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_第1页
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_第2页
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_第3页
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_第4页
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一)一一主要机械构造及其作用1.2送纱装置对于现代的圆机来说,没有送纱装置是不能想象的,特别对于无提花的平针组织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全部精良,如果没有优秀的送纱装置也是得不到好的针织布的,因为:(1)送纱装下圏是某牌孑的针织大圆机的平匱虧与立体图*图一平面图 图二.立f本图1.2送纱装置1.1给缈部分有两种结枸形比:一聊为利顶眾另一种为海地式*主要是起放置简纱,便各简纱送纱吋互不干扰的作用.图三所示为机顶式紗翌.嵐三机顶式纱架 图四iso{爱总罗、条帯式迭纱嚷置对于现代的圆机来说,没有送纱装置是不能想象的,特别对于无提花的平针组织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全部精良,如果没有优秀的送纱装置也是得不到好的针织布的,因为:送纱装置保证了进纱量和张力的均匀,可使编织布的线圈在大小和形状上保持一致,从而得到平整美观的编织布。送纱装置保持着较低的纱线张力,从而使漏针减少,织疵减少。送纱装置在机器高速运转时仍保持均匀的送纱张力,使织疵和针耗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1.3送纱装置一般来说为三种类:积极式、半积极式、消极式。积极式送纱装置:分为IRO(爱尔罗)式、MPF(储纱式)、IPF(孔带式)、MFD4(四檔式)四种。虽然各种送纱方法不同,但是都为保证一致的送纱速度而设计的。图四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安装在条带与送纱导轮的中间,由传动轴带动它与条带以同一速度转动,从而保持各给纱口相同的送纱量。所以各给纱口吃纱量极端变动的编织物或自动换纱装置使用时,是不能使用它来送纱的。此装置的构造比较简单,大的区分有2个部分。传动中心轴与织机同步转动,并通过条带带动各储纱器,从而使导纱轮稳定的向导纱器定长送纱。送纱铝盘的滑块由12块组成,它的上盖部有螺旋槽,下盖部的盘为放射式槽,当欲调动铝盘的直径(改变送纱量)时,可松开盘上部的锁母,然后转动上盖盘,盘内的滑块即可沿各自的径向移动,从而变化它的直径,达到改变送纱量的目的。如果想大范围的改变送纱量时,可调换齿轮箱内的齿轮来达到要求。一般说来,条带分为2层,(2段)特殊组织编织时,3〜4层条可以使用‧当然如果改为4段式时,送纱铝盘也要四个。本装置为储藏式送纱,所以又称为储纱器。纱线以一定圈数绕在送纱轮上,齿形带带动送纱轮传动,致使送纱轮的转量与给纱量相同方法送纱。它的传动方法与IRO方式相同,由送纱铝盘传动条带,条带上的牙与导纱轮的齿相咬合而使送纱轮转动,而且每一个导纱轮上装二个档,多的有3〜4档,可以简单的变化成3〜4种类的送纱速度。此装置的特长及动作与IRO大约相同,比IRO更优越性为更标准的送纱。由于此装置本身是有上下自停功能,所以省掉了顶部的自停器,由于导纱轮上缠绕有圈纱线(通常应绕15〜20圈),所以即使上部断纱了,所储纱的圈数也足能保证自停器制停织机所需的时间差,不致使织物织疵,IRO方式由于没有储纱,断纱后经常导致织物脱落,所以MPF、IPF的生产效率与减少织疵方面都优于IRO方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织机的转速提高,此种送纱装置吸引了很多厂家的采用,但由于纱线储在轮上,很容易产生沾上飞花,所以使用此装置时最好与主风扇一齐使用为理想。纱线张力的调整:全部给纱口纱长保持一致,误差在±1%以上时,请使用张力表开动织机调节各给纱口的给纱量。可以自由选择纱的张力从条带送出的纱长和吃纱量的差值,张力大都可从弯纱三角进行正确的调节,可根据需要从1g到15g间自由选择,各给纱口的张力差都应控制在1g以内。改变机速亦能保持一样的张力,但是需要有缓冲三角,以保证针踵通过时有适当的间隙。虽然各纱线的张力有些变化,但在一定程度内由于自力作用可将这些变化消化掉,对于织物品质的影响不大,即使张力在相当范围内变化,其与没有送纱装置的织机相比,对织物品质的影响也是很少的,所以即使所用的筒纱缠绕状态不良也能正常使用来织布。1.3编织部分织编部分是圆机的心脏所在,主要是由喂纱嘴、织针、沉降片、三角、针筒组成。理论上经过编织部零件的一些组合和调整即可达到改换机种、编织不同织物组织的目的。(1)喂纱嘴喂纱嘴,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纱线供给的装置,它有导纱器、系道、钢棱等不同的叫法,其实喂纱嘴在向织针供纱的同时,还起着以下重要的作用:图五单面机三角座及三甬 圈丸单面胡针简当织针上升运动时,线圈将针舌打开,在织针再一次吃纱的过程中,针舌是松弛状态的,此时如果针舌关闭,就无法吃到新纱。所以喂纱嘴的另一主要作用是使打开的针舌不会闭合,而能将半打开的针舌全部打开。1.2送纱装置对于现代的圆机来说,没有送纱装置是不能想象的,特别对于无提花的平针组织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机械的所有零部件全部精良,如果没有优秀的送纱装置也是得不到好的针织布的,因为:(1) 送纱装置保证了进纱量和张力的均匀,可使编织布的线圈在大小和形状上保持一致,从而得到平整美观的编织布。(2) 送纱装置保持着较低的纱线张力,从而使漏针减少,织疵减少。(3) 送纱装置在机器高速运转时仍保持均匀的送纱张力,使织疵和针耗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1.3送纱装置一般来说为三种类:积极式、半积极式、消极式。积极式送纱装置:分为IRO(爱尔罗)式、MPF(储纱式)、IPF(孔带式)、MFD4(四檔式)四种。虽然各种送纱方法不同,但是都为保证一致的送纱速度而设计的。图四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IRO(爱尔罗)条带式送纱装置安装在条带与送纱导轮的中间,由传动轴带动它与条带以同一速度转动,从而保持各给纱口相同的送纱量。所以各给纱口吃纱量极端变动的编织物或自动换纱装置使用时,是不能使用它来送纱的。此装置的构造比较简单,大的区分有2个部分。传动中心轴与织机同步转动,并通过条带带动各储纱器,从而使导纱轮稳定的向导纱器定长送纱。送纱铝盘的滑块由12块组成,它的上盖部有螺旋槽,下盖部的盘为放射式槽,当欲调动铝盘的直径(改变送纱量)时,可松开盘上部的锁母,然后转动上盖盘,盘内的滑块即可沿各自的径向移动,从而变化它的直径,达到改变送纱量的目的。如果想大范围的改变送纱量时,可调换齿轮箱内的齿轮来达到要求。一般说来,条带分为2层,(2段)特殊组织编织时,3〜4层条可以使用‧当然如果改为4段式时,送纱铝盘也要四个。本装置为储藏式送纱,所以又称为储纱器。纱线以一定圈数绕在送纱轮上,齿形带带动送纱轮传动,致使送纱轮的转量与给纱量相同方法送纱。它的传动方法与IRO方式相同,由送纱铝盘传动条带,条带上的牙与导纱轮的齿相咬合而使送纱轮转动,而且每一个导纱轮上装二个档,多的有3〜4档,可以简单的变化成3〜4种类的送纱速度。此装置的特长及动作与IRO大约相同,比IRO更优越性为更标准的送纱。由于此装置本身是有上下自停功能,所以省掉了顶部的自停器,由于导纱轮上缠绕有圈纱线(通常应绕15〜20圈),所以即使上部断纱了,所储纱的圈数也足能保证自停器制停织机所需的时间差,不致使织物织疵,IRO方式由于没有储纱,断纱后经常导致织物脱落,所以MPF、IPF的生产效率与减少织疵方面都优于IRO方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织机的转速提高,此种送纱装置吸引了很多厂家的采用,但由于纱线储在轮上,很容易产生沾上飞花,所以使用此装置时最好与主风扇一齐使用为理想。纱线张力的调整:全部给纱口纱长保持一致,误差在±1%以上时,请使用张力表开动织机调节各给纱口的给纱量。可以自由选择纱的张力从条带送出的纱长和吃纱量的差值,张力大都可从弯纱三角进行正确的调节,可根据需要从1g到15g间自由选择,各给纱口的张力差都应控制在1g以内。改变机速亦能保持一样的张力,但是需要有缓冲三角,以保证针踵通过时有适当的间隙。虽然各纱线的张力有些变化,但在一定程度内由于自力作用可将这些变化消化掉,对于织物品质的影响不大,即使张力在相当范围内变化,其与没有送纱装置的织机相比,对织物品质的影响也是很少的,所以即使所用的筒纱缠绕状态不良也能正常使用来织布。编织部分织编部分是圆机的心脏所在,主要是由喂纱嘴、织针、沉降片、三角、针筒组成。理论上经过编织部零件的一些组合和调整即可达到改换机种、编织不同织物组织的目的。(1)喂纱嘴喂纱嘴,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纱线供给的装置,它有导纱器、系道、钢棱等不同的叫法,其实喂纱嘴在向织针供纱的同时,还起着以下重要的作用:当织针上升运动时,线圈将针舌打开,在织针再一次吃纱的过程中,针舌是松弛状态的,此时如果针舌关闭,就无法吃到新纱。所以喂纱嘴的另一主要作用是使打开的针舌不会闭合,而能将半打开的针舌全部打开。卷取部分这个部分是为了将编织布无皱纹地平整卷起而设计的。由卷取装置和出幅装置组成。(1) 卷取装置它的作用是将编织布卷装起来,为了得到高品质的织物,该装置还必须有适当的卷取张力和保持恒定的张力,结合给纱口数(实际织布模数)、织物密度及每转产量的不同,此装置还应具备便捷的调速机构。(2) 出幅装置出幅器装在卷取轴的上方,可将筒状织物无皱纹地变成平面传给卷取装置。在卷取过程中,织物中间与两侧的张力是不同的,出幅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织物送到卷取轴时无折皱国弋妃廿 图儿卷布取凿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二)一一大圆机的技术标准1•技术标准:以下项目使用百分表或千分尺来检验。(1)上针盘自平度:标准w0.05mm⑵上针盘自圆度:标准w0.05mm(3)下针筒自平度:标准w0.05mm⑷下针筒自圆度:标准w0.05mm⑸上针盘、下针筒同圆度:标准w0.05mm上针盘、下针筒同平度:标准w0.05mm上盘三角与针筒的间隙0.15mm-0.20mm下圈三角与针筒的间隙0.15mm-0.20mm初级调整为了更加安全高效地使用机器,新机器在使用前应先做以下检查和初级调整:电机驱动检查接上电源后,请务必立即检查电机的驱动方向,若电机驱动方向与电机壳表面上标签所示方向不同时,则必须立即断开电源,更改电机的接线方式(在电机接线盒中将三相中的两相对调即可)。电机传动皮带的检查与调整开机工作前,请检查电机传动皮带的张力。检查方法:在皮带中段施加1-1.8kg的压力,此时皮带的直线变形不应大于3.5mm。太松或太紧都应立即调整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调整方法:松开电机座固定螺钉,向外或向内移动电机,调到张力达到要求后锁紧螺钉即可。注意:最初运转三天后,应对传动皮带复查一次,以后应每隔三个月做一次检查。吹尘系统的调整吹尘系统的风扇应做好具体的调整,使风扇处于最佳位置,以便可以吹到进纱部位的每个角落。送纱传动系统的调整A、送纱铝盘的微调调整送纱铝盘的直径,可以起到微调传动速比,改变进纱量的作用,调整方法如下:首先用扳手工具松开送纱铝盘顶部的圆螺母。将上部面盖往“+”方向旋转时,铝盘内部的12个滑块将向外扩张,使轮体的直径增加,从而加大了进纱量;反之,往“—”方向旋转,滑块向内收缩,轮径缩小,进纱量也就减少了。注意,面盖旋转过程中,应用力按紧保持其平行,否则,滑块可能会从槽内掉出。送纱铝盘可调直径范围是:70mm-200mm。铝盘调整后,重新锁紧圆螺母。送纱铝盘做好微调整后,应对送纱传动皮带做好张力调整。B、送纱传动皮带的张力调整若是传动皮带太松,储纱器会打滑停转,影响进纱,所以开机前应对送纱传动皮带做如下调整:松开滚轮固定螺钉,将滚轮沿滑竿向外拉移,此时应做到使皮带在整圈的储纱器上受力均匀,然后锁紧螺钉。油脂润滑的检查检查传动系统及卷布系统等各部分的润滑情况,每天补充油脂润滑,避免机件缺少油脂润滑而造成磨损。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三)——单面机与双面机的高级调试第一部分单面机的调试1、 沉降片三角的调整沉降片三角的调整标准是:使沉降片压纱凹位与升起的织针成90度角,在凹位和织针之间留下0.5mm的空隙。将百分表吸附在针筒内侧,表头指向沉降片突起的最高点。松开沉降片三角座螺钉,向前或向后推动螺钉(这将间接带动沉降片三角向前或向后移动),用百分表检查好沉降片的位置后,锁紧螺钉。如此循环操作,点动针筒旋转,检查并调整每一块三角的位置。2、 沉降片三角排序的调整在改变用纱或改变编织结构时,要调整沉降片的排序,具体方法如下:松开所有上盘站脚与上盘的联接螺钉(共6粒)。将上盘顺着机器旋转方向调整,称为减速排序调整;反之,就是增速排序调整。调节上盘站脚两侧的两个位调节螺钉,做沉降片三角的增速和减速排序调整。锁紧联接螺钉。在以上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能松动上盘的偏心定位轮。3、 下圈织针三角的调整均匀的喂纱张力是生产高质量编织物的重要保证,微调织针三角的高低位置可以得到均匀的喂纱张力,方法如下:使用纱线张力器测量每一根纱线的张力。用六角扳手转动下圈三角座上的刻度器,顺时针旋转时,三角下移;反之,三角即上移。如此操作,检查并调整每一根纱线的张力,使纱线张力一致。4、 克重的调整单面机调整织物克重的装置,操作简单而灵活,对编织物克重的调整迅速、方便、准确具体操作说明如下:用内六角扳手旋转机台面升降指示环内的调整齿轮,使下圈三角座随升降环一起升降,从而调整了编织物的密度,达到调整克重的目的。A、当三角座随升降环降低时,下圈三角随之降低,编织物线圈拉长,编织密度变疏,单位克重减少。B、当升降环升高时,下圈三角也升高,线圈缩短,编织密度变密,单位克重增加。同时应当注意,在改变编织密度的同时,也就是调整线圈长短时,必须调节进纱的张力。织疏布时,则进纱张力要调高至约4—5gm;反之,约调低至2—3gm。第二部分双面机的调试1、 上针盘与下针筒同圆度的调整松开下针筒及机台升降环锁紧螺钉,用百分表调整下针筒与大盘之间的同心度,调整并锁紧偏心定位轮,锁紧螺钉。松开所有上脚与大鼎的联接螺钉。将百分表吸在上针盘上表面,表头指向下针筒外径,点动机器,调整三个上脚调节块上的螺钉,使百分表读数不大于0.05mm。锁紧大鼎联接螺钉•此时再点动机器,百分表读数变化仍应保持在0.05mm之内,否则要松开联接螺钉按以上操作反复调试,直至锁紧螺钉后百分表读数达到要求范围。2、 上针盘与下针筒同平度的调整调整主传动上齿轮与大鼎齿轮的间隙。将百分表吸在下针筒上,表头打在上针盘表面。点动机器,观察百分表读数,如果读数大于0.05mm,则需松开大鼎联接螺钉,旋动六个起缝螺钉,垫入相应厚度的垫片,放松起缝螺钉,锁紧联接螺钉。如此反复操作,直至百分表读数在0.05mm范围以内。3、 上针盘与下针筒的对针双面机上针盘与下针筒的织针排列有互锁式(针对针)和罗纹式(针对齿)之分,故上针盘与下针筒必须准确调整其对针位,调整方法如下:调节主传动上齿轮的四个调节螺钉,使大鼎齿轮旋转一个角度,观察上针盘与下针筒的变化,直至达到要求的织针排列位置。4、 上针盘高度的调整编织布的厚薄由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间隙决定。在每一个喂纱口的收针三角已被调整在同一高度且线圈都是一样的长度之后,上针盘调高,布将变薄,克重变轻;反之,布变厚,克重变重。调整方法如下:松开三个紧定螺钉,旋转调整原动齿轮,上针盘将随之升降,调整完毕,锁定螺钉。注意:上针盘不应调得太低,以免损坏织针。降低上针盘时,应将上针盘位置先调低至所需高度,再向上回调至所需高度。这是为了消除内部螺纹间隙,避免机器开动时,上针盘因存在间隙而突然落下,造成不必要的损坏。5、 上盘与下圈三角的时差调整适当的时差关系到上盘三角与下圈三角出针、收针的位置,这个位置的正确性必须以不同的机器与不同的编织物为参考量才行。调整方法如下:松开上盘的三个紧锁螺钉,调整三角固定座两侧的两个螺钉,上盘三角座将发生旋转,调整后锁紧三个螺钉。6、上盘及下圈三角的调整均匀的喂纱张力是织造高品质编织物的重要保证。微调上、下织针三角的位置,可以得到均匀的喂纱张力,方法如下:使用纱线张力器测量每一根纱线的张力。用六角扳手转动下圈或上盘三角座上的刻度器,使三角移动。如此反复操作,检查并调整每一根纱线的张力,使纱线张力一致。7、下圈织针收针点的调整松开三角座和升降环的联接螺钉,旋转起缝螺钉,将整个升降环顶起,在每个联接螺钉处均匀的垫上所需厚度的垫片,如此操作,收针点将变高,编织物变厚,在需要改薄布时,再将垫片取出。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四)——调机落布的操作程序1、穿纱把筒子纱装上纱架,找出纱头并穿过纱架上的导纱磁眼。将纱线穿过两个张力器装置后,下引并穿入输纱轮中。穿纱过中途自停器,并引入织机喂纱口的磁眼中,将纱线头拉出导入针钩内。将纱线在输纱轮上绕上15〜20圈,至此,完成一个喂纱口的穿纱工作。其它各喂纱口按以上步骤顺序完成。2、开布改良式开布工作法(适用于单面机)A、准备工作使积极送纱器暂时退出作用。用螺丝刀稍用力刮针筒外侧,使闭合的针舌全部打开。清除所有松浮的纱头,使织针完全清爽。从机器上取下撑布框。B、开布工作经由每个喂纱口把纱线引入针钩,并拉至针筒中央。在每一条纱线均被穿入后,把所有纱线集成一束,在感觉每条纱线拉力均匀的前提下,将纱线束打结,并将结头穿过卷布机的卷布轴,绑紧在卷布棍上。用“慢速”档点动机器,并且检查所有织针舌是否打开,及纱线喂入情况是否正常,必要时以毛刷协帮助未吃到纱的织针吃纱。用低速将布开下,待织物足够长后,装上撑布框,并将织物均匀地穿过卷布机的卷取轴,以较快速下布。当机器可以正常编织后,使积极送纱装置参与供纱,用张力器调整每条纱线的张力达到均匀后,即可将织机调整到高速运转的编织状态。传统式套布工作法(适用双面机)双面机没有沉降片,它的编织脱圈过程全靠卷取装置的张力牵拉完成。因此它并不能像单面机那样直接穿纱开布,而必须将一段完好的胚布挂在已排好针的针钩上,然后将此段胚布通过卷取、牵拉才能开出布头,称为套布工作法。具体操作如下:A、 准备工作使积极送纱器暂时退出作用。打开所有织针的针舌。清除松浮纱头,使织针完全清爽。找出一段与本次调机要织的相似的胚布,要求组织略松弛一些为佳。B、 套布工作将布穿套在布框外侧,由相对的两端开始套入,使布均匀地分布在下针筒周围。用手轻握布头,由下针筒内侧向上送,另一手持勾纱针,自上针盘与下针筒的缝隙中将布钩住拉出来,并挂在下针筒的针勾上。挂好后将多余的布,依反方向折回下针筒的内侧压下。利用毛刷使新纱环喂入针勾,注意此时的针舌必须是打开并灵活的,不能有纱线粘附在织针的夹槽中而导致不能下布。按慢速按钮点动机器,用上述方法使其它织针也全部吃纱,如此循环,机器上原被挂住的套布就往下拉了。继续这种操作,直至针筒上出现新纱圈为止,要时刻注意检查每一喂纱口吃纱情况是否正常,并适当调整喂纱口的位置。把原本用手向下轻扯的套布,穿入卷布机的卷取轴中,使卷布机自动卷取,注意此时拉力不应太大,以免新纱圈断裂。调整转速,使机器低速运转,注意查看所有针舌是否打开。在机器能作正常编织时,调整卷布机的拉力,并在织针上喷加少量针油,至此可以慢慢加快织机的速度运转了。使积极送纱装置参与作用。3、换纱取下空纱筒,扯断纱线。取上新纱筒,注意检查纱筒颜色与标签,并核实批号是否相符。将新纱筒放入纱座,并引出纱线头,穿过纱架上的导纱磁眼,注意保证出纱流畅。将新旧纱线头打结,结不宜打得过大。如果结头的尾部留得太长,必须将其多余的剪掉。因换纱后断纱机率增高,所以此时要改用慢速运转,观察结头编织情况,防止出现浮布,待一切无异常后,方可高速编织。4、运转(1)准备A、 纱线通道检查查看纱架上的纱筒是否安放端正,出纱是否流畅。检查导纱磁眼是否完好。检查纱线在穿过张力器及自停器时是否正常。检查纱线是否正常穿过喂纱圈,及喂纱口位置是否正确。B、 自停装置检查检查所有自停装置及指示灯,检查探针器能否正常工作。C、 工作环境检查检查机器台面、四周及每处运转部位是否清洁,如有集蓄棉纱或摆放杂物,必须立即清除,以免发生意外,引发故障。D、 喂纱情况检查以“慢速”点动机器,查看针舌是否全部打开,喂纱口与织针是否保持适当间隙,以及喂纱情况是否良好。E、 检查卷取装置清除卷布机周围杂物,检查卷布机运转是否正常,卷布机各变速档是否已作适当调校。F、 检查安全装置检查所有安全装置无失效,检查各处按钮有无失效。(2)开机按“慢速”点动机器运转数圈无异常后,按下“起动”,使机器运转。调整变频器的变速调节旋钮,以便达到所需的机器运转速度。接通自动停车装置的电源。开启顶盘上的照明灯,以便监控布面编织情况。(3)监控随时低头查看机器下面的布面,注意是否有瑕疵或其它异常现象产生。每隔数分钟,用手循着机器运转方向触摸布面,感觉编织物卷取拉力是否符合要求,及卷布轴两端卷取速度是否一致。随时将传动系统及机器表面和四周的油污和棉絮清理干净,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安全。编织初始时,应剪取适量的胚布长度来测量纱长及做透光检查,观察编织物两面是否有瑕疵产生。(4)停机按下“停止”按钮,机器将在0.5秒内停止。长时间停机,应关闭所有开关,并切断电源,清洁机体,做好防锈工作。(5)落布待预定的编织布数量(如机器转数、重量或大小)编织完成以后,应在其中一个喂纱口换上记号纱(即不同颜色或不同原料的纱线),再开机织入3圈左右,再停机将记号纱接回原纱线,并将计数器归零。待有记号纱的布段到达卷取轴与卷布棍之间时,将机器按停。打开安全护网门,由记号纱的布段中间剪断编织布。用双手紧握卷布棍的两端,取出布卷,置放在推布车上,并抽出卷布棍重新装回卷布机上。在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碰撞机器或地面。彻底检查并记录机器上留有胚布内外层的编织情况,如无异常可将其卷上卷布棍,关上安全护网门,检查机器安全系统无失效后,开机运转。5、织针换取根据布面判断坏针所在位置,用手动或“慢速”点动,将坏针处转到针门位置。松开针门块的锁紧螺钉,取出针门块。将坏针推高约2厘米左右,用食指向后推压针杆,使针体下端外翘而露出针槽,捏住针体向下抽拉即可取出坏针,顺手用坏针杆清除针槽内污垢。取用与坏针同一规格的好针插入针槽,使其穿过压针弹簧,达到正确的位置,安上针门块并锁紧。点动机器,使新针食纱,观察新针动作情况(针舌是否打开、动作是否灵活),确认无异常后,开机运转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五)--机器维护与保养现代编织的高速度和高精度都对维护和保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机器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必须在日常生产中坚持实行,机器保养得好,可以发挥机器更大的潜能,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1日保养每班清除附在纱架及机台表面的棉絮毛绒.保持编织部件和卷取装置的清洁.每班检查自停装置和安全装置,如有异常立即拆修或更换.每班检查积极送纱装置,如有异常立即拆出修理或更换.每班检查大牙盘油位镜及喷油机的油位管.周保养清洁送纱调速铝盘,去除盘内积存的棉絮.检查输送带张力是否正常.检查传动系统的皮带张力是否正常及传动是否平稳.检查卷布机运转情况.月保养将上、下盘三角座拆下,清除积聚棉絮.清洁除尘风扇及检查所吹风向是否正确.清洁所有电器附件内的棉絮.复查所有电器附件的性能(包括自停系统,安全报警系统,检测系统).半年保养(1)清洗机台.将上、下针盘,包括织针和沉降片彻底清洁,挑选所有织针和沉降片,如有损坏立即更换.清洁喷油机,并检查油路是否畅通.清洁并检查积极式储纱器.清洁电机及传动系统内的棉絮和油渍.检查废油收集油路是否畅通.编织主件的维护与保养编织组件是针织机器的心脏所在,对布面品质良好有直接影响..所以编织组件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1)清洗针槽,可防污物随针进入针织物内,清洗方法为:将纱线换成低品级或废纱,开机高速运转,并在针筒处注入大量针油,边运转边加油,使污油完全流出槽外为止.(2)检查针筒内织针和沉降片是否损坏,损坏应立即更换;如遇布面品质太差,应考虑是否全部更新.检查针筒针槽宽度是否同距(查看所织布面是否有直条纹),针槽壁是否发生缺损,如发现以上问题,应立即整修或更新.检查三角的磨损情况,并确认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螺钉是否锁紧.检查并校正各喂纱口的安装位置,如有发现磨损,即应更换.校正各喂纱口收针三角的安装位置,使其所织布的每个线圈长度彼此均匀一致.机器的润滑方式、用油及润滑执行(1)润滑方式及用油大牙盘油位镜应每天检查,若油位低于2/3时,要人工加油.用140#--160#机油.在半年保养时,如发现油渍沉淀物,应立即更换.大鼎传动齿轮应每月检查一次,添加润滑脂.采用4号膨润土润滑脂(俗称雪油).在半年保养时,检查各处传动轴承,添加润滑脂.采用耐高温润滑脂.所有编织机件(包括喷油机注油)的润滑必须用高速针织圆机专用针油,或圆盘针织[size=+O]机械专用润滑剂.润滑执行确实掌握各部分用油种类、润滑时间,使全厂各机器的每个指定部位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规定类别及用量的润滑.配电系统的维护与保养配电系统是针织机器的动力来源,必须施行严格的定期检修,才能避免无谓的故障.检查机器有无漏电检查开关按扭有无失效现象随时检查各处检测器是否安全有效检查线路有无磨损及断线情况.检查电机内部,清洁各部分附着污垢并给轴承加油.停机封存注意事项依照半年保养程序对机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在编织部件中加入润滑油;在织针和沉降片上加入防油,最后用针油浸泡过的油布将机器盖好,封存在干燥清洁处.机器配件及备件的贮存.对常用、易损件的正常储备是生产连续性的重要保证,一般的贮存环境应是阴凉、干燥且温差不大的地方,具体贮存方法如下:针筒和针盘的贮存首先清洁针筒,放上机油并用油布包好,放入木箱,以免碰伤、变形.使用前应用压缩空气把针筒内的机油除去,使用时加入针油.三角的贮存把三角分类入库,用盒子贮存并加入针油防?.织针及沉降片的贮存新针及沉降片应放在原包装盒内,不要拆掉密封条. 旧针及沉降片必须清洗、检查,挑出已损坏的,分类贮存在盒子里,放入针油防?注意事项:所有编织部件(包括织针、沉降片、三角及针筒),要求只用针织用油加以清洁,以免影响机器其它部件的正常性能.针织圆机的喷雾式加油润滑系统,必须提供洁净和干燥不含水分的压缩空气,因此,空气压缩机组应有隔水除湿装置.同时,应保证管道输出的高压空气不含污垢杂物.零件入库时间不宜太长,应定期检查.4.10编织生产常见的问题(1)破洞(即洞眼)最主要是由粗纱造成质量差或过干的纱造成纱线张力过大或卷取张力过大成圈定时成圈过长,编织布过疏(2)漏针 喂纱嘴位置不对 纱线张力偏小 成圈过长 纱线通过不正确的喂纱嘴孔内集圈现象 卷取张力小 织物密度大 沉降片位置末完全推出,导致不能脱圈 织针针舌损坏针舌损坏 喂纱嘴位置太高或太前、太后,同时留意针舌是否进入喂纱嘴的导纱孔内撞针踵 缺油或使用油不当 纱线质量差或使用该距不适宜的纱支编织 车速太高或织物密度太高 成圈定时 由损坏的针筒、针盘或三角造成 编织组件不顺滑、清洁不足沉降片损坏 缺油或使用油不当 清洁不足的沉降片三角座 喂纱嘴或喷油嘴碰到沉降片 沉降片和沉降片三角之间的间隙不对,正常应为0.25-0.3-mm.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六)——织布过程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1、起横:1.1、张力不匀造成的横条要通过张力表测匀张力;1.2、张力如跳动范围大,则要检查针筒、针叶环、针盘水平度、圆度、同心度;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六)——织布过程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1、起横:1.1、张力不匀造成的横条要通过张力表测匀张力;1.2、张力如跳动范围大,则要检查针筒、针叶环、针盘水平度、圆度、同心度;1.3、检查刻度盘胶块有无损坏、胶圈有无老化、送纱轮有没打错、纱线通道有无受阻、送纱轮绕的圈数(15-25)是否正常;1.4、检查纱线条干是否均匀,所有用纱大小是否一致,有无过蜡与未过蜡的混用,干湿纱、松紧纱、内外层纱等不要混用。2、脱布(冧布):2.1、张力过大造成断纱脱布,通过调节张力解决纱线要求;2.2、纱嘴太远或太高造成的飞花导致脱布时,要调节纱嘴来解决;2.3、纱线捻度太高,捻结脱布,保全通过脚铜管防治回捻;2.4、自动间电脑机:电眼走位、错手指或手指舌不到位而造成脱布,则要通知电工维修电脑和清洁手指;2.5、 纱铲钩布和刀片剪不断纱造成的脱布,要重新调节纱铲与手指间位置和换刀片解决。3、破洞:3.1、如果判断是因纱线张力造成的破洞,机修可以通过换纱,或对生产用纱过蜡、翻纱、松纱处理;3.2、张力太大,或太小造成破洞时,调节张力解决;3.3、牵拉太大产生破洞时,修机可调小牵拉力,一般没有花针情况下牵拉力尽量小较好;3.4、针槽紧、纱嘴与织针位置调得不好,都会造成破洞,要通过调节纱咀位置,修理针槽使织针能自由上下移动为止;3.5、比较特殊的布种,如果纱长调得太密,编织时也会造成破洞,此时应改纱长工艺解决;3.6、同一支针上破洞,则要换掉这枚坏针;3.7、同一模破洞,有可能是张力器坏了,此时要更换张力器。如果几个纱长的布种,则要查送纱轮有无打错。4、错花:4.1、非自动间布的错花一般表现为:排错色纱的顺序、颜色,或用错色纱织;抽针布有时会存在断针、孖针等,机修人员要根据针织工艺重新更正排针、排纱,在开机前应仔细数过抽针布的第一组是否排纱正确;4.2、自动间单面提花、双面提花主要表现在错手指以及电眼错位选针器损坏而造成错花,如电工确定电脑无问题的情况下,校机后一定要对回电眼对回花型的起针位置,否则会造成宽度不一起始位置不一致等,双面提花要通过洗机式调节选针器位置解决错花问题;4.3、有的布种因张力问题也会出现错花,有些令针在张力过大时会变成针成圈在而形成错花,此时应调整张力处理解决。5、拉架布生产的问题:5.1、飞拉架:a、 纱咀离织针太远或太近造成飞拉架时,要重新调节纱咀位置;b、 有飞拉架时,检查拉架纱长是否调整得太短。5.2、反拉架:a、 纱线张力过小导致反拉架时,要调节纱线的张力,一般偏大较好。32S/1、40S/1的张力在12-15g;b、 针叶环位置不好,在编织过程中出现反拉架时,注意针与针叶或上盘针与下盘针之间的位置;c、 纱线捻度太高,导致编织时拉架与纱线磨擦增大,容易出现反拉架现象,此时可通过改善纱线捻度(如煮纱等)来解决。5.3、 断拉架、紧拉架:a、 针、针叶磨损严重,编织时划伤或勾断拉架,此问题应通过换针、叶来解决;b、 若纱嘴位置太高、太远,偏织时拉架先飞后断,则调节纱咀位置处理;c、 纱线张力太大,或拉架通过位置不通畅,会造成断拉架与紧拉架,则要调整纱线要求的张力或调整拉架灯位置来处理解决;d、 飞花聚积纱咀,拉架轮转动不灵活,也会造成断拉架,此时应及时清洁机台。5.4、食拉架:a、 纱线与拉架编织的位置不能太近,机台飞花要清洁干净;b、 纱线张力过大,拉架比例太大,拉架张力小,都可能会产生食拉架,机修可通过调节张力解决,或检查拉架比例是否符合订单的要求。6、花针:6.1、直花针:要检查织针针舌有没有歪,针脚有没有撞缺的现象;6.2、棱角位置安装不好,重新检查棱角位置;6.3、牵拉太小,纱长偏大,织针不能退圈应调节牵拉;6.4、调整针叶、针筒、针盘的食位;6.5、调节针叶松紧;6.6、纱线表面粗糙时要过蜡处理。7、漏针:7.1、直漏针通过换坏针处理;7.2、调整纱咀与织针间的距离、高度、左右位置;7.3、调节纱线张力;7.4、调整牵拉。8、撞针、断针:8.1、检查是否探针坏了而造成脱布撞针;8.2、检查棱角座与三角是否锁紧;8.3、机台有无供油或车速太快;8.4、织针三角有无起毛现象,针筒针槽是否太脏或有无坏针踵或铁杂质等;8.5、纱咀位置不好,或纱线里面粗纱结等,要通过调节纱咀和去除粗纱结处理9、油针、油污:9.1、调节机台的供油状况,清理废油管,清洁针筒内壁部分;9.2、检查刻度盘下垫子有无坏损;9.3、针槽太脏,温度太高将针筒与织针磨出黄锈时要洗机处理。10、集圈现象:10.1卷取张力小;10.2织物密度大;沉降片位置末完全推出,导致不能脱圈;10.4织针针舌损坏。11、针舌损坏喂纱嘴位置太高或太前、太后;11.2留意针舌是否进入喂纱嘴的导纱孔内。12、沉降片损坏12.1缺油或使用油不当;12.2清洁沉降片三角座;喂纱嘴或喷油嘴碰到沉降片;12.4沉降片和沉降片三角之间的间隙不对,正常应为0.25-0.3-mm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七)--某大型针织厂调机操作作业指导书一、 工具设备检验器具:螺丝刀、内六角、皮带盘调节器、取样器、张力表。二、 安全预防措施1、 盖好齿轮板和确保安全门的安全作用;2、 检查断针织大圆机基本操作知识(七)--某大型针织厂调机操作作业指导书、工具设备检验器具:螺丝刀、内六角、皮带盘调节器、取样器、张力表。二、安全预防措施1、 盖好齿轮板和确保安全门的安全作用;2、 检查断纱自停器、电线是否接牢;3、 感应器是否灵敏,探针器是否有效。三、环境控制要求调机完成后收拾好机台上的零配件。四、 参考的标准/法规/验收准则1、生产调度单;2、首匹胚布对样确认表;3、关于规范核对制度的规定。五、必要的纪录:调机记录单。六、具体细则:1、服从车间生产安排,在规定时间内以最少的织针消耗、原料消耗调出合格的产品。2、调机准备工作按照“胚布工艺单”,检查需用的织针、生克片、三角配件是否在仓库有备用,如没有应及时调整织针规格和三角排列,以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按照“生产调度单”,检查原料备用情况,并备好纱。调机前应先检查织针、生克片的型号是否一致。按照生产调度单排好织针、生克片或提花机钢米,改好三角,套好布。拉布前,双面机原则上先上几路棉毛结构或满针对钩结构,穿上涤纶丝,手盘编织几圈,待筒口线圈清晰后方能盖板调机。按照“生产调度单”上的要求,正确穿好纱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