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宗商品贸易结构及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TOC\o"1-3"\h\u5482摘要 I9776第1章绪论 6304611.1研究背景 668731.2研究意义 684281,3研究方法 623656第2章出口信用保险的概述 663412.1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 6203352.2出口信用保险特点 7326752.2.1出口信用保险具有高风险性 7276792.2.2出口信用保险不以盈利为目标 75952.2.3出口信用保险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 7296782.3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 727880第3章大宗商品贸易结构发展状况 764803.1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 830743.2贸易结构的发展转变 10210813.2.1贸易商品结构合理优化 10208643.2.2贸易方式灵活多样 1254353.2.3贸易主体多元化 1280363.3贸易存在的问题 13302163.3.1贸易商品结构问题 13294933.3.2贸易方式问题 1359103.4大宗商品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4156573.4.1经济增长以粗放型模式为主,过度依赖资源耗费 14107473.4.2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加工贸易档次不高 14189023.4.3外商投资结构单一,利用外资效益不高 1427904第4章出口信用保险助力大宗商品外贸产品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1467224.1数据开源与处理 14126554.2平稳性检验 15310154.3Granger因果检验 1577594.4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16210054.5结果分析 16164714.5.1加快商品结构升级 16188424.5.2促使市场结构转变 178027第5章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提升大宗商品结构的对策 17163045.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 17223575.2提高加工贸易档次,大力发展一般贸易与其他贸易方式 18200045.3优化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缩小区域差距 1831088参考文献 19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外贸企业在进行出口贸易时,不仅面临国外买方可能由于自身经济条件不足或者故意拖欠货款而使外贸企业受到损失的风险,还可能由于对买方所在国家或地区缺乏足够的了解,面临出口地区发生政治动荡或战争导致不能收回款项的风险,其中,前者是经济风险,后者是政治风险,二者都是外贸企业在出口时所担心的风险,非常希望规避这些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保障安全收回出口款项的有效手段,出口信用保险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本文引入VAR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并做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理论上,这可以有效弥补国内关于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促进作用的研究不足,为学者研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实践上,这不仅可以看出目前阶段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经济发展和出口信用保险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出口贸易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1.2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研究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丰富论证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相关理论,也有利于更清晰更全面地在全球范围中认识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作用。从实际意义上看,世界经济正在朝着国际一体化方向逐步发展,各国必须建立和完善一个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外贸支持体系,有关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作用研究对进一步规划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持体系有着深远的意义。1,3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模型法与计量经济学手段,综合运用客观数据,研究了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促进的发生机理以及对促进作用的定量化研究。VAR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在研究国家层面和省际层面对比上,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在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出口贸易的中的作用,并考虑出口贸易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拉动作用,本文引入VAR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得出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通过模型法与计量经济学法,将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这一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静态分析延展到动态分析,从而可以定量的了解到事物内部特征与关联。
第2章出口信用保险的概述2.1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出口信用保险是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的一种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自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防范企业出口贸易的风险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2出口信用保险特点2.2.1出口信用保险具有高风险性由于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是出口商的收汇风险,包括进口国的政治风险和进口商的商业风险,因而它有别于国内风险。首先,这类风险与一般的国内风险相比,具有不规律性,以往的数据不能作为预测未来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依据,因而无法以“大数法则”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计算其风险发生的概率;其次,当今社会,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使得出口商在出口时面临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大大增加,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也越来越困难,造成出口信用保险的高风险性。2.2.2出口信用保险不以盈利为目标出口信用保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保护本国的出口商,发展出口贸易,但是就深层次原因来看,它的产生还与各国的其它政治经济策略有关,所以各国政府都对出口信用保险予以财政支持。2.2.3出口信用保险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尽管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经营的是政策性保险,但各国政府都要求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保持其收支平衡,并且认为保持收支平衡是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一个普遍的重要的原则。2.3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历程第一,起步阶段(1985-1994年)。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为了扩大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而提出的一项业务。第二,发展阶段(1994-2001年)。1994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展阶段。这是因为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标志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进入发特别是机电产品的出口,允许中国进出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还可以办理短期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第三,专业化阶段(2001年至今)。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起步较晚,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政策工具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第3章大宗商品贸易结构发展状况3.1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第一阶段:改革阶段(1979-1987)1979年以后,充分发挥“侨、山、海、特”的省情优势,并配合实施国家有关“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政策方针,引进外资、侨资兴办独资、合资企业,逐步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由浅入深”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即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依托,由沿海向山区深入开放。贸易总额1979年首次突破2亿美元,1984年突破4亿美元,1987年突破8亿美元;1979-1987年间,贸易总额每年平均以23.4%的速度增长,累计实现贸易总额达65.06亿美元,其中六成为出口创造的收益,出口额达41.2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4%。第二阶段:拓展阶段(1988-1993)这一阶段,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依据“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原则,开展“两级承包、包到企业、条块保证”的外贸体制改革;以外贸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激发外贸企业出口创汇的热情,使其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宏观环境。1988年,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第一年,便以数字说明了其贸易迅猛发展的势头,该年实现贸易总额突破20亿美元,达21.9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出口额14.06亿美元,是1950年的717倍,1978年的7.4倍,同时在全国的出口贸易排名中,从1987年的第11位直接跃升至第8位。此后,外贸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促使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到了1993年,全省贸易总额已达98.67亿美元,出口贸易额继续上升至全国第六位。1988-1993年累计实现贸易总额285.4亿美元,其中出口183.32亿美元。第三阶段:持续发展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形成,参与贸易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宽泛;同时,双汇率制开始并轨,国家逐步推行单一的汇率制度;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下,外贸向纵深方向继续发展。1994年贸易总额达1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2%,首次成为贸易总额超百亿美元大省行列的一员,出口排名全国第四。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依据非歧视、公平贸易、透明原则全方位调整我国外经贸政策,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开放程度。而此之后,抓住国家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遇,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开放型的贸易模式一一“模式”,即“立足海西、延伸两翼、对接两洲、闽台合作、两岸三地、山海协作、互动联动”的商贸模式。“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实现两个翻番,全省贸易总额和闽台双边贸易均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数额分别累计达4103.63亿美元和371.38亿美元;2010年全省贸易总额突破千亿美元,闽台双边贸易突破百亿美元。表1.1外贸总体情况(2007-2016)年份当年承保金额(亿美元)承保金额占全国出口额比例(%)渗透率(%)保费收入赔款支出(亿元)追回欠款(亿元)200723.90.931.984.885.413.30200827,51.02.025.636.492.49200957.11.303.147.717.791.412010133.02.245.6082011145.32.576.3017.419.143.492012918.4910.795.412013188,03.798.4120.7911.027.082014201.54.029.0821.2512.778.302015223.94.7710.3024.4113.649.492016241.95.6412.4926.4914.1410.49图1.12007-2016年我国出口总额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表1.1中,可以2010年作为外贸发展的分水岭。07年之前外贸发展缓慢,增长趋势弱;94年起,外贸总量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虽然起初几年里,外贸发展仍较为平稳,但2003年之后便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有所回落,但之后又重新迅速回升。图1.3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图1.4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图1.3和图1.4分别显示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情况。这里,贡献度被定义为净出口增量与GDP增量的比值;拉动度则由净出口贡献度与GDP增长率的乘积计算所得。1986-2011年间,外贸对经济增长负贡献年份有7年,正贡献年份有19年,在对经济有正贡献年份里,外贸贡献率整体波动幅度不是很大,最高不超过50%。外贸对经济增长拉动度最高达7.2%,平均拉动率2.05%。3.2贸易结构的发展转变3.2.1贸易商品结构合理优化所谓合理优化,是指贸易商品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表现为出口商品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出口贸易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1978年,农副产品、轻纺产品以及工矿产品的出口额分别占该年出口商品贸易额的32%,63.3%,4.7%。八十年代末期,贸易商品结构基本实现了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结构性调整;九十年代以来,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推行“科技兴贸”战略为契机,着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及科技含量,在工业制成品中,电子、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日益提升。截至2010年,初级产品出口仅占总出口的7.4%,而工业制成品占高达92.6%的出口份额,其中六成以上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汇收益。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生力军的同时,也与传统产品出口保持平衡增长。2010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293.9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41.1,增长32.8;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30.47亿美元,增长3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1.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8.4,增长25.8纺织、服装、鞋、箱包和玩具五类传统商品总计出口209.12亿美元,增长28.7%,其中鞋、箱包和玩具出口增势迅猛,分别增长35.9%,45.7%和41.8%0}4}在贸易商品结构合理调整的同时,注重产品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使得贸易商品竞争力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表1.1为加入世贸以来,贸易商品竞争力情况。表1.1贸易商品竞争力指数年份工业制成品竞争力指数初级产品竞争力指数全国全国20020.240.090.09-0.2}20030.220.09-0.10-0.3520040.280.11-0.17-0.4920050.340.16-0.22-0.5020060.380.21-0.20-0.5620070.410.24-0.25-0.6020080.430.27-0.34-0.6520090.430.22-0.30-0.6420100.410.22-0.32-0.6820110.450.22-0.42-0.71资料来源:统计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初现成效[EB/OL]./xxgk/tjfx/201007/t20100716_22627.htm.2010-07-16.表1.2“十一五”时期主要分类商品出口情祝单位:万美元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纺织、服装、鞋9747381183719132016714774921877405占比23.62%23.70%23.16%27.71%26.26%机械电子产品18211502246143268732222137982939330占比44.14%44.98%47.15%41.52%41.11%高新技术产品889410980394126781410469851317431占比21.56%19.63%22.25%19.64%18.43%资料来源:依据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3.2.2贸易方式灵活多样所谓灵活性,是指贸易方式根据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相机调整或采取适当的组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行鼓励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贸易政策,这促使了省内加工贸易,尤其是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在其出口贸易方式中所占比重约达75%;因此出口贸易之所以能快速增长应归功于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随着贸易规模扩大,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1998年加大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扶持力度,2001年一般贸易增长速度已与加工贸易并驾齐驱,近几年一般贸易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逐渐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2011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34.25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占全省贸易总额比重为65.09%,比上一年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出口632.44亿美元,同比增长44.3%,进口301.81亿美元,同比增长56.8%,增长幅度分别比加工贸易高出37.5个和48.2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8.1%,比同期加工贸易占比高出41个百分点,其对出口的贡献率与拉动增长率分别达89.98%和26.86%。此外,在一般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加工贸易结构的优化,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档次。2000年以来,加工贸易增值率稳步上升,特别是2007,2008两年,增值率首次超过100%,分别达100.7%和101.6,远高于全国67.6%和78.4%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企业的加工贸易已逐渐走出单纯依靠收取廉价加工费获得发展的阶段,而进入依靠提升产品附加值达到以质取胜的阶段。3.2.3贸易主体多元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大宗商品外贸不断放开外贸经营权的限制,促使了从事外贸的企业呈几何级数增长,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国有外贸企业、工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多层次外贸经营格局;在此格局中,由于先天优势,外商投资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省出口的主力军。市场经济形成之后,特别是加入世贸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大宗商品外贸外贸体制逐渐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外贸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转变,形成了以国有企业、集体和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不同性质企业共同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的局面;由于大宗商品外贸经济民营色彩浓厚,使得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贸易增速位居其它各类企业之首,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11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为91.97亿美元、391.24亿美元和445.13亿美元,分别是1996年的2.47倍、8.69倍和270.48倍,所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96年的44.3%,53.7%,1.96%转变为9.9%,42.1%,47.9%0其中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31.4个和41.6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率较二者也相应高出19.4个和15.8个百分点。3.3贸易存在的问题3.3.1贸易商品结构问题尽管八十年代末期,大宗商品外贸基本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一一由初级产品出口转向出口工业制成品,但商品层次及科技含量依旧偏低,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偏高,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缺乏自有品牌,且多为加工贸易品。对于以纺织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或许曾一度为大宗商品外贸出口贸易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有力的竞争价格,但进入“后配额时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推动出口增长的优势日益消逝,并且由于其具有较高价格需求弹性而更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汇率风险,使得劳动密集型产品终究成为大宗商品外贸贸易持续发展的障碍。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挤压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利润空间,并削弱其出口价格优势。据估算,服装纺织行业的利润空间仅在3%-4%之间,而人民币每升值,棉纺行业、毛纺行业和服装行业利润率下降分别为12%,8%和13%,可以预见大宗商品外贸贸易格局将面临严峻考验。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和电子产品,虽出口规模大、增速快,但绝大部分是依靠加工贸易出口实现的,尤其是通过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大宗商品外贸对该类商品尚未形成自主品牌,在研发和核心技术方面仍缺乏足够的经验,因此不能忽视外商投资企业因市场变化而转移投资,对本省贸易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的风险。3.3.2贸易方式问题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始终是大宗商品外贸最主要的贸易方式,直到2002年,一般贸易才逐渐赶超加工贸易,近年来才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但长期采用加工贸易方式或多或少给大宗商品外贸贸易格局留下隐患。首先,加工贸易政策一定程度限制了一般贸易的发展。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其产品进出口沿用的是海关保税监管制度,因此可享受暂不征收关税,等其加工成制成品再核销的特殊政策,这使得进口加工品大部分不被征税或仅征少量的税。在一般贸易中,若企业所得的出口退税额小于所缴纳的增值税额,那么为避免损失的扩大,可能有一部分企业转向经营加工贸易,虽不能享有出口退税,但至少能不被或少被征收进口税。其次,加工贸易导致产品附加值及关联度低。3.4大宗商品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3.4.1经济增长以粗放型模式为主,过度依赖资源耗费大宗商品外贸是一个资源小省,煤、铁、石油等大宗生产型资源十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却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皮革市场、木制品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大量的资源投入在短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的迅速增加不仅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大量出口资源型商品,出口商品结构低级化问题严重。3.4.2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加工贸易档次不高大宗商品外贸目前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整体档次不够高,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阶段,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的层次和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壁泉的加大和贸易摩擦的增加就迫切要求加工贸易的转型。3.4.3外商投资结构单一,利用外资效益不高外商投资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出口,使初、低级化产品出口比重过高。而且,外商投资项目规模较小,尤其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项口较少,难以对产业结构优化与贸易结构升级起到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大宗商品外贸吸引外商投资“重资金,轻技术;重加工,轻研发”,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较低,利用外资质量不高。
第4章出口信用保险助力大宗商品外贸产品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4.1数据开源与处理本文的变量包括出口贸易额(EX)和出口信用保险额(ECIC)。由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开展得比较晚,所以本文选取1989-2011年年度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训一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等统计资料,并对选取的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使之趋于线性化,并且可以消除异方差,同时不改变原模型的协整关系。所以本文用LNEX,LNECIC分别表示处理后的我国出口贸易额、出口信用保险额。4.2平稳性检验注:Lviews6.0软件检验的结果不报具体的ADF统计量,而是以t统计值代替,另外,D代表一阶差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若使用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分析易产生“伪回归”的问题。进行协整分析的前提是各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所以首先对各序列做平稳性检验(见表4-1)。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LNEX,LNECIC皆服从,即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而一阶差分后DLNEX,DLNECIC皆服从,即变平稳了,满足协整的前提条件。表4-1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变量ADF值P值临界水平1%5%10%LnEX-1.8975730.3272-3.769597-3.004861-2.642242DLNEX-7.9921580.0000-3.012363-3.012363-2.646119LNECIC0.3003950.9727-3.004861-3.004861-2.642242DLNECIC-4.3662760.0030-3.020686-3.020686-2.6504134.3Granger因果检验为了进一步探明出口贸易额与出口信用保险额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对变量LNEX,LNECIC在5%的显著水平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2。表4-2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分析原假设上H0滞后期PF-统计值P值DLNEX不是DLNECIC的原因31.086220.3921DLNECIC不是DLNEX的原因33.999840.0346由检验结果可知,出口信用保险额是出口贸易额的格兰杰原因,但是出口贸易额不是出口信用保险额的格兰杰原因。即出口信用保险额增加促进了出口贸易额的增加,而出口贸易额增加不能促使出口信用保险额增加。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外部效应,起到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4.4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如果模型不稳定,某些结果将无效。因此,本文利用AR根进行检验,即如果估计的v模型所有根的倒数值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则其稳定。如图2所示,所有的单位根都落于单位圆内,因此所设定的模型是稳定的,表示所选取的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可做进一步分析。图4-1AR根4.5结果分析4.5.1加快商品结构升级从图4-2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商品的侧重性。2010年,出口信用保险全年承保机电产品出口为881.4亿美元,同比增长72.3%;承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4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4.9%;承保纺织品出口为219.8亿美元,增长72.3%;承保轻工产品出口为145.7亿美元,同比增长98.0%;承保船舶出口为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6.9%;承保农产品出口为50.2亿美元,同比增长62.1%;承保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为49.0亿美元,同比增长68.5%。图4-22015年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结构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源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年报》(2015年)4.5.2促使市场结构转变我国出口企业逐渐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开辟新市场的首选目标,例如伊朗、巴基斯坦、牙买加、土耳其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等。有不少出口企业从这些国家争取到一些大型项目,包括电站、船舶、通讯设备以及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我国对外出口方式也由简单的供货、分包逐步转变为海外投资、项目总承包和项目融资等。借助于出口信用保险独特的风险防范和保障功能,出口企业免除了新兴市场开拓时的后顾之忧,大大增强了新兴市场开拓的信心,从而更有效率地、更加大胆地选择贸易伙伴,扩大交易机会,创造出口增量。2010年,在全球信用风险水平仍然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美国、欧盟、口本、香港四大传统市场的承保规模达到850.3亿美元,增长71.8%;对新兴市场的承保规模达到789.3亿美元,增长60.6%o②在外贸环境较为严峻的时期,出口信用保险对于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刺激外部需求、保障经济平稳增长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出口信用保险通过对承保商品出口市场侧重点的变化,在我国对外贸易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促使我国形成良好的出口市场格局。
第5章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提升大宗商品结构的对策5.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首先,应注重进口商品与出口商品在品种和特色上的互补性,在促进生产能力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比重,以充分提高大宗商品外贸省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进口来促进出口的增长;其次,积极实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出口效益较好的机电和农副产品名牌商品,并加强与海关、税务以及银行等部门的配合,为品牌企业提供退税、融资的便利和金融支持。第三,增加农产品、服装等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使其成为高出口值的出口支柱产品;第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视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纺织、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大骨干企业和名牌企业产品的优势及增强其创造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5.2提高加工贸易档次,大力发展一般贸易与其他贸易方式提高加工贸易档次,促使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增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水平,在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大力培育和扶持自主名牌产品的出口,实现加工贸易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过度,并且加大一般贸易与其他贸易方式的发展力度。5.3优化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缩小区域差距首先,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特别是为台资企业提供更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便利政策,创造良好的台资长期发展的环境,为台资企业提供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以缩小台资企业的进料加工的进口规模,同时通过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对台出口,在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缩小对台的贸易逆差;其次,积极促进大宗商品外贸内陆地区的外贸发展,一是要加快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山海协作渠道,为该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便利条件;二是要鼓励内陆地区的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业务,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增加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三是要培育对外贸易的龙头企业,发挥“走出去,引进来”的示范效应。参考文献[1]AndrewLevin,LakshmiK.Raut.ComplementaritiesbetweenExportsandHumanCapitalinEconomicGrowth:Evidencef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棘轮扳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全套厨房转让合同范本
- 企业股合同范本
- 2022-2027年中国农家乐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个人维修操场合同范本
- 社交电商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探讨
- 公社土地出售合同范本
- 农村家电收购合同范本
- 修理场租赁合同范本
- 代理票务兼职合同范本
- Android Studio开发实战(从零基础到App上线)
- 布草类送洗记录表
- 寰枢椎脱位的护理课件
-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范文(通用6篇)
- 社区养老驿站运营方案模版
- 铁道概论(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一年级体育课教案下册
- 轮状病毒性肠炎
- 正大集团大猪场开发流程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体系每单元的总体框架
- GB/T 41255-2022智能工厂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