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企业要求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4/1B/wKhkGWWrHDSAQcOOAADZipZUZ1E684.jpg)
![制糖企业要求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4/1B/wKhkGWWrHDSAQcOOAADZipZUZ1E6842.jpg)
![制糖企业要求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4/1B/wKhkGWWrHDSAQcOOAADZipZUZ1E6843.jpg)
![制糖企业要求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4/1B/wKhkGWWrHDSAQcOOAADZipZUZ1E6844.jpg)
![制糖企业要求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4/1B/wKhkGWWrHDSAQcOOAADZipZUZ1E68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糖企业要求
制糖业现状我国是世界第三位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国,年产量和消费量都在1000万吨左右,其中白砂糖占食糖总量的90%左右。我国食糖的生产地区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等省区。制糖产品市场准入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制糖系列产品是指以甘蔗、甜菜或原糖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煮炼结晶等工序加工制成的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或黄糖,红糖粉、红片糖或其他形状),以及经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冰糖(单晶冰糖、多晶冰糖)、冰片糖、方糖等。糖的申证单元为1个(企业生产多少个糖产品也只须申请1个)。
现场评审须在企业生产期间内进行。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产品品种,即白砂糖、绵白糖、赤砂糖、红糖、冰糖、冰片糖、方糖等。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制糖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303。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糖汁提取(原料糖溶解)→糖汁清净→糖汁加热与蒸发→蔗糖结晶及成糖→(或加入还原糖)→干燥→包装
(二)关键控制环节。
糖汁提取、糖汁清净、蔗糖结晶及成糖。(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成品糖色值偏高。
2.成品糖不溶于水杂质含量超标。
3.成品糖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企业应当有甘蔗贮存场所(或周转场所)、或甜菜窖、或原糖贮存仓、生产辅料库、成品库;生产用厂房能满足糖汁提取、清净剂制取、糖汁清净、糖汁蒸发、蔗糖结晶及成糖、干燥、包装、排放物处理的工艺要求,如属成品糖再加工的则满足对应工艺的要求,并能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企业应防止半制品变质和受到腐败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的污染;应满足后段成糖→(或加入还原糖)→干燥→包装的设备、环境、人员的卫生要求;对可能存在的如生物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四、产品相关标准GB13104-2005《食糖卫生标准》;GB317-2006《白砂糖》;GB1445-2000《绵白糖》;QB/T2343.1-97《赤砂糖》;QB/T2343.2-97《赤砂糖试验方法》;QB/T1173-2002《单晶体冰糖》;QB/T1174-2002《多晶体冰糖》;QB/T1214-2002《方糖》;QB/T2685-2005《冰片糖》;上述产品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或部委地方标准;红糖(或黄糖,红糖粉、红片糖或其他形状)产品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或部委地方标准。
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1995年12月8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
附录:(资料性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食品卫生通则》CAC/RCP1—1969,Rev.4(2003)
《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Annex
to
CAC/RCP
1—1969,Rev4(2003)
GB
317
白砂糖
GB
1445
绵白糖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0497
糖料甜菜试验方法GB
13104
白糖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5108
原糖
GB
15203
淀粉糖卫生标准
GB/T
5009.55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10496
糖料甜菜
GB/T
10498-1989
糖料甘蔗SN/T
0676
进出口糖检验规程
QB
1173
单晶体冰糖
QB
1174
多晶体冰糖
QB
1213
精致白砂糖QB
1214
方糖
QB
1215
方糖试验方法
CAC/RS
4-1969
白砂糖
CAC/RS
5-1969
粉糖CAC/RS
6-1965
绵白糖
CAC/RS
11-1969
乳糖国际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食糖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1.甘蔗、甜菜原料应尽可能新鲜、无霉变腐烂,严格控制夹杂物。对甘蔗、甜菜的采购应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并按要求进行验收。
2.精制所用原料糖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如原糖要符合GB15108-2006《原糖》的相关规定。
3.制糖过程中所使用的加工助剂,如石灰、硫磺、磷酸、各类杀菌剂、絮凝剂、脱色剂等要符合食品加工中工业添加剂的有关标准要求。
4.糖用包装袋的卫生、运输、储存等方面应符合食品包装用材料成型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所用的出厂检验设备以及玻璃器皿均应校检定,处于准用状态。产品质量检验人员须持证上岗。根据生产工艺中使用澄清剂的不同,白砂糖产品一般可分为亚硝酸法白砂糖和碳酸法白砂糖;其中亚硝酸法白砂糖占绝大不部分,一般在90%以上。近年来,白砂糖的生产企业正面临着国内和国外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性的日益关注,针对目前制糖企业普遍采用亚硝酸法生产白砂糖的实际,白砂糖生产企业需要更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HACCP就属于这类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之一,是当今控制食品安全的经济有效体系。作为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食品安全体系,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其目标是通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应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适用范围从最初的微生物安全控制发展到化学和物理危害的安全控制。HACCP的最大优点在于过程控制潜在危害的预防性方法代替传统的以最终产品检验为基础的控制理念。HACCP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危害分析和预防控制措、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制、关键控制点监控(CL)纠偏措施、保持记录、验证程序。1.1.1甘蔗原料来源关键控制点监控(CL)纠偏措施、保持记录、验证程序。本文应用HACCP系统分析在亚硝酸法生产白砂糖工艺中的危害,探讨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的确定和监控措施、纠偏措施建立等问题,以提高生产过程中卫生质量和安全性的管理水平,达到有效监控,增强食糖产品安全性的目的当甘蔗在蔗茎田间锤度达到20或蔗糖分13.0%以上时即可砍收,削去叶、梢和根等杂质,送到糖厂加工,作为制糖的原料。应用HACCP系统分析在亚硝酸法生产白砂糖工艺中的危害,探讨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的确定和监控措施、纠偏措施建立等问题,以提高生产过程中卫生质量和安全性的管理水平,达到有效监控,增强食糖产品安全性的目的。白砂糖理化指标(GB317-2006)15项目精制优级一级二级蔗糖分%≥99.899.799.699.5还原糖≤0.030.040.100.15电导灰分≤0.020.040.100.13干燥失重%≤0.050.060.070.10色值IU≤2560150240混浊度MAU≤3080160220不溶于水杂质≤(mg/kg)102040601.亚硝酸法白砂糖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危害评估分1.1.亚硝酸法白砂糖的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糖汁提取(原料糖溶解)→糖汁清净(亚硝酸法澄清)→糖汁加热与蒸发→蔗糖结晶及成糖→(或加入还原糖)→干燥→筛分→包装→贮藏1.1.2甘蔗的预处理甘蔗在进入压榨机或渗出器之前必须先行破碎处理即预处理,使甘蔗的纤维组织成片状或丝状,糖分细胞充分破裂。1.1.3甘蔗的压榨甘蔗压榨就是将预处理过的蔗料用压榨机进行压榨、压出蔗汁过程。蔗汁提取流程图18甘蔗收购地磅台称、喂蔗台链板式输蔗机(第一条)第一座蔗刀机或撕裂机链板式输蔗机(第二条)高速带吸铁器压榨机(第一座)中间耙齿输送机压榨机(第二座)压榨机(第五座)蔗渣混合蔗汁下工序(清净)锅炉燃烧包装造纸、加工板、饲料、衣康酸、木醇糖……经过多座压榨机作业第二座蔗刀机或撕裂机压榨车间19甘蔗压榨甘蔗压榨:就是将预处理过的蔗料用压榨机进行压榨,压出蔗汁的过程。压榨机多采用三辊压榨机蔗汁澄清方法
甘蔗制糖方法是以澄清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清净剂来命名。亚硫酸法:
采用石灰、磷酸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清净剂。混合汁经预灰、一次加热、硫熏中和、二次加热后入沉降器,分离出清净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得滤清汁,它与清净汁混合再经加热、进行多效蒸发而成糖浆,糖浆再经二次硫熏成为清净糖浆。
1.1.4蔗汁的清净
压榨出来的蔗汁含有杂质,必须经过亚硝酸法清净(或其他方法的清净)、预灰和加热工序、蔗汁的硫熏中和、蔗汁的沉降、蔗汁的过滤等多道工序来进行清净,才能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混合汁中的杂质对制糖的影响1.有机酸会使蔗糖转化,增加蔗糖分损失;2.无机盐促使糖蜜量增加,影响蔗糖分收回;3.胶体物质妨碍蔗糖结晶,降低蔗糖吸收率;4.色素使白糖色值增加,影响产品质量。澄清处理主要有三个过程:
1、加热蔗汁
2、添加澄清剂
3、沉淀分离。影响澄清的主要因素是蔗汁中的各种有机盐、无机盐、胶体物质、pH值、加热温度和澄清时间等。只有把这些因素控制好,使蔗糖分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同时尽可能多地除去非糖分,才能完成澄清的任务。24混合汁预加石灰乳磷酸PH6.6~6.8一次加热55°~70°中和PH7.0~7.2石灰乳二氧化硫二次加热100°~102°沉淀池澄清汁曲筛过滤清汁泥汁真空吸滤机滤泥滤清汁曲筛过滤亚硫酸清净法作业流程图
1.1.5蔗汁的蒸发
经过清净处理的清汁浓度为12度Bx-14度Bx(含水量一般在86%~88%),这些清汁必须经过蒸发工段浓缩成60度Bx左右的糖浆,才能进行结晶煮糖。糖锤度:用根据纯糖溶液比重关系制成的浓度计,测出的浓度叫糖锤度,简写为oBx。例如65oBx糖浆,即表示该糖浆100吨中有65吨是固溶物(蔗糖及溶于水的杂物),而另外35吨是水。蒸发环节要求1、保证糖浆浓度在65°BX左右,过浓会造成糖浆在蒸发罐、管道、贮箱中生成结晶,不易控制煮制结晶操作,过稀会增加煮制时间和耗气量,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2、要减少糖分的损失,稳定操作,控制适当的温度、真空度等环节,缩短糖汁在罐内停留时间,避免或减少蔗糖转化和还原糖的分解,特别需要防止灌顶跑糖;3、要确保蒸发罐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及时对转换蒸发罐进行通洗,清除积垢阻碍热传递;4、要充分合理利用热能,节约热能,降低煤耗,严格执行蒸发热力方案,并做好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工作;5、要做好汽凝水的回收利用,一般第一效和含糖分低于10PP的第二、三效气凝水作入炉水用,其他汽凝水用于工艺用热水。26蔗汁蒸发(浓缩)锅炉减压阀汽轮机118℃106.5℃.94.3℃51℃78℃128.9℃117℃105.5℃93.3℃77℃煮糖煮糖一次二级一次一级二次一级清汁二次二级冷凝器ⅣⅤⅢ糖浆ⅡⅠ蔗汁的蒸发28
蔗汁经过清净处理后得到的清汁浓度为约150BX左右(即含水分85%左右)。如果将含大量水分的清汁直接送去结晶,将要消耗大量的蒸汽,这样即消耗能源,又延长煮糖的时间并影响质量。因此,清汁必须经过蒸发工段,除去大量的水分,浓缩成650BX左右的糖浆,才能进行结晶。(此过程产生的泡沫需要消泡)
蒸发的五定操作为了达到蒸发环节的要求,确保提供优质的糖浆,必须严格执行蒸发五定工作。一、第一效加热蒸汽压力稳定。这样可以保持一定的总温差,以便得到预期的效果(蒸发强度)。二、真空度稳定。保持蒸发罐真空度波动不大于1~2cm汞柱,波动过大会造成影响蒸发效能和导致跑糖。为了保持真空稳定,必须注意调节氨管,开得过小,不凝性汽体排除不完全;开得过大,则造成蒸汽浪费。任何一效真空度突然降低,主要检查:1.喷射冷凝器的水压;2.汽凝水排除情况;3.罐内不凝气体排除情况(注:为了防止跑糖,一般控制真空度660mm汞柱)。29蒸发的五定操作三、液面高度稳定。稳定控制各进料阀开度,使糖汁在沸腾时有一层薄薄的糖浆掠过加热管上花板,此时,真液面约在加热管的1/3的高度处。四、各阀门稳定(管道开关)。根据来汁量开启第一效汽鼓蒸汽蒸汽阀及各效入汁阀的开度。不凝气体和汽凝水排除之后,阀门不宜经常变动,以免影响蒸发速率,必要时缓慢调节。五、抽取汁汽稳定。稳定抽取汁汽能保证各效压力和真空度的稳定,减少跑糖的损失,提高蒸发效能。301.6煮糖由蔗汁到制成糖浆,虽然在清汁过程经过了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处理,除去了一部分胶体和其他非糖成分,而且在蒸发时也沉积出了一部分积垢。但是,经过蒸发后糖浆却大都微带混浊。这是因为蒸发后不但糖的浓度增高,非糖分的浓度也大大提高了,已超过溶度积的非糖分析出沉积垢或悬浮物粒所致。所以,粗糖浆必须再经硫熏,有时还需再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清净糖浆,才能作为煮练白砂糖的原料。然后再将糖浆煮沸,蒸去其中的水分,留下含蔗糖的固溶物,即可制成片糖及糖分。煮糖工段从末效蒸发罐出来的粗糖浆,再经过二次硫熏,以达到漂白的目的。经过二次硫熏处理的糖浆,称为清净糖浆,一般尚含有35%—45%的水分。还须进一步浓缩煮制至有蔗糖晶体析出,并使晶粒长到大小符合要求。这一操作过程,叫做煮糖(或结晶)。(此过程产生的泡沫需要消泡)煮糖操作的过程33配制底料测罐投粉养晶固晶浓缩缷糖助晶分蜜1.配制底料:按当时煮糖制度规定的纯度配制底料。底料量以盖过气鼓的糖液温度计为宜。2.测罐:按当时的糖液纯度实测起晶点和溶晶点,以此作为实际操作的重要依据。3.投粉:当糖液浓缩到过饱和度1.1~1.5时,将配备好的糖粉糊投入罐内作为晶核。4.固晶:投粉后,将糖液浓缩到规定的过饱和度,然后入水稀释到规定的过饱和度。再浓缩,再稀释。如此反复数次,以使晶体坚实,吸收良好,这一过程叫做固晶。5.养晶:固晶完成后,就可以入料养晶,使晶体不断增大。养晶过程应该采用逐步浓缩煮上的方法,防止伪晶产生。1.1.7白砂糖的干燥一般情况下,自离心机卸下的白砂糖还含有0.5%~1.5%的水分,必须经过充分干燥及冷却,才能装包和贮藏。其原理就是在低于水的沸点温度下将物料中含有的微量水分带走。白砂糖的干燥,一般是以空气为介质,使空气流过白砂糖表面,从而将白砂糖所含有的水分带走。或者说白砂糖干燥就是白砂糖水分向空气扩散的过程。1.1.8白砂糖过筛、称重、包装和成品入库1.2危害分析在建立HACCP系统之前,必须对白砂糖的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成分(原料及所含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害者)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加工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可能被污染或加重危害进行分析,判断每个工序是否产生显著的危害,具体描述见表1表1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工序名称潜在威胁CCP(Y/N,是或否)判断依据原料甘蔗新鲜度,混有异物Y按照夹杂物含量,蔗糖分的测定方法进行压榨混有异物,泥沙N后面的澄清过程滤工序可除去澄清加入的澄清剂(硫磺、石灰)和糖
用助剂(絮凝剂)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Y按照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GB2760-1996)进行检验煮糖糖用助剂(消泡剂)中重金属Y按照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GB2760-1996)进行检验干燥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糖品中Y按照食品车间空气洁净度监测标准进行监测装包包装受微生物污染,带入糖品中Y按照食品包装袋标准进行监测贮藏糖品受潮,滋生微生物Y按照食品车间空气洁净度监测标准进行监测2.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的确定关键控制点(CCP)是指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某一点,步骤或工序进行控制后,就可以防止、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减少到可接受水平。关键限值(OL)是指在某一关键控制点上将物理的、生理的、化学的参数控制到最大或最小水平,从而可防止或消除所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发生,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因此,为了建立有效的亚硝酸法白砂糖HACCP体系,在确定各个生产工序的危害因素后,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值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表3关键控制点的监测和纠偏措施工序名称监控方法监控频次监控人员纠偏措施原料检测夹杂物及蔗糖分每批质检人员不合格不许进厂澄清检测助剂重金属含量每批质检人员不合格退货,选择多名供应商煮糖检测助剂重金属含量每批质检人员不合格退货,选择多名供应商装包包装袋完整及卫生每批质检人员不合格退货,选择多名供应商贮藏测量温度、湿度实时监控仓库保管人员及时改善环境条件表2关键控制点及其关键限制工序名称关键控制点限制依据原料原料蔗质量符合夹杂物含量,蔗糖分要求澄清加入的澄清剂和糖用助剂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GB2760—1996)煮糖糖用助剂质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GB2760-1996)装包包装袋质量符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贮藏粮仓环境符合糖仓环境温度、湿度等要求3.关键控制点监控措施和纠偏措施的建立
监控措施和纠偏措施是为了通过对识别出来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观察或测量来判定各个关键控制点是否处于受控之下,当监控表明偏离关键限值时,而采取的程序或行动,是确保HACCP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步骤。对白砂糖每个关键控制点所制定的监控和纠偏措施。见表34.文件、记录管理系统的建立在确定了亚硝酸法白砂糖的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建立了相应的监控和纠偏措施后,还应当建立以下的文件和记录以确保HACCP体系的有效实行。(1)亚硝酸法白砂糖生产过程中的HACCP计划和用于计划的支持性文件,如依据工艺流程对危害分析所做的评估性文件以及关键控制点的分析确定文件等。(2)依据工艺设计要求以及生产设备的实际情况所确定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关键限值文件等。(3)依据监控程序要求对各个关键控制点所做的监控记录。(4)当监测系统指示某一关键控制点偏离出关键限值时校正系统所采取的纠偏措施的记录,如澄清剂质量没有达到控制要求时所采取的措施等记录。(5)管理人员对各个关键控制点的抽查、复核等记录,如产品管理人员对澄清工序中所用絮凝剂的现场抽检结果等记录。(6)成品糖入库的检测记录以及产品的出厂放行情况等记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本文件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与GB/T
22000中相关术语相同,其它专业术语使用GB/T
9289《制糖工业术语》。
3.1
糖
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糖厂产品的统称。包括白砂糖、绵白糖、方糖、冰糖等。
3.2
原料
只用于制糖的甘蔗、甜菜或原糖。
3.3压榨
用压榨机对甘蔗或蔗料施加压力,提取蔗汁的过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糖企业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制糖企业建立和实施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和记录保持。
本文件是GB/T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制糖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制糖行业的特点将GB/T
22000在本行业要求的具体化。
本文件适用于制糖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可用于采购方对此类食品提供者的评价和实施第三方认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使用其最新版本。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9289
制糖工业术语
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4.人力资源
4.1食品安全小组
食品安全小组应由多专业的人员组成,包括从事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工艺制定、实验室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等项工作的人员。4.2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
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能。
4.2.1
食品安全小组应理解HACCP原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
4.2.2应具有满足需要的熟悉制糖生产基本知识及加工工艺的人员。
4.2.3从事制糖工艺制定、卫生质量控制、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
5
前提方案
5.1基础设施及维护
5.1.1
选址
制糖厂必须建在地势高,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无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和其他危害食品安全卫生的物质的地区。
5.1.2
厂区和道路
5.1.2.
1
厂区应设绿化带。绿化时不宜种植有飞絮的树木、花草,以免污染糖产品。
5.1.2.2
厂区干道和支道应铺设便于清洗、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如混凝土或沥清路面)。路面应平坦,无积水。厂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5.1.3
厂房与设施
5.1.3.1
厂房与设施的设计应根据制糖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便于卫生管理和清洗、消毒。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5.1.3.2
厂房与设施必须结构合理、坚固、完善;经常维修,保养。
5.1.3.3
厂房地面:坚硬,平坦,不积水,不渗水并有适当坡度(2%为宜)和良好的的排水系统。5.1.3.4
厂房墙壁与天花板:须采用光滑、浅色、不吸水、不渗水、无毒的建材;墙裙砌2m以上的浅色瓷砖或相当的建材;顶角、墙角、地角呈弧形,便于冲洗、消毒。包装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须用防霉涂料定期涂刷,防止霉菌生长。
5.1.3.5
厂房内的架空构件:必须便于清洗,能防止积尘、凝水和生长霉菌。
5.1.3.6
厂房门窗:应严密,采用不变形、耐腐蚀的材料制作。窗台应高于地面1m以上,内窗台须下斜45°。门窗必须有防蝇虫和防鼠设施。
5.1.3.7
通风、防尘:厂房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持空气新鲜;灰尘较多的工序应安装有效的除尘设施;通风口应装有易清洗的耐腐蚀网罩。
5.1.4
卫生设施
5.1.4.1
供水系统
a)
生产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厂内应有贮水设施及其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b)
非生产(饮用)水:制冷、冷却、消防等非饮用水。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决不能与生产(饮用)水交叉连接,并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5.1.4.2
蒸汽系统
各生产工序使用的蒸汽不得含有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物质。
5.1.4.3
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
应在远离生产车间的适当地点,设置垃圾等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
5.1.4.4
废水、废气处理系统
必须设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该系统应保特良好的工作状态。废水废气的排放,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5.1.4.5
更衣室、厕所等设施
a)
厂内应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淋浴室,其地面墙壁应便于清洗、消毒。
b)
厂区必须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水冲式厕所。厕所内应通风良好,具有防蚊蝇设施,地面、墙壁应便于清洗、消毒。
c)
各车间必须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洗手设施和工间休息室。更衣室和休息室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经常保持清洁。5.1.5
设备和工器具
5.1.5.1
凡与制糖接触的机械设备、容器、管路等,应采用无毒、不吸水、易清洗、无异味及不与制糖过程产品起化学反应的材料制作,如不锈钢、玻璃、食用级橡胶等。需涂刷涂料时必须采用无毒、无味、不影响制糖卫生质量的涂料。
5.1.5.2
机械设备,工器具的结构和固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清洗和消毒5.2
操作性前提方案
制糖制造业生产加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制定易操作可行的书面卫生管理文件,识别并评估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进行控制,明确其实施的职责、权限和可执行频率,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操作性前提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5.2.1
接触原料、半成品、成品或与产品有接触的物品的水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5.2.2
接触产品的器具、手套和内外包装材料等必须清洁、卫生和安全。
5.2.3
确保食品免受交叉污染。
5.2.4
保证与产品接触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
5.2.5
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冷凝水及其它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
5.2.6
正确标注、存放和使用各类有毒化学物质。
5.2.7
保证与食品接触的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
5.2.8
清除和预防鼠害、虫害。
5.2.9
包装、储运卫生控制,必要时应考虑温度和湿度。
6
关键过程控制
6.1
原料验收及储存
生产用原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和卫生要求,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原料和辅料中农药残留或霉菌毒素超过有关限量规定的禁止使用。原料的采购需符合采购标准,投产前的原辅料须经过严格检验,检验不合格的原料不得投产,应明确标示“检验不合格”并作隔离处理。
原料贮存场所应有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航空运输合同集锦
- 人工智能算法开发与应用合同
- 幼儿园植树节策划方案2021【五篇】
- 桉树造林工程承包合同书
- 新企业之间借款合同范本
-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1
- 咨询培训服务合同模板
- 校车租赁合同书
- 2025-2030年中国清真食品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文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临床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实率PDCA品管圈
-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设行业安全竞赛题库(试题含答案)
- JBT 14727-2023 滚动轴承 零件黑色氧化处理 技术规范 (正式版)
- 术后谵妄及护理
- 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与渠道拓展
-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