施“世博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能级,开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一带三区〞为载体,形成“集聚开展现代效劳业,联动开展商旅文产业,积极开展房地产业〞的开展构架,促成高集聚、强辐射的优势产业集群,逐步提高黄浦单位面积产出率,保持黄浦经济持续健康领先开展,不断稳固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根底。 (一)第三产业 集聚开展现代效劳业,提升城区综合效劳功能以?上海市现代效劳业开展纲要?所确定的外滩黄浦江沿岸金融商贸集聚区和西藏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集聚区为重点,加快功能性商务楼宇建设,完善产业配套效劳功能。着力开展金融效劳业、航运(物流)效劳业、专业效劳业和信息效劳业四大优势行业,培育开展会展、广告效劳业和新兴效劳业两大潜力行业,使现代效劳业成为黄浦经济开展最强的产业支撑。“十一五〞期间,现代效劳业区级税收年均递增15%。——继续做强金融效劳业。围绕上海2024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框架的总体目标,发挥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集聚的优势,重点开展各类银行、中外资保险代理、证券、基金管理、投资管理、担保、黄金交易延伸效劳等金融机构和衍生机构,形成与陆家嘴错位开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劳作用。——着力开展航运(物流)效劳业。在国际航运巨头集聚的根底上,继续吸引国内外航运(物流)企业的公司总部、营运结算中心等机构入驻,形成新的物流业优势企业集群,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头脑中心,提高其对现代效劳业产业的奉献度。——重点开展专业效劳业。努力把握中介等专业效劳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机遇,积极引进国际级和国家级咨询公司与中介机构,做大律师效劳业,做强会计(审计)、咨询及拍卖等高能级中介效劳业,培育全国知名的专业效劳品牌,使专业效劳业继续成为现代效劳业开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开展信息效劳业。进一步壮大科技京城集成电路、软件开发等重点行业,积极吸引、培育国内外头脑型研发机构,重点开展信息内容产业,拓展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新兴领域。利用区内电信、通讯效劳企业的集聚优势,加快形成信息交汇效劳中心,提升信息效劳业的产业总量。——积极开展会展广告效劳业。依托“世博〞地区场馆建设和黄浦江及苏州河岸线开发,建设假设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会展展区或场馆,培育并集聚会展、会务、翻译等行业的优势企业。依托本区新闻出版业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引进国际广告业龙头企业,做大广告效劳业,使之成为现代效劳业开展的新亮点。——培育开展新兴效劳业。在保障公共效劳的根底上,推进社会事业局部领域的产业化开展,尤其是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领域,要依托市场机制,积极培育社会投资主体,开展涉外教育培训,开展对外医疗效劳,使之成为现代效劳业的潜力行业和新的产业增长点。 拓展时尚精品商业,建设国际大都市商贸中心坚持内涵推动和集约式开展,提升商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国际化推进、品牌化带动、规模化集聚,着力优化商业结构和业态,建设业态先进、规模领先、购物环境舒适的国际大都市商贸中心。“十一五〞期间,商业区级税收年均递增10%,2024年商品销售总额到达1900亿元。——以零售和批发业的联动开展,创新壮大批发贸易业。大力吸引具有强大营销功能并拥有稳定市场分销网络的现代批发企业地区总部入驻我区,形成上海国际、国内贸易最集中的交易地。积极开展品牌总代理或区域贸易代理,吸引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内外著名品牌的经销代理商,形成连接海内外的贸易代理经销网络,使批发贸易成为黄浦商业的又一支柱。——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激活并做强老字号名特品牌。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继续推进老字号商店和著名品牌的资源整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活、做强黄金珠宝、工艺礼品、传统医药、餐饮食品、服装饰品等优势行业,并以连锁经营和品牌营销等方式,促进老字号走出去,拓展市场,再创辉煌。——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完善社区商业效劳网络体系。按照规划建设与改造完善并举的原那么,充分依托聚居区建设和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建设世博园地区、老西门等社区商业中心,形成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社区消费网络。加快标准化菜场、生鲜超市等建设,推进生活性效劳业的开展。 加速开展都市旅游产业,打造国际水准的核心景观区抓住“迎奥运〞、“办世博〞的战略机遇,以酒店和会展等商务、商业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集聚度,创新旅游精品工程,“以节兴游〞,做大产业总量,成为上海国际旅游中心建设的核心景观区域。“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区级税收年均递增10%,2024年星级宾馆床位到达1.25万张。——建设一个酒店集聚区。以空间相对集聚的二十余家高星级宾馆、酒店为根底,继续推进一批包括世茂国际、半岛酒店在内的高星级宾馆、酒店的建设,并逐步完善酒店周边的环境和商业、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使之成为旅游业开展的重要产业根底。——形成一条都市黄金旅游线。以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老城厢、外滩、世博园地区等观光旅游空间为根底,整合区域旅游资源,通过区域内都市商业、文化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遗迹的设计和串连,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水陆并举的都市观光旅游循环线路。——构筑一个时尚旅游信息港。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海派旅游资源优势,构筑一个引领都市旅游时尚的黄浦旅游信息港,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境外辐射。加大中外知名旅游机构、旅游景区、旅行社等集聚,实施旅游品牌经营,提高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4、大力开展文化产业,重振黄浦文化高地风采充分利用市级行政文化中心资源集聚优势,整合区域文化设施,积极创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产业能级,凸现黄浦文化高地的风采和形象。“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区级税收年均递增7%。重点形成“三大主干文化产业〞开展框架。——加快开展文化娱乐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文化集团或企业,争取启动大光明影院周边地区的开发改造,与新世界城休闲娱乐城及和平影都等联动,形成文化娱乐新亮点。在外滩源等地区,建设假设干个具有较高档次和独特文化气氛的休闲娱乐场所,成为休闲文化的聚集地。以大剧院、逸夫舞台和改造后的大世界为核心,集聚中国经典文化剧目,营造海派特色的百老汇。——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以福州路文化街建设为依托,吸引创意、设计公司、经纪人和演出公司集聚,大力开展新闻出版、动漫设计、音乐媒体、图片画廊、数码音像等文化创意产业。在苏州河沿岸地区,利用有保护价值的老厂房、老仓库,建设创意产业设计中心。——积极开展文化博览业。充分发挥上海博物馆、城市规划馆、美术馆、自然博物馆集聚的优势,发挥世博会的带动效应,引入多元投资的博览馆、纪念馆、收藏馆等,在环人民广场、外滩及世博会周边地区形成集聚,推动传统文化业的开展。 5、积极开展房地产业,大力推进旧区改造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重点盘活存量,适度拓展增量,调整优化结构,切实提高质量〞的思路,有节奏、快速度地推进旧区改造,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开展。进一步完善老大楼置换、土地储藏、间隙资金利用等机制,保持区域经济的开展后劲。“十一五〞期间,房地产业区级税收年均递增10%,五年累计房屋竣工面积350万平方米,其中商办楼竣工面积150万平方米。——加快“三高〞房地产建设。以高标准商务楼建设,吸引高层次现代效劳业机构和工作人群进驻;以高档次宾馆、酒店的建设,引导商务旅游娱乐活动的集聚;以高品位的聚居区建设,引留高层次的居住群体,努力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开展。——标准土地供应机制。完善土地储藏、净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制度,注重引聚品牌响、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进一步提升房地产业的总体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加快老大楼置换改造。加强市区联手,加大老大楼置换改造力度。将老大楼的改造与开展现代商业商务、展览、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完善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加强对房产中介、物业管理市场的培育和监管,引聚知名度高、效劳优、市场份额高的房产中介企业,构筑快捷、高效的房产交易平台,不断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二)第二产业按照现代消费需求变化和产业联动开展要求,加强自主创新,打造专业特色,促进结构升级,降低产业能耗,重点开展符合黄浦特点的现代信息产业、时尚饰品加工、精品服装服饰、特色旅游食品、礼品工艺品等都市产业,并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努力开展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市场需求潜力大的环保产业。2024年工业总产值到达80亿元,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收入到达100亿元。 ——强化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与优势品牌。按照“存量盘活、增量集中〞的原那么,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园区,集聚品牌资源,进一步建设好食品、珠宝、礼品、饰品、服装等生产基地,实现企业集聚、资源共享、能级提升的目标。 ——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扶植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进一步推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快旅游纪念品产业开展。通过集聚、整合、培育和提升,形成以海派文化为特质,以金银珠宝、陶瓷、工艺品、旅游食品等为支撑,集设计、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旅游纪念品“一业特强〞产业,努力把黄浦区建成上海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展示和交易中心。 六、城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世博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市政根底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区功能、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底。预计“十一五〞期间将实施市政设施、环境建设工程31个。 市政根底设施建设以完善世博配套为目标,围绕区域内市重大工程,积极推进市政根底设施建设。 ——拓宽河南路、西藏路、昼锦路、南车站路、新昌路等一批道路,配合做好西藏路越江隧道、人民路越江隧道、福建路桥改建工程建设,推动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工程早日实施,进一步改善城区的内外交通联系。 ——抓紧做好轨道交通9号线陆家浜路站、中华路站,10号线西藏南路站、豫园站、南京东路站的前期动迁,为最终建立大容量、高效率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奠定根底。 ——新建假设干11万伏和3.5万伏电站,确保全区范围内的用电平安。 ——配合做好世博会场馆建设和十六铺码头改造,最大程度地发挥市重大工程对本区域功能建设的提升带动作用。 ——结合地铁站点、大型绿地和成片的旧区改造等工程的开发,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建设地下停车库等设施,努力提高有限土地的利用率。 环境和绿化建设按照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和迎接世博会召开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实施环保三年行动方案,努力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开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到2024年,总体环境质量到达全市中心城区先进水平。完善城区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截污纳管,辖区内污水处理率到达100%;强化环保执法,确保区域环境噪声到达二类功能区标准;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稳固建设“无燃煤区〞成果,创立“扬尘控制区〞;普及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提高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到达100%。 ——根据绿地建设系统规划,加强城区绿化建设。紧紧抓住筹办2024年世博会机遇,建设世博园区、外滩沿线等绿地。建成大吉路、小桃园、董家渡等处公共绿地。至2024年全区绿地总面积到达138.73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到达99.93公顷。 城区管理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强化长效管理,增强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建设健康城区,为建设全国文明城区奠定坚实根底。 ——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大重点地区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城区常态化管理机制,全方位加强城管监察,确保重要景区、主要道路的环境整洁和井然有序。 ——围绕建设健康城区,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标准公共卫生行为,加强食品平安监管。至2024年,人群健康水平处于全国先进地位。 ——加大交通整治和管理力度,努力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根本理顺道路网络结构及功能配置,综合改造2—3个拥阻严重的交通节点,消除8—10个主要交通瓶颈,根本建成地区性动态停车信息系统,使本区交通拥挤度逐渐下降,交通秩序逐步改善。 ——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原那么,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开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活动,减少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消耗,力争在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七、社会开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围绕“更美的城区,更好的生活,更可爱的黄浦人〞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公平正义。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保障与稳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趋势,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职能,进一步关注就业、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发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民间组织在公共效劳领域中的作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做强“创业在黄浦〞品牌,形成“百家创业基地〞。积极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生活困难、就业困难的“双困〞对象及时就业。提升职业介绍能级,完善扩大就业的各项措施,促进自主创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依法保障权利公平、时机公平、规那么公平、分配公平,努力提高职工收入,使改革和开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阔群众。“十一五〞期间,职工年人均工资年递增6%。 ——强化政府、企业和工会的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平等协商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网格化监察,构建以仲裁与基层调解为核心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逐步扩大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覆盖面。区域内在管单位的社会保险金征缴率到达99%以上。 ——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制。构筑“政府负责、民政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街道实施〞的救助管理新格局。在全面实现“应保确保〞、“应业尽业〞、“应帮即帮〞的根底上,按照“分类施保〞的要求,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根本生活。完善各项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优惠或减免政策,设立援助贫困母亲、儿童及外来特困生育妇女的专项基金。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政府救助覆盖率为100%。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逐步实现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妥善处理城区开展中的社会矛盾,维护稳定大局。围绕城区管理、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破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建立多元化的长效化解机制,完善企业“职工法律效劳中心〞、街道“司法信访综合效劳窗口〞和法律援助进社区等机制,努力把矛盾控制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使存量矛盾逐步减少,增量矛盾及时化解。 ——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优势,建设“平安黄浦〞。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有效控制刑事案件的升幅,使案件多发、治安复杂地区治安面貌明显好转。建立完善社团组织、社工队伍,做好社区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等对象的教育管理。深化“创安〞活动,加强防火防灾与平安生产工作,使群众的平安感逐年增强。(二)社会事业开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开展为目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增强功能,提升水平,根本完成社会事业的布局调整,促进社会事业的现代化与品牌化,逐步形成适应经济与社会开展总体要求、符合中心城区功能特点的社会事业新格局。 科技贯彻“两个第一〞的思想,通过全方位的创新突破,加速形成技术、知识驱动为主的开展机制,实现开展模式的转变。到2024年,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奉献度到达62%。——发挥政府与企业两个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形成多元支撑体系,构筑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增强知识创新能力,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以科技京城为龙头,引进和培育头脑型研发机构,加大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研发、系统集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力度,形成具有黄浦特点的创新型产业体系。 ——优化创业开展环境,培育科技品牌优势。采取有效手段与鼓励机制,扶持品牌工程与品牌学科,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与名师工作研究室机制,鼓励拔尖人才与科技精英脱颖而出。以科技楼宇为载体,引进和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开展。 ——提升公共技术平台效劳功能,完善创业孵化环境。不断提高集成电路设计、都市工业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三个公共技术平台的技术支持能力,加大科技孵化器技术、人才、信息集聚力度,推动科技创意产业的开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一网(区政务外网)、三库(实有人口、法人和地理信息资源库)、三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公共效劳平台和政务管理平台)的架构,完善南京路、北京路网上购销平台,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建设居全市中心城区领先地位。 ——提高科普质量与水平。依托市区科普基地,办好科普教育和科技特色学校。建立科普专业队伍,健全组织网络,使科普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店堂、进小区、进家庭,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建成市科普示范区。 2、教育根据上海市率先根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开展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以根底教育为主体,促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开展,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设施布局,努力办好以精、特、优为标志的黄浦教育事业,初步构建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特点的开放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做强根底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开展,使高中、初中、小学共同提高。发挥教育“协作块〞和“协作链〞的作用,在办学思想、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育评价、师资培训等方面,加强名校、特色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2024年在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就读学生比例到达60%以上。 ——完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强化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做大、做强、做优职教品牌,努力办好一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实训基地。依托成人教育资源整合,普遍开展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办好一所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建好一所实体性的市民学院,成立一所成人教育中心,办好老年大学,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大教育〞网络。 ——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围绕师德、学历、能力三位一体,通过铸造师魂、强化能力、科学管理、整体推进,实施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工程方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024年全区专任教师中在职特级教师到达7‰,区学科带头人到达2%。——强化资源整合与功能性调整。以资源整合共享为纽带,以社区为平台,通过科教文结合、教卫体结合等形式,提高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教育设施布局,提升教育事业开展水平。 3、文化坚持合理布局和适度开展,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三级网络,保持文化事业健康开展。 ——完善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结合南市影剧院改造,迁址新建区文化馆,建设老西门等3~4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健全居委会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建设社区图书信息效劳网。通过资源共享等多种途径,配齐街道图书馆,建设融市图书馆、区图书馆与街道图书馆及局部中学图书馆为一体的黄浦区社区图书信息效劳网。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全面记录黄浦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区建设的历史轨迹,为完善城区记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效劳。档案开放总量增加15%以上。 ——强化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推动文庙三期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对古城墙等文物进行抢救性修缮,筹划上海会馆史博物馆的建设。 ——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发挥世纪广场、音乐广场等群文活动阵地的作用,以“上海之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天天演〞、“周周演〞为重点,做大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扶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艺术团体,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开拓多元投资文化事业途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提倡企业、基金对群众文化的资助和捐赠,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文化事业投入机制。 4、卫生确立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医疗效劳三大体系的根本医疗效劳主体框架,适度开展特需医疗卫生效劳,建立健全资源配置合理化、管理标准化的医疗卫生效劳体系和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卫生开展模式向注重内涵质量型的转变。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构建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公共卫生监督网络和社区医疗效劳网络,进一步提升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十一五〞期间,每十万人中甲类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结合重点地区建设,充分依托市级医疗资源,重点整合二级医院和区级专科医院资源,弘扬特色,提升水平;调整区域医疗中心,完成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根据区域开展的要求,调整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布局。完成区医疗综合大楼改建工程,提高医疗卫生效劳效能。 ——完善社区卫生效劳体系。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方案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综合效劳为根底,扩大全科团队式效劳,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效劳需求。 ——积极探索卫生事业办医模式的改革,运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办医模式。加强对多业态新兴医疗机构的管理。 体育根据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推进黄浦体育事业健康开展。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重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深入推进“人人运动方案〞。积极推广南京路、福州路马路运动会、外滩体育风景线以及里弄体育运动和楼宇体育比赛等特色体育工程。扩大全民健身的参与率和普及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市民体质监测参与率,确保年测试人数在千人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保持在50%以上。 ——创造条件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成黄浦区体育中心建设,优化黄浦体育馆的功能,完善社区健身设施布局,提升健身苑、健身点档次,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吸引多元投资参与体育场所建设。2024年各类健身点覆盖率到达100%。——重视竞技体育工程的开展。充分利用体操、射击、游泳、轮滑等传统优势工程,加强奥运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力度,力争我区输送的运发动在2024年北京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深入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促进校办二线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适度增长。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形成一所设施较完备的青少年体育学校。 (三)社区建设与管理围绕构建和谐社区的主题,按照“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的总体要求,坚持和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不断拓展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改善社区环境、扩大社区民主、维护社区稳定,提高社会管理与社会效劳效率。 ——完善社区效劳与保障功能。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效劳中心〞建设,按照“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要求,完善后台支撑系统,确保社区事务效劳的便捷、高效和全覆盖,群众对效劳的满意率保持在80%以上。搭建市场效劳、公益效劳、志愿效劳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社区生活效劳平台。整合各类效劳热线、网站、队伍和工程,建设市、区、街道、居民区联网的社区生活效劳“求助联动系统〞。继续发挥街道属地化管理的工作优势,强化对驻区企业的跟踪效劳与全程效劳。 ——强化社区综合管理。以工作责任区为载体,建立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管理力量紧密协同、管理边界相对一致的社区管理网格,对市容、治安、经营、卫生监督等方面实施社区综合执法管理。在户籍管理的根底上,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责任制和人口管理网络,实施来沪人员的市民化管理。加强社区公共平安管理,建立社区平安预警机制,增强对突发事件防范、应变、善后处理能力。 ——促进社区协同和公众参与。建立和完善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委员会等民主组织形式和社区共治机制,吸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社区各方成员参加,构建党委领导、行政部门适度参与、全体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开展评议、参与、建议的社区共治平台。深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一步发挥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自我监督〞作用。促进社区民间组织的科学管理和培育开展,建立以工程为导向的契约化管理模式,促进政社分开和民间组织的自主开展,推进政府、社会、市场互动。 ——推进社区实事工程建设。每年落实假设干项实事工程,进一步加快旧住房的综合整治,改善居民生活设施,提高居民住房成套率水平。完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信息网络架构,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工作协同的多功能平台,促进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和共享,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提升社区行政管理和效劳效率。 ——优化社区公共效劳设施配置。坚持急需先配,分步到位,通过建、改、调并举,促进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的资源共享和有效配置。到2024年,每个社区事务受理效劳中心建筑面积到达1000平方米,居委会综合用房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200平方米。强化管理和鼓励机制,提高公共效劳设施开放度和共享度,由政府投资的公共效劳设施向社区开放,鼓励驻区企业向社区开放活动场地和设施资源。 人口开展服从全市人口开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人口与方案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开展。 ——合理调控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增强人口活力,改善人口分布状况,形成居住、工作、流动人口的合理比例。预计到2024年户籍人口为55万人,人口期望寿命到达82岁。——深化人口与方案生育管理综合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强化优生优育意识,降低出生人口缺陷率。深入开展家庭方案指导效劳,全面实现2024年“人人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效劳〞的目标。 ——依法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妇女全面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环境,营造和完善支持女性自主创业的气氛和体系,加强后备女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开展。 ——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事业开展。按照社区照料和机构照料相结合的原那么,加强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效劳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效劳队伍,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效劳。2024年全区养老床位数到达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的2%。 改革开放深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开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开展环境,为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提供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坚强的体制保障。要以开放促改革,抓住全面入世、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等有利机遇,依托上海国际化与市场化水平较高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城区国际化水平。 (一)深化改革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对上海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紧紧围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方面的重点,深入推进“企业、市场、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配套改革,抓住关键,解决深层次矛盾,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促进政府转型,不断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底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社会投资的核准制、备案制工作。强化政府公共效劳职能,加大公共产品的供应力度,增强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的能力。 ——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趋势,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积极扩大税基,努力形成新的开展动力。加大财政资金对社会公共根底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行政府性投资工程的预算、审计全过程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偿债机制。进一步拓宽筹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产业和优势工程,发挥政府投资对银行信贷及社会投资的引导调控功能,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投资。 ——深入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与完善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坚持国有资产有进有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国资结构和国资布局。逐步推进企业集团改革重组,积极稳妥地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引进适宜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实现资本集中、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继续深化中小企业改革,实施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快实施分流减员,降低事业单位运营本钱;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内局部配制度改革,采取绩效挂钩,严格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事业单位管理与运作别离,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上海市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开展的政策意见,按照“平等待遇,开放领域,引导产业,调整结构,创新效劳〞的根本思路,对非公经济实行平等准入和公平待遇。积极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符合黄浦功能定位和产业特征的重点产业或行业,尤其是现代效劳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大力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和集团的改革;大力开展非公有制科技型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拓展就业新渠道;加大对非公企业的金融支持和效劳力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非公经济的开展壮大。 (二)扩大开放按照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加注重按照国际通行规那么办事,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诚信、平安的开展环境,在保持适度规模的根底上进一步提高引资质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注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公司、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国内大型企业总部等机构集聚黄浦。以“一带三区〞为载体,积极引进一批功能性高端效劳业企业和新兴效劳业企业。加快引导经营规模、业绩、品牌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上海或国内的市场中介机构入驻黄浦,做大会计和法律效劳业,做强房产代理、资产评估和其它类中介咨询等效劳业。 ——进一步加强楼宇招商,做好新建楼宇的招商工作,形成假设干个税收超亿元的楼宇。引导楼宇业主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对入驻企业的结构调整。推进招商方式的完善和招商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综合效劳效能,努力促进驻楼企业投资税收“双落地〞,开辟税源、稳定税基。完善以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市场化招商机制,进一步发挥街道的综合效劳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 ——处理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创造条件,鼓励区属企业走出去,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努力扩大品牌辐射效应,在效劳长三角、效劳全国的过程中开展自己。 九、精神文明建设继续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方案?,坚持培育、实践上海城市精神和“黄浦精神〞,深化学习型城区创立,使城区的素质文明、形态文明与功能文明同时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开展,为2024年成功举办世博会提供素质保障。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加强从政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开展“为黄浦增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评选等活动,完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参与机制。 ——注重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塑造。确立“树魂立根〞的德育目标,全面实施?黄浦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灰土施工项目变更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广告创意策划与制作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大蒜种植基地农机设备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土方材料购销及工程变更评估合同3篇
- 2025年度能源设施安全监控服务合同
- 电子商务项目合同
- 2025版家用空调租赁及售后安装维护合同3篇
- 2024年高频开关逆变电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版债务承担与财产分割离婚协议范本
- 军训心得体会100字小学生作文
- 倍加福-KFU8-UFC-信号隔离或转换模块中文操作指导
-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件:发展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 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记录【6篇】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人民大会堂介绍课件
- 建行家装贷产品介绍
- 护理分级标准2023版(新旧标准对比详解)
- 机电运输安全基本知识
- XX药业公司受试者日记卡
- 连锁药店GSP质量管理体系详细文件
- 《电气工程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