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洞初支施工质量标准化(2)_第1页
导洞初支施工质量标准化(2)_第2页
导洞初支施工质量标准化(2)_第3页
导洞初支施工质量标准化(2)_第4页
导洞初支施工质量标准化(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标准化一、初期支护简介1.1初期支护的定义:城市地铁进行暗挖施工时,隧道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一般有土方开挖、安装格栅、连接筋及网片安装、喷射混凝土、回填注浆。本文主要介绍初期支护的质量控制措施。1.2初期支护的控制流程

1.土方开挖;1.1台阶长度控制1.2核心土大小控制1.3超欠挖控制1.4循环进尺控制2安装格栅;2.1格栅连接质量.2.2拱脚垫板2.3中线控制2.4标高控制2.5同步里程控制2.6水平控制2.7垂直控制3连接筋及网片安装;3.1间距3.2焊接长度4喷射混凝土;4.1配合比控制4.2施工缝清理5回填注浆;5.1配合比控制5.2注浆压力或注浆量控制1.3初期支护的要点浅埋暗挖法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二、质量标准2.1开挖质量标准2.1.1台阶长度控制(1)控制方法:用卷尺沿导洞侧墙测量台阶的长度。(2)控制标准:台阶长度应控制在3-5m之间。(3)控制依据:《中国中铁质量标准化施工手册汇总》(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台阶长度不足会导致坍塌时承载能力不足,土方会直接塌落至仰拱上,增加塌方量。2台阶长度过长会导致成环时间加长,亦引发沉降。2.1.2核心土大小控制(1)控制方法:按照核心土的大小制作一个比核心土略大的架子把核心土罩在里面。(2)控制标准:核心土的大小应>开挖断面的50%。(3)控制依据:《中国中铁标准化施工手册汇总》(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核心土过小会导致掌子面土方承载力不足,造成塌方。2.1.3超欠挖控制(1)控制方法:采用卷尺紧贴上一榀格栅测量开挖深度,取五个或五个以上点的平均值。

(2)控制标准:平均超挖值≯10cm,最大超挖值≯15cm,不得欠挖。

(3)控制依据:《中国中铁标准化施工手册汇总》(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超挖容易引起土方坍塌,2.回填时增加施工成本。

2.1.4循环进尺控制(1)控制方法:采用钢卷尺量测每一循环进尺不得超过设计一榀格栅的宽度。(2)控制标准:不大于1榀格栅间距。(3)控制依据:《中国中铁标准化施工手册汇总》(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循环进尺误差如不控制累计起来,误差偏大安装格栅数量减少,其余格栅受力曾加容易一起混凝土开裂。2误差偏小格栅数量减小,施工成本增加。2.2格栅安装控制方法2.2.1格栅连接质量(1)控制方法:1、检查螺栓是否全部安装及拧紧。2、检查脚板是否密贴,如未密贴则将主筋按单面10d、双面5d的标准进行焊接补强。(2)控制标准:1、脚板缝隙<1mm。2、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得小于10d,双面焊不得小于5d)。(3)控制依据:《中国中铁标准化施工手册汇总》(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格栅质量控制不当;1.造成净空超欠,2.引起格栅受力不均匀,造成混凝土开裂。2.2.2拱脚垫板(1)控制方法:将拱脚处土体夯实,用10cm厚木板或者2cm厚钢板将拱架脚板垫平、垫实,使用风镐将板下土体振密实,采用木楔子或钢楔子垫拱脚调整标高、水平、垂直度等数据。(2)控制标准:拱脚允许偏差在±30mm。(3)控制依据:《中国中铁标准化施工手册汇总》(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拱脚垫板控制不当,导致初期支护沉降增大;2.导致下台阶脚板连接时有张缝。

2.2.3中线控制(1)控制方法:1.在格栅上放样出中心点位置,然后在中心点上悬挂线锤,2通过观察激光水准点是否和线锤重合来确定格栅是否对中。(2)控制标准:误差在±20mm。(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导致格栅侵净空;2.导致预埋钢板位置与上一榀有错缝。

2.2.4标高控制(1)控制方法:使用带标高的中线激光,用卷尺量出激光点距格栅中心点下层主筋的距离要符合交底要求。(2)控制标准:误差在±30mm。(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标高控制不当,引起净空超欠;2.影响二次衬砌。

2.2.5同步里程控制(1)控制方法:用卷尺测量从左右两侧侧墙上的同步里程点至格栅内侧主筋,两侧的距离相等。(2)控制标准:误差在±20mm。(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影响下一次循环进尺的尺寸。2.2.6水平控制(1)控制方法:采用石笔在格栅左侧主筋及右侧主筋的同一高度上做出水平标记,用水平管测量两侧的高度一致。(2)控制标准:误差±20mm。(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水平控制不当导致左右高低不一,预埋板位置不;2.影响主体结构施工,拱脚以下结构对净空的超欠;3.导致下台阶脚板连接时有张缝。2.2.7垂直控制(1)控制方法1.首先在脚板两侧用钢尺从脚板往上量0.5m,用线把两点连接拉紧。2.使用铅锤线从格栅中点位置掉下,铅锤线与下面横线相切。(2)控制标准钢格栅的垂直度应该控制5%的范围内。(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影响下一榀格栅开挖的间距。2.2.7安装数据复核(1)控制方法:1.调整垂直度时对造成中线、里程、标高、水平及垂直度造成扰动,2.需对中线、里程、标高、水平及垂直度进行复核并合格。(2)控制标准:按各自标准进行控制。(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导致格栅侵净空2.标高控制不当,引起净空超欠3.影响二次衬砌4,水平控制不当导致左右高低不一,预埋板位置不,5.影响主体结构施工,拱脚以下结构对净空的超欠。6.影响下次格栅开挖的间距2.2.8连接筋及网片(1)控制方法:1.连接筋内外布置,间距符合设计要,采用套筒连接;对连接不到位的连接筋进行帮焊。2.网片按设计要求单层或双层布置,检查网片搭接长度复核设计,检查与上一榀预留网片搭接,满足设计要求3网片采用双股扎丝绑牢间距300mm*300mm。(2)控制标准:连接筋间距偏差±20mm,套筒外露丝扣1~2扣。网片接误差±10mm。

(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影响受力的传递2.结构的整体性。2.2.9预埋回填注浆管(1)控制方法:用卷尺量测回填注浆管的间距、长度、外漏长度,回填注浆管拱顶环向间距为2m、边墙横间距为3m,纵向间距为3m,长度外露砼150mm.(2)控制标准:误差±50mm。(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回填注浆管预埋间距误差过大,超出注浆范围,导致回填背后不密实。2.3预埋锁脚锚管(1)控制方法:从连接板腹部空间穿过打入,打设角度斜向下60°,将锁脚锚管尾部与格栅点焊固定在钢拱架上,并用棉纱将孔口堵塞,随钢拱架一起喷射混凝土时将注浆管固定。外露10cm。(2)控制标准:角度误差±2°。(3)控制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预埋锁脚锚管控制不当,导致整体下沉2.导致混凝土开裂2.3.1预埋监测点(1)控制方法:1.监测点布置,拱顶边墙两侧各布置一个并都在同一个里程上。2.横向间距为5m并挂标识牌来保护监测点。

(2)控制标准:监测点距开挖工作面不得>2m,沉降值30mm。(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预埋监测点安装不当,影响沉降值数据对比与分析;2.严重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4喷射砼质量控制方法2.4.1配合比控制(1)控制方法:、根据项目部选定的混凝土厂家,到场的砼料需经过试验室做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2)控制标准:1.砼具有出厂合格证;2.试验室出具的合格报告;(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混凝土的喷射质量控制不当,混凝土粘结下降;2.出现漏筋

2.4.2施工缝清理(1)控制方法:采用人工凿毛或者用高压风管清理施工缝。(2)控制标准:施工缝不得有,杂物,稀泥。(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施工缝清理控制不干净,导致上榀和这榀的混凝土粘结性能差2.影响混凝土的受力。3.出现新的施工缝

2.4.3平整度检查(1)控制方法:应该用2m水平靠尺来测定平整度。(2)控制标准: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0mm。(3)控制依据: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

1.影响外面美观,2.影响二次衬砌。2.4.5混凝土养护(1)控制方法:1.采用回弹仪对12h、7d、28d的混凝土进行强度回弹,2.回弹值分别为3-4Mpa、18.75-20Mpa、24.5-25Mpa(2)控制标准:误差±1Mpa(3)控制依据:《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混凝土养护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2.混凝土强度降低。2.5回填注浆质量控制方法2.5.1配合比控制(1)控制方法:1.首先准备好带有刻度的容器,2.将水泥和水按1:1的刻度加入容器中搅拌,浆搅拌时间≮3min,3.使用比重器计算出水泥浆的比重是否合格4.合格后需要在2小时内用完。(2)控制标准:比重为1.8,误差5%。(3)控制依据:《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

(4)控制不当产生的隐患1.回填注浆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土体加固效果不好,2。土体承载力小,开挖时容易造成开挖面坍塌。

2.5.2注浆压力或注浆量控制(1)控制方法:1、应该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