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数字环保总体规划简本_第1页
山东数字环保总体规划简本_第2页
山东数字环保总体规划简本_第3页
山东数字环保总体规划简本_第4页
山东数字环保总体规划简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7月22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开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开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平安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对环境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山东省环保局根据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生态省建设需要,立足于全省环保系统信息化建设实际状况,提出开展《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建设设想。《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针对山东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在注重理解和刻划业务本身的根底上,对山东省环保局及其直属职能部门和17市环境信息化工作现状与需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进而提出《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的根本框架、总体目标、工程内容和阶段性实施方案。本规划力求表达山东省环保系统不同层面的业务内容和管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本规划全面综合山东省环境保护业务范畴,以目前全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和未来行业开展的需求与趋势为根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开展趋势编写而成,并尽可能表达出可延续、可扩展、可协调及系统功能、应用、技术的先进性。本规划在上述根本架构下,针对环境信息的应用和环境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分别阐述,重点细化了主要工程的建设内容、根本结构和功能要求,并确定了山东“数字环保〞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明确了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工作。为确保《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实施和建设的质量与进度,山东省环保局委托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进行《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总体规划》的编制,双方联合成立了《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总体规划》编制技术组,共同完成了本规划的编制工作。期间,由双方高层领导和技术骨干共同协作完成了有关的方案、调研、论证、规划和编写工作。概述第一节规划背景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党的十六大指明的方向。在致力于开展经济的同时,将可持续开展作为一项根本战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信息化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开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迅速开展,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国内外经济知识化、社会信息化迅速开展和剧烈竞争的形势下,信息管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信息教育共同成为信息社会战略上需要优先开展的领域。《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对环境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金环工程’,实现‘数字环保’,加快环境与核平安信息系统建设,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各省〔区、市〕有关环境保护指标,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噪声、饮用水水源水质、流域水质、近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状况评价等环境信息,及时发布污染事故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公布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并实行投资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山东省处于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时期,200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生态省的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开展战略的实施,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合在了一起。要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控制环境污染,实现环境保护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开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决策指挥能力。树立科学开展观,实现跨越式开展,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只能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增强环保系统人员及全社会人员的环境意识、技能和创造才能。软件和数据资源是人类智慧和智能的结晶,是人类灵魂的表达,环境信息化工作渗透性强,涉及面广,环境信息具有较强的积累价值。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代表现代生产力开展方向的先进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环境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以及提升整个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第二节规划目的和作用本规划着眼于全省环保系统的开展和业务范畴,收集和整理本地区的业务模式和数据关系,把现有的、部门所有的资源,寻求最正确的合理配置,分析行业特征、业务现状和开展潜力,并吸收和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理念和方法;以规划的形式,确定《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目标和重点工程工程,提出了满足环境管理业务开展要求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制定统一标准和标准,用信息化技术整合、改造、推动、提升我省的环境管理能力,提出相应的理论、应用、工程和技术框架,为全省各级“数字环保〞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导向和框架,发挥整体的综合最大效益,提高全省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充分满足全省“十一五〞期间及今后较长时期环境保护开展的要求,做到既能满足目前需求,又能适应未来扩展。《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根本上要面向政府领导决策、面向环境管理工作、面向效劳社会公众、面向未来科技开展。本规划适用于全省、市、县各级环保部门。各级“数字环保〞工程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要求,要进行统一论证,真正表达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思想,即局部工程必须严格服从系统整体规划。并为参与“数字环保〞工程建设各方〔硬件供给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提出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指导性意见。规划原那么与规划范围第一节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基于“求实〞、“高效〞、“创新〞的理念,全面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指导方针和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及其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的指导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体推进、分层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以业务信息资源为根本,以适合的信息技术为实现手段;兼顾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的有机结合,寻找关键应用作为重点;充分保护现有的信息和技术投资,做到统一分析和规划。以网络建设为根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应用技术为保障,努力提高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提供效劳和决策支持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节根本原那么《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的根本原那么是,以建立全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平台为目标,以拉动环境管理、环境业务工作的标准化、系统化、标准化进程为切入点,以逐步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不断提高管理、业务技术人员的素质为根本要求,随着环境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对硬件需求的扩展,再分阶段、升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硬件装备水平,使其与环保政务、环保业务形成紧密的结合,全面提高环境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那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那么。坚持先进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那么。这些原那么不仅贯穿于本规划中,还应在后续的实施工作中贯彻执行。第三节规划依据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山东省国民经济和信息化开展规划及国家环保总局的、行业开展规划和指导意见,以及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其系列标准。主要包括:1、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39号;2、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3、200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五方案纲要》;4、2002年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5、《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6、2003年1月,《“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环办[2003]20号〕;7、2001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第20号“省长办公会议〔第68次〕决定事项通知〞。8、《山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规划》第四节规划范围和时间本规划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方案和重点工作目标,涉及全省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的业务范围。重点针对各级环保局及其所辖职能部门的环境监管、行政执法、业务管理和社会效劳等应用领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提高全省环保系统的政府组织和相关机构的效劳水平,并对推进系统内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提出指导意见。由于采用以省级环保系统建设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信息网络建设方式,规划内容以满足省市两级环境管理业务需求为重点,制定环境信息化开展的目标,确定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和任务。《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分期建设和重点实施。本期规划年为2005年-2007年,主要以网络根底设施建设和局部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初步搭建起全省环境信息资源综合网络平台和支撑体系,根本形成环境管理的应用、技术和工程构架;后期工程将根据环保业务和环境信息化的开展,重点以工程续建、系统完善为主要内容,拓展环境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范围,逐步实现全省环境信息的标准化、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全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环境信息化开展现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活泼、影响最广泛、代表现代生产力开展方向的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开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和全球化推动新经济的开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剧烈竞争中共同做出的战略抉择。世界各国尤其是兴旺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目标。第一节国内环境信息化开展现状〔略〕第二节山东省环境信息化开展现状〔略〕第三节山东省环境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略〕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一节规划目标理顺省级环境信息管理体制,完善全省环境信息各种网络建设,提升环境信息网络性能,强化环境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根据环境管理业务现状和环境管理开展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持手段,建设以信息采集为根底、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化环境管理模式,在此根底上构建“数字环保〞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最终建成一个集网络建设、应用集成、数据共享和信息效劳于一体的环境信息综合网络平台,形成技术先进、应用广泛、性能完善、平安可靠、运行高效的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实现全省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机整合,提高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实现全省环境管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全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和环境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为全省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效劳。主要任务根据全省环境管理业务需求分析,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四个平台〞,形成“三大体系〞,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尽快形成环境监测监控和环境事故应急响应两种能力。“四个平台〞即信息网络根底、支撑共享、业务应用、信息效劳平台;“三大体系〞即标准与标准化、信息平安保障、管理与维护体系;“十大重点工程〞即建立全省数据中心、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环境监测监控、领导决策支持、综合业务、生态环境、辐射环境、危险废物、网络视频、移动办公十大重点工程。《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应用架构第一节模型的建立环境信息系统设计核心是数据规划:通过对环保业务的调研和借助软件工具进行标准分析,建立环保数据模型。环保行业的系统机构和管理活动可能经常变化,但只要行业总目标和性质不变,环保管理业务所涉及的数据根底类就根本不变。分析定义这些数据类,规划出一系列主题数据库,建立起稳定的环保数据模型,是根本任务。这种稳定的数据模型深藏在环保业务运作和管理过程中。环保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是数据的挖掘和合理利用。以“数据挖掘-业务应用〞为原那么,科学地规划行业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是环境信息化应用的关键。1环保业务模型环境管理工作是全社会行为,分为四种角色:管理角色、污染主体、生态环境、间接被污染者。〔1〕管理角色-实施和参与社会环境管理的角色。政府、环保部门、其他机构〔法院或者公益机构等〕属于管理角色。企业自行实施自身的环境管理,不属于这里的管理角色。〔2〕污染主体-直接排放、实施、累积排放污染物危害环境或具有威胁生态环境的主体。自然灾害、企业、机构、家庭和人属于污染主体。〔3〕生态环境-包括生态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直接受污染者。〔4〕间接被污染角色-由于生态环境的破环或改变而受到影响者。企业、机构、家庭和人属于间接被污染角色。另外,相关环境因素指所有影响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包括经济活动、排污主体、消费环保意识等。上面从宏观方面对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数字环保〞是对环境保护业务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处理,应从环境管理系统出发,具体分析其环境管理机制。环保部门如何实现持续改善环境状态,要结合政府所赋予的职责、功能来确定。从宏观分析中,环保部门是整体社会环境管理工作平台的一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到间接被污染者,其诉求反映到环保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处理,或反映到法院、绿色组织等,但最终会落实到环保部门处理;环保工作平台经监测系统从污染主体,生态环境中获得报告信息,由管理系统实现环境管理,会同政府和其他机构对生态环境设定目标、对污染主体制定策略进行环境管理。2“数字环保〞模型信息化环境管理本质上依赖于信息,核心在于决策,也就是环境管理机制模型中目标和策略的制定。信息对于管理之重要在于“管理就是决策〞。可以将“数字环保〞归纳为一下两方面的信息化工作:〔1〕外部信息化:外部环境角色交流的信息化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化模型报告体系。〔2〕内部信息化:内部业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内部业务往来信息化;决策管理信息化;资源支持系统信息化。数字环保模型图上述“数字环保〞模型将四个角色与环保部门关系描述出来,并且将民众参与、综合决策、环境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内容有机关联。实施《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最终目的在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能,进而控制污染,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开展。作为《山东数字环保工程》重要组成局部,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技术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协调多模型的应用及大量数据库数据存取和处理,以模型库系统为主体,通过定量分析进行辅助决策。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一是信息管理,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综合,提供给决策者;二是模拟复杂的环境过程,了解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与迁移转化路径;三是可以使决策过程数字化,并综合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要素评价决策结果,从而辅助决策者做出及时、科学的污染防治决策。第二节环境信息资源《山东数字环保工程》信息资源由环保行业相关的各种业务信息和根底数据等构成,相关的信息资源应有统一的规划、认识、组织策略和管理制度,在此根底上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环境信息资源的建立、数据采集和维护工作等。山东数字环保的数据分布应遵循如下原那么: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可用性、高效性、自治性,较低的数据本钱,数据应用的灵活性及数据的可扩展性。根据前面对“数字环保〞模型的分析,基于对环保行业相关要素的分析和理解,认为“数字环保〞模型包括管理角色、污染主体、生态环境、间接被污染者等四个根本角色。环保行业的信息资源也就是围绕以上“角色〞的相关“过程〞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是相互关联的、互动的和密不可分的,完整地分析和识别这些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架构规划的首要内容。相应地,以“数字环保〞模型为根底,对环保系统相关部门职能和业务进行分析。全省环保系统各部门的职责,主要管理业务分析如下: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和各项专题规划、方案等;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统计。法律法规:包括地方性法规、规章、标准性文件;行政处分;行政复议案件;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污染控制:水、大气、噪声、核平安与辐射、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机动车等污染控制管理;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管理;污染治理工程管理;区域、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创立国家环保模范城;环境事故应急、进口废物管理、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和经营许可过程管理、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建设工程环境管理:开发建设工程管理、“三同时〞制度管理、环保设施验收及验收合格证书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技术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专家库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恢复与保护等环境管理;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环境平安;海洋环境保护管理;食品平安。环境科技:环境科研工程管理;环境保护技术示范工程管理;环境保护标准、方法、技术标准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环境标志产品;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管理。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国内履约、国际履约工程管理;世行基金、外资工程、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管理。环境监察:污染源监督管理、排污费征收;污染事故、纠纷和信访。环境监测:水、大气、生态、海洋、噪声、地下水、酸雨等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环境监测;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生物多样化监测;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机动车船污染监测;放射性和辐射监测;环境监测仪器、标准物质管理。环境信息管理:环境信息网络建设与管理;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与管理;业务应用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环境信息发布与效劳。环境管理具有辐射点多、涉及面广、分散性强的特点,其信息资源也具有对应的特点,也同时意味着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关系复杂、分布式〔跨地区〕和动态性的特点。另外,环境信息资源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平安性,并符合相关的业务标准和标准。《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应当认识到,没有网络支撑的信息系统平台,谈不上组织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反过来,没有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就会形成网络资源应用浪费的现象。在环保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信息资源管理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根本方式。集中与分散并非信息处理设备在物理上的集中与分散,而是由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信息资源规划、控制、开发和使用的根本方式。有效的环境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的得以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在整个“数字环保〞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整合信息资源配置,制订信息资源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环保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环保机构与企业之间、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机制。考虑到全省环保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业务运行模式、行业信息的分布、信息资源需求以及入世后政策趋势、信息技术的开展水平等因素,可以采用集中与分布的组合方式,即省、市两级核心的环境信息资源要素或主要信息采集和处理采用集中式,各下属机构那么采用分布式或脱机分布式,相关信息资源应能够即时同步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信息资源的规划、开发是集中进行的,而系统的应用和管理可以是分散来进行的。第三节“数字环保〞总体框架根据《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原那么,并参照国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思路,在分析全省环境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根底上,同时,借鉴国际OSI分层模型的原那么,将环境信息资源应用进行应用架构分析,在此根底上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四个平台〞建设为核心、“三大体系〞建设为保障的“数字环保〞工程的总体框架。《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系统应用平台包括网络根底平台〔网络根底层〕、应用支撑共享平台〔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平台〔业务应用层〕、信息效劳平台〔信息效劳层〕;《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系统应用体系包括系统标准与标准化体系、信息平安保障体系、系统支持与管理体系。下列图给出相应各局部之间的对应关系。《山东数字环保工程》信息资源层次简图平台依次自下向上为从网络根底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合信息效劳层,且先后顺序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综合在一起,那么构成了“数字环保〞的建设核心。但仅仅就建设而建设是不够的,这就是规划提出的“数字环保〞的三大应用体系建设,在标准化方面、平安保障方面、系统管理支持方面进行配套工作是建设《山东数字环保工程》不可或缺的条件保证。《山东数字环保工程》信息资源层次框图第四节“数字环保〞四层平台四层平台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如下:网络根底平台---在物理线路根底和智能通信网络根底上,具体包括物理线路、计算机硬件、网络硬件和环境信息采集设备等,实现智能IP网络和环保专用数据通信网络的功能。应用支撑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和访问,为业务应用平台提供根底的数据支撑作用,其中,建立全系统的统一的数据视图,数据中心的建设是重点内容。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库〔含根底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在此之上的效劳组件和效劳框架,主要包括J2EE、WEBSERVICE和XML等。业务应用平台---可以划分为环保业务、决策支持、应急指挥和办公自动化等局部,每一局部结合具体环保业务。信息效劳平台---可以划分为环保政务信息效劳网和环保公众效劳网等。第五节“数字环保〞三大体系1系统标准与标准化体系系统标准与标准化体系在“数字环保〞工程建设中起着根底性的支撑作用,研究并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可以在较长的建设周期内,保障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确保到达系统建设的各项质量要求,为山东数字环保建设和运行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提供相应的体系保障。信息标准化建设中坚持引用和开发相结合的原那么,关注国际信息化标准化的开展,应用国际标准,宣传贯彻国家标准,开发和研制行业标准。系统标准与标准化体系包括:网络根底设施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平安标准和管理标准标准等。《山东数字环保工程》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化研究目标,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相关标准研究方面的成果,对已有相关标准进行充分分析,结合国情,建立适合“数字环保〞特点并与国际标准兼容的标准。研究与标准相配套的开发工具、建模语言和建模方法,研究和建立维护机制及相应平台。从标准化的角度,对所涉及的共性技术体系、标准体系进行研究,统一标准数据表示,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平安,消除信息孤岛,解决不同机构之间因数据结构不同而造成的数据之间不能互访的障碍。对于“数字环保〞支撑技术局部目前没有具体的通用的标准。但是,国际和国外的标准化组织对于电子政务的局部技术做出了相应的标准,如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相关标准,WebServices效劳相关标准,还在电子文档、元数据、电子政务的协同框架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标准。《山东数字环保工程》也采用这些标准和标准。2信息平安与保障体系信息平安与保障体系是《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正常稳定运行的保证条件。主要包括平安策略和平安技术。信息平安在各个层面提供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鉴别、抵抗赖等平安效劳。平安体系应该从平安评估、平安策略、平安防御、平安监控、平安审计和平安响应恢复来标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平安水平和层次。信息平安与保障体系的关键是将各种具体平安技术综合应用在统一的平安体系下,全面考虑物理平安、网络平安、信息传输平安、信息存储平安、信息访问平安、防、反病毒、身份认证等方面的问题,构建环境信息系统的平安屏障。对于“数字环保〞工程搭建平安模型框架,这个框架由许多实体、保护机制、逻辑和物理组件、规程和配置组成,这些因素在一起相互协作,为系统提供一定的平安级别。在“数字环保〞平安体系当中,将采用国家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保护等级划分准那么〕和国家公安部GA/T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实施。由于《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涉及大量保密信息,为确保工程稳定有效的运行,保障国家信息平安,其平安等级标准采用GB17859-1999五个平安等级当中的第四等级——结构化保护级,以确定在物理平安、运行平安、信息平安、平安管理等方面均到达结构化保护级的要求。3系统支持与管理体系《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涉及省、市及县〔区〕三级环保机构,随着应用的迅速增加,为保证系统稳步地扩大和平稳地运行,必须建立高效、合理的运行维护体系,以支持环境保护各种业务应用的顺利、高效的开展,特别是保证各种环境应用数据快速、准确的传输以及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共享,确保《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稳定、高效运行。第六节“数字环保〞应用框架《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应用框架是在总体框架下,以实现业务应用平台相应各局部的技术标准标准为根底的,建立在那些不与特定领域相关的、普遍需要的环保应用支撑效劳之上,以满足环保行业的特定需要和更高层次的复用。相对其他局部行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在山东省环保系统起步相对较晚,自身积累的经验和成果较少,并且由于环保系统行业的特点和需求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实施中会遇到许多技术问题,包括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1“数字环保〞应用架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开展,数字环保的计算环境越来越复杂,要求支持不同的系统平台、数据格式和多种连接方式。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环保系统要求跨平台,要求与语言无关,与特定接口无关,而且要提供对Web应用程序的可靠访问。基于上述概念和分析,《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整体技术策略采纳国家电子政务的技术模型,全面采用中间件等技术分层构建,采用集中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处理业务数据,全面引入采用基于组件和面向效劳的XML/WebService技术跨平台共享数据资源,Web效劳架构是一种较好地满足这种需求的架构,并最终实现全面面向效劳的架构,有效躲避业务内容和流程变化的风险,面向因特网提供在线业务处理,构建高效率、高可用性、高平安性的网上业务处理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此架构可以同时支持微软的.NET和J2EE平台。WebService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分层的结构,可分为:网络层、消息传递层、效劳描述层、效劳发现层以及工作流层。此外平安、管理以及效劳质量贯穿于WebService的整个体系结构。《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应用框架自下向上分为三个区域:核心数据区、平台效劳区和公共效劳区,分别定位于提供核心的数据库和存储效劳、综合性的内部业务处理和信息转换效劳、对外的信息发布和信息交换效劳,并分别具有依次不同的信息平安访问等级、平安策略和高可用的冗余级别。三个效劳区各自定位明确,相对独立,又可无缝衔接,基于统一的标准和标准,以松耦合方式集成为一个综合、完善、平安、灵活的信息资源实体,构成《山东数字环保工程》运行和管理的支撑平台:《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应用框架分级示意图技术框架根本内容实现内容技术框架总体框架结构1基于J2EE的组件化应用构架;2基于Web效劳技术的应用集成和效劳构架:3基于XML的数据构架。数据集成1集中的数据交换引擎;2集中共享和分布共享相结合;3支持Web效劳、消息中间件等多种传输机制;4支持各种数据源的广泛的适配器;5基于XML的数据表示和格式转换;6基于元数据技术的数据共享技术;7基于PKI体系的信息平安控制。业务流程集成采用先进的工作流管理平台,支持Web效劳和消息中间件技术,能够支持分布式的流程调度。应用集成1以Web效劳技术为主;2消息中间件技术作为补充方式。根底应用效劳提供下面的根底应用效劳:1综合数据检索效劳2空间信息效劳3目录效劳4报表分析效劳5内容管理效劳6个性化效劳7平安和权限效劳8协作效劳9其他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是一个分层的模型,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大层次,分别是“表示层〞、“中间层〞和“数据层〞,与典型的“三层结构〞计算模型在原理上完全一致的。《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应用架构分层结构图这种分层的架构有利于分别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部署,也保证了整个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屏蔽了各层具体实现的相关性和复杂度,降低了系统应用之间的耦合程度,以适应业务不断扩展和变化的需要,防止因底层、局部或高层业务的变化影响整个应用的表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从系统的整体性能表现来考虑系统的设计和部署。2“数字环保〞主要应用技术《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所包含的软件应用系统,按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进行规划和管理。CMM软件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开发的管理过程〔SoftwareManagementProcess〕;二是系统开发的工程过程〔SoftwareEngineeringProcess〕。〔1〕XMLWeb效劳的最底层是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一种基于SGML的文本形式的标记语言,即“可扩展标记语言〞。〔2〕XML/WebServiceXML/WebService是完全公开的,可以通过任何平台实现,通过XMLWebService的方式来传输数据,基于XML的WebService技术提供了比拟完善的效劳体系结构。〔3〕SOAPSOAP是基于XML的协议,一条SOAP消息由3局部组成。首先是信封(envelope),用来描述消息的结构、内容以及处理方法。其次是一套规那么,描述处理不同类型数据的方法。最后是关于原过程调用及其相应方式的约定。〔4〕WSDLWSDL就是描述XMLWeb效劳的标准XML格式,WSDL由Ariba、Intel、IBM和微软等开发商提出。它用一种和具体语言无关的抽象方式定义了给定Web效劳收发的有关操作和消息。〔5〕UDDI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协议(UDDI)标准一个由Web效劳所构成的逻辑效劳,同时也定义了一种编程接口,这种编程接口提供了描述Web效劳的简单框架。UDDI标准和调用模式用来在Internet上建立起发现效劳。〔6〕WSFLWSFL是IBM建议的工作流语言。WSFL是一个基于XML的语言,关注于描述多个WebService如何组合成为复杂的工作流,它采用WSDL描述WebService的接口,可以通过集成动态地选择WebService。〔7〕6S技术6S集成技术,以GIS技术为核心,用RS技术采集数据并结合GPS的精确定位能力来动态更新环境信息,同时结合MIS数据库管理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和ES专家知识智能系统的集成,协助环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目前,6S技术的开展趋势是一体化、智能化及综合应用,6S研究和应用已经走向集成。〔8〕SAN与NASSAN〔StorageAreaStorage,存储区域网〕是一个高速的子网,这个子网中的设备可以从主网卸载流量。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的典型组成是使用TCP/IP协议的以太网文件效劳器,数据处理是“文件级〞〔filelevel〕。〔9〕集群集群〔clustering〕是容错效劳器技术,除了每个效劳器处理要求的一局部任务外,和冗余效劳器相似,效劳器集群是一组机器,在逻辑上它是一台机器,并且和单个系统一样维护,集群提供了可用性和扩展性。〔10〕平安隔离网闸平安隔离网闸〔GAP〕是一种由带有多种控制功能专用硬件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并能够在网络间进行平安适度的应用数据交换的网络平安设备。《山东数字环保工程》重点工程根据环境信息的应用和环境管理的需求,确定规划实施重点工程。规划编制过程中,明确各重点工程的业务范围、建设内容、根本结构、功能要求。第一节环境数据中心系统〔一〕系统概述环境数据中心是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将跨平台的各类异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不同位置、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存储、共享和访问,进而集成相关的业务数据,实现数据的综合利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为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和科学决策奠定根底。〔二〕系统组成结构设计以省级环境数据中心根本软、硬件支持环境设计为例。在省环保信息中心机房部署光纤存储设备为核心的SAN网络,放置假设干台专业效劳器、应用效劳器,关键效劳实现双机热备。系统配置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与国家总局兼容,采用ArcGIS平台及其组件。为保证网络平安,数据传输通畅,部署了网络防火墙、网闸、病毒过滤网关、抗DDOS攻击网关等设备,客户端安装了网络版杀毒及管理软件。同时,建立异地数据分中心机房,放置有假设干备份效劳器。17市环境数据中心从软、硬件支撑环境组成上与省级数据中心根本相同,只是在网络设备、效劳器的性能和数量上有所区别,即根据具体业务情况进行论证配置。网络防火墙、网闸、病毒过滤网关、抗DDOS攻击网关等方面宜采用与省局相同的系统,用户许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在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地理信息软件方面都应该选区与省局相同或兼容的平台,以方便系统的互连和集成。县级环保局那么只需要在所承载的主要关键业务方面建设相应的网络、效劳器、防火墙、操作系统/数据库/地理信息软件平台。大局部业务处理局可以在省、市级数据中心进行处理。软件方面,数据中心建设分为两个局部,一是数据库、二是数据信息平安共享机制。数据库包括数据和信息的总称,主要来源: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的数据;环境信息的人工录入;其他相关部门根底和应用信息录入。可以分为根底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三局部。数据平安共享机制:〔1〕建立业务信息、政务信息、外部信息的元数据库,实现环境元数据的管理、发布和查询。〔2〕建立多种方式的信息检索查询效劳,实现对上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发布。〔3〕研究建立数据库开发建设标准,包括数据库和字段命名规那么、根本工程和结构、编码标准等,确保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建立数据与应用之间的标准接口,实现应用系统内信息的共享。〔4〕建立完善的面向应用和数据库的恢复系统,支持数据存储的动态管理,保证在各种意外情况下能够恢复数据,对于系统极端故障,应具有相应的灾难恢复策略。数字环保容灾备份系统:在省级容灾备份系统建设中,不仅考虑数据中心的容错,还考虑对重要关键业务系统进行异地容灾备份和对重要数据的定时和实时备份。17市的容灾备份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各级数字环保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现在的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标准,科学地设计机房。主机房建设工程必须遵循国家机房设计标准标准的要求。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个阶段性强、方案性强的过程,须遵循统一的设计思想和建设要求,这样,才能全面支撑全省统一的数字环境信息系统应用。第二节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一〕系统概述山东省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是《山东数字环保工程》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最根底的组成局部。涵盖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主要业务,包括自动监测监控、常规监测、实验室监测及监测系统综合业务等。在规划的整体框架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提出监测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解决方案。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是环境信息资源的最典型应用之一,建立统一、标准、实用、可扩充的全省环境监测信息应用平台,全面提升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管理能力和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监测信息采集传输重点是环境自动监测〔含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整合已建的、标准在建与待建的自动监测站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并通过多种传输介质将现场数据采集器中的监测信息传送到远程中心数据库;其它环境监测信息的采集重点是考虑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业务管理等;信息存储以数据中心为主,建立相关的数据库;监测信息的应用是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加工处理、分析、发布等;可在GIS系统平台上实现数据的接收、显示、存储及上述应用功能。完成全省环境自动监测〔含点源自动监测〕的统一监控和监测信息的采集接收、存储管理、处理加工、综合分析、自动传输上报,并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网上查询和发布,以及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与上级主管部门、各级监测站的信息共享,实现对全省环境各要素的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污染变化趋势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为上级环境管理部门决策及时地提供技术支持。〔二〕系统组成山东省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环境监测地理信息模块、环境质量〔点源〕自动监测监控模块、常规监测信息管理模块、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模块、环境统计信息管理模块等组成。refSHAPE〔三〕系统功能〔1〕环境监测地理信息模块: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应在满足山东数字环保总体要求的根底上,采用GIS技术对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污染源分布等根本信息及监测数据直观生动且实时动态地表现出来,可分不同层面,可任意添加和修改有关信息〔除监测数据外〕,可以融入多媒体影音信息等;电子地图分层应满足各系统功能的要求;可在该系统平台上将各要素专题数据的空间分布与数据库相关联,并进行处理和应用,使之对环境空间数据和环境专业数据一体化管理。要求自定义查询城市、水环境、区域、流域等各环境要素监测点位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每个点进行精确定位、闪烁显示,查询每个点的根本情况;实时查询和监控各自动监测子站的运行状态、实时数据和变化情况。分区域、流域、行业查询工业污染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对每个点进行精确定位、闪烁显示,查询每个点的根本情况;实时查询和监控各点源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时数据和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库可以查询其任意时间段各要素的根本信息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列表、统计成图,并将结果导出或直接打印。可对任意时间段的环境质量、点源排污情况进行现状评价分析、比照分析和趋势变化分析;可结合规划目标、功能区划、标准等有关信息进行达标分析;自定义形成各类图表,并将结果导出或直接打印。〔2〕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监控模块大屏幕和多点监控。系统能够对各子站主要监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实现定时监控和实时监控,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监测数据超出设定值和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报警,并能够显示点位、监测指标值和故障设备;存储监测信息和报警记录。系统能够在提供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与上述功能同步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通过点击所需图标〔层〕来显示、查询、添加、更改相关的信息,形成各类图表,进行存储、打印等。〔3〕污染源自动监控模块系统能够对各点源主要监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实现定时监控和实时监控,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监测数据超出设定值和设备出现故障而自动报警,并能够显示点位、监测指标值和故障设备;存储监测信息和报警记录。系统能够在提供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与上述功能同步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通过点击所需图标〔层〕来显示、查询、添加、更改相关的信息,形成各类图表,进行存储、打印等。〔4〕常规监测信息管理模块建立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库,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库是环境信息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系统能够应很好地兼容各种自动监测仪器和实验室及现场常规监测数据的采集,并通过录入或导入方式存入数据库;自动生成原始数据记录表和各类报告。系统直接支持这些设备中的工程通道设置和数据采集原始格式,从这些设备中及时采集数据入库,进行多种加工利用及管理,并可以最终输出各级环境监测站业务要求的标准报表。同时,系统能够与提供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相结合,将各种环境监测专题要素〔水、气、声、固废、生态等〕与相应的动态数据库相关联,实现图形-数据的双向互动查询与分析。系统以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接收、录入、存储、导入、导出、查询、统计汇总、评价分析,以及数据报表、制图、发布为主要任务,还应提供各类临时监测报告的模版维护、报告生成、报告查询/检索等强大功能,监测业务报告的格式均应根据用户各类监测业务报告的标准定制,并允许用户自定义和维护。〔5〕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模块根本包含环境监测领域的各种监测业务,系统的功能体系和数据结构应能充分满足环境监测专业性的需求,使其适用于省、市、县各级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的整个过程实施标准化,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化的内容包括与分析测试相关联的各个对象、各个环节等。标准化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参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1999〕进行。同时以程序化的方式对影响质量的诸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分析数据的真实可靠;能够通过各种仪器的现有接口自动采集仪器的数据,并有数据筛选功能,自动生成报表、自动汇编及归档等。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增强数据平安性,并使实验室管理标准化、科学化;实验室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配置和工作权限,工作分配和工作流程,实验标准操作过程,有关的法规文件、质量报告、历史数据、信息统计、资金管理等功能,即所有与实验室管理和质量管理有关的数据和文件都可以储存在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内以备有关人员随时调用。提供自动结果计算,自动计量单位换算,报告签署,按要求自由设定报告格式,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并自动发送报告等。能够进行样品、人员工作量、仪器负荷、质量趋势等的自动统计等;依托内部局域网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传递、信息发布及数据平安存储;系统的要素、编码、功能和数据库都必须易于扩充,以满足将来的开展和工作需要。第三节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一〕系统概述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开展及其规模的日趋扩大,一个城市及城市中的一个地区可能潜藏着种种危险,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还有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品爆炸、泄漏造成的污染事故近年来呈现递增趋势,全国每年约发生2000余起。突发的污染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引起社会的恐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着不可逆的影响。因此,污染事故的发生是目前经济开展中一个不可无视的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山东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是《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重点工程之一。该系统建设是在总体规划的整体框架下,利用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结合局部成熟的环境数据模型进行整合,成为一套既适用多种通讯又可视化的应急指挥系统。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为根底,将全省化学品危险源、危险废物、污染排放源的根底信息、地理信息、事故特性、应急处置及应急监测、专家信息等整合为一体,并通过地图有效地管理和展示这些信息,将“静态〞信息变为“立体〞信息。为各级领导及时、准确、科学地处理处置污染事故,制定决策提供依据。〔二〕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信息管理模块、技术支持模块、应急预案模块、领导决策指挥模块四局部内容共同组成。(1)信息管理模块:对全省的危险源根本信息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建立数据库来管理各类危险源的存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危险原料、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进行管理。在数据库中记录各类危险源的地理位置、污染物种类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的名称、性质和来源、环境事故发生影响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存储量等信息,实现对危险源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管理。该管理模块还能够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危险源进行定位以及危险源周边情况,如居民点、学校、医院、人群密集点。此数据库将定时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更新。制定对各类事故的应急监测预案。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利用该系统方便快捷的查明各类危险品的根本信息,为快速应急做好准备。(2)技术支持模块:应急处置管理模块通过查询化学品处置技术信息库,建立危险化学品—环境要素—处置方法相关联的模块,在输入危险化学品种类时,既能自动提出应急处置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结合污染扩散模型的计算结果,实现具有针对性、快速的处理技术的测提供依据。(3)应急网络管理模块:省、市、县三级应急网络组织机构名称、第一责任人、指挥通讯方式、应急能力。(4)领导决策指挥模块〔与决策支持系统结合〕:在GIS系统平台下,实现危险源、事故发生地点的查询、地图显示;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跟踪现场指挥和应急分队的动向。污染扩散数学模型-输入事故现场的气象参数,根据不同的扩散模型计算事故污染的影响范围、程度和动态变化趋势,并在电子地图上直观显示。应急事故历史案例-对已发生的污染事故案例〔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处置方法、后果、应急监测和结论〕进行存档和管理,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和预警工作提供可参考借鉴的信息。应急专家库-对与污染事故处置相关的各方面专家按地区、行业、专业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录入数据库。发生污染事故时,能够根据需求在很方便查阅并能够及时取得联系,必要时能够使局部专家能迅速赶到现场,对应急监测和事故处理进行指导。〔三〕系统功能通过系统的建立,实现对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各类信息的快速查询、现场监控、应急车辆定位跟踪、信息传输,预测事故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高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多种不同危险源(化学品危险源、放射性危险源、危险废物、污染排放源等)。信息管理模块应用GIS技术,对全省不同危险源的地理位置、危险源的空间分布等根本信息能直观生动、实时动态地表现出来。依据系统内置的环境扩散模型对事故后果进行科学的模拟和分析。可分不同层面,可任意添加和修改有关信息〔除监测数据外〕,可以融入多媒体影音信息等;电子地图分层应满足各系统功能的要求;可在该系统平台上将各要素专题数据的空间分布与数据库相关联,并进行处理和应用,使之对环境空间数据和环境专业数据一体化管理。第四节环境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一〕系统概述环境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系统以职能处室业务为根底,针对现状与开展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环保局业务流程相结合,以环境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结合社会经济信息等辅助信息所建立的并具有一定图形处理功能的OA、6S一体化环境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多维、多源环境信息的共享及管理,实现环境保护业务的办公自动化与辅助决策。〔二〕系统组成系统根本组成包括:环境保护规划与方案管理、法律法规管理、污染控制管理、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科技管理、国际合作管理、环境监察、环境信访管理、办公管理、人事管理、财务审批管理、环境信息查询、系统维护等模块。系统模块以各职能部门为根底划分,包括公共模块,如系统维护和审批流程定义等。同时,这些模块按功能划分成子模块。业务管理系统和环境信息WEB系统等两个子系统。环境信息WEB系统建立于业务管理系统的根底之上。〔三〕系统功能根据业务需要,将传统的纸介质文件抽象出来,通过各功能模块实现环境管理各项业务信息系统中文档的自动流转,真正实现各项业务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办公模式。具体为:日常办公,文档模板编辑,文档浏览查询,工作流程编辑,统计报表,电子盖章,平安策略。系统采用XML文档驱动,实现工作流引擎,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应用开发相应模块,适应不同的流程,增加灵活性。重点解决数据与格式之间的矛盾,即将数据与格式合而为一。该方法同时兼顾了扩展性和易用性两种要求。扩展性表达在数据单元的可编辑性和工作流程的定制;易用性表达在整个系统采用统一工作流程管理模式,方便查询检索和流程控制。系统基于通用工作流平台,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文档为媒介,以工作流引擎为原动力,形成一个自动运行,智能管理的环境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工作流包括三局部内容:工作流程、文档、工作流引擎。这三局部内容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个工程的核心内容。每个工作流程包含环境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假设干项任务。由工作流程和人员组成的网状结构就形成了整个系统的脉络。充分模拟现实工作情况,以人为本,充分表达程序为人效劳的思想。第五节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一)、系统概述山东省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是《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一项子工程,该系统涵盖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业务信息,包括综合信息管理、“三区〞和“两区一园〞信息管理、畜禽规模化养殖信息管理、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退化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信息。该系统在《山东数字环保工程》规划的整体框架下,基于生态省建设和生态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及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解决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实现在山东省大面积、全天候、全天时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政府和社会效劳。(二)、系统组成山东省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信息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模块、数据库建设模块及各业务系统模块。各模块的设计独立进行,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吸取用户调查提供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及将来开展的可能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修改。各模块均采用由下而上的方法,先从实际调查出发,研究其可能涉及的资料信息,确定其实体的属性,然后逐级向上综合,这样由低到高层次最终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三)系统功能山东省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需具备信息输入、分析、评价、规划、管理、决策和信息输出等功能,其中每个方面又包括假设干具体功能。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6S技术。可对上传数据的间隔时间进行任意设定,数据描述与表达应符合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的要求;数据格式应符合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要求,其他数据的分级分类组织体系,应遵照信息资源管理部门政务管理公用地理信息数据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平台数据交换要求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并要求同步更新;对系统数据实现自动备份,并能对上一次备份的数据可以进行恢复,同时也可以导入历史数据。用嵌入式开发技术,开发在掌上电脑上能独立运行或远程访问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网的掌上终端程序,便于在野外了解该位置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浏览、上报即时信息。空间数据库采用多用户密码式管理,不同用户访问空间数据的权限不同;生态环境信息中心核心效劳器上装载防火墙,提供整个网络的平安保障;对带密文件的处理,能够实现分级授权管理;要求运行稳定可靠,有足够的防错、容错措施,一旦出现了故障,可进行应急处理。第六节核平安与辐射信息管理系统〔一〕系统概述山东省核平安与辐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内容与所实现功能应涵盖全省核平安与辐射环境管理的主要业务信息,主要有辐射环境管理、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评价、辐射事故应急、辐射环境信访、辐射环境咨询效劳等子信息系统。其中,辐射环境管理子信息系统包括行政许可全过程内容〔从提出工程申请到工程投入运行的全过程内容〕、辐射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磁辐射污染源、电离辐射污染源、省废物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辐射环境监测子信息系统包括自动在线监测、常规监测、实验室监测及监测系统的综合业务等信息;辐射事故应急也是山东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组成局部。系统在《山东数字环保工程》规划的整体框架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提出辐射环境管理、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信访、辐射环境咨询效劳等信息系统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三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发相关的软硬件,并安装运行。其中,辐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重点是行政许可网上受理、交流咨询、行政审批和管理数据库系统,其信息采集主要靠人工数据录入、信息扫描;辐射环境监测业务采集传输重点是环境自动监测〔含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和人工监测信息〔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实验室样品分析〕的数据录入;其它辐射环境监测信息的采集主要是人工录入;信息的存储以全省大型信息数据中心为主,建立相关的子数据库;辐射环境信息的应用是实现数据的查询、统计、加工处理、分析、发布等;同时可在GIS系统平台上实现数据的接收、显示、存储及上述应用功能。〔二〕系统组成山东省核平安与辐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辐射环境管理模块、辐射环境监测模块、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地理信息模块、辐射事故应急模块、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数据库模块、辐射环境信访模块、辐射环境咨询效劳模块等几局部组成。refSHAPE核平安与辐射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工程所有模块的开发建设,应从满足全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现代化的需要出发,根据目前全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网络建设的现状和开展,在《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辐射环境管理、监测和信息的管理应用为重点,同时涵盖全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全部业务内容,实现省、市级自动化监测、监控和各业务部门间网络连接的可视化的统一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应用、数据上报、数据发布、环境质量预测的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信息化管理体系;以计算机软件技术、大型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根本手段;以全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监控自动化系统、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发为根本内容,建立统一、标准、实用、可扩充的全省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应用平台,全面提升全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等业务的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水平。〔三〕系统功能(1)辐射环境管理信息模块辐射环境管理信息模块,应将全省辐射环境管理业务全部纳入数字网络,全面表达辐射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通过该模块的设计,将辐射污染源申报登记、行政许可〔许可申请、受理、环评文件审批、工程审批等〕、竣工验收和废放射源收贮等管理业务基于数字化网络来完成,实现网上交流、咨询、查询、浏览等效劳功能,最大限度节约办事时间,节约办事费用,效劳人民群众。该模块具备的主要功能是:管理人和相对人都能按权限进行文本、图像、图表录入,能查询业务办理进度〔程〕,能修改、下载、存贮〔归档〕,能按某工程进行统计、分类、检索。(2)辐射环境监测信息模块辐射环境监测信息模块,涵盖了辐射环境所有监测任务,主要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核电站周围辐射监测、辐射污染源监测、辐射工程竣工验收监测、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和辐射分析监测实验室样品分析监测。该模块能自动采集数据环境自动监测设备数据、并能提示自动监测设备故障和超出设定值的数据,各市环保局和省辐射环境管理站能翻开自己的窗口录入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自动监测点的数据能相应显示在电子地图上;系统能存储监测信息和报警记录;系统能够在提供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与上述功能同步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并通过点击所需图标〔层〕来显示、查询、添加、更改相关的信息,形成各类图表,进行存储、打印等。(3)辐射环境数据库信息模块该模块包括四个数据库,放射性污染物数据库,和电磁辐射污染源数据库,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库,放射性废物库管理数据库。放射性废物库管理数据库根本功能能按存放位置、废物名称、活度、数量等参数来管理。(4)辐射环境业务保障信息模块主要是向环保系统及社会提供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业务的平台,如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五年方案或工作方案、业务管理、科研管理、质量控制、仪器设备、技术标准、人事信息、人员培训、档案资料管理等。应能进行文字、图表、图片录入,通知发布,信息公告等。第七节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一〕系统概述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是《山东数字环保工程》重要组成局部。该系统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固体废物的日常环境管理,同时满足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单位相关根本信息的网络化传输,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固体废物产生源信息、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危险废物转移、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运行管理、固体废物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内容的网络化全程管理,构建全省固体废物的统一应用系统和专项数据库,提高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固体废物产生源管理模块、固体废物转移管理模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模块、进口废物管理模块、危险废物事故应急管理模块等局部组成。〔三〕系统功能(1)固体废物产生源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满足环保部门对固体废物产生源管理需要,具有录入、修改、审核、提交、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2)固体废物转移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满足危险废物转移方案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医疗废物月报表和年报表管理、固体废物转移管理的需要。具体包括危险废物转移方案管理、危险废物申报审批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报表管理、固体废物跨省转移管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管理、进口废物管理、危险废物事故应急管理、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运行管理、固体废物信息发布和交换管理;固体废物法律、法规、标准、标准管理等功能。第八节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一〕系统概述环境信息化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前提和根底,开发利用环境信息的深度,直接影响环境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决策能力。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现代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为根底技术,将环境信息存贮于电子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实现对环境信息的管理、查询、统计、优化处理和输出,并结合各种模型和模式进行预测、规划、评价和辅助决策,为环境管理决策效劳的技术系统。当前的环境问题,涉及知识面广、表述数据量大、隐含的关系复杂,这就要求环境管理向高信息化水平的方向开展。因此,建立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环境保护信息化、管理决策科学化,是目前环境工作的迫切要求。〔二〕系统组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作为《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可以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信息管理,可以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综合,提供给决策者;二是模拟复杂的环境过程,了解污染物的扩散影响与迁移转化路径,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的预报预测;三是可以使决策过程数字化,并综合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要素评价决策结果,从而辅助决策者做出及时、科学的污染防治决策。第九节网络数字视频会议系统〔一〕系统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促使传统电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结合,多种技术的融合使IP数据、语音、文件传输、音像节目上传、视频会议、加密在网络层上可实现互联互通。网络数字视频会议系统通过通信网络把多个地点的多媒体会议终端连接起来,传送各种图像、话音和数据信号,使出席会议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建设一个综合视频、语音和数据的数字视频会议网络,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公效率。《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基于宽带通信网络,建立省局与17地市和下属单位间的数字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提供语音、图像和演示的交互,从而实现省局与二级单位之间的远程培训等多种应用。通过数字视频会议可以加强省局对所属单位的有效控制和业务管理、实现高效办公、减少会议开支,为今后逐步实现环保网络化管理提供平安、便利和快捷的技术根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利用该网络进行交互式的技术培训、技术方案探讨及远程监视等工作。本系统要求与省局系统终端设备协议和标准一致和兼容。〔二〕系统根本功能可实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视频语音通信,系统应具有功能:〔1〕会议控制功能:召集会议、主席控制、主席控制权转移、会场静音、会场闭音、点名发言、请求发言、会场浏览、会场选看、轮巡会场、播送会场、会议讨论。〔2〕数据会议:文件传输、电子白板、应用共享、文字讨论。〔3〕平安功能:会场图像和语音实现平安传输,非与会人员未经申请不可参加。〔4〕维护功能:系统终端设备便于维护。〔5〕其他功能:数据会议管理功能包括:会议预约、会议资源管理、会议信息发布等。与会用户借助NetMeeting等工具实现数据会议〔应用共享、电子白板、文件传输等〕。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所必需的会议室面积不得少于60平方米,室内灯光应满足图像摄录对光线的要求。要求提供的网络带宽大于2M。第十节环保移动办公系统〔一〕系统概述无线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渠道,特别是在环保应急系统、环保监察业务当中,对时间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得信息系统的支持。环保人员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实现与单位内部网络连接。环保移动办公系统的出现,使得大局部以前只有通过办公室内的电脑才可以完成的查询或工作,现在通过外勤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便可在现场马上完成。建立无线环保业务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环保部门对无线应用支持日常工作的需求;满足各级领导可以通过无线实现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需求;与空间信息系统集成满足无线的基于位置效劳的需求。〔二〕、系统组成系统包括智能终端+无线增值终端软件+系统后台(后台软件和效劳器)+运营商无线网络支持。系统结合掌上CDMA〔GPRS〕WAP的或PDA功能,结合GPS定位、录音、录像、照相和嵌入式软件技术实现环保稽查现场业务处理,并无线与数据中心数据库相联,建立统一的通信网关,能进行自动和人工业务的处理,包括环保业务多媒体数据传输等。〔三〕、系统功能实现环保信息查询、用户管理、系统设置、移动办公、信息采集现场稽查等功能。具体要求具备GPS定位、录音、录像、照相,信息能够实时传输。采用嵌入式软件技术实现,要求功能可以定制,结构简单,网络平安性有保障,包括采用信道加密、信源加密、登录防护、访问防护、接入防护、防火墙等。实施方案与投资概算第一节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步骤科学统筹规划、整体拓展推进。精心合理组织、省市互动合作。扩展网络环境、推进互联互通。跟踪科技开展、及时调整调控。注重投资效益、分层组织实施。《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应用系统复杂,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大,所涉及到的技术先进、多样、开展快速,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本期规划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开展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工程建设采取总体规划、分层实施的原那么,方案利用3年时间完成〔2005~2007年〕。《山东数字环保工程》本期为系统平台搭建和重点工程建设阶段,主要以网络根底设施建设和局部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建立环境数据、应急指挥、环境自动监控“三个中心〞,初步搭建起全省环境信息网络根底平台、环境信息应用支撑平台、环境信息业务应用和环境信息效劳4个平台,建立环境信息系统标准与标准化体系、环境信息平安与保障体系、环境信息系统支持与管理体系等3大体系,根本形成以环境管理重要手段为主的信息管理网络构架。其中,环境信息系统标准与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三个中心〞的建设、环境事故应急指挥、环境监测监控、环境管理综合业务、生态环境信息管理、核平安与辐射环境信息管理、固体废物信息管理、领导决策支持、移动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等系统是该阶段重点工程。2023年以后为系统完善阶段,以新工程的续建及系统完善为主要内容,继续拓展环境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范围。通过全省各级“数字环保〞工程的建设,最终形成全省统一的、标准的、标准的、现代化的环境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省各级环保部门的联网和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与国家环保总局“金环工程〞的对接,提高全省环境管理整体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效劳。第二节工程投资概算一、资金主要用途《山东数字环保工程》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各级环境信息系统网络硬件建设与系统软件建设、环境信息库开发、人员业务培训等及其后续开发、信息传输及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其中:监测信息采集传输装置。现有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信息采集传输设备的改造〔后期新建自动监控系统应满足“数字环保〞信息传输的要求,不再单独考虑信息采集传输装置〕;核平安与辐射环境自动监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自动监测等网络设施的建设属于根底能力建设范畴,本工程预算不做考虑。“三个中心〞的建设。省市两级“三个中心〞的建设,是保证省与市乃至国家环境信息交流的纽带。硬件建设主要为效劳器及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及网络平安设备、集中控制及监控设备、网络视频设备、信息采录设备、GPS定位系统及其它辅助设施;软件建设主要为数据库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平安软件、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解译软件、电子地图等。业务信息应用管理软件的开发。主要围绕不同的业务管理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如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管理系统、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核平安与辐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环境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等。环境信息通讯网络的改造和建设;支持系统运行的其他软硬件设施及系统运行维护。二、工程建设资金预算〔一〕工程建设省级资金预算〔5172万元〕1、环境数据中心800万元2、环境应急指挥中心350万元3、环境自动监控中心400万元4、“三个中心〞环境信息根底设施220万元5、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660万元6、环境监测监控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752万元7、网络视频会议系统270万元8、系统根底软件平台200万元9、系统应用软件开发800万元10、全省及17城市电子地图300万元11、数据传输专线租用及通讯费70万元/年12、系统运行与维护350万元/年〔二〕工程运行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