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卷_第3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卷_第4页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必为氯气

B.氟气与熔融状态下氯化钠反应可产生氯气

C.见光易分解的硝酸银晶体,应存放于棕色细口试剂瓶中

D.漠水应存放在胶头滴瓶(棕色)中

2.金属元素彷(Fr)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

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已知碱金属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D.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第IIIB族到第HB族的10列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D.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

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索代号XYZW

原子半径/pm1601437066

主要化合价♦2♦3+5、+3—-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T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B.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强碱性

C.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

D.离子半径大小:r(M3+)>r(T23

5.构成下列化合物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比值最大的是()

A.Lil

B.KC1

C.NaBr

D.Nai

6.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小

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三种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7.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B.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强

C.W的非金属性比Z弱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

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9.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电子数

B.原子序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0.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1>I的是()

A.CL+2[===2C「+l2

B.稳定性:HC1>HI

C.酸性:HC1O4>HIO4

D.酸性:HC1O3>H1O3

11.某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的质

量分数为8.8%,试推断该元素是()

A.N

B.P

C.S

D.0

12.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一种新核素锯(9sAm)-235,这种新核素同铀(92U)-235

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原子核中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13.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

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至黄河卜水

一煤油

A

上煤油箫需L煤油

出三三水E拈k水

CD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1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可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铜析出,可判断铁与铜的金属性强弱

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产生气泡,可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D.卤素单质澳与碘分别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可判断浪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15.已知两元素A与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b,且原子半径B>A,则a与b的相对大小关

系是()

A.。一定大于b

B.a一定小于b

C.若元素A、B在同一周期,则。一定大于b

D.若元素A、B不在同一周期,则。一定大于b

16.下列叙述I和H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1叙述II

A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蝴案均存相似的化学性质

B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鲍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CS的非金属性比Si强神:H2S0^>H»Sia«

DNa在Cb中燃烧的生成物含附子键隔。固体可导电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7.某同学在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

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儿浮在水面上,熔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成小球.四处游动,

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发出“哪嘶"声,际

沸8«;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酸溶液之清失,溶液变成

红色

②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E■有气体产生,溶

制的氯水版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的C.©T烈反应,迅速

歆溶液的冷水中产生大■无色气体

EL反应不十分剧

④将镁条投入稀酸中

产生无色气体

E.生成白色皎状沉

⑤将忸条投入糖矮酸中

淀.就而沉淀消失

向AiCb溶液中滴加NaOH溶

R生成淡黄色沉淀

液至过量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实验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硫化钠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

化钠溶液、酚献溶液等。

实验仪器: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④________、试管夹、胶头滴管、镶子、

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

实验内容①②③④⑤

实验现象

(填A〜F)

写出实验①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此实验的结论:。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实验结论

1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②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③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④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o

(4)请总结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并用原子结构解释其

原因。

19.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就越强。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

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B.C.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0.实验室制取氯气,将多余的氯气用100mLl.7moiI]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

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知c(OH-)=0.1moll-1(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CIO

和CI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

(1)吸收氯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2)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为,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3)若采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共热的方法制氯气,制备尾气中的氯气所消耗的二氧化锌的质

量为«

21.有氯化钠和碘化钠的混合物共26.7g,溶于水,通入足量氯气后,蒸干、灼烧,固体质量

变为17.55go

(1)原混合物中碘化钠的质量是。

(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22.钾玻璃中含有18.4%的七011.0%的CaO,70.6%的SiO2o

(1)计算三种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若需制造5」t钾玻璃,需用碳酸钾、石灰石、石英各多少吨?

(3)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多少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3.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微粒符号。

⑴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

⑵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

(3)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氢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

(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2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

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族。

(2)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碎酸(H3ASO4)属于(填“强酸”或“弱酸”)。

(3)碳和硅元素的氢化物都可以燃烧,但硅元素的氢化物在空气中可以自燃,试写出其完全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o

(4)试比较硫、氧、氟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填元素符号)。

25.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

X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Y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

Z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

W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

⑴画出W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元素X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

Z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方程式:0

(3)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化合

物M且Q和M的电子总数相等。以液态M为还原剂,Q为氧化剂,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无

毒的、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不一定是氯气(如溪蒸气、臭氧、二氧化氮

等);氟气与氯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际是氟气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氟酸和氧气,而不

是氯气;氟气与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反应,则生成氟化钠和氯气;见光易分解的硝酸银晶体

应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澳水易腐蚀橡胶,不能用胶头滴瓶存放。

2.【答案】B

【解析】根据“Fr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它属于碱金属元素;

二是它在周期表中处于碱金属元素的最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可以知道它

的金属性非常强,所以与氧气反应时得到的是复杂的氧化物。

3.【答案】C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从第HIB族到第IIB族,称为过渡元素,且全为金属元素:氨的最外

层电子数为2;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

4.【答案】A

【解析】L和R的化合价都为+2价,应为周期表IIA族,根据半径关系可知R为Be,L

为Mg,X和T的化合价都有一2价,应为周期表VIA族元素,X的最高价为+6价,应为

硫元素,T无正价,应为氧元素,M的化合价为+3价,应为周期表IHA族元素,根据半径

大于R小于L可知应和L同周期,为铝元素。Mg?+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2个电

子层,二者电子层结构相同,故A正确;R为Be,与A1位于周期表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

A1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氢氧化物,则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

具有两性,故B错误;S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S02,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生成S03,故C错误;AF+和。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

离子半径大小:aAF+)vr(O2-),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离子半径:/•(Li+)<r(Na+)<r(K+),r(C1)<r(Br)<r(I),故所给化合物中给比值

最大。

6.【答案】A

【解析】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ZO4>H2YO4>H3XO4,故X、Y、Z的原子序数为X<Y<Z»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

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

强,可知正确选项为A。

7.【答案】D

【解析】由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元素,Y为F

元素,W为C1元素,Z为S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第2周

期F的原子半径最小,A项错误;VIA族元素中0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zO的稳定性

在同主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强,B项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故非金属性:C1>S,C项错误;C1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高氯酸,属于强酸,D

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Z为氧元素,Y与Z同一周期且相邻,原子序数比Z小,为氮元素。X原子序数小

且与Y、Z不在同一周期,X为氢元素,W为钠元素。A项,原子半径:r(H)<r(O)<r(N)<r(Na),

错误;B项,NaOH是强碱,错误;C项,氧化性:02>N2,错误;H、N、O可以形成共价

化合物:HNO3、HNO2、NH3H2O,离子化合物:NH4NO3,正确。

9.【答案】B

【解析】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序数。

10.【答案】D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i2+2r===2cr+i2,说明CL的

氧化性大于L,元素的非金属性C1大于I,A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氧化物的稳

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碘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B正确;元素的非

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1O4>HIO4,可说明氯元素

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C正确;酸性:HC1O3>HIO3,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I>L因为两种

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D错误。

II.【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最高正化合价一|最低负化合价1=2,又已知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

合价1=8,则可得|最低负化合价|=3,即该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故元素R的气态氢

化物的化学式是R%,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l为%=8.8%,4(R)=31,

可得R是磷元素。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A

【解析】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

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

14.【答案】C

【解析】金属与水或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金属间的置换反应等,可判断元素金属性

的强弱;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都

可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产生气泡,只能证明亚硫酸的酸性

比碳酸强,不能说明硫与碳非金属性的强弱。

15.【答案】C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若A、B在同一周期,而原子半径B>A,所以原子序数a

>b,C正确;若在同一主族中,当原子半径B>A时,原子序数b>a,所以两种情况都有

可能,A、B、D错误.

16.【答案】C

【解析】H和Na位于同一主族,但性质差别较大,A项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装置,不用外接电源,B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酸性越强,C项正确;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导电的物质应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D项

错误。

17.【答案】⑴同周期

(2)①试管②酒精灯③滤纸④烧杯(培养皿)

(3)BFACDE

①Mg+2H2O加热Mg(0H)2+H2t②C12+Na2S^=S]+2NaCl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增强,原子得电

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镁条与沸水反应的实验需用试管并用酒精灯加热;钠(取用时需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

与滴有酚醐试液冷水反应的实验,常在烧杯中进行。

(3)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反应比较缓慢,有气体产生,向反应液中滴加酚儆,

溶液变为浅红色(选B)。②硫化钠溶液与氯水发生置换反应,有黄色沉淀单质硫生成(选F)o

③钠与滴有酚配试液的冷水反应的现象是:反应剧烈,迅速产生气体(钠浮于水面,熔成小

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选A)。④镁带与稀盐酸剧烈反应,有

气体产生,镁与盐酸反应比铝剧烈(选D)。⑤铝条与稀盐酸反应比较缓慢,有气体产生,铝

与盐酸反应不如镁与盐酸反应剧烈(选C)。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其

现象:生成氢氧化铝白色胶状沉淀,继而在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沉淀

消失(选E)。

(5)实验①③说明钠与水反应比镁剧烈,即钠的金属性比镁强;实验④⑤说明镁与稀盐酸反

应比铝剧烈,即镁的金属性比铝强;实验⑥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

酸反应,铝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实验

②可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

强。

18.【答案】(1)实验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加酚

酸变红。实验②加热前镁条表面有少量无色气泡,加热沸腾后,有较多无色气泡冒出,溶液

变粉红色。(2)实验③④中都有无色气泡冒出,但放镁条的试管中逸出气体的速率较快。(3)

钠与冷水反应剧烈,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能与热水反应;镁、铝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镁

更容易。即钠、镁、铝置换水(或酸)中的氢由易到难的顺序是Na>Mg>AL(4)同周期元素(如

钠、镁、铝),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

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失去最外层电子逐渐变难,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

【解析】金属钠、镁、铝分别与水或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其金属活泼性不同。

19.【答案】(1)HNO3CaCO3NazSiCM或K2S23)

(2)CO2+SiO『+H2O^=H2SiO31+CO7或2cO2+SiO7+2H2O^=H2SiO31+2HCO;

【解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强。由题意可推测:A为HNO3,B为CaCCh,C为NazSiCh或KzSiCh。

20.【答案】(1)0.16mol(2)0.03mol0.05mol(3)6.96g

【解析】(1)反应前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Lx1.7mol.Li=0.17mol,

反应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LxO.lmol.「=0.01mol,

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0.17mol—0.01mol=0.16moL

⑵由8C12+16NaOH^=5NaClO+NaClO3+1ONaCl+8H2O可知,

反应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0.16mol-16x8=0.08mol,

被氧化氯气的物质的量=0。8mol-8x6-2=0.03mol,

被还原氯气的物质的量=0.08mol—0.03mol=0.05mol。

(3)由⑵可知,尾气中的氯气为0.08mol,

由MnC)2+4HCl(浓)」-MnClz+Cl2t+2H2O可知,

反应消耗二氧化镒的质量=0.08molx87g-mo/i=6.96g«

21.【答案】⑴15g(2)43.8%

【解析】氯气与碘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单质碘,由于单质碘受热易升华,所以反应后的溶

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为氯化钠。

由2NaI+Ch^=2NaCl+l2可知,

1mol碘化钠参加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少91.5g,

固体实际减少的质量=26.7g—17.55g=9.15g

原混合物中碘化钠的质量=9.15g+91.5g-mo〔rx150g-mori=15g,

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26.7g—15g-11.7g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f<100%=43.8%

22.【答案】(1)1:1:6(2)1.38t、LOOt、3.6t(3)0.88t

【解析】⑴"(KzO):"(CaO):n(SiO)=譬:要:黑*「6。(2)化学式为

2yv7gvv

K2OCaO-6SiO2,其摩尔质量M=510钾玻璃物质的量〃=罂丝空=lO7ol由原

MUgtnoi

子守恒计算可知:m(K2co3)=n(K2co3)X138g-mol_1=104molx138gmol-1=1.38t,

m(CaCC)3)="(CaCC)3)x100g-mor1=104molxl00g-mof1=1.00t,m(SiC)2)="(SiC)2)x360

4

g.mo「i=10molx360g-mo「i=3.6t。(3)在玻璃熔炉中发生反应:CaCO3+SiO2_**_CaSiO3

+CO2T,K2CO3+SiO2_*»_K2SiO3+CO2t,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参加反应二氧化硅

1=41=

的物质的量相等,m(CO2)=n(CO2)x44g-mol2xl0molx44g-mol0.88to

23.【答案】(1)0(2)Li(3)S2-(4)C

【解析】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的元素为氧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为

K层的一半的元素为锂元素;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氯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为

硫离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碳元素。

24.【答案】⑴VA⑵弱酸(3)SiH4+2O2_««.SiO2+2H2O(4)S>0>F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为氮族元素,即第VA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

减弱,碎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元素弱,磷酸属于中强酸,碑酸属于弱酸。甲烷(CHQ燃烧产

生二氧化碳和水,硅烷(SiHQ的性质与甲烷相似,它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硅和水。

硫与氧同主族,硫的原子序数大于氧,则硫的原子半径大于氧;氧与氟同周期,氟的原子

序数大于氧,则氟的原子半径小于氧;所以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硫>氧>氟。

25.【答案】(1)磅^

⑵氧2H2S+O2===2H2O+2S1(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N2H4+2H2O2===N2t+4H2O

【解析】X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L

层为6个电子,所以X为氧元素;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Y只能是氢

元素;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L层有8个电子,则其M层电

子数为6,所以Z是硫元素;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其次外

层只能是K层,有2个电子,所以W为氮元素。

(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H和O按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为H2O2,共有18个电子,H和N形成的

18电子微粒只能是N2H4,根据信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zC)2===N2T+4H2O。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B.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强碱、大多数盐、氧化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D.离子键一定存在于化合物中

2.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以10-9米,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具有特殊的性质。例

如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对“纳米铜”

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的还原性强,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B.“纳米铜”颗粒更细小,反应时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

C.“纳米铜''与铜是同素异形体

D.常温下“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得电子,反应时反应速率快

3.反应H2(g)+b(g)=i2HI(g)为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

和3moi的L蒸气,充分反应后,该容器内()

A.1molH2已耗尽

B.3moiL已耗尽

C.HI的物质的量为2moi

D.HI的物质的量少于2moi

4.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B.N2与Hz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NH3,同时NH3又可分解为N2和H2

C.电解水生成比和。2,氢气和氧气转化为H2。

D.S02溶于水和H2sCh分解

5.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11的共价M裂切,

形成IH,O蜘tfj健一

±如UO,的共舞放

-2O:吸收249kJDE噂0

A.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断开1mol氢氧键吸收930kJ能量

C.相同条件下,1mol氢原子的能量为Ei,lmol氢分子的能量为邑,则2E1VE2

D.该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能量变化为245kJ

6.对于以下反应:A(s)+3B(g)1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

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B的生成速率和D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B、C、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1

7.NH3和纯净的0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3(g)+3O2(g)?=i2N2(g)+6H2O(g)«现向

一容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H3和3molCh,4min后,测得生成的H2(3(g)

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v(N2)=0.125mol/(L-min)

B.V(H2O)-0.375mol/(L-min)

C.v(02)=0.225mol/(L-min)

D.V(NH3)=0.250mol/(L-min)

8.100mL2moiIi的盐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

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8moiI,1的盐酸

B.加入数滴CuSO4溶液

C.加入适量的蒸储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钾溶液

9.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③将固体燃料粉碎④将液体燃料雾化处理

⑤将煤进行气化处理⑥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

A.①©④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③④

10.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氢离子,其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

反应可表示为2H2+。2=2比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z+2H2O+4e-=40H-

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氢气

D.氢离子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11.用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

措施不可行的是()

A.升高温度

B.滴加少量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

12.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H

A.NH4CI:[II:N:lirca]

H

B.OH::O:H

C.NaO:Na+[:O:O:]2-Na+

22••♦♦

•••♦♦

D.CO2::o:c:o:

13.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与1.100mol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

600℃发生反应:2so2+O2用2s03。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a

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生成的速率与二氧化硫消耗的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氯化钢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90%

14.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式不正确的是()

A.硫离子核平一

B.铝原子・A1:

C.氢离子H+

D.氧原子Q:

15.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

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为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加入二氧化镐

D.为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

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悔好电和石灰水

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

酸的总能量。

17.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钏晶体[Ba(OHb8H2O],将小烧杯放

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氯化铁晶体,并立即用玻璃

棒迅速搅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

⑶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答出两种方案)

①第一种方案是;

②第二种方案是o

(5)“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即断开旧化学键

(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v”)形成新化学键(填“吸收”

或‘放出”)的能量。

(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说明。

18.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D①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X溶液是,滴入的量一般为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乙同学的理

由是O

(2)丙同学利用“保温瓶式最热计”,测出10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不同体积的10%盐酸混

合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见下表(假设两溶液密度相同)。

加入盐酸的

24681012141618

体积(V)/mL

溶液温度上

5.29.612.016.018.2IS.715.714.71X7

升(AQ/t

就此实验回答:

①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在下图中绘制出溶液的温度上升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常温下,将amol氮气与bmol氢气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N2(g)+3H2(g)=2NH3(g)o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M(N2)=13mo1,MNH3)=6mol,则。值为。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准状况下),其中氨气体积分数为25%,

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

(4)原气体中a: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

(6)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20晌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

=s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上,B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mol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min内,以=,VB=。

(2)化学方程式中,x=,y=,p=.q=o

(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

21.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m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

946kJ,

(1)1mol氮气完全反应生成氨气时的能量变化是多少?

(2)1mol氢气完全反应生成氨气时的能量变化是多少?(不考虑可逆反应)

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铅和二氧化铅,电解质为稀硫酸,工作(放电)

时该电池的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2)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3)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极。

(5)电流方向从极流向极。

23.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Ch)

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言2H2T+O2J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

池。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光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能转化为能,二氧化钛作。

(2)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能转化为能。水分解时,断裂的

化学键有键、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A

22

极:H2+O-2e-=H2O;B极:O2+4e=2O^o则A极是电池的极;电子

从该极(填“流入”或"流出”)。

T2+

24.草酸与高钵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5H2C2O4+6H===2Mn+

IOCO2T+8H2O。用4mL0.001molLMCMnCU溶液与2mL0.01mol「1H2c2。4溶液,

研究反应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与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表所

示:

组别10%硫酸体积ZmL温度rc其他物质

I220

II22010滴饱和MnSCM溶源

m230

IV1201mL蒸储水

(1)实验1和[【可得出的结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I和(用I〜W表示)。

⑵实验IV中加入1mL蒸储水的目的是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离子键是阴离子、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与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的一种静电作用;

形成离子键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如钱根阳离子可与酸根阴离子形成离子键;离

子键一定存在于化合物中;强碱、大多数盐、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存在离子键,非金属氧化物

中不存在离子键。

2.【答案】B

【解析r’纳米铜’’与铜片为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还原性相同(失电子能力相同),“纳

米铜”的表面积大,与氧气的反应速率快。

3.【答案】D

【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即使L蒸气过量,比也不可能完全转化生成HL故HI的物

质的量少于2moL

4.【答案】C

【解析】可逆反应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

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

5.【答案】D

【解析】燃烧时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故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断开2moi

氢氧键吸收930kJ的能量,故B项错误;氢分子变成氢原子要吸收能量,所以2£1>J,

故C项错误;该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时的能量变化为930kJ-436kJ-249kJ=245kJ,

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方程式两边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无论反应是否平衡,容器的体积

均不改变,A项中的说法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中的D的反应速率没有明确是

生成速率还是消耗速率,因此,也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B、C、D的分

子个数之比不一定等于3:2:1,D项中的说法也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A项,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增加了生成氢气的总量,不符合题意;B项,发生反应

Cu2'+Zn===Zn2'+Cu,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因锌过量,故不会影响生

成氢气的总量,符合题意;C、D两项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但稀释了盐酸,降低了反应

速率,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常用方法有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通入适当过量的空气。

10.【答案】D

【解析】由该电池燃料的总反应式可知,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通入氢气的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z—2e-=2H+;通入氧气的b极为正极,电

池的总反应式与负极反应式(先乘以2)相减,可得其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o

该电池工作时,内电路中的阴离子从正极移向负极,阳离子(氢离子)从负极(a极)移向正极(b

极)。选项C中的1.12L氢气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

11.【答案】B

【解析】滴加少量的浓硫酸,会使氢离子的量变多,生成的氢气变多。升温、滴加少量硫酸

铜溶液、锌粒变为锌粉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又没有改变生成氢气的量。

12.【答案】C

H

【解析】A项,NH4C1电子式应为[H:N:项,OH电子式应为

H

・・••••

[:O:;D项,CO2电子式应为O::C::O.

13.【答案】D

【解析】三行分析法:分别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和平衡量。

2s5+2SO3

起始量/molai.iao0

变化量/mol2xX2x

平衡量/mol(a-2x)(1.100-x)2x

由题意可得:

o+1.100-(a-2x)-(1.100-x)-2x=0.315,

(a-LlOO-x)

=0.825,

(a-1.100)

联立解得a=0.7,x=0.315,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