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1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2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3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4页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自主学习考情综述:本框内容常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相结合考查。考查较多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内容包括?博大精深的表现?2、独特性的两个表现及其地位和作用?3、区域文化的成因和关系?4、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5、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6、中华文化的作用?2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一)内容丰富(二)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三)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四)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3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书法,雕塑)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文学艺术你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上领先于世界的文学艺术有哪些?他们的作用、特点和地位是什么?4中华文化之文学篇中华文化之绘画书法篇齐白石的虾《兰亭序》书法山水画思考:中华文学艺术的作用、特点和地位是什么?5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1.文学艺术(1)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2)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3)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之一6探究:我国古代的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古代四大发明都江堰日晷本草纲目7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及对世界的贡献(1)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2)

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3)意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归纳已学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81.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③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④古代诗人崇尚自然、意境高远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A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表现表现之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请同学们自学68页,再次研读1、不同区域文化区的成因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91、成因:2、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10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重点】材料一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风石窟、光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城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材料二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如藏文、彝文、维吾尔族文字、朝鲜族文字等,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2)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上题所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11(2)①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2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2.各民族文化的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注意: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3思考: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原因:A.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含义表现意义地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③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益于它的包容性;②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力;③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14应该是指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区域文化、不同文化形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注意: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中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上述三个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运用这三个知识综合论证问题。(1)中华文化包容性的适用范围(2)注意包容性的内涵层次递进第一层次是指求同存异,即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形式能够和睦相处;第二层次,兼收并蓄,在和睦相处的前提下,不同文化、不同文化形式之间能够交流、借鉴其他文化的积极成分,即和睦相处——吸收借鉴。(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15归纳: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C.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5.中华文化的力量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②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③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议一议: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特征、包容性、力量16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方向保证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发展\主体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7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2.2017年11月1日晚在日本横滨中华街举行了“春节花灯”的点灯仪式。点灯仪式意在营造中国旧历春节(2018年2月16日)的庆祝氛围。可见春节在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人的节日、语言和饮食已经在世界传播。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①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发展方向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魅力③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AC183.早在东汉时期,佛法东传,汉明帝就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洛阳白马寺,促进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②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④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推动着文明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方言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②运用广泛,是文化传播交流的工具③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④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B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