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大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2023年11月
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解析填写在答题卡上,测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6小题,12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古之学者必有师
3.下列句子中,与“而耻学于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揉以为轮
C.不拘于时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用心一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其皆出于此乎D.吾尝终日而思矣或师焉,或不焉士大夫之族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犹且从师而问焉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后跟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郯子之徒徒:徒弟
C.是故无贵无贱无:没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传记
(
闻:见闻
)(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彰:清楚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
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性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
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
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
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
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2023年11月
第1页共6页
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
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
去。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
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
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不一样,因为这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
点。
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
来。
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
的描述。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
托物。
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
声。
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
调了时代性。
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
的局面。
9.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
明网)
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
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
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
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
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
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
10.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1—14小题。
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2023年11月
第2页共6页
吴召儿
孙犁
我们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
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
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个名字:“吴召儿!”
我听见嗤的一声笑了。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她红着脸转过身来,
笑着问我:“念书吗?”
“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大家注意!”
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声音,不知怎的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
鹂的叫唤。
十一月“反扫荡”。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村长散披
着黑羊皮袄,见我就笑着说:“男的分配完了,给你找了一个女的!”
“女的就女的吧,在哪里呀?”我说。
一个女孩子跑出来,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
标大呀!”
“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女孩子笑着,“走吧,
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
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她说,“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
到了,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
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
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的姑家。
“这都是我们的同志。”吴召儿大声对她姑说,“快给他们点火做饭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
秸,在灯上取着火,就往锅里添水。吴召儿和她姑有说不完的话。
“你爹给你买的新袄?”姑问。
“他哪里有钱?是我给军队上纳鞋底换的。”
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
以后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
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
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听到四
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
一清早放晴,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
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
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
我去截兔崽子们。”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
我喊:“红棉袄不行啊!”
“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
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
第3页共6页
(
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
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
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
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不知她现在怎样了。我能断定,她的生活和历史会在
我们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
1949
年
11
月(有删改)
)者是如何具体表现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
(
1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小说写“我们
”组织民校妇女识字、唱歌、碰球,既表现了我党主张男女平等的
思想,对群众
的文化教育,更表现出融洽的军民鱼水之情。
B.“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一只黄鹂的叫唤
”表明吴召儿认真动听的读书声给“我
”留下了深
刻美好的印象。
C.吴召儿发现敌人的行动轨迹后,立即让“我
”去集合人员,
自己
只身跑去截击敌人,把自己伪
装起来,这说明她对敌人作战经验丰富。
D.小说结尾给“我
”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无尽牵挂,但“我
”坚信革命志士以及广大群众为民
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会被永远铭记。
1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阁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
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知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公著曰:“尧、舜虽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
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
下利病,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A.小说写吴召儿出场时在背后掩藏东西,这为后文写她勇敢杀敌埋下了伏笔。
(
B.小说写“我
”与吴召儿第二次见面时,她穿着红棉袄,挎着白挂包,包里装着三颗手榴
弹,运
用白描手法,刻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时刻准备战斗的战士形象。
C.小说对“村长
”和“姑姑
”这两个次要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都运用了外貌和语言等相关描写,
从侧面烘托吴召儿的形象。
D.小说倒数第八段描写了雨之“暴
”,风之“狂
”,凸显了山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表现吴召儿
不怕暴雨、不畏困难的形象做了铺垫。
13.小说为什么要多次描写“红棉袄
”?请
简要分析。(6
分)
14.本文以战争为主题,写得却不那么血腥残酷,而是洋溢着诗意与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谏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异时
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豫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节选自《宋史·吕公著列传》,有删改)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B.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2023年11月
第4页共6页
(
D.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
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尧、舜知此
道
乎
”的“道
”意思是“学说
”,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的“道
”意思不同。
B.“乃止
”的“乃
”意思是“于是、就
”,与“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
”的“乃
”意思相同。
C.“释老
”是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D.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等刑罚。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
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
;兴兵西夏后,
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
B.吕公著勇于进谏。在与皇帝谈论治国时,他直言
劝说皇帝施行尧舜“知人安民
”、唐太宗“屈己
从谏
”的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
C.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
同意见,阻止了此事
;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
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D.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
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
作用;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帝谕之曰:
“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
”
(2)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
19.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
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
(3
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8
小题,16
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性格(或主旨)
的句子是“
,
”
)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荀子《劝学》中,“,”两句,通过“木”“金”的变化进一步说
明了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6)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为喻,正面强调学习应该持之以恒的句子是“,”(7)韩愈在《师说》中,用“,”这个反问句说明没有人是生下来就懂
得知识和道理的。
(8)《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两句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气难以恢复。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道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小题。
(
。
)(
(2)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两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
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3)杜甫在《登高》中的“
,
”,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①。省会在郑州,它不是。这是它的幸运。如今②的旧国都,早已失去年轻人的风姿和矫健,便把忙忙颠颠的现代差事,洒脱地交付给邻居。陪同我的人说,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米。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而中国人③,崇尚温和、温柔和温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开封古都,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将自己刷新。人们逃了又来了,重新开垦荒芜之地,重新营建城池屋舍,重新召来街市繁荣,重新唤醒古都气韵。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华。但是,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他色彩。于是,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国内许多古塔已经禁止人们攀缘,开封古塔却听便。爬塔是一种对体力和意志的考验。塔阶很窄,很陡,也很暗,不拼力爬到每层的窗洞口你不可能停下,到了窗洞口又会立即产生再上一层观看的渴念。千年前建塔的祖先们,不经意地留下了两个物理上和心理上的制高点,借此来俯瞰一代代的子孙有出息、有能耐。当我爬到最后一层,我真想气喘吁吁地叫一声:“我报到,我
的祖先!”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测试时间:2023年11月
第5页共6页
①②③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4分)
2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
意。(4分)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颁奖盛典上,杨振宁的学生展示了他亲笔题写的八个字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是先生一生最喜欢的格言,也是他科学研究态度和为人处世思想
哲学的体现。
材料二: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以上两则材料对我们当代青年如何认识“拙”与“巧”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第6页共6页铁人中学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11、C“这说明她对敌人作战经验丰富”错误,原文“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
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
语文试题参考解析
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应是说明吴召儿勇敢无畏,而把自己伪装起来应是
1、D2、B3、D4、C5、A6、A
体现她的机灵。对敌人作战经验丰富于文无据。
7、CA项“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错,材料一表述是“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
12、C“都运用了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错误。写姑姑没有外貌描写。
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
13、①烘托吴召儿活泼、率真、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吴召儿说自己“没有别的衣服,就是
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原文表述的是“心理气质、美学理想”。
这一件”,坚持穿着红棉袄去做向导,可见她活泼、率真。吴召儿在山上跳上跳下去截击敌人时,
B项“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错,材料一表述是“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
把红棉袄翻过来以伪装自己,可见她活泼、率真、机智、勇敢。(活泼、率真1分;机智、勇敢
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
1分;具体解答1分)
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
②给色调单一的景致增添耀眼、靓丽的色彩,体现了写作的浪漫主义风格。由“像是在这
解放出来”,原文中强调的是胡适的观点,且主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可知,红棉袄为单调的山间景致增添了一抹色
D项“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错,材料二表述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
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耀眼、靓丽的色彩1分;浪漫主义风格1分;具体解答1分)
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原文中,早在20世纪90
14.①情节方面:充满温情的日常生活写得多,如劈柴做饭、上山唱歌、识字班等这些日常生活,
年代,诗人创作已经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
8、D条件关系错。这种关系太绝对化。“只要……就……”条件关系错,材料二表述是“诗坛内与截击敌人融合在一起,战争场面写得少,淡化战争的险恶。②人物形象方面:“我听见嗤的一
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声笑了”,人物的塑造突出活泼热情、乐观勇敢的性格特点,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语言
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方面:注重简洁优美的诗意化表述。如明明是狂风暴雨,却说“像钻进了水帘洞”;又如坐在平
题”,由此可知选项过于绝对。故选D。
石上,“像活在天空里”,语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④环境描写方面:注重营造清新明丽的散文
9、D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要求新诗的要适应时代,适应需要,因而D最能支撑材料二的观
诗般的意境。如开头“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以及后文阻截敌人时的场景画面的描写都注重
点。材料二围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
营造清新明丽的散文诗般的意境。
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论述。A项强调了诗歌的大众化。
B15、B动词“幽”的宾语是“其主”,在“其主”后断开,排除A、C两项;动词“得”的宾语为项强调了“新意象新形象”,与材料二强调了现今中国诗人的做法无关。
C项强调了新诗与“古汉语”“传统文化”的关系。“人”,应在“人”后断开,排除D项。
10、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诗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的观点;②接着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16、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乃”意思是“竟然”
③然后简单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④最后详细阐述新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17、BB项吕公著并没有直言劝说。
合的主体性。(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1)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
1
{#{ABaQIEggioAABAABhCUwXSCgAQkAGACKoOgAAEIAAAAQNABCA=}#}
谕:告诉所以:的原因劝:劝勉故:缘故(每个词语解释各1分)找天下的利弊,同心协力来做,应该不难。”又请求备置谏员,以广开言路。
(2)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都一一元祐元年,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
加以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都一一加以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司马光
推本:探究本源,意译为“依据”未暇:没来得及举行:实行咸:都(每个词语解释各1分)去世,吕公著独自当权,所任命的官吏都是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右司谏贾易因说话直率诋毁朝廷
19、为了不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因为皇上还年轻,需要直言规劝国君的臣子,以防有人谄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话,他仅被降为怀州知州。吕公著退朝对同事说:“谏官对问
媚惑乱皇上。题的议论,对与不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将来有人进邪言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
参考译文吕公著字晦叔,从小爱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凭恩荫补为奉礼郎,考中进士。神宗预先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众人没有不叹服的。
即位,召吕公著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因论事被解除御史中丞的职务,回到经幄。吕20、默写解析(每句1分,共16分)
公著原封不动地退回诏令说:“司马光因为履行职责而被罢免,这是让有言事职责的人不能畅所(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欲言。”神宗把诏书直接交给阁门使。吕公著又说:“皇帝的诏令不通过门下省,那么门下省封驳(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职责,因我而废弃。希望治我的罪,以端正纪律纲常。”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不停地请求,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台司的职务。(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起用他执掌河阳,又召回朝廷,神宗悠闲时同吕公著谈论治国之道,于是谈到了佛教、道教,吕
21、①气宇轩昂/器宇不凡②老态龙钟/老迈年高③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温柔敦厚
公著问道:“尧、舜知道这些学说吗”神宗说:“尧、舜哪能不知道”吕公著说:“尧、舜虽然
22、①四个“重新”,内容上层层递进,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农业大学《商务应用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利学院《电波传播概论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东方学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维与教育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结构与性能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用红外热像仪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Unit 5 The Monarch's Journey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模式识别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化工软件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企业规章制度修订方案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训资料华为IPD培训资料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选材专项训练》课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GB/T 19830-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