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建造养护与病害防治技术及工程案例_第1页
市政道路建造养护与病害防治技术及工程案例_第2页
市政道路建造养护与病害防治技术及工程案例_第3页
市政道路建造养护与病害防治技术及工程案例_第4页
市政道路建造养护与病害防治技术及工程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道路建造、养护与病害防治技术及工程案例1引言沥青混合料双层摊铺技术是将上层(磨耗层)沥青混合料和下层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同时摊铺碾压,利用下层沥青混合料释放的热量延长碾压时间,将较薄的上面层压实,是一种“热接热"(hot-on-hot)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双层摊铺路面的厚度最大可以达到12cm,上层厚度一般在2~4cm。双层摊铺施工工艺可解决超薄上面层铺筑质量难题。热拌沥青混合料双层摊铺技术能够产生并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沥青路面超薄面层技术的开发应用。由于超薄面层厚度很小、散热快,又多采用改性沥青结合料,对摊铺碾压温度要求比较苛刻。要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必须尽可能减少面层热量散失过快、碾压温度难以保证的问题。鉴于此,在应用超薄面层较多的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开始尝试将超薄面层和下面黏结层沥青混合料一次摊铺碾压成型。德国戴纳派克(DYNAPC)公司很快就生产出了热拌沥青混合料双层摊铺机。这种摊铺机由标准摊铺机改造而成,只需加装两组功能模块。标准摊铺机采用F300CS型,一组功能模块是45吨容量的沥青混合料斗,盛放黏结层混合料;另一个功能模块称为AM300,包含一个25吨容量磨耗层料斗、两个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模块配有两个可升降的辅助轮,组装熨平板时可以提供支撑。戴纳派克高性能摊铺机F300CS可以随时安装功能模块进行双层摊铺作业。双层摊铺机工作流程与普通摊铺机基本相同,工作流程示意见图1。和传统摊铺方式一样,黏结层混合料车将下层混合料输送至大容量料斗,再将面层混合料输送至上方第二个料斗,之后开始摊铺。通过刮料板将混合料输送到螺旋布料器,混合料被均匀摊铺和预压实,由于下层混合料熨平采用的是高密实熨平板,摊铺压实度达到90%以上。上面层混合料同时摊铺在已经预压好的下黏结层上。图1戴纳派克双层沥青摊铺机工作流程示意双层摊铺技术实现了两层不同类型混合料的“热接热"摊铺成型,可以充分利用下层的余热将较薄上层摊铺压实,不需要额外喷洒粘层油即可实现很好的层间连接。而普通摊铺工艺只能算是“热接冷"摊铺方式,必须洒布黏层油或者黏结防水层才能保证层间的黏结。

由于双层摊铺技术对于保证薄面层施工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荷兰、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双层摊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沥青路面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公路工程中最易出现破损和性能衰退的部分。以全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状况为例,尽管竣工验收平整度、弯沉值和抗滑性能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不少指标甚至大大超出了规范的要求。但是,在通车后大交通量、重载货车渠化行驶、高轮压和严酷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作用下,沥青路面较多出现行车道平整度、抗滑指标衰减较快、车辙、开裂、唧浆等病害。双层摊铺技术通过专门的摊铺设备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结合成整体参与路面结构工作。由于双层摊铺技术主要用来铺筑沥青表面层和黏结层。作为层状结构的沥青路面,沥青层之间良好的黏结性能和抗剪切能力非常重要。层间结合条件应力变形分析表明,层间结合不良时沥青层层底可能出现受拉状态、弯沉增加、剪应力增大。路面分层施工过程中,下承层表面经过充分振动碾压,钢轮压路机终压,表面已经非常光滑平整,加铺上层沥青混合料后,上下层之间结合面摩阻力要远小于混合料内部由沥青结合料黏结作用和粗骨料嵌挤形成的摩阻力。层间界面在路面结构内形成薄弱环节,水平抗剪切能力较弱。因此,目前多采用撒布SBS、SBR改性沥青黏结层改善层间性能。

2.1直剪强度

直剪试验中,对试样施加一个竖向荷载和一个水平推力。水平力会使基底试件与面层试件间产生剪切破坏,借此模拟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到行车荷载作用下,上下结构层间发生剪切破坏的情况,试验采用45。试验加载速率为2mm/min。分别切割了双层摊铺试件芯样、单层摊铺试样(层间设置了SBS改性沥青黏结防水层、乳化沥青黏层)共三组试样进行了45。斜剪试验,加载速率为2mm/min,试件保温60℃,图2是芯样外观。试验结果见表1。图2双层摊铺试件芯样表1粘结层抗剪强度(45°斜剪)对比(单位:kN)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双层摊铺试件的破坏抗剪力大于其他两种层间结合状态的试件。洒布SBS黏结防水层试件和洒布黏层油的试件抗剪性能离散性大,分析认为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的不均匀引起的,由于喷洒的沥青量会发生变化以及洒布的石子的数量也会有大的变化,造成了层间抗剪力的不均匀。而双层摊铺试件芯样不仅抗剪强度高,且表现出良好的均匀性,从图2也可以看出,由于双层摊铺采用的“热接热”的施工方式,两层不同类型的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互相嵌挤,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混合料,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2.2

GTM旋转剪切试验

GTM试验机采用揉搓方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通过GTM分别对“热接热"和“热接冷”两类试样进行了试验。图3GTM试验原理当滚轮旋转时,试件便承受设定的垂直压强(与作用于沥青路面的车轮的最大接地压强相同)。上滚轮与下滚轮之间的连线和水平线呈一定的角度,称为机器角。当滚轮旋转时,会对试件产生旋转揉搓作用。上、下滚轮的角度是固定的,因此和上、下滚轮同在一垂直面上的工作平台的倾斜角和机器角是一致的,而工作平台可以绕着上、下滚轮的连线自由转动,这样的揉搓动作使沥青混合料中的粒料如同承受剪切作用一样,在三维空间不停地产生相对位移。

在某一设定的机器角下,GTM自动记录下如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剪应变等参数的变化。

GTM主要试验参数在平衡状态下取得,平衡状态指的是GTM试验时每旋转100次试件的密度变化率为0.016g/cm3时的状态。GTM可提供的主要试验参数如下:(1)试件的最大密度:试件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密度。(2)旋转剪切系数(GSF):指GTM测定的混合料剪切强度与理论剪应力的比值。(3)旋转稳定值(GSI):指混合料试验成型过程中,最大角应变与最小角应变的比值,表征材料是否出现塑性。(4)剪切强度:指在一定温度、剪切角及荷载作用下,材料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5)旋转压实系数(GCI):指GTM试验时,试件在30转时的密度与60转时的密度的比值,表征材料容易压实的程度,可以作为确定碾压工艺的参考。

“热接热”试件成型方法:室内称取AC-20混合料(相对密度2.399,最大理论相对密度2.553,空隙率6%,滨州70#沥青,油石比4.0%)和AC-13混合料(密度2.512,理论密度2.672,空隙率6%,SBS改性沥青,油石比4.4%);按照三种组合成型试件:①3cmAC-13+7cmAC-20;②4cmAC-13+6cmAC-20;③5cmAC-13+

5cmAC-20。放入60℃保温箱中保温10h,然后再转至GTM试验机进行试验至平衡状态。表2为试验结果。“热接冷”试件成型方法:先成型AC-13试件(密度2.399,空隙率6%,高度10cm,滨州70#沥青,油石比4.0%),将成型好的试件切割成6cm高,在毛面加设黏层(SBS改性沥青,分别为每平方米1.2kg、1.5kg、1.6kg、1.8kg、2.0kg),放入60℃保温箱中保温8h。然后将光面向下放入GTM试模中,上面放入已经拌好的SAC-10混合料(密度2.512,空隙率6%,高度4cm,SBS改性沥青,油石比4.4%),转至10cm高,放入60℃保温箱中保温10h,然后再转至平衡状态,整个试验压力均为0.7MPa。表2“热接冷”试件GTM试验结果表3“热接冷”试件GTM试验结果对照表2和表3可知:(1)热接混合料抗剪强度明显大于冷接的试件。4cmAC-13+6cmAC-20组合结构热接抗剪强度提高70%。

(2)4cmAC-13+6cmAC-20结构组合在热接结构中抗剪强度最高。(3)层间喷洒黏结防水层时,抗剪强度会随着用油量增加而变大,但是变形(GSI)也会增大,当在1.8kg/m2时,达到最佳值。3平铁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施工工程实践承德平铁二级公路路面结构为3cm

AC-13+5cm

AC-20沥青面层。采用双层摊铺技术进行试验铺筑。3.1原材料上、下面层均采用90#重交沥青,集料采用石灰岩碎石,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并掺加部分河砂。3.2施工要点(1)下面层拌和楼产量控制在210t/h,上面层料拌和楼产量控制在70t/h左右,同时在生产中根据结构层厚度和压实后密度计算两种料的用量,保证出料量相匹配,实际施工中两种料的生产比例按3:1控制。

(2)配备一台混合料转运车,负责将两种混合料分别输入上、下层料斗中。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2~4m/min,摊铺速度要与出料速度相匹配。双层摊铺机的最大摊铺宽度为12m,其两侧各有1.5m宽的伸缩板,根据路幅宽度需要进行调整。

(3)摊铺前2h,对两套熨平板同时进行加热,保证熨平板温度达到100℃。上、下两层混合料摊铺时,松铺系数分别采用1.1和1.15。上、下两层分别采用无接触式平衡梁自动找平装置,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4)首先采用4吨的钢轮压路机稳压1~2遍,然后采用3台10吨的振动压路机复压4、6遍。终压采用12吨的压路机碾压。终压温度控制在90℃以上,但不高于110℃。

(5)施工横接缝采用平接缝,仔细计算混合料的数量,保证上、下层铺筑量的一致,当出现不匹配时(一般下层料会略多)应将多余下层切掉,切缝应在混合料尚未冷却硬结前进行,采用铁镐将边缘切除,可以留出下层料2m左右,待第二天施工时衔接。3.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主要是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达到技术要求。双层摊铺机的下层熨平板采用了高密实振捣锤,可以使摊铺密度达到90%,为了调整振捣的频率,事先安排了压实度的检测,根据初压结果,调整振捣频率。摊铺时采用灌砂法检测摊铺后的压实度,依此结果调整夯锤和夯板的频率、振幅,保证下层混合料初始压实度达到90%。

由于上层料会嵌挤到下层料中,压实度检测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当密度相差不大时,可以钻芯后直接检测芯样的密度进行压实度计算。当磨耗层较薄时,也可以主要控制下层的压实度,不再考虑磨耗层的密度。当上、下层料的标准密度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理论法和钻芯后切割法检测两层路面的压实度。理论法主要根据两层路面的厚度,换算出上、下层路面试件的标准密度,取芯后将检测芯样的密度与计算的标准密度进行比较,得出压实度。

通过钻芯切割法检测芯样密度,埋置锡箔纸于上、下层之间,记录下位置,双层摊铺后在此位置取样,可以根据锡箔纸的位置切割试件。但从芯样效果看,由于两层之间有嵌挤,切割后密度还是有一定的偏差。4黄石高速公路沥青罩面双层摊铺施工工程实践

黄石(石家庄一黄骅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石家庄至辛集段长40.38k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石家庄至黄骅方向路面结构如下:

上面层:4cmSAC-16沥青混凝土。中面层:5cmS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cmSAC-25沥青混凝土。上基层:18~20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9~20cm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二灰土。因交通量迅速增长,大、重型车辆不断增加,沥青路面病害也逐渐显现,行车道上出现了横缝、纵缝、坑槽、唧浆、网裂、沉陷等病害。为保证路面使用性能,决定对全长40.14km路段进行中修罩面施工,罩面采用2cm

SAC-10+4cmAC-13C,使用DYNAPC公司生产的双层摊铺机进行施工,一次铺筑完成。4.1原材料SAC-10采用5~10mm(玄武岩),AC-13C采用石灰岩。沥青采用SBS改性沥青,符合改性沥青技术要求I-D标准。4.2混合料设计SAC-10集料采用5~10mm玄武岩、3~5mm石灰岩、机制砂、矿粉及水泥。对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给出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0和断级配排水磨耗层OGFC-集料级配,这里采用的级配在4.75mm筛孔通过率仅为30%~40%,而AC-10通过率为45%~75%,OGFC通过率为50%~70%。因此,仅从级配看,SAC-10将更加具备良好的构造深度和抗滑排水路表特征。AC-13C采用石灰岩,分别为10~15mm、5~10mm、3~5mm、机制砂、矿粉、水泥。

4.3施工控制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供应,采用了两台意大利玛莲尼拌和楼,分别为2000型和4000型;配备5台压路机,分别为1台CC122、3台DD130、1台悍马13。碾压时,先由CC122稳压一遍,DD130静压一遍,再用振动压路机复压4~5遍。铺筑试验段时,通过无核密度仪检测每碾压一遍后压实度的变化,找出密度变化小时对应的碾压遍数,确定碾压工艺。4.4质量检验压实度检测。由于双层摊铺施工的沥青混合料上下两层结构互相嵌挤,两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密度测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将两层芯样同时取出,实测芯样的毛体积密度,对双层摊铺的沥青混合料采用计算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密度,以此评价压实度。对摊铺成型的路面测试渗水系数,从检测结果看,尽管混合料级配较粗,但路面仍然具有良好的密实性,路面渗水系数满足要求。采用铺砂法测定了路表构造深度,双层摊铺路面在抗滑指标上也满足要求。工程交工验收时,横向力系数平均值为51.8,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平均值为1.35,车辙深度平均值为1.75mm。5经济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双层摊铺技术用于摊铺沥青面层,其直接经济效益较直观明显。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例,原设计沥青上中面层为4cmAC-13沥青表面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7cmAC-20沥青中面层。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玄武岩石料,费用较高。采用双层摊铺技术后,上面层减薄为3cm,且取消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改性沥青混凝土单价按15元/,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按12元/,则25m宽高速公路每千米节省投资67.5万元。缩短施工工期近一半时间。从节能角度看,表面层减薄lcm、取消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每千米可以节省玄武岩石料625吨、改性沥青81.5吨。通过上面层和中面层一次施工,减少层间污染,增强上中面层整体性能,可以将上表面层和中面层看作一个整体结构层,承担车辆荷载作用。减少了沥青路面表层病害发生概率,降低路面养护成本。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双层摊铺技术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将有更大的应用空间。2.2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1引言1.1发展概况我国公路和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里程在逐年增加,随着路面使用年限的增长,在自然因素和行车荷载作用下(尤其是超载),使道路沥青路面的各种病害加速呈现,大大缩短了维修养护的时间间隔,沥青路面养护、改造任务也越来越重。沥青路面传统的养护方法是在旧路面破损、基层强度不足、需补强改善时,将沥青路面和结构层全部挖除,再重新做基层和面层。这样不仅工程造价高、施工工期长、污染环境,而且需要长时间中断交通,给车辆的通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为解决现有传统养护改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同行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采用先进的冷再生技术,使路面养护和改建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为路面大修及日常养护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指将旧沥青路面经过铣刨、翻挖、回收、破碎和筛分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沥青等冷再生稳定剂、新集料(如需要)和水,并经过拌和、摊铺和碾压等工艺,形成满足性能要求的路面结构层的整套技术。该项技术适用于各种沥青路面的修筑,可节约绝大部分集料和部分沥青,减少材料使用的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且使用效果优良。据美国联邦公路局的调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可节约材料费超过50%,路面造价降低约25%,可节约沥青约50%。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筑路技术,可在常温下充分利用原有道路材料对道路进行大修改造,大大减少了对新的筑路材料的需求和能源消耗,节约投资;现场冷再生可半幅施工,半幅开放交通,对交通影响小,社会效益显著。1.2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我国习惯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为四大类:厂拌热再生、现场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和现场冷再生。厂拌热再生是指在工厂采用专用设备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简称RAP)、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如需要)集中拌合,并经摊铺和碾压工艺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项技术。该技术使用传统的方法软化RAP使其与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混合,并采用专门设计或改进的用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间歇式或连续式拌和设备拌制混合料。一般采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时,RAP的掺量大约为15%~25%;如采用连续式拌和设备RAP的掺量可达30%~50%。厂拌热再生技术能修复路表的变形及裂缝类病害,有效改善路面的结构特性,形成的再生路面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相当。就地热再生是指在施工现场采用专门的再生列车将原沥青路面加热软化,并铣刨至预定深度,然后根据铣刨料的实际情况加入适当的新材料和再生剂,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工艺而形成新路面结构层的一种技术。采用该技术能消除路表裂缝及波浪、车辙、拥包等变形类破坏,提高路面摩擦系数,减少施工中的交通中断,节省运输成本。一般就地热再生使用的列车包括预热机、加热机、翻松机、拌和机、摊铺机和压路机等设备。由于受再生设备的限制,就地热再生工艺的再生深度约为20mm~50mm。厂拌冷再生是指在工厂采用专门的设备将回收的进行破碎筛分,并与一定比例的新集料(如需要)、再生稳定剂、活性填料和水在常温下进行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项技术。与沥青路面热再生相比,厂拌冷再生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显著优点:①冷再生可用于处治多种路面病害类型;②冷再生技术可大大减少路面中反射裂缝的出现;③冷再生可在不改变路面纵横线形的前提下改善路面的结构承载力;④与传统的路面维修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可减少路面施工过程中对能源、集料、沥青等的需求,从而可以降低工程成本;⑤冷再生是一项环保型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自然资源,解决废物堆置问题等。就地冷再生是指在施工现场采用专门的再生列车将原路面铣刨破碎至预定深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新集料(如需要)、稳定剂和水,并在常温下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较小,且减少材料的运输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一般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处理深度为75mm~100mm。以上几种沥青路面再生方法都优于传统的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或重修等维修养护方法,但各种再生方法各具优缺点。因此,对需要采用再生技术进行维修养护的具体路面工程,需首先调查其路面损坏类型、损坏程度以及相关的配套工程条件,从而确定合理的再生方法和再生方案。1.3沥青路面冷再生稳定剂沥青路面冷再生稳定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待稳定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再生结构层的承载力。目前,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中使用的稳定剂主要分为物理稳定剂、化学稳定剂和沥青类稳定剂。物理稳定是指在回收的路面材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碎砾石,以改善再生材料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其特点为成本低,但再生混合料强度小,耐久性较差。化学稳定剂主要包括水泥、粉煤灰和石灰等。水泥再生混合料价格低廉,可提高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害性能,但易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再生混合料中水泥的添加量一般应小于6%。石灰作为一种再生剂,可有效降低混合料塑性,改善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沥青类稳定剂主要有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两种。经沥青类稳定剂再生处理的混合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而且更具柔性,可获得较好的抗疲劳性能。一些道路科研工作者尝试将沥青类稳定剂与少量的化学类稳定剂结合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加入少量的水泥,可提高其抗水损害能力和早期强度,缩短工期。但为了防止再生混合料产生干缩开裂,水泥掺加量一般不应大于。此外,水泥和乳化沥青类型的选择应该慎重,以避免水泥的水化作用使乳化沥青过早破乳,影响再生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选择不同类型的冷再生稳定剂时,回收材料的性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还需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当回收材料塑性较大时,选用石灰再生处理可将其塑性降至合理水平对温度较低的地区,采用水泥再生易出现收缩开裂问题,则适宜选用沥青类稳定剂。1.4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1.4.1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高温的普通针入度级沥青中加入少量冷水,由于水的急速气化形成爆炸性泡沫,使沥青表面积大量增加,体积膨胀数倍至数十倍,然后在近1min内沥青又恢复原状,这种膨胀成泡沫的沥青称为泡沫沥青。沥青膨胀产生泡沫而使其粘度下降,从而可以很方便地与冷湿集料拌合均匀。作为一种实用性的路面技术,泡沫沥青冷再生具有多种优点,主要如下:①可用于处治多种类型的材料,包括优质和劣质的路面材料以及回收的路面材料等,通过泡沫沥青稳定处理,可增强待稳定材料的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等;②通过稳定处理旧路面材料,可解决废弃物的堆置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并可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③泡沫沥青冷再生过程中,仅需加热沥青,集料等不需加热和烘干,因此可以有效节约能源;④由于泡沫沥青在稳定材料中的特殊分散方式,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可节省沥青结合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工程成本;⑤泡沫沥青结构层施工期间无挥发物产生,利于环保,且施工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小;⑥泡沫沥青结构层早期强度增长较快,施工后可立即开放交通交通量不大的情况,无需长时间的专门养生。1.4.2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乳化沥青冷再生是利用专用机械设备先将原沥青路面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适量的乳化沥青、新集料如需要、稳定剂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拌和成混合料,然后经摊铺和碾压工艺形成路面结构层的一种技术。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有效地解决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问题,延长沥青面层使用寿命;②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省工程投资,有利于废料处理、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国家节约、环保的要求;③乳化沥青再生技术拌和、施工工艺简单,在路面压实后可以立刻开放交通,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时间,能够节省近一半的养护时间,但却保持着同样良好的养护效果;④施工期间无挥发物产生,利于环保;⑤施工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的诸多特点,使其在路面再生工程中的应用很广泛。该技术可用于沥青路面车辙、荷载类裂缝和非荷载类裂缝等病害的处治及路面大修工程。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公路整体质量,降低公路寿命周期内的建设成本节约大量土地和矿产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且施工简单,进度快,开放交通早,对交通的影响较小,特别适用于交通繁重的旧路改造升级。在工程应用中,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结构层可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和下面层,以及其它等级公路的各结构层。2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2.1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2.1.1沥青的发泡原理及性能当冷水滴(环境温度)与高温沥青(140℃以上)接触时,将发生以下连锁反应:热沥青与小水滴表面发生热量能量交换,将水滴加热至100℃,同时沥青冷却;沥青传递的热量超过了蒸汽潜热,导致水滴体积膨胀,产生蒸汽。膨胀腔里的蒸汽泡在一定压力下压入沥青的连续相;随着融有大量蒸汽泡的沥青从喷嘴喷出,蒸汽膨胀,从而使略微变凉的沥青形成薄膜状,并依靠薄膜的表面张力将气泡完全裹覆。另外,在蒸汽膨胀过程中,沥青膜产生的表面张力将抵抗蒸汽压力直到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并且由于沥青与水的低导热性,这种平衡一般能够维持数秒的时间;发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以一种亚稳态的形式存在,泡沫容易破灭。目前主要用膨胀率发泡体积倍数和半衰期两个指标评价沥青的发泡效果。膨胀率是指沥青在发泡状态下测量的最大体积与未发泡状态下的体积之比。为了使泡沫沥青与翻腾的集料充分接触,形成良好的裹覆作用,膨胀率要大。膨胀率越大,拌制的泡沫沥青混合料质量越好。半衰期是指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缩小至该体积一半所用的时间。该指标实际上描述了沥青泡沫的稳定性。半衰期长说明泡沫不容易衰减,可以与集料有较长时间的接触与拌合,从而提高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影响沥青发泡特性的因素主要有:①沥青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低于120℃时沥青很难发泡,但这并不表明温度越高,发泡效果就越好);②发泡时的用水量(一般情况下用水量越大膨胀率越大,但半衰期则越短);③沥青的喷射压力(主要包括水压和气压的影响,压力较低会使沥青与水混合不够均匀,对膨胀率和半衰期都不利);④当沥青反复加热而导致沥青老化后,发泡效果不好;⑤消泡剂(如硅化合物)会影响发泡效果;⑥沥青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发泡剂),可以明显改善沥青的发泡特性。实际操作时主要是通过改变发泡温度和用水量,来研究膨胀率与半衰期的变化关系,以期找到最佳的发泡效果,并在这种状态下拌制泡沫沥青混合料。而通常情况下膨胀率与半衰期两者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一般认为最好的发泡性能是出现在膨胀率和稳定性都较好之时。2.1.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是以泡沫沥青作为稳定剂,添加了少量的水泥等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其强度形成机理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不同。沥青发泡以后,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其粘度显著降低,形成的泡沫沥青体积急剧增加,表面张力减小,可以在常温下方便地与不加热的集料(RAP)拌和均匀。在泡沫沥青拌和过程中,当泡沫沥青与集料接触时,沥青泡沫瞬间化为数以百万计的“沥青微粒”粘附于细料(特别是粒径小于0.075mm)的表面,形成粘有大量沥青的细料填缝料,经过拌和压实,这些细料能填充于湿冷的粗料之间的空隙并形成类似砂浆的作用,使混合料达到稳定。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最终强度由三部分组成:RAP中集料之间的嵌挤力与内摩阻力、RAP中原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聚力、泡沫沥青与细料形成的沥青胶浆与粗料之间的粘聚力。2.1.3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因素(1)沥青发泡特性:发泡特性直接影响泡沫沥青在混合料中分散程度。对泡沫沥青的发泡特性必须规定一个最低限的要求,以确保泡沫沥青在混合料中均匀分散,制备性能优良的泡沫沥青混合料。(2)含水量:指加入泡沫沥青之前矿质混合料中的水量。待稳定处理的矿质集料中含水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泡沫沥青的分散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发生沥青结团现象。合适的用水量应使再生混合料中泡沫沥青具有均匀的分散性和良好的和易性。(3)矿料级配组成:矿料级配组成对泡沫沥青的分散状态也有显著影响。建议泡沫沥青稳定材料的填料部分含量不低于5%,且推荐使用连续级配而不用间断级配,以保证泡沫沥青在混合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矿料温度:集料温度必定对泡沫沥青的破灭速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分散程度。(5)泡沫沥青含量:过多的泡沫沥青用量会使沥青结团现象较为明显,混合料的强度、刚度及其他性能相应衰减。而沥青用量不足,再生混合料的内聚力较弱,空隙率较大,对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很不利。(6)混合料拌和工艺:拌和工艺包括拌和设备的功率、拌和时间等,是泡沫沥青制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7)水泥用量:水泥不仅起着矿料的作用,且有改性剂的作用。水泥的水化反应能够促使水分更快散失,可提高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害能力。(8)养生条件:包括气温、风力和空气湿度等。在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过程中,气温越高、风力越大、空气湿度越小,混合料中水分蒸发越快,从而强度形成越快。2.2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乳化沥青是由微小沥青颗粒悬浮在水介质中的乳状液,在乳化沥青中,乳化剂均匀地分布在沥青颗粒表面,使得沥青颗粒无法相互靠近,从而形成稳定的悬浮乳液。乳化沥青按照乳化剂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不同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等类型,按照破乳速度分为快裂型、中裂型和慢裂型。一般根据施工的需要和路面材料的种类选择不同类型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适用于路面的封层、透层、拌和混合料等。2.2.1乳化沥青与集料的作用机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制时,先将集料在最佳用水量下拌合,使其表面湿润。然后在常温下加入乳化沥青并拌合均匀。在水润条件下发生电离反应的矿料和RAP的表面均带有电荷,形成吸附性的薄膜。当乳化沥青和湿润的集料接触时,乳液中乳化剂的极性亲水端总倾向于吸附极性的矿料表面。同时由于沥青颗粒自身带有电性,其形成的正、负电荷载体与极性的集料表面产生相互吸咐作用。这种吸附作用使沥青颗粒迅速排列在矿料表面,形成单分子层。在适当的外界环境下,乳化沥青开始破乳。乳化剂亲水端的水颗粒逐渐被吸收、排出和蒸干,最终只有沥青颗粒留在集料表面,形成类似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薄膜完全包裹集料的结构。2.2.2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乳化沥青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拌和时能直接与湿润骨料粘附,可以在常温条件下与骨料拌制成乳化沥青混凝上,并在常温下进行摊铺压实。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构成因素同样是材料的内聚力和内摩阻力。不同的是内聚力和内摩阻力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混合料初期和后期各自对强度的贡献不同。内聚力主要是由沥青的粘聚力及沥青与矿料的粘附力组成,内摩阻力主要是由骨料之间的嵌挤和摩擦构成。乳化沥青混合料必须经过乳液与骨料的粘附、分解破乳、水分蒸发之后才能完全恢复原有的粘结性能,在压实作用下沥青与骨料紧密粘结在一起形成强度。2.2.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因素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包括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两个方面。施工性能是指再生混合料在拌合、摊铺和碾压等施工工艺中是否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均匀性,可用和易性表示。使用性能可以采用路面的密实性、强度和变形能力等指标表征。(1)乳化沥青的品种:当再生混合料中加新矿料时,应考虑新矿料的电荷选择乳化沥青类型。对于使用的再生混合料,应根据初期强度、粘附性能、破乳时间及工程经验等选择。(2)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过多的沥青用量阻隔了混合料中骨料的接触,减弱集料骨架作用对再生混合料强度的贡献。沥青用量不足,再生混合料的内聚力较弱,空隙率较大,对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很不利。(3)水泥用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加入的水泥,不仅起着矿料的作用,且有改性剂的作用。水泥的水化反应能够促使乳液破乳,可提高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害能力。(4)养生条件:包括气温、风力和空气湿度等。在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过程中,气温越高、风力越大、空气湿度越小,乳化沥青中水分蒸发越快,破乳速度越快,从而强度形成越快。(5)集料级配组成:级配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起着决定作用,对其后期强度也有重要的贡献。因此,设计合理的级配,使再生混合料既有一定的粗集料形成骨架作用,又有适量的细集料填充粗集料的间隙,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合料的强度。(6)拌和用水量: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水既起化学作用又起着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是指水分润湿集料,使其发生电离反应,并形成极性吸附表面,从而增加集料与乳化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作用表现为水分对集料的润滑作用,使再生混合料易拌和均匀,且易形成压实结构。合适的用水量应使再生混合料具有均匀的裹覆性和良好的和易性。3工程案例3.1沥青路面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西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3.1.1工程概况西户高速公路全线路基以路堤形式为主,填土高度多小于6.0米,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二灰碎石,底基层为二灰土。因路面出现较严重病害,突出表现为车辙和部分拥包、推移,其它病害形式有纵缝、横缝、桥头路面沉陷等,但只在局部范围出现。全线实测弯沉最大值为38.0(0.01mm)。车辙病害现象突出。车辙深度大于40mm的车道占全线总里程的2.4%,行车道最大车辙深度为72.8mm。需对路面大修,对不同路段分别采用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冷再生方案。原路面结构为:4cmAK-16A中粒式沥青混凝上抗滑表层(上面层)+5cmAC-20I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AC-25I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0cm二灰稳定碎石(6:14:80,基层)+20(18)cm二灰土(10:30:60,底基层)。3.1.2路面大修方案制定原则路面大修设计遵循如下原则:①利用原有路面强度,对车辙进行针对性处理:对路面强度评价为优良,并且车辙平均深度大于15mm的路段或路面强度评价为中的路段,将原路面15cm面层铣刨后重铺14cm泡沫沥青再生层和10cm改性沥青加铺补强层,彻底消除现有路面车辙病害,同时提高路面强度。对路面强度评价为优或良,车辙平均深度小于15mm的路段不作处理;②对弯沉相对较大、强度评价为次的路段,补强基层以提高路面强度和整体承载能力;③全线行车道和超车道路面病害情况类似,程度不同(行车道重、超车道轻),考虑到路面结构需适应今后较大交通量的要求,在本次路面大修工程中对行车道和超车道需要处理的路段,统一进行补强或罩面处理。3.1.3泡沫沥青冷再生路段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1)超车道及行车道:对路面强度评价为优或良,并且车辙平均深度大于15mm的路段或路面强度评价为中的路段,铣刨15cm旧路面面层和1cm二灰碎石基层,并对局部基层裂缝病害处理后,铺设14cm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基层+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6cm的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4cm的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对路面强度评价为优或良,车辙平均深度小于巧的路段,本次设计不作处理,维持现状。(2)硬路肩及左侧路缘带:为了保证路面标高的连续和一致,超车道及行车道路面标高在现有路面标高基础上提高了的同时,对硬路肩及左侧路缘带的面层结构也进行了处理。下面层利用现有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铣刨、拉毛2cm处理,中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其上喷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面层为4cm的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3.1.4乳化沥青冷再生路段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对超车道及行车道路面代表弯沉大于39.1(0.01mm)路段,先铣刨旧路面面层和二灰碎石基层,并对底基层顶面局部裂缝病害处理后,重铺25cm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并在其上铺设10cm

SBR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上基层、8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6cm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和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及上基层之间喷撒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基层下铺筑改性乳化沥青表处下封层。3.1.5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①沥青路面铣刨旧料厂拌冷再生首先将旧沥青路面铣刨、破碎,然后将这些材料运至拌和厂。铣刨旧料应无结团成块现象,无过多的超粒径颗粒。旧沥青面层材料在破碎和筛分后即可送至拌和楼生产,也可以贮存起来以后使用。由于在旧沥青面层自重和高温的作用下,旧沥青面层材料可重新粘结起来形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因此旧沥青面层材料堆的高度不能太高,机械设备也不得在料堆上停留或行走。可协调好破碎筛分设备和拌和设备的生产速度,使旧沥青面层材料的高度减至最小。西户大修工程铣刨料通过筛分检测结果如表1。表2.4沥青路面铣刨旧料级配筛孔

②泡沫沥青所用沥青应满足规范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的所有要求。沥青的发泡性能应满足最小膨胀率为10倍,最小半衰期为8s。采用沥青为中海-90#沥青,利用WLB10试验发泡机对沥青进行不同温度、不同用水量条件下的发泡特性试验,寻找该沥青合适的发泡温度和发泡用水量。每次进行平行试验3次取平均值。沥青技术指标检测如表2。由表2确定中海-90#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为发泡温度160℃,发泡用水量2%。表2.5中海-90#沥青发泡性能③石屑根据铣刨旧料的级配情况考虑是否加入新的石屑以及石屑的组成要求,石屑的技术指标可参考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相应的技术标准。④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己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西户大修工程所用水泥为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0.075mm筛孔通过率为100%。⑤水普通的冷水即可。(2)配合比设计①合成级配组成设计通过对铣刨料、石屑、水泥的掺配,确定合成级配结果见表3。表3合成级配通过对RAP级配分析可知,RAP级配与泡沫沥青稳定材料的级配范围相差较大,尤其是4.75mm以下的细料部分太粗,考虑添加石屑和水泥后合成级配。由合成级配可知,整体级配满足要求,细料部分仍然偏粗,考虑到RAP中沥青还粘附了部分细料,若增加石屑和水泥掺加量,容易造成冷再生基层的开裂,另一方面,本着尽量多利用RAP的原则,确定表中的合成级配作为设计级配,并通过混合料强度指标来检验。级配调整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适当降低细集料的含量,以改善再生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加材料的粗集料含量,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同时改善再生层的抗车辙能力;泡沫沥青混合料的稳定作用主要由集料的嵌锁作用提供,因此要考虑加入适当的粗集料形成一定的骨架结构,从而增强材料的抗压强度。②确定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将低温烘干的RAP、石屑及水泥按设计级配的比例混合均匀,采用重型击实方法,确定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为5.4%,最大干密度为2.140g/cm3。③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按合成级配确定的比例将各原材料混合均匀,再根据最佳含水量的70%对应的水量,加入到混合料中拌和均匀,然后分别加入四种泡沫沥青用量:1.5%、2.0%、2.5%、3.0%,与混合料进行拌和,然后以马歇尔方法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试件,在室温下养生24h后,放入40℃烘箱继续养生72h。养生后的马歇尔试件分为干湿两组,一组浸入25℃水浴养生24h后进行间接拉伸试验(湿劈裂ITSW),另一组放入25℃烘箱保温后进行间接拉伸试验(干劈裂ITSD),干湿劈裂强度进行2次平行试验取平均值。由两组试件试验结果可得到干湿劈裂强度比。表2.7不同泡沫沥青用量下的混合料劈裂强度由试验结果,2.0%的泡沫沥青用量下,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满足要求,且干、湿劈裂强度均最高,因此设计的合成级配最佳泡沫沥青用量为2.0%。表2.8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3.1.6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1)施工机械要求除拌合设备需用专用维特根KMA200厂拌设备进行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集中拌和外,其它施工机械要求同3.2.4节。(2)施工准备①旧路面铣刨与铣刨料的堆放:对旧路面进行既定深度的铣刨,铣刨速度控制在6-7m/min。采用运输车直接将铣刨料运输至拌和厂集中堆放,堆高不超过2m,防止在铣刨料堆放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结块成团现象。②下承层准备:路面铣刨后,清除所有夹层,清扫所有松动材料;对原路面进行弯沉测试,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指标要求,对破损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处理位置的压实;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保证两侧纵向接缝处纵面也同时撒布③测量准备:复核水准点高程,检查下承层标高。用粉笔标出导向线。在摊铺段外测沿边线定边桩,每隔10m测定一点的控制高程和横坡度,计算和标定钢丝悬挂高度。用钢纤架、直径2mm钢丝绳和紧线钳按控制标高放好摊铺机摊铺厚度基准面。(3)施工工艺①再生混合料的拌和热沥青供应:应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沥青罐车沥青装车温度170-180℃,现场沥青温度不得低于160℃,避免长时间沥青保持180℃以上温度。水的供应:必须有稳定连续的干净水供应6吨/小时,利用水车的水泵往KMA200补水。水泥供应:根据日水泥消耗量,及时补充散装水泥,水泥可以在工作中连续添加,但必须保证罐内剩余水泥数量不低于1/3。KMA厂拌:利用维特根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拌和。②运输拌和后的成品料直接输送到自卸车上运输到现场进行摊铺。③摊铺传统的摊铺机即可摊铺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且熨平板不必预热。在每工作日的开工准备阶段,应对摊铺机的刮板输送器、闸门、螺旋布料器、振动梁、熨平板、厚度调节器等工作装置和调节机构进行检查,再确认各种装置及机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才能开始施工,若存在缺陷和故障应及时排除。摊铺前应先调整摊铺机的机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其中,机构参数包括熨平板的宽度、摊铺厚度、熨平板的拱度、初始工作迎角等为了保证路面的厚度和提高基层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再生基层采用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钢丝为扭绕式,直径不小于6mm,钢丝拉力大于800N,每10米设一个钢丝支架。一般摊铺速度控制为1-2米/分钟,且速度转换要缓慢。再生层松铺系数约1.3。④碾压碾压流程为: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关闭振动的情况下进行稳压,根据材料情况确定是否撒水,稳压后人工清除接缝处多余材料→一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低速压实2遍,每次错1/3轮→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低频高幅低速压实2遍,每次错1/3轮,开启撒水功能→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低速压实2遍,每次错轮1/3,开启撒水功能→一台胶轮压路机撒水压实8遍,保证表面密实。在压实过程中应根据表面是否出现过振现象而调整压实遍数振动压实结束,胶轮压实过程中根据表面含水量决定是否补充水分碾压应从低侧到高侧,从外侧到内侧进行,压路机起步和刹车动作要缓,不得在新摊铺的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⑤横向接缝处理摊铺过程中若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或每天施工结束后,均应设置横向接缝。可采用端部挖除法处理横向裂缝,即将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将摊铺机重新就位,摊铺新的混合料。⑥养生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即自然养生,若不遇大雨天气养生时间初步选定为3天,使再生基层中的水分进一步散失,结构强度逐步形成,之后进行上覆沥青层的铺筑。3.2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铜黄高速公路中的应用3.2.1工程概况铜黄高速全线除隧道进出口和爬坡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路段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随着公路沿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该公路上交通量增长迅速大货车超载现象日趋严重,经过几年的运营,该段公路的路面使用效果不断下降,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局部路段路面状况较差,病害反复出现,主要表现为路面存在车辙、推移、裂缝、卿浆、连片坑槽、局部沉陷等病害,部分路段横缝、纵缝、重复修补、长段落严重车辙等病害比较普遍,而且有时几种病害同时存在,严重影响了本段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全线实测弯沉最大值为65.0(0.01mm)。车辙病害现象突出。车辙深度大于40mm的车道占全线总里程的4%。路面大修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方案。原路面结构为:4cmAC-16I中粒式沥青混凝上抗滑表层(上面层)+4cmAC-20I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5cmAC-25I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6:94,基层)+22(21、18)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潮湿路段,垫层)。3.2.2乳化沥青冷再生路段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1)超车道及行车道:对行车道和超车道,铣刨旧13cm路面面层和2cm水稳碎石基层,并对局部基层裂缝病害处理后铺设10cm改性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基层、6cm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路面标高抬高5cm。上面层、下面层及上基层之间喷撒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基层下铺筑碎石下封层。(2)硬路肩及左侧路缘带:对硬路肩、左侧路缘带及紧急停车带在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撒布粘层油后,采用行车道和超车道新铺上面层结构处理。(3)长大坡道路段:①对行车道和超车道统一进行铣刨重铺处理,即铣刨13cm旧路面面层和1cm水稳碎石基层,并对局部基层裂缝病害处理后,铺设8cmATB-25密级配沥青碎石基层+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上、下面层中掺加聚醋纤维(混合料总重的0.3%)以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抗车辙性能及综合使用寿命。②硬路肩、左侧路缘带及紧急停车带处理方案同一般路段。(4)路基沉陷路段沿线有11处路基沉陷路段。对沉陷路段,首先采用干拌水泥沥青废料桩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桩顶标高为原路面基层顶面,然后铣刨行车道、超车道及硬路肩范围13cm旧路面面层和2cm水稳碎石基层,并对局部基层裂缝病害处理后,铺设10cm改性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基层及6cmAC-20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4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3.2.3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室内配合比设计流程①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根据旧集料的级配和新集料的级配,按照级配要求确定各种集料比例。合成级配应满足规范(JTG

F41)中规定的乳化沥青冷再生级配要求。②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确定确定最佳含水率OWC:将乳化沥青用量定为4%,分别按1%、2%、3%、4%、5%的含水率做重型击实试验。分别绘出干密度随流体含量变化图,取干密度最大时对应的流体含量为相应级配的最佳含水率。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在最佳含水率下,按1%、1.5%、2.0%、2.5%、3.0%的沥青用量(乳化沥青换算出的纯沥青含量)成型五组马歇尔试件。把烘干的铣刨料和新料按确定的级配配制成混合料,先加入拌和用水(最佳含水率确定的水量)拌和1min使集料表面湿润,再按照计算的乳化沥青量(泡沫沥青)加入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拌和1min使混合料基本呈褐色。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装入试模,放到马歇尔击实仪上,试样双面各击实50次,成型五组马歇尔试件,每组8个试件。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侧放在60℃烘箱养生不小于40h,然后从烘箱中取出,乳化沥青试样应立即放置到马歇尔击实仪上,双面各击实25次之后侧放在地面上,室温下冷却至少12h后脱模。将各组油石比试件进行15℃劈裂试验、浸水24h劈裂试验(将试件完全浸泡在25℃恒温水浴中23h,再在15℃恒温水浴中完全浸泡1h,然后取出试件立即进行15℃的劈裂试验)。根据劈裂强度试验和浸水劈裂强度试验综合确定OEC。(2)乳化沥青试验段配合比设计结果原材料包括原沥青路面铣刨料、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0~3cm的石屑和缓凝型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指标均符合工程要求。将RAP分成粗细两档调试级配,粗挡RAP(d>9.5cm)、细档RAP(d<9.5cm)及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如表2.9所示。表2.9再生混合料级配组成按照上述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如表2.10所示。表2.10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拌和用水量下成型试件,测得再生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为2.144g/cm3,最大理论密度为2.375

g/cm3,空隙率为9.73%。15℃干劈裂强度为0.67MPa,湿劈裂强度为0.59MPa,干湿劈裂强度比,88.1%。3.2.4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1)施工机械要求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必须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和配件。在开工前,做好各个设备的保养和试机工作,保证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中所需的主要机械设备有:①破碎筛分设备:若铣刨后的RAP未充分破碎,超粒径颗粒较多,则需配备破碎筛分装置。宜采用辊式破碎机,以避免将集料压碎,造成材料的人为细化。②拌和设备:为保证再生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和生产质量,拌缸要满足一定的长度。所有料斗、乳化沥青箱、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所有电子动态计量器应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后方可使用。拌和设备的实际出料能力(约为生产量的80%)应超出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拌和机应配备相应于再生混合料最大粒径的筛网,以筛除集料中不符合粒径要求的大颗粒。拌和机应配备再生混合料贮存仓,拌和好的再生混合料宜先存放于贮存仓,集中向运输车辆卸料,以减少离析。应该尽量避免由输送皮带直接卸料至运输车辆。③摊铺机:应根据路面基层的宽度、厚度,选用合适的摊铺机械。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摊铺机应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摊铺机具有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摊铺机宽度可以调节,螺旋布料器长度应能调整。④压路机:可根据摊铺厚度选择相应吨位的压路机。至少配备1台双钢轮压路机、2台单钢轮震动压路机和2台胶轮压路机。⑤自卸汽车⑥装载机。⑦其它设备:洒水车和水泥罐等。(2)施工准备①旧路面铣刨与运输:冷再生的第一步是在设计厚度下刨除现有的沥青路面,对旧路面进行既定深度的铣刨,铣刨速度控制在4-6m/min,铣刨时速度要保持均匀一致。然后将RAP材料运至拌和厂,集中堆放,运输车辆和装载机在铣刨料堆放过程中尽量不碾压铣刨料,以防铣刨料发生结块成团现象。RAP材料在拌和厂中破碎,按尺寸分级,若RAP充分破碎,RAP和回收集料的尺寸和级配能控制得很好,这样能避免大尺寸集料的存在。②基层处理:为增强再生结构层与原路面下承层的粘结性能,摊铺再生混合料之前应对下承层表面进行处理。如修整原下承层表面、清理泥土及污秽杂物,及对路拱不当进行调整等。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表面状况进行一次检查,若发现局部出现坑洞、脱皮等损坏现象,应加以修补。同时,应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且保证两侧纵向接缝处纵面也洒布到位。③测量准备:施工前的测量准备主要包括复核水准点高程和检查下承层标高。用石笔或粉笔标出导向线,并在摊铺段外测沿边线定边桩,每隔10m测定一点控制高程和横坡度,计算和标定钢丝悬挂高度。用钢纤架、直径2mm钢丝绳和紧线钳按控制标高放好摊铺基准面。(3)施工工艺①再生混合料拌和厂拌冷再生拌和机通常不设置筛分板,RAP和新集料的用量由冷料仓的进料速度来控制。采用连续式厂拌设备拌制再生混合料时,可在送料皮带上取样,分析再生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保证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组成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同时,拌和机还需有乳化沥青和水的精确计量装置,以保证对液体材料加入量的准确控制。在正式拌制再生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再生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材料的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水泥与集料应准确过秤,按重量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同时要求拌和时间、加水时间及加水量应有记录,以提交工程师检验。进行拌和操作时,稳定料加入方式应能保证自始至终均匀分布于被稳定材料中。同时,应在通向称量漏斗或拌和机的供应线上,为抽取试样提供安全方便的设备。拌和机内的死角处得不到充分搅动的材料,应及时排除。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短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若过度拌和,则粗集料表面的乳化沥青容易剥落下来,且可导致乳化沥青提前破乳,使再生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变差而拌和不充分,则可导致集料不能充分地被乳化沥青裹覆。拌和过程中,集料可能不完全均匀地被乳化沥青裹覆。但由于在摊铺和碾压工艺中,乳化沥青还可进一步地裹覆集料,因此无需延长拌和时间来提高沥青的裹覆程度。为确保在最佳含水量下碾压,再生混合料的外加水量与集料天然含水量的总和应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水的增加量应根据气温、风力和空气湿度等条件确定。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要有区别,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且拌制成的再生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夏季施工时,由于乳化沥青会很快破乳而造成油水分离。因此,再生混合料一般不宜长距离运输,拌和广宜设在现场或距离现场附近不远的地方。雨季施工时,宜采用有效措施防止集料含水量增加,同时应根据集料和再生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拌和机中的加水量。每天正式生产前,应测试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再生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开始出料时,要取样检查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每间隔1-2小时检查一次再生混合料的拌和情况。②再生混合料运输再生混合料的运输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在每天开工前,检验运输车辆完好情况,并保持车厢清洗干净,无积水聚集在车厢底部。装料时,运输车应分次挪动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汽车挪动装料示意如图1所示。其余要求同普通沥青混合料。图2.4汽车挪动装料示意图③再生混合料摊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摊铺,采用具有自动或半自动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传统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即可。由于再生混合料中含有乳化沥青和水等易挥发物,且其散失的速度与沥青改性剂的种类、集料级配、含水量、风速、气温及湿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施工时最好通过强制通风以减少再生混合料中易挥发物的含量,使其足够坚强,能够承受压路机的碾压作用。再生混合料每层摊铺厚度最好不大于100mm(为压实后的厚度)。若需多层铺筑时,则摊铺上面结构层前,应对该层进行养生约2-5天。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协调。如拌和机的生产能力较低,则摊铺再生混合料时,应采用较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此外,雨天不能摊铺,若气温低于10℃也应停止摊铺。④再生结构层碾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压实可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摊铺之后,当再生混合料中的乳化沥青开始破乳时,便可进行碾压。掺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碾压可在摊铺后立即开始。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对压实至关重要,合适的水分含量可润滑集料,有助于压实。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再生混合料密度低,且水分会长时间的滞留在结构层中,使结构层养生时间延长。乳化沥青冷再生结构层的碾压可参考如下工艺: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12t吨左右)静压1-2遍,然后用高频低幅的方式振动碾压1-2遍,复压可先用大吨位(26t)单钢轮压路机碾压3-4遍,然后用大吨位(26t或更高)的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以消除轮迹。碾压时可喷少量的水雾,以防止压路机轮粘结冷再生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具体的碾压次数、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取决于再生混合料性能、压实厚度、压路机类型及环境状况等,一般应采用试铺试验段的方法确定合理的碾压工艺。施工中,再生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成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应按试验段确定的合适延迟时间严格施工。同时,碾压的速度也应合理控制。(5)再生结构层养生在铺筑上面结构层之前,乳化沥青冷再生结构层应养生一段时间,使其中的水分进一步散失。在较好的气候条件下,一般养生期为2-5天。养生过程中应及时检测再生结构层的含水量并试取芯样,当其含水量降至2%以下或能够取出完整芯样时,则可铺筑上面的结构层。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若再生混合料产生松散可通过雾封层来解决。(6)横向接缝处理再生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处理不良是冷再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应做好施工接缝处理,保证结构层质量。需要设置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应驶离再生结构层末端,人工将末端整齐,并紧靠再生混合料放置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结构层的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再生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然后将再生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如摊铺中断超过2-3小时,而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时,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再生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结构层末端挖成一横向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再生混合料。横缝应垂直路面车道中心线设置,并竖向垂直于结构层表面。3.3昌九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应用案例昌九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形式为16cm(4cm+5cm+7cm)厚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22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3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该路交通量大,且重车比例高达32%,超载现象非常严重。路面龟裂、卿泥、车辙、坑槽等病害不断发生,路面使用性能严重下降,养护费用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增加。为彻底改变路面使用性能,先后完成了系列大修工程:6.24km柔性再生试验路,25.255km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层+罩面层,83.04lkm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层+罩面层。大修结构为原路基及碎石层+20cm修复的基层+12cm再生层+6cm普通AC20+6cm改性AC20+4cm改性AC13。3.4九景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应用案例九景高速公路全长133.64km。路面结构形式为12cm(3cm+4cm+5cm)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7~32cm级配碎石底基层。九景高速公路在运营6年后路面龟裂、坑槽、沉陷、卿泥、车辙等病害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和服务水平,养护费用逐年增加。该路采用冷再生技术先后完成了20.751km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层+罩面层试验路,112.889km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层+罩面层的技术改造。大修结构为原路旧有结构层+12cm再生层+6cm普通AC20+6cm改性AC20+6cm改性AC13。3.5其他工程案例S340省道约9.7km原有路面结构为4cm

AC13+6cm

AC25,再生方案是将左半幅的原沥青路面铣刨后采用再生技术在右半幅进行加铺,加铺的沥青路面结构为7.9~13.6cm冷再生层+4cm橡胶沥青AC13+8cm

Sup25。河北黄石高速公路(G1811)局部大修时,采用了15cm乳化沥青再生替代10cm下面层的实施方案,上面还有12cm中上面层。2.3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1引言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是指施工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常温拌和混合料之间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同样原材料条件下,温拌的拌和温度和压实温度一般比热拌的低30~60℃。温拌技术的核心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操作性,同时这些物理或化学添加剂不应对路面使用性能构成负面影响。温拌混合料技术的判断依据有两个:一是有足够的施工操作降温幅度(温降大于30℃);二是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达到沥青面层材料相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近十几年来快速发展,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沥青铺面技术。节能减排、抑制全球变暖已是国际共识。在政策面的强力推动下,温拌沥青技术在欧洲发端并迅速进入应用阶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温拌沥青技术均成为了沥青路面工业和对应管理机构的研究和关注热点。我国于2005年9月在北京110国道辅线首次成功铺筑了温拌试验路。以此为发端,温拌技术应用步伐逐步加快,成功应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道路薄层铺装、低温季节和高海拔地区施工、桥面超薄层、隧道路面等路面类型。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符合全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国家目标。温拌技术在降耗、减排、操作性、路面再生方面的发展,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2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主要的路线温拌技术发展快速,相关新技术层出不穷,目前进入初步应用阶段的温拌技术已经超过几十种。按照其工作机理,温拌技术均可以归入三大主要技术派别。2.1沥青发泡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或者沥青进入拌和锅/筒之前导入水,诱发沥青发泡,通过发泡形成的沥青膜结构实现较低温度下对集料的裹覆,以及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操作温度。Aspha-Min、WAM-Foam、LEA和Astec的绿色双滚筒等,均可以归入此类。按照发泡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拌和过程细微发泡和拌和前机械发泡两种类型。作为最早的温拌技术之一,WAM-Foam技术由壳牌国际石油公司和挪威Kolo-Vei-dekke公司共同开发,现与BP共同拥有。其基本原理是分阶段加入沥青,将常用沥青分为硬质沥青和软质沥青,两种沥青分两阶段通过各自的管路加入拌和锅。首先将软质沥青注入,在较低的集料温度条件下,软质沥青仍然可以实现对石料的充分裹覆,在此基础上,通过泡沫发生装置注入硬质沥青,发泡后的硬质沥青在相对低温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该温拌过程无需任何添加剂,降温幅度可以超过30℃,但是,由于涉及较大规模的设备和拌和楼改造,WAM-Foa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均不多见。Aspha-Min是德国EuroviaServicesGmbH的技术,技术核心是一种含有18%结合水的硅酸铝矿物(沸石)。该种沸石结构存在大量可以容纳大分子群的孔隙,而且这些孔隙互相连同,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加入0.3%沸石。在高温作用下,结合水会释放出来,从而产生连续的细微发泡作用,这一细微发泡作用,不仅帮助沥青完成对集料的裹覆,其缓释作用还会保证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的拌和和压实工作性。该技术需要安装单独的向拌和锅添加沸石粉末的装置,不需要对拌和楼系统进行大的改造,通常的操作温度降低幅度在30℃以下。LEA(lowenergyasphalt)技术开发较晚,2005年才开发成功,由于其降低温度和节能的幅度较大,其问世后受到普遍关注。其技术路线(间歇式拌和楼)如下:沥青事先与化学添加剂混合,热沥青与130℃左右粗集料首先在拌和锅拌和,至完全裹覆,向拌和锅加入湿砂/湿石屑,继续拌和过程中同时发泡,细料向粗集料夺取沥青,直到最后拌和均匀。湿砂/湿石屑引入的水量较大,而且其出料温度在90℃,沥青混合料含水量较高,比需要基本烘干水分的热拌和其他温拌能耗降低。这些水能够起到润滑和增加工作性的作用,但在完成碾压后可能会有其他影响。对于LEA的评估及其应用定位的研究,目前还在进行中。ASTEC设备公司基于其厂拌热再生连续式双滚筒拌和楼,在沥青添加口增加发泡喷嘴排杆,开发了名为“绿色双滚筒”的温拌技术。据ASTEC报道,该技术在30%旧料再生的情况下,可以将施工温度降低15~30℃。2.2胶结料降黏型胶结料降黏型是在沥青胶结料生产或沥青混合料拌和时添加一种低熔点的有机降黏剂,以改善沥青胶结料的流变性能,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压实温度。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作性取决于沥青的高温黏度,而其抗变形能力与沥青在夏季路面使用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