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3.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在: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汉4.胡适先生1923年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是

:A.君主专制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运动最先爆发于: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6.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担当起先锋队作用的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青年学生

7.“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遵义会议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8.黄埔军校创办于

:A.1912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9.北伐战争的对象不包括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袁世凯

10.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1.井冈山会师的双方是

:

A.朱德、毛泽东的队伍

——陈毅的队伍

B.朱德、陈毅的队伍——刘伯承的队伍

C.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D.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12.下列选项与遵义会议有关的是

: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B.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C.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

: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14.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沦陷的是

:

A.华东地区

B.华北地区

C.平津地区

D.东北地区

1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实现共同抗日

D.粉碎日本想引起中国内战而趁机扩大侵略的企图

16.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誓师北伐

B.九一

八事变

C.东北抗日义勇军成立

D.七七事变17.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是:A.南京大屠杀

B.“三光政策”C.细菌战

D.旅顺大屠杀

18.1938年春,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的国民党指挥官是:A.李宗仁

B.张学良

C.杨虎城

D.张自忠

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的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20.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

A.1944年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2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A.《论统一战线》B.《论解放区战场》

C.“双十协定”D.《论联合政府》22.三大战役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3.解放南京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4.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

A.1840年,鸦片战争

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事件是:

A.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B.1898年的戊戌变法

C.1911年的辛亥革命

D.1919年的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南京这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静海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太平天国博物馆,中山陵,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等等,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变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城市,追忆历史往事,完成下面的问题。(1)

静海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该条约是清政府在哪次战争战败后签订的?(2分)该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2)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日军攻占南京是在何时?(2分)(具体到年月)在这一屠杀事件中,遇难同胞的人数是多少?(2分)

(3)太平天国博物馆是中国收藏保管、陈列宣传、调查研究太平天国文物史料的专题博物馆。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2分)被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首领是谁?(2分)(4)

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这次革命在社会上起到了怎样的思想解放作用?(2分)

(5)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南京解放35周年于1984年修建的。南京是什么时候解放的?(2分)(具体到年月日)渡江战役的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7.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以后,却对中国连续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问题。(30分)〖殖民扩张〗材料一:经次一战……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因此割让与战胜国。战争赔款两亿两是一种极难承受的财政负担。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

材料三:早有准备的日军,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回击。中华民族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1)材料一中的“经次一战”指的是哪一战争?(2分)“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被日本占领与哪一条约有关?(2分)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2)

材料二的内容与日军制造的哪一事变有关?(3分)该事变的结果使中国哪一地区被日本占领?(3分)(3)材料三中的“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是日军在哪一次事变中的侵略行径?(3分)这一事变后国内出现了怎样的团结抗战局面?(3分)(4)〖战败投降〗材料四: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打击下,日本天皇于8月15日向全国广播了《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请各举一例战役说明国民党、共产党对日本侵略者的打击。(4分)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警钟长鸣〗材料五: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急剧发展,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开始大量出版否定侵略历史的图书,美化战争,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材料六:当今的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也让人看到日本军国主义余孽的阴影。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略的言行,受害最深的将是日本年轻一代,如果不吸取教训,历史还会重演。

(5)材料五、六中突出的反映了日本国内出现了怎样的现象?(2分)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

(1)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发达,商品经济繁荣。(若答“中国在与英国的对外贸易中长期出超,大量白银流人中国。”也得满分。)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4分)(2)史实: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2分)

关系:甲午战败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败激发了有识之士变法图强的决心,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分)

(3)据图分析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上述史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2分)题(3)图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图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英勇作战”);

图③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每点1分,3分)

(4)加快发展,增强国力;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改革开放,激发活力。(2分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分)

(2)这场战争后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3分)

(3)“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试列举两个事例。(1分)

(4)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抗击。请举出两位英雄人物。(1分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1分)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2分)(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1分)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2分)(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4)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基础(或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保障;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的腾飞是目标。(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材料二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二中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后来国民党撕毁这一协定,发动了内战。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内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洗雪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2)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爱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1)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2)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这是为什么

(4)孙中山对材料二现象的认识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怎样对待这种现象的?说明了什么?

(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

(3)清朝特有的辫子,是满族贵族占统治地位的象征,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标志,辛亥革命后颁布剪辫令,剪去大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的新国民。

(4)孙中山认为清朝官场称人为“大人、老爷”玷污了共和政治。

(5)革除旧的官场称呼,改称职务,民间互称“先生”“君”;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滑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漾创办工业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澈烈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