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医药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分析案例摘要管理实践证明,企业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开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反映着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尽管我国颁布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一系列法规法案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但内控信息披露现状仍不容乐观,从内控重大缺陷披露比例角度分析,我国的披露比例仅为0.2%左右,而日本为2.1%,美国则达到了16.9%,这充分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选择性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现象,如果仅以是否披露内控缺陷信息衡量其披露质量,并不能代表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真实水平。因此,本文从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真实性角度研究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目录TOC\o"1-3"\h\u291611绪论 \l"_Toc417223356"1绪论\l"_Toc417223357"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l"_Toc417223358"1.1.1研究的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漏洞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件,这些原本外表光鲜的企业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风险监控机制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美国的安然事件、英国的巴林银行倒闭、我国的中航油事件让投资者意识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会让外表靓丽的企业顷刻崩塌。利用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形成这一契机,从公司特征、公司治理和外部审计三个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将立足于一组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缺陷因素的分析和探索,在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其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l"_Toc417223359"1.1.2研究意义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更好的评估其风险与收益,最终做出合理决策;其次,使得公司管理者更容易发现其存在的内控缺陷,从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综上所述,对内控缺陷披露进行深入探索和研巧,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l"_Toc417223360"1.2国内外研究现状\l"_Toc417223361"1.2.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包括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动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状况分析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等方面。(1)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动机研究众多学者从信息传递、竞争优势及资本成本等角度出发展开了研究,发现企业普遍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才会选择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王加灿和唐国平(2011)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数据,并结合信息传递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为了区别于其他质量低的公司,有动机去自愿披露缺陷信息,这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较大的参考。倪利(2011)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还能帮助公司降低未来的诉讼成本。康均、陈靓和刘曦(2009)与杨德明(2011)从主要债权人银行的角度分析,认为银行风险更多地来自于贷款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银行需要及时获得贷款企业包括内控缺陷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袁克丽(2010)基于对资本市场效率的考虑,认为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开可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使资金流向内控设置健全、执行有效的企业。(2)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状况分析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认为我国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阶段对内控缺陷进行披露的企业数量还十分有限;二是即使是进行了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的企业,也往往以符合监管部门的基本披露要求为主,缺乏实质性内容李明等(2009)以民生银行为案例,选取了2001至2007年的年度报告,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的披露状况,发现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受政策监管力度的影响,出现特定年度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冯建和蔡丛光(2008)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部分A股上市公司2003至2006年的年报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以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还非常有限(2003年)家、2004年12家、2005年7家、2006年5家),导致这一情况发生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2006年以前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尚处于自愿披露阶段。刘玉婷(2009)结合2007至2008年的年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现阶段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的现状进行探讨,认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的内容杂乱、可比性差,相关披露的规定并未完全得到有效执行。孟焰和张军(2010)分析我国内控信息的披露现状后,认为我国内控信息披露流于形式,还没有能够真正揭示出上市公司的内控缺陷。(3)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因此,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学者们分别从公司治理、外部审计和公司规模等角度进行了剖析。在公司治理方面,刘亚莉等(2011)研究发现,有效的公司治理会加大企业对内控缺陷披露的压力,反之,当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时,很可能会发生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却选择不披露的情况。在外部审计方面,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外部审计能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产生很大的影响,方红星和孙翯(2010)、陈丽蓉和牛艺琳(2010)的研究就支持了以上的观点。严格的外部审计既有助于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又有助于其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有效的整改。此外,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会增加注册会计(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以下简称CPA)的工作量和审计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内部控制缺陷的发现和披露。而在公司规模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规模大小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可能性呈反比的关系。李育红(2010)选取了2008年披露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发现,规模较大的公司更有可能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因此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小。\l"_Toc417223362"1.2.2国外研究现状SOX法案在2002年执行以前,因为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的具体法则和具体内容,对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较少。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专项研究主要是在SOX法案实施之后,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等方面。(1)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学者们对公司特征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认为审计委员会、公司规模和盈余状况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审计委员会方面,学者们基本上认为审计委员会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越是有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审计委员会,其所在的公司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并会敦促公司对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及时整改和真实披露。Krishnan(2005)以执行SOX法案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和JianZhou等(2007)的研究都支持了以上的观点。在公司规模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规模小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JeffreyDoyle等(2006)选取了2002至2005年披露了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779家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类公司很多都是规模较小,成立的时间短,公司基础还不是很稳固,但它可快速地改变经营业务,迅速成长起来。Bryan和Lilien(2005)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有实质性漏洞的公司规模基本上都不大,并通常会有审计师变更和财务报告重述等重大事件。在盈余状况方面,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的公司普遍都具有盈利能力不足的现象。Chan等(2005)通过证据表明那些按照SOX法案第404条款披露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公司相对于其他公司有更多的盈余质量管理和更低的投资回报。AshbaughSkaife等(2006)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在分析SOX法案颁布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状况后,发现经常报告亏损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Doyle等(2007)[4]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经营业务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披露自身内部控制缺陷的美国上市公司业务经营范围都比较广、业务经营种类都比较多样化。Dechow(2006)[6]、Doyle(2007)[4]、Ashbaugh-Skaife等(2007)[5]认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呈正相关关系。Ashbaugh-Skaife和Hollis等(2008)[7]、Hammersley(2008)[8]认为公司财务状况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呈负相关关系。JeffreyDoyle和SarahMcvay(2007)[9]认为上市公司上市年限也影响其内控缺陷的对外披露,上市年限越短的上市公司,发展前景更好,发展速度更快,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对外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2)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一是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LaFond等(2008)按照从内部控制缺陷与管理层操纵的关系出发,最终回归到保护投资者利益上来的思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很容易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进行干预,通过故意操纵或提供虚假财务信息,降低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然而,更充分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特别是缺陷信息的披露,会对管理层操纵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切实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学者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结论,有些观点认为是有影响的,有些观点则认为没有影响。Hammersley等(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负面反应程度取决于公司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披露重大缺陷的公司股票市场的负面反应最强烈。Goh(2007)认为,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因此,相较于没有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会发生财务造假和舞弊事件,致使监管部门和外部投资者会对其持有更谨慎的态度。Bryan和Lilien(2005)则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市场没有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做出负面反应。\l"_Toc417223363"1.2.3研究综述纵观近几年国内外的文献,前人从不同的视角,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文献还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这些成果为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完善和实务开展提供了帮助,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问题的研究,从2002年SOX法案颁布后就广泛进行,研究相对成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晚,文献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范围相对局限。与此同时,有些文献观点之间并不一致,对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全面。此外,由于关于内部控制披露的政策颁布实行的时间还不长,现阶段只有少数学者对我国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以《基本规范》实施和《配套指引》推行为契机,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深圳辖区进行内部控制规范试点的83家上市公司为切入点,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并从企业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优化两大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建议。1.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中小企业概述成本控制体系概述供给侧改革的概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建立的研究样本选取样本分析改善策略\l"_Toc417223370"2相关基本理论\l"_Toc417223371"2.1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如美国国会2001年出台的《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英国、欧盟等在采取量的指标的同时,也以质的指标作为辅助。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如下: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首先体现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3.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4.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在中国经济中,与世界情况相比,中国是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流动资金也是有风险的,比如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但是在中国形成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流动资金可以完全依靠银行,中国流动资金占GDP70%以上,有些国家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还有的只有中国的1/3。\l"_Toc417223371"2.2成本控制体系\l"_Toc417223375"2.2.1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同时还是咨询重点关注的企业财税难点。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l"_Toc417223376"2.2.2成本控制的原则全面介入全面介入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全部是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要加以控制,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对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全员控制是要发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建立成本意识,参预成本的控制,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才能付诸行动。全过程控制,对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等进行控制,并将控制的成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借以发现缺点和问题。例外管理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规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上下,如发生的差异不大,也就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而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经济效益高经济效益,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2.2.3成本控制的方法从成本中占比例高的方面着手控制成本自然是要控制产品的全部成本,从成本产生全过程、全方位来控制成本,包括设计、采购、制造、营销与管理各个环节都要置于企业成本控制范围之内。但如果企业控制成本不分轻重,全方位,不加区分地都花大力气进行成本控制,往往达到的效果不一定就好。简要地将成本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几个方面,视企业产品的不同,各项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的高低也可能存在差异,但就一般而言,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占到60%~80%份额,人工费用占份额相对材料少些,一般占5%~10%,其他成本占比例10%~15%,企业成本控制首要的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方面,从占成本比例高的材料、人工等方面着手,只要牢牢地控制住成本占有比例较高的几个部分,企业的成本计划一般就不会被突破,成本控制的目标就也比较容易达到。从创新方面着手每一家企业都会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成本,消耗定额、限额领料、指标分解、成本倒挤等,方法是层出无穷,但出彩的并不多。为什么呢?企业成本控制,除保持成本不上升外,可能更大的是希望成本每年都有一定的幅度的降低,但成本降低总有一个限度,到了某一个限度后,如果不是创新技术、工艺、增加或改进设备等,成本很难再降低,管理上稍一松懈还有可能反弹。成本降低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只有从创新着手来降低成本,从技术创新上来降低原料用量或寻找新的、价格便宜的材料替代原有老的、价格较高的材料,从工艺创新上来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的损耗量、提高成品率或一级品率,从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创新上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以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与固定成本含量,从营销方式创新上来增加销量、降低单位产品营销成本,只有通过企业不断创新,用有效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创新,从创新方面着手,才是企业不断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从可控制费用着手我们将产品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当然这里所谓的不可控只是相对,没有绝对的不可控成本。不可控制成本一般是指企业的决策而形成的成本,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和部分企业管理费用,因为这些费用在企业建立或决策实施后已形成,在一般条件下,它较少发生变化,你花大力气去控制这些较固定的成本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只有那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人为进行调控的如材料用量、机物料消耗量、材料进价、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资金占用费等可控费,我们花力气去控制才有意义。从可控制费用着手进行成本控制,才是企业的成本控制之道。4.从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着手成本控制不是靠企业几个领导、几个重点人物就能做好的,需要所有与成本相关人员的参与。如何发挥每个成本相关者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是企业成本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当然希望每个成本相关者都能自觉地控制好自己所管辖范围内产品品质、材料消耗,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一种愿望,要相信制度的力量,企业成本控制不能建立在人人自觉的美好愿望之上,应当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靠制度,用激励与约束的方式来调动员工控制成本的主观能动性,将节约成本与控制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利用奖惩的办法将企业被动成本控制转换为全员的主动成本控制。\l"_Toc417223371"2.3供给侧改革\l"_Toc417223375"2.3.1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l"_Toc417223376"2.3.2供给侧改革相对于需求侧管理的特点供给侧改革区别于需求侧管理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三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益在递减。需求管理政策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推进供给侧改革与推进全面改革是吻合的。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供给与需求相互依存,但国内有效需求最终决定于各主体的供给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供给能力决定一国的竞争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更多地发挥好企业和个人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制定好,给企业和市场相对稳定的预期,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l"_Toc417223381"3H公司成本控制体系的现状3.1H公司简介H公司是正在某市创业上市的一家公司。创立于1998年,公司属于医药制造业,主要从事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24种剂型的药品,以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包材、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涉及输液行业的各个领域,产品包装非常完备,跻身于目前我国产品链最为完备的大型医药集团行列。2013年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成本控制出具否定意见,而且H公司本身在成本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也说明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重大缺陷。\l"_Toc417223383"3.2H公司的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对本案例内控缺陷披露的研究,按照第三章的分析思路,也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内控缺陷和内控缺陷整改情况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本文收集了H公司2011-2013年度的成本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分析H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1.H公司成本控制评价结论不明确表1H公司2014-2016年成本控制信息披露范围统计情况年度成本控制评价结论2014年度企业在成本控制五要素方面建立了健全合理的内控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执行良好,符合《成本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2015年度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制度,在完整性、合规性、有效性等方面不存在重大缺陷2016年度公司财务报告过程中的关联交易活动未被识别,影响财务报表中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完整性和披露准确性,在这方面存在重大缺陷使成本控制失去功能由表1看出,2014年度和2015年度H公司执行的成本控制总体是有效的,但是2016年度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并没有明确的说出是否存在缺陷,H公司只是披露内邹控制未能识别财务报告中的关联交易,影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其实可以按照推论得出H公司财务报告成本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但是根据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2016年度内控自评报告时,要明确表明公司的成本控制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显然,H公司的内控评价结论没有符合要求进行披露。2.公司成本控制缺陷内容披露不清晰从中可以看出,H公司是以控制活动进行分类,分别披露缺陷内容的,然而21号文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内控缺陷内容时,区分财务报告非财务报告。可见H公司并没有按照21号文的要求进行披露。H集团在披露缺陷内容时使用“未达到预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尚待提高”等模糊的词语,让人看不到缺陷的真正内容,有故意模糊缺陷内容,避重就轻的嫌疑。表2H公司2013年度内控缺陷内容披露表控制活动缺陷内容关联交易公司在关联交易管理中缺少识别、获取及确认关联方信息的机制,公司财务报告流程中有关完整识别关联方关系的成本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无法保证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被及时识别,并履行相关的审批和披露事宜,影响财务报表中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完整性和披露准确性募集资金使用公司对于募集资金使用有待规范,以前年度对募集资金使用过程,并未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及《超额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成本控制在这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影响财务报告中有关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部份项目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及个别项目募集资金转换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项目募集资金与公司自有资金厘定不清,混合使用的现象信息披露公司在前期日常信息披露中未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和公司制度的规定,于2013年5月收到证监会四川分局下发的《关于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并且同年9月受到深圳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员工素质员工的专业素质没有达到工作标准,使得企业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效果未达预期目标信息系统建设起初公司对于信息系统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信息系统控制的运用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内控制度执行的效果成本审计成本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内审能力尚待提高3.3H公司成本控制制度1.公司成本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不健全根据要求,上市公司应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等因素分别从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角度来制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而且还应区分定性和定量标准。本文根据H公司的情况,进行如下分析:H公司成本控制缺陷定量标准认定单一本文在分析中发现H公司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的定量标准时一致的,笔者这里统一成定量标准,不再区分财务报告还是非财务报告。表2H公司2013年度成本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分析表H公司2013年度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总结定量标准资产总额作为定量标准重大缺陷:X≥4%重要缺陷:2%≤X<4%一般缺陷:2%一个或多个量化指标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由表2中可以看出,H公司选择资产总额作为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的衡量指标,按照错报金额或者损失程度确定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由于错报、损失金额和资产总额都是可以量化的。因此H公司的定量标准在这方面是满足文件的要求。但是规定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的最基本要求,在第三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上市公司一般都把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这四项同时作为定量的衡量标准,用定量的标准全面保证可以发现企业的内控缺陷,而H公司只有一个维度,相比其他同时期的功底来说,定量标准太过单一。3.4H公司成本控制的方法根据上一节描述的H公司在内控缺陷披露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H公司的成本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完善、缺陷内容不清晰以及缺陷整改措施不具体。成本控制缺陷的充分披露不仅可以使投资者获得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提高决策效率,还可以使得公司能够高效率的对内控缺陷进行认定和整改,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函需解决的是如何H公司成本控制缺陷披露的问题。1.设定全面的成本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上市公司不论是财务报告定量标准还是非财务报告定量标准参照物的内容几乎是相同的,主要包括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经营收入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从表中得出在2013年度出现内控缺陷之后,H公司把影响资产金额3%的临界点降至0.8%,范围缩小到了将近1/4。可以看出H公司提高了对于会计调整或者错报的管理。通过金额范围的缩小,增强了成本控制的预警功能,能更好的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利润总额等四个方面来确保存在的内控缺陷信息能够披露出来。21号文要求上市公司不仅要披露定性和定量标准,还要缺陷标准按照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区分,这是因为外部审计师只对财务报告的成本控制发表审计意见。H公司应该按照21号文的要求建立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体系。在定量标准选择上,H公司应选择多个量化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在发生错报或损失时能准确的确定缺陷程度,形成灵敏的预警机制,内控缺陷标准的认定是内控缺陷披露的基础。在定性标准设定上,既要包括影响公司的关键活动,也要注意考虑全面,使得公司出现的内控缺陷都能够得到认定。2.成本控制缺陷内容披露要具体成本控制缺陷内容,表示了H公司内控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当内控缺陷内容具体时,利益相关者才更清楚的了解到公司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应按照21号文的要求详细披露缺陷内容,尽量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描述词语。比如在H公司在披露成本审计方面存在缺陷时只说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内审能力尚待提高。按照21号文的要求,应该说明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什么事项发现审计能力不足以对发生的事项作出判断。而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公司成本知道披露的缺陷内容指的是什么,但对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只有详细说明,他们才能理解和利用信息。具体的内控缺陷内容的披露,不仅对内控缺陷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借此提出更有效的整改措施。3.成本控制缺陷整改措施披露要明确内控缺陷整改措施是针对内控缺陷内容提出的,整改措施应明确、有效。整改措拖应具有实用性,不能是为了披露而披露。H公司要意识到披露内控缺陷整改措施的重要性,详细具体的整改措施可以在公众心中树立负责任公司的形象。明确、实用的整改措施可以使公司更快的解决内控缺陷,提高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在整改措施实拖的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以及对整改进程进行追踪和检查,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详细的披露成本控制缺陷行为,可能给一部分投资者带来恐慌,但是对于理性投贵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很好地机会。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位置,为了使投资更科学,投资者迫切需要知道更多关于公司运营情况的信息,成本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可以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风险水平,进行更加理性的决策。内控缺陷披露这种“自曝家丑”的行为是令人敬佩的,市场对于这种负责任的披露行为也持有肯定态度。\l"_Toc417223385"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H公司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l"_Toc417223386"4.1供给侧改革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企业既面临巨大挑战,也存在诸多机遇。”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于旭波表示,中粮集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看到三大机遇。一是消费升级,使得高品质食品和进口食品需求快速增长。消费升级实际上是对优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同质性、低层次的产品服务竞争层面,缺乏高端的供给来匹配快速增长的优质产品和需求,消费升级给坚持打磨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二是在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下,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会,使主要粮油产品持续增长,这对中粮来说是巨大机会,为中粮集团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为中粮的体制创新激发了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益于改革红利。\l"_Toc417223389"4.2H公司成本控制组织结构的完善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而建立的各种规范。为了保证公司的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必须借助于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本章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从组织架构的优化、成本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文化的保障、数据的完善等各方面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组织架构和生产经营方式,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下发《组织机构调整方案》,在现有部门机构设置下,将深事业部、环保事业部和复合板事业部三个单位为试点,划定为模拟法人的“经营单元”,推行“事业部制”管控模式。还应制定《重点合同生产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试行办法》,根据重点用户的区域分布情况划分若干个生产管理项目组,针对合同节点实现纵向管理,促进各机构组织间的协作与沟通,对上级下达的工作指令应予及时的反馈,从而使得各组织间的内耗得以降低。激发基层活力,解决各自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4.3H公司成本控制制度的完善企业自行拟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对其内部的“立法”,是在整体企业运营管理以及行使权力时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规章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健全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及运营极其重要。近几年公司共制定并下发规章制度文件26个,另有17个规章制度文件目前正在进行修订会签中。这些制度性文件从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0种类别进行规范,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加大规章制度的宣贯和检查力度,有效地支撑公司经营生产的各个方面规范运行。成本控制制度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公司要树立成本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管理常态化方面,重点研究如何使成本控制与事业部工作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成本制度化管理是指对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消耗,公司不仅要建立明确的标准,还要将成本管理要求逐级分解到单位、班组、个人,使每个人熟知在成本管理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利于各项成本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成本管理制度要坚持一个原则,要做到有据可依,杜绝随意性,并长期坚持成本管理措施的执行。成本管理制度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各项管理措施更切公司实际。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公司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企业内控需求为出发点,再结合自身的特征,从而拟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健全并具有实操性的预算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对公司预算管理机构、执行机构等要进行详尽的职责划分。在整套体系中要将预算的管理流程细分为预算目标、确定预算原则、预算指标体系以及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流程、方法和预算等等,保证做到在公司整个预算的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有章可循,为促进成本控制的实施画上点睛之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获得了很大进步,但要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今后还要重点抓好建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第一,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工作。第二,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第三,加强培训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自身素养,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教训体系。第四,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打通“三条跑道”完善激励政策。4.4H公司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强化自我激励。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不仅是个人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更包含了个体对社会的尽责和贡献,企业员工亦如此。因此,对企业来说,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设法满足员工对各层次的需求,更要促进员工追求需要的最高层次。就员工个体而言,他们需要企业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机遇,特别是素质提升上给予外部推动和促进。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是发挥好企业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主观需要。企业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员工不断提高理论素质、道德修养和进取意识,消除贪图享乐、好大喜功、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让员工在工作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工作的满足感中实现自我价值,产生围绕企业口标而不懈努力的激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强化自我激励。2.以实绩考核为主,完善口标激励。人总会有理想和抱负,对员工实施激励应当鼓励其正确的理想和人生口标的实现,支持其施展本领。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当考虑对身怀绝技的人委以特别任务,支持其施展才华,为员工实现自我发展提供空间。这就必须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加强对员工的实绩考核,以实绩考核为主,完善口标激励。在实绩考核中要着重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口标考核体系;二是完善考核办法;三是提高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水平;四是提高考核工作的透明度。3.提倡优胜劣汰,发挥监督激励功能。员工任用制度中实施犹胜劣汰”,关键是要解决劣汰”的问题。劣汰”的通道不畅,犹胜”之途就要受阻。要加大‘劣汰”的力度,一是破除官本位”思想。要通过舆论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正确认识和对待职务的升降,为员工“能下”、‘能出”创造良好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2 B动量守恒定律 中档版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
- 临床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 法律服务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社区护理社区老年人保健
- 护理专病查房措施
- 物业公司园林苗木养护管理绿植病虫害防治作业指导书
- 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对策及关键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课件
- 艺教企业未来规划
- 金融行业培训解决方案分享
- 2024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机械CAD绘图试卷(含5张图)
- 2023年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资国企企业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计算机图形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
- 医学文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西昌古诗文品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30屈原《楚辞·橘颂》课件
- 国四部分重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系统型号
- 《学生仪容仪表》主题班会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