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处罚法》修订要点解读_第1页
新《行政处罚法》修订要点解读_第2页
新《行政处罚法》修订要点解读_第3页
新《行政处罚法》修订要点解读_第4页
新《行政处罚法》修订要点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行政处罚法》修订要点解读目录增加行政处罚的定义一扩大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二引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新增不予处罚的情形四完善听证制度五完善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六2021年1月22日,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新《行政处罚法》”或“新法”)公布,将于2021年7月15日实施。本次修订为《行政处罚法》实施24年以来的第一次“大改”,亮点颇多,对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的法律适用、行政处罚的程序等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同时首次对行政处罚的定义进行了规定。增加行政处罚的定义一

原《行政处罚法》未对行政处罚进行界定,所列举的处罚种类较少,不利于行政执法实践和法律的实施。据此,新《行政处罚法》作出如下修改:一是增加行政处罚的定义,二是引入行为罚、资格罚等方面的行政处罚种类。具体修改如下:原《行政处罚法》新《行政处罚法》\第二条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第九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1.增加行政处罚的定义

原《行政处罚法》未对行政处罚作出界定,第八条关于行政处罚类型“列举+兜底”的规定也无法提供判断“何为行政处罚”的明晰标准,使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的边界模糊和新型监管方式的定性也意见不一。新《行政处罚法》第二条首次对行政处罚的定义作出规定,根据该规定,行政处罚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可以归纳出六大要件:行政性、外部性、违法性、制裁性、一次性和最终性。对行政处罚的定义作出界定,既有助于实现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等型式化行政行为的区分,也有助于实现行政处罚与行政约谈、责令改正、黑名单制度等未型式化行政行为的区分。此外,从立法技术上看,新《行政处罚法》第九条第(六)项关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的兜底规定旨在解决立法的前瞻性和实践回应度问题。这一条款立法宗旨的实现,实际上是建立在清晰化的概念界定和处罚种类列举之上的。因此,新法关于行政处罚定义的规定,也有助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的识别。2.补充行政处罚的种类某一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处罚,不仅涉及到能否适用《行政处罚法》,还涉及到后续能否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救济。与原《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相比,新《行政处罚法》第九条将行政执法实践中较为常见且现行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限制从业纳入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新《行政处罚法》虽然增加了行为罚、资格罚等方面的行政处罚种类,但未对行政处罚种类的立法模式进行调整。随着执法现状的日益复杂和监管手段的日益多样化,补充新的行政处罚类型难免“挂一漏万”,在新法未将行政处罚类型化的前提下,判断新型监管方式是否属于行政处罚的重任就落到新法第二条即行政处罚的定义上了。扩大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二修订后的主要变化是:增加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和规则;新增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通报批评的行政处罚;新增对行政处罚实施情况和必要性的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修改或废止的建议。(一)法律1.违法行为方面,法律可以创设各种违法行为。2.行政处罚种类方面,法律既可以规定行政处罚法已经明确列举的处罚种类,也可以创设行政处罚法没有列举出的处罚种类;有关处罚种类的幅度、数额以及不同处罚种类的单独适用或一并适用,法律可以创设。(二)行政法规行政法规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受到一定限制。1.违法行为方面(1)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范围内规定,对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进行细化、具体化。如《电力法》(2018年修正)第63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许可,从事供电或者变更供电营业区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2)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即可以增加规定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为体现补充性,“补充”设定的违法行为的规模、数量,不宜远远超出法律中已有的对违法行为的规定。(3)有关领域尚未制定法律的,国务院可依据《立法法》第65条的规定制定行政法规,在其立法事项范围内规定相关行政管理领域的违法行为。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016年修订)规定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中的违法行为。2.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等)方面(1)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以前述《电力法》第63条规定为例,该条规定的处罚种类是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行政法规作出具体规定时,不得增设吊销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处罚,也不得将罚款的下限设定为两倍或者将上限设定为6倍。(2)法律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为实施法律,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行政法规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时,有权创设行政处罚法没有列举的行政处罚种类,但不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其创设的和规定的行政处罚宜与法律中已经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等协调相称,以体现该行政管理领域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统一有序。(3)有关领域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中可以对相关违法行为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包括创设行政处罚法没有列举的行政处罚种类,并有权规定有关处罚种类的幅度、数额以及不同处罚种类的单独适用或一并适用。行政法规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即国务院作出书面说明。行政法规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三)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受到较大限制。1.违法行为方面地方性法规规定违法行为的权限,首先受《立法法》第72条和第73条规定的立法事项范围的限制。地方性法规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二者的立法事项范围大小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依据《立法法》第73条的相关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立法法》第73条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限于规定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在行政处罚方面的具体情形为:(1)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其立法事项范围内,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范围内规定,将相关违法行为的情形细化。(2)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可以在其立法事项范围内,补充规定新的违法行为。(3)有关领域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在其立法事项范围内,可以规定相关违法行为。2.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等)方面(1)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2)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未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补充设定行政处罚。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时,首先不能创设行政处罚法没有列举的行政处罚种类,其次不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最后宜与法律、行政法规中已经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等协调相称。(3)有关领域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对违法行为规定行政处罚法列举的行政处罚种类,但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除外,同时有权规定有关处罚种类的幅度、数额以及不同处罚种类的单独适用或一并适用。地方性法规拟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作出书面说明。地方性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补充设定行政处罚的情况。(四)部门规章部门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一方面受到极大限制,另一方面对个别事项的规定依法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1.违法行为方面(1)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范围内,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对违法行为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可以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规定本行政管理领域内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如《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第36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擅自停止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的,由天然气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尽快恢复运营;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2.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等)方面(1)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部门规章对其规定的违法行为可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3.个别事项上部门规章的规定优先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适用修改后的《行政处罚法》第22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28条第2款规定,“……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所取得的款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违法所得的计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五)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总体上受到极大限制。1.违法行为方面地方政府规章规定违法行为的权限受《立法法》第82条规定的事项范围的限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或者对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可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此外,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但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2.行政处罚(种类、幅度、数额等)方面(1)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2)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地方政府规章对其规定的违法行为可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引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含义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是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法制审核制度。1.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指关于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示、加强事后公开的相关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是针对行政执法信息不及时、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措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在打造“阳光政府”。2.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是指关于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的相关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是针对行政执法行为不严格、不文明及执法过程记录不全面、不标准等问题,是行政执法活动合法有效的重要保障。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在规范执法程序,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3.重大执法法制审核制度是指关于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不得作出决定的相关制度。重大执法法制审核制度是针对法制审核机构不健全、审核力量不足、审核工作不规范等问题,是确保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的关键环节。重大执法法制审核制度重在保障合法执法,确保每一项重大执法决定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核,使执法者不能越过权力的边际,守住法律的底线。(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行政处罚法》中的主要体现及解读1.事前公示行政处罚相关信息(1)关于性质及类别。该类行政处罚相关信息在性质上属于政府信息,且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我国于2007年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政府信息公开作出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第39条是对行政处罚类相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进一步明确规定。(2)关于公开渠道。除了我们惯常所知的政府网站会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外,政务新媒体、办事大厅公示栏、政务服务窗口等平台也会被用作公开政府信息的平台。各执法主体公开的权力和责任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也有该等政府信息的体现。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还建立了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3)关于公开范围。《行政处罚法》第39条采取列举方式明确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立案依据、实施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应当公开。在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三项制度”过程中,行政机关实际公开的政府信息往往更为全面。执法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执法证号码、监督信息、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等都属于公开范围。除了事前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外,特定执法过程信息作为行政执法动态信息也会进行公示。2.具有一定社会影响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公开(1)关于公开目的。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障法律和法规贯彻施行的重要手段。而阻挠执法、抗拒执法等现象在实践中也是层出不穷。因此,为达到威慑、警示作用,此次《行政处罚法》修订增加了关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公开的规定。(2)关于公开范围。首先,关于“社会影响”的界定,此次《行政处罚法》并未做出进一步规定,一方面有赖于未来贯彻实施《行政处罚》相关意见的出台,另一方面按也有赖于行政机关在实践中依法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其次,对于一般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必须公开,尽管《行政处罚法》并未做出规定,但在实践中很多行政执法机关已经在逐步进行公开。再次,关于不予公开的范围,此次《行政处罚法》并未做出规定。但从实践看,有一些行政机关对涉及国家秘密、影响国家社会安全稳定、影响系列案件调查处理的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了不予公开的要求。(3)关于时限及救济方式。首先,对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公开时限,此次《行政处罚法》修订并未做出规定。《指导意见》中要求,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应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公开。其次,此次《行政处罚法》修订同时撤回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限做出规定(3日内)。再次,尽管《行政处罚法》并未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内容存在合法性、适当性问题,或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政相关人有权向行政机关提出监督建议、要求更正并说明理由、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三)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行政处罚法》中的主要体现及解读此次《行政处罚法》修订第47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对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过程记录,归档保存。这是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此次修订中的最主要体现。1.关于记录的形式。

文字记录是以纸质文件或电子文件形式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的方式。纸质文字记录通常情况下应当使用行政执法机关印制的制式文书。音像记录是通过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等记录设备,实时对行政执法过程进行记录的方式。此次《行政处罚法》修订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利用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收集、固定违法事实,设备应符合标准、设置合理、标志明显、设置地点公开。2.关于不同记录形式的运用。首先,由于纸质文字记录归档、保管的不便,一些行政机关已经在鼓励采取电子文书并结合电子签章等信息化技术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其次,关于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的衔接,通常采取以下三个原则:文字记录能够全面有效记录的,可以不进行音像记录;对查封扣押财产、强制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执法活动,推行全程音像记录;对现场执法、调查取证、送达、听证等容易引起争议的执法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音像记录。此外,有一些地方还鼓励行政执法机关在办事窗口、询问室、听证室等场所安装音频监控系统,对执法过程进行记录。3.关于记录是否公开及获取方式。

首先,行政执法过程所记录的信息,属于过程中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6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可以不予公开。”因此,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不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范畴。其次,关于其他机关及相对人是否可以查阅记录信息,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四)重大执法法制审核制度在《行政处罚法》中的体现及解读此次《行政处罚法》修订第58条明确规定,如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等四种情形,应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这是重大执法法制审核制度在《行政处罚法》中的集中体现。1.关于法制审核的机构和人员。首先,《行政处罚法》第58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这一规定无疑是为了加强法制审核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其次,《指导意见》中还曾明确提出,原则上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制审核人员不得少于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5%。再次,考虑到基层法制审核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实践中,除了由法规处(科)实际承担法律审核工作外,还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明确一个内设机构承担法制审核职能;安排法学专业背景工作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的法制审核人员;聘请外部法律顾问参与法制审核工作;充分利用基层司法所的法制力量,协助基层开展法制审核工作。2.关于法制审核的范围。《行政处罚法》第58条列明了四种需要进行法制审核的情形,该四种情形主要围绕重大、复杂进行设定。如何对该四种情形进行具体量化适用,是摆在行政机关面前的问题。从实践看,按照《指导意见》要求,行政执法机关要结合本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类别、执法层级、所属区域、涉案金额等因素,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目前很多行政机关已经制定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事项目录或清单,并公示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信息。3.关于法制审核的内容。关于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既包括是否符合法定权限、行政处罚程序是否合法、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合法充分、适用法律规定是否准确,还包括执法人员是否具有执法资格、执法文书是否完备规范、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机关、裁量基准运用是否适当等内容。新增不予处罚的情形四对于不予处罚的情形,新法除了保留现有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之外,新增了两种不予处罚的情形。随着新法的实施,这两种不予处罚情形的准确适用值得关注。(一)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对于此种免罚情形,其要件有三:一是初次违法,二是危害后果轻微,三是及时改正。初次违法,是适用这一免罚条款的首要前提。在新法发布前,已经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市对“初次违法”予以免罚的情形作出了探索。例如《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将“初次违法、情节较轻的”作为可以从轻或免予处罚的情节,《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实施意见》(京市监发〔2020〕72号)中提出“初次违法等轻微违法行为”可依法免予处罚,《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试行)》规定“初次违法且违法行为较轻的”可依法从轻、减轻处罚。(二)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对于行政处罚是否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状态,现行《行政处罚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理论和实务界存在主观归责、客观归责和过错推定三种基本观点,争议较大。而新法将“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明确规定为不予处罚的情形,可以被理解为采用了广义的过错推定的观点。1.“主观过错”而非“主观故意”。

主观过错一般包括两种形态——故意和过失,新法使用的是“主观过错”而非“主观故意”。我们理解,对于因过失导致发生违法行为,根据相应的法律规范规定仍属于行政处罚的范围。例如,《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品名、税号、数量、价格、原产地等申报不实的,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该条针对的就是非故意的情形,如果是故意伪报或者瞒报的,则按照走私处以更重的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2.“没有主观过错”重在“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新法所规定的“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在具体适用中有几个问题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特别是作为被处罚对象的当事人,依法有效地争取本条款的适用,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不同的处罚案件中,需要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类型,找准可以证明当事人不存在主观过错的要点。例如,在食品安全的案件中,《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履行了本法规定的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免予处罚。我们认为,本条规定与新法设定的当事人没有主观过错不予处罚的原则是一致的。在这一类型的案件中,如果食品经营者已经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履行了作为食品经营者所应尽的义务,包括建立完善的进货查验制度,对每一批次的涉案产品都进行了进货查验并记录在案,查验了生产商或者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以及相应的单证和检测报告,履行了作为经营者相应的义务,应属于“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依法应不予处罚。当然,对于此类案件中召回或者仍然库存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是否只能没收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适当处置,属于另外探讨的话题。此外,我们也注意到,相比于《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可以免予处罚”,新法则直接规定了“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我们理解,这也体现了新法对于这一原则的强化和肯定。(2)当事人需要重视通过充分的举证来证明自身“不存在主观过错”。新法规定原文为“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不同于“有证据足以证明当事人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两种不同的表述,举证责任也有差别。一般意义上,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负有查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既包含可以证明当事人存在违法事实应当予以处罚,以及可以从轻、减免或者从重处罚的证据,也应当包含是否符合不予处罚情形的证据。但新法中“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因此,如果涉及相关行政处罚案件的,建议当事人应当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在行政处罚的调查、听证等程序中,积极进行主张和举证,从而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听证制度五现行《行政处罚法》新《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一)较大数额罚款;(二)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三)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六十四条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第四十三条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第六十五条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决定。(一)扩大听证范围在增加行政处罚类型的同时,新《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相应扩大了听证范围: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降低资质等级、责令关闭、限制从业、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与《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相比,新《行政处罚法》增加了“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这一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听证范围。上述处罚类型均属于对行政相对人权益产生较大影响的行政处罚,为了保证行政相对人充分行使陈述权和申辩权,保障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二)延长申请听证的期限根据新《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听证的期限从三日内修改为应当在行政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