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I、Ⅱ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各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良渚的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葬具(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可达一百八十多件,与那些墓坑仅能容身、毫无随葬品的小墓形成鲜明的对比,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生产力水平低下C.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D.社会分工十分鲜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良渚遗址中有富有的大墓和毫无随葬品的小墓的差别,因此可知这一时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A项正确;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夏是第一个早期国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社会分工,排除D项。故选A项。2.《战国策》记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铁犁牛耕推广 B.华夏文化认同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分封制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等级制度遭到破坏,反映了分封制受到挑战,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铁犁牛耕推广、华夏文化认同无关,排除AB项;材料反应的现象说明天子无力控制诸侯,礼乐征伐出于诸侯而非天子,排除C项。故选D项。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A.反映出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农耕技术进步[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比较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內迁,使得农牧分界线不断向南移动,B项正确;“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农牧分界线的南移并不能反映出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农耕技术”是否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4.唐朝初年,规定进士科考试实行“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朝政府规定明经科考试加试时务策,要求考官就当前国家的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以书面的形式作答。这些做法()A.有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 B.体现出官学体制的弊端C.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时务策是就国家的时务提出策问,所以科举考试中考时务策是要选拔熟悉国家实际时务的实用性人才,A项正确;这些做法是为了选拔实用性的人才,并不能体现出官学体制的弊端和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排除BD项;科举制的诞生是在隋朝,排除C项。故选A项。5.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反映了()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 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地方官有较大的权力,是“牧、守、令”,宋代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官职,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体现对地方长官权力的变更,无法体现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讲述地方官员权力大小的变迁,排除C项;不能从名称变迁体现官员素质,排除D项;故选B项。6.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A.海外贸易非常的繁荣 B.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瓷器C.实力雄厚的商帮出现 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商帮产生于明朝,C项不能反映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符合题意,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的繁荣,宋代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瓷器,另外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这些都可以反映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7.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而后逐渐成为唐王朝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堂的发展有利于()A.分割宰相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C.避免决策失误 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有一定的决策程序,而政事堂的设立使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有助于简化程序,从而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决策程序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涉及权力分割,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涉及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能够提高行政效率,但不一定就能避免决策失误,排除C项。故选D项。8.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A.维护封建统治使命感 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C.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D.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答案]C[解析]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都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故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所弘扬的主旨无关,排除。9.读下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倍数隋唐3263229611两宋3191521222744.49表: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A.妇女注重贞洁 B.理学的影响 C.政府教导有方 D.妇女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与唐朝相比,两宋时期节妇数量明显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强调伦理纲常,倡导忠孝节义,因此两宋时期的节妇数量明显增多,B项正确;根据两宋时期节妇数量明显增多可以得出“妇女注重贞洁”,但此题主旨问的是“变化的主要原因”而非“变化”本身,排除A项;“政府教导有方”也就是统治者支持,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无法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B项。10.有学者说:“承接两宋的元杂剧,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歌妓戏子,内容方面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一些元杂剧作品中,下层人物甚至成为主角。”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A.注重演绎、重现历史故事 B.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歌妓戏子,内容方面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一些元杂剧作品中,下层人物甚至成为主角”可知,元杂剧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元杂剧的特点和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伦理教化的功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1.宋代流行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它地区的接济。这主要反映江南地区()A.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B.经济地位的下降C.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两宋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江南粮食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导致粮食供应出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农业区域性种植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江南地区经济地位在不断提升,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生态环境恶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 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朝仅保留广州“十三行”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说明清朝加强了闭关锁关政策,这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还保留广州,并没有断绝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排除A项;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列强的入侵,不能说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并不能提高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3.1852年8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组成了土营,负责在攻坚中挖地道、放地雷以轰塌城墙;185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使太平军拥有了一支庞大的工兵队伍。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底层民众的愚昧 B.民族危机的加深C.社会矛盾的尖锐 D.太平天国的鼎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52年8月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185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当时较多底层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共同反对清王朝的统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C项正确;材料体现底层民众对清朝统治的反抗,而不是底层民众的愚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来侵略导致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太平天国的鼎盛,排除D项。故选C项。14.有学者认为:1911年10月10日的起义是仓促发起的,新军军官的秘密被泄露,不到3000人的士兵只得奋起自救,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在六个星期内相继宣布脱离满清,实行独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隐藏着失败的危险因素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仅对南方诸省有影响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进展迅速,但推动其发展的势力错综复杂,革命者、立宪派、旧官僚及投机分子鱼龙混杂,为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B项正确;“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排除C项;“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影响华南诸省,也辐射到北方部分省份,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表是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时间1842—1895年1895—1912年1912—1919年产业工人约10万人约60万人约200万人A.俄国十月革命对华的影响 B.二十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C.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相对于前两个阶段,1912年-1919年这七年我国产业工人人数数量大增,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这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等原因,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产业工人数量大增,所以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D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而材料最后一个阶段的时间是1912-1919年,A项不能完整解释1912-1919年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排除A项;单纯从产业工人人数的增加,不能得出二十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排除B项;仅仅因为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不能解释产业工人人数的增加,应该是因为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所以产业工人数量大增,排除C项。故选D项。16.新文化运动引入了科学的概念,就是要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引入了民主的概念,就是要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始终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B.以解放中国农民阶级为宗旨C.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 D.强调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答案]D[解析]据材料“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可知,新文化运动注重发挥劳动者的潜力,使劳动者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这表明新文化运动强调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始终”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唤醒民众意识,且劳动者不等于农民阶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材料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材料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材料四治大国,若烹小鲜。(1)分析指出以上四则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并概括出他们的治国主张。(2)战国时期,秦国推崇哪一家的学说?据史料及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答案](1)思想流派及主张:儒家:德治仁政、民本思想。法家: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2)学说:法家。原因: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适应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集权和结束战乱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形势。[解析][小问1详析]思想流派及主张:根据材料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流派主张德、礼、爱民利民,为儒家,主张德治仁政、民本思想;根据材料二“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治强生于法”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流派为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的法家;根据材料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流派主张视别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别的家族为自己的家族,为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根据材料四“治大国,若烹小鲜”及所学知识,可得知为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小问2详析]学说: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秦国推崇法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适应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集权和结束战乱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形势。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120钱减为40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秦朝的连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材料二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快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汉武帝)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院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中汉武帝初期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条汉武帝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答案](1)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延续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统治者励精图治;皇帝倡导节俭,关爱百姓;在民族关系方面推行和平政策;广大人民辛勤劳动。(2)政治问题: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统治不稳定。解决办法: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补充解决揩施:政治:刺史制度。通过派遣刺史定期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经济实力。文化:尊崇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任答两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可知,汉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延续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根据材料“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可知,统治者励精图治,皇帝倡导节俭,关爱百姓;根据材料“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可知,在民族关系方面推行和平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也是实现盛世的原因之一。(2)政治问题:根据材料“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快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汉初的统治,但是随着王国势力的提升,威胁到了中央,致使国家统治基础不稳。解决办法: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补充解决措施: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派刺史定期对地方进行巡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经济上,推行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在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材料二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在人工免疫方面,国人不仅发明并推广了人痘施种术,甚至比欧洲还顺利的推广和普及。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清代江南瘟疫爆发的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江南瘟疫爆发产生的影响。[答案](1)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密度和交通便利程度;卫生观念及生活习惯;温度、气候与生态环境;外来输入;医疗条件。(2)影响:疫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阻碍江南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但另一方面,促使时人对疫病的认识更加科学理性(或病菌说被国人接受并融入传统医学);时人的预防、卫生观念和行为也取得了进展;产生了公共卫生的观念与意识;官僚和社会对疫病治疗活动有所发展;促使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后世疫情防控提供宝贵经验。[解析](1)影响因素:根据材料“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可知,人口分布密度和交通便利程度;根据材料“,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可知,卫生观念及生活习惯;根据材料“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可知,温度、气候与生态环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来输入疫病也会导致瘟疫爆发;根据材料“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可知,医疗条件。(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疫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疫病的发生导致人口死亡,阻碍江南经济的发展;疫病发生甚至会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但另一方面,根据材料“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可知,促使时人对疫病的认识更加科学理性(或病菌说被国人接受并融入传统医学);根据材料“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可知,时人的预防、卫生观念和行为也取得了进展、产生了公共卫生的观念与意识;根据材料“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僚和社会对疫病治疗活动有所发展;疫病的治疗过程客观上促使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借鉴角度看,为后世疫情防控提供宝贵经验。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的同志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这是不无道理的,我认为,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比较合适,它是19世纪那个年代的开拓性人物。甲午战争时期或稍后,孙中山、章太炎还上书李鸿章,把变革的希望寄托在李鸿章的身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是那个时代推进中国近代化的代表人物。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李鸿章毕竟是个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清朝大官,他同封建统治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然没有越出封建机体。可贵的是,他给封建体制绽开了一个裂口,这是评价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基点,我们不能超出这个基点,超出这个基点就与当时的历史不吻合。——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以“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为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答案]论题:李鸿章的洋务实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论述:随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国际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侵入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主权被破坏,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中国统治阶级内部一些当权人物首先看到的是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推行洋务运动。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在这一时期领导了洋务运动。他所主持的洋务运动涉及到国防、工业、教育等领域,使当时中国的国防、工业、教育等方面逐步走向近代化。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解析]根据材料“有的同志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开创人,这是不无道理的,我认为,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比较合适”,可拟定论题:李鸿章的洋务实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述,阐明李鸿章所主持的洋务运动涉及到国防、工业、教育等领域,使当时中国的国防、工业、教育等方面逐步走向近代化。最后得出结论,可知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等等。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I、Ⅱ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各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良渚的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葬具(棺椁),又有大量的随葬品,最多可达一百八十多件,与那些墓坑仅能容身、毫无随葬品的小墓形成鲜明的对比,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生产力水平低下C.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D.社会分工十分鲜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良渚遗址中有富有的大墓和毫无随葬品的小墓的差别,因此可知这一时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A项正确;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夏是第一个早期国家,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社会分工,排除D项。故选A项。2.《战国策》记载:“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铁犁牛耕推广 B.华夏文化认同 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分封制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等级制度遭到破坏,反映了分封制受到挑战,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铁犁牛耕推广、华夏文化认同无关,排除AB项;材料反应的现象说明天子无力控制诸侯,礼乐征伐出于诸侯而非天子,排除C项。故选D项。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A.反映出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农耕技术进步[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比较汉武帝时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內迁,使得农牧分界线不断向南移动,B项正确;“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农牧分界线的南移并不能反映出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农耕技术”是否进步,排除D项。故选B项。4.唐朝初年,规定进士科考试实行“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朝政府规定明经科考试加试时务策,要求考官就当前国家的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以书面的形式作答。这些做法()A.有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 B.体现出官学体制的弊端C.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时务策是就国家的时务提出策问,所以科举考试中考时务策是要选拔熟悉国家实际时务的实用性人才,A项正确;这些做法是为了选拔实用性的人才,并不能体现出官学体制的弊端和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排除BD项;科举制的诞生是在隋朝,排除C项。故选A项。5.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反映了()A.选官用官制度的完备 B.中央对地方管辖的加强C.基层治理体系的建立 D.地方官员素质显著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地方官有较大的权力,是“牧、守、令”,宋代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官职,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体现对地方长官权力的变更,无法体现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讲述地方官员权力大小的变迁,排除C项;不能从名称变迁体现官员素质,排除D项;故选B项。6.北宋学者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物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该历史信息的是()A.海外贸易非常的繁荣 B.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瓷器C.实力雄厚的商帮出现 D.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商帮产生于明朝,C项不能反映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符合题意,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的繁荣,宋代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瓷器,另外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这些都可以反映宋人较高的生活与消费水平,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7.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而后逐渐成为唐王朝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堂的发展有利于()A.分割宰相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C.避免决策失误 D.提高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有一定的决策程序,而政事堂的设立使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有助于简化程序,从而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决策程序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涉及权力分割,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涉及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这一变化能够提高行政效率,但不一定就能避免决策失误,排除C项。故选D项。8.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A.维护封建统治使命感 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C.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D.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答案]C[解析]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都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故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所弘扬的主旨无关,排除。9.读下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倍数隋唐3263229611两宋3191521222744.49表: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A.妇女注重贞洁 B.理学的影响 C.政府教导有方 D.妇女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与唐朝相比,两宋时期节妇数量明显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强调伦理纲常,倡导忠孝节义,因此两宋时期的节妇数量明显增多,B项正确;根据两宋时期节妇数量明显增多可以得出“妇女注重贞洁”,但此题主旨问的是“变化的主要原因”而非“变化”本身,排除A项;“政府教导有方”也就是统治者支持,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无法反映女性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B项。10.有学者说:“承接两宋的元杂剧,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歌妓戏子,内容方面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一些元杂剧作品中,下层人物甚至成为主角。”据此可知,作者强调元杂剧A.注重演绎、重现历史故事 B.具有伦理教化的功能C.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 D.达到古代戏曲的高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演出的场所往往在市井坊间,演出的人员是歌妓戏子,内容方面更多地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一些元杂剧作品中,下层人物甚至成为主角”可知,元杂剧呈现世俗化、娱乐化趋势,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元杂剧的特点和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伦理教化的功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1.宋代流行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它地区的接济。这主要反映江南地区()A.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B.经济地位的下降C.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生态环境的恶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两宋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江南粮食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导致粮食供应出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农业区域性种植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江南地区经济地位在不断提升,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生态环境恶化,排除D项;故选A项。12.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 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朝仅保留广州“十三行”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说明清朝加强了闭关锁关政策,这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还保留广州,并没有断绝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排除A项;只能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列强的入侵,不能说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排除B项;闭关锁国政策并不能提高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3.1852年8月,太平军进入湘南后,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组成了土营,负责在攻坚中挖地道、放地雷以轰塌城墙;185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组成水营;使太平军拥有了一支庞大的工兵队伍。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底层民众的愚昧 B.民族危机的加深C.社会矛盾的尖锐 D.太平天国的鼎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852年8月大量挖煤工人加入起义队伍1852年底,岳阳数千船民和纤夫参加起义队伍”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当时较多底层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共同反对清王朝的统治,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C项正确;材料体现底层民众对清朝统治的反抗,而不是底层民众的愚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外来侵略导致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太平天国的鼎盛,排除D项。故选C项。14.有学者认为:1911年10月10日的起义是仓促发起的,新军军官的秘密被泄露,不到3000人的士兵只得奋起自救,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在六个星期内相继宣布脱离满清,实行独立。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隐藏着失败的危险因素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仅对南方诸省有影响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个本省的旅长被迫统率临时政权”“在革命者、立宪派及部分官僚的推动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虽然进展迅速,但推动其发展的势力错综复杂,革命者、立宪派、旧官僚及投机分子鱼龙混杂,为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B项正确;“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排除C项;“华南、华中各省以及东北的几个省”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影响华南诸省,也辐射到北方部分省份,排除D项。故选B项。15.如表是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时间1842—1895年1895—1912年1912—1919年产业工人约10万人约60万人约200万人A.俄国十月革命对华的影响 B.二十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C.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数据,相对于前两个阶段,1912年-1919年这七年我国产业工人人数数量大增,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这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等原因,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产业工人数量大增,所以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D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而材料最后一个阶段的时间是1912-1919年,A项不能完整解释1912-1919年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排除A项;单纯从产业工人人数的增加,不能得出二十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排除B项;仅仅因为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不能解释产业工人人数的增加,应该是因为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所以产业工人数量大增,排除C项。故选D项。16.新文化运动引入了科学的概念,就是要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引入了民主的概念,就是要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始终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B.以解放中国农民阶级为宗旨C.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 D.强调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答案]D[解析]据材料“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可知,新文化运动注重发挥劳动者的潜力,使劳动者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这表明新文化运动强调提高劳动者的思想觉悟,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始终”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唤醒民众意识,且劳动者不等于农民阶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材料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材料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材料四治大国,若烹小鲜。(1)分析指出以上四则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并概括出他们的治国主张。(2)战国时期,秦国推崇哪一家的学说?据史料及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答案](1)思想流派及主张:儒家:德治仁政、民本思想。法家: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2)学说:法家。原因: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适应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集权和结束战乱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形势。[解析][小问1详析]思想流派及主张:根据材料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流派主张德、礼、爱民利民,为儒家,主张德治仁政、民本思想;根据材料二“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治强生于法”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流派为主张中央集权、依法治国的法家;根据材料三“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该流派主张视别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别的家族为自己的家族,为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根据材料四“治大国,若烹小鲜”及所学知识,可得知为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小问2详析]学说: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秦国推崇法家。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适应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集权和结束战乱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社会形势。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120钱减为40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秦朝的连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材料二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快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汉武帝)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院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中汉武帝初期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条汉武帝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答案](1)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延续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统治者励精图治;皇帝倡导节俭,关爱百姓;在民族关系方面推行和平政策;广大人民辛勤劳动。(2)政治问题: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统治不稳定。解决办法: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补充解决揩施:政治:刺史制度。通过派遣刺史定期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经济实力。文化:尊崇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任答两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可知,汉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延续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根据材料“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可知,统治者励精图治,皇帝倡导节俭,关爱百姓;根据材料“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可知,在民族关系方面推行和平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也是实现盛世的原因之一。(2)政治问题:根据材料“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快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汉初的统治,但是随着王国势力的提升,威胁到了中央,致使国家统治基础不稳。解决办法: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补充解决措施:根据所学知识,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派刺史定期对地方进行巡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经济上,推行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在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材料二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