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上)初二级历史期末自查自查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为了寻找查禁鸦片的国际法律依据,林则徐请人翻译了《各国律例》,了解外国对走私与偷渡的处理办法,从而使查禁鸦片“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有理有据。由此可见,林则徐的做法()A.适应了对外交涉需要B.丰富了中国法学内容C.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D.打击了国际贩毒集团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流缅划界图说》等等,其范围和规模大为壮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B.自然科学研究逐步兴起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3.“挟千里席卷之势,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烟焰和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火烧圆明园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4.洋务运动期间(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遣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如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从事行业外交(海关)海军(船业)矿务电报铁路商业医业教育人数321681816754A.打破了西方的科技垄断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D.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5.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A.边疆危机B.瓜分狂潮C.救亡图存D.开眼看世界6.如图漫画讽喻了列强对近代中国的某次侵略战争。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一帮西方人在旁边无动于衷地互相嘀咕: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人自己先打个痛快再说。此次战争导致()A.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B.中国丧失北方大片领土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清廷成为列强侵华工具7.“如果没有这场洗礼,那么,四年之后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的颁布和七年之后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可以肯定地说,不知要推迟多少年。”这表明戊戌变法()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B.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革除了中国社会的弊端8.清政府被迫承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由此可见,《辛丑条约》的签订()A.导致中国人民更加贫困B.导致清政府军事实力更加强劲C.导致封建制度瓦解加速D.导致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9.某历史教师复习课教学时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先后做了如下设计。此教学内容设计的调整旨在()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戊戌变法(1898年)调整为鸦片战争(1840—1842年)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戊戌变法(1898年)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A.更凸显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B.更突出历史事件的时序性C.更揭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D.更关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10.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B.关注民生问题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D.主张民主共和11.中华民国《农商部统计报告》中记载的开设工厂的数据: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2家,1913年1378家,1914年1123家。这些数字反映辛亥革命()A.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12.如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画面展示的是一南一北两个武者将人民踩在脚下,互相争斗的场景。.该作品()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D.歌颂辛亥革命中新军英勇杀敌13.下面是民国时期青年学生“最崇拜的人物”调查表(部分)。导致孔子票数变化的原因是()1913年调查结果(样本300)1919年调查结果(样本1056)孔子157票孔子1票A.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B.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D.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14.如图图片是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搜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图1图2图3图4洋务运动企业分布图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成都市青白江区家珍公园陈独秀《新青年》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亡国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15.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16.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了《小学国语教科书》,其部分课文有第10课《女子的能力》、第28课《兄弟们!想想看》,还有第16课陈独秀的演讲词《劳动者底觉悟》。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义务教育全面普及17.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红船精神”的内涵是()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C.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D.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8.下表反映了《新青年》杂志在不同时段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起止时间1915—1918年1919—1922年1923--1926年文章篇数770631128“革命”出现的频度0.78%2.45%25.14%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这首诗说明南昌起义()A.是在北伐胜利进军的背景下发动的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C.拉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20.1933年10月,《勤奋体育月报》创刊词疾声呐喊:“强邻压境,国难当头,积极地注重国民体育训练,准备疆场强劲的战士,养成耻雪保国的健儿。这是今后全国体育界的动向,也是全国体育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A.中国传统体育有向科学化发展的趋势B.七七事变后国人尚武意识被激发C.体育界自觉担当起抗日救亡的责任D.民众的体育观念得到极大的增强21.1935年5月20日,左路红军攻占冕宁县,进入彝民聚居区。刘伯承依照当地习俗,同彝民沽鸡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成立了“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这一做法()A.实现了战略转移B.传播了革命火种C.纠正了“左”的错误D.促进了抗战胜利22.下图中的人物和建筑共同见证了()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23.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此济南邮政推出了纪念邮戳(下图)。下列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24.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B.华北危机引发了一二·九运动促进抗日高潮C.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平型关大捷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战2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充分表现出政治中的成熟,能够顶住来自各方面的狂风恶浪,具有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把它称为抗日战争惊涛骇浪中始终屹立不摇的中流砥柱,是当之无愧的。”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中国的抗战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D.体现工农群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26.重庆谈判达成的《双十协定》中只规定了“双方同意各地应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关于解放区政权的地位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只是记录了双方在谈判中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说明重庆谈判()A.满足了国内和平与民主的愿望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妥协C.并未解决国共两党的根本分歧D.推动了社会政治的改造27.“有的同志害怕撤出延安后敌人破坏。毛泽东笑着说,延安不就是几座山头和一些土窑洞吗?大不了打烂一些坛坛罐罐。只要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不但可以有延安,还可以有西安、北平、上海、南京。”材料所述的背景()A.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抗争B.国民党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D.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28.若以战前的1937年6月为标准,截至1948年8月,法币(注:南京国民政府货币)贬值了400万倍,物价上涨近500万倍。由此可见,加速国民政府统治崩溃的因素是()A.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B.国民党军事进攻全面受挫C.解放区顺利完成土地改革D.中共中央战略部署的正确29.下面是1912—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变化图。推动这一变化的国内因素是()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30.民国初年,就全国范围来说,男子服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及西装等,但马褂、长衫仍然是一种最普遍的服装。材料主要反映了()A.延续传统服饰的强烈意愿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时代潮流C.改革社会风俗已势在必行D.近代社会生活中的新旧杂陈二、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共28分)31.“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的与“广东”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图一:三元里古庙图二:万木草堂图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图四:黄埔军校旧址大门材料二如表所示地点名人故居广州番禺邓世昌故居江门新会梁启超故居东莞虎门蒋光鼐故居惠州惠阳叶挺故居梅州蕉岭谢晋元故居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梁启超《饮冰室文集》(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4分)(2)根据材料二,选取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列举两种了解和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4分)示例:从名人姓名、籍贯、主要事迹、影响地位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名人: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得出“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这一结论的原因。(3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3.分)32.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总算起来,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左右。……正是这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天地。这是一种真正的智力开发,它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并哺育出戊戌维新的成批志士。……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激昂的呐喊呼叫,但新的观念却借助于具体的事务和实例改变着人们世代沿袭的成见和信念。——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晚清维新变法运动中,急剧的社会动荡,外来列强的种种欺凌,战败,割地赔款,增开商埠,中国陷入民族灾难中,显然它是晚清救亡图存的产物。在酝酿筹办期间,广采他国,特别是日本的教育制度,勾勒出近代中国的国家教育蓝图,并以政权力量推行各项教育措施。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大学之门,其开风气之先,树立了全国学堂之表率。——陈滔娜、沈洁《京师大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大学之路探寻》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年代小学堂中等以上学堂女学堂教会学校1900年以前37171900-1905年3413331906-1911年12016143(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些新式文化事业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文化事业的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使“中国陷入民族灾难”的史实。概括京师大学堂创办成功的主要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