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铁道英雄》观后感_第1页
2023年《铁道英雄》观后感_第2页
2023年《铁道英雄》观后感_第3页
2023年《铁道英雄》观后感_第4页
2023年《铁道英雄》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铁道英雄》观后感《铁道英雄》观后感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英雄书写始终是贯穿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宏大叙事和经典叙事的体系之下,主旋律电影中英雄形象的主体是根植于红色文化的革命英雄。近期上映的《铁道英雄》仍能看到人民英雄的形象脉络,重写英雄故事成为了主流大片的重要题材。

中国电影中的人民英雄

我们一般将20世纪50年头到70年头的电影称为人民电影,这一时期英雄叙事的主体是工农兵。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电影创作响应了“新英雄主义”理论,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革命的英雄主义。

所谓群众英雄或人民英雄,具有着历史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双重特别性。区分于传统历史中的民族英雄,红色电影中的群众虽然是来自于各行各业,但他们的行动中却贯穿着不行或缺的革命信仰。人民英雄沉稳刚毅、才智英勇的精神品行与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崇高志向皆来自于其政治选择与信仰所带来的精神力气,这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电影中的英雄特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的人民英雄与西方电影塑造的英雄也有很大不同。无论是西部片中在荒野决斗的牛仔,还是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西方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大多是流浪的孤胆英雄或依靠个体力气挽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但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是在集体中完成个人价值与志向的实现,只有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并为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这样的英雄形象才能够成立。

上世纪1956年上映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的《铁道游击队》正是50年头到70年头人民电影中典型的以群众英雄为主体的影片。《铁道游击队》以1940年抗日斗争为背景,讲解并描述了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在铁路途上与日本侵略者绽开斗争的故事。电影的原型1939年成立的鲁南铁道大队由洪振海和王志胜组建,队员主要由铁路工人和矿工组成,在敌后斗争八年。铁道队依托抗日依据地的人民群众,在津浦铁路途上绽开游击战,劫取枪支弹药和药品等物资。“铁道游击队”正是典型的集体性的英雄形象,他们的身份是一般的铁路工人,但在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团结一样,运用人民的才智开展斗争,并最终获得成功,体现了当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群众英雄书写。

《铁道英雄》同样取材于鲁南铁道大队,其中的教育员正如《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为铁道队带来上级的指示与思想的引领。当铁道队的斗争陷入低谷,在废旧的列车车厢中,教育员为牺牲的队员追授党员身份并在车窗上画下党旗,带领青年队员集体入党宣誓。可以看到,在新时代重写英雄故事中仍旧强调一种英雄的集体性与革命信仰。

小人物的立体刻画

在新中国成立前期,人民电影中的抗日英雄或革命英雄形象往往是比较统一的,电影情节大多只呈现他们在与敌斗争的过程中英勇坚决、沉稳冷静的性格以及浴血奋战的宏大场景。在《铁道英雄》这一新时期的英雄书写中,我们能够看到电影对群体中的个体以及边缘人物立体化的刻画。

范伟所扮演的调度员老王可以说是本片最为胜利的角色塑造。他身材臃肿,腿一瘸一拐,嘴里时常哼着小曲儿,时时常爱抽上两根喝上几口,喜爱逗添煤的少年叫他爹,常常给车站的日本人抓一把花生,点头哈腰、笑容忠厚。但同时他也是为铁道队运输情报的卧底,面对日军的盘问他神色如常,却在日军走后流露出肃穆的神情。老王这一人物身上还承载着悬念,当他与添煤少年分吃苹果时,少年想要他的折叠小刀,老王却说“还没到时候”。在老王确知自己已经暴露,打算孤注一掷炸死汉奸时,他将小刀给了少年并说“是时候了”。

影片的后段,老王被抓捕上车,少年茅塞顿开,在汽笛的轰鸣声中大喊老王“爹”的时刻,影片被烘托向高潮。除此之外,老王在上车的那一刻与濒死之时哼唱的小曲儿“太阳出来”,也示意着长夜已尽、黎明将至。电影对老王外貌特征以及性格、习惯的细微环节刻画,和在其身上所支配的悬念和隐喻,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以及英雄性在平凡人物中的升华更为真实。

在《铁道英雄》中,小人物或者边缘人物有多样、立体的呈现。护士小庄起初在日军的医疗队工作,胆小寡言,但在日军盘查铁道队长老洪时,她将装有情报的烟藏在绷带中,最终参加支援了山区部队;添煤少年的父亲下矿后生死不明,以往他面对日军的督促打骂始终唯唯诺诺,但在老王被抓后他奋起抗拒,与日军殊死搏斗;亓顺原本在兵工厂验枪,哥哥亓鲁牺牲后,他也投身到斗争中,为铁道队升级和改造武器……

在新时代的英雄书写中,日常生活的阅历更加被强调,人物塑造更加注意其内心世界与情感流淌。不是神化的英雄而是人化的英雄重新走向荧幕,现实性的刻画为早已远去的、耳熟能详的历史供应了可接近的途径和全新的理解角度。这些小人物、老百姓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是当他们汇入到革命和历史的洪流当中时,他们又呈现出了英雄的品行。当下的红色电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日常生活的小切口与宏大叙事之间价值鸿沟的弥合。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突围

近些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始终面临着代际叙事的挑战,也就是传统的红色叙事如何与年轻一代达成有效的沟通,在重写英雄故事的过程中也呼喊着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新建构。在这个意义上,《铁道英雄》通过商业叙事逻辑的嫁接进行主旋律电影的突围。

影片的开篇即是惊险刺激的商行刺杀与劫车场面,快节奏的剪辑与激扬的配乐,列车在茫茫雪原奔驰的宏大场景,快速将观众带入影片讲解并描述的时空场域。影片通过铁道队的三次劫车划分叙事段落,第一次胜利劫获药品后,藤原起先对老洪等人的身份产生怀疑,其次次劫武器的`铁道队员遭到埋伏,老王的卧底身份也被发觉,第三次劫车则是老洪与藤原的最终决战。通过胜利、被怀疑、失败到英雄之死,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走向和多线交织的叙事模式,影片表现出较强的戏剧张力。

整体来看,《铁道英雄》存在着明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铁道队员骑劫列车的枪战动作戏,暗线则是在敌军监视下老王和老洪用烟传递情报的悬疑对决。在动作戏的部分,影片通过特效以及剪辑技术,在流淌的列车空间中营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在谍战悬疑的部分,情节则更多发生在静止的车站,从而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敌我双方的相互摸索与言语交锋,烘托暗流涌动的对峙气氛。除了言语上的交锋,一些肢体语言的细微环节也推动了惊慌气氛的形成。例如,老王常常给古本站长送花生和酒,但最终一次古本向他交代列车进站时间时却没有接过老王的花生,示意着老王的卧底身份已经暴露。

值得留意的是,影片运用较大篇幅刻画反派人物藤原,通过对其智谋与残忍的呈现,强化敌我双方之间的对立冲突。铁道队与日军的斗争被具像化为老洪、老王等人与藤原的交锋,藤原运用望远镜监视车站的一举一动也表现了铁道队员始终处于被观看地位的惊慌与压抑。为勇毅才智的主角设置一个强大的对手并通过二者此消彼长的互动来推动情节发展,这符合基本的商业片叙事逻辑,也符合观众基本的观看习惯。影片的最终,老洪在列车上用烟点燃身上炸弹的引线,与藤原同归于尽,远处的山坡上,教育员和其他的铁道队员注视着这一幕的发生,预示着惨烈的斗争过后,希望的火种仍旧留存。

从《铁道游击队》到《铁道英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英雄书写中呈现出了与人民电影时期群众英雄和人民英雄形象塑造的呼应,集体主义与革命信仰是中国式英雄的形象特质。我们还应留意到新时期英雄电影中对群体中的个体、小人物的挖掘,将神化的英雄复归为人化的英雄。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对商业化逻辑的嫁接,也体现出在面临着代际更迭以及市场挑战的当下,红色叙事的突围路径。

《铁道英雄》观后感2

电影《铁道英雄》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该片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独辟蹊径,拍出了难得的新意。

上世纪三四十年头,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多数中华有志之士英勇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气,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灵敏捷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铁道队的英雄事迹,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并在大小银幕之上经过多次演绎,而变得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所谓“全新创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满意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不能乱拍,要敬重史料。简言之,在传统的版本上,找寻新的突破。电影《铁道英雄》,在这一点上完成得相当精彩。

首先来说,就是呈现方式,比起传统抗战题材的斗争片,本片内容交织连环。既有着骑劫列车的惊慌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动作戏,也有着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暗线对决,从铁道队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险象环生,到反派阴险狡诈的胜利刻画,正反双方线索交织缠绕在一起,动作、悬疑每条线索开枝散叶,各有特色,都呈现出别样的色调,也为电影塑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历史上铁道队的事迹属于敌后,斗智谍战和隐藏身份是队员们的日常,所以,电影《铁道英雄》给观众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动作大戏的火爆刺激与斗智大戏的斗智斗勇,电影在动作格局下,运用了许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惊慌和危机。

比如开场迎面而来的火车上大战,从快速移动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将铁道队灵敏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画出来,代入感极强而随后的故事,就转入敌后与地下活动,而相比于枪战和列车大战的大场面,这种谍战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肃杀对撞,这是“静”。白雪皑皑的平原地区,严酷肃杀的氛围,而两种风格的切换,好像在广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团火焰,须要极高的导演调度实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动也会在观众心中制造惊慌的气氛,也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导演之所以敢这样拍,就是因为本片有着张涵予、范伟这样超级实力派演员存在。

终归在渲染敌我双方角力的一张一弛中,展示冲突是影像所长,但刻画氛围、描写心理却是软肋,所以这类故事很考验演员,如何呈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

比如范伟,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外出传递情报那场戏,面对敌人的盘问,他扮演的老王表情安静没有任何的改变,是一副镇静的样子,完全可以逃过敌人的目光,但眼神肃穆神情快速划过,则让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能够察觉角色内心忍不住的着急一面。而随后他明知道被人盯上,干脆将计就计,用一颗手榴弹不但声东击西,还歼灭了汉奸,可谓一箭双雕,这场戏的波澜不惊,但平淡中惊慌的肃杀氛围,完全是在范伟影帝级的表演下带动起来的。

所以说,呈现动作戏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烟火等技术手段完成,呈现敌我冲突的场面,可以用摄影、剪辑等烘托气氛。但对于角色内心戏的刻画,在惊慌氛围中角色状态的呈现,只能由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又比如张涵予扮演的老洪,还是他与范伟通过递烟交接暗号,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跟随而来的汉奸,彰显硬汉的特色,两场戏接连而来,一静一动,安静中暗藏生死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中的大反派藤原,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集智谋与狠辣于一身,成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狼一样的对手”电影通过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但增加了电影的对决氛围,也更能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在这样的情节处理下,敌我人士相互摸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杀机,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炸弹引信”,依靠突如其来的动作戏成为爆点,并通过故事推动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电影依靠明线的“静”情节推动,暗线“动”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加观感,从而极大增加故事张力。但也只有以静制动的拍摄技法,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对内心戏份的完备展示,能帮助导演把这个看上去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篇章整合起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氛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