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A B.B C.C D.D2.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梅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3.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1/4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水从烧杯进入容器D.红磷一燃烧完,就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B.电解水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为2:1C.水汽化和水结冰均为物理变化D.可以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5.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A.烧碱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6.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人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C.人体中缺锌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D.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8.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湿衣服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6000mL氮气可以压缩在40mL钢瓶中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分子间间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A.A B.B C.C D.D9.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导电性 C.溶解性 D.挥发性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酒精燃烧C.干冰升华D.冰雪融化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天然气用作燃料12.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含有氧元素,分子构成相同B.性质:固态时都是淡蓝色,都可以呼吸C.用途:氧气可以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生产汽水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3.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玻璃片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气密性不好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铁丝未绕成螺旋状14.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铁丝生锈 B.甲烷燃烧 C.呼吸作用 D.粮食酿酒1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课堂上教师按照图1装置进行分子运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某化学兴趣小组把原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1)图1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2)按图2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1)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的蒸馏水各滴人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步骤2)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回答问题:①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_______;②除了证明分子不断运动,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③这个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中国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需引起我们重视。环丙沙星是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1)环丙沙星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环丙沙星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3)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多少片环丙沙星片?18.(8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治金的先驱。已知:1曾青即天然的硫酸铜(CuSO4);2上文中描述的化学变化的另一产物为硫酸亚铁。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用百分比表示)。(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3)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性质。(4)工业上得到大量氮气、氧气的方法是_____,利用的是_____。(选填)A.分离空气中氮气、氧气B.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氮气、氧气C.沸点的不同D.化学性质的不同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错误;B、达尔文是生物学家,错误;C、拉瓦锡最早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D、牛顿是物理学家,错误。故选C。2、C【解析】
由题意,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碰到嗅觉细胞,故闻到香味。故选C。3、C【解析】
A、红磷有剩余,说明氧气全被消耗,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测定结果会偏小,故错误;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C、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从烧杯进入容器,故正确;D、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测定结果会偏小,故错误。故选C。4、B【解析】
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错误;B、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正确;C、水汽化和水结冰的过程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是物理变化,错误;D、蒸馏水是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错误。故选B。5、C【解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符合题意;D、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A、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充人食品包装中防腐,正确;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产生大量的氧气,正确;D、空气中本身就含有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故选D。7、C【解析】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选项正确;B、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选项正确;C、人体中缺钙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选项错误;D、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选项正确。故选C。8、A【解析】
A、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A错误;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C、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所以6000m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mL的钢瓶中,故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D正确。故选A。9、A【解析】
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和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A。10、B【解析】试题分析:A、海水晒盐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干冰升华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冰雪融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11、D【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铜用于制作电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是物理性质;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的物理性质;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降雨,是物理性质;D.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了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性质;选D12、D【解析】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氧元素,但分子构成不相同,说法错误;B.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则不能,说法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可燃烧,不可以做燃料,说法错误;D.氧气和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循环的重要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时,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含碳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故选:D。13、C【解析】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要集气瓶口向上即使没盖严的集气瓶也能收集到氧气,故A不正确;B、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会造成试管破裂,故B不正确;C、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使氧气完全反应,需要加入过量的红磷;而进入水的量少于五分之一,则可能是由于气密性不好等,故C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原因可能是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不是铁丝未绕成螺旋状,故D不正确。故选C。14、B【解析】
A、铁丝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所致,故选项错误。B、甲烷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C、呼吸作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用粮食酿酒,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15、B【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A错误;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B正确;C、分子之间有间隔,将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渗透对方的空隙之中,从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0mL,故C错误;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甲中溶液变红色节约药品,更环保微粒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浓氨水【解析】
(1)图1大烧杯中,甲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甲中,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①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②除了证明分子不断运动,C比B中溶液先变红色,由此实验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微粒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③这个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7:18:3(2)5.7%(3)120【解析】
【详解】(1)环丙沙星的化学式为C17H18FN3O3,环丙沙星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7:18:3。(2)环丙沙星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每片0.25g,每次1g,每日三次,10天一疗程,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片。18、40%0.56kg【解析】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书本打包机
- 非寿险精算课程设计论文
- 漫画暑期主题课程设计
- 电梯安全课程设计
- 锁的创新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卡通
- 种植樱桃课程设计表
- 音乐节奏互动课程设计
- 语言模型训练课程设计
- 自动饮料贩卖机课程设计
- SY-T 5333-2023 钻井工程设计规范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TB 10010-2008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黑色素的合成与美白产品的研究进展
- 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金蓉颗粒-临床用药解读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2023-2024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中级)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必刷500题)
- 藏历新年文化活动的工作方案
- 果酒酿造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