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讲座_第1页
财政学知识讲座_第2页
财政学知识讲座_第3页
财政学知识讲座_第4页
财政学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财政学刘宇飞副教授2024.09第一讲:公共部门的必要性提纲从市场失灵说起。〔姑且不管逻辑是否严谨,多数人的直觉如此,也不无道理〕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市场真的完全失灵吗?——存在私人解决的可能性市场方法仍有局限性——政府部门仍然又发挥作用的空间。公共经济目标:效率和公平公共经济职能: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外部效应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垄断收入分配公平有益品市场真的完全失灵吗?存在私人解决的可能性外部效应:科斯定理公共品的私人提供:纳什均衡及其他信息不对称:发送信号与筛选机制垄断:可竞争市场收入分配公平:慈善捐赠有益品:市场方法仍有局限性政府部门仍然又发挥作用的空间公共经济目标:效率和公平效率:帕雷托最优次优第三优次优原那么问题:如果某项帕累托效率条件未能满足,那么,是否还应该尽可能多地追求其它的帕累托效率条件的实现呢?直觉的答复是肯定的。但次优理论的答复却是否认的。次优理论认为,一旦某一效率条件被破坏,那么,即使其余的效率条件可以实现,也不值得去实现了。次优理论的意义:在讨论公共经济目标时可以超越帕累托效率标准次优原那么并未彻底否认帕累托最优原那么次优理论的问题:实现次优条件需要的信息远比有关的最优条件更为复杂第三优原那么黄有光的“三个世界〞:最优世界:无扭曲、无信息本钱和行政本钱次优世界:有扭曲、信息本钱和行政本钱可以忽略第三优世界:有扭曲、信息本钱和行政本钱不可忽略第三优世界信息丰富条件下,适用次优原那么信息贫困条件下,适用最优原那么信息稀缺条件下,适用第三优原那么第三优理论并未否认帕累托最优原那么和次优原那么应用以经济改革为例根据次优理论,必须在整个经济的所有经济部门都贯彻新的最优条件,否那么就不如不改。因为任何局部的改革都可能弄巧成拙。根据第三优理论,应该尽可能利用可以利用的信息,全盘筹划,统筹兼顾,按部就班进行改革。逐步进行改革还是符合效益的,至少在预期值上如此。公平结果公平的思想过程公平的思想结果公平平均主义罗尔斯主义功利主义无嫉妒标准过程公平任何市场过程都是公平的;只有竞争的市场过程才是公平的;只有劳动过程才是公平的;只有在初始阶段有关各方具有同等地位的情况下才又可能通过竞争的市场过程实现公平。对于“公平〞的认识是见仁见智的主观判断。一个社会再一定时期内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社会经由公共选择的过程加总这种判断。公共经济职能:资源配置和收入再分配资源配置,以效率为目标收入分配,以公平为目标二者应该兼顾第三讲公共品理论本讲提纲公共品的概念与分类公共品理论在财政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公共品最优提供的条件:萨缪尔逊条件全体一致同意原那么最优多数表决制:自愿接受强制的条件简单多数表决制阿罗不可能定理偏好显示机制的设计公共品的概念与分类按照消费中的特征来定义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有学者只从非竞争性角度定义可以把非竞争性+排他性的物品定义为俱乐部物品可以把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定义为共同资源后二者又可合称为不纯粹的公共品公共品理论在财政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公共品提供是公共部门的根本任务公共品理论首先可以解决公共支出应该投向何方,以及怎样投入和使用才能最有效率的问题;其次也可以解决如何为公共品的提供融资,亦即如何收税的问题。而财政学的主干就是研究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所以,公共品理论处于财政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公共品最优提供的条件:萨缪尔逊条件考虑每人为提供1单位公共品而愿意放弃或牺牲的私人品的数量,亦即其边际替代率;考虑技术条件决定的,多提供1单位公共品所要求的必须放弃的私人品的数量,亦即其边际转换率;不难推出,∑MRSi=MRT是最优条件。全体一致同意原那么含义或要求好处:一旦实现,不会有任何人受损;缺点: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或本钱过高;少数人可能采取策略行为。最优多数表决制:

自愿接受强制的条件多数表决制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人,所以,何以理性的个人会自愿接受可能的对自己的强制?接受强制仍然可以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考虑接受强制的本钱,亦即投票行为引起的决策本钱和外部本钱,并加总之;考虑接受强制的收益,并与本钱比较。对强制的自愿接受比较接受强制的本钱和收益,仍然进行理性的算计。假设接受强制的收益大于本钱,那么接受强制。表决的本钱:决策本钱和外部本钱决策本钱随做出决策所需人数的增加而上升,假设需全体一致同意,那么决策本钱可能无限高。假设只需1人即可做出决策,那么决策本钱最低。〔见P141图〕外部本钱随做出决策所需人数的增加而下降,假设需全体一致同意,那么外部本钱为零假设只需1人即可做出决策,那么外部本钱可能无限高。〔见P141图〕加总两条本钱曲线得到典型成员面对的投票本钱曲线。考虑典型成员的收益,不会随投票所需人数的变化而变化。比较本钱和收益,可以确定,个人可能接受特定比例的投票表决原那么。不会赞成专制,也不会选择全体一致同意。ATTACKWINLOSEDEFENCE2M-c-dM-c-dATTACKEDDEFEATEDM-c-d-(c+d)最优策略组合是(A-Win,Ad-Dnd)设存在不确定性V=(1/4)(2M-C-D)+(1/4)(M-c-d)+(1/4)(M-c-d)+(1/4)[-(c+d)]=M-c-d引入联合保护的本钱为θ,那么比较θ和M-c-d,可判断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对自己的限制。简单多数表决制含义问题:投票悖论或投票循环出路:单峰偏好中间投票人定理中间投票人定理与帕累托效率投票悖论方案XYZ个人A123个人B23(1)1(3)个人C312XY—X>YYZ—Y>Z由传递性公理:X>ZZX—Z>X与按照传递性公理得出的结果矛盾由三轮投票:X>Y>Z>X——投票循环阿罗不可能定理内容:在满足民主社会应该满足的一系列合理的条件下,要想确定无疑地经由的各种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次序,一般说来是不可能的。含义:集体决策很可能要么无法做出,要么就有什么地方不对。合理条件理性条件〔R〕帕累托原那么〔P〕无限制领域条件〔UD〕无关备选方案的独立性〔IIA〕非专制性〔ND〕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不应该高估民主的集体选择过程的效率。但阿罗并未断言说通过政府的集体选择过程注定会事事不如人意。偏好显示机制的设计提要问题的提出:免费搭乘问题林达尔均衡克拉克税MDP过程购置保险投否决票林达尔均衡思路林达尔均衡的有效性林达尔均衡与囚犯困境Db3412Da林达尔均衡与囚犯困境个人B合作不合作合作〔点1〕〔点3〕个人A不合作〔点2〕〔点4〕个人A:2>1>4>3个人B:3>1>4>2设计税制以显示偏好根本规那么:确定关键人物对关键人物征税对真实显示偏好的鼓励关键人物没有说谎的动力非关键人物也没有说谎的动力局限性:预算剩余的处理仍有策略行为的困扰执行本钱问题克拉克税例如 方案P方案S税收投票者A30020投票者B0400投票者C20010加总504030比较与第二价密封投标拍卖机制类似又与英式公开(升价〕拍卖类似第一价密封拍卖与荷兰式公开拍卖类似,对说真话没有鼓励。克拉克税下可能的策略行为PS〔真〕S〔假〕税投票者A30000投票者B040500投票者C20000投票者D05500加总50451000MDP过程马林沃德(Malinvaud)、德雷泽(Dreze)和博辛(Poussin)最早提出。考虑简单的两人-两商品模型,设公共品生产的边际本钱等于1;令参与者A和B向方案者申报他对于公共品数量增加一单位所愿做出的支付a和b,也就是个人消费公共品与私人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满足a+b>1时增加公共品的生产,在a+b<1时减少公共品的生产设产量调整为X,参与者A和B分别按下式计算由于公共品生产的调整所引起的二人收入的变化Ya和Yb:Ya=X(b-a-1)/2Yb=X(a-b-1)/2当a+b>1时,二人所愿进行的支付大于公共品的生产本钱,可在原来的根底上增加公共品数量,X>0,这时要求二人的收入必须减少,即,Ya<0,Yb<0;由假定可知,二人收入的减少刚好可等于多生产公共品的本钱,即,-〔Ya+Yb)=X;当a+b<1时,二人所愿进行的支付小于公共品的生产本钱,可在原来的根底上减少公共品数量,X<0,这时由于减少公共支出,可给予参与者补贴(负税),因此,Ya>0,Yb>0;由假定可知,二人补贴的增加刚好可等于少生产公共品的本钱,即,(Ya+Yb)=-X;可见,在这一机制中,方案者刚好收取够用的钱,也刚好发放节约下来的钱,方案者不谋求自己的利益。上述公共品生产的调整将一直进行到a+b=1为止,而这正是公共品有效提供的条件:MRS=MRT,帕累托最优实现。问题:该机制如何保证对参与者说真话进行有效鼓励呢?设个人A说真话,a=MRSa;假设X>0,那么a+b-1>0,即a+b-1-2a>-2a,亦即{-X(b-a-1)/2}<aX,此式左边为个人A的奉献,右边为个人A对于多生产X的真正偏好;。说真话有利。X<0时,a+b-1<0,即a+b-1-2a<-2a,亦即{X(b-a-1)/2}>(-aX),此式左边为个人A可得到的补贴,右边为个人A对于少生产X的真正偏好,可理解为他愿索取的补偿。说真话有利。个人B少报其偏好,b<MRSb。X>0时,那么a+b-1>0,即a+b-1-2b>-2b,亦即{-X(a-b-1)/2}<bX,此式左边为个人B的奉献,右边为个人B对于多生产X的虚假偏好。说谎有利。X<0时,a+b<1,有a+b-1-2b<-2b,亦即{X(a-b-1)/2}>(-bX),此式左边为个人B可从公共品少生产X中得到的补贴,右边并非个人B的真实意愿。说谎不利。购置保险以显示偏好新方案P,原方案S政府公布P获胜的概率是p,并宣布出售保险:针对P获胜的保险的费率为p;针对S获胜的保险的费率为〔1-p〕设个人是风险回避者。假设个人j预计,P获胜比S获胜可多获得等值于Wj的受益,那么他将愿意购置价值Wj美元的保险,防止S获胜可能带来的损失。个人j支付的保费为(1-p)Wj所有与j类似的人共支付(1-p)∑Wj又设个人i预计,S获胜比P获胜可多获得等值于Vi的受益,那么那么他将愿意购置价值Vi美元的保险,防止P获胜可能带来的损失。个人i支付的保费为pVi所有与i类似的人共支付p∑Vi政府得到的保费收入总计R=p∑Vi+(1-p)∑Wj假设P获胜,政府需支付∑Vi假设S获胜,政府需支付∑Wj显然,政府会选择能让其支付最少的方案获胜,假设∑Vi>∑Wj那么宣布S获胜。假设∑Wj>∑Vi那么宣布P获胜。政府总可以得到一个余额∣∑Vi-∑Wj∣投否决票每个投票者将一个提案参加备选方案集合,设有n个投票者,产生n个提案,另外还有一个维持原状的方案〔共n+1个方案〕;随机决定投票次序;每个投票者只能投一张否决票;最后留下的没有被否决的方案获得通过。例子:三人委员会决定一块集体用地如何利用。T主张建网球场;G主张建花园;F主张建足球场。设F(10,10,50)[数字分别对应T,G,F]G(15,25,15)T(25,20,20)S(0,0,0)设随机选定的投票顺序为FGTF会权衡否决GTS中的GG会权衡否决FTS中的FT会否决现状方案S,T获胜。其他顺序,结果可能不同,但本例中,T方案会在6个可能的投票顺序中5次获胜。投票者为使自己获得最大收益,有动力为其他投票者提供刚好超过其它提案所保证的获益。最后,可以预期,获胜的提案就是保证所有投票者获得相等收益的提案。第四讲公共部门的运行

及其效率本讲提纲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概览选民:投票与否的抉择厂商:寻租行为及其低效率利益集团:集体行动的逻辑政党与政治家:谋求最大化政治支持官僚:预算规模最大化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政府失灵:表现与原因我国财政学对公共选择问题的无视迄今我国财政学教科书没有公共决策制定过程的剖析,倾向于假定政府部门当然可以一心为公地把工作做好。新版财政学教科书前言中已经肯定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意义,但是尚未见到借鉴的内容。代议制民主下公共决策:

需求方面选民:是否投票以表达自己的偏好?厂商:寻租行为及其低效率利益集团:集体行动的逻辑代议制民主下公共决策:

供给方面政党与政治家:谋求最大化政治支持官僚:预算规模最大化选民理性选民假说EU=PU(X)-CEU强调投票过程本身对选民的预期效用EU>0,选民会投票另一个投票悖论:明知投票没用,还是选择去投票。对“投票悖论〞的解释理性选民假说下,C可能不高理性选民假说的开展:引入投票行为本身的心理收益DEU=PU(X)–C+D理性选民假说的超越:最小最大遗憾原那么选民的最小最大遗憾原那么没有影响有影响投票C0未投票0U(X)-C投票策略的最大遗憾:C未投票策略的最大遗憾:U(X)-C取最小的最大遗憾,假设C<U(X)-C,那么投票,这意味着C<(1/2)U(X)比较理性选民假说下投票的条件EU>0EU>0,意味着PU(X)-C>0,亦即 C<PU(X)P远远小于(1/2),所以,最小最大遗憾原那么下投票的条件更容易实现。厂商寻租〔rentseeking〕强调通过影响政府过程谋取私利;强调造成社会福利净损失,没有任何生产性的产出。对寻租本钱的分析图洛克对垄断抵消率的再解释波斯纳的完全竞争的寻租过程寻租的类型和层次创租和设租问题寻租是否可能有助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利益集团积极作用奥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奥森模型的批评个别利益集团不会为所欲为政党与政治家理性政治人假说两党制下政党政见趋于一致:解释霍泰龄的“大街模型〞空间投票模型两党制下政党政见趋于一致:批评政党可能不改初衷选民可能改为不投票有时,在野党可以针锋相对、后发制人在野党与执政党刻意相左一例所表态的问题并非一维三位选民:L、M、N两党:A、B两维问题:X、Y设对X,L和M赞同,N强烈反对;设对Y,M和N赞同,L强烈反对假定执政党注意到,两方案X和Y各有两人赞同,因此决定依多数人的意见,让X和Y都获得通过。在野党可以针锋相对,强烈反对两方案而获得N和L的选票,成为多数派。假定执政党考虑到两方案都有人强烈反对,因此搁置X和Y两方案。在野党可以通过在一个问题上赞成执政党,在另一个问题上反对执政党来获得多数选票。比方,同意搁置X而反对搁置Y。搁置X,使强烈反对X的N不反对在野党〔当然,这里与执政党打个平手〕问题:N投谁一票?赞成Y,虽会招致L反对,但是可以得到M和N的选票可见,在野党在两个方案上的态度都符合N的偏好,而执政党只在一个方案上的态度让N满意。官僚地位和作用:概览官僚的目标:预算规模最大化官僚如何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对官僚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假说的批评官僚问题的解决思路官僚的地位和作用:概览实施决策+制定决策好评:具有专业知识;超脱于党派之争,专注长期利益恶评:双边垄断“铁三角〞官僚的目标:预算规模最大化官僚面临的预算约束与众不同,原因是其得自政府规模的非货币收益使得对他而言,公共品的相对价格较低。所以,官僚天生就偏爱更大的政府支出,过多的公共品数量。几何分析,官僚不会在社会最优点〔B’=C’〕停下来,而是会进一步扩张〔到B=C〕。官僚如何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说服“要挟〞怠工〔官僚主义〕投票对官僚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假说的批评意识形态偏见〔就是不喜爱大政府〕矫枉过正〔完全无视需求〕夸大其辞〔议会或政治家主导〕官僚问题的解决思路尼斯卡南的思路委托代理理论的解决思路尼斯卡南的思路鼓励官僚部门〔在官僚体系内部建立某种竞争结构〕鼓励官僚个人〔允许官僚得到他所节省下来的局部生产费用〕转向私人部门提供委托代理理论的解决思路委托代理问题发生的两项条件: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解决思路1:协调双方的利益;解决思路2: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筛选代理人设计契约监督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见另外的文件。政府失灵:表现公共选择理论又被认为是研究“政府失灵〞的学科。不过这里对应“市场失灵〞提出:派生外部性内部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分配不公平政府失灵:原因有限的信息,许多行动的后果很复杂,难以预见政府对其行动的后果的控制能力有限议会通过立法后,由代理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细节,而细节决定着后果。政治决策程序的有限性问题:理性的个人是否会真地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盛洪?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安排?载于陈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共选择问题?,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根本思路:个体理性于集体理性的冲突根本观点:损害少数人就会损害多数人。多数表决制下外部本钱大于零全体一致同意原那么下也存在对于后代人的外部本钱〔没出生的人无法举手投票〕如果人们不能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本钱,获得他们应获得的收益,就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需要集体行动的领域,个人理性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这种实际上由多数人选择的后果,并不被这些多数人拿来与自己在公共选择中的投票相联系。投票→通货膨胀→民主将更迅速、更严格地控制每个生产者→公共选择的一个错误又会导致另一个错误。政府干预的后果又成为政府进一步干预的理由。(盛洪P8-9)诺斯的分析“从达尔文以来,进化论对我们理解社会生存具有强烈影响,········,这一理论的意义是,在历史进程中,无效的制度会被扬弃,有效的制度会存活下来,因此,更为有效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组织形式是逐渐演进来的。〞——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第12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但是,“怎样解释那些经济绩效一直很差的社会和经济的生存?··········,为什么相对无效的经济会持续呢?是什么阻碍了它们去采用更有效的制度呢?〞——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第123-124页,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例子:文字组织的标准化/英语的广泛使用铁路轨道的宽窄/录象机(电视)制式其他“技术〞标准确实定诺斯,中文,1994,P132I:一旦一种独特的开展轨迹建立以后,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进轨迹将允许在环境的不确定下选择最大化目标,允许进行各种试验,允许建立有效的反响机制,去识别和消除相对无效的选择,并保护组织的产权,从而引致长期经济增长。〔卢现祥P84-85〕诺斯,中文,1994,P133II:一旦在起始阶段带来规模报酬递增的制度,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阻碍了生产活动的开展,并会产生一些与现有制度共存共荣的组织和利益集团,那么这些组织和利益集团就不会进一步投资,而只会加强现有制度,由此产生维持现有制度的政治组织,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变迁轨迹持续下去。〔卢现祥P85〕张宇燕?个人理性与“制度悖论〞?,载于陈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共选择问题?,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莎士比亚?李尔王?第四幕:“当我们降生时,我们为跨进由笨蛋们所设计的舞台而哭泣〞。——道破对既定制度的不满,或暗示制度的不完善性。“制度悖论〞:在既定制度约束下的个人最优行为(亦即个人理性)并未实现制度理性。I:在既定制度下可能一方面存在着许多增进个人及社会福利水平的时机,但另一方面却又难以实现;II:制度一方面到达了均衡,但另一方面其后果可能又确实是“灾难性〞的。解释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及积聚效应制度非中性与利益集团相对福利论与非适宜制度选择搭便车与制度惯性理性的无知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封闭系统与制度僵化第五讲公共支出具体分析本讲提纲公共支出增长趋势及其理论解释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公共支出工程的本钱收益分析法公共支出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瓦格纳法那么皮科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开展阶段论改变偏好的其它因素鲍莫尔的相对价格效应政党竞争利维坦瓦格纳法那么根本内容:工业化经济的开展必然伴随着公共部门重要性的增加和公共支出的增长。原因:工业化经济的开展会导致:——经济交往日益复杂,社会冲突增加;——对分配问题的关心日益加强;——私人无力为大型工程有效融资瓦格纳法那么的简单化表述:公共支出具有收入弹性,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公共支出随之增加。〔这里,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应着瓦格纳的“工业化经济的开展〞〕但瓦格纳法那么比较“笼统〞。皮科克和魏斯曼的解释考虑了“时间形态〞。皮科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强调公共支出增长不是直线型的,而是阶梯型的,渐进增长的。原因:一方面,不喜爱被征税→有一“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可容忍的公共支出水平→一般不会赞成公共支出的增加;另一方面,假设社会出现严重危机〔如战争或经济大萧条〕→反省过去→可容忍的公共支出和税收↑进而,危机过后公共支出一般不会降回原来的水平。以上过程中存在“阈效应〞、“审视效应〞和“更替效应〞。虽然注意到公共支出的增长具有阶段性,但没有指出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开展阶段论指出,公共支出的增长在经济开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开展早期阶段,公共投资支出比公共消费支出更加重要;随着经济开展,公共消费支出和转移支出越来越重要。改变偏好的其它因素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技术进步一国的开放程度鲍莫尔的相对价格效应前提1:公共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慢,但其工资的提高却往往是同时的。前提2:对公共部门活动的需求没有弹性结论:公共生产的单位本钱相对上升,既定数量的公共品相对于私人品的价格会上升,公共支出必定增长。此既“相对价格效应〞,又称“鲍莫尔法那么〞。政党竞争谋求最大化的政治支持Meltzer和Richard的分析:设公共支出只用于对个人进行归总的转移支付,数额为tYa,其中t为税率,Ya为人均收入。总收入为nYa,设n为总人数。总税收为ntYaYa=〔∑Yi〕/n,Yi是第i个人的收入考虑税收对人们工作努力具有负鼓励效应,这会导致个人收入Yi下降,进而总收入减少,平均收入减少,因而每人可得到的归总的转移支付也减少。如图10-2中先升后降的曲线所示。在图10-2中,引入反映个人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并区别穷人和富人——穷人的较平坦,富人的较陡峭。何以如此?固然穷人和富人都不喜爱税率提高,但是,考虑到该制度下转移支付的特点,税率高的另一影响是穷人可以得到的转移支付也随之增加。所以穷人要比富人对税率的厌恶更轻。由双方无异线与转移支付轨迹线相切可得,穷人偏好更大规模的公共支出。随着穷人投票权的扩大,谋求最大化政治支持的政党很自然地会赞同公共支出的扩大,以争取穷人的选票。利维坦〔Leviathan〕本指“海中巨兽或怪兽〞,现在往往代指不顾公共利益而自我扩张的庞大的公共部门。有反例何以多角度讨论各种解释作为更加切合实际的整合分析的根底。Hendry的“从一般到特殊〞方法论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公共支出的归宿公共支出的鼓励效应对商品消费的影响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对个人储蓄的影响公共支出的归宿问题的提出〔意义或重要性〕四种研究方法可见研究此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提出〔意义或重要性〕关系到公共经济目标的实现具体地:第一,公共支出政策的作用更加直接;第二,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并不平等;第三,名义上的受益者可能并非最终的受益者。所以,有必要研究谁真正受益的问题。四种研究方法货币流量方法分摊法一般均衡分析考虑效用函数公共支出的鼓励效应公共支出可以分为用来提供两类物品的:一是市场根本不提供的;二是市场虽然提供,但是却提供缺乏的。提供“非市场物品〞的公共支出的鼓励效应:——赞同——不赞成-表态或退出或激进行动提供“市场性物品〞的公共支出的鼓励效应:——从商品消费的影响看,有可能“消费过度〞,也有可能“消费缺乏〞——从劳动力供给行为看,往往有减少个人劳动力供给的鼓励——从储蓄行为看,往往有减少私人储蓄的鼓励,当然并不尽然消费过度〔见图10-5〕消费缺乏〔见图10-6〕公共支出工程的本钱收益分析与私人工程CBA的区别:1收益和本钱的范围2收益和本钱的衡量寻找影子价格创造影子价格3选择社会折现率收益和本钱的范围私人工程只考虑私人本钱和收益,公共工程那么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社会本钱和收益。不仅要考虑直接本钱与收益,也要考虑间接本钱和收益,包括无形收益。要注意区分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将后者去除。寻找影子价格在产品有市场价格时要考虑是否存在价格扭曲,一般要将扭曲因素予以剔除。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假设政府采购的商品的供给是无弹性的,那么无须矫正。创造影子价格无形收益衡量方法例如时间价值估计例如生命价值估计例如都不完善,但聊胜于无。选择社会折现率选择适宜折现率的必要性原那么:不可偏高〔不能以私人使用资金的边际生产率为标准〕也不可偏低〔不应低估私人部门对长期利益的考虑〕进一步分析考虑风险因素确实定性等价方法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其他原那么

——贝叶斯准那么——最大最小标准——最小最大标准本钱有效性分析〔CEA〕考虑风险因素的

确定性等价方法某人考虑是否参加某培训工程,设当前收入为E元,接受培训后个人收入有可能〔设概率为50%)上升Y元,也有可能(设概率为50%)保持在E元。个人预期收入为:EY=50%(E+Y)+50%E=E+50%Y,亦即,个人预期收入增加50%Y。问题:个人愿为此培训方案支付的学费最高是多少?是否愿意支付的上限是50%Y?不是。因为50%Y不是确定性的收入,而是有风险存在。假设个人是风险回避者,给予个人获得确定性的收入增加的时机,个人将宁愿接受低于50%Y的某一确定性的收入〔设为A〕,而同时保持效用水平不变。这一确定性的收入A即为有风险的收入〔此处为50%Y〕的“确定性等价〞。对于工程CBA而言,这意味着,如果其收益的度量没有考虑风险,实际上会高于人们的真实的评价。可以利用“确定性等价〞进行调整。设个人在一个有50元收入的风险工程与一个有45元收入确实定性工程之间无差异,那么45元为那个50元的风险工程确实定性等价。这里可以说有10%的折扣。亦即,对于风险工程的收益有必要加以折扣10%,以求得“确定性等价〞。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

贝叶斯准那么ABC工程I200180120工程II350100200工程III180240150I:II:III: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

最大最小标准ABC最小收益工程I200180120120工程II350100200100工程III180240150150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

最小最大标准ABC加总工程I200(150)180(60)120(80〕(290)工程II350(0)100(140)200(0)(140)工程III180(170)240(0)150(50)(220)本钱有效性分析〔CEA〕为防止收益度量的困难,可以确定某一容易观察的目标,设该目标实现即为“有效〞。考虑各种可能实现前述目标的有关方案及其可能发生的本钱大小。确定以最低的本钱达成相同有效程度的工程。启示:“不惜代价〞不符合经济学原那么。第六讲税收的标准分析税收公平、税收效率与最优税收税收的公平原那么〔1〕受益原那么根本要求税基的选择税率确实定新思路:林达尔均衡受益原那么要求根据个人从政府支出中得到好处的大小决定征税的多少。受益越大,征税越多。如何衡量受益的大小?财富/收入/消费/公共效劳的本钱——税基的选择问题。税率确实定方面也存在争论对受益原那么的批评和开展批评:衡量问题人际比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开展:林达尔“自愿交换模型〞布坎南确定税率结构的条件布坎南确定税率结构的思路考虑个人对公共品的需求具有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亦即,收入和价格的变化都会影响个人对公共品的需求。或者也可以说影响人们对公共品的评价。或者说影响人们得自公共品的受益的大小。收入增加,对相同的公共品的评价上升,或者说边际替代率提高,也可以理解为得自同一公共品的受益增加。税价提高,对相同公共品的评价下降,也可以理解为得自该公共品的受益减少。设收入增加的同时,将个人的税价提高相同的幅度。假设收入弹性大于价格弹性,那么收入增加导致的受益的增加大于价格上升导致的受益的减少。总体看有受益的增加。那么依受益原那么,该多征税〔累进〕。假设收入弹性小于价格弹性,那么收入增加导致的受益的增加小于价格上升导致的受益的减少。总体看有受益的减少。那么依受益原那么,该少征税〔累退〕。税收的公平原那么〔2〕支付能力原那么根本要求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牺牲相等原那么税基的选择税率确实定横向公平Equalsshouldbetreatedequally.如何判断两人地位相等,或支付能力相等,或福利状况相等?收入/消费/财产/其他都有考虑不周之处纵向公平不同的人应该得到不同的对待,但仍要保证公平。〔亦即,不同的人应该得到公正的区别对待〕怎样做到公正的区别对待?牺牲相等,或福利损失相等。又可分为绝对牺牲相等、比例牺牲相等和边际牺牲相等。税基选择上的一些争论支持所得税的主要论点:消费潜力反对所得税的主要论点:双重征税主张消费税的另一点理由:对从社会资源的索取行为征税。反对消费税的主要论点:导致财政危机为所得税的辩护:何双重征税之有?往往并列,再以财产税作为补充。税基选择的经济实力标准〔1〕综合所得或全面收入不仅局限于货币收入,且具有不管来源、不管实现与否、不管是否使用的特点。试图将能够带来福利增进的因素都考虑进来,包括政府补贴性的支出。但即使两人综合收入相同,福利状况仍然有可能不同。假设考虑这一点进行调整,又产生新问题。税基选择的经济实力标准〔2〕一般支出不是简单的消费税,并不在每次消费行为发生时征税,而是就单位时期内的消费总支出征税。总收入减去储蓄和投资等非消费支出。鼓励储蓄和投资,且可累进征课但对特定群体过重,且实施本钱较高。税率结构确实定没有简单的结论。三种牺牲相等原那么都只是有条件地支持征累进税。并不象有的作者所说的那样,认为牺牲相等原那么〔特别是边际牺牲相等原那么〕注定要求征累进税,才可保证公平。假设现实中不具备牺牲相等要求的征累进税的条件,是否累进税就不公平呢?不见得。〔回到前面讲到的对公平标准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于税收公平理论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实行累进税而言,人们发自内心的直觉并不比‘科学’离真理更远。〞税收的效率原那么税收效率原那么是否要求“税收中性〞“税收中性〞的含义现实中是否存在纯粹的税收中性效率损失最小化是适宜的税收效率原那么税收中性经济学中的“中性〞一词往往强调“没有影响〞〔考虑“货币中性〞一说〕。怎样做到不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应该“出人意料〞,但这又1不符合斯密的适宜的税收原那么2还是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彻底的出人意料是不可能的。利用经济学术语,税收中性指的是,税收不应该破坏现实中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系列帕累托效率条件。全面考虑人们的多方面选择,绝大多数税收都会在这样那样的某一方面破坏税收中性。有人将“税收中性〞理解为扭曲最少的税收。——这里已经成认税收带来扭曲了,而果然有扭曲,也就不是中性的了。为防止对这一用词的误解,不如将上述理解的效率原那么直接称为“扭曲最小〞或“效率损失最小〞。效率损失何以发生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不会产生效率损失替代效应产生效率损失什么是税收的收入效应?根本理解:税收使个人可支配的实际收入下降,或支付能力下降,但并未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怎样理解“并未改变行为方式〞?用经济学术语说,指税收没有改变人们的边际替代率。没有改变行为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对人们的行为没有扭曲。因此没有效率损失。什么使税收的替代效应?根本理解:税收的征课使纳税人的行为方式发生改变。亦即,改变了人们的边际替代率。或者说对个人的行为造成了扭曲,因此也就产生了效率损失。典型如英国历史上“窗户税〞的例子。收入效应不会产生效率损失考虑两种商品X和Z,价格分别为Px和Pz,设个人收入为Y,可写出个人面临的预算约束为:PxX+PzZ=Y。预算线斜率为〔-Px/Pz〕。假设再引入与该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知MRS=〔-Px/Pz〕。假设税前MRS=MRT=-Px/Pz,帕累托效率条件成立。设对两种商品同样征税,税率为t,税后个人的预算约束为(1+t)PxX+(1+t)PzZ=Y,可知这相当于PxX+PzZ=Y/(1+t),即实际收入下降,而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以及MRS并未变化。可见只有收入效应发生。税后MRS=MRT=-Px/Pz这一条件仍然成立。所以收入效应不产生效率损失。替代效应产生效率损失设只对X产品征税,税率为t,个人税后预算约束为:(1+t)PxX+PzZ=Y,预算线斜率发生变化,为-(1+t)Px/P。此亦等于税后的边际替代率,因产商得到的价格仍然是Px而非(1+t)Px,所以边际转换率仍然等于Px/Pz,这意味着帕累托效率条件遭到破坏。效率损失产生。效率损失的衡量可以利用需求曲线计算税收引起的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作为效率损失的度量。但是须利用补偿需求曲线计算效率损失——何以用补偿需求曲线计算效率损失?——补偿需求曲线的导出——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什么要利用补偿需求曲线?普通需求曲线没有区别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补偿需求曲线是剔除了收入效应、只考虑替代效应的需求曲线。既然只有替代效应产生效率损失,所以就应利用补偿需求曲线来计算它。补偿需求曲线的推导计算公式的推导EL=(1/2)△P△Q需求弹性η=(△Q/Q)/(△P/P)可推知△Q=(η△PQ)/P将此式代入上面EL计算公式EL=(1/2)△P(η△PQ)/P=(1/2)(△P/P)η(△P/P)PQ令t=(△P/P),有EL=(1/2)t2ηPQ最优税收〔1〕最优商品税初步分析拉姆齐法那么弹性倒式法那么等比例递减法那么对拉姆齐法那么的修正初步分析是否可以对所有商品征课相同的税收?无法做到。比方无法对“闲暇〞这种特殊商品直接征税。既然弹性越大,效率损失越大,是否可以只对弹性小的商品征税?不妥。多小算小?拉姆齐法那么答复了对不同需求弹性的商品如何征税的问题。对不同补偿需求弹性的商品征税,要想做到效率损失最小,两商品的税率之比应该等于其补偿需求弹性之比的倒数。这一原那么又称为“弹性倒式法那么〞。由此,易推出“等比例递减法那么〞。对拉姆齐法那么的修正考虑闲暇对于与闲暇呈互补关系的商品征高税,对于与闲暇呈替代关系的商品征轻税,可以有鼓励多工作的效果。考虑收入分配公平对于穷人集中消费的商品,即使需求弹性低也应征低税;对于富人集中消费的物品,即使需求弹性高也应征高税。问题:商品税是否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无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一观点的思路:收入弹性高的商品价格弹性也高,所以多征税后消费减少,税收无法增加。考虑炫耀性消费/地位、身份性消费考虑钻石性物品最优税收〔2〕最优所得税又一个“弹性倒式法那么〞及其修正两条一般原那么:〔1〕高收入按高平均税率纳税,低收入按低平均税率纳税;〔2〕收入级别的最高档和最低档的边际税率都应该特别低。最优税收〔3〕最高收入级别的边际税率为零可以带来帕累托改善最高收入级别的边际税率为零可以改善收入分配公平状况第七讲税收的实证分析税收归宿、税收鼓励与逃避税收税收转嫁的假设干影响因素供求弹性与税收归宿垄断条件下是否可以完全转嫁税负税收归宿的进一步分析税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税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逃税的经济分析以及针对逃税的政策选择税收转嫁的假设干影响因素税基选择税基宽窄税收管辖权范围供求弹性其它供求弹性与税收归宿几何分析:一般情况几种极端情形无关性定律几何分析几种极端情形ηS=(△QS/Q0)/(△PS/P0)ηD=(△QD/Q0)/(△PD/P0)△QS=(ηS△PSQ0)/P0△QD=(ηD△PDQ0)/P0△QS=△QDηS△PS=ηD△PDηS△PS=ηD△PD垄断条件下是否可以完全转嫁税负初步分析需求为线性,且本钱固定不变时,垄断厂商刚好能够转嫁税负的一半本钱递减条件下税负转嫁程度最高对垄断厂商利润征税,无法转嫁需求弹性为常数,且大于1时,垄断厂商可以超过100%地转嫁税负有时刚好能够转嫁税负的50%需求为线性,且本钱固定不变时,垄断厂商刚好能够转嫁税负的一半思路:先求税前均衡价格P0,再求税后价格P1,最后求税收引起的价格变化△P=P1-P0。然后将△P与税额u比照,可知转嫁程度。AR=a-bQ→TR=aQ-bQ2→MR=a-2bQAC=m+nQ→TC=mq+nQ2→MC=m+2nQMR=MC→a-2bQ=m+2nQ→Q0=(a-m)/2(b+n)→P0=a-b(a-m)/2(b+n)引入单位税u,MCt=MC+u=m+2nQ+u税后MR=MCt→a-2bQ=m+2nQ+u→Q1=(a-m-u)/2(b+n)→P1=a-b(a-m-u)/2(b+n)求△P=P1-P0△P=bu/2(b+n)本钱固定不变意味着n=0,有:△P=bu/2b=u/2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u/2亦即,只能转嫁税负的一半。本钱递减条件下税负转嫁程度最高有时甚至无法转嫁对垄断厂商利润征税,无法转嫁设税前厂商利润π=TR-TC。利润最大化条件为[dTR/dQ]-[dTR/dQ]=0即MR=MC税后厂商利润为(1-t)(TR-TC)利润最大化条件为(1-t)[dTR/dQ]-(1-t)[dTR/dQ]=0,也是MR=MC可见,税后厂商不会改变其价格和产出决策。有时也可以完全转嫁税负需求弹性为常数,且大于1时,垄断厂商可以超过100%地转嫁税负思路:仍然是先确定税前均衡价格,再确定税后均衡价格,再计算二者差额,并与税额比较。税前MC=MR→P0税后MC+u=MR→P1税前:MC=P[1-(1/η)]→P0=MC/[1-(1/η)]税后:MC+u=P[1-(1/η)]→P1=(MC+u)/[1-(1/η)]=MC/[1-(1/η)]+u/[1-(1/η)]△P=P1-P0=u/[1-(1/η)]设η>1→(1/η)<1→[1-(1/η)]<1→该式的倒数大于1→△P>u税收归宿的进一步分析考虑从价税考虑其它市场形态考虑现代厂商理论考虑一般均衡分析考虑一般均衡分析一项税收的影响往往不只局限于单一的行业或要素,而是会发生更广泛的相互影响。所以,有必要对一项税收的全面影响进行分析。可从两角度进行:使用方〔支出方〕受到的影响来源方〔收入方〕受到的影响例:对某商品实行选择性课税,试进行初步的一般均衡分析。使用方:该商品的消费者受到影响,进而,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也会上升,其消费者也会受到影响。来源方:该商品生产中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会下降,该商品的替代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将会上升。税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两种效应和三种可能性思路+几何分析问题:个人能选择工作时间长短吗?对储蓄的影响两种效应和三种可能性问题:利息所得税是否一定减少储蓄?两种效应和三种可能性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三种可能性: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减少劳动力供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增加劳动力供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不变。利息所得税下的预算线税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初看上去不鼓励风险承担行为,因为个人冒同样的风险,在税后获得的收入减少了。但是如果政府不仅在个人有风险收益时要求分享收益,而且愿意在个人有风险损失时分担风险,如允许用利润冲减损失,亦即,政府愿作“沉默的合伙人〞,那么,就会在最大程度上鼓励风险承担。范里安的分析消费者有财富W,打算在一种风险资产上投资X。投资有两种结果:好和坏。设出现好结果γG的概率为π,出现坏结果γB的概率为1-π个人的预期效用为:EU=πU(W+XγG)+(1-π)U(W+XγB)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dEU/dX)=0参见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290-294页。(dEU/dX)=0→MAXEU的X*(dEU/dX)=考虑征税,风险资产上的投资报酬要按照税率t征税,那么税后报酬为(1-t)γG和(1-t)γB税后MAXEU的条件为化减,两项中都消去一个(1-t):由这一税后的最优条件可→MAXEU的Xt现在要做的是比较X*和Xt,假设Xt>X*,那么说明税后个人最优的风险资产持有量增加。令Xt=X*/(1-t),代入税后(dEU/dX),可推知,这一假设也可保证最优条件的实现,因此Xt和X*的这一关系成立。假设税前MAXEU条件成立,那么此式=0税后最优条件也满足。所以Xt=X*/(1-t),而,0<1-t<1,所以(1-t)的倒数大于1,所以Xt>X*。税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企业投资的影响考察对资本使用本钱的影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