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律思想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E/wKhkGWWttV-AU6AiAADp5V6JK9o009.jpg)
![西方法律思想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E/wKhkGWWttV-AU6AiAADp5V6JK9o0092.jpg)
![西方法律思想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E/wKhkGWWttV-AU6AiAADp5V6JK9o0093.jpg)
![西方法律思想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E/wKhkGWWttV-AU6AiAADp5V6JK9o0094.jpg)
![西方法律思想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E/wKhkGWWttV-AU6AiAADp5V6JK9o0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法律思想史
岳纯之目录绪言第一编古代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第二编近代西方法律思想第三编现代西方法律思想绪言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法律、思想二、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的设置外国、中国、南开三、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的价值与部门法相比与中国法律思想史相比四、西方法律思想的演变与特点五、参考书目:吕世伦、谷春德: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高自考)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等:西方法律思想史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学流派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何勤华:西方法学史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第一编古代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第一章古希腊法律思想第二章古罗马法律思想第三章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
一、古希腊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苏格拉底及其以前的法律思想
三、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四、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五、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法律思想
六、古代希腊与我国先秦法律思想的比较第一章古希腊法律思想一、古希腊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地理环境(二)历史发展(三)政治状况(四)经济状况(五)文化状况(一)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
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岸2.地理特点:
靠海、多山、地中海式气候、资源贫乏(二)历史发展1.爱琴文明时代(前20—前12世纪)克里特文明:前20—前15
迈锡尼文明:前15—前122.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3.古风时代(前8—前6世纪)4.古典时代(前5—前4前期)希波战争:前492—前449
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5.马其顿统治时代(前4后期—前2中期)腓力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前301
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托勒密王朝马其顿王国的灭亡:前168
罗马征服希腊:前146(三)政治状况特点:城邦林立政治民主实行奴隶制(四)经济状况特点:农业发展受限工商业发达(五)文化状况1.文学:荷马史诗悲、喜剧伊索寓言2.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3.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4.科学: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基米德二、苏格拉底及其以前的法律思想(一)毕达哥拉斯与赫拉克里特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
雅典一殖民岛屿强调秩序主张贵族政体赫拉克里特:约前540—前480或470
爱非斯人哲学观点
主张贵族政体鼓吹战争主张法治倡导改革旧法(二)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前481—前411)希腊东北部阿布德拉教育、哲学国家与法律的起源坚决拥护民主政体(三)德谟克里特:前460—前370
阿布德拉哲学、伦理鼓吹私有制国家起源理论拥护民主制主张法治(四)苏格拉底:生平:前469—前399
哲学政法思想:国家与法律的神意起源贵族政体守法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相似之处:身世、学风、主张、影响相异之处:苏:法治孔:礼治三、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一)生平简历:前427——前347
贵族出身苏格拉底的学生叙拉古改革主要理论建树:理念论(主参冒从虎等:《欧洲哲学通史》上卷)(二)正义论正义是美德,各得其所、恰到好处个人品性:理性、意志、欲望国家:治国者阶级、卫国者阶级、生产者阶级(三)哲学家统治论(四)法治论:转向法治的原因立法执法法官的选任(五)政体论
A军阀政体、财阀政体、民主政体、专制政体
B正常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变态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暴民政体
C混合政体(六)共产、共亲属主张四、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一)生平:(前384—前322)斯塔吉拉城(二)正义论:分配正义平均正义(三)法律论法律的定义:衡量事物正义与否的标准神祇和理性的体现互不侵犯权利的保证
法律的目的:促使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法律的特性:平等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可变性正义性与权威性法律的分类:基本法与非基本法自然法与人定法习惯法与成文法良法与恶法(四)政体论: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五)法治论:法治的定义: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法治的理由:法律体现了多数人的意志法律具有正义性法律具有稳定性法律具有明确性实行法治应做的工作:立法、执法、守法五、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法律思想(一)伊壁鸠鲁:前341—前270
萨摩斯岛国家起源于契约守法(二)斯多葛学派:创始人芝诺:前336—前264
自然法理论人人平等与世界国家六、古代希腊与我国先秦法律思想的比较(一)我国先秦的法律思想道家儒家墨家法家(二)两种法律思想的差异(三)两种法律思想差异的成因第二章古罗马法律思想一、古罗马概况二、波利比阿的法律思想三、西塞罗的法律思想四、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五、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一、古罗马概况(一)古罗马的历史1.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前510年)罗慕路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2.共和国时代(前510年——前27年)3.帝国时代(前27年——公元476年)前27年屋大维395年476年(二)古罗马的法律前451、450年十二表法优士丁尼在位时间:527——565年国法大全:优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学说汇纂优士丁尼新律
(三)古罗马的宗教基督教313年米兰敕令基督教合法化380年狄奥多西基督教成为国教二、波利比阿的法律思想(一)生平前201——前122《历史》(或《罗马史》)(二)思想政体理论纯粹政体腐败政体混合政体(三)地位三、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一)生平前106—前43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职(二)国家论国家乃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三)政体论(四)自然法论四、罗马法学家的法律思想(一)罗马法学的基本情况普洛库尔学派萨宾学派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伯比尼安莫蒂斯提努斯(二)法律和法学的概念法律的定义:法乃是善良与公正的技艺。法学的定义:神事与人事的知识,正与不正的学问。(三)法的分类:自然法、万民法、市民法公法、私法(四)政治权力的来源五、基督教和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一)基督教的法律思想追求天国反对崇拜世俗权威鼓吹人人平等主张遵守法律(二)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1.生平(354——430年)北非摩尼教基督教
《忏悔录》、《上帝之城》等
2.原罪救赎说
3.神国与俗国
4.神法与人法
神法的基本要求:爱上帝、爱邻人、爱自己不得伤害别人注意自己,也尽力帮助别人遵守职责和秩序人法的主要特点:以神法为基础因时因地改变不处罚内心的罪过,只处罚扰乱和平秩序的事件其约束性和作用只是预防犯罪,维护和平
它是君主意志的表现,由君主制定,人人必须遵守,不得破坏5.战争与和平自卫复仇第三章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一、中世纪简况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律思想三、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四、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法律思想五、布丹的法律思想一、中世纪简况(一)经济状况(二)政治状况(三)宗教状况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律思想(一)生平公元1225—1274年《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君主政治论》、《反异教徒大全》、《神学大全》(二)国家论国家的起源:天然的合群性和能力的有限性父权家长制——国家国家的目的:公共幸福: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私有制教会(三)政体论正义政体:平民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不义政体:暴民政体寡头政体暴君政体君主政体(四)法律论定义:法律不外乎是由那统治一个完整社会的君王所体现的实践理性的某项命令。法律不外乎是对于种种有关公共幸福的事项的合理安排,由任何负有管理社会之责的人予以公布。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做其他一些行动的准则或尺度。分类:永恒法自然法:努力保全人类,反对毁灭人类人的本能向善弃恶人法神法三、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生平:1469—1527权力论政体论:君主、贵族、共和暴君、寡头、民主权术论赞扬与责难慷慨与吝啬仁慈与残酷爱戴与畏惧守信与无信四、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法律思想(一)马丁·路德1.生平:1483—1546《九十五条论纲》、《教皇被俘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论俗世的权力》2.思想:反对教会在信仰问题上的统治与特权主张教会权力退出世俗领域反对世俗权力干预信仰领域(二)加尔文1.生平:1509—1564《基督教要义》2.思想:神恩预定改革教会倾向贵族制反对暴力革命五、布丹的法律思想一、生平:1530—1596《简明历史认识方法》、《国家论六卷》二、国家理论家庭—村落·城市—国家三、主权理论主权的概念:超乎于公民与臣民之上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主权的特点:绝对性: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不可转让
永恒性: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主权的内容:立法权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官吏任命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货币铸造权度量衡的选定权课税权主权的限制:自然法、神法四、政体理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君主政体:神授的君主制、领主的君主制、暴君制五、法律理论自然法神法人定法习惯法第二编近代西方法律思想近代概述第一章古典自然法学第二章功利主义法学与分析实证法学第三章历史法学与目的法学第四章哲理法学近代概述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世俗化、多元化第一章古典自然法学一、古典自然法学简况二、格老秀斯与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三、霍布斯与洛克的法律思想四、孟德斯鸠与卢梭的法律思想五、潘恩、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法律思想一、古典自然法学简况兴起活跃期间:17、18世纪基本特色:理性主义自然法社会契约革命色彩二、格老秀斯与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一)格老秀斯1.生平:1583—1645《战争与和平法》2.自然法与法律3.国家起源与主权4.国际法理论2.自然法与法律自然法的概念:
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的理性和社会性相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自然法的内容:不得侵害他人的财产返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
收益赔偿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履行诺言,信守契约违法犯罪应受到惩罚自然法的证明:先天论证方法后天论证方法法律的定义:法律所指示的,只不过是所谓正义而已。同时,这个正义是消极的意义多于积极的意义。法律的任务: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权利。平等权优越权维护个人的权利。法律的分类:自然法意定法:神命法、人为法3.国家起源与主权国家的起源国家的主权主张主权对外独立反对主权永久和不可分割反对人民主权4.国际法理论国际法的定义:支配国与国相互交际的法律国际法的目的: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国际法的前提:国家主权战争时期的国际法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二)斯宾诺莎1.生平1632—1677神学政治论2.社会契约论3.政体理论:民主制、君主制、贵族制4.法律理论法的分类:自然法、神法、人法法的定义:法是人给自己为某一目的立下的方案。5.关于思想和言论自由的论述5.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论述思想言论不自由的坏处:造成国家法律形同虚设造成人们强烈反抗和政权不稳造成阿谀奉承和背信弃义造成扼杀科学与艺术的严重后果思想言论自由的好处:可以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可以使政府免受攻击可以避免党争,促使人们团结三、霍布斯与洛克的法律思想(一)霍布斯的法律思想1.生平:1588—1679利维坦2.国家论国家的起源自然状态:自私+平等+自由=战争主权理论政体理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君主制的好处:
君主的私利与国家的公利一致
政策一贯,不会经常变更
权力和财产同属一人,比其他政体公平人民的自由:
经济生活的自由、自我保存的权利君主的义务:
保卫人民的安全保护好其权力确定和保护私有财产、根据良法和平等原则进行统治3.法律理论自然法:自然法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法则
最基本内容: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保卫自己法律法律的定义:法律,普遍说来都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对任何另外一个人的命令,而是专对原先有义务服从的人民发布的那种人的命令。
法律,对每一个臣民来说,就是国家以语言、文字或其他充分的意志表示命令他用来区别是非的法规,也就是用来区别哪些事情与法规相合,哪些事情与法规相违的法规。法律的特点:法律是主权者制定的法律是对有义务服从者发布的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对主权者没有约束力法律必须以明显的形式公布法律必须符合自然法(二)洛克的法律思想1.生平1632—1704《政府论》2.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3.国家起源与国家形式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国家政体自然状态的缺陷:缺乏一种确定的众所周知的区分是非的规则缺乏一个公认的公正的裁判者缺乏一个权威的执法者社会契约政体:民主制寡头制君主制混合制4.法治、分权与革命法治:国家必须以正式的法律实行统治执行已经公布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权: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革命5.自由与信仰自由6.刑法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罪刑相应主张正当防卫四、孟德斯鸠与卢梭的法律思想(一)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1.生平1689—1755查理·路易·德·色贡达《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2.法的概念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3.法的分类自然法:
第一,和平;第二,寻找食物;第三,互相爱慕;第四,相互结合,愿过社会生活
人为法:国际法政治法民法4.法的精神法律与政体共和政体:民主政体: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贵族政体:节制君主政体:荣誉专制政体:恐怖
法律与气候条件法律与地理环境法律与经济状况法律与民族精神5.法律的制定6.分权理论(二)卢梭的法律思想1.生平1712—1778《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2.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论述私有制、法律——官员——暴君3.社会契约论4.人民主权论主权:公意的运用主权的内容:主权的特点:至高无上性不可转让性不可分割性不可代表性永久无误性5.政体论: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6.法律论概念:公意的行为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做出的规定属性:对象普遍性意志普遍性分类:政治法:主权者/政府=政府/国家政府x政府=主权者x国家民法刑法风俗、习惯、舆论五、潘恩、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法律思想(一)潘恩1.生平1737——1809常识、林中居民信札、人权论2.社会契约论3.政体理论批判君主制呼唤共和制受宪法控制公利、公正、代议4.人权理论:平等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天赋权利: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公民权利:(二)杰斐逊1.生平:1743—182617岁威廉-玛丽学院26岁弗吉尼亚州议员32岁起草《独立宣言》36岁当选为弗吉尼亚州州长卸任后法国公使47岁联邦政府第一任国务卿48岁组建共和党(即后来的民主党)53岁副总统58岁总统连任两届83岁去世《英属美洲权利概述》《弗吉尼亚笔记》2.人权理论生命、自由、追求幸福、反抗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3.民主自治理论限制中央政府中行政与司法的权力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层层分权支持人民参政:普选制、检查和罢免、少数服从多数4.法律理论立法权属于人民法律必须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修改法律必须得到严格遵守(三)汉密尔顿1.生平:1757—1804
联邦党人文集2.联邦主义理论抵抗外来侵略,保证本国安全防止国内纷争防止国内的党争和叛乱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3.分权制衡理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第二章功利主义法学与分析法学一、功利主义法学与分析法学二、边沁的法律思想三、密尔的法律思想四、奥斯丁的法律思想一、功利主义法学与分析法学二、边沁的法律思想1.生平
1748—1832
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论一般法律2.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以个人利益作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基本道德原则的哲学伦理学说。制裁方法:物理制裁政治制裁道德制裁宗教制裁
边沁的诗:苦乐原有特征,强、久、确、速、继、纯,为私应求此快乐,为公应求此快乐,如苦不可免,应该求减轻。3.国家理论服从——国家4.立法理论快乐:生存、富裕、安全、平等立法的基本原则:保存生命,达到富裕,促进平等,维护安全。法典应具备的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完整的,无须用注释和判例的形式加以补充和解释。第二、它必须是普遍的,在叙述所包含的法规时,在每一点上都必须具有可能做到的最大的普遍性。第三、它所包含的法规必须以严格的逻辑语言叙述出来。第四、它在叙述法规时,必须使用严格一致的术语。
检验方法:第一,要看法律草案所假定的行为对每个人究竟是苦多还是乐多。第二,要看法律草案所假定的内容是否关涉所有关系人。第三,要看整个法律草案内容所导致的受害人数与受利人数的多寡。第四,要看所制定的法律草案是否符合赏罚原则,尤其是要看对破坏人们幸福的行为的惩罚是否有力。第五,要看立法的效果是否能促进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5.法律理论法律可以定义为,由一个国家内的主权者所创制的、或者所采纳的、用以宣示其意志的符号的集合,该等符号是关于某个特定的个人或某种特定类型的人们在某个特定的情形中应遵守的行为,而处在该情形中的该等人是、或者被推定是受制于主权者的权力;主权者的意志得以实现,要仰赖于对主权者所意图发生的具体事件的预期——如此做出的意志宣示在必要的时候是意志得以实现的手段,并要仰赖于这样的预期,即所宣示的意志对那些行为被规范之人来说,是作为其行为的一种动机而发挥作用。
法律的属性:法律是主权者意志的宣示法律是对受制于主权者的人所发布的
法律是一种命令,具有强制性法律是针对人们的普遍行为的法律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或不可做什么立法学与法理学三、密尔的法律思想1.生平:1806—1873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逻辑学体系、政治经济学2.功利主义理论与边沁功利主义理论的不同:快乐有无质的区别。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什么关系。保证人们追求快乐的制裁方法是什么。物理制裁、政治制裁、道德制裁、宗教制裁良心与社会感情3.自由理论群己权界:伤害原则思想言论自由个性自由:按照自己的意见去行动和生活的自由
意义:是个人幸福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限制政府的活动4.代议制政府理论评价政府形式优劣的标准:第一、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的进步的程度,包括在才智、美德以及实际活动和效率方面的进步。第二、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代议制政府四、奥斯丁的法律思想1.生平1790—1859法理学的范围、法理学讲义2.法理学的范围法理学与立法学一般法理学与特殊法理学3.法律的定义法是政治优势者对政治劣势者所制定的法是一种命令,如果不服从将会受到制裁法具有普遍的行为约束力,而且对之服从的行为主体也是普遍的法律命令说4.法律的分类上帝之法实在法实在道德比喻性的法律5.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第三章历史法学与目的法学一、历史法学与目的法学二、萨维尼的法律思想三、梅因的法律思想四、耶林的法律思想一、历史法学与目的法学1.历史法学2.目的法学二、萨维尼的法律思想1.生平1779—186113岁,父母先后去世,为父友诺伊拉特收养15岁,开始学习法律16岁,开始在马堡大学学习法律21岁,取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论犯罪的竞合形式22岁,成为马堡大学的编外教师,教授刑法、学说汇纂的最后十编、继承法、债法、法学方法论等24岁,成名,著作:《论占有权》29岁,担任兰茨胡特大学的罗马法编内教授31岁,担任柏林大学的筹备委员、教授33岁,担任柏林大学校长35岁,出版《论立法与法学的现代使命》,提出历史法学派的基本理论36岁,创立《历史法学杂志》,历史法学诞生。开始陆续出版其七卷本的《中世纪罗马法史》61岁,开始陆续出版其八卷本《现代罗马法体系》63岁,担任国务兼司法大臣68岁,担任内阁主席,次年辞职74岁,停止法学研究活动82岁,逝世2.法律的成长习惯法——学术法——法典编纂3.法律的本质4.法律的解释语法要素逻辑要素历史要素体系要素三、梅因的法律思想1.生平1822—18882.思想法律的演变判决——习惯法——法典法律的改进法律拟制——衡平——立法部门法的演变人法:从身份到契约继承法:从概括继承到非概括继承财产法:从共同所有权到个人所有权契约法:从重形式到重合意口头契约文书契约要物契约诺成契约
侵权与犯罪:民法、刑法的比例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开化程度自然法的功过: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际法四、耶林的法律思想1.生平
1818—1892
罗马法的精神、为权利而斗争、法的目的2.法律发展观目的、社会利益我为自己而存在世界为我而存在我为世界而存在3.社会、国家二元观第四章哲理法学一、康德的法律思想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一、康德的法律思想1.生平1724—180416岁在哥尼斯堡大学读书21岁大学毕业,担任家庭教师31岁硕士毕业,担任哥尼斯堡大学讲师46岁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51岁出版《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57岁出版《纯粹理性批判》62岁担任校长64岁出版《实践理性批判》66岁出版《批判力批判》69岁出版《政治权利原则》71岁出版《永久和平》73岁出版《法的形而上学》75岁退休80岁逝世2.国家论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公民状态三原则:社会中每个成员作为人都是自由的社会中每个人作为臣民都是平等的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是独立的代议共和制3.法律论定义:法律就是那些使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综合。分类:自然法与实在法公法与私法公法:国家法、国际法、世界法刑法思想4.永久和平论:预备条款:任何一个和平条约如果在签订时包含有引起新战争的隐蔽的可能性,就不应当认为是和平条约。任何一个独立国家都不得为他国用继承、交换、买卖或让与等手段所侵吞。常备军将来应完全废止。国债不得用于对外政治斗争的目的。任何国家都无权以暴力干涉他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任何国家在与别国交战时都不得采用会使在未来的和平条件下建立互信成为不可能的敌对行动。正式条款:每个国家的政体都应该是共和制。各个国家自愿结合成联盟,并且联盟体制中的各个成员国的权利都得到保障。要把世界公民权限定为有在别国受到接待的权利。二、黑格尔的法律思想1.生平1770—183118岁图宾根神学院23岁家庭教师30岁耶拿大学讲师35岁副教授37岁报纸编辑38岁纽伦堡中学校长46岁海德堡大学教授48岁柏林大学教授60岁柏林大学校长61岁逝世著作:生前: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身后: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2.法与法律法:法的基地一般说来是精神的东西,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法律:法律是自在地是法的东西而被设定在它的客观定在中,这就是说,为了提供于意识,思想把它明确规定,并作为法的东西和有效的东西予以公布。通过这种规定,法就成为一般的实定法。法律的特性:概念规定性法律偶然性法律的分类: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引证法法律效能的保证:众所周知相对完备普遍遵守3.民法思想4.刑法思想5.国际法思想6.国家理论国家的产生君主立宪制王权、行政权、立法权第三编现代西方法律思想现代西方法律思想简介第一章新自然法学第二章新分析法学第三章社会法学第一章新自然法学一、新自然法学概略二、富勒的法律思想三、马里旦的法律思想四、罗尔斯的法律思想五、德沃金的法律思想六、菲尼斯的法律思想一、新自然法学概略1.自然法学复兴的原因自然法学自身的原因:西方社会的变化:法西斯的统治、美国的越战德国战后的审判:拉德布鲁赫的转变:2.新自然法学与古典自然法学的不同时代和目的不同:古典自然法处于西方封建社会的末期和资本主义的初期,主要是为未来国家勾画蓝图。新自然法学处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成熟时期,主要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献计献策。一个是为了革命,一个是为了改良。对自然法的看法不同具有明显地向社会法学和分析实证法学靠拢的倾向3.新自然法学的派别:神学的新自然法学:马里旦、达班世俗的新自然法学:拉德布鲁赫、富勒、德沃金、罗尔斯、菲尼斯二、富勒的法律思想1.生平:1902—1978《法律的道德性》2.义务的道德、愿望的道德与法律3.法律的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法律的内在道德(或法制原则):普遍性公布非溯及既往明确不矛盾可为人所遵守稳定性官方行动与法律的一致性4.法律的概念:法律是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5.对法律与道德之合的辩护法律与道德之分的危险秩序与好秩序之分的荒谬对西德法院审判战犯的分歧经理指挥与法律模式的区分三、马里旦的法律思想1.生平:1882—1973《人与国家》、《人权与自然法》2.人与社会个人人社会应具备的四个特征:人格至上社会优先组织多元宗奉基督3.国家与主权国家工具论主权有毒论4.自然法自然法的来源本体论要素认识论要素5.人权人权的来源:人权的分类:自然法人权、国际法人权和实在法人权绝对不能让与的人权与基本不能让与的人权新权利与旧权利权利的享有与权利的使用:四、罗尔斯的法律思想1.生平: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2.正义论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3.正义的基本原则原初位置(originalposition)无知之幕(veilofignorance)正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均等自由原则: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最高度的自由,且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在程度上是相等的,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由要与他人所拥有的同样的自由相容。差异原则:社会与经济的不平等将按下列原则来安排:a.他们对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都是有利的,b.它们是取决于职位和工作的,而这些职位和工作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4.正义原则的落实:立宪、立法、执法、守法5.正义的保障:法治原则法律的可行性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自然正义五、德沃金的法律思想1.生平《认真对待权利》、《法律的帝国》2.规则、原则、政策3.权利理论关怀和尊重的平等权利公民反对政府的权利六、菲尼斯的法律思想1.菲尼斯其人2.自然法是否存在3.自然法的内容人类基本价值:生命、知识、娱乐、美感、交际实践理性、宗教实践理性原则:首尾一贯的生活计划不应专断地偏爱某项价值不应专断地偏爱某些人
超然承诺在理性的范围内有限地考虑效益在每个行动中尊重每一项基本价值共同幸福服从良心4.自然法、实在法及其他自然法与实在法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一定权力机关制定的具有制裁力的规则,其作用在于促进社会共同的幸福,解决社会合作问题,保持法律主体、权威机关之间的合作关系。强制:惩罚性制裁;干预和抑制法律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预测性
法律具有有效性法律调整具有广泛性法律具有精确性法律具有无空隙性法治:法律制度在法律上处于良好状态第二章新分析法学一、新分析法学概略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三、哈特的新分析实证法学四、拉兹的法律思想一、新分析法学概略新分析法学方法新观点新新分析法学的流派:纯粹法学新分析实证法学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1.生平:纯粹法学、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国际法原理2.何谓纯粹法学3.法律与法律规范体系4.国家与法律5.国际法理论6.相对主义正义观三、哈特的新分析实证法学1.生平《法律的概念》2.新分析实证法学形成:用语言哲学研究法学几次论战:哈特与富勒哈特与德夫林哈特与凯尔森特点:以语言哲学为其分析工具以自由主义为其价值基础以法律规则说为其理论核心具有向自然法学说靠拢的倾向影响:3.法律规则说第一性规则第二性规则:承认规则、改变规则、审判规则4.法律与道德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一个目的:生存与继续生存人是脆弱的人是大体平等的有限的利他主义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理解和意志力5.国际法理论制裁与国际法主权与国际法道德与国际法国际法与国内法四、拉兹的法律思想1.生平《法律体系的概念》、《法律的权威》2.法律的概念3.法律的功能规范功能:确定的指引不确定的指引社会功能:
直接功能:第一位功能:预防和鼓励行为为私人安排提供便利提供服务和分配福利解决各种争端第二位功能:维持法律制度的存在和运行间接功能4.法官造法法官造法的情形:在有规定的争端中:区别、推翻先例、辩论终结规则法律解释在无规定的争端中:法官、陪审团法官造法的依据:自己的道德判断法官造法存在的理论问题:是否违反法治原则是否僭夺立法权法官造法与议会立法的区别:
法官造法与议会立法的法律地位不同。法官的判决可以被修改、推翻或不适用,而议会立法的约束力不因法官的适用而发生变化。
法官造法与议会立法的规模不同。法官只能通过判决对法律实行一点一滴的改造,而议会立法则可对法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5.法治理论法治的含义:法治的原则:
A.所有法律应该是适用于未来的、公开的和明确的
B.法律应相对稳定
C.特别法应由公开的、稳定的、明确的、一般的规则所指引
D.司法独立应有保证E.自然正义的原则必须遵守
F.法院应对其他原则的实施有审查权
G.法院应该是很容易为人接近的
H.不应容许预防犯罪的机构利用自由裁量权而歪曲法律法治的价值:制约专横权力提供个人规划和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环境尊重人的尊严法治是一种消极价值:
第三章社会学法学一、社会学法学概略二、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三、埃利希的社会学法学四、庞德的社会学法学五、卢埃林的现实主义法学六、弗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七、霍贝尔的法人类学一、社会学法学概略二、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1.生平1859—1928宪法论、宪法学教程、私法的变迁、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2.社会连带关系涂尔干:机械的连带关系、有机的连带关系狄骥:同求的连带关系、分工的连带关系3.客观法与实在法4.国家理论5.公共服务与个人义务6.国际法三、埃利希的社会学法学1.生平1862—1922《法律的自由发现和自由法学》、《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法学逻辑》2.法律发展的中心3.活法与发现活法活法:社会的内在秩序发现活法:现代法律性文件对生活、商业、惯例、联合的直接观察4.法律的自由发现四、庞德的社会学法学1.生平1870—1964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法律史解释、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与道德、法理学2.社会学法学的基本纲领A研究法律制度和法律学说的实际社会效果B为准备立法进行社会学的研究C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合租房合同范本04
- 项目委托合同
- 合作社向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烟雾探测器与喷淋系统
- 灭火器材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范文11篇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热点与展望
- 婴幼儿、成人和老年皮肤结构特点研究进展
- 基于情感认知理论的智能教育装备CMF设计探析
- 密集杂波环境红外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技术标准要点
- 幼儿园员工手册与规章制度
- 社团活动经费预算申请表
- 经营范围登记规范表述目录(试行)(V1.0.2版)
-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详解)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王崧舟: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 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解析资料 57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运动竞赛学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