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_第1页
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_第2页
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_第3页
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_第4页
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行为方式作为人格的外显特征,在给他人的印象中非常重要。他人给我们的印象,或者我们给他人的印象,首先是从他人的或我们的行为方式中得到的。健康人格在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完整地体现自我的积极、健康的方式。

一、行为及行为方式

行为是指人们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或社会环境,或为生活中达到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表现。具体地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一切动作都可以统称为行为方式。它不仅表现为人的摄食、睡眠等生理活动,也包括人们日常的劳动、工作、娱乐、人际交往等社会性的活动。

人的行为错综复杂。为了具体研究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家建立了行为模式。归纳起来,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

1.华生的S→R行为模式:表示一种刺激直接引起某种反应的行为类型,是着重从神经系统来揭示行为的。S代表刺激;一代表神经系统的作用;R代表反应。

2.托尔曼的S→O→R行为模式:表示一种刺激并非直接引起某种行为,而是刺激通过有机体的中介作用而引起某种反应。S代表刺激;一代表神经系统的作用;O代表有机体;R代表反应。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态、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不同,因而刺激与反应之间有着不同关系。人对刺激的反应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同一刺激对不同的人引起相同的行为反应;②同一刺激对不同的人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这是由于人们的知识修养和知识状态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同一部电影,由于人们的文化素质、欣赏习惯、审美观不同,他们的反应就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完全对立。

3.勒温的B=f(P·E)行为模式:表示人们的行为是个人的人格所处的环境函数。B代表行为;f代表函数;P代表个人的风格;E代表人所处的环境。

这种行为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人的行为是随着个人风格与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也可能有不同的行为。

4.黎维特的行为模式:表示人的行为有三个基本概念,即人的行为是有原因的、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当人的行为达到目标时,人的行为的原因消失,行为的动机也就随着消失,行为也就终止。人的行为目标可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一般来说,生理的数量有限,相对说来也比较容易达到;心理的目标不仅数量多,而且受环境与个人价值观的影响而变化不定,也容易得到满足。这种行为的原因与动机是不容易消失的。二、健康人格及其标准

健康人格是具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是适应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的理性追求,个体表现于外、体现于内的整体精神面貌。健康人格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美的过程。健康人格本身具有层次之分。低层次的健康人格是指没有精神障碍,包括没有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第二层次的健康人格是指不仅没有人格障碍,而且能对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刺激做出良好并积极的适应。这是大多数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的健康人格,它包含着前两层内涵,同时还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等,即达到自我实现。

不同历史时期人格的表现和对健康人格的要求具有不同的特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也决定了在建构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不能脱离当今社会实践的基础。因此,明确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既要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又要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综观国内外人格心理学家的论说,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有: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健康人格的基本条件。

2.认知客观、准确。人格健康者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都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评价;主动地自我判断、自我教育;有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悦纳自我。

3.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在充满竞争的现代中国社会,人格健康者不守旧,敢于创新,敢于变革。

4.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快速变化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格健康者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较好的解决能力。

5.道德责任感。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人格中,品德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并处于核心地位。人格健康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爱人民,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理想与事业、爱情与家庭等方面的关系,表现出诚实正直、热忱勇敢、立志奋斗、谦虚谨慎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谦逊的美好德行等。

6.事业心和工作能力。人格健康者热爱工作、专注于工作。他们既注重未来的目标和使命,也重视现在的工作,具有奉献精神。

7.情绪调控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标志着人格的成熟程度。人格健康者情绪反应适当,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

8.人际关系融洽。人格健康者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9.意志坚强可控。人格健康者具有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坚强品格,有较强的自制力。

10.独立性和自主性。人格健康者能独立行事,不受别人的暗示,处事果断、坚决。

以上1~4侧重于人格的智能因素,5~8侧重于人格的情感因素,9~10侧重于人格的意志因素。这十个方面的和谐结合便是健康人格。三、健康人格行为方式的特征

行为方式是人们评价某人人格是否健康的最直接的表征。健康人格的行为方式与病态人格的行为方式相对而言,是指人们在适应和改造环境、在日常社会中的表现体现了健康人格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自我人格特点的、有结构的和有规则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型。

1.结构的统一性和规则性。完整而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处事原则、对事态度和活动方式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内在地由人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所决定。在此统一体中,各要素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往往在处事原则、对事态度和活动方式与风格上保持一致。

2.对现实的充分感知。健康人格个体在估计自己的反应和能力或解释周围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是十分现实、客观和全面的。健康人格行为方式的表现一般都有效能感和胜任感,能够按照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能够熟练地、创造性地从事和完成某些活动。

3.自知之明。健康人格在行为方式上善于调节自己的动机、行为目标、情感和情绪。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现状都有某些意识,并从不掩饰自己的重要情感和动机。

4.对行为随意控制的能力。健康人格在控制和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方面感到相当自信。偶尔他们也可能凭借冲动、感情行事,但他们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抑制自己侵犯他人的驱力;他们也可能依从或对抗社会准则,这是由人格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决定的,而不是来自不能控制的冲动。

5.自尊或认可。健康人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完善的,他们不仅对自我价值有一定的评价,而且能使自己感受到自己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同时,他们并不感到在团体或群体中被他人的观点所压服。

6.建立诚挚关系的能力。健康人格在其行为方式中体现出一种能够同他人形成密切而融洽的关系的内在力量。他们对他人的需要和情感十分敏感而尊重,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做出过分的要求。

7.效率和责任。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健康人格对自己能力的大小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充分地、恰到好处地运用自己的能力,满怀生活的热情,而不会勉为其难地去满足日常的要求。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力去完成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生就敢作敢为,具有勇于承担行为后果的社会责任。四、应对

(一)什么是应对

应对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它包括任何消除或减弱应激源的努力,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有意识或潜意识的、现实倾向的或非现实倾向的。而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

应对具有如下特征:

1.情境性。任何应对都是对情境中的内、外压力的反应。应对总是对压力情境做出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必然受到压力情境的调节。

2.过程性。应对经历了压力源作用、情境压力、认知和评价自己能力等资源、策略选择与应用、适应或不适应性反应等一系列动态的、发展的历程。

3.策略性。应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不同于压力作用下无意识的本能的防御反应的根本之处,在于个体有意识地认知评价内外环境压力和自己的应对资源,有意识地选择、应用应对策略,并在应对过程中调节和控制应对策略。

4.反映性。应对反映不同于压力反应,这是个体在内外压力作用下有意识地做出的认知、行为努力,即综合的反映活动。

5.中介调节性。从压力作用到应对反映,受到压力情境、应对策略、人格变量、认知评价变量等若干中介因素的制约调节。

(二)应对的功能及其策略

1.应对的功能。应对的功能可分为三方面:①采取直接的行动以消除或减少压力及增加处理压力的资源,称为问题取向的应对;②重新认识压力,以便易于处理压力,称为认知评估取向的应对;③处理由压力所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应对方式,称为情绪取向的应对。任何应对方式都是有价值的,它有赖于主客体间建构起来的关系和认知。评估标准的选择应与应对过程在时间上具有较高的接近性、与该应对过程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2.应对策略。

(1)积极认识压力。面对压力,要对其有明确的、积极的、辩证的认识。首先,在思想上要承认压力的存在。生活本身就处于压力之中,回避无济于事,明智的做法是不否认压力也不人为地去设置压力,更不搞压力扩大化。其次,在思想上接纳压力。当某事构成压力时,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要坚信事情总有解决方法。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这种动力会促使人的认识能力深化、才干得到增长、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

(2)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相结合。情绪定向应对以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为特征,与个体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例如,心理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到户外散步,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此外,还可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有效的慰藉和帮助。要建立和谐的家庭、社会、朋友和同事关系,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一旦遇到烦恼和不安,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倾诉和宣泄。

问题定向应对是指应对压力源,即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付诸行动。面对压力时,要明确压力事件,优先解决当前最大的压力事件,分析问题事件的来龙去脉,确认个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善于运用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自己寻找和重建曾经失去的自信心,并使之成为应对各种困难的有效手段。

只有把情绪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适时结合起来,才能在情绪正常疏导发泄的同时,及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带来的压力,从而冷静理智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明确自我效能,调整奋斗目标。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指人们对个人行动控制的知觉或信念。要根据自己能力大小,客观、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水平、能力、身价,切不可好高骛远,社会期望值和自我意识不能太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期望值越高,心理承受力越差。另外,在确定奋斗目标时要清晰、具体,这样向目标奋进时,随时可知道自己向目标靠近了多少,体会日益抵达成功的成就感。

(4)社会支持。拥有较多支持型社会联系(如配偶、朋友、亲属和团体成员)的人不易患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因为朋友和亲属能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能够提供信息、忠告、友谊,甚至能够提供财力或物质上的帮助,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无助感,增强对自己应对能力的信心。可是,社会支持是复杂的,朋友、邻居、亲戚和同事的支持行为有时可能会增加紧张程度。因此,支持和帮助的方法必须得体合适。五、利他行为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心理学家研究利他行为有两种取向:一种是对利他行为加以区分,将利他定义为一种只想给他人带来利益的行为,即行为者没有从中获得任何物质利益;而亲社会行为则是没有任何真正的助人目的,只有行为结果可能对他人有利,行为者甚至期望着一定的物质收益。另一种认为利他行为所包含的范围很广,诸如亲社会行为与助人行为都是利他的相关课题。

我们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相当于个人的损益而言的,行为者在助人过程中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限,假借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而助人则应当别论。同时,在评判利他行为时必须以公认的社会公德为标准而不违背社会公德。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①它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具有自择权利的;②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标的;③它不应该附带外在酬赏期望;④它包括利他者本身的损失成分。

(二)利他行为的种类

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1.从理论上看,可分为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他行为。前者以生物的自然选择为基础,是指一个有机体以其生存和繁殖为代价去增进另一个有机体的生存和繁殖;后者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是指一个体以其某种代价(负强化)对另一个体加以强化。

2.从机能范围看,可分为:①亲属性利他行为,即个体对自己的亲属表现出较少的自私性,更多的利他性;②互惠性利他行为,即个体在群体中与其他成员彼此合作,互惠互利;③平衡性利他行为,即人们保持社会稳定,避免冲突的行为。

3.从情景状态看,可分为:①紧急性利他行为,即在刻不容缓情境中的求助行为;②急需性利他行为,即他人处于不利状态,需要援助,但并非万分火急情境下的助人行为;③惯常性利他行为,即经常性地助人,每次行动的代价可能不大,但积累效应却相当大的行为。

4.从行为动机看,可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前者的利他行为是有自我的动机(如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或提高自我价值感,或图日后他人的报答)所驱使的;后者的利他行为完全是无私地为他人的幸福而做出的。

(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要研究利他行为必然要讨论和分析它的影响因素。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产生的,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主要把它们归纳为利他者、情境、受助者和社会文化四种因素。

1.利他者。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包括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

认知归因是利他行为的中介因素,当人们认为困难是他人自己无法控制的就会给予帮助,反之则不给予帮助。例如,人们更愿意去帮助身有残疾的人,而不是去帮助一个喝醉酒的人。维纳指出,人们主要通过认知归因来决定是否实施利他行为。

公平动机也会影响利他行为。从长远观点来看,一切都应当是公平的,现在自己做出利他行为,帮助他人,将来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一样也会有人来帮助自己。人们就是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做出利他行为的。

(2)情绪因素。研究发现,个体当时的主观情绪能够影响他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心情愉快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

实验证明,利他行为有助于改善人的情绪状态。利他者往往在助人后有快乐的感觉,能够得到自我肯定和满足。利他也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奖赏,人们做好事所体验到的快乐情绪会使原来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得到中和。但是,最近研究表明,当人们过分关注自我的内心情绪体验时反而难以给予他人帮助。

(3)移情。利他行为是以对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的移情为前提的,因而移情必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移情是对他人情感的知觉、体验和分享,是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并跟随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巴特森认为,移情被有目的地引发就能够产生利他行为。当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时,他就能够将心比心产生助人行为。

(4)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实验证明,一般来说年龄和利他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教育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利他行为也逐渐增加,但年龄和利他行为也并非是必然的相应关系。以往的实验证明,性别差异不影响个体的利他倾向。由于体质差异,一般要付出较大体力的利他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往往由男性完成。但是,由于女性通常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因而女性的利他倾向比男性要强一些,女性更加倾向于帮助依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的人。

此外,在西方国家,宗教信仰能够助长信徒的利他行为。有研究表明,宗教信仰虔诚的学生比不虔诚的学生为社会大众自愿提供服务的时间更多,也更加关心社会。

2.情境。

(1)研究旁观者效应的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认为,“他人在场”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即由于他人在场即旁观者而抑制了人们的利他救助行为。旁观者效应主要有观众作用、示范作用和责任分散作用。

观众作用:他人作为观众使得个体在采取行为时会产生更多的顾虑,担心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担心自己行为不当尴尬丢脸,担心遭到他人取笑,所以容易犹豫不决,从而抑制了利他行为。

示范作用: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犹豫不决或者情形不明难以判断时,个体就会参照旁观者的行为来帮助自己做判断,并采取和旁观者一致的行动,旁观者此时起了示范作用。研究表明,人们关于情境的解释很大一部分依赖于他人的反应。

责任分散:有研究证明,独自一人时更可能提供帮助,在场人数越多,个人助人的可能性越小。因为在场人数越多,分摊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