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_第1页
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_第2页
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_第3页
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_第4页
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策略和有效教学常州市教育教研室庄春梅2012年10月教学设计相关情况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分析教材和内容价值);2、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习者基础和知识水平、学习动机、认知策略与认知能力等(幼儿情况分析\相关经验兴趣);3、学习环境分析——包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时间和空间材料等(教学具准备\教学情景)。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要求1、本体性知识(主要涉及教学的内容问题)

——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2、条件性知识(让教师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和方法)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教师成功进行教学的条件性知识。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儿童转化、建构个人知识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能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解答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一系列问题。3、实践性知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或特殊的事件)

——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会做和知道怎么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说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能力”,这类知识的获得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是理论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反思,慢慢提升经验转化而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理念1.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2.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目标中要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基于教学资源的运用,为学生营造基于资源的学习氛围。4.注重多元化的学习反思和经历探究、体验、感受等多种学习方法。5.引发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任何年龄段的学生都相同。6.生活化、实践性、开放性的游戏和活动。7.过程性、发展性统一的教学评价。8.体现教学的一种有机互动的民主氛围。9.适应当时教学背景和教学实际情景的教学机智。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教材分析。在这个活动中优化重组、怎样去处理教材,是活用教材,而不是死教教材。2)学生情况分析。3)教学准备。4)适切性的教学目标。5)教学内容的处理。6)过程设计,学习创设情景,关注学习方式。7)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和评价。皮亚杰把儿童的知识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知识、数理逻辑知识和约定俗成的知识——物理知识建构于幼儿所观察到事物对其动作所产生的反应;(如探究沉浮现象)——数理逻辑知识来自儿童作用于物体的动作和对动作的反思;(如区分左右)——约定俗成的知识只能凭借别人用某种约定的方法来传达。(认识动植物)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策略1.教材分析策略(挖掘教材蕴含的价值,明确重点难点,分析儿童相关经验、发展状况)

2.目标整合策略(目标多元体现学科特质,指向三维发展目标)

3.资源利用策略(教具学具、教学资源的计划与分配)

4.内容展开策略(具体的教学活动内容如何层层递进和结构化)

5.情景创设策略(创设激发儿童兴趣和情趣的活动和游戏情境)

6.有效提问策略(提问指向明确,开放有度)

7.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幼儿多通道参与,多元表现表达,感受体验合作、探究性学习)

8.对话互动策略(幼儿与同伴、与教师、与环境材料互动,二人、三人或者小组合作等)

9.评价反馈策略(激励性评价:发现闪光点,引导同伴相互评价和交流,鼓励发散思维;形成性评价:围绕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点教师进行适当的归纳\提升\总结)

10、动态生成策略(实施教案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要变“死案”为“活案”,从“预成”走向生成。上课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创生教案的一次实践)

教材内容—分析教育元素,挖掘教育价值------如何作价值判断?

儿童---感兴趣,能理解的知识和经验.

学科---某领域关键概念.技能.能力.

教育---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提升.

如图画书<幸运的一天>绘本阅读:《我的幸运一天》设计意图:故事《我的幸运一天》生动幽默地描述了一只小猪临危不惧,运用自己的智慧“狐”口脱险获得幸运的过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幽默风趣,富有戏剧效果,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大胆猜测和主动交流,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选择四幅代表性的关键的讲述)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猪由不幸运到幸运的过程及原因。2.通过猜测、验证、质疑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积极交流、主动表述。3.懂得通过“智慧”也能获得幸运的道理,体会幸运带来的快乐。例:教材分析《玩偶进行曲》乐曲《玩偶进行曲》选自俄罗斯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乐曲的旋律欢快活泼、诙谐有趣。乐曲为ABAC的结构形式,A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优美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木偶兵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B段音乐诙谐有趣,富有动感,就好象老鼠王带领一群老鼠兵东瞧瞧西看看,鬼鬼祟祟出洞捣乱的样子;接着A段又重现,表现了木偶兵在操练的紧张场面;C段的音乐激烈、变化丰富,让人仿佛亲临到激烈的战争场面,并能通过起伏的音乐来了解木偶兵与老鼠兵紧张的战况。音乐跌宕起伏的旋律、诙谐有趣的形象以及木偶兵与老鼠兵激烈的战争场面,深深地吸引幼儿。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有助于感受乐曲优美活泼、诙谐有趣、紧张激烈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世界名曲的欣赏,打开了幼儿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为今后欣赏世界名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和图谱提供的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及不同的旋律。

2、根据音乐特点,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木偶与小老鼠的形象。

3、体验乐曲诙谐的风格,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男孩

家鳟鱼石头演员小花小鸟帆船《逃家小兔》环型结构图数学教学:教师理解数学+理解儿童1.需要操作经验的内化.(在多种经验的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概括)2.需要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理解数学问题:如单双数)3.需要心理工具做媒介.

(教师要体验孩子学习数学的艰难;尊重幼儿独特的思维方式;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耐心等待幼儿的成长.)教育活动目标制订—适度、明晰度目标确定的一般原则:围绕一个教学内容三维定位

1、第一层次:认知领域、知识技能目标;

2、第二层次:智力、能力培养目标;

3、第三层次:情感、态度、社会性发展目标。目标是否切位1.目标是否具体,核心目标是否突出?(避免标签目标,太宽泛太笼统)2.目标是否与领域的教育对策(教学法)一致.3.目标是否适合该年龄班的幼儿?4.目标是否考虑到三维: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目标如何表述?从教师角度表述:常用“鼓励”“引导”“帮助”“使”这些词语;从幼儿角度表述:常用“感受”“体验”“理解”“尝试”“学习”“萌发”等.

在一篇教案中表述要一致,要从统一的角度表述。

例举解读目标小班下学期数学活动(目标涉及的量太多)

1、正确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颜色进行分类;

2、按卡点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实物,感知4以内的数量并进行排序;

3、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中班下学期语言活动(目标大而空,缺乏操作性)

1、欣赏故事,理解作品内容;

2、深刻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

大班下学期科学活动《牢固的纸桥》1、通过操作,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2、鼓励幼儿运用比较方法感知同样的纸折成山形最牢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物体承重科学现象探究的兴趣。创设情景—

突出结构化.游戏化.趣味性.体验性.

如体育活动<过河>[环节1]

道具就用一根拔河用的麻绳,把麻绳围成圆圈变成“池塘”,幼儿在“池塘”里匍匐在地上(两脚并拢、两手反握在背上)学小蝌蚪游;蝌蚪长前腿(两手松开),蝌蚪长后腿(双脚伸展),再蝌蚪变青蛙,双脚下蹲,双手举起学小青蛙跳出池塘。

[环节2]小青蛙到庄稼地里捉”害虫”,(道板为田埂),学青蛙双脚蹦跳,跳的难度分层递进。

[环节3]后来又将麻绳由圆形的“池塘”拉长变成“河”,引导幼儿助跑跨跳过“河”。最后教师利用自身资源,侧仰在“河”里变成“鳄鱼”,要求小朋友挑战“鳄鱼”,尝试从“鳄鱼”身上跨跳过去,活动达到高潮。

语言示范课<春天的脚步>

图为浙江湖州特级教师朱静怡执教儿童诗《春天的脚步》.展现了朱老师与众不同的语言教学风格,她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启发性提问---简笔绘画记录幼儿讲述内容---并以恰当的方法引领幼儿进入作品情境---引导性重点讲述---最后色彩的运用更是点睛之笔,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美妙的、富有诗意的情景,真正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

小朋友,美丽的春天来了,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教师在黑板上画春天自然形成三个扳块的画,桃树,梨树、野花开了;小蜜蜂、小燕子、蝴蝶都高高兴兴的出来了;春天天气怎么样?大班语言活动《借动物》一.启发谈话,故事导入---《借动物》二.借助图片,分段讲述,猜想.表演故事情节.1.欣赏.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2.猜想.讲述.表演故事第二段

3.想象.讲述.讨论故事第三段三.创设情境,分组讨论.联想.摆图讲述,扩展思维.

图1:果园里很多水果成熟了;

图2:邮局有很多快件缺少邮递员;

图3:高层大楼着火了.四.互动讨论,迁移经验,出示其他图片拓展想象讲述.

例举数学活动大班<数数本领大>---教具和问题情景的设计生活化元素和数学思维价值小班<男孩女孩>

---利用幼儿自身资源动态建构经验和数学概念关系大班<门牌号码>

同课异构(5所幼儿园)

---暴露了目标定位和学科特质等问题例: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冬天>活动目标:1.通过统计、比较等,梳理出冬天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四季的概念。2.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交流并分享各自对季节的感性经验。3.(情感性目标) ------活动准备:1、关于四季特点的图片4份(动物、植物、人们的活动、服饰),统计表。2、板2块、方桌4张、椅子16张。3、“北方的冬天”录像、电脑、电视。活动流程:回顾天气情况,发现冬天到了——分类统计,在比较中清晰冬天的特征,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视听结合,拓展对冬天的认识。

主题活动<我和大树做朋友>生成的音乐剧(1)序幕:年轮---大树爷爷您几岁.(2)春---树的生长.(3)夏---树的作用.(4)秋---树的特征.(5)冬---树的保护.(6)尾声:我和小树共成长.

歌唱活动:<你的眼里有个我>活动目标:

1.感受一首歌曲用说唱、加衬词唱、改变旋律进行演唱的不同效果,初步尝试与别人合作演唱歌曲。

2.在歌唱过程中,能注意倾听音乐的伴奏,体验不同方式演唱所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1.一幅乐谱节奏图;2.乐曲《你的眼里有个我》;说唱伴奏;3.分别用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和流行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旋律唱《你的眼里有个我》的视频。

中班综合活动:<趣味夹子>活动目标:

1、通过玩夹子,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知道夹子的用处。

2、学习手口一致,正确点数6以内夹子的数量。

3、能按照颜色和形状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

4、发挥想象借物造形,乐意表达自己的成果,体验快乐情感。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夹子大中小每种各15个。

2、圆形和椭圆形的卡纸片,动物背景图15张。

3、《森林狂想曲》和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形式引出“夹子”,了解夹子的特征,说说在哪里见过夹子,夹子有什么用处?(拓展经验:夹子有各种各样)二、练习夹夹子,掌握夹的方法(每人椅子底下放一个)。三、找相同,找6个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衣服上,并手口一致点数,相互检查。四、找不同,分类游戏“夹子回家”,按大中小分类整理。五、变魔术,利用辅助材料造型创作(青蛙\乌龟\梅花鹿\螃蟹\刺猬\孔雀)。六、播放《森林狂想曲》音乐,让幼儿模仿想象造型动物舞蹈。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精心设计提问

例<会动的房子>提问语[试教1]”一开始小松鼠的家在哪里?它为什么要在地面上造房子?它在什么地方造房子?那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幼儿难以回答,有的直接答”大石头上”)[试教2]”小朋友猜一猜房子造在什么地方会动?故事中谁想重新造一座房子?小松鼠在什么上面造了一座房子,小松鼠的房子会带着它来到哪里?会看到什么?”[试教3]故事结束追问”小松鼠醒来一看,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房子来到了哪里?原来房子是在哪里的?为什么房子会动呢?”如创编诗歌《山》的提问为让幼儿理解诗中“花篮”、“金蓝”、“果蓝”、“银蓝”这些内涵丰富的词汇,老师设计四幅外轮廓是篮子的春、夏、秋、冬图片,指导幼儿通过观察,将图片内容与季节特征对应和幼儿共同讨论:“为什么把春天的山比成银篮”?“为什么把夏天的山比成金篮”?“为什么把秋天的山比成果篮”?“为什么把冬天的山比成花篮”?其中“花”、“金”、“果”、“银”字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有的幼儿说:“指的是一朵花,一颗金子,一个水果……等”,在共同商讨下终于得出结论这些优美的词句向人们传达的是,春天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是个阳光灿烂的季节,秋天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冬天是个瓜银装素裹的季节。

同课异构:<我们的动物朋友>1.常州市机关幼儿园张茹综合活动《借动物》2.常州市红溪实验幼儿园张燕平科学活动《动物和运动》3.常州市天润幼儿园张林华音乐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4.常州市机关幼儿园韦明霞美术活动《我喜欢的动物》5.常州市天润幼儿园唐瑛科学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6.常州市机关幼儿园王赛艳综合活动《动物的自我保护》7.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汤芝瑞科学活动《狼该不该救》8.常州市中央花园幼儿园汤瑜综合活动《我和动物交朋友》9.常州市红溪实验幼儿园张琴娅综合活动《我们的动物朋友》10.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赵燕音乐欣赏《有趣的动物联欢会》

课堂教学基本的价值取向1、教学应促进幼儿认识、学习策略及情感等多方面全面、和谐发展;2、教学应尽可能引发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尝试和发现,这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3、适宜的目标和内容才能引发真正的教与学;4、教学应当具有开放的、能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和思考的环境、材料;5、产生问题、引发互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6、教学过程应当让幼儿感受挑战;7、教学过程也应促进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发展。比如组织数学活动教师自我反思路径: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老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反思1.我对数学本质理解吗?2.我对儿童学习路径了解吗?3.我对数学教学法的宗旨清晰吗?4.我对数学的核心要点敏感吗?每一步操作.提问意图清楚吗?5.我有训练有素的教学组织能力吗?6.我有宽容等待孩子发展的心态吗?7.我有推进不同层次孩子发展的举措吗?

评课:分析教师有效的方法和技巧

1.教材把握——是如何进行重组与优化或再度开发,怎样挖掘教材中利于儿童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素材和资源,明确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适切,重点是否突出,可操作可检测。

3.教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