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教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5课教学案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历史组使用时间:第18周编号:25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重点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特点及三大改造的意义;从民主法制建设、外部环境、经济建设等方面探索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及表现。学法指导1、史料分析,观点判断,归纳比较。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难点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时空观念: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学习过程备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条件军事前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理论基础:1949.6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2.筹备:1949年9月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时间:1949年9月21日。(2)地点:北平。(3)参会成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4)内容①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等重要文件。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的作用。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3.成立(1)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开国大典。4.意义:①结束了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追歼残敌,剿匪镇反(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2)措施: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2.土地改革(实质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1)概况: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2)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背景:新中国经济千疮百孔,财政困难。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加剧物价飞速上涨。(2)措施:进行“”和“”;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3)结果: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4.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美国在《》上签字。(3)意义: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③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迎来一次建交高潮。同时,新中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2.参加日内瓦会议(1)时间:1954年4月。(2)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3)结果: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由于中国的努力,问题得以政治解决。4)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概况: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2)特点:战后第一次参加的国际会议。(3)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4)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经济(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实施,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的社会主义改造。(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①概况: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初步建立。(3)实施“一五”计划: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2.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举行。(2)内容①通过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初步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3)意义: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一五”计划的完成不等于实现了工业化。“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但是“一五”计划的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究】1.毛泽东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第二次决战?【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误区警示](1)“一边倒”外交方针指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意味着无条件顺从苏联,也不是绝不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交往。(2)“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不矛盾,“一边倒”方针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不但不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重要体现。限时训练(10分钟)1.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完成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关系②开展“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④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在1951年10月的346高地反击战中,在我方伤亡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作战,毙伤敌军600多人。战后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1次,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他参加的是(

)A.人民解放战争 B.湘西剿匪 C.抗美援朝战争 D.镇压反革命3.1952年开始筹建的、民主德国援建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其厂区设计建设是典型的生产性规划布局,是包豪斯学派的作品,为今“798”艺术区的前身。与该厂的诞生密切相关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B.“三线建设”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人大三届一次会议4.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至1952年底,互助组已发展到802.6万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3600多个。这一运动(

)A.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 B.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地位 D.激发了农民生产建设的热情5.20世纪60年代末,某外国评论家注意到了中国外交思想的转变,他将这种转变比喻为“不怕南面虎,要防北方熊”。中国外交思想的转变(

)A.从根本上化解了中美矛盾 B.显现出了睦邻外交的特征C.打破了外交上的孤立局面 D.基于中国国家利益的考量6.非选择题。《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态度立场,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1956年《人民日报》关于国家话语核心词词频统计(部分)词汇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人民7435599342958198759973170895676980559297民主2309018897146201161013792162181452515969新民主主义322118791517802802364340186社会主义45824596234950188314143631347418496苏联1973822554138582272526781292592685123063抗美援朝024281016924641486636129131革命1319010003186008542644165531487010506建设8866972986791330218570173311736916413土地改革1201396836491285734564571424社会主义工业化29247314531236802286社会主义改造8451614467147417162273和平1506727107213822910819738239952234316405注: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载录1949—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的138687篇文章全部统计而成。所谓共享词是指这段时间使用时间跨度大、内容覆盖面较广、意义承载变化小、横跨话语体系频繁且位置较接近的核心词。如“人民”“民主”“苏联”“革命”“建设”“和平”等。所谓独立词,指的是这段时间使用时空界限明显、意义承载专门性强、偶尔横跨话语体系且位置差异性较大的词语。如“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等。依据材料,选取1949—1956年段的共享词(任意3个)说明其成因。(12分)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把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消灭地主阶级,有利于摧毁封建制度的基础,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力量,有利于促进工农联盟组建进而促进人民政权的巩固。【限时训练】1.A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参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项正确;人民解放战争是1946-1949年,排除A项;湘西剿匪是大湘西的战役中的一部分。鄂、渝、黔、桂交界的湘西地区,武陵、雪峰两大山脉纵贯,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洞穴幽深,自宋朝起,这里即是历朝统治薄弱区域,匪患绵延,排除B项;镇压反革命有力地扫除了反革命残余势力和反动组织,为巩固新生政权,保证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根据材料“1952年开始筹建”“民主德国援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其中“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A项正确;“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为加强国防而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与材料时间和地点不符,排除B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召开于1964年,二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A项。4.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把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农业生产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助于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激发了农民生产建设的热情,D项正确;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1951-1952年时我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A项;1953年,国家对农业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逐步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题干强调的是国家在农村的生产互助合作政策,而不是统购统销政策,排除B项;三大改造后确立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5.D【详解】根据材料“不怕南面虎,要防北方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的威胁超过美国,因此中国的外交战略由防美为主变为防苏为主,这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D项正确;这种转变有利于缓解中美矛盾,但不会从根本上化解矛盾,排除A项;当时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