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员测试题四答案_第1页
轮机员测试题四答案_第2页
轮机员测试题四答案_第3页
轮机员测试题四答案_第4页
轮机员测试题四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4.5.6.7.8.9.10.11.12.13.14.15.测试题四大功率筒状柴油机的活塞冷却方式大多采用 。循环冷却B.振荡冷却C.开式冷却D.A+B中小型柴油机的活塞多选用铝合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导热系数大,散热性好B.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C.膨胀系数小,变形小D.重量轻,惯性力大有关活塞环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整个活塞环圆周漏光弧度相加不得超过90°搭口处两侧30°范围内不漏光活塞环搭口相应错开180°将活塞环置于缸套中部测量搭口间隙活塞环的搭口形式有—。直搭口B.斜搭口C.重叠搭口D.A+B+C活塞环的平面间隙是指环内圆面与环槽底圆面之间的间隙B.环工作面与缸壁之间的间隙C.环端面与环槽上或下面之间的间隙D.环工作状态的搭口间隙活塞环搭口间隙的正确测量方法是把活塞环放在—。气缸上部B.气缸下部C.中部D.任意放置活塞环的材料通常采用__。灰口铸铁B.白口铸铁C.球墨铸铁D.低碳铸钢。根据活塞销的工作条件,对它的要求是B.耐冲击和表面耐磨性B.耐冲击和表面耐磨性D.A+B+CC.较高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活塞常见裂纹及裂缝故障,多数出现在—。活塞顶部B.活塞裙部C.销孔及环槽处D.A+C运行中活塞环局部工作面发黑表示缸内燃烧不良B.活塞环漏气C.润滑不良D.环腐蚀筒形活塞的裙部在工作中产生的变形是在侧推力作用下使裙部直径沿活塞销轴线方向伸长裙部销座附近金属堆积多,受热后沿销轴方向有较大的热胀变形作用在活塞顶上的气体力使裙部直径沿销轴线方向伸长A+B+C关于下列四冲程柴油机气缸套功用中不正确的是 。与气缸盖、活塞组成燃烧室 B.承担活塞的侧推力C•开有气口构成扫气通道 D•与气缸体形成冷却水通道气缸套内壁表面气缸油槽的布置通常是 。A.注油孔两侧向下倾斜B.由注油孔两侧向上倾斜C.与注油孔连线平行D.随机型不同而异关于气缸套冷却的理论是A.缸套过热时,应尽快通入大量冷却水,使其迅速降温柴油机启动后应迅速增加负荷,以免燃烧室部件产生过大的热应力气缸冷却水温度低,热应力减少气缸套冷却水进口在冷却水腔低处,出口在高处柴油机铸铁气缸套的正常磨损率一般应不大于 。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0.1mm/kh B.0.03〜0.05mm/khC.0.3〜0.5mm/khD.0.05mm/kh下述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功用中错误的是____。与气缸套、活塞构成燃烧室空间B.安装喷油器、安全阀等附件C.组成进、排气通道 D.支承气缸套柴油机采用高型单体气缸盖的目的是为了 。提高气缸盖的抗压能力延长缸盖的寿命便于缸盖加工制造和防止应力分布不均便于安装各种阀件提高刚度气缸盖使用中最易产生裂纹的部位是 。A.缸盖周边 B.缸盖上表面C.缸盖下表面D.B+C活塞环使用后如外表面出现纵向均匀划痕且无光泽其原因是—。A.颗粒划伤 B.熔着磨损C.腐蚀磨损 D.活塞环与缸套直接接触划伤在轴承轴瓦调整后或缸套活塞换新后的磨合运转中,应选择的磨合方法是A.加上负荷分多次短时间运行B.无负荷长时间连续运行C.无负荷分多次短时间运行 D.逐加负荷先短时间后长时间运行活塞本体的磨损主要发生在 部位。A.活塞顶B.环槽 C.环槽根部过渡圆角处 D.活塞加强筋。防止气缸套低温腐蚀在轮机管理上采用 方法。A.尽可能减小活塞与缸套的装配间隙 B.避免长期低负荷下运行C.缸套壁温在硫的燃烧产物和水蒸汽露点之上 D.B+C在柴油机中连杆的运动规律是—。A.小端往复、杆身摆动、大端回转B.小端往复、杆身平移、大端回转C.小端摆动、杆身平移、大端回转D.小端摆动、杆身平移、大端摆动在以下几种轴承中工作条件最差的是—。A.主轴承B.连杆大端轴承C.连杆小端轴承D.推力轴承连杆大端采用斜切口,在剖分面上采用锯齿形啮合面的目的—。A.便于下瓦与轴承的安装B.便于上下瓦的拆卸C.防止连杆螺栓承受剪应力D.增加轴瓦的强度与刚度柴油机连杆螺栓断裂事故多发生的柴油机是 。A.二冲程增压机 B.二冲程中速机四冲程增压机 D.四冲程高速机曲轴上应力最大的地方是 。A.主轴颈 B.曲柄销 C.曲柄臂主轴颈、曲柄销与曲柄臂的连接处为了加强主轴承的润滑,提高其承载能力,轴瓦上的油槽应开设在__。A.下瓦B.上瓦C.上下瓦均可开 D.开设位置随机而定连杆大端轴承的轴向间隙要求是—。A.各轴承间隙相同 B.距推力轴承越近间隙越大C.距推力轴承越远,间隙越大 D.无规定柴油机的曲柄排列原则与下述—无关A.气缸数B.发火顺序C.柴油机转速D.冲程数

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在柴油机投入运转初期所发生的曲轴疲劳裂纹大多属于 。扭转疲劳 B.弯曲疲劳 C.腐蚀疲劳 D.A+B柴油机轴承合金的裂纹和剥落主要原因是—。A.热疲劳B.腐蚀疲劳 C.机械疲劳 D.A+B通常曲轴的弯曲疲劳损坏多发生在下述 部位。A.曲柄销油孔处B.曲柄销与曲柄臂过渡圆角处C.曲柄销 D.主轴颈柴油机全负荷运转时如发现曲轴箱发热或透气管冒出大量油气,正确的操作是A.立即停车 B.立即减速C.立即停车并开启曲轴箱门检查 D.立即打开透气根据ISO规定,自1977年10月始燃油的通用粘度是—,其单位是50°C时的—。A.动力粘度/泊 B.运动粘度/mm2/sC.恩氏粘度/°E D.雷氏粘度/S从船舶安全角度讲,船用燃油的闪点(闭口)应不得低于—。A.40~50C B.50~55C C.60~65C D.65~70C影响燃油燃烧产物成份的燃油性能指标有 。密度;钒、钠含量;残碳值;沥青分钒、钠含量;残碳值;沥青分;硫分机械杂质;残碳值;沥青分;硫分D.A+B+C下列参数中影响燃油雾化的主要有 。A.燃油粘度B.燃油密度 C.燃油温度 D.A+B+C喷射延迟阶段是指—。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器开始喷油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喷油泵停止供油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最大供油压力从喷油泵开始供油到最大喷油压力在柴油机的正常喷射过程中,喷油器针阀每一循环升程曲线图形基本—。A.三角形B.椭圆形C.矩形D.梯形高压喷油泵凸轮外形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凸轮外形越陡,供油速度越大,喷射延迟阶段和持续角越短凸轮外形越平,供油压力上升越慢,喷油延迟阶段与持续角越短凸轮外形越陡,供油压力上升越慢,喷射延迟阶段和持续角越长凸轮外形越平,供油压力上升越慢,喷射延迟角与持续角越短TOC\o"1-5"\h\z指出下列喷油泵凸轮外形较陡对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中错误的 。A.喷射延迟角增大 B.喷油持续角减小C.喷油规律曲线变陡 D.喷油压力上升较快通常油束特性用喷注的以下参数来表征 。A.油束射程;油束锥角 B.雾化细度;雾化均匀度;C.油粒直径;油粒的密集程度 D.A+B评定雾化质量的主要指标是 。A.雾化细度与雾化均匀度 B.雾化的锥角与射程C.喷油压力和喷油量的大小D.喷孔直径与喷孔数断续喷射与不稳定喷射多发生在下列工况 。A.均为高负荷 B.前者为低负荷,后者为高负荷

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C.前者为高负荷,后者为低负荷 D.均为低负荷喷油器弹簧经长期使用疲劳折断后,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启阀压力降低B.雾化不良C.喷油延迟D.重复喷射在燃烧室内部局部a分布不均,其中a最大处是 。A.油束内部B.油束外部C.燃烧室富油区D.燃烧室四周贫油区在同一负荷下燃烧室内油气混合比浓度最大的部位是—。A.油束外缘B.油束内部C.油气均匀混合区D.远离油束处关于燃烧过程中的后燃阶段,错误的认识是—。A.后燃期不可避免 B.后燃期是燃烧过程在膨胀中的继续C.低速机的后燃期比高速机短 D.后燃使排温升高,热效率升高按分段燃烧理论分析发生燃烧敲缸的燃烧阶段是—。A.滞燃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柴油机后燃严重的危害是 。A.热效率下降B.排温升高C.可靠性下降D.A+B+C根据分段燃烧理论分析,提高速燃期燃烧质量的主要措施是—。A.控制速燃期的喷油量 B.控制速燃期的喷油规律C.控制速燃期的燃烧速度 D.控制滞燃期的长短及滞燃期喷油量下述关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有关方面的论述中错误的是—。滞燃期的长短对燃烧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平均压力增长率的大小决定燃烧柔和性燃油的十六烷值越高,滞燃期越短,燃烧越不平稳滞燃期并非越短越好TOC\o"1-5"\h\z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柴油机后燃期越短越好评定柴油机工作粗暴的主要指标是最高爆发压力柴油机在实际工作中滞燃期越短越好 D.B+C在下列内燃机爆燃的理论中,错误的说法是 。A•柴油机发生的爆燃与正常相比,接近于定容燃烧柴油机的爆燃发生在所喷射燃油的燃烧后期C•柴油机若发生爆燃,气缸内最高爆发压力升高在汽油机中,压缩比越高,爆燃越易发生柴油机正常工作时排气颜色应该是—。A.白色B.淡灰色C.黑色D.蓝色理论研究指出NOx的生成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A.燃烧室中氧浓度 B.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持续时间 D.A+B+C在柴油机废气净化所使用的机内处理各种措施中,最佳措施—。减小喷油提前角,并适当提高喷油速率使用低污染的直喷式燃烧室提高喷射质量采用有关可变控制机构和微机控制良好的喷射质量应包括 。A.良好的雾化质量 B.附合燃烧室形状的喷柱特性C.合理的喷油规律 D.A+B+C

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始点调节式喷油泵的柱塞转动了一定角度后 。A.供油量改变,供油始点不变 B.供油量不变,供油始点改变C.供油量改变,供油始点也改变 D.供油量不变,供油始点不改变始终点回油孔式喷油泵,柱塞上的斜槽与套筒上回油孔的相对位置决 。A.供油提前角;供油量 B.供油时间;有效行程C.供油持续角;供油规律 D.A+B当柴油机负荷降低时,对等容卸载式出油阀将会导致高压油管残余压力—。A.增大B.降低C.不变D.无规律用冒油法或刻度线法(标记法)检查喷油定时时,所测得的定时是—。A.两者均为喷油定时 B.前者为供油定时,后者为喷油定时C.前者为喷油定时,后者为供油定时D.两者均为供油定时在对回油孔式喷油泵供油定时进行调整时,不影响供油量和凸轮有效工作段的调整方法是__。A.转动凸轮法B.转动柱塞法C.升降柱塞法 D.升降套筒法柴油机喷油泵密封性的检查方法普遍采用 。A.泵压法B.透光法C.自由下落法D.煤油渗漏法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低速主柴油机的最低稳定转速应为—。A.小于30%n(标定转速) B.小于40%nb bC.不大于30%nb D.不大于40%nb在测定速度特性过程中,是通过改变 参数来使柴油机转速发生变化,而得到其它参数的变化规律。A.供油量B.转速C.外负荷D.压缩比船舶发电柴油机运转时按下述 特性工作。A.速度特性 B.调速特性C.负荷特性 D.推进特性等转矩限制特性线在P-n坐标中,以用过坐标原点与过—的直线来表示。eA.超额工况点 B.标定工况点C.部分工况点 D.极限工况点TOC\o"1-5"\h\z柴油机转速从标定工况下降低,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其最大功率 。A.等转矩限制特性所限制 B.等排烟温度限制特性所限制C.转速下降初期为A,后期为BD.转速下降初期为B,后期为A直连螺旋桨并装有极限调速器的船舶主机运转中当油门一定时,若海面阻力增加主机的运转工况变化是 。A.转速降低后稳定工作B.增大油门后稳定工作C.转速增加后稳定工作 D.视海面阻力变化大小而定能保证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可在任意设定的转速上稳定工作的调速器—。A.极限调速器B.定速调速器C.双制式调速器D.全制式调速器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降低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 。A.稍有降低B.稍有升高C.恒定不变D.随机型而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是灵敏准确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增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稍有降低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最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稍有升高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最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恒定不变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主机的稳定调速率2应不超过—。A.2% B.5% C.10% D.8%

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液压调速器有下列特点 。A.稳定性与通用性好 B.调节精度与灵敏度高C.转速调节范围广,可实现恒速调节 D.A+B+C指出下述液压调速器内部油道驱气的错误操作是 。A.柴油机起动怠速运转 B.补偿指针置于最小刻度C.补偿针阀旋出几圈D.人为使柴油机转速波动约2min在液压调速器运行中所发生的故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滑油脏污 B.动力活塞咬死C.调速器补偿针阀堵塞D.滑阀与滑阀套筒磨损在直接换向中与实现柴油机换向无关的是 。A.配气定时B.供油定时C.起动定时D.曲柄排列用压缩空气起动的柴油机在直接换向中实现换向的先决条件—。A.配气定时适应反转要求B.供油定时适应反转要求C.起动定时适应反转要求D.曲柄排列适应反转要求对柴油机操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能迅速、准确地执行起动、换向、变速等动作有必要的连锁装置有必要的监视仪表和报警装置A+B+C直接传动的推进装置最突出的优点是—。A.机动性比调距桨传动好 B.轴系布置自由C.螺旋桨转速低,机械效率高 D.在各种工况下,经济性都高推进装置的间接传动方式的主要优点中有—。A.维护管理最方便 B.轴系布置比较自由C.经济性最好 D.船尾形状简单可使船体阻力减少中机船在轴系的修理中,中间轴法兰的偏移量=0时,其曲折量最大不得超过___A.0.2mm/m B.0.25mm/m C.0.3mm/m D.0.60mm/m螺旋桨导流罩的作用是—。A.提高推进性能 B.防止螺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