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_第1页
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_第2页
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_第3页
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_第4页
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第一部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第二部分红树林破坏的原因分析 3第三部分红树林保护的国内外现状 6第四部分红树林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9第五部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政策法规 12第六部分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14第七部分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 17第八部分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20第九部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示范案例 23第十部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未来展望 26

第一部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全球范围内,红树林覆盖面积约为140,000km2(Spaldingetal.,2010),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各种鸟类、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多样性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生境类型,为许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据统计,全球有约30%的海洋鱼类在红树林中度过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Valielaetal.,2001)。此外,红树林还是许多候鸟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驿站。

2.气候变化调节:红树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固碳作用将碳储存于植物体内和土壤中。据估计,每公顷红树林每年可吸收约5吨二氧化碳(Duarteetal.,2013),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防洪减灾:红树林可以通过吸收洪水能量和减少波浪冲击力来防止沿海地区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中,红树林的存在可以减轻灾害损失程度(Alongi,2016)。

4.经济价值:红树林还可以提供多种经济效益,如木材生产、渔业资源、药材资源和旅游观光等。

综上所述,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强保护与恢复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红树林破坏的原因分析红树林破坏的原因分析

摘要:红树林作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和资源价值。然而,全球范围内的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破坏问题,严重威胁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红树林破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一、人类活动的影响

1.滩涂围垦:滩涂围垦是导致红树林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拓展农业、渔业或城市发展空间,人们常常通过填海造地的方式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使得原本生长在其中的红树林被淹没或者失去生存空间。据不完全统计,近50年来全球范围内约有35%的红树林因滩涂围垦而消失(涨潮时水平面高度小于0.6米)。

2.开采泥炭土:红树林湿地中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土常被用作肥料或建筑材料,因此受到开采者的青睐。这种无序的开采行为不仅破坏了红树林植被,还可能导致地下水质恶化和碳排放增加。

3.渔业活动:过度捕捞、底拖网等渔业活动会对红树林造成物理性的损害,如破坏根系结构和改变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同时,废弃渔具也可能对红树林构成潜在威胁。

4.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会导致红树林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升高,影响植物生理过程并最终导致红树林退化甚至死亡。

二、自然因素的作用

1.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水入侵和洪涝灾害的发生,使部分红树林面临被淹的命运。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风暴潮)也会给红树林带来直接破坏。

2.生物干扰:外来物种入侵和病虫害对红树林构成了生物学压力,特别是引入的非本地种可能打破原有生态平衡,抑制本地物种的生长。

三、法律制度和管理缺失

1.法律制度不健全: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缺乏专门针对红树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导致相关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即使有一些地方已出台相应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

2.管理体制混乱:由于红树林多处于多个部门交叉管辖的区域,权责不清,难以实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此外,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淡薄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也是制约红树林保护工作进展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红树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次是自然因素的作用,最后是法律制度和管理缺失。为实现红树林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专门针对红树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加强科学研究:深入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演变规律,提高红树林修复技术的应用水平。

3.强化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实现红树林保护的长期目标。

4.提高公众参与度:普及红树林保护知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红树林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红树林的保护与恢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以确保其在全球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第三部分红树林保护的国内外现状一、国内红树林保护现状

1.红树林资源概况

中国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分布于东部沿海的多个省份。根据最新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我国红树林面积约为29506公顷(不含香港、澳门和xxx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区域。

2.保护政策与法规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红树林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红树林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3.红树林保护区建设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例如广东内伶仃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保护和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4.生态修复与人工造林

针对受损或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我国开展了大量生态修复与人工造林项目。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进行人工种植,以及采用围塘养殖、护岸等方式,改善了红树林生态环境,提高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二、国际红树林保护现状

1.国际公约与协定

为了加强全球红树林的保护和管理,各国共同签署了多项国际公约与协定。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及其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目标,而红树林作为重要的碳库,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红树林保护领域,各国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国际组织定期发布红树林保护报告和技术指南,推动全球红树林保护事业的发展。

3.国际资金支持

为支持红树林保护项目,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例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资助了许多红树林保护与恢复项目。

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国内外在红树林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1.建设与发展的冲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树林地被开发利用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原有的红树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2.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部分红树林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3.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加剧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压力,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并采取应对措施。

总之,红树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其保护工作受到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红树林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红树林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了解和改善红树林的恢复技术。本文将介绍近年来红树林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是恢复红树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来促进红树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一些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围堰和灌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红树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张伟等,2018)。此外,种植本地种群和优化植被配置也是提高生态修复效果的有效方法(林晓华等,2019)。

二、人工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是另一种常用的红树林恢复技术,主要是通过人为种植红树植物来恢复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目前,人工造林的方法主要包括插条造林、播种造林和移植造林等。其中,插条造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但需要充足的插条来源(吴冬梅等,2017)。而播种造林和移植造林则更适合大规模的红树林恢复工程。

三、生物工程技术

除了传统的生态修复和技术造林方法外,生物工程技术也在红树林恢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造红树植物的基因来增强其对环境压力的抵抗能力(陈利平等,2016)。此外,微生物工程技术也可以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来改善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李华明等,2018)。

四、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获取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信息,从而为红树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基于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红树林监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张燕等,2019)。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红树林的生长状况,还可以预测未来红树林的变化趋势,从而为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五、综合恢复技术

综合恢复技术是指综合应用多种恢复技术,从多个方面进行红树林的恢复和保护。这种技术不仅包括生态修复、人工造林和生物工程技术等传统恢复技术,还包括政策制定、社区参与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措施。综合恢复技术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系统性,旨在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恢复和保护(刘辉等,2017)。

六、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深入理解,红树林恢复技术也将不断进步和发展。未来的红树林恢复技术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多学科交叉合作,旨在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和保护。同时,人们也需要加强对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的监管和评估,确保红树林恢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肖艳琴等,2018)。

总之,红树林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表明,生态修复、人工造林、生物工程、遥感监测和综合恢复等多种技术在红树林恢复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发展更多的红树林恢复技术和策略,以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五部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政策法规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在碳存储、防洪减灾和保护海岸线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红树林面积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大大减少。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些珍贵的生态系统,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在中国,关于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红树林保护区的设立:中国已经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多个红树林保护区,并且对这些保护区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例如,在广东省汕尾市的红海湾自然保护区内,当地政府部门对保护区内的红树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确保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森林资源保护法:根据中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砍伐或者破坏红树林。同时,该法律还规定了对于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3.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也对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该法律规定,禁止在红树林保护区内的海域进行捕捞、养殖等可能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活动。同时,该法律还鼓励对受损的红树林进行修复和恢复。

4.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红树林被列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保护。该规划还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目标,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实现红树林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以上所述的政策法规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定和措施也在促进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例如,中国政府还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效果。此外,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也在积极推广红树林保护的理念和技术,为当地的红树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管,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恢复这些珍贵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第六部分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

一、引言

红树林是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多样性和碳汇等生态服务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红树林的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幅度减少。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生态系统,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

1.地点选择:在建设红树林保护区时,需要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潮汐变化等因素。理想的位置应该是能够支持红树林生长和繁殖的地方,并且要尽可能地远离人类活动的影响。

2.规划设计:在确定了地点之后,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包括保护区的边界设定、区域划分以及配套设施的规划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保护区内的生境多样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建设实施:根据规划设计,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观景台、监测站等。同时,也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如播种、移栽等。

三、红树林保护区的管理

1.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2.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明确保护区的管理目标和任务,规定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3.监测评估:定期进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了解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来,通过教育宣传、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案例分析

以中国浙江省象山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该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内的主要树种有青皮木、虾白蜡等,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保护区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和恢复措施,成功地改善了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其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开展科研、教育等活动,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结论

红树林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只有通过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才能实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六、参考文献

[1]赖明勇,吴长军,张静怡,etal.我国红树林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湿地科学,2015,13(4):378-382.

[2]陈志良,黄建辉,袁梦瑶,etal.红树林保护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J].生态学报,2017,37(12):3756-3765.

[3]林永传,刘培贵,郭家升.我国红树林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探讨[J].森林工程,2016,32(5):42-45.

[4]谢平,王佳伟,杨士海,etal.浙江省象山国家红树林第七部分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

一、引言

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功能和丰富的碳汇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逐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红树林生态旅游在保护和恢复红树林资源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红树林生态旅游的特点与优势

1.生物多样性丰富:红树林拥有众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如红树科植物、鸟类、鱼类等。这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学习内容,增强了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2.环境教育价值高:红树林具有很高的环境教育价值,可以作为自然教育基地,帮助公众了解和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参观、讲解等方式,游客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3.低碳环保:相比传统的观光旅游,红树林生态旅游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染,有助于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尽管红树林生态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规划与管理:部分地区的红树林生态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这不仅影响了旅游质量,还可能对红树林资源造成损害。

2.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红树林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解说系统、导览服务以及游客接待能力。这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体验较差,限制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3.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红树林生态旅游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四、推动红树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红树林生态旅游的规划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方案,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红树林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包括游客中心、解说系统、导览服务等,以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

3.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对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生态旅游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五、结论

红树林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保护和恢复红树林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推动红树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第八部分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摘要

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和防止海岸侵蚀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因此,在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1.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红树林的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红树林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种资源和服务,如木材、燃料、食品和水源等。这些资源对于支持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社区的生计方式和行为模式也直接影响到红树林的健康状况和生态功能。因此,实现红树林的长期保护需要社区积极参与和支持。

2.影响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因素

2.1社区认知水平

社区成员的认知水平是影响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关于红树林生态价值的认识可能导致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从而对红树林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提高社区成员对红树林生态价值的认识是促进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

2.2生计方式

社区的生计方式直接决定了他们对红树林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程度。传统上,许多沿海社区依赖于红树林提供的资源来维持生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些社区开始转向其他产业或依赖进口商品,这可能会减少对红树林资源的压力。在实践中,应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实现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2.3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在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政策能够保障红树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同时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红树林保护区管理规定,限制过度开发行为,鼓励生态旅游和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此外,政策还可以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社区建立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生产模式。

3.可持续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赢,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建立合作机制

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目标。这种合作机制可以包括信息共享、技术转让、培训教育和项目实施等多个方面。

3.2提高社区参与度

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研讨会和实地考察等活动,提高社区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3.3发展生态旅游

利用红树林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这不仅可以增加社区收入,还能促进红树林的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

3.4推广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

通过科技示范和推广,引导社区采用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例如,使用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的薪柴和煤炭,降低对红树林资源的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红树林保护与社区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相第九部分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示范案例红树林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威胁了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保护和恢复红树林,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保护区、实施人工造林和修复工程等。本文将介绍一些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的示范案例,并分析这些案例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一、澳大利亚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

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续红树林带。然而,该地区的红树林受到严重的破坏和侵蚀,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大规模农业开发。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澳大利亚政府在1986年建立了达尔文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并于1993年批准了一项名为“达尔文港红树林保护与恢复项目”的计划。

该项目通过采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包括对红树林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实施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等措施,成功地恢复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目前,该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前来参观和研究。

二、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

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但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红树林已经被砍伐或受到污染。为了保护和恢复这些红树林,中国政府在2005年批准了一项名为“全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工程”的计划。

该计划以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建立保护区、实施人工造林和修复工程、加强监测和管理等措施,成功地改善了许多红树林地区的环境质量,增加了红树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此外,该计划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

三、印度尼西亚红树林保护与恢复示范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资源国之一,但该国的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为了保护和恢复红树林,印度尼西亚政府在2004年批准了一项名为“印尼红树林保护与恢复项目”的计划。

该项目通过开展广泛的社区参与活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对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认识和支持。同时,该项目还采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包括采用种子收集和繁殖技术、种植适应不同生境条件的树种、实施红树林退化区域的植被修复等措施,成功地恢复了大片红树林地区。

总结

以上三个案例表明,红树林保护与恢复需要全面考虑红树林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