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西柳州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州市2022—2023学年度(下)小学五年级期末监测(统编版)语文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00分考120分钟)为了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校组织五年级同学开展“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一积累·梳理·运用任务一:设计展板。同学们根据需要搜集材料,请按要求完成试题。每年的4月23日是个(tèshū)的日子——“世界读书日”。读书,可以(biāncè)我们积极向上,拒绝平(yōng);读书,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变得(cōng)明又厉害;读书,让我们与(bǎngyàng)对话,点亮心中的(dēngtǎ),(bēnfù)美好的未来……(xiǎngshòu)读书的美好时光吧,让好书陪伴我们快乐成长!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字词,注意把字写美观。2.下列句子中带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艇停泊(bó)在威尼斯的河道上,河道上不时传来人们阵阵哗(huá)笑的声音。B.牧场之国荷兰辽阔无垠(yín),草原上的骏马膘(piāo)肥体壮。C.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làn),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yū)泥。3.下列句子中“锻炼”的意思与文段中“锻炼”不相同的一项是()。A.老爷爷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B.要想身体好,就要坚持锻炼身体。C.毛主席把爱子毛岸英送到农村锻炼。4.同学们围绕展板的内容展开积极讨论,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甲同学:诗中有趣。“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写出了孩子们清晨弄冰时的自得其乐;“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表现了牧童放牛晚归的悠闲自在;从“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中,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言中明理。“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让我们明白君子和小人对义和利的看法不同;“人有耻,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知道廉耻,这样才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提醒我们要像君子那样心胸开阔,不要像小人那样斤斤计较。更多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我:文中见智。从“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我感受到杨氏子是个______的孩子。【答案】1.特殊鞭策庸聪榜样灯塔奔赴享受2.B3.C4.①.稚子金盆脱晓冰②.短笛无腔信口吹③.童孙未解供耕织④.孩童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种瓜天真可爱的样子⑤.君子喻于义⑥.则能有所不为⑦.君子坦荡荡⑧.此是君家果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⑩.思维敏捷、聪明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特”“鞭”“庸”“榜”“享”容易写错,注意书写。【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B.膘(piāo)肥体壮——biāo;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结合文段句子“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可知“锻炼”的意思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A.结合句子语境,锻炼是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警和维护集体利益等品德。B.结合句子语境,锻炼是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警和维护集体利益等品德。C.结合语境,锻炼是指在艰苦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积累。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稚子弄冰》,原诗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书写时注意“稚”“晓”的正确写法;出自南宋诗人雷震《村晚》,原诗为: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书写时注意“笛”“腔”的正确写法;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仿佛看到了孩子在树下学着种瓜的景象。书写时注意“解”“耕”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君”“喻”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能”“为”的正确写法;书写时注意“坦”“荡”的正确写法;《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原文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中可以感受到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书写时注意“此”“禽”的正确写法。二阅读·鉴赏·探究任务二:汉字探秘。同学们在阅读与汉字相关的书籍时,对汉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试题。【材料一】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1899年,清代王懿荣经过仔细研究,认为甲骨文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魏晋时期有了楷书。它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更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材料二】在汉字王国里,形声字是重要的一员。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表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智慧。()(2)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3)基本笔画已经形成,并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分水岭的字体是小篆。()(4)材料一中提到了五种字体,其中通行最久,使用最广泛的是楷书。()6.在下列汉字中,全部属于形声字的是()A.闻放明 B.刚休访 C.铲剃疤7.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我猜“窨(yìn)”字的意思和()有关。A音乐 B.房屋 C.说话8.读懂左侧漫画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谈谈你获得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①.√②.×③.×④.√6.C7.B8.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汉字书写的重视度日渐下降。青少年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是传承者,更应该尊重传统文化,规范书写汉字,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意思接近即可)【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理解。(1)原文“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且有多种字形演变,故正确。(2)原文“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不是“甲骨文”是“小篆”;故错误。(3)原文“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汉字发展史上分水岭的字体不是“小篆”是“隶书”;故错误。(4)原文“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故正确。【6题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A.明是会意字;B.休是会意字。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窨:形声。从穴,音声。本义:地下室,地窖。【8题详解】本题考查思维拓展。漫画内容:一位男士坐在电脑前,扭头摆着手对身后匆匆赶来的钢笔、铅笔、毛笔三个小人说:“都什么年代了,写不写好字无所谓!”例:科技时代我们也需要好好写字,继承传统文化。任务三:好书共享。在读书推荐会上,同学们积极分享阅读思考与收获。请阅读下列两篇短文,根据要求完成试题。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①或:有的人。②陷:刺破。9.用“/”给下列句子划出三处停顿。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其人弗能应也”中的“弗”读音为“fú”。()(2)“吾盾之坚”与“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中,三个“之”字的意思一样。()11.文中画“﹏﹏”的句子是个______句(A.反问句;B.疑问句)【填序号】,借助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故事中围观者的思考是:楚人的矛如果赢,则说明__________;若盾赢,则说明_____________,这样的“矛”和“盾”是不能同时存在的。【答案】9.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10.①.√②.×11.①.B②.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③.盾不够坚固④.矛不够锋利【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的意思是“无法被刺破的盾和刺得破所有东西的矛”,其中“夫”是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其后可作停顿;“不可陷之盾”和“无不陷之矛”从中间的与处略微停顿,停顿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多义字。(1)“其人弗能应也”中的“弗”读音为“fú”,意思是:不。说法正确;(2)吾盾之坚,之——的;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之”字是作为结构助词使用的,用于连接词组,表示它们的关系。说法错误。【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结合画线句子,“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这是一个疑问句,故选B,或:有人;以:使用;用。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句子意思为: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出围观者的想法,如:楚人的矛如果赢,则说明楚人的盾不是什么东西都穿不透的,不够坚固;若盾赢,则说明矛不是什么都能穿透的,不够锋利。【点睛】参考译文:楚国有个卖盾又卖矛的人,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便无法回答了。无法被穿透的盾和什么都能穿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阅读______①孩子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对我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②每逢过年,当别家的孩子闹着穿红袄、买鞭炮时,而我却对“买个花脸戴”情有独钟。花脸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面具上用彩粉画上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A]每次看戏,当英雄粉墨登场时,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多么希望自己就是台上的那一员大将啊!从腊月开始,我就等着舅舅给我买个花脸。③终于,舅舅带我去集市了。我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从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面具中发现了那个最特别的花脸:它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还有马尾做的长胡须。这么威风的花脸,一定很贵吧?我小心翼翼地扯了扯舅舅的衣角,说:“舅——舅舅,这,这花脸——真好看!”舅舅笑着刮了刮我的鼻子,然后示意卖花脸的小伙儿给我取下来。文段③画“”的语言,表面上“我”是在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我”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卖花脸的小伙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公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说着从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上面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B]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坐三轮车回家时,我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坐,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当看到那些男孩子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把腰杆挺得更直了。文段④“我把腰杆挺得更直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我”的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一路上,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故事充满着英雄的豪情壮志,我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临进家门前,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我——姓关,名羽,字云长。”⑥到家,人人夸我是“小关公”。[C]我推开大人们跑向穿衣镜,拿起大刀往前一站,脚尖向上一踮——呀,我分明就是那忠勇善战的大英雄关公嘛!⑦大年初一,客人们来拜年,妈妈让我去给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着肩膀,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客人们哄堂大笑。客人们越是笑得厉害,我就越是把手中的大刀舞得欢,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⑧过年,对我来说,有着如此深的魅力!⑨长大后,我收藏了各种各样的花脸,它们挂满我的房间,但是在我心中分量最重的,永远是儿时舅舅给我买的那个大花脸。12.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1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如痴如醉:___________________14.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展开阅读。方法一:抓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1)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要准确,表达要简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抓关键语句,感受心情变化。(2)读文段②、④、⑥中画横线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到“我”的心情变化是:[A]____________→[B]______→[C]______方法三:抓人物细节,体会内心感受。(3)阅读文段③和④,在短文的提示处完成批注。方法四:抓文中对比,品悟表达效果。(4)文段⑨中,作者将______和______进行了对比,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15.“孩子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对我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对于“我”来说,“过年的魅力”来自于:______。A.“我”可以跟着舅舅去集市买花脸,听舅舅讲关公的故事。B.“我”内心对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对成为英雄的强烈渴望。C.“我”在戴花脸表演时会得到家人和客人们的赞美,“我”很满足。【答案】12.花脸13.①.指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文中指每逢过年,“我”特别盼望能“买个花脸戴”。②.形容对人或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达到不能自制的程度。文中指舅舅讲的许多关于关公的故事令“我”特别着迷。14.(1)每逢过年“我”便盼着能买个花脸戴。年前,舅舅带“我”去集市买了一个关公花脸,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我”在客人面前戴着花脸扮演关公舞大刀。舅舅给“我”买的这个花脸在“我”心中分量最重。(2)向往兴奋自豪(3)文段③画“”的语言,表面上“我”是在讲表面上“我”是在讲:这花脸很好看;实际上“我”心里想:这花脸真好看,如果舅舅能帮我买一个就好了。文段④“我把腰杆挺得更直了”原因是:男孩子们羡慕的目光让“我”感到特别得意。此时“我”的心里想:这可是别人都没有的关公花脸和青龙偃月刀,有了它们,“我”就可以像关羽这位大英雄一样威风了。(4)长大后“我”收藏的各种各样的花脸舅舅给“我”买的花脸作者对童年买花脸这件事的难忘,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回味。15.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拟标题。结合文章第⑨自然段句子“长大后,我收藏了各种各样的花脸,它们挂满我的房间,但是在我心中分量最重的,永远是儿时舅舅给我买的那个大花脸。”可知文章写了“我”小时候和花脸有关的一件事,因此可以拟定标题为:花脸。【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每逢过年,当别家的孩子闹着穿红袄、买鞭炮时,而我却对‘买个花脸戴’情有独钟。”可知,当别的孩子闹着穿红袄、买鞭炮时,“我”却只想要买个花脸戴。“情有独钟”的“情”指的是感情,“钟”指的是集中、专一。因此,“情有独钟”的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句子“我听得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家。”可知,“我”听故事听得非常入迷,不知不觉之中就到了家。“如痴如醉”的“痴”指的是痴迷,“醉”指的是陶醉。因此,“如痴如醉”的意思是形容对人或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达到不能自制的程度。【14题详解】(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每逢过年,当别家的孩子闹着穿红袄、买鞭炮时,而我却对‘买个花脸戴’情有独钟。”可知,小时候的“我”对“买个花脸戴”情有独钟;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舅舅笑着刮了刮我的鼻子,然后示意卖花脸的小伙儿给我取下来。”可知,舅舅给“我”我买了个花脸;结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大年初一,客人们来拜年,妈妈让我去给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着肩膀,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客人们哄堂大笑。”可知,大年初一,“我”戴着花脸给客人表演;结合文章第⑨自然段句子“长大后,我收藏了各种各样的花脸,它们挂满我的房间,但是在我心中分量最重的,永远是儿时舅舅给我买的那个大花脸。”可知,儿时舅舅给“我”买的花脸在“我”心中的分量极重。(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抓住关键词“多么希望”可知“我”的心情:期待。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抓住关键词“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可知“我”的心情:高兴、兴奋。结合文章第⑥自然段画线句,抓住关键词句“呀,我分明就是那忠勇善战的大英雄关公嘛!”可知“我”的心情:自豪、得意、骄傲。(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段句子“从腊月开始,我就等着舅舅给我买个花脸。”和第③自然段句子“舅——舅舅,这,这花脸——真好看!”,表面上是在讲花脸非常好看,实际上“我”是在想舅舅会不会给我买这个花脸呢?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坐三轮车回家时,我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坐,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当看到那些男孩子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把腰杆挺得更直了。”可知,“我把腰杆挺得更直了”的原因:“我”戴着花脸,引来不少人看“我”,还有些男孩子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当时心里可能在想:看!我多么威风,就像大英雄一样。(4)结合文章第⑨自然段句子“长大后,我收藏了各种各样的花脸,它们挂满我的房间,但是在我心中分量最重的,永远是儿时舅舅给我买的那个大花脸。”可知,作者把自己收藏的各种各样的花脸和儿时舅舅给自己买的花脸进行对比,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美好、快乐生活的回味。【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每逢过年,当别家的孩子闹着穿红袄、买鞭炮时,而我却对‘买个花脸戴’情有独钟。”,“每次看戏,当英雄粉墨登场时,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戏台,多么希望自己就是台上的那一员大将啊!从腊月开始,我就等着舅舅给我买个花脸。”,可知,“我”十分仰慕英雄,过年时想买个花脸扮演英雄。由此可知,对于“我”来说,“过年的魅力”来自于“我”内心对英雄的仰慕之情以及对成为英雄的强烈渴望。故选B。三表达·交流·实践16.任务四:征文比赛学校开展“书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