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D/wKhkGWWpsneAXpmUAAK2YhUaxtc223.jp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D/wKhkGWWpsneAXpmUAAK2YhUaxtc2232.jp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D/wKhkGWWpsneAXpmUAAK2YhUaxtc2233.jp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D/wKhkGWWpsneAXpmUAAK2YhUaxtc2234.jp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7/1D/wKhkGWWpsneAXpmUAAK2YhUaxtc2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文档第一单元备课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古诗二首》分别是《村居》和《咏柳》。《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情景。《找春天》课文以一群孩子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迷人风光。《开满鲜花的小路》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包花籽,到了第二年春天,花籽让小路开满了鲜花,让所有的小动物们享受到了美丽和快乐。告诉我们要学会传递快乐,分享快乐。《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主要写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的经过。赞美了邓小平爷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以及他对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重视。教学目标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课时安排1《古诗二首》……………………2课时2《找春天》………2课时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语文园地一………2课时教法与学法: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难点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体会诗人对春光的赞美之情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二、自读古诗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2.(出示风筝图,上面带有生字)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小组交流。三、品悟古诗(一)学习第1、2句。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2.学生自由读第1、2句。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二)学习第3、4句。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你能读好它吗?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3.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4.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他们在干什么?(分组交流)5.你们能配合画面,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分组交流,尝试练说)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6.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汇报)7.你们的想法都很有意思,你们能将自己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指名读)8.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中去呢?这样吧,让我们朗读古诗,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生齐读第3、4句)四、背诵古诗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首古诗你们一定能背下来。2.集体配乐吟诵。3.生自由背。五、指导书写指导写好生字“诗”“童”“村”,重点写好生字“童”。1.看“电脑小博士”的笔顺顺序,学生认真观察笔顺顺序、笔画写法。2.指名反馈。“童”字是上下结构,共有12画,可组词为“儿童、童年”。3.观察田字格中的“童”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找到关键笔画,再通过课件演示,提醒学生“立”的最后一横最长。)4.教师范写3个生字。5.学生描红并临写3个生字。6.师生评议。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背诵古诗《咏柳》。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重点难点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领略春天的美,体会诗人借柳树歌咏春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1.课前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2.齐背古诗《村居》。3.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这轻快飞行的黄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随风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5.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6.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7.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8.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这些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二、交流切磋,诵读感悟1.指导学习第1、2句。出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生齐读。(2)(出示从远处看柳树的图片)你们看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它就像什么呢?(碧玉、丝绦)(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合作学习第3、4句。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和同桌一起读第3、4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出示第4句诗的课件)让学生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丝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3.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4.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感受到的意境描述出来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学生思考、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用白话文翻译、画画等。)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把他们分成三组:朗诵组、翻译组、画画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组。2.学生分组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3.分组展示。(1)朗诵组用多种朗读方式诵读古诗;(2)翻译组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3)画画组展示各自根据诗意描绘的图画。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诗歌,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四、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5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教师指导。3.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五、梳理板书教学反思2找春天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的文章,仿佛呼唤着我们去寻找春天。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也许能在操场边发现刚探出头的小草;我们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许能在天空中发现飘飘摇摇的风筝;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本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着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我们还能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春天的美景。【过程与方法】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春天,通过朗读、理解、感悟,说说春天的样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观察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观察的习惯。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展现春天美景的视频,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学生:预习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3.热爱春天,愿意去发现、观察春天。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难点了解春天的特征,主动发现、观察春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常说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么春天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发现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4.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认读,全班齐读。5.出示词语,请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脱掉棉袄寻找害羞姑娘嫩芽音符解冻杜鹃遮遮掩掩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1)学生齐读课文。(2)分段抽读课文。(对字音读得准确、语句读得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2.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1)启发思考,自己解决。(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语。(3)学生之间互相解决没弄懂的问题。(4)教师解答剩余问题。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1)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都找到了些什么?(2)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页纸,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并把大家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3)由各组选派一名同学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向全班汇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和感悟,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适时板书:四、读文想象,拓展延伸1.齐读课文。思考:“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2.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后说一说,你在春天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播放展示春天美景的视频)学生汇报、交流看视频后的新发现。3.除了这些,请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下节课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其中蕴含的感情。3.感受春天那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情趣。重点难点重点1.会写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怎样才能读好句子。难点通过品读句子来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借助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的情况。同桌互相检查、互相纠正。2.谁对春天又有新的发现?请告诉大家。(学生自由发言)二、品读感悟1.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2)师:想一想,春天来了,你们喜欢它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课文呢?(3)师:谁愿意来试一试?2.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1)师:面对美丽的春天,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来读课文第2自然段?(指名读)(2)师:这几个孩子是怎样去找春天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内讨论,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3)师:孩子们是如此急切地寻找美丽的春天!谁能说说这一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谁愿意来读一读?(学生自由回答,自荐朗读课文)2(4)师:谁能来表演一下?(学生自我推荐表演)3.学习课文的第3自然段。齐读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这一自然段。教师适当地进行点拨。4.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1)春天的景色真美,孩子们都找到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用彩色画笔画出来好吗?学生自由活动,用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2)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内容。(3)观看Flash制作的动画课件,边看、边听、边想,体会春天的美。(4)小组内讨论,完成连线练习。(5)齐读连线练习题。(6)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5.学习课文的第8自然段。(1)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找一找春天在哪里。(自由说)(2)读课文第8自然段,用你手中的笔画一画春天在哪里。(学生在书上画词、画句子)(3)师:“我们”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的呢?(4)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谁能帮老师把线连上?(出示连线题,学生回答。)(5)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第8自然段。6.配乐齐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课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2.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春天来了,春天真美,春天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吧,再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五、梳理板书教学反思3开满鲜花的小路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关于快乐、共享的美丽的故事,主要讲述了鼹鼠先生收到长颈鹿大叔的一个包裹,当他去找松鼠太太指认包裹中的小颗粒时,却发现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直到第二年春天,鼹鼠先生发现通往松鼠太太家的小路上开出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才明白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他的是花籽。这些花籽落在哪里,就为哪里带来一片芬芳,带去一片欢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抓住关键句子,进行质疑讨论,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快乐像花籽,会感染所有人;感受与人共享快乐的幸福。重点难点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理解“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感受与人共享快乐的幸福。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预习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读懂课文,解决“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4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难点读懂课文,解决“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这个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同学们,这条路上有什么?你们会怎样形容这条路呢?2.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路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这是一条神奇的小路,每一个看见这条小路的动物都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快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3.教师板书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同学或老师。2.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读。(2)出示会认字,同桌互读。(3)教师检查、指导,重点指导“啊”的读音。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分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5.教师出示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说句子。※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感悟体会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谁为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你认为包裹里面会是什么?(指名说2.鼹鼠先生会找谁为自己辨认包裹中的东西呢?请大家与同桌一起读第4、5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吧。3.鼹鼠先生为什么懊丧?(包裹破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包裹中的东西会掉在哪里呢?4.分角色朗读第6~11自然段,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小动物发现自己家门口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松鼠太太)小动物们喜欢这些花儿吗?(小动物们非常喜欢这些花儿,他们称赞花儿美丽,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在花丛旁快活地蹦啊跳啊)5.结合语境理解“绚丽多彩”“五颜六色”“花香扑鼻”“花朵簇簇”的意思。6.指导朗读。“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要读出疑问、惊喜的语气。“多美啊!”“真美啊!”要读出赞叹的语气。7.质疑:“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猜一猜,会是谁在小动物的门口种的花呢?(这些花儿可能是鼹鼠先生漏掉的)8.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2.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重点难点重点会写9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知道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做“开火车”游戏来口头组词。3.指名读课文。二、学习第12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2.指导学生读出松鼠太太恍然大悟、赞美的语气。3.思考并讨论“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的花籽。虽然这些花籽被漏掉在小路上,但最后它们都长成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给所有的小动物都带来了快乐。所以,松鼠太太说这是“美好的礼物”三、演故事,讲故事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表演。(1)自由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表演。2.借助图片,讲讲故事。小组内同学看图片讲故事,不完整的可以请别的同学补充。3.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这条小路吗?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呢?4.教师小结。四、指导书写1.自主探究,书写生字。2.师评价。3.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堆、礼”。4.学生描红、书写生字。五、教师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送去幸福和快乐吧,相信你会从这幸福和快乐中得到更多幸福和快乐!梳理板书教学反思4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材分析“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课文描述的是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如今,这棵柏树已经成了北京天坛公园的一处风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1.在读文感悟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2.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难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画像,问: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发言)3.简介邓小平的生平。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分小组自学生字。3.自学汇报,老师检查。(1)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提示)看清声母:坛t、龄l、格g、握w、致zh、勃b、挖w、选x、茁zh、移y、挥h、填t、扶f看清韵母:龄inɡ(2)识记生字。(学生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加一加(熟字加偏旁):土+云→坛木+各→格换一换(熟字换偏旁):住—注比一比(形近字比较):休—体邓—双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画上横线。爷爷植树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公园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汗珠休息茁壮小心仔细扶正笔直满意风景3.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结果怎样?4.汇报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四、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读。2.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植、满、息”。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5.师生互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3.培养植树绿化的意识,乐于为绿化环境而努力。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在读文感悟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把生字按结构分类。2.听写词语。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二、朗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邓爷爷植树的情景的?2.齐读第2、3自然段。3.交流感悟:邓爷爷是怎么植树的?(1)找出描写邓爷爷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出示:握、挖、挑选、移、挥、填、看、扶正。(2)同桌合作,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邓爷爷植树的过程。(3)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想想邓爷爷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爱树、认真)品读关键词句:①“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抓住“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体会邓爷爷植树不怕累、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精神。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抓住“挑选”“小心”“挥锹”等词语进行品读,从中可以看出邓爷爷植树的认真。③“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这两句话说明邓爷爷做事一丝不苟。4.指名读第4自然段。(1)为什么邓爷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2)他心中会想些什么?结合课前搜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3)把邓小平爷爷的美好愿望印在心中,带着笑容读这一自然段。5.读议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邓小平爷爷栽的柏树为什么成了北京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树长得茂盛、漂亮;它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2)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与怀念读第5自然段。(3)小练笔。如果你来到北京天坛公园,面对这棵柏树,你会说些什么呢?(4)小结。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83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他“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著,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植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三、总结全文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听着这优美的旋律,齐读课文。2.同学们,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爷爷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话令人难以忘怀。83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赶快行动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四、梳理板书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材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注意说话的语气”。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要使用恰当的语气;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语气说话,说话的语气不能太生硬,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说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说话的时候要让听的人舒服,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注意说话的语气,要让听的人舒服。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关于说话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要谈谈说话先后次序不同所造成的影响。有一个小孩放学了,一进门跟妈妈说:“今天我们考试了。”“你考几分啊?”“六十分。”只听“啪”的一巴掌打在小孩手臂上,小孩一边哭一边说:“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了。”“你得了六十分,你还有话说?”“啪”的又是一巴掌。这个小孩真倒霉,不过也怪他不会说话,如果他换个次序,一进门先跟妈妈说:“今天考试好难哦,全班都不及格,只有一个人及格。”“谁啊?”“我。”“几分啊?”“六十分。”两次说的话是一样的,但效果差很多啊。就算他妈妈还是觉得分数低,才六十分,也不至于一生气就打他,搞不好后来想想孩子其实拿了第一名,还会嘉奖一番呢。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3.教师小结:说话时顺序不一样,结局就可能有天壤之别。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将话说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好好说话。(相机板书:注意说话的语气)二、出示谚语,感悟说话1.出示谚语。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2.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搜集的故事加以说明。3.教师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三、读句子,体会效果1.出示几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一句好。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总结。第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区别是:第一句句末是感叹号,第二句句末是句号。第二句语气温和,易于让对方接受。第二组的第二句话用了询问的语气,尊重别人的意见。第三组的第二句话是和妈妈商量的语气,而第一句话的语气太生硬。所以,同学们,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说话的语气不能太生硬。(2)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只有这样,我们的话才易于被别人接受。四、模拟场景,学会说话1.出示场景。①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②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③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2.分组选题,小组合作表演。小组合作中,由各小组长负责挑选人员,其他组员评价。3.分组汇报交流,全班评价。4.评选优秀小组。五、交际范例1.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说:“妈妈,我不想学钢琴,我最喜欢画画,您能让我学画画吗?”2.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对老师说:“老师,您好!我今天早上迟到是因为起晚了,今后我再也不迟到了,希望您能原谅我。”3.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你好,你洗手后忘记关水龙头了。水是生命之源,希望你以后洗完手,及时关紧水龙头,好吗?”4.不小心踩了同学的脚,我会说:“实在对不起!我没留意,踩了你的脚,把你踩疼了吧?我不是故意的,真的很抱歉!”六、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瞧,说话用了不同的语气,效果是多么不一样呀!所以,我们以后不管和谁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这样既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又能让自己时时感到快乐。七、梳理板书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五个板块。“识字加油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园的场景,要求学生认识10个生字。“字词句运用”让学生补充词语,再说说自己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并初步了解形容词;另外要求了解句子的组成。“书写提示”是让学生注意书写左上包围、左下包围的字时包围部分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并练习书写半包围的字。“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了解古诗的意思。“我爱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篇关于春天的美文《笋芽儿》,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情境创设中自主识字、写字。2.启发学生的思维,感知形容词的好处。3.了解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4.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游戏的方式感知春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小草的品质。2.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补充词语;背诵古诗。难点根据不同的提问,了解句子的组成部分;初步理解古诗,引导学生学习小草的品质。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白居易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字写字。2.补充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3.根据不同的提问,了解句子的组成部分。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补充词语。难点根据不同的提问,了解句子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公园。由于公园很大,在游览之前,我们首先要来看一张公园导览图,在图上你能找到哪些地方?2.播放课件:公园导览图,重点呈现以下地方,供学生指认。湖心亭管理处露天剧场咨询处宝塔餐厅3.让学生在书中圈出以下生字。亭咨询剧管理宝塔餐厅4.同桌指认。5.教师点名读。6.“开火车”读。7.教师纠正发音,并给生字组词,帮助学生记忆。二、字词句运用1.补充合适的词语,再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出示: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的阳光________的田野________的微风________的柳条________的草坪(1)引导学生先说一说,看看能用哪些词语。(2)学生自己填空。(3)教师订正。(4)齐读短语。(5)小组内互相说说通过这些短语,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6)指导学生用一句话说出自己在春天的感受。如:叮咚的流水声让我感觉春天很活泼。(7)教师出示范例。春天来了,五颜六色的花绽放了,它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了大家。草坪上的小草绿油油的,低着头在说悄悄话呢!粗壮的大树伸出结实的手臂,将一树的新叶揽入怀中,给自己穿上了一件既美丽又吸引人的绿衣裳。小鸟在树枝间来回地蹦跳,欢乐地歌唱,婉转的歌声吸引了树根旁的野花,它们仰着头,望着大树微笑。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啊!春天太美啦!春天让我们无比愉快!2.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1)根据问题在句子上画斜线。①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②种子睡在哪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③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2)引导学生说出句子的各个部分。(事物+动词+形容词+事物。)(3)拓展延伸。出示: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条。仿照以上的提问,稍加改变,让学生回答。什么抽出了嫩绿的枝条?柳树抽出了什么?柳树抽出了什么样的枝条?三、书写提示1.“电脑小博士”展示“底、原、处、递”这四个字的笔顺。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引导学生说出“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3.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空,注意包围部分的撇、捺要写得伸展。4.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书写。老师在一旁指导坐姿、握笔姿势,要求学生规范书写。5.评选“小小书法家”,全班展示。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背诵古诗,初步理解古诗。2.朗读《笋芽儿》,了解文章内容,感受春光的美好。重点难点重点背诵古诗;朗读《笋芽儿》。难点1.初步理解古诗,学习小草顽强的品质。2.了解《笋芽儿》的内容,感受春光的美好。教学过程一、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你的眼里小草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小草是什么样的2.出示诗歌,学生自学。(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其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交流。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示范读,再指名读。(2)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解答疑惑。①请看第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原”是什么意思呢?(草原)所以“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②理解第二句“一岁一枯荣”的意思,引导学生用“岁”说一句话,从而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③再看“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的意思。师:“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相机引导:是什么没被烧尽呢?联系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雪节气科普
- 词汇量的力量
- 进入团圆的申请书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2022全国导游科目五现场面试真题及答案
- 初级公司信贷-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点睛提分卷1
- 2025年捆钞机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企业内部API文档编写指南
- 土地证申请书范文
- 医学影像三基三严试题
- DB2113-T 0011-2024 地理标志产品 三十家子鳞棒葱
- 《专门档案管理(第三版)》课件 第1章
- 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优秀员工荣誉证书模板
- 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技术参数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精选装饰工程室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各单元教材解析
- 2022年二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文物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