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全国乙卷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版)_第1页
历史(全国乙卷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版)_第2页
历史(全国乙卷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版)_第3页
历史(全国乙卷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版)_第4页
历史(全国乙卷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国乙卷A卷)

历史•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24.周王将自己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由这些人所率领的氏族,

混合被征服地区的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首领担任领导

的格局。这一变化()

A.有利于形成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削弱了周王室贵族的实力

C.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使礼乐文化成为族群共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分封制下,分封对象率领氏族与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

也就是族群融合,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发展,故C项正确;分封制是一种对地方的问

接管理方式,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西周礼乐文化是国家推广的主流

文化,但结合当时对地方的控制状况,尤其是交通交流有限,成为“共识”不可能,排

除D项。

25.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

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

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

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

《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关系

紧密,反映出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故选B项;材料涉及时间不仅

有魏晋南北朝还有隋唐时期,材料也不能体现出这一时期书法具有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

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的特点,逻辑推理错误,排除A项;雕版印刷术确实是在隋唐之交

出现,但是材料体现不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推动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排除C项;

材料只涉及书法与佛教之间关系,未涉及道教、儒学,无法推知儒、释、道三教并行,

排除D项。

26.北宋时期,朝廷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到

南宋时南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田秧晚稻”的景象;此外,浙东一带农

户在早稻未收时,多在稻田的行间种上晚稻。这说明宋朝()

A.南方饮食习惯开始改变B.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确立

C.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D.人地矛盾危机得以解决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江南地区大规模劝导南方农民试种麦、黍、粟等北方旱地作物”、“南

方多地种麦有一定规模,出现却破麦山秧晚稻的景象”、“浙东一带农户在早稻未收时,

多在稻田的行间种上晚稻”可知北方旱地作物在南方种植,且南方种植的品种多样化,

说明南方农业经济韧性增强,故选C项;“开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

南北方的比较,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人口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无法推

知人地矛盾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27.千叟宴是清代宫廷中敬祝皇帝的大宴。下表所示为清朝历次千叟宴概况,对这一做法

解读合理的是清朝()

次序时间预宴人数/人年龄起点/岁

前奏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汉4240/旗260565

第一次康熙六H-一年(1722年)旗680/汉34065

第二次乾隆五十年(1785年)合300060

第三次嘉庆元年(1796年)合3056官60/民70

A.皇权统治须依托儒学B.民族隔阂逐渐消除

C.标榜仁德以笼络臣民D.国家财力日益衰弱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清朝举办了多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宴请的人数众多,年龄较大,

彰显出“尊老”的理念,说明清朝标榜仁德以笼络臣民,故选C项;“须依托”表述过

于绝对,排除A项;“逐渐消除”表述错误,且材料内容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B项;

材料只是提到了千叟宴的举办,无法体现出国家财力的变化,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28.张之洞评价《时务报》时说:“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凡所

采录,皆系有关宏纲,无取琐闻……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他还饬令官销《时

务报》。这可用来说明张之洞()

A.赞赏维新派的救亡之举B.与维新派政见基本一致

C.政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D.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实为中国创始第一

种有益之报”,可知张之洞认为《时务报》起到了激发国民抗争意识的作用,赞赏维新

派的救亡之举,故选A项;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资产阶级维

新派政见一致,排除B项;张之洞只是认为《时务报》起到了激发国民抗争意识的作用,

并没有涉及政治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通过张之洞的主张,不能得出其政治立场发生

变化,结合所学张之洞代表地主阶级,排除D项。

29.图1是现存于中国财税博物馆的一张“红军临时借谷证”,是1934年10月以红色政权

信誉作为担保的特殊“借条”。内容为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县河西区借得干谷500斤,

落款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和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它见证了()

工:

我•

«*人

«.人

«(*金

民T,

rt方

M席

集it&

;用

要Lr>

孝&>

L金

t

图1

A.苏区军民鱼水情深B.农业发展粮食增收

C.减租减息成效显著D.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红军临时借谷证”、“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县河西区借得干谷500斤”,

结合所学及观察图片可知1934年10月,苏维埃政府向瑞金县河西区借干谷500斤的“借

条”,承载了红色记忆,见证了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军民的鱼水情深,故选A项;材料““苏

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县河西区借得干谷500斤”仅表明苏维埃政府向瑞金县河西区借干

谷,没有涉及当时农业发展及粮食收成情况,苏区政府开据的借条不足以说明当时农业

发展和粮食增收,排除B项;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的经济政策,

排除C项;材料“‘红军临时借谷证’,是1934年10月以红色政权信誉作为担保的特殊

‘借条说明「红军长征前夕苏区政府向百姓借粮,而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

反“围剿”的失败,排除D项。

30.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美国政府“在人民解放军接近于全国胜利时,

甚至不惜用承认人民共和国的方法,以求取得合法地位,实施这一‘内部破坏’的政策。

对于这一帝国主义的阴谋计划,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性,并坚决地将其击破。”这()

A.反映出民族矛盾影响到战争形势B.影响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走向

C.体现了我党民主革命原则的调整D.表明中华民族独立仍面临挑战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关于美国主动要求与人民政府接触,并力图建立正常关系,对于这

一图谋,我们以反帝为由予以否定,与建国后的外交政策有内在一致性,表明其对新中

国初期外交政策有一定影响,故B项正确;1949年1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基本结束,

此后战争形势明朗,并未受到帝国主义过多干扰,排除A项;我党在民主革命阶段对于

帝国主义反对态度坚决,原则并没有改变,排除C项;1949年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在望,反帝任务即将完成,民族独立也将实现,排除D项。

31.下图是1954年发行的《咱们要共同努力来建设社会主义》宣传画,由此可以看出()

啮的嗓丈面”力

东运营殳社肯主宾。

A.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丰硕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

C.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I).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

【答案】C

【解析】1954年发行的《咱们要共同努力来建设社会主义》宣传画体现的是拖拉机手和

农民的愿望,分别代表了技术工人和农民两个阶层,所以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建设祖国

的热情高涨,故选C项;国民经济恢复了1952年底已经完成,而题干反映的是1954年

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二者不是同一时间,也并非同一范畴,排除A项;宣传画中

的人物有技术工人,也有农民,应该体现工农业都要发展的愿景,所以不能据此得出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结论,排除B项:由宣传画的题目中“建设社会主义”可知,这属于经

济建设,而不属于生产关系变革,所以不能反映推行农业合作化的方针,且与宣传画中

的工农业两个领域不一致,排除D项。

32.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年一前370年)在其《誓言》中写道:“无论至于何

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

人之事及其他恶劣行为……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

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A.反映神创论的影响力B.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

C.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D.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之事及其

他恶劣行为”可知希波克拉底坚持行医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不是崇

敬神明,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具有理性主义色彩,故选C项:材料中希波克拉底行医

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迷信神的权威,体现了他对神的质疑,排除

A项;“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说明希波克拉底行医的服务对象

包括了所有民众,并非特指商业阶层,排除B项;正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了公

民的民主权利,才能使希波克拉底拥有自己独特的行医原则,选项存在因果颠倒的错误,

排除D项。

33.1492年,哲学家费奇诺写道:”这个世纪是金色的,它照亮了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

术’之光:语法、诗歌、修辞、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

的律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材料中“这个世纪”()

A.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B.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C.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价值D.信仰自由冲击神学统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照亮/之前被扑灭的自由艺术之光”、“在佛罗伦萨它也把柏拉图的律

条从黑暗引入了光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肯定人的价

值和地位,鼓励人们追求个人价值,故选C项;工业革命开启了大工业的狂飙时代,排

除A项: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主义旗帜,排除B项;宗教改革冲击神学统治,促进信仰自

由,排除D项。

34.据统计,苏联政府从1927年10月起,完成不了月采购粮食计划(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

接着11月、12月也没有完成粮食采购计划,到1928年1月1日止,与上年同期相比,

国家采购减少了一亿二千八百万普特的粮食。这一状况()

A.揭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说明急需实行新经济政策

C.反映计划经济体制阻碍农业发展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完成不了月采购粮食计划”、“11月、12月也没有完成粮食采购计划”

可知苏联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实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故选D

项: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于1918—1921年,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于1921年,

排除B项;由材料“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可知粮食收购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收购价格低,

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排除C项。

35.下表1、表2是战后日美军费负担与经济力量变化对照表。据此可知()

表1日美军费负担对照表单位:亿美元

1960197019801988

军费开支41689296

日本

占GNP比重1.2%0.8%0.9%1.0%

军费开支39271812272890

美国

占GNP比重8.2%7.8%5.0%5.9%

表2日美经济力量变4七对照表单位:亿美元

1960197019801988

人均GNP4561907902021040

日本

经济增长率10.6%10.6%4.9%4.3%

人均GNP230848391159019780

美国

经济增长率4.0%4.0%3.2%2.6%

资料;来源:《日本问题资料》1991年第6期

A.日美国民经济发展并驾齐驱B.冷战推动了美日关系的改善

C.战争最能改变国际力量对比D.军备扩张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日美经济发展。由材料“战后日美军费负担与经济力量变化对

照表”可知,日本的军费开支绝时额虽在持续增加,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不断

下降,国防开支和军事负担的减轻,使日本有可能致力于经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为II本经济社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相反,美国将大量的资产用于军备扩张,

结果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如表2中的数据显示,1988年美国的人

均GNP与经济增长率都不如II本,故选D«A不是材料的主旨,“并驾齐驱”也无法体现,

排除。由材料无法得出美日关系的改善,排除B。材料涉及战后,无法体现战争最能改

变国际力量对比,排除C。

二'非选择题部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

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

一种追求“双羸”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

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

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

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为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为资本主义国家,

两国之间互有戒心。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

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

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之间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

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

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

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荡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格局

下中国50年代初至70年代外交新思维的表现。(1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2分)

【答案】

(1)原因:国家目标不同;“四大警察”理念的驱使;美苏之间安全感缺失;两极力量不均

衡;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差别。(7分,任答四点)

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等外交思维;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求同存异”的思维;20世纪70年代,主张并实现中美

关系正常化。(6分)

(2)问题:资本失衡;贫富分化;民主失真(或强权政治);生态失衡。(6分,任答三点即

可)

中国方案: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推进国际关系民

主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

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可得,国家目标不同;

由材料一“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

赢’的理念”可得,“四大警察”理念的驱使:由材料-“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

在过”可得,美苏之间安全感缺失;由材料一“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

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

生更强的戒心”可得,两极力量不均衡;由材料一“苏联为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为资

本主义国家,两国之间互有戒心。”可得,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差别。第

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可知,在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下新中国建立,所以其外交新思

维需要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相关知识来思考做答。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

面对美苏冷战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实行“一边倒”外交

思维;面对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关系,20世纪50年代分别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以及“求同存异”的思维;面对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的利益共同点,20世纪70年

代,美中联合抗苏等(或中美关系正常化)。

(2)第一小问问题,由材料二“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可

得,资本失衡;由“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之间贫富失衡问题严重”可得,贫富分

化;由“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可得,民主失真或强

权政治;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可得,生态失衡。第二小问中国方

案,结合所学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和现代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可得,中国为全球治理提

出的方案是:努力承担大国责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推进国际

关系民主化;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民族主义",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以下表格是学者对于

民族主义的解释。

作者主张

汉斯•科恩民族主义者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

民族主义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强烈的历史宿命感;受到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我族与他族的划分;民族主义被想

象为拥有主权。

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

安东尼•史密斯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

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

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

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爱德华•卡尔

民族主义亦特指民族独立运动之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以民族特

色看待人类活动。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等。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族主义”这一主题,

自拟论题,并加以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不能重复材料。)

【答案】(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民族主义是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2分)

论证:近代中国,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界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民

族资产阶级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不断为国家主权完整而抗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以此为纲领推翻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一一清王朝,并且随着时

代的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推动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4分)

二十世纪30年代,伴随着II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

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打下了基础。在中华

民族的团结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和国际威望,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国以后的独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分)

总之,民族主义是一种民族团结、民族凝聚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不断奋斗、自强不

息的力量源泉。(2分)

其他观点,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如: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主义有利于推动欧洲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

民族主义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维护本国主权的功能.

注意:答案示例仅仅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的答案。需要学生结合中国或者世界近现代

史的内容,亦可给分。

【解析】

首先,考生要阅读材料提供的学者对于民族主义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拟定论题,论题可以

围绕民族主义的内涵、民族主义与民族(或者国家)的关系、民族主义的功能与作用等角度

来拟定。如,从民族主义的内涵来拟定,如民族主义是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从民族主义与

民族(或者国家)的关系角度来拟定,如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从民族主

义的功能角度来拟定,如民族主义具有整合社会力量、维护本国主权的功能;从民族主义的

作用来拟定,如民族主义有利于推动欧洲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等等。然后,结合所学中国

近现代史或者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来展开论证,要注意做到多角度论证,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逻辑清晰、表达准确完整。最后,总结陈词,证明自己论证的正确性,或者升华

(或深化)自己的观点即可。

选考题,请考生在45、46、47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把你所选题目的题

号用2B铅笔涂黑,注意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宋朝建立后,对市舶贸易的管理实行“州郡兼领”,知州兼市舶使,每逢海外贸易船到

来季节,临时差遣下属官吏操办,各级官吏纷纷低价强买海商物资。宋仁宗在位期间,主要

港口广州经常是“蕃舶罕至

宋神宗元丰三年制定《市舶法》,市舶司官员设置四员:提举市舶司,转运使兼任,为

市舶司首长;监官,“主管抽买舶货,收支钱物”;勾当公事,主持市舶司日常公务;兼门官,

主管市舶库。以上官员由朝廷任命,有一定品位,一定任期,负有决策、指挥、组织、协调

的责任。此外还有吏十二员,负责操办市舶的具体事宜,如孔目,负责对海商申请的审核、

验实和发放公凭;手分,负责钱物的收支工作等。史载,熙丰年间官吏对海外贸易的侵害甚

少,中国海商“争请公凭,来往如织“;外国商使“来看相继

——摘编自廖大珂《试论宋代市舶官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神宗时期市舶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神宗时期市舶制度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9分)

【答案】(15分)

(1)背景:

“州郡兼领”对市舶贸易管理不善,影响r对外贸易发展和政府收入;海关官

吏腐败,强买强卖现象频发;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宋神宗推行变法(或启

用王安石变法)。(任意三点6分)

(2)内容:完善市舶司的官员设置;明确职责划分;(3分)

作用:使海外贸易的管理从地方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升市舶治

理效能,减少官吏对海外贸易的侵害;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

收入;为后世对外贸易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任意三点6分)

【解析】

(1)由材料“对市舶贸易的管理实行州郡兼领,知州兼市舶使,每逢海外贸易船到来季节,

临时差遣下属官吏操办,各级官吏纷纷低价强买海商物资”得出“州郡兼领”对市舶

贸易管理不善,影响了对外贸易发展和政府收入;由材料“临时差遣下属官吏操办,

各级官吏纷纷低价强买海商物资”得出海关官吏腐败,强买强卖现象频发:由材料“宋

仁宗在位期间,主要港口广州经常是蕃舶罕至”得出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材料“宋

神宗元丰三年制定《市舶法》”得出宋神宗推行变法(或启用王安石变法)。

(2)第一小间内容,由材料“市舶司官员设置四员:提举市舶司,转运使兼任,为市舶司

首长”得出完善市舶司的官员设置;由材料”主管抽买舶货,收支钱物”、“勾当公事,

主持市舶司日常公务;兼门官,主管市舶库”得出明确职责划分。第二小问作用,由

材料“以上官员由朝廷任命,有一定品位,一定任期,负有决策、指挥、组织、协调

的责任”得出使海外贸易的管理从地方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材

料“此外还有吏十二员,负责操办市舶的具体事宜”得出提升市舶治理效能,减少官

吏对海外贸易的侵害:由材料“中国海商争请公凭,来往如织;外国商使来着相继”

得出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材料“宋神宗元丰三年制定《市

舶法》”得出为后世对外贸易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6.【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二战胜利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在战争后期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等几个国际文书基础上建立的、以《联合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联合

国宪章》规定的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和不

干涉内政等,均已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是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准。然而,二战结束后不

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苏联发动了冷战。随后,美苏争霸加剧了冷战,并将其延续

了四十多年之久。其间,美国在亚洲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又

接连发动或介入、推动了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等。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妄图建立美国治下的单极世界秩序。但是,正如基辛格在他的《世界秩

序》一书中所说,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所有非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承认过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主导的霸权秩序。

——摘编自钱文荣《战后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联合国宪章》为最高国际准则的战后国际秩序形

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胜利留下的遗产对世界的影响。(7分)

【答案】(15分)

(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书的发表;

美苏等大国的合作;对德、日等法西斯的惩处;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人们对

二战的反思。(8分,答出四点即可)

(2)影响:总体上维护了世界和平,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促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

化;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导致冷战局面的形

成,造成了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7分,答出三点给6分,四点给7分,其他答

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据材料“二战胜利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在战争后期发表的《开罗宣言》和《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