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地区了解青藏地区※我国分成哪四大地理区域?你从哪幅图获取这些信息的?
※从我国行政区划上看,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哪几个省区?还包括哪几个省区的一部分?你从那幅图获取这些信息的?※青藏地区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我国有哪四大牧区?畜牧业走进青藏地区——生产篇青藏地区为什么适合发展畜牧业?自然条件(环境)生产
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探讨学习:根据已学知识和本课相关内容,说说青藏地区地形、气候、资源特征?并说明你是根据哪些资料(图、文)得出的结论。气候(气温和降水)资源小组交流:分析青藏地区地形、气候与牧草生长之间的关系。地形: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地形(地势)
气候类型资料1:青藏地区冬季气温一般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一般在8~18℃,是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区。气温你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了什么信息?冬寒夏凉,气温低降水资料2:青藏地区每年的4~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非常少,不及全年降水量的1%。拉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分旱雨季,降水少,气候较干旱资料3:青藏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0.5%,而牧草地却占全区面积的62%。资源草场资源丰富小组交流:分析青藏地区地形、气候与牧草生长之间的关系。海拔高太阳光强烈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温差大寒冷、干旱有利于牧草中蛋白质的合成茎干少,叶量大优质牧草走进青藏地区——生产篇青藏地区的主要畜种有哪些?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它们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的高原环境。走进青藏地区——生活篇自然条件(环境)生产生活走进青藏地区——生活篇小组合作:结合书本
说说青藏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并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例:牧民用牛粪做燃料,高原上用作柴薪的数目很少,牛粪燃点低;牛羊成群,就地取材,容易捡拾。独特的生活方式为什么(结合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衣食住行藏袍牛羊肉为主、奶制品、青稞酒、糌粑帐篷高原昼夜温差大;适于放牧活动营养价值高,热量多,可以抵御高寒、缺氧的环境;自给自足用牦牛皮毛制成,能抵御高原上的风和寒冷;满足游牧生活的需要,方便迁徙马、牦牛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自给自足,靠天养畜填一填展望青藏地区青藏铁路的概况:
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鉴定师考试概念阐述与2024年试题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桨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丝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丙烯酸植绒粘合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税务师考试的网络资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圆角包梁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科学备考 收纳试题及答案
- 调酒师服务礼仪指导: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7)教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槟榔承包合同模板(2篇)
- 艺术大师创新教学模板
- 牢牢坚守廉洁底线廉政专题课件
- 2025年中国复合肥料行业市场集中度、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齐占庆)第一章-答案
- 动物检疫员防疫员考试题库与答案(新版)
- 牙体解剖-牙体形态及生理意义(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GB/T 22517.2-2024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游泳场地
- 2024年项目投资居间服务协议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