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学”角度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_第1页
从“人学”角度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_第2页
从“人学”角度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_第3页
从“人学”角度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_第4页
从“人学”角度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人学”角度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人学。他精辟地指出:“教育——这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且是处于发展之中,具有极大可塑性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因此,教学是名副其实的“人学”。要扭转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形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必须从“人学”的高度来定位初中政治课教学。即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文就这一方面教学,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主体角色思想政治学科,向学生传授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以及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性较强,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如果教师没有真挚情感的投入,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则必然出现“听者昏昏然”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情绪必然陷于低谷,教学效益提不高。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其情感因素,要力避因过分理性化而产生的枯燥和呆板,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创设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如运用新闻、漫画、典型人物的材料、录像、语言描绘、歌曲等。如:讲授《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录像:云南某处自然风光导述:云南是一个美丽、神奇、四季鲜花盛开的地方,有“动植物王国”之称。那神奇的高山雪峰,险要的深沟峡谷,茂密的原始森林,恬静神秘的高原湖泊,广阔斑斓的花海草地,丰富珍稀的生物资源,无不显示出红土高原的魅力和勃勃生机。提问:云南的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环境中那份纯天然的韵味。那么,什么是环境?它由哪些因素构成呢?这样,在教学的初始阶段,用录像和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美好的情境,起到了一种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一阶段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作好了铺垫。二、少讲多读,读中领悟,确立学生的主体角色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教出来的是一些离开老师就不会走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的。”而今天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据讲台喋喋不休,结果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老师将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主体地位错位,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差。其实,新编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与原教材相比,理论层次明显降低,阅读材料明显增多,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为课堂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认真地去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到“五不”:即凡是学生能看懂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不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初三思想政治中《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这一框,我采用了指导学生自学与启发讲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第一、导读。为了提高学生“读”的效果,我首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然后设计一些有价值的思考题。如: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哪里?②什么叫工业革命?③工业革命产生和完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影响?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寻求答案,从而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第二、导疑。教师要适时地在重点处、容易模糊混淆的关键处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去伪存真,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例如: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就隐含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内容中,如果教师不很好地设疑引导,靠自学,学生是很难发现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的。又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教材虽然阐述得比较清楚,但是,学生很容易与封建制度、奴隶制度的历史进步性混淆,教师必须设疑引导学生对三种制度的历史进步性进行比较,得出异同,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第三、导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震撼以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在“科教兴国”的战略中,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讨论。有的说:“我真正体会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现在必须努力读书,今后为科技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说:“发展科技的基础在教育,我要为自己今后成为教师而发愤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体现出学生自己的“创新思想”。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状态中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教师的着眼点始终是学生,而不单是知识本身;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人、发展人上,而不单是放在传授知识、掌握知识上。这样做确保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确有所得,而且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学得了方法。三、鼓励评价,体验成功,发展学生的主体角色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一个理性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情感过程,让学生在鼓励性评价中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新的学习,这正是鼓励性评价策略的基础。传统教学评价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着眼于结果,以“评分数定等级”为目的,这种只看结果而忽略学习品质的评价,对师生双方的后继教学活动很少有积极的作用,甚至给学生带来焦虑、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着眼于结果,而应着眼于过程,着眼于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这是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又一体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观应是: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激励学生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例如:我在教学初三思想政治“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这一框,讲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就是在于最大限度地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时,有位同学提出质疑:当今社会,我们国家的那些私营企业老板不也是靠剥削打工仔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吗?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又体现在哪里呢?当时,我没有简单地否定和回避这两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训练学生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好机会。所以,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顺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纷纷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性质不同;有的说生产目的不一样;有的说性质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这样,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氛围,学生敢想敢说,能想能说,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营造了民主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愉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