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_第1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_第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_第3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_第4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习题-2020-2021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家庭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

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

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

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

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

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

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

一一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据材料概括秦国个体小家庭“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商鞅整顿家庭制度改革的根本原因和其改革的实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

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爱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违反规定);浚(掠夺)我以求宠

(加官进爵),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绿丝未盈斤;里胥(官吏)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延缓)。……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买来了朝廷的恩宠)。

——《白居易集》卷2《重赋》

材料二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

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三今之散青苗钱(农作物青黄不接时,官府提供的贷款)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

与之,岁收其什四(十分之四)之息。

一—司马光《司马光集》卷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历史意义?并阅读材料三指出唐朝赋税改革与王安石变法

存在的相同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

3.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

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

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

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

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

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中央、中国、交通(1936年又增加了中国农民银行)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

行发行的、现在正流通市面的纸币,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停止使用……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

私款项只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全数没收,以防白银偷漏……凡银钱行号,商店及

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和银类者,均必须交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如有故存

隐蔽,意图偷漏者,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惩治……根据中国货币近五年来对英镑的平均汇价规定,

法币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

一一《财政部改革币制令》(国民党政府1935年H月)

材料二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陆续发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

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

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

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

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改革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分析人民币发行的措施及其作用。

试卷第2页,总57页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

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

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

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

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

高者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

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一一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8年日本政府正式实行了新的《户籍法修正法》,这也是日本现行的户籍法律制度。“它对户籍

薄的管理、登记内容和登记方法、户籍修订以及户籍管理的特例说明等做出了详尽规定日本的户籍薄以

家庭为单位进行编制,采取“家庭卡片式”和“依人编制式”相结合的方式登记。各项登记内容的填报都

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从而很好地起到了登记身份和民事公证的作用。住民票是日本公民最常用的户籍文本,

它是完全随着住址移动的,实现了“户籍随人走”,为人口迁彼带来了便利。公民日常地址的确认、人口迁

徙、纳税、选举注册登记和领取社会保险等事务都使用住民票办理。日本政府允许人口在地域和产业之间

自由流动,但对办理户口迁徙需要做一些相关的手续和登记。这种登记并不是向政府提出申请,也不需要

政府批准,只是对公民去向、居住地改变的一个记录。

——摘编自柳叶《外国户籍法律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户籍制度的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户籍制度实施的特点。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域东部为高昌政权,控制着交通要道,成为唐朝统一西域的障碍。贞观十四年,唐朝统一高

昌。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治今新疆哈密)、西州(治今新疆吐鲁番)、庭州(治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州

之下置有县、乡,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以及严格的户籍制度,官府计口授田,民众缴纳赋税,

承担徭役。唐朝政府鼓励从内地移民,移民方式主要有军屯、民屯、驻地官员等。随着移民的迁入,内地

先进的耕作技术及手工业制造传播到西域。高昌故地,语言几近中原,唐设三州后,置州、县学,以儒学

教育为主。经过经营,西域从汉代以来的单纯军事防御地区变为社会相对稳定的地区,成为大唐文明沿丝

绸之路向更远地区自然延伸的中继站。

一一据《唐代西域屯田述略》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经营西域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经营西域的影响。

8.材料明治政府大力倡导欧美式教育方针,要求华族、士族、平民及妇女等“一般人民”的子弟“必须

从事于学也”,强制贯彻的“国民皆学”方针的政策。对于幕府时代的各种教育设施,明治政府加以重新编

组和改造,以资利用。幕府创立的昌平簧、开成所、医学所等高级教育机构,几经改组、调整,在1877年4

月合并为拥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4学部的东京大学;诸藩设置的280余所藩校被改设为中学;万余

所寺子屋被改造成小学.在以上各类学校中,四民子女无差别地成为同校、同班的同学,接受教材划一的新式

教育.武士长期垄断、身份等级差别鲜明的旧文化教育体制,成为历史的陈迹。

一—摘编自宋有成《新编日本近代史》

(I)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在推行教育改革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意义。

试卷第4页,总57页

9.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启了近代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然天意授我承担起全俄罗斯皇帝的伟任,我一定不辱使命,誓将恩泽关爱惠及所有臣民”

“先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改善农民状况的措施……但是影响范围毕竟有限。”“我相信,贵族地主们对皇帝

是无限忠诚的,也相信你们会为国家的利益而准备随时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我才决定进行这项改革“在

地主仍保持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农民可在履行了规定的义务后长期使用宅基地,并且使用法令规定数量

的土地。”

一一摘编自《1861年2月19日宣言》

材料二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

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

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沙皇为推进农奴制改革采取了哪些策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现代化发展有何影响?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形成于舂秋战国之际,战国时期登记户口的木牍户版仅放在乡一级。秦时

期,材质较为轻便的简册户籍取代了户版,乡制作的户籍副本呈报至县,以适应国家强化统治的需要。魏

晋之际,户籍开始以纸质代替简册,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

户部进行查勘核实。这一系列户籍制度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因应技术进步,强化中央集权所做

的不懈努力。秦汉时期,乡级机构编造并掌握了包括户籍在内的一系列基础帐薄,因此就具有了征发赋役、

管控民众的基本行政职能。魏晋之际纸简更替后,这些基础帐簿的编造权逐渐收归到县,帝国的基层统治

重心亦随之由乡司上移县廷,中国古代基层统治方式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由此架构了此后1500多

年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荣强《中国古代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魏晋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魏晋时期户籍改革的历史意义。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

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

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

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

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

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康有为)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

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

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

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己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

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

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

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J”由此可以证明,

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对甲

午战争失败的反应。

(2)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相比较,哪则材料更具史料价值?请说明理由。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

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

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

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汆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汆甚贵伤民,甚贱伤

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李悝变法。

试卷第6页,总57页

13.材料民国时期的税收史是税制体系从传统向现代演变的重要时期。可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12年

至1927年的北洋军阀时期。……先后试行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改革盐税、整顿厘金、整理矿税、推行印

花税、整合烟酒税等努力,到1925年,逐步建立起以关税、盐税、货物税、田赋为四大税种的税制结构。

二是1927年至1937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取得关税自主、财政统一的基础上,以关税、盐税为主体

的国家税和以田赋、契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初具雏形,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统税(货物税系)和所得税(直接

税系)的税收架构,为流转税与所得税双主体结构税制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1937年至1945年的重庆国

民政府时期。把地方税系划入中央,形成了融关税、盐税、货物税、直接税、土地税、地方自治税收等相

对独立的税收系统。……四是1945年至1949年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征特种营业税,并从立法的角度

将关税、土地税、地方税等整合为一套完整的税制框架.

一一摘编自《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1)据材料概括民国税收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税收改革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两汉律极为繁杂魏时已加改革,但还不够简括。司马昭集羊祜、杜预等名儒重臣14人删改魏律,

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20篇,620条,27600余字。律与令合2926条又从令中划分出条例章程,称

为故事,各归本官府执掌。268年,新律修成,晋武帝令抄录死罪条目,在亭、传(旅舍)悬挂,使人民之

所趋避。从汉律令和说解773万字省约到12万字在法律编纂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人民生活上,多少减

轻些动辄得罪轻重无准的威胁。久经丧乱的广大劳动群众这才有可能来恢复社会经济,补救战争的创伤。

晋书•食货志》说,太康年间,“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成安其业而乐其事”+自东汉末大乱以来,这算

是一个难得的光明时期。

一一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律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晋律法改革的影响。

15.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

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

文字、创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

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巨、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巨、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

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

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勘、李

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

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一一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

新政的实质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成了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这引起了容克工商业阶级的恐惧,

俾斯麦于是趁机对社会主义运动进行严酷镇压。与此同时,俾斯麦又提出了“甜面包”政策,出台了一系

列社会立法,以消除社会混乱现象。先后于1883年公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

年公布了老人与残疾者保险法。俾斯麦还首创由官方定期检查工厂的制度,甚至公开支持带有浓厚社会主

义色彩的''生产合作社”。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伴斯麦推行社会立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俾斯麦的社会立法。

17.材料在元鼎年间,汉武帝下决心由中央垄断铸币权。元鼎四年,汉王朝中央政府设水衡都尉,这是一个

铸钱的专门机构。同年,下令禁止郡国铸币。这次改革是比较彻底的。首先,中央收回铸币权,垄断了货币

的铸造,从根本上制止了伪钱的泛滥;其次,这次改革规定,非三官钱不得行,而三官钱的币值与重量相符“重

如其文”。另外,由政府铸造的三官钱,工艺水平、铸造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工序也比较复杂,这就使伪造者

不易造成,往往“记其费不能相当”,反而得不偿失,盗铸者自然减少。

元鼎四年西汉政府所进行的币制改革,终于取得对豪强地主、富商大贾私铸钱的斗争的胜利,从此三官

五铢钱通行于世,盗铸者和伪铸基本绝迹。中央政府控制了铸币权,从一个侧面稳定了财政,从而加强了中央

集权。

试卷第8页,总57页

一—摘编自林剑呜《秦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漕运是通过水路把物资送达京师或其他战略重地的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长

安地处关中,粮食不足需要南粮北调,而安史之乱又使得“漕运路绝”。德宗时,刘晏进行漕运改革,把整

个水运道划分为南水(长江、运河、淮河)、汴河、黄河、渭水四段,交接处筑仓,并把三门峡一段陆运也

改为水运,从而实现南方粮食经达长安的全程水运。为减少装卸过程中损耗,刘晏改以往散装为袋装,即

使翻船落水也可打捞,保证物资从扬州安整运抵长安。自秦汉以来,漕工都是无偿服役,刘晏吸取教训,

使用国家专卖食盐所得的钱雇佣漕工,使得漕运的劳动力得到保证。经过改革,关中地区粮食得到及时足

量供给。

——摘编自《新唐书•刘晏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晏漕运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刘晏漕运改革的意义。

19.材料两税法是唐中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基本税收制度。唐中期以来,随着官员增多和人口繁殖,

大量可耕作官田和荒地均以永业田的名义转为私田,官田和可耕荒田日益减少。同时随着土地兼并加剧,

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大地主霸占官田、兼并民产,广占土地,使得政府收入减少。日益增加的兵役

和赋税使农民不堪重负,大量脱籍逃亡。公元780年,杨炎实行两税法。两税法主要内容有每户按资产缴

纳户税(纳钱),按田亩交纳地税(纳米粟),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历史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教育从洋务派创办各种“洋务学堂”起,就开始落地生根。1904年1月,清廷批准《奏定学

堂章程》,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秉承的宗旨是“忠君”与“尊孔袁世凯为自己当皇帝复辟帝制,

重新尊孔,在教育方面更是通令恢复学校祀孔典礼。面对这种情况,“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研究新学制,

胡适在新学制草案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2年11月1日,北京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

了新的《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该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学制,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六三

三制”取代了原来的小学、中学“七四制”。直到现在,依然实行“六三三”制。它还提出了七条教育标准:

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

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这些措施都深刻影响着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

一一摘编自雷颐《壬戌学制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戌学制的积极作用。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救助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形

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创新发展于21世纪初。1955年,山西省高平县

米山乡最早实行社员群众出“保健费”和生产合作社提供“公益金”补助的办法,建立起了当地的集体合

作医疗制度。I960年,中共中央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及其附件,称这一制

度为集体医疗保健制度,要求各地参照执行。从此,合作医疗便成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制度。

到1976年,全国已有90%的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衰落。1979—1985年,全国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行政

村由90%锐减到5%,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消亡的危险。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曾尝试恢复和重建合

作医疗制度,但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成效不彰,重建后的合作医疗主要立足于个人缴费。2003年,国务

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此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

国迅速展开。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后医疗保障制度出现

曲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前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意义。

试卷第10页,总57页

22.材料隋代民间私铸之风仍然很盛,隋文帝虽屡次严加打击,终未能完全禁止。到隋炀帝继位后,朝

政紊乱,“天下盗起,私铸钱行……”隋朝在紊乱的通货中归于灭亡。唐武德四年(621年),在唐朝初步稳

定国内局势后,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的铸行,使五铢钱退出了货

币流通的领域。

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

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其次,秦汉以来的衡量系统,以二十四铢为一两,而开无通宝

钱十枚重量,恰为一两,约合三十七点三克,平均每枚钱重三点七三克,与出土开元钱的实测重量基本吻

合。其“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开元通宝钱的大小轻重成为唐以后历代铸币的基本标准,由此,

以十钱为一两的衡量单位逐步形成。……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00多年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

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

——摘编自白寿舞《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铸造“开元通宝”钱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朝铸行“开元通宝”钱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

办和经营工厂以及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

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

“每个农民可以遵照自由农村居民有关法规,获得不动产和动产为私产,可以转卖、抵押和把它们作一般

处理.一如果现有份地超过最高数额时,地主有权割去超过部分。据统计,在非黑土地带,割地占改革前农

民使用土地的9.9%,而黑土地带21省则26.2%。”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材料二雅各宾派1793年颁布法令,逃亡贵族的土地一律没收,分配或低价卖给农民。贵族地主在最

近200年内从农村公社中夺占的一切土地,应当归还农民,不分性别、年龄,按人口进行分配。这样,数

十万农民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还无条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

一一《雅各宾派专政时恐怖政策的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并概述材

料一所述内容的主要方面。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对比概述关于农民政策的异同点。

24.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

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

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

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

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

士阶级逐渐消亡。

一—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5.材料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着手进行改订新约运动。按照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原则,取

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特权成为运动的目标。通过重订新约,改变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均一税则(即凡进口货

物不分普通品与奢侈品,均纳5%的关税),规定了进口货物按性质分级纳税。南京国民政府还颁布了《管辖

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规定“外国人应受中国各级司法法院之管辖”“外国人犯违警罚者,由法院或警察

机关审讯之”。并同比、英等国照会签订收回天津、威海卫、厦门等租界的专约或协定。改订新约运动虽然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南京政府收回的这些权利是不彻底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政府

急于向国联乞援,不敢得罪列强,改订新约运动最后偃旗息鼓,有些内容并未达成。

——摘编自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

试卷第12页,总57页

2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

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

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

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

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

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一一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常平仓法,以丰岁谷贱伤农,故增价收祟(卖出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抑塞,农夫须令贱汆;凶

岁谷贵伤民,故减价出汆(买进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邀勒,贫民须令贵汆。物价常平,公私两利也。安

石以常平法为不善,更将汆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置提举官以督之。(司马光日)今言青苗

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

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

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

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摘编自邓之城著《宋辽金夏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对常平法进行改进的目的。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评述司马光的观点。

28.材料明治五年(1874年)5月,大久保利通向政府提出了《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大

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

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顺应国之风土习俗、民之性情智识,制定方法并以此作

为方今行政之机轴,并以英国为楷模,保持开成之物,培植未成之物大久保利通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后,

日本当局对政府体制作了相应调整,由内务省、大藏省、工部省组成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大藏省主要负

责殖产兴业资金的筹措和调配,工部省继续主管铁路、矿山和机械制造,内务省经营劝农、畜牧和农产品

加工这三大事业部门。中央各省在经费支持中,对这三个省的经费支持占到了4遥,人员占到整个中央政府

的53%»

一一摘编自冯玮著《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久保利通提出该建议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特点。

29.材料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初,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是严禁宦人干政、宦人

为官。第二项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曹丕设立中书省,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尚书郎诏令

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担任。同时,削夺藩王权利,藩王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对地方行政

规划重新划分,正确处理与其他民族关系。黄初三年(222年)颁发《禁诽谤诏》和《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

经济上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除禁令,轻关税,与民休养。恢复太学,建立儒家思想教育机构,下令人口

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魏文帝励精图治,为曹魏

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曹丕为政举措》

(1)据材料概括魏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文帝改革的意义。

试卷第14页,总57页

3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

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

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

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三)将

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

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然后再逐渐推广。于1901年8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

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一一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影响。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宋政府成立之初,官方医药机构只有太医署和尚药局。H42年,南宋政府在这两个机构之外

又在临安建立了“太平惠民局四川、淮东、淮西、襄阳等地也相继建立惠民药局。惠民局内人员都是按

照严格规定招募而来,所售药物价格仅为时价的三分之二。另外,如发生自然灾害和疾疫流行,惠民药局

会依照官府的指示免费为百姓和军队提供药品。惠民局“制药有官,监造有官,监门又有官,药成……出

售则又各有监官”。此外,朝廷经常派官员去地方惠民局监察药局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

如所收买的药材质量伪劣且有受贿行为,并依律治罪。药局还专门派遣公吏轮留宿值,若因失职“不

即出卖”而影响了百姓购药,“从杖一百科罪:此后,元、明两代均沿袭采用,称惠民药局。

一一摘编自张宇《中国医政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太平惠民局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太平惠民局改革的意义。

32.材料晚清州县办公经费存在着公私不分、使用无确定限度等特点。在人口压力和州县事务

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摊派不断增长,养廉银不断扣减,州县财政入不敷出,随以经制外加收的办法来解决

经费来源。而浮收过多,不仅民生日苦,更加剧了吏治败坏。咸丰同治年间,一些省的督抚从整顿吏治出

发,进行了裁减浮收陋规以定公费的改革。湖北巡抚胡林翼革除一切冗费,将裁减后的浮收补充各衙门以

应办会之需。江西巡抚沈葆桢也裁减浮收,明定限制,确定数额,江苏巡抚丁日昌将陋规充公以作为办公

之费,办法更为清晰。咸同年间的“公费”改革,将各种陋规裁减,然后归入司库,再按规定数量支取。

对澄清吏治、减轻州县负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极为有限。

——据刘伟、刘魁《晚清州县的办公经费与公费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咸同年间地方公费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咸同年间地方公费改革的特点。

33.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考核制度逐渐形成定期、有内容、有奖惩、梯次分明、分工明确

的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魏晋南北朝在尚书台设考公郎为专职的中央考核官员。魏晋时,由于战争纷纷,

正常的考核无法进行,于是改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考百司。东晋南朝,官员的考核与任期相结合,以三年

为“小满”,六年为“秩满”。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并与官员任用相结合,按年

月暂定任用后,年资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魏晋南北朝还形成了与门阀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并将

中央朝官纳入考核体系,并制定考课法,改变了过去偏重地方考课的倾向。

一一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官员考核制度的作用。

3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末期,我国货币种类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

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混乱的货币体系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交流。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

行钱”,秦国货币开始由王室铸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了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等大小、形制、重量

和赏值不一的六国货币。公元前210年,秦朝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规定“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在全

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来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朝确定下来的圆形方孔形制,一直延续到

试卷第16页,总57页

民国初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货币改革的意义。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宋时期,绘画进入商品市场,使绘画艺术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统治者“重文轻武”,边陲未

定却安享“太平”,咏歌文藻,游娱翰墨,帝王、贵族对文化财富欲求达到极致。在沿袭五代设立专门绘画

机构的基础上,北宋对画院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增加画院的人员编制,其次在太学中创设“画学”,

画院根据画师的考试成绩,分别授予他们各种职街。为了提高画师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画院规定了一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将“画学”按题材分为佛道、人物、鸟兽、山水、花竹和屋木等

六门,还设置了“说文”“尔雅”等辅助课程。画院踏实、严谨的画风,工致、优美的格调,清新、隽永的

意境,对今天的创作也能提供借鉴,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一一摘编自陈可《绘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画院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画院体制改革对绘画发展的意义。

36.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

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

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

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

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

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一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37.材料唐代中后期,农村人口和工商业、服务业人口大量向大中城市集中流动,突破了原有的

官府户籍控制和管理体系。为此,唐政府提出“乡村户”和“坊郭户”,施行城乡户籍分治。针对因京畿

集中政府各级机构,造成京畿地区的民户杂役繁多、不堪重负的窘境。政府主动适当开放一些杂任杂匠

岗位,由“无籍及浮籍人充任”。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在各地大规模人口流入城市后面临的两大

困境一一户籍管理和财政税收问题,也给如何解决城市外来浮寄人口提供了基本思路。

一一摘编自宁欣《唐朝如何管理城市流动人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中后期京城流动人口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后期京城流动人口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藏封建农奴制经济在清初获得了一些新的发展,乾隆时期,开始出现了危机。最主要的问题

是广大农奴所受剥削过于沉重,生活贫困,无法进行社会再生产。雍正五年(1727),清朝平息了西藏贵族

之间的军事斗争,正式在西藏派设办事大臣。乾隆六十年(1795),驻藏大臣松药、和宁对西藏的封建农奴

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给价雇役代替无偿劳役。并采取了抚恤逃亡农奴的政策,鼓励他们返乡生产。措施

实施不久,就有1100多户逃亡农奴回到故乡,重理生业。对于那些“欲就近耕作者”,拨给地亩、种子,

并两月口粮,“即令于彼处耕作”。取消了一些农奴主贵族的封建特权,如贵族的免役特权,严禁世家贵族

私用差役。清朝对西藏农奴制的改革,借鉴内地较为先进的生产关系,把它注入西藏落后的农奴制生产关

系,尽管这种经济上的变化还很微弱,但毕竟使西藏的社会前进了一步。

——摘编自金顶兵《清初对西藏农奴制度的初步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对西臧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对西藏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3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服务业改革起始于1978年。与农业、工业领域的改革不同的是,服务业改革是从集市贸易、

个体经济等开始的,对原有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存量所有制关系等并没有造成明显的冲击•服务业领域

的改革是因为就业压力与需末动力推动的,在放开所有制限制、放松行业准入等方面;并不滞后于农业、

试卷第18页,总57页

工业。在服务业改革开始启动时,思想解放已经开始,党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服务

业发展非常滞后,但从1976年开始,增长潜力逐渐显现出来。

正是源于以上认知,在1978年开始的就业压力下,政府选择服务业开始,以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形式,

进行边际上的改革.从改革的具体路径看,改革伊始主要是通过放开个体经济、间接促进服务业改革,随

即对服务业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针对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一摘编自李勇坚、夏杰长《中国服务业改革的起源与动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服务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服务业改革的特点。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

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

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

业者三级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

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担任陪审法庭的陪审

员。

一一摘编自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

依归」……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依靠立法和制度来调适城乡公民的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

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一一解光云《和谐:西方古代强国之道一一古希腊罗马历史盛期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梭伦是如何“依靠立法和制度来调适城乡公民的贫富差距”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对当今的社会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41.(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大量政府官职被总统和政党作为犒赏和馈赠的“礼品”分发给同党亲信和

追随者,甚至国会议员手中也有大量的联邦政府职务可以出售和馈赠,许多官员把公职权力作为交换条件,

中饱私囊。1883年,联邦政府签署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交的改革议案一一《彭德尔顿法》。法案规定:第一,

文官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第二,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

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第三,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该法案第一次确立了联邦政府用人制度

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通过文官制度改革,美国联邦政府在法律和制度上

界定了官员的身份和权限,对用人上的腐败进行了强有力的治理;同时强化舆论监督,对腐败发起强大攻

势,使其难以藏身,腐败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一一摘编自石庆环《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研究》

(1)根据材料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