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3E/wKhkGWWpFrGALazMAALnxsgJkJE138.jp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3E/wKhkGWWpFrGALazMAALnxsgJkJE1382.jp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3E/wKhkGWWpFrGALazMAALnxsgJkJE1383.jp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3E/wKhkGWWpFrGALazMAALnxsgJkJE1384.jpg)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0/3E/wKhkGWWpFrGALazMAALnxsgJkJE1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的情感,让我们在山川溪泉中听见的心声,在峰围蝶阵的花草间发现人生的种种美好:梦中恍惚听见,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和阳光挑逗,忍俊不噤的紫藤萝,满装生命的鲜露琼浆,引得我们伫立凝望;样子猥琐的小桃树,风雨中摇着欲绽的花苞,给我们海阔天空追寻梦的力量……
(1)语段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浸透qìnB.着想zhu6C.挑逗tiǎoD.伫立zhù
(2)语段中使用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峰围蝶阵B.忍俊不噤C.鲜露琼浆D.海阔天空
(1)A
(2)D
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1)A.浸透的“浸”读“jìn”;
(2)A.峰围蝶阵写作“蜂围蝶阵”;
B.忍俊不噤写作“忍俊不禁”;
C.鲜露琼浆写作“仙露琼浆”;
D.正确。
故解析为:
(1)A
(2)D
(1)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2)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和标点使用方面存在问题,请指出修改意见不当的一项()
①瘟疫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一直与人类社会相伴成长。②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在《瘟疫与人》中表述的观点:“传染病将和人类共存”是很有道理的。③鼠疫、天花等瘟疫都曾在地球上肆虐。④在瘟疫面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独善其身,各国之间要鼎力相助,精诚合作。⑤只要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能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
A.①句修改:“相伴成长”改为“相伴而行”或删去“成长”。
B.②句修改:删除冒号。
C.④句修改:"精诚合作”改为“以身作则”。
D.⑤句修改:“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C
条件关系;冒号
A、成长一般指人长大成人,也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此处说瘟疫成长,不恰当;
B、“传染病将和人类共存”已经有了引号,无需加冒号;
C、以身作则是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国家和民族应该是合作,不是以身作则,不恰当。
D、第⑤句是说,要增强共同体意识,这是前提,后面的是结果,只要……就……太过绝对,不合逻辑。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和标点使用的能力,面对此类题目,应从句意入手,判断清楚句意和逻辑,然后再辨别词语。此类题目老师应在平时多加强调,找出文中的例子去评讲,使学生理解透彻。
3.(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社日”是古代祭祀谷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就反映了人们在“社日”祈求丰收的热闹场景。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语言特色是: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B
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陋室铭;礼俗;作家作品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无误。
B、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有误。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无误。
D、“铭”本指在器物上刻文,引申为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是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文不易磨灭,故“铭”又用来比喻牢记、永志不忘。无误。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平时注意积累和背诵,加深记忆。
4.(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讲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协,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言简意深。用下列诗句组合成一副结构规范工整、内容最适合春节除夕的对联是()
①竹映高墙似傍山
②淑气鸿喜家家乐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彩灯春花处处新
⑤听烧爆竹童心在
⑥鸟啼碧树闲临水
⑦看换桃符老兴偏
⑧愿得此身长报国
A.①⑥B.②④C.⑤⑦D.⑧③
C
诗歌对联
题干要求选择一副结构规范工整、内容最适合春节除夕的对联,从第⑤句“听烧爆竹童心在”的“爆竹”可判断,从第⑦句“看换桃符老兴偏”中的“换桃符”可看出是春节除夕的景象。
故解析为:C。
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作好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5.(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下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葫芦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多元化的。
A.葫芦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因为葫芦籽众多
B.葫芦里葫芦籽众多,因此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
C.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着“子孙繁茂”
D.葫芦意味着“子孙繁茂”,因为葫芦籽众多
C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本题的话题中心是“葫芦”,前面都降到葫芦代表生活美好,后面是健康长寿,那么紧跟着是葫芦里葫芦籽多,然后意味着“子孙繁茂”。都是采取,先说葫芦的特点,再说寓意的表述方式。AD不符合题干的要求,B项不简洁。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补写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句子位置推断
2.根据合理顺序推断
3.根据提示语(标志语)推断
4.根据特殊句子推断
5.根据科学常识推断
6.根据标点符号推断
6.(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按教材原文填上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一山放出一山拦。
(3)会当凌绝项,。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远离嘈杂,不受世俗公务羁绊的句子是,。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会当凌绝顶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泊秦淮;登飞来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己亥杂诗;陋室铭;游山西村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要求学生把握好字形。本题的易错字有:(2)政;(3)凌;(4)复;(5)作;(6)牍。
故解析为:(1)隔江犹唱后庭花;(2)政入万山围子里;(3)会当凌绝顶;(4)山重水复疑无路;(5)化作春泥更护花;(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古诗文默写,识记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平时应读准字音,把握好字形,再对比译文,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最后,还应多练,筛选出易错字,针对性地强化记忆。关于理解性的默写,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学会以关键词为线索找出对应的原句。例如:(6)中“远离嘈杂”对应原句的“无丝竹之乱耳”,“不受世俗公务羁绊”对应原句的“无案牍”。
二、阅读(45分)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文言文《爱莲说》,完成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加点字
①蕃:
②濯: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9.本文在描写中渗透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用“”一句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表述了的高洁人格。
7.多;洗
8.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②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洁身自好
分析概括个人的观点态度;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记忆解释。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如第①句中的“予”、“染”。第②句中的“富贵”。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此类题目相对于直接翻译题,属中等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译文,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应对这类题目,需要理清的写作思路,再提炼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即可。
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
故解析为:多;洗
8.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应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如第①句中的“予”、“染”。第②句中的“富贵”。
故解析为: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②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思是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这句话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故解析为:第1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第2空、洁身自好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说明文《漫画围棋》,完成各题
漫话围棋
①围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明。会下的人不多,不知道它的人却很少。
②围棋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史书里记载围棋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到了东周,围棋已经非常发达。孔子曾经谈到围棋,《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孟子在《弈秋》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围棋当作一种玩乐,而是当作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
③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吴清源先生说,围棋最早是占卜工具。也有人认为,围棋"棋有白黑,阴阳分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文化。可以肯定的是,围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理解模式。
④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是太多了。
⑤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⑥围棋别名很多。根据围棋形态,人们叫它“方圆”。根据棋子颜色,它又被叫黑白、鹭乌。鹭鸯是白色的鸟,马档是黑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⑦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
⑧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和文化内涵,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中国的。⑨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下棋规则也最简单,比赛中裁判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
10.文章依次从历史、、、世界性四个方面来介绍围棋。
1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
②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
12.第②段中,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颠倒?为什么?
13.围棋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哪些文化内涵?
10.发明(起源;来源);文化内涵
11.作比较;打比方
12.不能。此两例说明随着时间的进程人们对围棋的认识是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或:介绍对围棋的认识不断成熟的过程,从把围棋当作游戏到当作一种本事或者艺术来对待)
13.天圆地方;避世隐居;和谐中庸。
平实性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比较;打比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结构脉络的梳理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循着的行文思路,去分析和概括,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平时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比如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诠释、分类别等等,注意结合语境分析表述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例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议论文所举的例子,主要是与的观点态度有关,与表述的逻辑层次有关,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相应的语段去分析和概括即可。
10.细读文本第三段“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可概括出“发明”或“来源”;从第四段“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是太多了”等等可以概括出“文化内涵”等等要点。
故解析为:发明(起源;来源);文化内涵。
11.①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可以看出是作比较。
②从“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中的“像”字可看出是“打比方”。
故解析为:作比较;打比方。
12.题干要求回答第②段中,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颠倒?为什么?第二段一共谈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孔子的名言“不为有博弈这乎?”第二个例子是孟子在《弈秋》一文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比喻用心的道理。两个例子,孔子出生早于孟子,这是时间顺序,其次,孔子对围棋认为就是一场博弈的游戏,而孟子由此生发出一种道理,是学以致用,是拓展延伸。故二者的顺序不能颠倒。
故解析为:不能。此两例说明随着时间的进程人们对围棋的认识是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或:介绍对围棋的认识不断成熟的过程,从把围棋当作游戏到当作一种本事或者艺术来对待)
13.题干要求回答围棋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哪些文化内涵?首先找到关于文化内涵的段落,主要是第4~7段。从“天圆地方”“地方而静”到“鹭鸯是白色的鸟,马档是黑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等语句可以概括出相应的观点。
故解析为:天圆地方;避世隐居;和谐中庸。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记叙文《月光下的舞蹈》完成各题
月光下的舞蹈
①那年,我在建筑作业时不慎坠落受伤,由家人护送住进了医院。
②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一住,就住了整整三个月。
③七岁的女儿向来最为我所宠爱,听说爸爸摔伤,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来到病房,陪着我聊天,讲故事给我听。直到天空被涂黑了,妻子才会将她送回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④住院期间,我们经常听到隔壁病房传来的声音一一稚嫩的声音,很明显是个孩子的呻吟声。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过房门传过墙,尖锐地刺进了我们的心房。我知道,隔壁的病房是重症病房,住进去的人大多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而据同室早来的病友说,那是一个年方九岁的女孩,却不幸得上了白血病,经常地放疗化疗。成人都不堪忍受,更何况是一个这么幼小的女孩?
⑤女儿闻听,心疼隔壁的陌生姐姐,常吵着要到隔壁看望一下姐姐。起初,我们怕女儿会被隔壁小女孩因为化疗而头发脱光的样子所吓到,更担心她幼小的心灵太早地落下关乎死亡、关乎消逝的阴影,便一再婉言拒绝了她的要求。但她很是执拗,每天都要吵上几遍,且每一次泪水婆娑,瞧着都让人心疼。没过多久,我们便同意了她的要求——经常地,由妻子陪着她去看望隔壁的姐姐。
⑥这一来二去,时间久了便熟悉了。女儿和隔壁的小女孩相处得极好,她们之间,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的叫得是异样的甜蜜。
⑦女儿告诉我,姐姐的病,等到天使在月光下跳舞的时候,就会好起来。我微微一笑,心想,这世间哪有天使。还是妻子告诉了我原因:
⑧原来,就在前两天,小女孩问到她的母亲,她的病究竟什么时候才好起来。善良的母亲无奈之下,只好落着泪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她要好的前一晚,会有天使在月光下跳舞。小女孩信了——稚嫩的心,不信母亲的话,还能相信谁呢。
⑨此后,每到有月圆的夜晚,小女孩总是睁着眼睛,等待着天使的到来。但是,每一次,都让她失望了。女儿每次再去看她的时候,小女孩都是哭个不停,说天使不来了,说她会不会死,再也见不着爸爸妈妈了。女儿总是给她打气,说天使会来的,只是天使在考验姐姐的耐心。
⑩那一幕幕,一声声,让每一个人的心痛如刀绞。上天有时确是无情,为何将如此的不幸,降落到如此幼小的孩子身上?
时光过去了没多久,隔璧传来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谁都知道,小女孩怕是坚持不住了。
那一天,是月圆之日。那天,女儿执意不回去,说要在病房里陪我。妻子只好让她睡在我的床尾
那一夜,我依稀感觉到脚端的被褥下有风进来,便朦胧间动了动,却没靠得着女儿,便立即惊醒了过来。妻子也是一脸懵然,慌忙在病房里找了起来。结果,没找到,就在我要下床准备和她一起出去寻找的时候。站在窗口的妻子突然呆住了,良久才招呼我,让我快过去看。
我慌忙走近窗口,窗外的一幕亦让我蓦然呆住了。转瞬,泪水就哗哗地掉落。
窗外,月光如水,一向在班级多才多艺的女儿,化装成天使的模样,挥动着乳白色的羽翼,翩翩起舞。
我们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白天吵着要在病房里过夜,亦明白女儿白天里多带了一个包的原因——那里,装着的是她跳舞的行头,是她扮演天使的道具。我们更明白,那一夜,隔壁病房里的女孩,一定醒来过——因为女儿白天里和她偷偷约定好,说天使在今夜一定会降临。
那一夜,在天与地间的清辉下,没有音乐,没有舞台,但我看到的,是女儿跳过的所有的舞蹈之中最美丽的舞蹈。
月光下的舞蹈,爱的舞蹈!
14.女儿为什么在夜晚扮演天使跳舞?
15.女儿为了让小姐姐看到自己跳舞,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16.第⑤段,女儿要去看生病的陌生姐姐,“我”为什么“一再婉言拒绝了”?
17.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
①第④段画线句,那孩子的呻吟声“尖锐地刺进了我们的心房”,“我们”有怎样的感受?
②从第⑨段画线句能看出小姑娘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18.那一夜,没有音乐,没有舞台,为什么“我”看到的是“女儿跳过的所有的舞蹈之中最美丽的舞蹈”?
14.小姐姐坚信在夜晚有天使在月光下跳舞,自己的病就会好,)可是天使始终也没来,小姐姐越来越失望,认为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女儿怕小姐姐失去坚持下去的信心,急切地期盼小姐姐早日康复,就偷偷地在夜晚扮演天使跳舞。
15.白天和父母约定在病房里过夜;准备了扮演天使的跳舞道具并带到病房;女儿白天里和得病的小姐姐偷偷约定好,说天使在今夜一定会降临。
16.怕女儿会被隔壁小女孩因为化疗而头发脱光的样子所吓到,更担心她幼小的心灵太早地落下关乎死亡、关乎消逝的阴影。
17.①为小小的年纪得绝症而惋惜,为孩子遭受痛苦而心疼。②盼望着天使到来的急切心情,期盼自己的病早日好起来
18.虽没有音乐、没有舞台,表演不是最美的,但女儿的天真、纯洁、善良的心灵才是最美的。
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心理描写
(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此类题目应注意定位关键段落接着找到关键词句,然后再提炼信息概括。具体答题技巧是人+事,即人物+与此相关的事例。如:小女孩(人物)+相信看到天使跳舞病就会好(事情)。平时学生应牢记解题的技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取关键字词,以点带面的去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对文本的解答能力。
(2)(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类题目应注意定位关键段落接着找到关键词句,然后再提炼信息概括即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取关键字词,以点带面的去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对文本的解答能力。
(4)①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如“刺进心房”其实就在讲,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很心疼小女孩。
②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此类题目一般不直接给出线索,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注意提取句子里的关键字词,如本题之中,“盼望”、“急切”等,可以看出小女孩当时急切的心情,渴望看到天使跳舞。
(5)题考查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文中的女儿充满爱心,主动跳舞就是为了实现小女孩的内心的渴望,由此看出,女儿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所以才说这只舞蹈最美,其实不是美在舞蹈本身,而是心灵。
14.文章第⑧段,善良的母亲无奈之下,只好落着泪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她要好的前一晚,会有天使在月光下跳舞。小女孩信了——稚嫩的心,不信母亲的话,还能相信谁呢。该段内容讲述了为什么小女孩希望看到天使跳舞。看到天使跳舞就代表着病好了。
文章第⑨段,后,每到有月圆的夜晚,小女孩总是睁着眼睛,等待着天使的到来。但是,每一次,都让她失望了。女儿每次再去看她的时候,小女孩都是哭个不停,说天使不来了,说她会不会死,再也见不着爸爸妈妈了。女儿总是给她打气,说天使会来的,只是天使在考验姐姐的耐心。该段内容讲述了小女孩没有看到天使跳舞,有点难过。
故解析为:小姐姐坚信在夜晚有天使在月光下跳舞,自己的病就会好,)可是天使始终也没来,小姐姐越来越失望,认为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女儿怕小姐姐失去坚持下去的信心,急切地期盼小姐姐早日康复,就偷偷地在夜晚扮演天使跳舞。
15.文章第段,“我们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白天吵着要在病房里过夜,亦明白女儿白天里多带了一个包的原因——那里,装着的是她跳舞的行头,是她扮演天使的道具。我们更明白,那一夜,隔壁病房里的女孩,一定醒来过——因为女儿白天里和她偷偷约定好,说天使在今夜一定会降临。”可知道,女儿做了以下准备:在病房过夜,准备舞蹈道具,和小女孩约定。
故解析为:白天和父母约定在病房里过夜;准备了扮演天使的跳舞道具并带到病房;女儿白天里和得病的小姐姐偷偷约定好,说天使在今夜一定会降临。
16.文章第⑤段,“起初,我们怕女儿会被隔壁小女孩因为化疗而头发脱光的样子所吓到,更担心她幼小的心灵太早地落下关乎死亡、关乎消逝的阴影,便一再婉言拒绝了她的要求。”
故解析为:怕女儿会被隔壁小女孩因为化疗而头发脱光的样子所吓到,更担心她幼小的心灵太早地落下关乎死亡、关乎消逝的阴影。
17.①文章第④段结尾“而据同室早来的病友说,那是一个年方九岁的女孩,却不幸得上了白血病,经常地放疗化疗。成人都不堪忍受,更何况是一个这么幼小的女孩?”这句话,表述了我们对女孩遭遇的同情以及心疼。
②小女孩相信了妈妈的谎言,以为看到天使跳舞病就好了,所以她一直希望看到天使。“总是睁着眼睛”就表述了小女孩内心的急切心情,急切看到天使跳舞。
故解析为:①为小小的年纪得绝症而惋惜,为孩子遭受痛苦而心疼。②盼望着天使到来的急切心情,期盼自己的病早日好起来
18.女儿充满爱心,主动跳舞就是为了实现小女孩的内心的渴望,由此看出,女儿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所以最美的舞蹈不是舞蹈本身,是舞蹈背后女儿善良、纯真的心灵。
故解析为:虽没有音乐、没有舞台,表演不是最美的,但女儿的天真、纯洁、善良的心灵才是最美的。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记叙文《夏老师的情义》,完成个题
夏老师的情义
①我仍记得新班主任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
②他是个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拄着单拐,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
③他进门了,脚步声是“笃——咯,笃——咯”。他一开口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伏,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是不是乖。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幽默和坦诚,一下子打消了我们的忐忑心理。
④作为班主任,在带我们的3年里,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无数技能:作诗、谱曲、弹吉他,甚至踢足球。
⑤放学后,班里的男生抽签分为两个小队,在球场.上踢对抗赛,夏老师做裁判。他当然不可能飞快地跑来跑去,还要拄着拐杖避让孩子们的冲撞,在双方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过人动作中,判定谁犯规,这本事依旧了得。两边的男孩都调皮,不时起哄高喊:“裁判开球,夏老师,来一个!”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欢呼声雷动,场上和场下都喝彩,就仿佛双方都赢了比赛。
⑥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包了全班一半的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火、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饺子的时候,我们包的那些塌扁饺子,都在锅里化成了面片汤。夏老师也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的?”
⑦我们的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都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拄着拐杖与我们一起拔。就在大家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蚊子叮咬,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听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下西边的太阳。”我们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在操场尽头,下坠的夕阳已经颤悠悠地被明城墙托住了,城墙上的瓦松与芦苇被金橙色的光影镀亮,而在西边的天空上,玫瑰色、金橙色与深紫色的晚霞,像狭长的河流一样铺陈着。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光影变幻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淡淡地说:“很多年以后,你们会忘了大部分从学校里学得的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
⑧夏老师坦白地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这名多才多艺却缺失了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为了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一一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可是,如果他们每天可以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⑨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特制的单拐。
⑩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踢球,野炊,欣赏歌剧一样辉煌的晚霞……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给自己的孩子。
19.通读全文,根据已有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哪几件事。
夏老师拄着双拐进教室,面对学生开玩笑,他幽默回复不恼反笑。
夏老师组织学生秋游,面对学生包的扁塌塌的饺子,他积极鼓励。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
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
②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
21.文中的夏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22.“如果他们每天可以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老校长的这句话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作用的理解。
19.夏老师亲自上球场做裁判,面对学生高喊,他果断开球不扭捏不推辞;夏老师带领学生拔草,面对光影变幻的晚霞,他提醒学生生活中不仅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
20.①隆重,盛大庄重的意思,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老师着木拐权走路时重重的脚步声(沉重),这句话来自夏老师的自嘲,表现了夏老师的幽默与坦诚。②动作描写,“夹”“射”、“跳”“落”几个连续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了挂着拐杖的夏老师在足球场上做裁判,果断开球的动作。表现了夏老师动作娴熟,技能高超。表述了学生们对他的敬佩之情。
21.夏老师是一个幽默坦诚、坚强乐观、多才多艺、朴实能干、爱学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寓教于乐、有情有义、有感恩之心、有教育智慧……
22.交代了夏老师能够获得工作的原因,表明了老校长对夏老师的认可和关爱;为下文老校长为夏老师修路、定制单拐做铺垫;为下文夏老师传递老校长的信任和爱给学生做铺垫。
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人+事,即人物+与此相关的事例。如:夏老师(人物)+做裁判(事情)。平时学生应牢记解题的技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取关键字词,以点带面的去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对文本的解答能力。
(2)本题第一句考查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
本题第二句考查人物描写(动作描写)。首先提取句子中的动词,然后描述动作的过程即可。动作描写的答题格式:1、这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写出动作对象熟练、高超的技能;2、表述了怎样的情感。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此类题目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本题没有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所以只写人物的特点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文章内容,接着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
19.第1空,文章第⑤段“放学后,班里的男生抽签分为两个小队,在球场.上踢对抗赛,夏老师做裁判”夏老师做裁判。
第2空,文章第⑦段,“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都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带我们拔草。
故解析为:第1空、夏老师亲自上球场做裁判,面对学生高喊,他果断开球不扭捏不推辞
第2空、夏老师带领学生拔草,面对光影变幻的晚霞,他提醒学生生活中不仅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
20.①题干关键词是“赏析”,第①句中需要赏析加点的字“隆重”,隆重的表层含义是盛大而且庄重。深层含义是指夏老师着木拐权走路时重重的脚步声,这是夏老师的自嘲,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幽默的老师。
②题干关键词是“人物描写”,首先提取句子里的关键字词,“夹”、“射”、“跳”、“落”。这几个动作性的字,准确写出了夏老师踢球动作的熟练。
故解析为:①隆重,盛大庄重的意思,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夏老师着木拐权走路时重重的脚步声(沉重),这句话来自夏老师的自嘲,表现了夏老师的幽默与坦诚。②动作描写,“夹”“射”、“跳”“落”几个连续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了挂着拐杖的夏老师在足球场上做裁判,果断开球的动作。表现了夏老师动作娴熟,技能高超。表述了学生们对他的敬佩之情。
21.首先,选取题干的关键词,“父亲”、“怎样的人”,由此可知该题是人物形象题。从文中第③段“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伏,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是不是乖。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可知道,夏老师是一个幽默、坚强乐观的人;从第④段“作为班主任,在带我们的3年里,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无数技能:作诗、谱曲、弹吉他,甚至踢足球。”可以看出,夏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从文中第⑦段“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可以看出,夏老师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人。从文中第10段“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踢球,野炊,欣赏歌剧一样辉煌的晚霞……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给自己的孩子。”可以看出,夏老师是一个感恩之心的人。
故解析为:夏老师是一个幽默坦诚、坚强乐观、多才多艺、朴实能干、爱学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寓教于乐、有情有义、有感恩之心、有教育智慧……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提取关键词“笔直地成长”,在此处可以看出校长是认可并关心夏老师的,同样,下文提到夏老师的成长,也验证了校长的这句话,也正是老校长的信任和关爱,为夏老师种下了感恩的种子,也为夏老师传递给学生信任和关爱做了铺垫。
故解析为:交代了夏老师能够获得工作的原因,表明了老校长对夏老师的认可和关爱;为下文老校长为夏老师修路、定制单拐做铺垫;为下文夏老师传递老校长的信任和爱给学生做铺垫。
三、作文(50分)
23.(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略
全命题作文
本题是全命题作文的考查,通过材料分析,建议选择记叙文。首先审题,该题需要重点关注题干中的“甘露”,“甘露”是指在精神上引导我们、思想上启发,鼓舞我们的人、事、话语。明白了这一层含义,写作就简单很多。题目是“我心灵的甘露”,写作主体是“我”,重点在于“甘露”带给自己的积极变化,由此可发现本题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细节、懂得感恩,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其次,立意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赞美亲情、师生情、友情,家人、老师、朋友的关怀、叮咛、鼓励,都可以是我们的“心灵的甘露”,这些立意贴近生活日常,便于选材和写作。第三,选材方面,通过上面的立意分析,可以选择以下材料,演讲、测试失利,自己受到父母师长的关心和鼓励,让我又充满了力量。再比如,体育课上,我的同桌不顾炎热陪我一起加练,鼓励我等等。第四,结构方面,可以使用最常见的五段式或者六段式,开头结尾先点题,或者在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再慢慢道来。第五,内容安排方面,建议中间的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一详一略,详写的部分应加上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以及写作能力。本题的难点在于提取材料中的观点以及选材,针对此类材料作文,可以这样的应对。学生可以把抽象的观点转化为具体的事情,例如:心灵的甘露转化为精神上引导我们、思想上启发,鼓舞我们的人、事、话语。这样就转化为了简单的记叙文。中考作文要求学生关注自身、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成长和感悟。该题的出题意图正在于此,通过记叙一件事情,突出事情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如何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一篇考场作文呢?有以下建议,首先,多积累。想写好作文,必须要认识好作文,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应多读、多积累好作文。其次,细观察。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同样具有文学创作的一般特点,即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如:雨后路旁新绿的小草,晚自习中,窗外的蝉鸣,每次测试后自己的感受等等,只有观察到了生活,才能有写作的素材。第三,多总结。建议学生整理每次的作文,一次修改,二次整理,合格之后保存下来,制作自己的作文集,这些积累下来的作文,包含着自己的写作思路和修改过程,不仅是自己的智慧结晶,也是个人的优秀作文库,七到九年级,三年时间,等中考时候,学生心里都装了一本作文书,相信那个时候,写作文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的情感,让我们在山川溪泉中听见的心声,在峰围蝶阵的花草间发现人生的种种美好:梦中恍惚听见,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和阳光挑逗,忍俊不噤的紫藤萝,满装生命的鲜露琼浆,引得我们伫立凝望;样子猥琐的小桃树,风雨中摇着欲绽的花苞,给我们海阔天空追寻梦的力量……
(1)语段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浸透qìnB.着想zhu6C.挑逗tiǎoD.伫立zhù
(2)语段中使用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峰围蝶阵B.忍俊不噤C.鲜露琼浆D.海阔天空
2.(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和标点使用方面存在问题,请指出修改意见不当的一项()
①瘟疫导致的公共卫生危机一直与人类社会相伴成长。②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在《瘟疫与人》中表述的观点:“传染病将和人类共存”是很有道理的。③鼠疫、天花等瘟疫都曾在地球上肆虐。④在瘟疫面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独善其身,各国之间要鼎力相助,精诚合作。⑤只要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就能打赢全球抗疫阻击战。
A.①句修改:“相伴成长”改为“相伴而行”或删去“成长”。
B.②句修改:删除冒号。
C.④句修改:"精诚合作”改为“以身作则”。
D.⑤句修改:“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3.(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社日”是古代祭祀谷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就反映了人们在“社日”祈求丰收的热闹场景。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语言特色是:押韵,简约,开阔,优美。
4.(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讲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协,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言简意深。用下列诗句组合成一副结构规范工整、内容最适合春节除夕的对联是()
①竹映高墙似傍山
②淑气鸿喜家家乐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彩灯春花处处新
⑤听烧爆竹童心在
⑥鸟啼碧树闲临水
⑦看换桃符老兴偏
⑧愿得此身长报国
A.①⑥B.②④C.⑤⑦D.⑧③
5.(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下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葫芦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多元化的。
A.葫芦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因为葫芦籽众多
B.葫芦里葫芦籽众多,因此具有“子孙繁茂”的意味
C.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着“子孙繁茂”
D.葫芦意味着“子孙繁茂”,因为葫芦籽众多
6.(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按教材原文填上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一山放出一山拦。
(3)会当凌绝项,。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
(6)《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远离嘈杂,不受世俗公务羁绊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文言文《爱莲说》,完成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加点字
①蕃:
②濯:
8.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9.本文在描写中渗透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用“”一句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表述了的高洁人格。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说明文《漫画围棋》,完成各题
漫话围棋
①围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明。会下的人不多,不知道它的人却很少。
②围棋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史书里记载围棋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到了东周,围棋已经非常发达。孔子曾经谈到围棋,《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孟子在《弈秋》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围棋当作一种玩乐,而是当作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
③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吴清源先生说,围棋最早是占卜工具。也有人认为,围棋"棋有白黑,阴阳分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文化。可以肯定的是,围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理解模式。
④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是太多了。
⑤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⑥围棋别名很多。根据围棋形态,人们叫它“方圆”。根据棋子颜色,它又被叫黑白、鹭乌。鹭鸯是白色的鸟,马档是黑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⑦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
⑧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和文化内涵,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中国的。⑨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下棋规则也最简单,比赛中裁判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
10.文章依次从历史、、、世界性四个方面来介绍围棋。
1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
②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
12.第②段中,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颠倒?为什么?
13.围棋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哪些文化内涵?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记叙文《月光下的舞蹈》完成各题
月光下的舞蹈
①那年,我在建筑作业时不慎坠落受伤,由家人护送住进了医院。
②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一住,就住了整整三个月。
③七岁的女儿向来最为我所宠爱,听说爸爸摔伤,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来到病房,陪着我聊天,讲故事给我听。直到天空被涂黑了,妻子才会将她送回家,由爷爷奶奶照顾。.
④住院期间,我们经常听到隔壁病房传来的声音一一稚嫩的声音,很明显是个孩子的呻吟声。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过房门传过墙,尖锐地刺进了我们的心房。我知道,隔壁的病房是重症病房,住进去的人大多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而据同室早来的病友说,那是一个年方九岁的女孩,却不幸得上了白血病,经常地放疗化疗。成人都不堪忍受,更何况是一个这么幼小的女孩?
⑤女儿闻听,心疼隔壁的陌生姐姐,常吵着要到隔壁看望一下姐姐。起初,我们怕女儿会被隔壁小女孩因为化疗而头发脱光的样子所吓到,更担心她幼小的心灵太早地落下关乎死亡、关乎消逝的阴影,便一再婉言拒绝了她的要求。但她很是执拗,每天都要吵上几遍,且每一次泪水婆娑,瞧着都让人心疼。没过多久,我们便同意了她的要求——经常地,由妻子陪着她去看望隔壁的姐姐。
⑥这一来二去,时间久了便熟悉了。女儿和隔壁的小女孩相处得极好,她们之间,一口一个“姐姐”“妹妹”的叫得是异样的甜蜜。
⑦女儿告诉我,姐姐的病,等到天使在月光下跳舞的时候,就会好起来。我微微一笑,心想,这世间哪有天使。还是妻子告诉了我原因:
⑧原来,就在前两天,小女孩问到她的母亲,她的病究竟什么时候才好起来。善良的母亲无奈之下,只好落着泪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她要好的前一晚,会有天使在月光下跳舞。小女孩信了——稚嫩的心,不信母亲的话,还能相信谁呢。
⑨此后,每到有月圆的夜晚,小女孩总是睁着眼睛,等待着天使的到来。但是,每一次,都让她失望了。女儿每次再去看她的时候,小女孩都是哭个不停,说天使不来了,说她会不会死,再也见不着爸爸妈妈了。女儿总是给她打气,说天使会来的,只是天使在考验姐姐的耐心。
⑩那一幕幕,一声声,让每一个人的心痛如刀绞。上天有时确是无情,为何将如此的不幸,降落到如此幼小的孩子身上?
时光过去了没多久,隔璧传来的声音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谁都知道,小女孩怕是坚持不住了。
那一天,是月圆之日。那天,女儿执意不回去,说要在病房里陪我。妻子只好让她睡在我的床尾
那一夜,我依稀感觉到脚端的被褥下有风进来,便朦胧间动了动,却没靠得着女儿,便立即惊醒了过来。妻子也是一脸懵然,慌忙在病房里找了起来。结果,没找到,就在我要下床准备和她一起出去寻找的时候。站在窗口的妻子突然呆住了,良久才招呼我,让我快过去看。
我慌忙走近窗口,窗外的一幕亦让我蓦然呆住了。转瞬,泪水就哗哗地掉落。
窗外,月光如水,一向在班级多才多艺的女儿,化装成天使的模样,挥动着乳白色的羽翼,翩翩起舞。
我们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白天吵着要在病房里过夜,亦明白女儿白天里多带了一个包的原因——那里,装着的是她跳舞的行头,是她扮演天使的道具。我们更明白,那一夜,隔壁病房里的女孩,一定醒来过——因为女儿白天里和她偷偷约定好,说天使在今夜一定会降临。
那一夜,在天与地间的清辉下,没有音乐,没有舞台,但我看到的,是女儿跳过的所有的舞蹈之中最美丽的舞蹈。
月光下的舞蹈,爱的舞蹈!
14.女儿为什么在夜晚扮演天使跳舞?
15.女儿为了让小姐姐看到自己跳舞,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16.第⑤段,女儿要去看生病的陌生姐姐,“我”为什么“一再婉言拒绝了”?
17.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
①第④段画线句,那孩子的呻吟声“尖锐地刺进了我们的心房”,“我们”有怎样的感受?
②从第⑨段画线句能看出小姑娘当时是怎样的心理?
18.那一夜,没有音乐,没有舞台,为什么“我”看到的是“女儿跳过的所有的舞蹈之中最美丽的舞蹈”?
(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阅读记叙文《夏老师的情义》,完成个题
夏老师的情义
①我仍记得新班主任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
②他是个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拄着单拐,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
③他进门了,脚步声是“笃——咯,笃——咯”。他一开口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伏,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是不是乖。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幽默和坦诚,一下子打消了我们的忐忑心理。
④作为班主任,在带我们的3年里,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无数技能:作诗、谱曲、弹吉他,甚至踢足球。
⑤放学后,班里的男生抽签分为两个小队,在球场.上踢对抗赛,夏老师做裁判。他当然不可能飞快地跑来跑去,还要拄着拐杖避让孩子们的冲撞,在双方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过人动作中,判定谁犯规,这本事依旧了得。两边的男孩都调皮,不时起哄高喊:“裁判开球,夏老师,来一个!”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欢呼声雷动,场上和场下都喝彩,就仿佛双方都赢了比赛。
⑥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包了全班一半的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火、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饺子的时候,我们包的那些塌扁饺子,都在锅里化成了面片汤。夏老师也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的?”
⑦我们的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都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拄着拐杖与我们一起拔。就在大家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蚊子叮咬,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听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下西边的太阳。”我们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在操场尽头,下坠的夕阳已经颤悠悠地被明城墙托住了,城墙上的瓦松与芦苇被金橙色的光影镀亮,而在西边的天空上,玫瑰色、金橙色与深紫色的晚霞,像狭长的河流一样铺陈着。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光影变幻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淡淡地说:“很多年以后,你们会忘了大部分从学校里学得的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
⑧夏老师坦白地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这名多才多艺却缺失了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为了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一一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可是,如果他们每天可以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⑨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特制的单拐。
⑩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踢球,野炊,欣赏歌剧一样辉煌的晚霞……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给自己的孩子。
19.通读全文,根据已有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哪几件事。
夏老师拄着双拐进教室,面对学生开玩笑,他幽默回复不恼反笑。
夏老师组织学生秋游,面对学生包的扁塌塌的饺子,他积极鼓励。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
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
②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
21.文中的夏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22.“如果他们每天可以看到小夏老师生活的样子,能笔直地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老校长的这句话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作用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23.(2023七下·哈尔滨月考)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解析解答部分
1.(1)A
(2)D
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1)A.浸透的“浸”读“jìn”;
(2)A.峰围蝶阵写作“蜂围蝶阵”;
B.忍俊不噤写作“忍俊不禁”;
C.鲜露琼浆写作“仙露琼浆”;
D.正确。
故解析为:
(1)A
(2)D
(1)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2)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解析。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C
条件关系;冒号
A、成长一般指人长大成人,也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此处说瘟疫成长,不恰当;
B、“传染病将和人类共存”已经有了引号,无需加冒号;
C、以身作则是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国家和民族应该是合作,不是以身作则,不恰当。
D、第⑤句是说,要增强共同体意识,这是前提,后面的是结果,只要……就……太过绝对,不合逻辑。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和标点使用的能力,面对此类题目,应从句意入手,判断清楚句意和逻辑,然后再辨别词语。此类题目老师应在平时多加强调,找出文中的例子去评讲,使学生理解透彻。
3.B
古代应用公文类(含奏议、赠序、铭文、祭文等);陋室铭;礼俗;作家作品
A、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无误。
B、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有误。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无误。
D、“铭”本指在器物上刻文,引申为刻在器物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是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刻文不易磨灭,故“铭”又用来比喻牢记、永志不忘。无误。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平时注意积累和背诵,加深记忆。
4.C
诗歌对联
题干要求选择一副结构规范工整、内容最适合春节除夕的对联,从第⑤句“听烧爆竹童心在”的“爆竹”可判断,从第⑦句“看换桃符老兴偏”中的“换桃符”可看出是春节除夕的景象。
故解析为:C。
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作好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5.C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本题的话题中心是“葫芦”,前面都降到葫芦代表生活美好,后面是健康长寿,那么紧跟着是葫芦里葫芦籽多,然后意味着“子孙繁茂”。都是采取,先说葫芦的特点,再说寓意的表述方式。AD不符合题干的要求,B项不简洁。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补写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句子位置推断
2.根据合理顺序推断
3.根据提示语(标志语)推断
4.根据特殊句子推断
5.根据科学常识推断
6.根据标点符号推断
6.(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政入万山围子里
(3)会当凌绝顶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泊秦淮;登飞来峰;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己亥杂诗;陋室铭;游山西村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要求学生把握好字形。本题的易错字有:(2)政;(3)凌;(4)复;(5)作;(6)牍。
故解析为:(1)隔江犹唱后庭花;(2)政入万山围子里;(3)会当凌绝顶;(4)山重水复疑无路;(5)化作春泥更护花;(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古诗文默写,识记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平时应读准字音,把握好字形,再对比译文,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最后,还应多练,筛选出易错字,针对性地强化记忆。关于理解性的默写,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学会以关键词为线索找出对应的原句。例如:(6)中“远离嘈杂”对应原句的“无丝竹之乱耳”,“不受世俗公务羁绊”对应原句的“无案牍”。
7.多;洗
8.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②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洁身自好
分析概括个人的观点态度;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此类题目应在平时记清,记牢,其次,还可以通过句意记忆解释。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此类题目应在平时应多背诵,其次,要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如第①句中的“予”、“染”。第②句中的“富贵”。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此类题目相对于直接翻译题,属中等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译文,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把握。应对这类题目,需要理清的写作思路,再提炼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即可。
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的识记。
故解析为:多;洗
8.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应注意句子中重要的字词的翻译。如第①句中的“予”、“染”。第②句中的“富贵”。
故解析为: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②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意思是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这句话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故解析为:第1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第2空、洁身自好
10.发明(起源;来源);文化内涵
11.作比较;打比方
12.不能。此两例说明随着时间的进程人们对围棋的认识是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或:介绍对围棋的认识不断成熟的过程,从把围棋当作游戏到当作一种本事或者艺术来对待)
13.天圆地方;避世隐居;和谐中庸。
平实性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文章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作比较;打比方;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结构脉络的梳理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循着的行文思路,去分析和概括,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作答的关键是平时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比如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诠释、分类别等等,注意结合语境分析表述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例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议论文所举的例子,主要是与的观点态度有关,与表述的逻辑层次有关,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相应的语段去分析和概括即可。
10.细读文本第三段“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可概括出“发明”或“来源”;从第四段“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是太多了”等等可以概括出“文化内涵”等等要点。
故解析为:发明(起源;来源);文化内涵。
11.①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可以看出是作比较。
②从“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中的“像”字可看出是“打比方”。
故解析为:作比较;打比方。
12.题干要求回答第②段中,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颠倒?为什么?第二段一共谈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孔子的名言“不为有博弈这乎?”第二个例子是孟子在《弈秋》一文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比喻用心的道理。两个例子,孔子出生早于孟子,这是时间顺序,其次,孔子对围棋认为就是一场博弈的游戏,而孟子由此生发出一种道理,是学以致用,是拓展延伸。故二者的顺序不能颠倒。
故解析为:不能。此两例说明随着时间的进程人们对围棋的认识是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或:介绍对围棋的认识不断成熟的过程,从把围棋当作游戏到当作一种本事或者艺术来对待)
13.题干要求回答围棋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哪些文化内涵?首先找到关于文化内涵的段落,主要是第4~7段。从“天圆地方”“地方而静”到“鹭鸯是白色的鸟,马档是黑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等语句可以概括出相应的观点。
故解析为:天圆地方;避世隐居;和谐中庸。
14.小姐姐坚信在夜晚有天使在月光下跳舞,自己的病就会好,)可是天使始终也没来,小姐姐越来越失望,认为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女儿怕小姐姐失去坚持下去的信心,急切地期盼小姐姐早日康复,就偷偷地在夜晚扮演天使跳舞。
15.白天和父母约定在病房里过夜;准备了扮演天使的跳舞道具并带到病房;女儿白天里和得病的小姐姐偷偷约定好,说天使在今夜一定会降临。
16.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联齿轮泵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餐馆家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标准版小企业劳动合同合约
- 全球融资租赁合作合同
- 股份制企业入股合同
- 别墅整体装修合同范文
- 砖厂劳动合同模板及示例
- 区域经销商授权合同样本
- 危险品道路运输服务合同模板2025
- 数据保护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合同
- 港口码头租赁协议三篇
- 《EEG信号特征提取及脑卒中分类预测研究》
- 基于护士主导的MDT肺康复管理模式改善肺部术后患者照护结局
- 医疗设备维保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护理管理课件
- 教育的情调读书分享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轴对称(易错必刷40题)解析版
- 教师安全工作培训
- (苏少版)综合实践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