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民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呕心沥血整理】_第1页
顾建民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呕心沥血整理】_第2页
顾建民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呕心沥血整理】_第3页
顾建民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呕心沥血整理】_第4页
顾建民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呕心沥血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高等教育学》主编顾建民浙江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目录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1.1高等教育界说1.2高等教育的发展1.3高等教育学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2.1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2.2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2.3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3高等学校的教师3.1职业、专业和学术职业3.2专业标准和教师专业3.3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4高等学校的学生4.1大学生的特点4.2大学生的地位4.3大学生的学习5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5.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性质与依据5.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构成分析5.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6高等学校的课程6.1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与理论6.2高等学校课程的体系与编制6.3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趋势7高等学校的教学7.1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7.2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7.3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7.4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8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8.1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8.2高等学校的教育研究8.3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9高等学校的组织与管理9.1高等学校的组织特征与管理体制9.2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9.3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附录:高等教育研究资源参考文献后记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1.1高等教育界说1.1.1何谓高等教育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高等教育会议提出:“高等教育是指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而言,其基本儒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我国学者在《教育大辞典》(第3卷)(1991年)所作的解释较为详尽,全面吸收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被看作是“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其涵义随历史发展而发展,因国民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而趋于明确。但全国至今并无统一的严格定义……随其概念的扩大,已与‘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同义……”《高等教育辞典》(1993年)给出的释义是,高等教育“又称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是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传授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实施机构主要有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等……”潘懋元主编的《新编高等教育学》(1996年)给出的定义是:“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它所培养的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从事专门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本书将高等教育定义为:“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本书对高等教育的界定基于三方面的考虑:首先,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其次,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广义的高等教育不应被简化为大学教育,不应局限于正规高等教育。最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1.1.2高等教育的内涵依据上述定义,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内涵作如下解释: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1.2高等教育的发展1.2.1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古代高等教育西方古代高等教育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古希腊各地兴起一些专门学校和希波克拉底医学校。公元前392年,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开办了一所修辞学校。公元前393年,柏拉图开办了学园,该学园被视为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高等教育机构,是教育史上公认的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机构。公元335年,亚里士多德仿效柏拉图创办了哲学学校吕克昂。在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前30年)亚历山大学校(包括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是著名的学术中心和教育中心。在古罗马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5世纪)后期,高等教育走向衰落。在拜占庭时期(公元330-公元1453年)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高等教育机构是425年由政府创办的君士坦丁堡大学,它一直是拜占庭帝国最大的教育中心,教育水平在欧洲和地中海世界首屈一指,吸引了大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中世纪大学一般认为真正的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西欧。12世纪,意大利的波隆那和法国的巴黎出现了最早的大学。中世纪大学有三种形成途径:(自然形成型)、(国家或教会创立型)、(繁殖衍生型)。自然形成型自然形成型波隆那大学(曾于1988年举行建校900年校庆)巴黎大学(可能在1150-1175年间成立行会)中世纪大学形成的途径及大学国家或教会创立型那普勒斯大学(1224年创立于意大利)中世纪第一所由国家或王权控制的大学【法】土鲁斯大学(1229年)【意大利】罗马教廷大学(1244年)繁殖衍生型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主要依据大学内部的管理权限分配方式,中世纪大学可分为三类:教师型大学——巴黎大学学生型大学——波隆那大学混合型大学——蒙特佩利尔大学(法国南部)、布拉格大学(中欧部分大学)中世纪大学内设文学、法学、医学、神学四个学部。(讲授)、(辩论)、(练习)是中世纪大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⒈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中世纪大学具有三个重要特征:⒉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⒊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近代高等教育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战前1.国家开始管理或干预高等教育1806年,法国拿破仑创办帝国大学。1787年,德国普鲁士邦正式成立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中、高等学校。1794年,普鲁士颁布《民法》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须经国家许可,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和1890年的《第二莫雷尔法案》促成了美国现代公立高等教育的形成。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1886年日本发布《帝国大学令》。2.构建了近代高等教育体系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它被誉为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19世纪中后期相继出现了工科大学和地方技术学院,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完善。3.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兴起的新大学运动使得一些城市大学重视实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4.高等教育的职能不断扩充,形成了教学、研究和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美国看到苏联卫星上天,受到巨大打击,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渡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精英高等教育<15%;大众高等教育15%-50%;普及高等教育>15%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除了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之外还开拓了许多非正规高等教育的授学形式。英国1969年创办了开放大学,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兴办了一批广博电视大学和函授大学。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办了一批高级技术学院和新大学,60年代又创办了10所新新大学(new-newuniversity)。德国在70年代初组建了新的综合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日本于1962年成立了高等专门学校,70年代又创设了一些技术大学和教育大学。此外,从学生构成来看,多样化特点也很明显,许多国家的非传统学生(成人学生)、女生、少数族裔学生的就学人数越来越多。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1983年,美国发布《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英国于1987年公布《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改革高等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massificationofhighereducation高等教育大众化univers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高等教育普及化2.高等教育法治化法治(ruleoflaw)指严格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原则,不同于法制(legalsystem)。3.高等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一套面向教育实践的组织方针和程序指南,其目的即在于终身学习,在人的一生中持续进行学习。塔夫(Tough,A.)认为,作为终身教育目的的终身学习是指“有意学习”,其四个关键特征是:有目的;有具体目标;目标是学习的动机;学习者有意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并运用所学知识。①P014①克里斯托弗·K·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徐辉、陈晓菲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第11页。4.高等教育民主化高等教育民主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两方面内涵: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师生员工参与教育管理过程。5.高等教育国际化1.2.2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古代高等教育1.萌芽和形成时期教育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大学应该起源于商朝的“右学”。“右学”不是功能单一的高等学府,是集教育、习射、养老于一体的场所。2.确立时期两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举办了中央官学——太学。太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开端,它是传授高深知识、研究学问的大学,由博士(太学讲师)讲授儒家经学,即五经(诗、书、易、礼、春秋)。3.全盛时期隋朝时,隋炀帝于公元607年创设进士科,开后世科举制之先河。四大书院4.衰落时期在元明清时期,高等教育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瓦解。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萌芽、形成、确立、发展、全盛和衰落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特征:在教育性质上,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在办学主体上,官学和私学并存;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为统治者培养官吏,“学而优则仕”;在教学内容上,以儒家教育为核心。近代高等教育1清朝末期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在1840年-1911年的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开始向近代高等教育转换。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兴西学,主张新教育,将西文(外语)和西艺(外国技术知识)作为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2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2.1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2.1.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就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以及其他各个相关的子系统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对社会起作用,社会则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提供人才培养的资源投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了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即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体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起作用。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1.高等教育受经济的制约首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其次,经济发展通过对人才的需求和经费投入制约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规格。再次,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2.高等教育受政治的制约首先,政治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其次,政治决定着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再次,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制定。3.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教育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另一方面,教育是传递、储存、创造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文化作为一种弥漫性、持久性的影响力量,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强大而全面的。表现在:首先,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深刻地制约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其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定,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再次,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要受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的。1.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首先,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即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高级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其次,高等学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现代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成为教育中心和研究中心,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基地。2.高等教育为政治建设服务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⑴使受教育者政治化。⑵培养政治领袖及政法人才。⑶促进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教育民主化已成为一个基本趋势,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教育公平和民主管理。高等教育公平作为许多国家重要的政策被赋予了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教育公平通常被认为是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的基本途径。高校民主管理在很大意义上是培养学生政治民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3.高等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文化发展是通过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变迁与文化创造等诸种方式实现的。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发展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二是创新发展文化的功能。首先,高等教育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使文化得以更新,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传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人类文化;其次,高等教育能为社会文化不断更新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这是实现学校创新和发展文化功能的最根本的方面;再次,高等教育还具有直接吸收、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的功能,通过对外开放,选择引进外来优秀文化,融合各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从而促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在高层次上的相互借鉴与吸收,创造符合本国国情的新的文化。2.1.2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受大学生身心发展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在生命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顺序性是指个体发展具有一定先后顺序的特性。阶段性是指个体发展中由质变引起的阶段性的特征。⑵身心发展的非均衡性。指个体的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从生理发展看,一是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在同一方面发展上的不均衡,如人的身高体重的增长就有两个生长高峰期。二是表现在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如人的各个系统的发展不是齐头并进的。从心理发展看,存在着发展的加速期和转折期,即所谓的发展关键期。⑶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是指个体在行为和个体特征上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环境因素和活动因素特殊综合的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工作,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高效性、系统性、一致性的特点。其次,学校教师是受过系统教育和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第三,学校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第四,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接受高等教育使个人至少在(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文明素养)等方面获得大幅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1.3两条基本规律的关系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律2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作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来实现。教育是通过培养人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培养人的活动,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内部规律,又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只能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培养,不能以经济规律、政治规律代替教育规律来培养人才。正确理解与掌握两大教育基本规律的统一性,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认识教育不能不受其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制约,无视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就教育谈教育,教育活动将无法进行,任何美好的愿望都将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育不同于经济、政治等其他社会子系统,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必须遵循教育内部规律办教育,不能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代替教育自身的规律;必须按照全面发展的规律培养人才,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2.2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2.2.1高等学校的职能培养人才: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发展科学: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发展科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与科学发展有密切联系。在十七八世纪,大学仍没摆脱中世纪大学单一职能的影响,出来保存和传递传统的知识外,大学没有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能。直到19世纪,洪堡以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洪堡认为,科学研究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价值所在,“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深入、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①。他强调,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柏林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洪堡“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思想。科学研究证实进入大学的课堂,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柏林大学从最初就把致力于专门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要求,把授课效能仅作为次要的问题来考虑;更恰当地说,该校认为在科研方面有卓著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②P045①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P045②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滕大春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5页。高等学校把发展科学作为第二项社会职能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首先,发展科学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而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主要源泉;二是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三是科学研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激发学术的创新精神。其次,高等学校具备了发展科学的优越条件。服务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延伸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有助于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情况,有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而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2.2.2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高等教育结构可以从不同层面划分出许多类型:从空间分布上看,有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从时间跨度上看,有静态结构、动态结构。从范围大小上看,既有存在于高等院校之间,涉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宏观结构,也有高等院校内部的微观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界经常关注和探讨的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地区布局、管理结构、财政结构、科研结构、师资结构、学生结构、课程结构等。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是一种纵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种授学方式和办学主体形成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从授学方式看,有正规高等教育和非正规高等教育。从办学主体看,有公立高等教育(公办)、私立高等教育(民办)。授学形式结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授学形式结构的调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在正规与非正规高等教育之间建立更加灵活的运作机制,注重统筹协调和合理分工,增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⑵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考核标准等手段提高非正规高等教育的质量;⑶充分利用普通高校的办学资源和优势,扩大函授生、夜校生、远程教育学生的比例,拓宽普通高校的非正规高等教育授学方式;⑷降低学历教育的比例,扩大非学历教育的比例,改变职业技能实用技能培训不足的状况⑸在我国大中型企业部门中广泛培育和不断完善在职培训系统,重视各种岗位专业培训,促进企业系统内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发展。2.办学形式结构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大致可分为(公立主导型)、(私立主导型)、(双轨型)。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主要有五类: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高校、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校、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的高校、实施高等职业资格考试助学的高校学校、实施与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高校。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⑴对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例如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关系,民办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民办高校的的产权等;⑵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不够到位、管理手段手段比较单一,各地方政府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不足以适应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⑶民办高校自身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办学条件有限,办学层次较低,办学实力不强,办学资金不足,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生源较差,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一种纵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由低到高一般可分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极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分别指高等教育阶段的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⑴每个层次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各层次的基本修业年限和具体规定性要求存在明显差别,必须分层单设;⑵各上下层次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即层次之间存在一种纵向的梯级关系,具体规定性要求逐层升级,低级层次教育可以与高级层次教育相互衔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⑴继续逐步扩充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水平;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三个层次的关系,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中、低端层次的人才结构相适应;⑶注重培育高职高专教育的专科层次特色,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科类结构科类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学科门类的构成状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⑴需要根据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理科与工科,以及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科类比例关系;⑵进一步扩充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应用学科(例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中的专业品种和专业数量;⑶定期审查高校的学科、专业布点情况,减少重复建设。类型结构类型结构是一种横向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的构成状态。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类型结构实际上非常多样化。按学科门类覆盖面,可分为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按职能定位,可分为教学型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按办学主体,可分为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按隶属关系,可分为中央政府管理型院校、地方政府管理型院校;按地域覆盖面和影响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大学、全国性大学和地方性院校。我国研究人员曾多次尝试对我国高等院校进行分类。1996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马陆亭建议将我国高校分为四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2000年,教育部院校设置处专家戴井岗主张把我国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高校、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类学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⑴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合理分类,使各院校类型定位明确;⑵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在综合化发展过程中,不宜片面求大求全,应注意适度综合化;⑶引导单科性院校、教学型院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避免与其他类型院校盲目竞争;⑷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培育一批研究型大学;⑸利用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世界级高水平大学。2.3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大体上有(集中型)、(分散型)、(复合型)三种类型。2.3.1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关系高等教育体制是指高鞥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和运行方式所组成的体系。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经济、政治等其他外部社会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二者的关系:高等教育体制是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载体和基础,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是特定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工作方式,即高等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主体要素(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与客体要素(资金、资源和服务等)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不同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征各不相同。2.3.2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类型和特征不同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类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模式特征2.3.3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间接宏观调控力度2.培育和完善高等教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通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调整政府的角色定位,逐步增强市场调节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培育和完善各类高等教育市场,使市场真正成为高等教育额基本调节力量。3.继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理顺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市场的关系。3高等学校的教师3.1职业、专业和学术职业3.1.1职业根据职业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职业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劳动的性质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按行业类别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据对专业知识及技术需要程度分,普通职业、专门职业。按上述三种分类,教师职业属于脑力劳动、第三产业和专门职业范畴。3.1.2专业专业至少有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含义:1学科性专业,即知识的横向划分。2教育性专业,即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形式。3职业性专业,它是从社会分工、职业分类的角度来定义的,是相对于普通职业的专门职业(profession)。3.1.3学术专业学术性专业(academicprofession)、实践性专业(practisingprofession)学术专业特指在高等学校或其他学术机构中以学术为业者。3.2专业标准和教师专业3.2.1专业标准1专门性与高深性专业区别于普通职业的根本是其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即专业知能,包括从事专业实践的核心知能和相关知能。2服务性与伦理性按现代产业划分,专业大都属于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教师专业属于服务事业。专业的服务性是以专业知能及其应用为基础来体现的,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的蕴含。专业的伦理性:为了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满足社会需要、维护社会声誉,一方面需要专业自主,依靠同行专家集体进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需要专业自律,依靠专业组织制定专业伦理约束专业人员的行为。3教育性与组织性专业的教育性既强调他人教育,也重视自我教育,无论是专业知能的不断更新,还是专业伦理内化为自觉行为,都需要自我教育和亲身实践。组织性也是判别专业与否的重要特征。4合法性与自主性合法性是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3.2.2教师专业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1角色多样性按照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3:(1)教学者角色。(2)研究者角色。高校教师的研究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通过专业研究,增进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改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教育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服务者角色。高校教师的服务工作包括对外和对内两方面。2工作神圣性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的好:“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3劳动创造性表现在: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及时充实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将人类的知识内化为个体的知识,进而转化为智慧、积淀为素质。4成效滞后性教师专业的从业要求1外显:资格证书2内隐:知识、能力、道德(1)知识结构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类知识,即(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2)能力结构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3)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由教师群体共同遵从的、体现教师专业特点的行为规范体系,一般包括(专业意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品质)等内涵。3.3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3.3.1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与阶段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使教师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阶段我国近些年的高校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非常速度,表现在:一是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师培养制度日趋成熟,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制度初成体系,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稳步提高;二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使用制度逐步完善,《教师聘任规定》、《教师守则》等规章制度更加规范,教师的责权利也更加明确。3.3.2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学习,获得专业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专业人员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情感、行为三方面的日趋成熟。在知识更新与重构方面,教师要善于发展自己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情感策略与管理方面,教师的职业情感主要包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态度、对教书育人的热情以及敬业精神等。是否善于理解学生是判断教师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行为规范的修炼方面,教师应讲爱护、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作为自己的职业行为规范。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教学关注阶段论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较有系统的研究,始自富勒(Fuller,F.)的教师“关注”研究,她根据教师所关注的内容变化,将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1)任教前关注阶段。(2)早期关注生存阶段。(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4)关注学生阶段。2心理发展阶段论这种里理论模式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是心理结构的改变,心理过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因此,有学者综合运用心理学家们关于自我发展、道德发展、概念发展、认知发展等方面的阶段理论,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划分四个阶段:自我保护期。墨守成规期。尽责期。自治期。3职业生涯周期论休伯曼(Huberman,M.)等人参照人的生命周期现象,通过对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研究,把教师职业生涯分为7个时期:(1)入职期(从教的第1-3年)(2)稳定期(工作后的第4-6年)(3)实验与重估期(工作后的第7-25年)(4)平静和保守期(工作后的第26-33年)(5)退出教职期(工作后的第34-40年后)4综合发展阶段论利思伍德(Leithwood,K.)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维度发展的过程,专业知能发展、心理发展和职业周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此,他综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模式。其主体是专业知能发展,两翼是心理发展和职业周期发展。教师专业知能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一是首先获得教学的基本技能;二是拓展灵活性,能够依照教学目标、学生具体需要和教学情境适时、灵活地运用这些教学基本技能;三是逐渐摆脱教学常规的束缚,开始对同事的专业发展承担责任,甚至超越其所在的课堂和学校,参与教育决策。5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启示其一,发展是硬道理。其二,发展是终身的。其三,发展是有阶段的。要经历职前专业化、入职专业化、在职专业化三个连续的阶段。其四,教师既是教学者,更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其五,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登伯格(Sternberg,R.)认为,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存在三大判别特征:(知识的差别)、(效率的差别)、(洞察力的差别)。就知识的判别而言,包括三个层面:(原理性知识)、(特殊案例的知识)、(把原理和规则运用到特殊案例中的知识)。美国学者费尔德曼(Feldman,K.A.)曾综合分析过31项对学生和教师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极为相近,常常为师生提及的有: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否丰富;备课是否充分,组织是否得当;对课程或教学是否热情;表述是否清楚,能否为学生容易理解;是否愿意接近和帮助学生;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进步是否敏感和关注;对学生是否一视同仁;能否公正地评价学生;考试是否有质量等。①P085①KennethA.Feldman.EffectiveCollegeTeachingfromtheStudents’andFaculty’sView:MatchedorMismatchedPrioritie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1988,Vol.28,No.4:291-344.龚绍文收集和总结了十余位名师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品质,②归纳起来是三句话:“热爱教学,精心教学,创新教学。”P085②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61页。3.3.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学习)、(实践)、(反思)。根据高校教师的任务和工作特点,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反思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它指的是人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贯穿于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的终身学习应当是主动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自觉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适度改变行为,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终身学习具有3A特点,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终身学习的方式主要有:1多读书,读好书。2多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3做中学。教研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它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普遍遵循的原则。教研结合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没有源头,哪有活水。没有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就像墙头的草缺乏根基;不搞科研的教师,缺乏科技创新的体验,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创新实践正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样,教师创新教学实践也有一个再造、改造和创造的过程。具体而言,首先要练就教学基本功,把课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在此基础上,活学活用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讲思路、讲重点、讲难点;更高的教学境界是教师能够将现代教学思想融会贯通,有机地整合各种教学要素,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启发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双方的互动性。创新教学实践应当遵循如下几条原则:首先是坚定信念,教学应该创新,也是能够创新的;其次是学习和掌握教学理论,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用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从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师自身条件等实际出发,切忌生搬硬套;再次是转变教学重心,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教学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掌握的。反思经验波斯纳(Posner,G.J.)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新手型教师能否成功转型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察自身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借以提高教学技能,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征:①P089①曲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1实践性。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的。2针对性。对教师自我现行的行为和观念的解剖分析。3时效性。对当下存在的不合理的行为和观念的觉察和纠偏。4反省性。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回顾进行反思,通过学生的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5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经历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的过程,另一方面指教师唯有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主要有:(1)反思日记通过日记的撰写和分析进行自我反省。(2)观摩教学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讲课,分享经验。(3)专业发展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共聚一堂交流经验,研讨问题,寻求对策,共享成果。(4)行动研究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5)接触新知通过阅读、听报告、参加研讨会,获取新知,激发自我意识。4高等学校的学生4.1大学生的特点4.1.1大学生的本质特征大学生是特殊群体1.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大学生是有主体意识的人3.大学生是和谐发展的整体的人4.大学生是有巨大潜能的人大学生是受教育者1.向师性向师性是指学生具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①向师性主要表现在:(1)具有一种“学生感”。(2)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注意。P092①余文森:《教师的态度:课堂的阳光还是阴霾?》,《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9日。2.独立性(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2)每个学生都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4.1.2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大学生的多元性特征1.群体结构趋向多元性2.群体价值取向多元性有些学者将大学生的需求分为四类:①学术需求类②社会地位需求类③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类④物质生活需求类3.群体行为表现多元性主动学习型、被动学习型;学习拔尖型、学习困难型。大学生的开放性特征1.思想上的开放性2.个性上的开放性3.人际上的开放性大学生的实用性特征1.价值取向上的实用倾向2.文化观念上的实用倾向3.学习研究上的实用倾向大学生的迷茫性特征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迷茫2.基本素质缺陷与心理需求矛盾引发的迷茫3.社会责任与自我中心矛盾导致的迷茫4.2大学生的地位4.2.1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生权益的主要内容及其完整性大学生作为自然人兼具学生和公民的双重身份,其权益包括(受教育权)和(一般公民权)两个方面。大学生受教育权又可以分为(一般权益)、(特有权益)。受教育权和一般公民权是从属的关系,受教育权是公民权的一部分。受教育权和一般公民权是大学生完整公民权的两个方面,高校管理既要重视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又不能忽视大学生公民权的完整性。大学生权益的主要法律特征1.大学生权益的规则性大学生权益的规则性就是指大学生的权利规范是大学生行使权力和高校保障学生权利的行为规则。首先,大学生行使权力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则,这样才能使权利的行使合法化,才能获得预期的积极的法律效果。其次,权利需要他人尊重才能充分实现。2.大学生权益的专属性大学生权益是专属于经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认可而取得高校学籍的在校学习的公民所享有的法律赋予的特殊权利,不同于一般公民权益。3.大学生权益的法定性大学生权益的法定性是指大学生的受教育权须由教育法明示。大学生权益受侵犯的主要表现1.侵犯大学生的受教育权2.侵犯大学生的人身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身份权包括荣誉权以及各种亲权。3.财产权一些高校以各种借口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一是高校为了筹措办学经费及其他借口,不顾国家的禁令和学生的权利,巧立名目乱收费;二是许多教师借着“自愿”的外衣来实施,如有的教师利用自己是某门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便,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4.知识产权大学生的智力成果很容易受到侵犯,常常成为有些教师不劳而获的科研成果。4.2.2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影响因素1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大学生权益的影响2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教学客观规律的影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1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大学生是交往的主体3大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1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作为人生和事件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2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就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自身主体性得以发展的能力。3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教育不仅要早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高度发达的新人,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即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4.2.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多维分析1教学关系教学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的教与学的关系,特别是文化传承关系。教师因为教而存在,教因为学而存在。2人格关系人格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②P105②叶秀山:《美的哲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3道德关系道德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精神影响关系。4法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核心是学生权利范围及其法律保障问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理解和尊重学生3转变教师角色首先,教师要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从“解惑”者转向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第三,教师要从“授业”者转向帮助学生“创业”的指导者。4提高自我修养,健全自身人格4.3大学生的学习4.3.1学习的一般理论学习理论的流派1行为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偏重于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等方面。2认知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偏重于知识的获得、概念的形成、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问题的解决等方面。3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随意志、情感对事物自由选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偏重于人格的完满和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等方面。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帮助、引导和促进作用。5现代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关注的是学生如何以认知模式选择和处理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偏重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操作以解决问题。综合起来看,学习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而获得知识、改变行为以完善人格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主要有二阶段论(学、行)、三阶段论(学、思、行)、四阶段论(学、思、行、习)、五阶段论(学、问、思、辨、行)等,其中五阶段论最为典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注意和定向阶段2获得和保持阶段3练习和强化阶段4迁移阶段学习的条件1内部条件:指的是学生的主体因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任何学习过程都有赖于这些因素的参与。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个性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它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外部条件: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材料、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客体因素,良好的学习对这些方面有一定的要求。4.3.2大学生的差异学习差异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及调控方式。个体的学习差异会导致学习策略的不同,主要表现在:①认知水平差异②学习风格差异③学习能力差异④学习动机差异根据比格斯的研究,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性动机)、(内在动机)、(成就动机),这三种动机分别对应于(再认策略)、(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再认策略表现为限制探求本质,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实现再认识;意义策略表现为广泛阅读材料,并与相关的先行知识联系起来;组织策略表现为制定计划,阅读全部指定读物,并像“示范者”那样行为。①P112①汤丰林:《论学习策略的内涵、特点与制约因素》,《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学习策略训练至少包括三种方式:一是意识训练。二是短时训练。三是长时训练。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数和应用学习策略的水平,善于设计合适的学习计划,即学会学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差异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差异组织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保证。4.3.3大学生的生涯规划与指导发展观的转变:从知识型、智能型到素质型大学生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建设者,首先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我国学者把素质设定为科学文化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观的转变:从依赖性学习、一次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终身性学习1从依赖性学习转向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学习的主体,高校学习环境和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大学生的课程安排不像中学那么紧张,学生有较多自学的时间。其次,教师的科学方法使得绝大部分内容需课后自学。最后,学生撰写论文,参加科研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自主性学习表现为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自觉而有目的地学习、个性化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等。自主性学习不仅是大学生适应大学阶段学习环境所急需,而且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身性学习学习再也不是局限于“学龄”阶段的个体及社会的组织行为,它贯穿于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通过终身学习,来实现活到老学到老,发挥人一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自主性学习、终身性学习满足了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对学习所提出的要求,可持续发展不仅着眼于全面提高,还要求独立自主地学习、持续地学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教育上,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在离开学校和老师后如何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就是要获得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高境界远景性的学习目标,使其产生经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就业观的转变:从被动就业、主动就业到自主创业5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5.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性质与依据5.1.1高校培养目标的性质与作用高校培养目标的性质1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观性与客观性2高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性与多样性3高校培养目标的稳定性与动态性高校培养目标的作用1高校培养目标的定向作用2高校培养目标的调控作用3高校培养目标的评价作用5.1.2高校培养目标的地位与依据高校培养目标的地位制订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1高校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学说⑴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是一致的。⑵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⑶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⑷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⑸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2高校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5.2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构成分析高校培养目标是一个由许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目标构成的体系。按涉及的范围可以将高校培养目标划分为(国家层次)、(学校层次)、(专业层次),每一层次的目标既符合高等教育总目标,又都具有特定的内容,它们都在一定层次上发挥着对高等教育的导向、调控和检验作用。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特点,对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作出规定,是高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学校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学校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层次、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学校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提出进一步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是国家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专业层次的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专业性质等作进一步的具体规定。5.2.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般规定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附件五)中,提出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对大学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规格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5.2.2现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表述分析1998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国家针对高等教育层次制定的法规性文件,其中的许多内容涉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十六条指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对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分别作出了新规定:(1)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2)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3)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就高校的培养目标看,上述几条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我过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其次,明确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地位。再次,明确了高校本身的三个学历层次,并对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分别作出了规定,在学业上体现了层次性。5.2.3人才类型分析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按照工作方式和任务,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指专门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他们运用各种抽象的价值符号系统构建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概念、定律和学说,创造新知识。应用型人才指一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诸如工程师、医师、行政人员、企业管理者等,他们的使命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从知识结构看,学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语言学等;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通才与专才通才和专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上。通才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职业适应面较为宽广的人才。专才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职业适应面较为单一的人才。前者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后者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职业性。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精英人才就是那些具有突出的智能水平和品德要素,能够在政治、军事、思想、学术、教育、文化经济等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合格人才指的是在知识、智能以及品德方面能够满足某种复杂劳动职业的基本要求,并能在相应的职业中从事富有成效的劳动的那些人。5.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高校实施教育活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多维的复杂过程。就其教育内容而言,要正确处理“五育”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就其培养模式而言,要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就其目标构成而言,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就其教育形式或手段而言,要正确学科教学、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5.3.1正确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5.3.2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知识是基础性要素,它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性知识,专门知识和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等,知识从根本上影响着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能力是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它是知识追求的目标。素质要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素质和能力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有的素质本身就是多种能力的集成,如专业素质实际上就是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更为抽象的表述;有的能力本身其实就是多种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创新能力的内涵包括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因此,可以认为,能力要素和素质要素之间是交叉关系。它们都以知识要素为基础,是知识要素之上的两个平衡要素。知识的内化则成为素质,而外化则成为能力。能力和素质一旦形成,则对知识发生直接影响,促进知识的不断发展。5.3.3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该怎样看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呢?现在至少存在三种观点:①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并列的概念,即高等教育两个阶段或者两个部分的教育。②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即专业教育通识化,将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拓宽,由专而深,由深而通。在这里,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③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灵魂与统帅,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②P139②季诚钧:《试论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第一,承认专业教育的合理性与必需性。第二,提升高等教育品味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第三,实施通识教育必须注意理想与现实、目标与可能的关系。5.3.4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侧重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学科侧重于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重科技、轻人文”的弊端在我国相当突出。它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传统人文精神的保持和延续。要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一方面要支持人文学科的发展,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5.3.5正确处理教学工作、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教学工作是实施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基本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学工作来实现的。组织学生参加科研,例如吸收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总之,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者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这三个方面的活动要尽力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来进行,从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6高等学校的课程6.1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与理论6.1.1课程的涵义及高校课程的特点课程的涵义概括地说,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高校课程的特点1专业性2前沿性3高深性6.1.2课程理论及其对高校课程的影响永恒主义课程观及其对高校课程的影响永恒主义又被称为“古典主义”、“新经院主义”、“古典人文主义”等。永恒主义课程观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美】赫钦斯、阿德勒、【英】利文斯通、【法】阿兰。永恒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是“不变的学问”,传统学科即“永恒学科”可以使人的灵魂、人性达到完善,具有发展学术理性和智力的价值。永恒主义对美国20世纪30-50年代的高校课程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高校课程的目的和功能在于培养人的理性。其二,高校课程的内容是永恒的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其三,高校课程的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教授。科学主义课程观及其对高校课程的影响科学主义课程观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兴起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有【美】扎卡赖亚斯、萨普斯、贝格尔等。科学主义课程思潮促进了大学课程的变化,并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促使大学内容更为学问化。二是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发展。三是促使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及其对高校课程的影响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施瓦布。该理论认为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传授最基本和普遍的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获得训练迁移,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提倡螺旋式课程组织及发现法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应着重反映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历史等学科所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对高校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第一,促进高校课程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即一门学科的基本定义、原理或法则,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易于理解学科内容并产生正迁移效应,高校教学应该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第二,促进高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本领,发展自学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重视设计有效的课程组织形式来恰当地“转译”、“组织”和“传授”,这种反映各学科领域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使之既能按大学生了解的思维方式,被任何阶段的任何学生所接受,又不失其知识的特质,做到既强调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又强调符合特定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6.2.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构成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及主要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分配、各种教学活动、总学时(学分)数与每学期学时(学分)数,以及周学时数等。1培养目标是指高校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方向、规格和各种要求。它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确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和依据。2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结构,即课程设置及其结构关系。这是高等学校学生为达到培养目标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的体现。高等学校的课程,就其设置的层次来说,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1)公共基础课程(2)基础课程(3)专业课程(4)专门组课程高等学校的课程,就其对专业的适应性来说,还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3主要教学活动4时间分配5学年编制教学计划的编制程序1目标的确立与表述确立课程目标是教学计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教学计划目标的确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包含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培养方向(2)使用规格(3)规范和要求科学的目标表述通常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目标必须具体到足以依据它来选择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第二,目标表述还应尽可能做到使人们能够对是否达到了目标进行评价。教学计划目标中应包含四个要素:A学习者,audience;即学生,它是目标表述中的主语。根据具体情况,可标为“本专业所有学生”、“入学前未参加过实际工作的学生”等。B行为,behavior;是目标表述中的谓语,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掌握”、“描述”、“熟悉”等。C条件,conditions;主要是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既说明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达成目标所规定的行为,也说明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订……”、“通过自行设计实验,体验……”。D程度,degree;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遵循如下一些原则①:P152①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9页。(1)适时原则。指课程内容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尽可能避免内容陈旧,包括具体知识的老化和学科研究范式的过时。(2)完整原则。指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保证基本原理、原则和知识在逻辑上的连贯,保证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性。(3)经济原则。指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尽可能选择那些课时少、负担轻、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来达到同一目标。(4)实践原则。指所选择出来的课程内容必须能够使学生有机会去实践目标中的“行为”。(5)量力原则。指所选择出来的课程内容应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难度适中。(6)满足原则。指为达到一个目标而选择的课程内容应有利于使学生学习有满足感或成功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课程内容的组织,一般要考虑以下几对关系:其一,是课程要素之间的“纵向”和“横向”上的某种关系。“纵向结构”是指课程要素在时间上的相互关联性。在时间关联性上药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连续性原则”,就是说课程安排要能不断地、连续地为学生达到某一个目标提供机会。二是“程序性原则”,就是说要处理好先学内容和后学内容的关系并为此提出依据。“横向结构”是指课程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性。二是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即借助以社会问题为基础的课程组织形式,达到建立完全的课程结构的横向联系的目的。三是学科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性,要从认识侧面,处理好内容与过程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其二,是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3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两项工作: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编写教学方案(大纲),并拟定每个部分、每个单元甚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该根据这些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型组织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教具。课程评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评价是对实施后的课程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课程目标进行测评。广义的课程评价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方案(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过程的评价,主要标准是确定制定过程是否符合科学原理,编制过程是否遵循了合理顺序。二是对课程方案制订结果的评价,主要检验一下制定好的课程方案与最初选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吻合。三是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这一部分的评价标准是那些基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组合原理。四是课程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即狭义的课程评价。6.2.2教学大纲与教材教学大纲1教学大纲的涵义与构成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是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科书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说明、本文、附录组成。2教学大纲的依据与使用教学大纲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编制应严格依据教学计划、学科的知识系统、大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与先行课程、后继课程之间的联系,确定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要研究和吸收国外先进教材的长处,反映出本学科的新成就和新发展方向。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应符合大纲的要求,以保证课程的基本规格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在深入钻研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地掌握。教科书、讲义和参考书教科书、讲义、参考书、指定阅读书目等,都属于教学材料,统称为“教材”。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达学科具体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的结构一般包括目录、课文、图表、注释、附录、作业、索引等。教科书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供了基本材料。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和深刻地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知识、技能体系。其次,教师应该透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的内容,把握其重点、难点和关键,备课中围绕重点、难点、关键组织教学过程,调用一切教学手段,设法把重点和难点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再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6.2.3教案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以课时或课程内容为单元而编写的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教案格式教案有详案和简案之分。1.教案的常规项目(1)课题(2)教学目的(3)重点难点(4)导入新课(5)讲授新课(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