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热点、难点100题_第1页
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热点、难点100题_第2页
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热点、难点100题_第3页
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热点、难点100题_第4页
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热点、难点10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审判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热点、难点100题

第一部分传统民事案件

问题1: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车主就

事故车辆维修后的价值贬损部分提出赔偿请求,法院是否应

予支持?

参考意见:关于事故车辆维修后的价值贬损部分是否应

予赔偿,现阶段在各级法院内部仍有争论,且尚未形成主流

意见。

我们的倾向性意见是:事故车辆经维修后,如果起诉时

原车主继续将其作为自有交通运输工具使用,其使用价值未

受实质性影响,价值贬损部分尚未造成实际经济损失,车主

关于价值贬损部分的赔偿请求不宜予以支持;如果起诉之前

原车主已将事故车辆交易转让,且车辆的价值贬损部分已经

造成原车主的实际经济损失,车主关于实际经济损失部分的

赔偿请求应予支持。

问题2: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被保险

车辆的驾乘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脱离了被保险车辆,是否能将

其视为该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的“第三者”?在脱

离本车后,又发生再次碾压或撞击受伤的情况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实践中,车辆驾乘人员在特殊情况下脱离本

车,并受到本车碾压、挤压、撞击导致人身损害的情况确有

发生。在此情形下,上述驾乘人员是否属于第三者责任强制

保险意义上的“第三者”,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车辆乘用人员无论何种原因脱离本车后,相对于本车来

说,均构成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意义上的“第三者”;

车辆驾驶人员脱离本车后,因外力作用于本车而造成驾

驶人员受到本车伤害,相对于本车来说,该驾驶人员也应构

成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意义上的“第三者”;

车辆驾驶人员脱离本车后,非因外力作用,而是出于该

驾驶人员操控不当造成本人受到本车伤害,相对于本车来

说,该驾驶人员不能构成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意义上的“第三

者”;

本车驾乘人员遭受其他车辆造成的人身伤害,相对于致

害车辆来说,均应构成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意义上的“第三

者”。

问题3: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不以责任方为被

告提起侵权赔偿诉讼,只以保险公司为被告提起保险合同理

赔诉讼,是否应当立案受理?

参考意见:如果当事人单独提起的保险合同理赔诉讼符

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应当以保险合同纠纷为案由

立案受理。

在该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立案审查阶段,建议受诉法院

向受害人释明,相关纠纷也可以通过向事故责任方提起侵权

赔偿诉讼,同时通知相关保险公司参加诉讼的方式一并解

决。

如果释明后当事人坚持选择单独提起保险合同理赔诉

讼,建议通知事故责任方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问题4:同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名受害人未能同时在

同一法院起诉,导致交强险赔偿限额分配困难的,应当如何

处理?是争取一案处理统一分配,还是分案处理保留份额?

参考意见: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同一交通

事故的多个被侵权人同时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各被侵

权人的损失比例确定交强险的理赔数额。

如果多个被侵权人分别向同一法院提起诉讼,建议合并

审理。

如果多个被侵权人分别向不同法院提起诉讼,建议后受

理的法院将案件移交最先受理的法院合并审理。

如果多个被侵权人未同时提起诉讼,建议最先受理的法

院通知尚未提起诉讼的其他被侵权人参加诉讼;如果其他被

侵权人治疗尚未终结,无法确定损失数额的,建议中止案件

审理,或适当预留交强险理赔份额;如果其他被侵权人明确

表示放弃权利、坚持不起诉,或者无法查明、无法通知其他

受害人参加诉讼的,可不再为其预留交强险理赔份额。

问题5:在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患方坚持要求做

医疗过错鉴定,医方坚持要求做医疗事故鉴定,应当如何处

理?

参考意见:如果患方坚持申请医疗过错鉴定,医方坚持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建议尊重患方的请求权选择,委托进行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同时建议向当事人释明,如果经鉴定不

构成医疗过错,则不能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问题6: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医疗损

害承担过错赔偿责任。在医患双方选择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况

下,经过医学会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的,是按照人身损害司法

解释规定的标准处理,还是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标

准处理?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是否还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规定的赔偿标准?

参考意见:在充分释明的前提下,如果患方主动选择了

医疗事故鉴定,且经鉴定构成医疗事故的,应当适用《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

问题7:在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关于医疗机构有

无过错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

应承担举证责任而无力缴纳鉴定费用的一方,法院是否可以

直接判其败诉?

参考意见:在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请求赔偿的患

方应当举证证明其曾在被诉医疗机构接受过诊疗服务,同时

应当举证证明其生命健康权受到了实际侵害。医疗机构诊疗

行为无过错,或者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关系的证

明责任,应由被诉医疗机构承担。

如果被诉医疗机构不能证明其诊疗行为无过错,或者不

能证明无因果关系,应当承担对其不利的诉讼结果。

问题8: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被侵权人系农村户口,

但只有经常居住地或主要收入来源地之一项在城镇,这种情

况下,人身损害赔偿的数额应按农村标准还是按城镇标准计

算?

参考意见:按照最高法院的相关复函意见,经常居住地

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镇的农村人口,可以适用城镇标准

计算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数额,且该规则准用于计算被抚养

人生活费。如果该农村人口只有经常居住地或主要收入来源

地之一项在城镇,可以考虑适用农村标准和城镇标准的中间

值来计算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数额。

问题9: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应

当如何确定?其最长赔偿年限如何确定?

参考意见:按照最高法院相关解释的规定,残疾辅助器

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

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

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

见确定。

残疾辅助器具费的最长给付年限,建议参照残疾赔偿金

给付年限计算,即一般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

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超过确定的残疾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起诉

请求继续给付的,如果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配制残疾辅助器

具,可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五至十年。

鉴于物价波动、被侵权人身体健康状况变化等不确定因

素的存在,不建议确定过长的残疾辅助器具费赔偿年限。

问题10: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中,承包经营户

整户消亡后,其此前以转包或出租方式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

权的剩余年限应当如何处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由集体

经济组织收回,还是应由接受流转的主体继续经营至流转期

限届满?

参考意见: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是

农户。农户整户消亡的,相应的承包经营权即应消灭。该农

户消亡前流转让渡的承包经营权,在整户消亡后应由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收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主张收回或者收回确

有困难的,也可由接受流转的主体继续经营至流转期限届

满,但剩余年限的流转收益应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问题11:在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和集体土地征地

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中,应当如何掌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

员资格的认定标准?

参考意见:根据最高法院有关会议纪要精神,在审理土

地补偿费分配纠纷中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范围,要综

合考虑当事人生产、生活状况、户口登记状况以及当事人基

本生活保障等因素予以认定。如果当事人除了土地承包经营

权以外没有获得其他替代性基本生活保障,一般不应认定其

已经丧失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问题12:在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发

包人以承包费价格大幅度上涨为由,请求变更合同条款提高

承包费标准,法院可否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来处理?

参考意见: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处理合同纠纷案件,应当

层报最高法院批准。此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处理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合同纠纷的个案裁判方案报请最高法院后,最高法院

未予批准。因此,不建议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来处理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合同纠纷中的承包费调整争议。

如果专业承包合同约定的承包费标准与市场价格出现

过大差距,可以考虑适用等价有偿原则来处理相关纠纷。

问题13:未经村民民主议定程序决定,村委会向本集体

经济组织成员之外的主体发包了土地经营权,且合同已实际

履行的,应当如何认定合同效力,损失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村集体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

发包土地,应当事先经村民民主议定程序通过。未经村民民

主议定程序通过的,应当认定发包、承包合同无效。

认定合同无效后,村集体有权要求承包人返还土地。因

合同无效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过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

任。

问题14:村委会主任代表村集体参与调解并达成的调解

协议,是否需要经过村民民主议定程序通过才能生效?

参考意见:村委会主任代表村集体参与调解,如果达成

的调解协议内容依法应当进行民主议定,该调解协议须经村

民民主议定程序通过后方能生效。

问题1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的民主议定原则

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还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参考意见:依法应当经过村民民主议定程序讨论通过的

事项,村委会未经村民民主议定程序讨论通过即作出的民事

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问题16:在离婚案件中,婚姻关系当事人之外的民事主

体,例如男方父母,就财产分割问题要求以第三人身份参加

诉讼,是否应当准许?

参考意见: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争议,婚姻关系当事人

之外的民事主体,可以申请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也可

以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提出独立请求。

问题17:《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夫妻一方婚前签

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其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

款,婚后共同还贷,但不动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

离婚时如何处理做出了规定。但对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款项

是否包含利息应如何理解?

参考意见:按照最高法院民一庭的相关意见,适用《婚

姻法司法解释(三)》中的上述规则计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的款项及其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均应

考虑贷款利息。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共同还贷的款项,

包括共同偿还的贷款本金及利息;购买该房屋的总价款,包

括首付款以及偿还贷款过程中已经支付和应当继续支付的

全部贷款本金和利息。

问题18: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

所负债务,是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参考意见: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

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

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

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债

权人事先知道夫妻之间存在个人财产约定的除外。

审判实践中,应当特别注意夫妻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

通,虚拟大额债务损害另一方利益的情形。如果出现债权人

与债务人均主张系夫妻共同债务,非债务人的夫妻一方主张

恶意串通,且债务数额较大、债权凭证简单、债权人与债务

人之间存在亲属等特定关系的情形,建议着重审查债权债务

关系的形成过程、非债务人夫妻一方是否知情、非债务人夫

妻一方或者家庭生活、家庭经营是否受益等方面的证据。如

果能够认定债权债务关系真实存在,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如果不能认定债权债务关系真实存在,则应驳回债权人的诉

讼请求;如果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不充分,但债务

人夫妻一方坚持自认,可考虑判令债务人夫妻一方以个人财

产清偿。

问题19:在离婚案件中,夫妻一方因企业改制等原因获

得的“工龄买断款”能否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参考意见:“工龄买断款”可以比照《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十四条关于军人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的处理原则

来处理。

问题20:失踪人的近亲属之间就失踪人财产的代管问题

发生争议的,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根据《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之规定,失踪

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

亲属、朋友代管。代管有争议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失踪人近亲属之间因财产代管问题发生争议,提起诉

讼,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受理,并应按照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

产的原则指定财产代管人。

问题21:诈骗、非法集资等侵财型刑事犯罪案件的受害

人,在未经刑事追缴或追缴额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的情况

下,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应否立案审理?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被告人非法占

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

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参照以上规定,我们倾

向认为,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侵财型犯罪,

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应当通过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追缴、退赔来

解决,不能或不能全部追缴、退赔的情况作为量刑情节使用。

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不予受理。被害人另行提

起民事诉讼的,同样不应予以受理。

问题22: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对于已经履行完毕的

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四倍的部分利息,当事人请求返还或

主张冲抵未履行部分本息的,应否予以支持?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

的若干意见》(1991年7月2日)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

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

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

的利息不予保护。根据以上规定,我们倾向认为,当事人起

诉主张四倍以上利息的,不应予以支持。但如果当事人自愿

支付四倍以上利息后,请求返还或主张冲抵未履行部分本息

的,亦不应予以支持。否则,既不利于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

也不利于控制和减少诉讼案件。

问题23: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一方当事人依据合同法第

九十六条或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要求解除合同或抵销债务,并

已通知对方当事人的,如果对方当事人未在三个月内提出异

议,而是在诉讼中提出对方没有解除权或抵销权,法院应否

对是否存在解除权、抵销权进行审查?如经审理,发现发出

通知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合同解除权或抵销权,该通知是否因

对方未提出异议而产生解除合同或抵销债务的后果?

参考意见:《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

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

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

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

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以上规定,我们倾向认为,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的

对方没有解除权或抵销权的主张,就是其应当在约定或法定

期限内提出的异议的内容。当事人在约定或法定期限内没有

提出,在诉讼期间提出的,不应予以支持。

第二部分劳动人事争议及劳务纠纷案件

问题24:《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第十二条规定,

建立了工会组织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但未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

条的规定事先通知工会的,劳动者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

合同为由请求支付赔偿金的,应予支持。但如果劳动者没有

主动提出相关主张,法院是否应当依职权适用或向劳动者进

行释明?如果劳动者不请求支付赔偿金,只要求继续履行劳

动合同,是否应予支持?

参考意见: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在

起诉前已经补正了通知工会的程序,劳动者关于支付赔偿金

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如果劳动者未提出相关请求,不建议法院依职权适用或

主动向劳动者释明。

劳动者不请求支付赔偿金,坚持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的,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除未通知工会的程序

瑕疵外均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请求不

应予以支持。

问题25:《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用人

单位未给劳动者开立社会保险账户,无法补办的,赔偿损失。

对于未缴纳养老保险所造成的损失应当如何计算?

参考意见: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缴

纳社会保险费用所造成的劳动者损失,应为正常办理社会保

险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条件下劳动者应当享受的经济利

益额度,但应扣除劳动者本人应当承担的保险费用额度。

上述经济利益额度无法计算的,可以比照用人单位应当

缴纳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额度计算损失。

问题26:(1)《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审判实践如

何掌握二倍工资的起算点?

参考意见:《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已建立

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该项规定,未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的首月起算,计算至

书面劳动合同签订时止,但不能超过一年。

(2)如果先期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再签订

劳动合同,但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后双方发生纠

纷,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

资,法院应否支持?

参考意见:《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第十六条规定,

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

未表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根

据该项规定,劳动者在此条件下请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

双倍工资的,不应予以支持。

问题27: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双倍工资的,是否受仲裁时效限制?

参考意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

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

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根据该项规定,在劳

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主张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

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问题28:《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

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

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结合

本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是否还应自应当订

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

资?

参考意见: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视为双方订立了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劳动者再以应当订立而未订立无固定

期限劳动合同为由请求支付二倍工资,不应予以支持。

问题29:《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

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劳动合同终止。《社会保险法》

规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可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至最低年

限,再办理退休。对于虽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领取养老

金的劳动者,是否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参考意见:《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参加

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

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

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

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根据该项规定,达

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补缴养老保险费用至十五年的规

定年限,指的是缴费年限,而非劳动关系存续年限。其与劳

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的相关规则不存在冲

突。

问题30:《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

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人身损害的,根据双

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

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

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上

述两项规定,应当如何衔接?

参考意见: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例如家政服务、住

宅装修等,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人身损害的,应当适用

《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

的责任。

实践中,雇主个人出于经营行为需要而与雇员个人形成

的雇佣合同,一般情况下仍然建议按照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

雇主责任来处理。

问题31:2011年7月1日施行的《社会保险法》第三

十条规定,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

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

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

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

有权向第三人追偿。上述规则施行后,处理医疗和工伤等社

会保险责任与侵权赔偿责任的竞合,是否仍可沿用“兼得”的

思路?

参考意见:《社会保险法》关于医疗费用先行支付及有

权追偿的规则实施后,在医疗费用的处理问题上继续沿用“兼

得”的思路便会遇到法律障碍。

我们的倾向性意见是:如果出现侵权赔偿责任与社会保

险责任竞合的情形,应优先判决侵权责任人承担医疗费用的

赔偿责任。只有在侵权责任人无法确定、无力承担或者拒绝

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下,才能判决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并

明确其追偿权。如果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明确表示放弃

其追偿权,仍应判决侵权责任人赔偿医疗费用。

除医疗费用以外的其他赔偿项目,仍可继续沿用“兼得”

的思路。

问题32:劳动者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

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四条“建筑施工、矿山企

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

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

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规定,请

求确认其与发包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能否支持?

参考意见: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适用法律和行

政法规,可以参照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鉴于现阶段建设工

程施工和矿产资源开采领域违法转包、分包,大量招用农民

工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司法实践中将“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简

单解释为“可以确认劳动关系成立”有可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

响。因此,在上述情形下,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范围

应当限定于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报酬支付方面,不建议简单

确认劳动关系成立。

问题33: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作为发包方

的开发商通常会把工程发包给承包方即建筑商,承包方又转

包给实际施工人,实际施工人再雇佣劳动者具体施工。如果

劳动者在施工过程中受伤,起诉到法院要求发包方承担连带

责任的,应如何界定发包人?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雇员在从

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

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

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根据该项规定,认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发包人、分包

人,应以该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

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为标准。司

法实践中,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发包人、分包人通常是(但

不限于)向实际施工人转包、分包工程的工程承包人,即建

筑公司。

问题34:关于带薪年休假和加班费的请求有无时效限

制?如果符合休假条件的职工未主动提出休假,或用人单位

要求劳动者休假而劳动者未休假,劳动者关于工资或经济赔

偿的请求,是否还应予支持?

参考意见:带薪年休假属福利待遇,其相关请求应受仲

裁时效期间限制;加班费属劳动报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

续期间内提出相关请求,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安排了带薪年休假而劳动者拒

绝休假,劳动者的相关请求不应予以支持;如果劳动者未主

动提出休假要求,用人单位也未安排带薪年休假,则劳动者

的相关请求仍应予以支持。

问题35:劳动合同约定的工时超过了法定工时,劳动者

没有在合同签订时提出异议。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后

又要求支付加班费的,应该如何处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

该如何确定,能否以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参考意见:按照《劳动法》第四章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

休假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超过了法定工作

时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的工资报酬。

劳动者加班费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应

发工资收入,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津贴、补贴、

固定性奖金等货币性收入,不能简单地以基本工资作为加班

费计算基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明确约定加班费计算基数

的,从其约定,但约定的加班费基数低于当地小时或日最低

工资标准的,以小时或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加班费计算基

数。

问题36:劳动者因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满释放

后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补办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统筹手续及

赔偿应得收入,应否受理?

参考意见:劳动者因刑事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

单位可以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解除

劳动合同。劳动者刑满释放后,就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

关系解除所产生的争议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符合劳动争议

案件受理范围的,应予受理。

问题37:用人单位未依法给劳动者建立社保关系、缴纳

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起诉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建立社保关系、

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院是否应予受理?

参考意见:《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

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

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该

项规定,下列涉及社会保险的争议不应纳入人民法院的受案

范围:

(1)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者

要求办理的;

(2)已经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但用人单位不按规定

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金,劳动者要求交纳的;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社会保险金的缴费基数、缴

费年限发生的争议。

问题3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独生子女费等计划生育政

策项下待遇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

参考意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计划生育政策项下的待

遇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已经受理

的,应裁定驳回起诉。

问题39: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的,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发生

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已经受理的,应裁

定驳回起诉。

问题40:对于劳动者是否属于劳务派遣性质的员工,应

当如何掌握认定标准?

参考意见:《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劳

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根据该项规定,认定劳务派

遣一般按照以下标准掌握:一是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

了劳动合同;二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由劳务派遣单位直接支

付;三是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了劳务派遣合同;四

是劳动者依据其与劳务派遣单位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

与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合同在用工单位工作。

如果被诉单位主张劳动者系劳务派遣性质的员工并提

供了与派遣公司签订的派遣协议,但其所主张的派遣单位未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否认派遣事实的,一般对劳

务派遣关系不予认定,仍应将该被诉单位作为用人单位。

问题41: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

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认定该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

效力?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

劳动合同的决定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

此,就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争议事实,应由用人单

位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事实成立,还需

要从制定程序和实质内容两方面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合法

性审查。

问题4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仲裁委的非终局裁

决,分别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判决书应如何表述?

参考意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仲裁委的非终局裁

决,分别向法院起诉的,应当并案审理。双方当事人互为原

告和被告,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原告(并案被告),

后起诉的一方当事人称为:被告(并案原告)。此类案件应

作出一份判决,如已分别立两案号,两案号可在一份判决中

并列列出。如果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一审

法院应按一案报送上诉手续,二审法院立案庭应按一案立

案。

对于同一非终局裁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分别向不同法

院起诉的,后受理的法院应将案件移送到先受理的法院并案

审理。

问题43:审判实践中应如何把握劳动合同延续的几种特

殊情形?

参考意见:劳动合同的延续一般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工会法》第十八条规定,基层工会专职主席、

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

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

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

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

失或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除外。

(2)职工因公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

劳动关系至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而无论劳动合同期限

是否届满。五至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

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

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

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

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

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

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

就业补助金。

(3)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第三十二

条规定,“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

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用人单位

应当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

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

合同。”该种情况合同顺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但如果是前

述1至6级伤残等级情形的,按前述处理。

(4)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

(1995年1月1日),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

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企业职工

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为3个月-24个月。企业职工在医

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

执行。但是企业职工非因公致残和经医生或者医疗机构认定

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

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

定委员会参照工作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

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

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

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5)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除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情形

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

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

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

问题44:法院受理人事争议的收案范围如何确定?

参考意见:人民法院受理的人事争议案件可按以下范围

界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属于

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

发生的争议;上述主体之间因职称、职级、职务、考核、奖

惩以及经行政机关批准作出的按自动离职处理等决定产生

的争议,不属人民法院受理人事争议案件的范围。

人事争议经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

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事争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聘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

法院管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程序和人事

方面的法律法规审理。

问题45: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

所有人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车辆挂靠其

他单位经营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

工伤问题的答复》规定: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

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

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在车辆运营中伤亡的,应当适用《劳

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认定是否构成工伤。

相关问题经请示最高法院民一庭,答复意见为,应当按

照上述最高法院行政庭的《答复》意见执行。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五条规定:未办理营业

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

单位,以挂靠等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应当将用人

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列为当事人。

问题46:未经工伤认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案件,以未经有

权机构进行工伤认定为由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是否妥

当?

参考意见:《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第六条规定,

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

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

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该项规定,劳动者请求

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应当立案受

理;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未能进行工伤认定,且已无法补办,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赔偿相应经济损失的,应予支持;因劳

动者自身原因导致未能进行工伤认定,且已无法补办,劳动

者请求用人单位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应予以支持。

问题47: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故意或过失遭受

经济损失的,若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为被告提起赔偿诉讼,应

当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除竞业限制、保密义

务两项劳动者需承担责任外,并无明确法律依据由劳动者承

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故意造成用人单位财

产损失,用人单位提起财产损害赔偿诉讼,请求赔偿的,应

予支持。

问题48: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

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营业或

办公地点不一致,可否以实际营业或办公地点为用人单位所

在地?劳动者在不同时期曾在不同地点工作,应如何确定劳

动合同履行地?

参考意见:用人单位实际营业或办公地点与登记注册地

不一致的,可以实际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用人单

位所在地;劳动者曾在不同工作地点工作的,应以纠纷发生

期间的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履行地。

问题49:双倍工资、工资报酬、单位未依法缴纳而个人

自行垫付的社会保险费等劳动债权能否继承,是否属劳动争

议案件的审理范围?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规定,公民可继承的

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根

据该项规定,上述劳动债权应属遗产范围,可以继承。

继承人之间就劳动债权的继承问题发生的争议,属继承

案件。已经继承了上述劳动债权的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用人单

位之间发生的劳动债权争议,属劳动争议案件。

问题50: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属于

劳动关系?

参考意见:认定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与相关用人单位之

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应具体考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基

于该公益性岗位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内容。如果公益性岗

位从业人员的工作报酬来源于政府拨款,用人单位不承担其

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等,则不宜认定劳动关系成立。

问题51:经审查认为符合终局裁决的条件,但裁决未注

明系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该裁决诉至基层法院,能否告知

当事人按照终局裁决向中级法院起诉,或主动将该案移送至

中级法院。

参考意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的

规定,属于终局裁决的案件,即使仲裁裁决书未注明系终局

裁决,亦应按照终局裁决的有关规定处理。用人单位不服该

终局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不应予以受理。同时

可告知用人单位,其可以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

十九条的规定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仲裁裁决。但不宜直接移送有关中级人民法院。

问题5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社会保险手续的办

理、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等问题发生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

议案件受理范围?

参考意见:下列涉及社会保险的争议不应纳入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一是,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

社会保险手续,劳动者要求办理的;二是,已经办理了社会

保险手续,但用人单位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金,

劳动者要求缴纳的;三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社会保险金

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发生的争议。因此,劳动者与用人单

位就社会保险手续办理、保险费用缴纳问题产生的争议,人

民法院不应立案受理。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

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

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问题53:劳动者与个体工商户之间、与未办理工商登记

的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用工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参考意见:《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第九条规定,

劳动者与起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产生的劳动争议诉讼,应当

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但应同时注明该字号业

主的自然情况;该司法解释第七条第(五)项规定,个体工

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因此,审理

涉及个体经营者的相关纠纷,首先应当注意甄别该纠纷是否

属于劳动争议案件。我们的倾向性意见是,如果个体经营者

未经工商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则不宜将该纠纷定义为劳

动争议。如果相关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则应适用劳动合同法

的有关规定。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劳

动者与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应将用人单位

或者出资人列为当事人;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以挂靠

等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应将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

出借方列为当事人。根据该项规定,劳动者与未办理营业执

照的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用工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也

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问题54:地方性整体拖欠合同工资的争议,这种现象普

遍存在于事业单位,其工资由地方财政拨付和事业单位自筹

共同支付,此类案件应否受理?

参考意见: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

所发生的争议属于人事争议的受案范围。但地方性整体拖欠

事业单位人员合同工资所引发的群体性人事争议,应以依靠

地方党委、政府协调解决更为妥当。

因政策性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引发的,具有较大社会影

响的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基层法院应当慎重收案、妥

善调处。决定立案前,应向同级党委和上级法院汇报情况,

并征求地方政府意见。

问题55: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如果在农村已参加农村居民

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在城镇企业就业

的,可否再判用人单位按城镇职工为劳动者补缴保险。

参考意见:总体上看,进城务工农民作为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其劳动者权益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执行。其在农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险

权益不应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替代因素考量。但,题中所

涉社会保险费用缴纳争议,不属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的受

案范围。

问题56:确认双重劳动关系后,新的用人单位如果未签

劳动合同是否应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差额,新用人单位无

法定理由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应判决其支付赔偿金。

参考意见:《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同

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

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

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

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一

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

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

赔偿责任。《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八条规定,企业

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

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

生用工争议,依法提起诉讼的,应按劳动关系处理。

参考以上规定,我们的倾向性意见是,劳动者在未解除

原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均系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违法行为。如果新的用人单

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新的用人单位解除后顺位劳动关系,亦不应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先顺位劳动合同已经解除,或者劳动

者符合《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八条规定的四种情形,

则后顺位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问题57:人事争议的辞退、劳动争议的除名,用人单位

未书面送达,但当事人知道辞退、除名的事实,时效的起算

点如何认定?如当事人否认知道辞退、除名的事实,时效的

起算点如何认定?

参考意见:《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第二条第(二)

项规定,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

证明劳动者收到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

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该项规定,结合审判实践,我们的倾

向性意见是,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其已通知劳动者领取或

接受书面通知,劳动者拒绝领取或接受,且劳动者已经知道

辞退、除名事实的,应以劳动者知道辞退、除名事实之日为

劳动争议发生日。用人单位仅以劳动者已经知道辞退、除名

事实为由主张劳动争议发生日的,不应予以支持。

问题58:劳动者长期未在单位从事劳动,但档案在单位

保管,长期与单位无联系,后向单位主张养老保险、工资等,

主张工资是否支持,主张生活费是否支持,主张社会保险是

否支持?

参考意见:如果劳动者没有法定事由长期不在单位从事

劳动,用人单位也未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其劳动关系的,用人

单位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承担该劳动者的生活费和相应

的社会保险费用。

问题59:职工起诉报销取暖费的,是否受理?如果受理,

是否受仲裁时效限制?单位因自身效益原因制定的报销政

策(全体职工均在执行)与政府报销标准不一致时,如何处

理?

参考意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住房公积金、采暖

费报销问题发生的争议不属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第三部分房地产案件

问题60: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如何处理“一

房二卖”问题?

参考意见:(1)在多重房屋买卖合同均为有效的情况

下,各买受人均主张取得房屋的,按下列一般原则进行处理:

一是登记优先,即支持已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的买受

人的诉请;

二是交付优先,即在均未登记的情况下,支持已实际接

受出卖人交付的买受人的诉请;

三是合同顺位优先,即在均未交付的情况下,支持合同

签订在先的买受人的诉请;

四是付款顺位优先,即在同时签订合同或无法确定合同

顺位的情况下,支持先行支付购房价款的买受人的诉请。

(2)出卖人已将标的房屋交付给买受人之一,又协助

其他买受人办理所有权登记的,如有证据证明办理所有权登

记的买受人与出卖人恶意串通,或买受人明知出卖人已将标

的房屋交付其他买受人,则支持已经接受交付的买受人的诉

请。

(3)对已办理预告登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出卖人又

将房屋出卖他人的,支持已办理预告登记买受人的诉请。

(4)在处理“一房二卖”问题时,应注意保护享有法定优

先权的当事人的利益。如:被拆迁人的拆迁安置优先权;已

支付大部分购房价款的商品房买受人的优先权;建设工程施

工人的价款优先受偿权。

问题61: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迟延交房和迟

延办证违约金的起算点应如何确定?

参考意见: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

算。

非出卖人和买受人的原因导致迟延交房、逾期办证的,

买受人主张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应当按照“不可归责于双方

当事人的原因”慎重处理损失承担问题。

问题62: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如何掌握合同

约定的房屋交付标准和法定的经竣工验收取得备案证明的

交付标准?

参考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依

据该规定,交付经验收合格的房屋是商品房出卖人应当履行

的法定义务,其交付使用的房屋应当符合法定标准。

出卖人在未达到法定交付条件的情况下以符合合同约

定条件为由交付房屋,买受人有权拒绝接收。

如果竣工验收的结论是房屋质量合格,应当认定房屋交

付符合法定条件,买受人主张违约责任的,不予支持。如果

出卖人没有穷尽验收程序,但能够证明房屋质量合格的,应

责令其完善手续。如不能完善手续,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所

有权登记或不能取得权属证书的,买受人按照《商品房买卖

合同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之规定主张权利的,应

予支持。

房屋虽经验收合格,但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具体条件,

买受人主张违约责任的,应予支持。

问题63: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购房人提出要

求开发商开具已收购房款正式发票的诉讼请求,应否予以支

持?

参考意见:如果购房人仅就出卖人开具购房款发票提起

诉讼,不应立案受理。

如果出卖人未开具购房款发票导致买受人不能正常办

理房屋权属登记,买受人起诉请求出卖人协助办理房屋权属

登记或请求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问题64: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如何认定认购

合同及定金的性质?

参考意见:认购合同是独立的合同,是出卖人与买受人

为约定将来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而签订的合同,应属于商品

房买卖合同的预约合同。

如果认购合同具备《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

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且出卖人已经按照约定收

受购房款的,该认购合同应当认定为商品房买卖合同。

当事人在认购合同中约定定金,用以担保将来签订商品

房买卖合同的,该定金为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立约定金。当事

人一方违反认购合同约定,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

的,应按照定金罚则承担责任。如当事人双方均无违约行为,

只是就商品房买卖合同具体条款协商不一致,或者因不可归

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例如房贷或限购政策调整,导致商

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收取定金的当事人应当返还定

金。

问题65: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针对逾期办证

的违约责任问题,如遇下列情形,应当如何把握?(1)双

方合同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仅为继续办理或协商解

决;(2)不能按时办证的责任不在于合同双方,而是由于

政府的行政行为等其他原因;(3)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如何

确定?

参考意见: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十八条

之规定,关于逾期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违约责任,合同有约

定的,按约定处理。该条是对逾期办理权属证书应承担违约

责任的规定,属于法定的违约责任。因此,在合同没有约定

的情况下,若当事人主张违约责任,则按该条第一款(一)、

(二)、(三)项之规定确定当事人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在合同中关于继续办理权属证书或协商解决的

约定,属当事人意思自治范畴。但在合理的宽限期内,仍不

能办理完毕或就违约责任承担问题协商不成,且符合《商品

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一)、(二)、(三)

项之规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因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逾期办理权属证书,买受人主张

违约责任的,不予支持。

因出卖人的原因导致有关机构不予办证,买受人主张违

约责任的,应予支持。

关于违约金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有约定的,自约定期限

届满之次日起算。承担法定违约责任的,按法定期限届满之

次日起算。

问题66: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对于买卖国有划

拨土地上房屋,且转让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尚未办理相关审

批手续的合同,应当如何认定合同效力?

参考意见:按照“房地合一”的原则,转让房屋所有权,

房屋所依附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转让国有划拨

土地使用权未经有权批准的人民政府批准,应当认定合同无

效。但起诉前或诉讼中已补办转让批准手续的,可以认定有

效。

问题67:房屋买受人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之前再次出售

房屋,后手买受人起诉要求其合同相对人履行协助办理房屋

权属登记义务的,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实践中,时有出现连环购房合同,即买受人

在没有办理产权证书的情况下又将房屋出售给第三人。此种

情况下的第三人往往因办理权属证书而提起诉讼。

对此,应以直接向第三人出卖房屋的当事人为被告,以

前手房屋出卖人为第三人进行审理。由前手出卖人将房屋权

属证书办到前手买受人名下,再由前手买受人(后手出卖人)

将房屋权属证书办到第三人(后手买受人)名下。

问题68:关于以房抵债协议在审判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1)以房抵债协议,何种情形视为履行完毕?(2)开发商

签订以房抵债协议后,又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发生争议,

如何处理?(3)签订以房抵债协议后,施工方又将抵债得

来的房屋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将对价支付给施工方后与开

发商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如果出现逾期交房或者逾期办

证情形,第三人能否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

参考意见:以房抵债协议为债权协议,只有债权人取得

房屋权属证书方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才能视为以房抵债

协议履行完毕。

开发商将抵债房屋又出售给他人的,按“一房二卖”原则

处理。

债权人抵债而来的房屋,只有办理产权证书后出卖给第

三人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方能发生物权变动效力。债权

人在没有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情况下将抵债房屋出售给第三

人,第三人又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属于规避法律行

为。第三人虽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但双方之间并

不存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关系。当事人不能依据其与开发商签

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主张逾期交付或逾期办证的违约责任。

问题69:在农村集体宅基地上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中,合同效力应当如何认定?认定买卖合同无效后,如何妥

善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关系?

参考意见: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城镇人口或外村人

口)购买本村集体宅基地上房屋的买卖合同,应当认定为无

效。

合同认定无效后,应当妥善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关系,

避免因简单返还而造成利益失衡。

问题70:在下列情形下,应当如何认定农村宅基地上房

屋买卖合同的效力?(1)农村非农户购买同村村民宅基地

上房屋;(2)双方原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因动迁

买方成为城市人口;(3)买房时是城市人口,起诉时已变

更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卖房人原为农村人口,起

诉时已变更为城市人口;(5)农村人口将房屋卖给城市人

口,城市人口又转卖给本村其他人。

参考意见:

(1)农村非农户购买同村村民宅基地上房屋,应认定为

无效合同。

(2)双方原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因动迁买方成

为城市人口,基于当时的买卖身份判断,应认定为有效合同。

(3)买房时是城市人口,起诉时已变为本村人,基于身

份障碍已消失,可以认定为有效合同。

(4)卖房人是农村人口,起诉时已变为城市人口。限制

的主要是买房人,卖房人当时是房屋所有权人,应认定为有

效合同。

(5)农村人口卖房给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又转卖给本村

其他人。考虑裁判的社会效果和解决纠纷的社会成本,建议

按有效合同处理。

问题71: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出现中

途停工、合同解除的情形,施工人撤出施工现场,双方对已

完工程量未核对确认,发包方又重新找他人继续施工,施工

形象进度没有监理单位确认,如何确认先前已完工程量?

参考意见:实践中,主张已完工部分工程价款的施工方

应举证证明其已经完成的施工范围,也可以通过后续施工人

与发包人签订的合同及履行情况认定相关事实。

问题72:在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认定实

际施工人主体地位的标准应如何掌握?

参考意见:认定实际施工人主体地位,应按以下标准掌

握:

(1)实际施工人与发包人或承包人、分包人、转包人

之间存在书面或口头形式的施工合同关系;

(2)该施工合同属无效合同;

(3)实际施工人实际进行了工程施工;

(4)实际施工人在本工程项目施工中自负盈亏。

问题73: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施工方起诉

主张工程欠款,发包方提出施工质量问题。该质量问题应以

抗辩的方式提出,还是应以反诉的方式提出?

参考意见: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的工程质量问题,因当

事人的主张不同而性质不同。当事人就质量问题主张违约责

任或赔偿损失的应当提起反诉。当事人以工程质量存在问题

违约拒付工程价款的属于抗辩。处理具体案件,不能强求当

事人就工程质量问题提起反诉,不提起反诉就不予审理。但

为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应要求当事人就其提出的工程质量问

题作出明示,人民法院也可根据案件情况作出释明。

当事人提出应从工程价款中扣除因工程质量问题已发

生的费用或将可能发生的费用,应按抗辩对待。并从应付的

工程价款中扣除因质量问题发生的费用。如应扣除的费用超

过应付价款的,超过部分应提起反诉或告知当事人另行主

张。

问题74: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出现设

计变更等因素导致工程量增加的情形,应当如何掌握工期相

应顺延的幅度?

参考意见:属于专业性问题,一般应通过司法鉴定或

征求专业人员意见的方式解决。

问题75: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如因发包方

的原因导致工程停工、窝工,如何计算施工方的实际经济损

失?人工费和设备停用按照工资和租金全额赔偿还是按比

例赔偿?

参考意见: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且协

商不成的,一般应通过司法鉴定方式解决。

人工费和机械设备等费用,应按照停工窝工当时的现场

状况,合理确定待工人数和工资标准、机械设备种类数量和

台班费用,以正确认定停工窝工损失。

问题76: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出现“黑

白合同”的情形,备案合同的约定内容是否应当绝对适用?

参考意见:如果备案合同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不符合国

家强制性标准、工程价款低于施工成本、工期明显不能满足

最低合理施工期限,则相关条款也不能适用。

问题77: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如果合同约

定的人工费标准与市场价格相差较大,施工方要求按市场价

格计算,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如果该施工合同属固定价款合同,且人工费

的市场波动因素已经纳入风险范围内的,人工费标准不应予

以调整;

如果施工合同明确约定人工费标准不予调整或按市场

价格调整的,按合同约定处理。

如果施工合同就人工费是否调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

的,按实际发生的价格标准予以调整。

问题78: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实际施工人

在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按照无效合同的约定标准主

张工程价款。该无效合同是指哪一份合同?

参考意见:通常应当参照实际施工人与非法转包人、违

法分包人签订的无效合同结算工程价款。

如果实际施工人与非法转包人、违法分包人没有签订合

同,则可以参照非法转包人、违法分包人(工程承包人)与

工程发包人签订的合同结算工程价款。

问题79: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合同约定的

结算方式为固定价款,如果建设工程中途停工,合同解除或

合同无效,就已完成部分的工程价款应当如何结算?

参考意见:一般应当通过司法鉴定的方式确定工程价

款。

如鉴定的造价明显高于或低于按固定价款结算的工程

造价,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适当调整。

问题80:在建筑材料购销合同或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合同

纠纷案件中,如果供货人或出租人起诉要求建设工程的发包

人、承包人、转包人给付货款或租金,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此类问题应严格按照合同相对性原则来处

理。如果实际购货人或设备承租人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可

按表见代理的处理原则来处理。

问题81:公有住宅房屋的承租使用人死亡后,其继承人

之间就房屋承租使用权问题产生纠纷,形成诉讼案件,应当

如何处理?

参考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

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当

事人依照国家福利政策租赁公有租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

房产生的纠纷案件,不适用本解释。”根据该项规定,公有租

房承租使用人的继承人之间就公有租房承租使用权继承问

题产生的纠纷,法院不应予以受理。但就公有租房共同居住

人的居住使用权问题产生的纠纷,法院应当立案受理。

问题82: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承租人不按时给付租金,

出租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如承租人未按时交付租金,出租

人解除合同是否应先行催告承租人交纳租金,承租人在催告

期限或合理期限内仍不交付租金的,才能解除租赁合同?

参考意见:出租人因承租人欠交或未按时交纳租金行

使解除权,合同有约定条件的,则严格按合同约定处理,不

受先行催告的限制。

如合同就解除条件没有具体约定,则当事人行使解除

权,应按照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之规定处理。即先行催告是合

同解除的法定条件。

问题83:在审理房屋确权案件中,在争议房屋已经办理

所有权登记的情况下,原告起诉请求确认房屋所有权归属,

应否立案审理?

参考意见:按照物权法第十九条之规定,权利人或利害

关系人可以向登记机关申请更正登记,如未能实现更正登

记,则应提出异议登记,并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

诉讼。

如果当事人未经申请更正登记或异议登记直接提起诉

讼,应建议当事人先行到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或异议登

记。当事人坚持直接起诉的,应当立案审理。

第四部分诉讼程序

问题84: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