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

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A.法国人对儒家思想非常崇拜

B.知识精英希望加大中西方文化交流

C.启蒙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

D.先秦时期的思想在近代西方得以传播

2.在19世纪欧洲的大部分时间中,当工会成员罢工时,暴力冲突接连不断,政府不得不派遣警察或军队维持秩序。

然而从长期来看,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

这表明工会

A.消除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B.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阻碍了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

D.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3.两宋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在绘画领域出现了不少的新变化,画家们在绘画中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

在艺术上更加倡导写实,在技法上更加体现出精密严谨认真的风格。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社会危机的加深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D.统治阶级的倡导

4.周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

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据此可知

A.天下共主权力格局发生变动B.诸侯国与王室矛盾不可调和

C..尊卑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D.传统宗法血缘关系趋向瓦解

5.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

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

会的主要影响是

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6.下表为中国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增长情况统计表。据此推知,当时中国

项目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长是新中国成立前最高年产量的倍数

钢535万吨296%5.8倍

原煤1.3亿吨96%2.1倍

发电量193.4亿度166%3.2倍

A.工业发展急躁冒进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社会经济逐渐恢复D.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7.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

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8.如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IUI

A.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B.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C.广告主要推广宣传了博士帽

D.该帽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9.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言行所体现的观念为()

A.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D.无为而治

10.《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

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

A.修史缺乏严谨的态度B.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

C.国人人文思想的发展D.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

11.一则新闻报道:某国有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青年情侣被村里人处以极刑。以上新闻很可能来自于

A.埃及B.印度C.法国D.美国

12.张治中将军在一次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在蒋主席领导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该晚宴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D.国民党全面进攻取得成效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唐代孔子像南宋孔子像清代孔子像

(1)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为此,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2)请写出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又是什么?

(3)归纳上述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这种共性可说明什么问题?

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居民、作坊以及市场组成了外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重要地带,但是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

财政措施来看,它们都是边缘化的。尽管政府设法通过街坊格局以及市场管理来整肃秩序,外城的居民们相对于政府

理想的服务模式以及层级制度,仍然显得格格不入。因为他们可能创造出速立在财富等级之上的新的层级制度,这对

处境悲惨的农村人口有着极大的诱惑,吸引他们放弃主业,到城市寻找机会。

一一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

材料二中世纪中晚期(11〜15世纪),欧洲中小城镇在农村普遍兴起,它们最初是农村的依附者和补充物,主

要功能是为周围农村服务。城市的兴起尤其是取得自治后,形成了城乡两种对照鲜明的社会体,城市和乡村有明确的

分野。而城市的“自由”、较多工作和发展机会,以及生活优势,则为农村人口所仰慕和向往,成为农村移民的“愿

景”、吸引农村人口的“拉力”。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中晚期欧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简述中国古代与欧洲早期城市发展的共

同影响。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了孔子思想在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体现,表明了中西方学者对自由道德原则的认可,故选D。但材料无法体现

法国人对儒家思想的“崇拜”态度,A项错误,C项启蒙思想是古希腊人文精神在近代的发展,C项错误,B项材料无

体现。

2、D

【答案解析】

据材料“工会逐渐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不满的无产者武装推翻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说明工会

组织的存在促进了资本主义政府对自身政策的调整,故D选项正确;“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

内容体现了工会缓和资产阶级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故B选项错误;工会有利于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故C选项

错误。

3、C

【答案解析】

在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创立和普及,文人更加重视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在“格物致知”思想的指导下也更加

注重对生活的观察,故C项正确;两宋时期并没有相较以往的朝代更明显的社会危机,故A项错误;科技的发展并不

会导致画家对生活体验的变化和艺术风格的变迁,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的统治阶级并没有对绘画风格直接倡导,故

D项错误。故选C。

4、A

【答案解析】

由材料“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已不如从前,天下共主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变动,故选

A;战争之后,郑国还是派人去“慰问”周王的,这说明两者之间的矛盾没有到达不可调和的地步,排除B;周桓王在

位时间为春秋早期,尊卑等级秩序确实受到了冲击,但没有到达非常严重的程度,排除C;与C项同理,D项存在程度

夸大的问题,不适用于春秋早期,排除。

5、B

【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

的签订使得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民众忧患意识产生,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与“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

输”不符,应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材料信息不涉及台湾

人民反割台斗争,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联系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影

响分析解答。

6、D

【答案解析】

1957年正是一五计划完成时期,钢铁、煤炭和发电量都在大幅度增加,可知重工业发展,结合一五计划前我国的工业

经济基础是以轻工业为主,一五计划后重工业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选项D正确;重工业增速快是因为

基础薄弱,而非急躁冒进,排除A;材料未提供轻工业数据,因此无法判断结构比例失衡,排除B;1949年至1952

年是国民经济恢复阶段,排除C。

7、A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当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时,苏联

却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味的发展石油出口,结果因油价下跌损失惨重,表明一国经济结构应合理,不能

过度依赖于能源出口。A项正确。B、C项夸大了石油的作用;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

8、B

【答案解析】

从题干材料和图片看,同升和帽庄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仿制西式帽,说明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受西方文明的冲击,

故B项正确,帽子的变化看不出男尊女卑,故A项错误;该图中并没有宣传博士帽功能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的

表述过于绝对。

9、C

【答案解析】

据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天是至上的

人格神,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C正确;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就已经确定了独

尊儒术、大一统思想,A、B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D错误。

【答案点睛】

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10、C

【答案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左传》中的预言以人物品行来预言家族兴衰,体现的是人文思想的发展,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排

除;材料未涉及宗教迷信思想,B排除;礼乐制度凸显的是等级关系,D排除。故选C。

11、B

【答案解析】

材料中涉及的“种姓”与印度存在的种姓制度有关,故B正确。

12、C

【答案解析】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方针,这主要和《双十协定》的签订有关,故C

选项正确;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时期蒋介石尚未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故A选项错误;此时抗日战争以结束,处于

解放战争前夕,故B、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社会变革百家争鸣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礼规范人们行为义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为政以德

(2)佛教与道教的日益流行,冲击儒家关于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的理论;创制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或

存天理、灭人欲。

(3)行揖作礼。人们对孔子形象的普遍认同(或后世画家对前人的模仿);人们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认同及对儒家创始

人的尊崇

【答案解析】

(D根据所学可知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特征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即出现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的现象。

孔子提出的主张主要是“仁”,将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政治上主张为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