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处是大标题样稿字样十
五字以内
8.1工作抽样的原理
一、工作抽样的概念
二、工作抽样的特征
三」作抽样的用途
如丁工作抽样的优缺点
jfjfjfwTE\<^Tffl
五、工作抽样与秒表测时比较
-、工作抽样的概念
凰概念:工作抽样(WorkSampling)是指对作业者
和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瞬时观测,调查各种作
业活动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进行工时研究,并
用统计方法推断各观测项目的时间组成及变化情
况
前工作抽样的概念例证。
工作抽样的概念例证
/例如,欲调查某车间设备的开动情况,经过数日随机抽
样观察120次,发现有90次处于工作状态,30次处于停止,
则可推断该车间设备开动率、停止率为:
开功率=——100%=75°o停止率=—/100°o=25°o
120120
/若对该车间的4名作业者(A、B、C、D)进行秒表测
B寸,其工作状态如图8・1所示,可以推算出阴影部分的面
积占63.75%。若采用工作抽样法,可以选择任意时刻对
被观测对象进行观测。图8-1右侧箭头表示观测次数是
10次,同时观测了4名操作者,所以总观测次数为
10次*4=40次。将统计结果列成表格,如表里1所示。
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
IIII
表8-1统计表
II误差1.25%1.25%
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
31
/AJ某中可见3想4渚作\L次1
数斗臣5次U怩皿*,态为1E加2
6
IFEUliUk*♦慢件।r者口*j|r-u--1_____
_(乂16o%-62.3
_
5%
—53」)7。,3附STOWe1
1.2?%,1^2之值就是:工作抽洋2
总误差
的6E差值。实践2止值2
随为必测次强增多而减少,双测5
次数越多,谟若懿小,与秒喂犬态
工碾收犍法
62.5%37.5%
秒相描诋。
63.75%36.25%
二、工作抽样的特征
□与秒表时间研究相比,工作抽样具有测定效率高、经济性
好、方法简便、易于掌握、测量精度高等特点,能满足使用
要求,并能适用于多种作业。
表8-2工作抽样法的特点
项目工作抽样秒表时间研究
测定方法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行瞬时观测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行连续测定
测定工具目视秒表或计时器
观测者的
不太疲劳相当疲劳,观测者必须专心
疲劳程度
名观测者可以观测多名对象;名观测者只能观测名对象;
观测对象111
可以同时观测作业者和设备同时观测作业者和设备有困难
观测时间根据观测目的可自由决定实际上难以在很长时间观测
观测结果得到的是工作率直接得到时间值
三、工作抽样的用途
□工作抽样法是对作业直接进行观测的时间研究方法,最
适合于对周期长、重复性较低的作业进行测定。
口作业改善。测定操作者或机器的空闲时间占总时间的比
率,以及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求出空闲比率后,再对
其空闲部分的时间组成细分成项目,加以观测记录,利用各
种分析方法技巧查找原因,谋求作业改善,使作业负荷合理
化。
工作次数空闪比工器嘿
工作比率-IOO°b
二.烦I000o
口设备管理改善。研究机器(设备)的开动情况,查找
机器开动率低的原因,对每一台机器可能出现的原因进
行抽样调查,通过分析了解哪类机器会出现哪类原因,停
止多长时间,对重要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有计划的对机器
进行保护,改进其生产能力。
口为制定标准时间,确定宽放率。利用工作抽样可以很
容易的制定除疲劳宽放以外的宽放时间标准,这样和秒
表测时法、预定时间标准化(PTS法)等结合来制定标
准时间。
二件二品M御利三磐盘父作'>率;g,JV放率,
生,祀数量
四、工作抽样的优缺点
工作抽样的优点工作抽样的缺点
测定效率高且经济有时往返走路时间多,应合理安排观测路线。
观测数据失真小,准只能得到平均结果,得不倒1详尽细致的反应个
确性高别差异(如同类作业的时间差异)的资料。
若操作者发现观测者时,有可能改变其工作
时间的随机性很强态
势,会使观测结果失真。
对生产周期短或重复性高的作业,不如使用
方法简便、适用秒
表测时。
工作抽样由于无法将作业分细,所以只适用
观测结果精度易保证
第三、四阶次的作业。
五、工作抽样与秒表测时比较
项目工作抽样测时
对观测对象的状态对观测对象的状态进行连续测
测定方法
进行瞬时观测定
测定工具目视秒表或计时器
观测者的
不太疲劳相当疲劳,观测者必须专心
疲劳程度
一名观测者可以观测
一名观测者只能观测一名对象;
观测对象多名对象;可以
时观测作业者和设备有困难
同时观测作业者和
糠薨观测目的可自由
观测时间实际上难以在很长时间观测
决定
观测结果得到的是工作率直接得到时间值
项目工作抽样秒表测时
研究对象工作班制度工时工序作业时间
测定工序及其组成要素的作业4
测定制度工时的利用情方
研究重点间,研究工序结构与操作方
及各类工时消耗比例
法合理性
主要用途分析工时利用,确定各类为制定工序标准时间提供实测件
宽放时间的标准资料业时间,分析改进操作方法
瞬间观察,调查活动事项
方法特点对工序作业进行多次重复观察上
发生次数与发生率记录
8.2工作抽样的方法和步骤
、工作抽样的方法
、工作抽样的实施步骤
-、工作抽样的方法
口工作抽样的原理来自于数理统计的理论,以概率法则作
为基础的方法,欲取得正确的工作抽样结果,必须遵照两条
基本原则:一是保证每次抽样观测的随机性;二是要有足
够的抽样观测次数。但由于工作抽样法毕竟不是全数调
查,就可能产生误差(见前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给一
个允许的误差范围,只要所取样本数足够大,使测定的结果
在允许的范围内,就认为达到一定的可靠度和精度了。
1、正态分布
__2,可靠度与精度
——3、工作抽样观测次数n的确定
1、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概率分布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分布,用途十分
广泛,工作抽样法处理的现象接近于正态分布曲线。以平
均数为中线的两侧取标准差的1倍、2倍、3倍时,其面积
分别为总面积的68.25%、95.45%、99.73%。
图8-2正态分布曲线
/在工作抽样中,标准偏差O的取值大小和抽样结果的可靠
度对应。工作抽样一般可取2。的范围,即确定95(案际
95.45)的可靠度,其含义是在抽取100个子样中有95个是接近
总体(或称母体)状态的,后者说事前预定抽样数据中有
954以上落入±2。的范围内,剩下的有5%可能落在±2。蠲I
之外。
表8-3正态分布概率
±2.586
范围(±o)±.076o±lo±1.96o±2a±3a±4o
CT
概率(%)50.068.2795.095.4599.099.7399.99
6。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
99.99966%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
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
界。
2、可靠度与精度
/二项分布:假定某一作业项目的实际作业率为P(或称
工作率或称发生率),则空闲率为q=1-P,则此作业的概率分
布为二项分布。
/根据统计学中二项分布标准差O为:即u秒卜丹(8-1)
P——观测事项的发生率(开始为预计值)I第
n——抽样观测次数(即样本数)。
/统计学证明,若P不是很小(5%以上),当nPN5时,则二
次分布非常接近正态分布。
可靠度:可靠度是指观测结果的可信度,其含义是指子
样(体)符合母体(总体)状态的程度。工作抽样可靠
度一般都是预先给定,通常可靠度定为95%
精确度:精确度就是允许的误差,工作抽样的精确度分
为绝对误差E和相对误差S。当可靠度为95时,
(8-2)
(8-3)
/对一般的工作抽样来说,通常取绝对误差E为2个3注眈误差
S为5TO%对于绝对误差依据经验规定,按工作抽样的目
的不同可在表9-4中查出允许的绝对误差值的大小。
表8-4不同抽样目的允许的绝对误差E值
目的E值
调宜停工,等待时间等管理上的问±3.6%-4.5%
题±2.4%-3.5%
作业改善±1.2%-1.4%
决定工作地布置等宽放率±1.6%-2.4%
制订标准时间
小1—诃=1
3、工作抽样观测次数n的确定
/原则:在满足可靠度及观测精度的前提下,确定合理
的抽样次数。
/方法:图表法和计算法。
图表法:在作业率(工作率)已知条件下,根据观测
目的、观测误差(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确定观测次
数可利用表8-5来确定。
计算法:当可靠度设定为95%时
<?=4^1-^/£2(8-4)/式中,E为绝对精度,S为相
n=4(l-P)/S2P(8-5)对精度,P为观测事件发生率,
n为需观测的次数。
,确定P值有两种办法,一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统计数,先大致
选定一个P值;另一种办法是可预先进行100次左右的试观
测来求P。注意,预观测次数并非仅仅为了计算用,可作为整
个观测次数的一部分,计入总观测次数中。
例8-1经过100次观测,求得某设备的开动率(或作业率、
工作率)为75%,若取绝对误差为±3;求观测次数?
解:按式(8-5)得:
n=4P(l-P)/E2=4x0.75(l-0.75)/(0.03)2=833(^)
已经观测了100次,尚需追加(833-100)次二733次。
二、工作抽样的实施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范围
2]调查项目分类
“确阚测路径
7设计工作抽样观测表
5]试观测及总观测次数的确定
“向有关△员说明调查目的
7、正式观测
olffl
8、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明确调查目的范围
/调查目的不同,则观测的项目及分类,观测的次数,观测表
格的设计,观测时间及数据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例如,调
查设备开动率,则要明确调查的范围,是一台设趣是车间
主体设备。若观测人的工作比率,也要明确测定的对象
和范围,以便后面工作开展。
2、调查项目分类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范围,就可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类。如
只是单纯调查机器设备的开动率,则观测项目可分为
“工作(既开动)、停工(停机)、闲置”三项。如
果进一步了解停工和闲置的原因,则应将可能发生的原
因详绷类,以便进一步了解,图8-3是对设备的观测项目
分类图。图8-4是操作人员的观测项目分类图。
图8-3设备观测项目分类图
图8-4操作人员观测项目分类图
3、确定观测路径
在观测前,首先按绘制被观测者的设备及操作者的平面位
置图和巡回观测的路线图,并注明观测的位置。工时测定
人员按事先规定好的巡回路线在指定的观察点上作瞬间观
察,判定操作者或机器设备的活动属于哪一类事项,并记录
在调查表上。图8-5为某工厂的机器与操作者的配置平回
1。图中圆圈为观测机器的位置,X为观测操作者的位置,带
箭头的线表示巡回路线。
图8-5机器与操作者的配置平面图
4、设计工作抽样观测表
为了使抽查工作准确、高效,应根据企业实际问题事先设
计好表格。表格一般包括观测项目、观测者姓名及日
期、被观测的对象情况、观测时刻等内容,根据内容和目的
而定。表8-6是研究作业和空闲时间比例的观测表。一
表8-7的观测仅仅是观测3台机器及3名作业者的开动率及作
业率。而表8-8已将机器的停工和作业者的空闲细分,对
观测结果的汇总处理能求出各活动时间的组成比,并分析
其原因以进行改善。
表8-6工作抽样观测表
工厂名:车间名称:
作业名:轴加工
时间:年月日(8:00~17:00)
观测者
粗车精车磨削铳槽
总计(比率)
8:10XVXO
8:26△OVO
8:42OXVX
8:500V
O1217151761(50.8)
合V866525(20.8)
计△524314(11.7)
X374620(16.7)
表8-7观测机器开动率和操作者作业率
操作率
分类操作空闲合计(父
)
1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g
机
器2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工g
22gg
3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55
1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能gg
济2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g白
3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533
表8-8空闲时间细分观测
洗
商
停
清
工作工作搬等材等检作业操作率
手
议
电
运
分类操作修理故障扫
中准备料查小计6)
正正
1正
正
,
2正正正正
腿
正正
3-O
正
1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
2正正正
正
50
15
臼
臼
臼
臼
5、试观测表及总观测次数的确定
/正式观测前,需要进行一定次数的试观测。通过试观测求得该
观测事项的发生率(作业率或空闲率),然后根据前面所述
式8-5及式8-6决定正式观测次数。
驷观测某加工车间10人的作业状态,试观测一天,观测20次,则
K得到了10x20=200个观测数据,对观测数据进行绷后有
150次作业,50次空闲,则操作者的作业率为P=150/200xl00
二乃,当可靠度•(置信度)规定为95,相对误差为±5%时,
则由式8-6求得观测次数为二
”即一山m=533次
Sp0.05xO.75
一般独道观测次数决定于精度大小,为保证足够精度,W
尽可能多。
考虑到调查目的,观测对象的工作状态,确定观测期间显
得很重要。在上述例子中,一天做了200次观测,即使再
准确也难以此来推断其一周,一个月的工作状态,因为工
作效率会随着日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具有一定周期性
等,还有因生产计划和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此例中,因为是10人作业,假设每天观测20次,则求得观
测期间为:
观测总次数
观测时降a267\$天)
观泊对彖每天观测次数1020
显然一天的观测次数为:
•夫的观;力次数
d/测时间
决定观测次数和观测期间应考虑以下几点:
以找出问题进行改善和推断作业率为目标的场合,若工作稳
定,每天观测20--40次较合适;而工作内容在一天中有较大
变化时,应取发生变化的时刻。
如果作业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决定观测时刻必需取变化周
期的整数倍,或取与最小、最大周期相同的时刻。
在观测时,若作业内容稳定而均匀,可确定较短的观测期
间,
如装配线上的作业。而对非周期性作业,观测期间应延长,
每天观测次数也应增多,如机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内容不均
匀等,要了解各种时间变化就需要确定较长的观测期间。
决定观测次数和观测期间应考虑以下几点:
研究宽放率(疲劳宽放除外)或作业内容变动大的场合,好
观测期间稍长些。
观测期间应避开非正常作业时间。
研究宽放率(疲劳宽放除外)或作业内容变动大的场合,町
观测期间稍长些。
观测期间应避开非正常作业时间。
6、向有关人员说明调查目的
为使工作抽样取得成功,必须将抽样的目的、意义与
方法向被观测对象讲清楚,以便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并
要求操作者按平时状态工作,避免紧张或做作。
7、正式观测
(1)决定每日的观测时刻。
正式观测还需决定每天每次的观测时刻。根据抽样理论,®
期间的全部时点的选择的几率要均等,观测时刻必须是随机
的,以免观测结果产生误差。随机决定观测时刻的方法很多,
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利用随机数表决定观测时刻
2)利用系统抽样原理确定观测时刻
3)利用分层随机抽样原理决定观测时刻
(2)实地观测
1)利用随机数表决定观测时刻
常用的随机数有二位随机数表,也有三位随机数表,表8・
9为一个三位随机数表。它是从0:00到7:59的8个小时里,天
随机的选择25次的观测时刻。具体应用如下:
例:观测天数5天,每天观测20次,观测期间是:每天8:00-
17:30,其中12:00-12:45为中午休息时间。
首先,选择每个观测的列号。为防止每天在同一时刻观测
会产生偏差,通常可用骰子来选择使用不同的列号码。
/其次,根据随机时刻表进行换算观测时间。因为作业开始
时间为8:00,所以随机时刻表的列上时间全部加上8个小
时。比如用骰子选择了第一列,(19)0:05+8=8:
05即8时05分。表8-10显示了此实例的20次的换算时刻。
/然后,决定观测时刻。因为一天观测20次,先将列中括号吠于
20(如21、22、23、24、25)相对应时刻剔除;又因为
12:00~12:45为中午休息时间,从而12:00'12:
10'12:35也需剔除。这种观测次数只有17次,不能满2©
次。因而要追加3次观测时刻:(21)3:45、
(22)1:10'(23)6:20°(见表8-10)
/以上说明了使用表8-9的观测时刻随机数表来决定一天20
次观测时刻的方法,剩下4天应以同样的方法确定。
换算时间20次观测时刻的顺序
1
(19)0058:051午休
0208:202
0558:553
(22)1109:10*4
(20)1209:205
(24)1359:35X
23010306
30511057
(16)31011108
(25)3151115X
32511259
(21)3451145*10
400(+8)-1200X
4101210X
(18)4351235X
455125511
500130012
(15)505130513
(17)535133514
555135515
(23)6201420*16
6:4514:4517
6:5014:5018
7:1015:1019
7:2515:2520
表8-10由
时刻随机
数表换算
观测时刻
注:前面
标有
“*,,为
追加观测
时间,因
要减去午
休的3次。
2)利用系统抽样原理确定观测时刻
例8・2设在某厂的一个车间实施工作抽样。决定观测5天
每天观测20次,该车间上午8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中午
12时至下午1时为午间休息。试确定每天观测时刻。
系统抽样是依据一定的抽样距离,从母体中抽取样本所以
又称等距抽样。设每天总工作时间为t分钟要求抽样观
测n次,则在每一个时段t/n内随机的选取一个观测时间,
以后每隔t/n时间就观测一次。
解:可按下列顺序来确定:
/做两位数的乱数排列。以黄色球代表个位,取十个球,上面制
写0、1、2、3、・・.9;再以红色球代表十位数,上面同样分
别也写上0、1、2、3、…9。把两种不同颜色的球分别放在
两个不同盒中,充分混合。每次分别从这两个盒中随机的取一
球,记下球上的数字后各自放回原来盒中,再混合各取一球,如
此反复抽取,即得乱数排列。设共抽
取15次乱数,排列如下:06、83、68、08、43、62、85、
38、20、26、34、48、59、91、08o
/对上述乱数进行加加工,将大于50的数减去50,小于50的睬
留,重复的数只保留一个。这样便得出如下数:06、
33、18、08、43、12、35、38、20、26、34、48、09、
41o
/将大于30的数去掉。一般每天第一次观测不应太迟,一般
设定在上班后三十分钟内进行,为此需将大于30的数据去
掉。最终保留的数的个数应大于观测计划要求进行的天数。
这样就得出:06、18、08、12、20、26、09。
/决定第一天的观测时刻,首先取乱数排列中的最前面数字
06作为第一天第一次观测时刻,因为8时上班,所以第一飙
测时刻为8时06分。由系统抽样原理,随后决定每次醐IJ的等
时间间隔,每天工作480min,减去第一次
06min,再除以每天观测次数20,则得出时间间隔为:
(480-6)-20=23.7=24(分)
/第二次观测时刻为:8时06分+24分=8时30分
/第三次观测时刻为:8时30分+24分=8时54分
J1*29取
如此类推可得出第一天20次的观测时刻。
决定第二天观测时刻,取乱数排列的第二个数字18作为第
二天第一次观测时刻,于是第二天第一次观测时刻为8时18
分,由于等时间间隔为24分,所以第二次观测时刻为
8时42分,第三次观测时刻为9时06分,如此可类推出第沃
的20次观测时刻。
决定第三天到第五天的观测时刻与确定前两天观测时刻方法
相同,五天的观测时刻见表8・11。
此法简单、时间间隔相等,利于观测人员掌握。不足之处任
除了每天第一次的观测时刻是由随机原理决定的,其余的观
测时刻随机性不强。
表8-11观测时刻表
观测日12345
乱数0618081220
观测起点8时06分8时18分8时08分8时12分8时20分
观测间隔(min)2424242424
8:18
42
9:06
30
18:06548:088:128:20
23010:323644
35418569:009:08
49:18429:202432
54211:444856
610:060610:0810:1210:20
730323644
854305611:0011:08
911:185411:202432
104213:444856
哥
O寸30C49
c\iomin
m寸
Ir-1
Z9O寸8
IgOZ寸
m寸
r-Hr-I
8CMQO寸
om-nr\ib
m寸
Ir-I
COCM..9O
r-i寸3。m
9。寸8r\j
om«nt寸
izn寸
IITT
3)利用分层随机抽样原理决定观测时刻
分层抽样的原理是将总体分为若干层,再从各层中随机的抽取
所需的样本。
例如某工作单位的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上午8:00-8:3030min正式工作前的准备
8:30—11:45195min工作
11:45-12:0015min收拾
下午1:00-1:1515min下午正式工作前的准备
1:15-4:30195min工作
4:30—5:0030min一天工作结束后进行整理'整顿、清
洁、清扫工作。
显然各段工作时间工作性质不同,所以应按分层抽样的原理
来决定观测的次数和随机数来确定观测时刻。
假设每天需观测的总次数n二150次,每天工作8h。其测
的次数如下:
彳。
上午8:00-8:30X150=9,次)
480
中午11:4572:00-1^—x150=5(次)
480
下午1:007:15-15、150=次)
480
-^-x150-9(次)
4:30-5:00480
195+1959a
上午与下午工作时间--------------✓150=122(次)
480
(2)实地观测
观测人员按照既定的观测时刻及观测路线,根据预定的抽
样项目,逐个观测并将观测的活动状态准确地记录在设计
的表格上。一定要记录在一看到的一刹那的工作状态即瞬
时观测),不能犹豫迟延,是什么就记录什么,切忌用主观的
想象推断来代替客观发生的事实。观测人员在得到观测事
项后,要很快的判断其属于哪一类。在熟记活动事项分类
后,现场记录并不困难。
8、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全部观测结束后,就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及分
析其处理过程如下:
统计观测数据。每天(或每个班次)结束了,应将一天
(或一个班次)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并核对各个时刻的
记录有无差错。
计算项目的发生率。计算出每一个分类项目的发生次数并
计算各个项目的发生率,即
H口Y•本。
某项目发生率=,;':三」,X100%
剔除异常值。在完成全部观测之后,需检验观测数据
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数值应予以剔除。(判断异常
值常用的“三倍标准差法”在前一节已经阐述)
例8-3对某工厂某车间的设备自6月9日至6月20日期间进行
了10天(休息日除外)的现场巡回观测,得到观测的结果
列在表8・12中。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管理图来进行分
析。
表872机械设备开动率观测数据
日期观测次数n设备开动数设备开动率p
6月9日20016080.0
6月10日20016683.0
6月11日20016281.0
6月12日20013266.0
6月13日20016281.0
6月16日20015678.0
6月17日20014482.0
6月18日20016683.0
6月19日20016281.0
6月20日20015683.0
合计2000159679.8
观测设备设备
日期次数开动开动率
1斐P
6月9日20016080.0.
解:表8-12已求出10天的平均开6月10
-4
动率(作业率),则日
=79.86月11
20016281.0、
日
6月12
hi20013266.0■.
日
6月13
20016281.0,
日
6月16
20015678.0
日
6月17
20014482.0、
日
6月18
小时83.0.
管理图中可以判口听66%
20016281.0.
6月2早
的开动率为异常值,应剔除。
日20015683.0.
合计200()159(79.8
,'"j二V---'•-上、'''I■
图8-6管理图
重新计算设备开动率(作业率),求绝对误差及相对
误差,剔除异常值后的设备平均开动率为:
。二巴竺X100%=0.813=81.3%
1800
由事先确定的E=±3%,可靠度为95%,计算出总的醐次
数为:
4/^1P}40.813(1().813)r汨
11==-="次)
E'().()3),
1800次观测数据远大于所需的观测次数,足以保证修
求。此时绝对精度为:
上—1加―
=2>9.1910=0.01838-1.84%
\I800
相对精度为:
\\-p!1-0813
S=2:—=2」=2x0.0113=2.26%
\nP\1800x0.813
原选择的绝对精度为±3%,相对精度为±5力说明此
观测也是有效的。
若剔除异常值后实际观测次数没有达到所需的观测
数
则需继续补测。
分析结果,改进工作
通过上述步骤,确认结果可信之后,就可得出与设计勖相
应的结论,如作业率(发生率)是否合适,设备的负荷如
何,工人的工作状态,各种作业活动时间组成比是否合适
等。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体改善措施等。达到工作抽样
能充分发掘人员与设备的潜力,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的目的。
例8・4某企业的齿轮厂工作抽样应用
例8・5某饮料厂工作抽样应用
例L某齿轮厂加工一批圆柱齿轮(见图8-7),应用工
作抽样法对作业进行分析与改进。
8
0
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调查对象。齿轮加工是某企业的重要作
业之一,从每月的计划完成情况看,该厂齿轮生产属
薄弱环节,一直影响整机的配套率。劳资部门认为
主要原因是该工段的作业效率低,预计的作业率为
70%。为了减少无效时间,提高作业率,决定运用工
作抽样法进行作业改进。
(2)初步调查。主要对齿轮作业的工艺、设备、
人员、布置及作业方法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部
分结果见表8-13。
1卜150贝I
表8-13齿轮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内容设备台数工人数夹具
1钻扩孔、倒角立钻11钻模
球面导向
拉内孔、键槽拉床
211套
粗车外圆及两
普通车床心轴
3端面,33
4精车外圆及两普通车床
22-心轴
端面
5滚齿形滚齿机33心轴
6磨齿磨齿机22心轴
7打印去毛刺台钻11
8检查1
(3)对观测项目进行分类。因为主要调查空闲原因,
因此对可能当生空闲的观测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如表8-14所示。
表8・14观测项目分类
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宽放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宽放
钻、扩孔准备材料商谈问题滚齿清点数量入厕
拉键槽中间检查搬运零件磨齿其他其他
粗车清理工作地等待加工去毛刺
精车准备工夹具休息终检查
(4)确定观测次数。相对误差S取为5%,作业
率P为70%,代入公式计算观测次数n
n=40-P)=4x0-07)=68
S2P0.05-x0.7
(5)确定观测期间和一天的观测次数。齿轮
加工作业较为稳定,且日产量很均匀,故可取较
短的观测时间,确定为3天,共有14个工位,由此计
算得每天观测次数为
总次数_686
=16.33弋16
观测为象数观测H数14x3
(6)确定观测路径,如图8.8所示(P236)。
O——相应工位操作者的位置X——观测者的位置
(7)确定观测时刻。用表8-11所示得随机时刻表选择观测时刻。
首先选1~3列为3天的观测时刻表,每列时间从上到下加8,表示从
早8:00开始,当时间大于12:00时,则加9,表示扣除中午的1小时
休息时间,然后再剔除旁边()号内数字大于16的时间,则选择的3
天观测时间如表8-15所示。
表8・15三天观测时刻表
第一天Z弟rZr一—天"T"第一天弟一天
第三天第三天
8:208:208:1013:5513:1511:30
8:559:558:3514:0013:3013:45
10:3010:008:5514:0513:3513:55
11:0510:309:1014:5514:2014:00
11:1010:409:4515:4514:3515:05
11:2511:1010:0515:5015:1515:40
12:0011:5010:5016:1016:1016:10
♦・
表871观测时刻表
12345
观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伴侣动物抗感染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互通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云母带加热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计划实施方案
- 高中语文教师集体备课计划
- 成人教育教科室教学提升计划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优化建议
-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课堂管理计划
- 员工培训计划的说明
- 食品加工厂安全与卫生培训计划
- 2025道德讲堂课件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2025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2025年上半年绵竹市九绵产业投资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美术样卷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雇员招聘5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源需求与保障措施
- 中央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专题07力、运动和-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带答案解析)
-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新教材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5课文原文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