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3年化学九上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图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收集氧气 D.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以下是某同学用8mL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过程,其中有错误的环节是A.向10mL量筒中加水接近8mL B..再用滴管滴加水至8mL C.读取水的体积数 D.稀释浓硫酸3.现有MnO2、SO2、O2三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氧气B.都含2个氧原子C.都含氧分子D.都含氧元素4.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8个族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氧化反应都是发光、放热的5.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B.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CaCO3+CO2+2H2O=Ca(HCO3)2化合反应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Cu+Ag2CO3=CuCO3+2Ag置换反应D.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复分解反应6.空气中既以游离态又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A.碳 B.氧 C.氮 D.氦7.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B.工业用水循环使用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大量开采地下水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较大B.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分子运动D.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9.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AB.BC.CD.D10.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11.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是A.液态空气 B.液氧 C.双氧水 D.氯酸钾12.在某密闭容器中,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变化1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变化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C.该密闭容器中,变化前后所有的物质均为氧化物D.在变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步骤如下: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过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步骤②中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不能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5)该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的水不到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6)该实验得出氮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14.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制取氧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收集氧气时,不能采用E装置的原因是__。

15.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2)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写序号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3)小林用收集到的气体进行了如图2探究实验其中的小花都是用紫色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Ⅳ的现象是______;实验Ⅱ、Ⅲ的作用分别是______;这组探究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是______。16.现有图7所示仪器。(1)写出仪器名称:④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2)小李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你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图7仪器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小李发现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4)小张在实验室准备制取CO2,他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收集CO2,可用________________法,其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张将制取到的潮湿的CO2,气体通过图8所示装置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中,甲瓶盛放的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色小花不变色CO2能与水反应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17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1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⑵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_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环保。如图是一款自行车的图片,所标材料中,车架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为防止车架生锈,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其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2)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是炼铁的一种矿石,Fe2O3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我国是使用“水法冶铜”最早的国家,请写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①Fe、CuSO4溶液、Ag②FeSO4溶液、Cu、Ag③FeSO4溶液、Cu、AgNO3溶液④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镁条应该用坩埚钳夹持,故A不正确;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应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故B不正确;C、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玻璃导管应该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C正确;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不能用木炭,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玻璃罩内压强变化很小,故D不正确。故选C。2、D【解析】

A、向量筒中加水,量筒倾斜,接近8mL用烧杯注入,操作正确,故A错误;B、用胶头滴管要悬空正放,图中操作正确,故B错误;C、在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正确,故C错误;D、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浓硫酸的稀释,放热将会影响量筒的刻度的准确性,图中错误,故D正确。故选D。3、D【解析】

A、MnO2、SO2都是纯净物,不会含有氧气,选项错误;B、三种物质的各一个分子中都含2个氧原子,物质中不可能只含2个氧原子,选项错误;C、MnO2、SO2都由分子构成,分子中不会还有分子,选项错误;D、由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都有氧元素,选项正确,故选D。4、C【解析】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故错误;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正确;D、氧化反应都是放热的,缓慢氧化一定发光,故错误;故选C。5、A【解析】

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B、钟乳石的形成是因为溶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为了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碳酸银难溶于水,不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B【解析】

空气中组成氧气的氧元素是以游离态存在,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氧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因此,空气中既以游离态又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选项符合题意。7、D【解析】

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B、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可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可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D、大量开采地下水,能引起地质灾害,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

A、气体可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而不是因为气体分子较大,故不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故不正确;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体现了分子的不断运动,故正确;D、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不正确。故选C。【点睛】在利用分子的基本特征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时,分子很小和分子的不断运动学生容易理解。对于分子间有间隙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是由分子间间隙改变造成的,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隙最大,也最容易被压缩,固态时分子间间隙最小,最不容易被压缩,还有气体的热胀冷缩也是因为分子间间隙的改变。9、C【解析】水的沸腾与制取蒸馏水的过程都是水的气化过程,制作净水器的过程则是利用吸附与过滤的方式得到纯净水,三者都是物理变化,只有水的电解是生成了氢气与氧气,是化学变化;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利用这一特点可解决问题。10、C【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B、银杏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错误;C、银杏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2:1×34=132:17≠11:17,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1、B【解析】

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氧气属于单质,其中的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选项错误;B、由于是氧气的液体,氧气属于单质,其中的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选项正确;C、双氧水是化合物,所以双氧水中只含有化合态的氧元素,选项错误;D、氯酸钾属于化合物,其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选项错误。故选:B。12、C【解析】

A、由变化Ⅰ中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B、由变化Ⅱ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有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正确;C、由示意图中物质的构成可知,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选项错误;D、在变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4P+5O22P2O5防止空气受热部分逸出,造成测定结果偏大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容积的1/5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中压强降低,水不能倒流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步骤②中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的目的是防止空气受热部分逸出,造成测定结果偏大;(3)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集气瓶中的氧气被红磷燃烧消耗了,使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水倒吸,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容积的1/5;(4)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中压强降低,水不能倒流,所以不能用碳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等;(6)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红磷熄灭说明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睛】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固体,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4、A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到木条复燃,则集满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解析】

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应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A)。故填A。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性验满,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到木条复燃则集满。故填: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到木条复燃则集满。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填:氧气密度大于空气。15、酒精灯B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纸花喷水后不变色,放入集气瓶后变成红色证明水、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遇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解析】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详解】(1)仪器a是酒精灯。(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装置选用BC,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3)实验Ⅳ的现象是纸花喷水后不变色,放入集气瓶后变成红色;实验Ⅱ、Ⅲ的作用是形成对比,分别证明水、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红;这组探究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遇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的酸性物质。16、长颈漏斗水槽①⑨略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略化合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向上排空气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变红【解析】(1)仪器名称:④长颈漏斗,⑨水槽;(2)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说明要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还需要使用图7仪器中的①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实验过程中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