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國家預算與預算管理
第一節國家預算的界定
一、國家預算的內涵1、國家預算的定義。國家預算是具有法律規定和制度保證,經法定程式審核批准的各級政府年度財政收支計畫。2、國家預算的組成。國家預算是由單位預算逐級匯總成為部門預算,再將各部門預算等匯總後而形成的各級政府預算。3、國家預算的範圍。比政府預算和公共預算的範圍更加寬泛。4、國家預算同國家財政具有內在的聯繫二、現代國家預算的成因
(一)中外國家預算形成的直接原因1.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國家預算萌芽於國家財政的初步發展(1)缺乏統一的財政收支計畫。(2)國家財政收支的決定未經法定程式和手續。2.西方預算產生具有內生性:西方現代國家預算的產生於新興資產階級的經濟鬥爭,財政支出大量增加,除增稅外,還舉債。經濟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始出現,商品貨幣關係也逐漸發展起來政治上:政治統一和中央集權的趨勢,國家統治機關的強化軍事上:常備軍的建立,對外擴張3.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預算形成:起因於新政、改革和外債的壓力4.新中國的國家預算因新民主主義奪取國家政權而產生(二)現代國家預算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國家預算產生的根本原因2.加強財政管理和監督是國家預算發展的決定性原因。三、國家預算的基本特徵
國家預算作為一個獨立的財政範疇,是國家財政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從國家預算的產生到發展為現代國家預算,其內涵不斷得到完善和充實,並形成其區別於其他財政範疇所特有的共性。(一)計畫預測性(二)法律性(三)集中性(四)統括性(五)年度迴圈性。(六)公開性。四、國家預算的組成系統
(一)國家預算按政府級次分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二)國家預算按照收支管理範圍分為財政總預算、部門預算和單位預算五、國家預算的功能
(一)國家預算是國家分配資金的主要手段(二)國家預算集中我國財政的主要財力(三)國家預算是為公共商品配置資源的重要工具(四)國家預算是以計畫為基礎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杆(五)國家預算綜合反映和監督經濟運行狀態第二節國家預算管理概要一、國家預算管理的概念國家預算管理是國家依據法規對預算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進行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等活動。1.國家預算管理的主體是國家。2.國家預算管理的對象是國家預算資金運動的過程和結果。3.國家預算管理的依據是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特別是《預算法》。二、國家預算管理的地位1.國家預算管理在財政管理中處於主導地位。2.國家預算是綜合財政計畫的組成部分。3.國家預算是各項財政收支的樞紐。三、國家預算管理的原則1.預算收支管理的共同原則是依法理財
2.預算收入的管理原則是發展經濟、公平負擔。3.預算支出的管理原則。一是量入為出的原則;二是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原則。4.預算收支關係的原則是平衡原則第三節國家預算管理程式和方法
國家預算是有計畫地管理財政收支的工具。財政部門在預算組織協調和監督工作中,將預算計畫管理方式貫穿於預算資金籌集、分配和使用的始終,並通過預算工作程式和手段來實現。一、國家預算管理程式的構成環節(一)預算編制前的準備工作(二)編制預算(三)執行預算(四)編制決算二、國家預算環節的相互分離機制
1.成立專職預算編制機構2.成立預算審核機構3.成立總預算執行機構4.建立專職監督與業務處日常監督相結合的雙重監督機制,實現對預算編制、執行全過程的監督三、國家預算編審程式
1.單位、部門提出概算。由單位、部門自下而上向財政部門上報編制預算建議數。2.財政下達預算指標。財政部門與有預算分配權的部門審核部門預算建議數後自上而下按預算級次下達預算控制數或預算指標。3.編制匯總預算。單位、部門根據預算控制數編制本單位、本部門預算後自下而上匯總後報送財政部門。4.審批預算四、標準預算週期制度標準預算週期將每一個預算管理週期從時間序列上劃分為三個標準階段,即“預算編制階段”、“預算執行與調整階段”、“決算與績效評價階段”;每一階段具有一定的時間跨度,從預算編制開始到決算完成大約為30個月的標準週期(一)提前安排預算的編審時間(二)細化國家預算的編制內容五、國家預算編制的方法
(一)績效預算績效預算強調預算支出效益,重視預算執行。績效預算是以專案的績效(效益)為目的,以成本為基礎而編制的預算。(二)設計規劃預算(板書)設計規劃預算是盡可能把投入成本和產出結果相聯系來安排預算的一種方法。1.確定方案的目標。預算方案的目標實際上是指該方案提供的公共商品的效用。2.方案擇優,提供動用資源的資訊。評估現行方案與目標有關的效率。3.對預算計畫方案進行系統的、長期的評價。
第四節國家預算管理的目的
一、完成國家預算收支任務二、提高國家預算的效率(一)配置的效率(二)生產和管理效率(三)配置效率和生產、管理效率的統一討論新浪財經訊北京時間2008年10月2日上午9點16分,美國參議院以74票對25票通過了布希政府提出的7000億美元新版救市方案。該方案最早於北京時間週六淩晨提交表決。在多方斡旋之下,救市方案作出修訂,增加了一些減稅措施以及將聯邦存款保險金額的上限由目前的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該方案獲得參議院批准後,將有望於北京時間週六淩晨提交眾議院表決討論中新網10月3日電綜合報導,美國眾議院繼參議院當地時間2日通過新的救市方案後,再次開會辯論救市方案,議員陸續發言,預計眾議院在當地星期五(3日)會進行表決。屬於民主黨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通過方案很重要,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數以百萬計美國民眾的夢想都會化為烏有,她對救市方案獲得眾議院通過感到樂觀。但在國會門,有示威者抗議,反對政府用公款挽救金融機構,他們派人扮財長保爾森,以及在街頭做諷刺的話劇。美眾議院曾經在星期一否決布希政府提出的舊救市方案,但政府之後修訂了方案,延長企業及個人的減稅計畫,以及把銀行存款保險金上限,由10萬美元增加至25萬美元。美總統布希星期四會見商界領袖時,再次促請眾議院聆聽國民的聲音,通過新的救市方案。他又警告,緊縮的信貸有可能令小型企業倒閉,將會影響美國的雇員及家庭,已經超出了金融市場的範圍,他有信心方案可以挽救這次經濟危機。討論
2008年10月02日
10:5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日電綜合報導,在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1日投票通過了修改後的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後,美國總統布希當天表示,美國經濟“要求”眾議院也通過新救市方案。布希在一份聲明中稱:“美國人民希望——而且我們的經濟也要求——美國眾議院本周能通過這份好方案,並將它送到我的桌子上。”布希還表示,相信眾議院的兩黨議員們會支持該方案。據報導,美國眾議院最早將於當地時間週五就新救市方案進行表決。媒體稱,該新方案在眾議院將面臨怎樣的命運,現在還難說。美國眾議院為何對布希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說不美國眾議院為何對布希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說不9月29日,反對政府金融救援計畫的民眾聚集在華爾街,抗議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去救助岌岌可危的金融巨頭。這名男子胸前的標語牌上寫道:“該緊急救助的是老百姓,而不是銀行
救市計畫倉促存明顯漏洞
美國眾議院對政府的宏大救市計畫說“不”的背後,顯然存在複雜的民意基礎與政治考量。
原因1:
救市計畫倉促存明顯漏洞
救援方案被否,反映了美國政府推出大規模救市預案的倉促與不足。自從只有3頁內容的救市方案一出臺,就引發了美國民眾對政府如此大規模救市效果的擔憂。從美國政府對次貸引發的多輪救市措施看,政府階層始終沒有擺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急性思維,多輪救市基本是“創可貼”式的應急措施。同樣,7000億美元救市計畫顯然也存在明顯漏洞,被民眾普遍詬病的地方有:財政部干預權太大、被救助銀行無須付出代價、救援資金來源不明、救助未惠及普通納稅人。正是在這種質疑的聲音中,政府與國會進行了反復磋商,方案內容也由最初3頁激增到106頁。
大多“草根選民”反對計畫大多“草根選民”反對計畫
救援方案被否,充分反映了美國“草根選民”對政府拯救華爾街做法的反對聲音。
綜觀表決結果,眾議院以228票對205票否決了計畫。其中,超過2/3的共和黨議員投反對票,民主黨議員這一比例約為40%。反對票中,共和黨議員占133票。現在距11月初總統選舉和國會改選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謀求連任的議員面臨救市計畫支持者與反對者的雙重壓力。
一方面,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救市計畫遭遇不少美國民眾反對。9月24日,《今日美國》和蓋洛普的民調顯示,只有22%的美國人贊同救市計畫;56%的人對此持反對意見,認為還有更好的方案解決危機。很顯然,眾議院所代表的民意,否決的是目前的不完備方案,但並非救市方向。美國民眾潛在的看法是:從救助計畫中受益的不僅是華爾街,還要有普通的納稅人,這也就是為何122名美國經濟學家聯名致信國會反對該救市計畫的潛臺詞。美聯社說,民主、共和兩黨議員投票前幾天內收到無數信件、電子郵件、電話和傳真,資訊只有一個:不要為華爾街機構高級管理層冒險投機失敗所致的金融動盪“埋單”。大多“草根選民”反對計畫
另一方面,對政壇影響巨大的特殊利益集團積極遊說國會、施壓議員,希望早日批准救市計畫。美國商會和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等機構或團體明確表示,它們將視救市計畫表決為一次關鍵投票,根據議員投票立場決定對他們的支持。
民意分歧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尋求連任的眾議員們。美國麥克拉奇報業集團記者戴維·萊特曼認為,許多議員面臨兩難境地,即明知應出力化解危機,卻不清楚這一救市計畫會否奏效,或者可能帶來不利於自己選情的結果。
大多“草根選民”反對計畫
對國會議員來說,在捍衛大眾利益問題上展現強硬立場,歷來是重要的競選手段。9月29日眾議院的228張否決票,事實上代表了議員身後所屬選區的選民態度。對此,美聯社評論稱,在眾議院,金融市場的迫切需求最終輸給了選民反對、黨派之爭以及選舉年政治。
部分議員抵觸政府干預市場
原因3:
部分議員抵觸政府干預市場
救援方案被否,還反映了某些議員對政府大規模直接干預市場行為的抵觸。在美國,“市場至上”的自由經濟理念根深蒂固。針對政府實行自19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規模最大的國家干預措施,美國一些保守議員頗為不滿。有美國經濟學家評論稱:“對許多共和黨人來說,政府干預自由市場的規模是他們不樂於見到的。所以,議案遇到麻煩,是政治因素和原則問題相結合的結果。”
救援方案被否,還充分體現了美國政策決策出臺的滯後性特點,體現美國式民主的分權體制,使得任何重大決策從來都要經歷多輪制衡的過程。
失敗代價失敗代價
不救市將陷“經濟9·11”
美國納稅人損失會更大
目前,對救市前景的擔憂讓整個市場不寒而慄。
一方面,信心缺失使美國乃至全球股市跌得慘不忍睹。美國伊頓—萬斯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麥金托什認為,雖然政治因素很大程度上導致計畫遭否,但市場確實需要一項救市方案。美國金州大學阿傑諾商學院院長特裏·康奈利說,缺少救市計畫,美國經濟將經歷長久陣痛。康奈利甚至把國會不能通過救市計畫的前景比作一場“經濟9·11”。失敗代價
另一方面,否決7000億美元救市計畫,不意味著美國納稅人能就此省去巨額“埋單”費用。相反,“價碼”可能更高。
美國《時代》週刊記者賈斯廷·福克斯說,事實上,美國納稅人已經被華爾街機構綁入一場金融漩渦中。時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財政部和聯邦儲蓄保險公司等金融監管機構仍在努力避免一起又一起金融倒閉事件,它們所動用的是納稅人數以10億計美元資產。
以最近美聯銀行與花旗集團合併為例,為推動合併事宜儘早啟動,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同意與花旗集團共同承擔總額3120億美元的貸款組合風險。一旦出現呆壞賬,花旗集團承擔最初420億美元損失,而剩餘部分將全部由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基金承擔。歸根到底,這一風險仍然由納稅人承擔。
(新
華)
國會尋求修改辦法
據新華社電
美國眾議院9月29日投票否決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援計畫,迫使國會和白宮高級官員著手修改計畫,以吸引那些不願配合的眾議員。
眾議員“休想回家競選”
美國總統布希當天晚些時候說:“我們的計畫大,是因為我們面臨的問題大。我們的策略是直面當前經濟形勢,我們將制定能使我們繼續前進的戰略。”財政部長保爾森也表示,政府不會放棄救援計畫,會用一切可行手段保護金融系統和美國經濟。
國會領袖和白宮官員目前正尋求這一計畫的修改辦法。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霍耶發誓,眾議員休想回家投入尋求連任的競選,“直至這件事得到解決”。他和眾議院少數黨督導員、共和黨人布蘭特還提議,參議院可先行就計畫投票,然後再轉給眾議院。但參議院領袖似乎無意於計畫在眾議院的命運明朗前貿然投票。
麥凱恩被逼進“死胡同”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9月24日宣佈暫停所有競選活動,一頭紮進這項金融救援計畫,使自己與計畫緊緊捆綁。美聯社稱,救市計畫遭眾議院否決,使麥凱恩走進“政治死胡同”,而他只有5個星期時間找到出路。
前景分析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會
最終將通過救市計畫
全球市場反應將影響國會立場
前景分析眾議院定於10月2日再次討論金融救援計畫。參議院10月1日將就這一計畫展開辯論,或許對眾議院的後續討論產生影響。
關於救市前景,一些市場和政治分析師仍然認為國會將最終通過相關方案。路透社說,一方面,財政部長保爾森可能修改現有計畫,爭取更多議員支持;另一方面,支持計畫的議員也可能以滿足黨內少數“搖擺”議員要求的方式增加支持票。
值得一提的是,9月29日的表決結果為228票對205票,如有12人轉變立場即可改變結果。而在美聯社分析的19名“搖擺”議員中,13人投下反對票。
前景分析為讓一些反對計畫的議員在最後關頭改變主意,9月29日眾議院表決採取公開方式並逐人唱名。不過,少數議員選擇到最後一刻才表明態度。當多數共和黨議員投出反對票、計畫遭否前景明朗之後,一些面臨改選壓力的民主黨議員也投出反對票。
英國《泰晤士報》資深編輯傑拉爾德·貝克認為,全球市場一兩天內的反應可能對美國國會是否通過救市計畫產生重要影響。如果美國股市一跌再跌,進而引發全球股市暴跌,那麼,最終決定表決結果的十幾名“搖擺”議員所承受的壓力將大增,通過計畫的前景相對樂觀;如果全球金融市場能在1天內恢復穩定,那麼美國國會對救市計畫所持的立場可能更加強硬。
第二章國家預算收支分類的管理第一節國家預算收支分類第二節國家預算收支的測算方法第一節國家預算收支分類
一、國家預算收支分類的原則
1、全面準確的原則2、規範細化與力求簡化相結合的原則3、國際可比性的原則4、穩定與可變性結合的原則二、我國預算收支科目的設置
國家預算收支的具體分類在國家預算收支科目中作統一規定。國家預算收支科目是國家預算收支科學劃分的綜合總分類,是編制預算、執行預算以及編制決算的工具,也是一項重要的預算管理制度。國家預算收支科目由財政部統一制定,預算科目分為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兩列”,各列按包括範圍的大小及管理的需要又分為“五級”,由大到小依次劃分為“類”、“款”、“項”、“目”、“節”;“類”下分設若干“款”,依此類推。國家預算收支科目概括了預算收支的全部內容,五級科目之間逐級相聯,前者是後者的概括和匯總,後者是前者的具體化和補充,形成一個完整的分類體系。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和預算管理的需要,我國每年都會對預算收支科目進行調整、修訂。二、我國預算收支分類體系的改革
1、國家預算收支分類改革的原因(1)分類體系混亂,口徑複雜,科目內容重複交叉多,造成多頭管理(2)科目粗,給審查和批復預算造成困難2、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思路(1)擴展政府預算收支分類的涵蓋範圍(2)採用國際通行的政府預算收支分類體系三、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主要內容第一、對政府收入進行統一分類、全面、規範、細緻地反映政府各項收入第二、建立支出功能分類體系,更加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項職能活動第三、建立支出經濟分類體系,全面、規範、明細地反映政府各項支出的具體用途四、我國現行政府收支科目體系(一)收入分類科目101.稅收收入102.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03.非稅收入104.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105.債務收入110.轉移性收入(二)支出功能分類201.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202.外交203.國防204.公共安全205.教育206.科學技術207文化體育與傳媒208.社會保障與就業209.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10.醫療衛生211.環境保護212.城鄉社區事務213.農林水事務214.採掘電力資訊等事務215.交通運輸事務216.糧油物資儲備及監管事務228.國債事務229.其他事務230.轉移性支出(三)支出經濟分類科目301.工資福利支出302.商品和服務支出303.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304.對企事業單位的補助305.轉移性支出306.贈與307.債務利息支出308.債務還本支出309.基本建設支出310.其他資本性支出311.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399.其他支出第二節國家預算收支的測算方法
一、國家預算收支的測算步驟:分兩步:二、國家預算收支的測算方法(一)基數法(二)係數法(三)定額法(四)比例法(五)綜合法(六)因素推演法(七)標準收支法第三章機構預算的編制與管理第一節機構預算的管理內容和方法第二節單位預算的編制與管理第三節部門預算的編制與管理
第一節機構預算的管理內容和方法一、預算支出的內容(一)機構預算支出按用途劃分(二)機構預算支出按對象劃分二、單位的定員定額管理制度(一)定員(二)定額2.定額的類型(1)經費定額按其範圍的大小可以分為綜合定額、單項定額和擴大衡量定額。(2)按定額的性質分為收入定額和支出定額(3)按定額的計量標準分為貨幣定額和實物定額(三)我國定員定額管理存在的問題1.人員管理粗放型。2.定額標準缺乏科學合理性。(四)定員定額標準的制定方法1.充分準備基礎性資料2.細化量化支出內容3.共性支出標準按人員制定綜合定額。4.不同支出按定額分類分檔核定5.開支標準的確定以國家規定為主,實際支出為輔。定額標準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國家政策調整等相應進行調整,以保證定員定額第二節單位預算的編制與管理一、行政單位預算的編制與管理(一)行政單位預算管理方式財政部門對行政單位實行“收支統一管理,定額、定項撥款,超支不補,結餘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二)行政單位預算的編制1.行政單位收入預算的編制行政單位收入預算指預算年度取得的各項收入以及用於各項支出的情況。行政單位在編制預算時,應按規定合理劃分不同類型的收入,將應列入預算的各項收入全部列入預算,不得遺漏,但沒有收入數額的專案可以空置2.行政單位支出預算的編制行政單位支出預算包括經常性支出(含預算外資金支出);專項支出(含預算外資金支出)和自籌基本建設支出等項內容。支出預算要在合理分類的基礎上根據要求分別編列3.行政單位預算編制要堅持收支平衡的原則,並按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原則安排各項支出,即在保證人員支出和開展公務活動必不可少的開支的前提下,統籌安排其他各項支出,用於職工待遇方面的支出,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三)行政單位預算報表二、事業單位預算的編制與管理(一)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辦法國家對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或上繳),超支不補、結餘留用”的預算管理辦法。(二)事業單位預算的編制內容和方法要綜合運用基數法、因素分析法、定額法編制事業單位收支預算,使事業單位預算切合實際,利於操作,切實發揮預算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積極作用。三、單位預算的核批財政部門核批復單位預算。一般只核批到主管部門,具備條件的,也可以直接核批到具體單位。財政部門在核批單位預算時,對單位預算外資金收支計畫要予以批復。第三節部門預算的編制與管理一、部門預算的含義(一)部門預算的定義部門預算是由政府各部門編制,經財政部門審核後報立法機關審議通過的、反映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預算。部門預算以部門為依託,一個部門一本預算,將預算落實到每一個具體部門(二)部門預算的特點二、實行部門預算的必要性(一)傳統按功能編制預算存在的弊端1.部門沒有一本完整的預算。2.預算編制粗糙,缺乏部門內部責任機制和外部有效的監督機制。3.預算編制缺乏科學、必要的定員定額標準。4.預算資金分配權分散。5.預算約束軟化。(二)部門預算具有內在的優點1.克服代編預算的方式。2.統一預算分配權。3.調整了預算批復的主體,有利於及時批復預算。4.嚴控年初預留機動財力,減少機動權,防止二次預算。5.提前了預算編制的時間。三、部門收支預算的編制(一)部門收支預算的編制要求(二)基本支出預算的編制(三)專項支出按專案預算編制四、部門預算表格1.收支預算總表。反映部門年度一般預算的總體情況。2.收入預算總表(按單位)。3.支出預算總表(按單位)。4.支出預算總表(按科目)。5.財政撥款支出預算總表(按科目)。6.收入預算表。7.支出預算表。8.人員經費支出預算表9.公用經費支出預算表。10.行政事業專項支出預算表。11.基本建設支出預算表。12.其他生產建設性支出預算表。13.事業發展支出預算表。14.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15.預算外資金支出預算表。16.納入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表。17.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其他預算外資金收入預算表。18.單位人員情況基本數字表。第四章政府預算的編制與管理第一節政府預算的編審第二節政府預算的編制形式第三節政府預算收支的測算第一節政府預算的編審
一、中央預算的編審1、中央預算含義它由中央各部門和直屬單位的預算組成,包括中央級的行政單位預算、事業單位預算以及與中央預算收支有關的企業財務等,還包括地方上解的收入數額和中央對地方返還或者給予補助的數額。2、中央複式預算的編制要求3、中央預算的編制內容4、中央預算的審批二、地方預算的編審(一)地方預算的構成(二)地方預算的編制要求(三)地方預算的審批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本級總預算草案及本級總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批准本級預算和本級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地方各級政府預算草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後,為當年本級政府預算。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自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本級政府預算之日起30日內,批復本級各部門預算。地方各部門應當自本級財政部門批復本部門預算之日起15日內,批復所屬各單位預算。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預算,非經法定程式,不得改變。三、國家預算的彙編
(一)各級政府預算表格(二)國家預算的彙編方法財政部審核中央各部門的預算草案,編制中央預算草案;匯總地方預算草案,彙編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財政總預算是部門、單位預算的綜合,從而形成完整的國家預算體系。第二節政府預算的編制形式
一、單式預算與複式預算(一)單式預算1、單式預算定義2、單式預算的優點3、單式預算的缺點(二)複式預算1、複式預算定義2、複式預算的優點3、複式預算缺點4、複式預算組成:通常劃分為經常預算和資本預算兩個部分1)經常預算。主要反映政府一般行政上的經常性收支專案,主要用稅收收入籌集收入來滿足經常性支出,收方以各項稅收為主,支方為各種公共服務方面支出,以及政府行政經費支出。體現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國家機器職能,也是一國政府的最低活動界限。經常預算一般不能有赤字,否則意味著政府財政收入陷入極度困境,以至於最基本支出均無法滿足。2)資本預算。反映政府的資本投資,即通過借款籌措資金而獲得社會新生產的資產。其中,收入反映政府投資及財產出售收益、經常預算結餘收入以及收不抵支時的借債收入;支出包括為取得新生產的資產而發生的支出——該支出是該期全國總投資的一部分,折舊備抵和以前生產的資產——這部分資產並不影響生產總量,但涉及政府資產的定期估價;資本預算還可包括外援二、我國的複式預算(一)1992年的複式預算(二)我國複式預算的目標模式1、改革目標2、公共預算的內容和管理3.社會保障預算4.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第三節政府預算收支的測算
一、政府預算主要收入的測算(一)稅收收入的測算1.商品勞務稅收入的測算方法(1)稅收計征法(2)產量定額法
(3)產值係數法(4)綜合法(5)係數法2.所得稅收入的測算第一,年度應計所得稅的測算測算公式:預計應稅所得額還可按銷售收入測算。其計算公式為:第二,年度企業所得稅入庫數的測算測算公式:.3.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的測算國有資產經營收益以企業利潤為基礎。企業利潤分配按稅利分流辦法核算,企業實際上繳按承包任務算帳。按比例上繳的企業上繳利潤=企業稅後利潤預計額×利潤上繳比例定額遞增上繳的企業上繳利潤=稅後利潤定額上繳數(1+遞增上繳比率)若該企業為國家參股的股份制企業,計算出的國家應得持股份分紅,即為該企業應上繳的利潤收入。由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盈利水準不同,經濟指標各異,國有企業利潤的測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是按工業部門、流通部門、交通部門等分別進行測算。二、政府預算主要支出的測算(一)
基本建設支出的測算1.基本建設撥款額的測算基本建設撥款,即由國家預算安排的建設部門、建設單位為完成計畫年度建設工作量的無償撥款。它是指完成當年基建工作量,並考慮工程跨年度連續進行的因素,需要國家預算支出多少錢。從一個具體工程專案來測算當年基建支出額2.基本建設貸款額的測算基本建設貸款,即國家財政預算交由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對納入國家計畫的基本建設專案發放的投資性貸款,實際上是國家預算運用信用方式進行的建設投資(二)事業支出的測算1.科教文衛事業費的測算一是基數法。計算公式為:計畫年度經費支出=上年經費支出預計執行數±影響因素的增減數二是單項定額測算法三是綜合定額測算法。公式為:事業經費=事業發展基本數字×綜合預算定額四是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法。文教事業單位定員定額制度較健全,其經費的現行測算方法一般是“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2.工交流通事業費的測算具體測算工交事業費支出應分行業或部門,以報告年度支出數剔除一次性支出的餘額為基數,再按前述因素確定增長幅度或另行增加一部分支出。其測算公式為:計畫年度工交流通事業費=(上年支出數-上年一次性支出)×(1+增長率)(三)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的測算1.撫恤事業費的測算。2.離休退休退職費的測算3.財政部門對經常性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的測算是根據基本數字和開支標準,結合歷年開支情況和計畫年度的方針政策進行的。4.社會福利救濟事業費的測算。民政部門舉辦福利事業經費可按工作人員數和各項開支定額分別計算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5.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四)行政管理費的測算1.行政管理費的影響因素(1)人員編制數。預算人數是政府核定的行政編制人數。其計算公式為:計畫年度平均人數=(年初實有人數+本年新增人數-本年新減人數)÷12(2)主要開支內容的標準。行政管理支出的內容、開支標準都有具體規定,其中主要影響因素:一是工資、補貼調整情況。工資補貼調整有政府統一調整和自動調整,職工工齡工資每年定額增加。二是郵電、交通收費標準的變化情況。三是設備購置費、修繕費開支情況。2.行政管理費的測算方法公式為:行政經費預算支出=基本數字×支出定額第五章國家預算執行的管理第一節國家預算執行概述第二節國家預算收入執行環節的管理第三節國家預算支出執行環節的管理第四節國家預算資金出納環節的管理第五節國家預算執行中組織平衡第六節國家預算執行的資訊系統
第一節國家預算執行概述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2008年03月06日(兩會授權發佈)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5日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
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51304.03億元,比2006年增加12543.83億元,增長32.4%,完成預算的116.4%。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7738.99億元,地方本級收入23565.04億元。全國財政支出49565.4億元,增加9142.67億元,增長22.6%,完成預算的106.6%.中央財政收入28589.49億元,增加7345.6億元,增長34.6%,完成預算的117.1%。其中:中央本級收入27738.99億元,地方上解收入850.5億元。中央財政支出29557.49億元,增加6064.64億元,增長25.8%,完成預算的110%。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1445.04億元,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支出18112.45億元。另外,安排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032億元以備以後使用。中央財政赤字2000億元,比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的2450億元減少450億元。2007年末中央財政國債餘額52074.65億元,控制在年度預算限額53365.53億元以內。地方財政收入41677.49億元,增加9872.46億元,增長31%,完成預算的114.9%。地方財政支出38970.86億元,增加7752.26億元,增長24.8%,完成預算的107.4%。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結轉和結餘2706.63億元。2007年預算執行和財政運行主要情況如下全國財政收入快速增長。2007年,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全國財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全國財政收入比預算超收7239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超收4168億元。中央財政超收收入除依法增加有關支出外,主要用於辦關係民生的大事、辦建立機制制度的事。一是根據現行財政體制和制度規定增加安排支出1014億元。二是改善民生和加強薄弱環節增加安排支出1437億元。三是進一步增強財政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安排1717億元.財政宏觀調控進一步加強財政宏觀調控進一步加強。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認真落實加大“三農”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等措施的基礎上,及時完善穩健財政政策有關措施,並與其他政策協調配合,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較大幅度地削減財政赤字,優化中央建設投資結構。實施緩解流動性過剩的財稅措施。調整完善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財稅措施。強化支持節能減排的財稅措施。大力支持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度加大。大幅增加涉農補貼資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支持抗災救災和扶貧開發,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以上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各項支出合計4318億元,增加801億元,增長23%。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推動教育事業發展。中央財政用於教育支出1076.35億元,增長76%。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央財政用於醫療衛生支出664.31億元,增長296.8%。支持社會保障和就業等工作。中央財政用於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303.16億元,增長13.7%。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央財政支出383.7億元,支持實施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政策。建立廉租住房制度。中央財政安排51億元,各地也相應加大了投入,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促進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加強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財稅改革穩步推進財稅改革穩步推進。轉移支付制度進一步完善。2007年中央財政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財力性轉移支付達到7092.9億元,增加1933.2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2505億元,促進了地區間財力均衡分配。稅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預算制度改革逐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財政管理和監督繼續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繼續強化。增加預算編制時間,規範預算編報程式,預算編制管理進一步強化。加強預算執行工作,完善有關制度措施,預算執行效率不斷提高。財政監督成效明顯,共查出各種違規違紀資金569億元,挽回損失215億元,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過去的五年,財政工作呈現新的面貌
財政實力不斷壯大。2003-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累計約17萬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加10萬億元,年均增長22.1%;全國財政支出累計約17.7萬億元,比上一個五年增加9.6萬億元,年均增長17.6%。
財政宏觀調控作用有效發揮。根據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由積極的財政政策轉向穩健的財政政策,較大幅度地削減中央財政赤字,及時、有針對性地完善調控措施,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過去的五年,財政工作呈現新的面貌財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顯著。2003-2007年,全國財政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方面的支出累計達到2.43萬億元、6294億元、1.95萬億元和3104億元,分別比上一個五年增長1.26倍、1.27倍、1.41倍和1.3倍。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累計達到1.6萬億元。
財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全面取消,農村稅費改革順利轉入農村綜合改革新階段。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稅收制度進一步健全,各項預算制度改革繼續深化,財政體制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財政管理和監督不斷規範。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以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逐步加強,依法理財深入推進,財務會計制度進一步健全,財政監督機制不斷完善,財政管理資訊化建設步伐加快
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
2008年預算主要指標安排如下:全國財政收入58486億元,比2007年執行數增加7181.97億元,增長14%。其中:中央本級收入31622億元,增長14%;地方本級收入26864億元,增長14%。全國財政支出60786億元,增加11220.6億元,增長22.6%。其中:中央本級支出13205.2億元,增長15.4%;地方本級支出47580.8億元,增長24.8%。
中央財政收入安排情況主要是:國內增值稅13400億元,增長15.5%;國內消費稅2470億元,增長11.9%;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6855億元,增長11.4%;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5750億元,增長2%(賬務上作沖減收入處理);營業稅225億元,增長11%;企業所得稅6430億元,增長13.9%;個人所得稅2030億元,增長6.2%;印花稅1945.15億元,與2007年持平;關稅1600億元,增長11.7%;非稅收入1439.85億元,增長5%中央財政支出安排情況主要是:教育支出1561.76億元,增長45.1%;科學技術支出1133.98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761.6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4.2%;醫療衛生支出831.58億元,增長25.2%;環境保護支出1027.51億元,增長31.4%;農林水事務支出1450.49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7.2%;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包括安全生產、糧棉油等重要物資儲備、解決政策性糧食財務掛賬本息等方面的事務)支出3373.24億元,增長38.9%;國防支出4099.4億元,增長17.7%;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655.4億元,增長14.3%,其中國內外債務付息1235.66億元,增長24.4%;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財力性轉移支付12317.81億元,增長12.8%
2008年中央財政支出重點安排和主要財稅政策如下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著力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加強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把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和促平衡有機結合起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努力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一是適當減少財政赤字和國債資金規模。安排中央財政赤字1800億元,減少200億元(比上年預算赤字減少650億元),預計占GDP比重下降到0.6%。中央建設投資安排1521億元,增加177億元。二是促進經濟結構優化。三是發揮財稅政策穩定物價的作用。繼續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切實加強資金保障,採取相關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鞏固、完善和強化各項強農惠農財稅政策。堅持把支持“三農”作為預算安排和財政工作的重點,突出加強農業基礎,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央財政安排用於“三農”各項支出合計5625億元,增加1307億元,增長30.3%。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大力支持農業生產發展,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多管道增加“三農”投入。大力支持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建設。一是保障優先發展教育。中央財政安排用於教育支出1561.76億元,增長45.1%。二是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央財政安排用於醫療衛生支出831.58億元,增長25.2%。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央財政安排用於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761.6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4.2%。四是幫助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資金來源管道積極籌措資金,落實對廉租住房建設等方面的稅費優惠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中央財政安排資金68億元,增加17億元。五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六是促進公共安全建設。加大對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的支持力度。一是促進科技創新。增加對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投入,安排147.6億元,增長24%。二是支持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中央財政安排節能減排資金270億元,增加35億元,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中西部地區污水管網、污染減排監管體系等建設。推進各項財稅改革。一是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制度。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財力性轉移支付8467.02億元,增加1374.17億元,增長19.4%。安排獎補資金440億元,增加100億元,調整和完善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激勵約束機制,研究建立縣鄉最低財政支出保障機制。二是積極推進稅收制度改革。推進資源稅制度改革,實施新的耕地佔用稅條例,研究統一內外資企業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調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減輕低收入者負擔。三是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四是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中央財政安排150億元,大力支持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並以此為突破口,加強清理化解鄉村債務。五是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調整收入分配格局,促進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六是支持深化金融等體制改革。切實代行好國有金融資產出資人職責,積極穩妥推進中國農業銀行等重點國有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推動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轉型。大力支持投資體制等改革
堅持依法理財,強化科學管理確保圓滿完成2008年預算為確保圓滿完成2008年預算,將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全面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規範預算管理。(二)加強收入征管。(三)強化支出管理。(四)完善財政法制。(五)嚴格財政監督。國防費預算2008年中國國防費預算4177.69億占財政支出略下降
2008年3月4日上午11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由大會新聞發言人薑恩柱就會議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針對記者關心的中國今年軍費預算問題,薑恩柱回答說,我國一貫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方針安排國防費。國務院提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批准的2008年中國國防費預算為4177.69億元,比上年預算執行數增加623.79億元,增長17.6%;按照去年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計算,大概約合572.29億美元,因為美元大幅貶值。薑恩柱指出,與前幾年相比,中國今年提出的國防費預算占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略有下降。今年中國增加國防費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軍隊官兵待遇;二是根據物價上漲情況,相應提高士兵伙食費,增加軍隊油料購置投入;三是適應部隊訓練需要,適當提高公務事業費和教育訓練費標準;四是適度增加裝備建設經費,提高軍隊在資訊化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關於外界對中國軍費問題以及軍力問題的各種議論,薑恩柱強調指出以下三點:第一,近年來,中國政府在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基礎上,適度增加了國防費,但這種增長是屬於彌補國防基礎薄弱的補償性增長。從上個世紀1979年到1989年,中國國防費平均每年下降5.83%。近幾年,國防費增長的比例遠遠低於財政收入的增長。2003至2007年,中國國防支出年均增長15.8%,明顯低於同期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2.1%的水準。第二,中國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和占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與其他國家相比,特別是與一些大國相比,均處於較低的水準。以2007年為例,美國國防費占其GDP比重為4.6%,占其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為16.6%,英國分別為3%和6.9%,法國分別為2%和13.5%,俄羅斯分別為2.63%和15.1%,印度分別為2.5%和14.1%。而中國國防費占GDP比重僅為1.4%,占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僅為7.2%。第三,中國堅持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有限的軍事力量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每年三月份,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聚集在北京召開全國人代會,會議的一項重要議程就是審議財政部的年度財政預算。同樣的,各級的方人代會也要審議地方財政部門的年度財政預算。國家預算在經過人代會審議後,就由相關部門開始執行。一、國家預算執行的依據是“法”
1、批准的年度預算2、法律、法規和制度二、國家預算執行的組織體系
1、政府是國家預算執行的組織領導機構(1)國務院領導國家預算的執行,其職能。(2)各級地方政府領導地方預算的執行,其職能。
2、財政部門是管理機構
(1)財政部門在預算收入執行中具有雙重身份。預算收入執行的統一負責部門,其任務。國家預算收入的主管機關,主要負責農業稅、牧業稅及其他收入。(2)政部門負責組織和監督管理預算支出,主管預算資金的分配。財政部門在國家預算支出中的任務。3、國家預算執行機構(1)收入的徵收機構:國家預算收入的執行工作,由財政部門統一負責組織。稅務機關主要負責徵收並管理各項工商稅收、企業所得稅、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和國家交辦的其他收入任務的執行。海關主要負責關稅的徵收管理,對進口貨物代征的工商稅等有關稅款,海關罰沒收入。(2)國家預算資金的出納機構預算資金的收納、保管和撥出——出納業務由國家金庫(簡稱國庫)負責辦理。我國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理國庫業務,不設人民銀行機構的地方,其國庫業務委託當地的專業銀行辦理。
(3)國家預算支出的執行機構財政部門是國家預算支出的管理機構,其他各職能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民經濟各部門。三、國家預算的先期執行
我國政府國家預算的先期執行是一種慣例有損於政府預算的科學性、時效性和真實性。外國政府國家預算的先期執行是一種帶有偶然性的臨時政策措施,政府依法獲得對政府預算支出的臨時執行權。第二節國家預算收入執行環節的管理一、國家預算收入的繳款依據
國家預算收入執行要求一是徵收機構必須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費;繳款單位應繳盡繳,及時、足額上繳入庫,不能直接作為單位收入;取得的各項收入要及時入賬,不得坐支;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單位應繳未繳資金要督促催繳。二是正確處理各種分配關係,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更多地組織預算收入創造條件預算收入的繳款計畫一是企業財務收支計畫。編制季度分月的利潤繳款或虧損計畫,作為稅務機關監督企業上繳利潤的依據。二是各種稅收計畫。各級稅務機關根據國家預算確定的工商稅收任務按季編制分月的稅收執行計畫,作為稅務機關組織工商稅收入庫的依據,和考核稅收工作的基本指標。二、國家預算收入的繳庫方式
(一)繳庫方式按程式劃分(二)繳庫按計算依據劃分三、國家預算收入退庫的管理
收入退庫就是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將繳庫的預算收入退還給指定的收款單位或個人。國家預算收入繳庫後,即成為國家預算資金(一)國家預算收入的退庫專案(二)國家預算收入退庫的審查(二)國家預算收入退庫的審查1.對於彌補企業的超計畫虧損的虧損補貼退庫,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審批程式辦理,不能隨便亂批退庫。2.認真審查國家規定的退庫憑證的統一印鑒。
3.收入退庫一律轉賬退付,不退現金,個別特殊情況必須退付現金時,要由財政、徵收機關嚴格審查,並加蓋明顯戳記,國庫才能審查付款。
4.各級預算收入的退庫應按預算收入的級次辦理,庫款不足時不得退庫。
5.財政部門原則上不能自批自退已經繳庫的預算收入。
6.補助地區不辦理退庫手續。
7.嚴格執行收入退庫報告制度第三節國家預算支出執行環節的管理一、國家預算撥款原則二、國家預算支出的撥款方式1.劃撥資金2.限額撥款三、國家預算支出的數字核算基礎國家預算支出的數字核算基礎是指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列報支出的口徑和依據。預算資金運動要經過分配和使用兩個階段,從分配到使用則大體要經過財政撥款、銀行支取、實際支出和結餘等各環節四、國家預算支出的付款機制1、財政資金分散支付的程式(一)
財政資金分散支付的辦法即財政支出資金層層下撥、單位分散付款(二)財政集中付款方式(板書)即由財政部門按預算直接從國庫向為政府提供商品和勞務的最終供應商核撥資金。(板書)1.我國財政集中支付的操作程式
五、以政府採購改進預算支出的管理機制1.招標性採購(一)政府採購的構架(二)政府採購的作用(三)政府採購的方式2.非招標性採購四)採購模式(五)現代化採購手段(六)政府採購預算第四節國家預算資金出納環節的管理一、國庫體制(一)、國庫體制的類型(二)我國的委託國庫體制二、我國國庫體制的改革國庫制度是國家預算管理和國庫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一)
我國國庫體制改革的原因(二)我國國庫體制改革方案的選擇三、國家預算收入庫款的收納、劃分與報解(一)、預算收入收納、劃分和報解的含義(二)預算收入收納、劃分和報解的程式和方法四、國庫單一帳戶制度(一)國庫單一帳戶制度的運作(二)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特點(三)國庫單一帳戶的作用第五節國家預算執行中組織平衡一、國家預算執行中組織平衡的手段預算執行過程中組織平衡的重要內容。(一)季度收支計畫的編制(二)預算調整和調劑二、國家預算調整的管理(一)國家預算調整的種類1.政府預算的調整2.單位預算調整(1)財政撥款或補助收入預算調整的許可權及程式(2)非財政撥款或補助收入預算調整的許可權及程式(3)預算外資金的預算調整許可權及程式3.國家預算調整的方法預算調整按調整幅度不同分為全面調整和局部調整4.預算調劑的管理(板書)第六節國家預算執行的資訊系統一、國家預算執行資訊的類型二、預算執行報告制度二、預算執行報告制度(一)預算執行報告制度的構成(二)預算執行資訊的常用報表(三)預算執行資訊管理的要求三、國家預算執行管理中的基礎工作(一)預算會計(二)財政統計四、國家預算執行的檢查分析(一)檢查分析的主要內容(三)國家預算執行檢查分析的方法1.比較分析法2.因素分析法截留挪用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背景材料】
2001年,GS省全省範圍內連續遭受霜凍、沙塵暴、冰雹和持續乾旱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全省1170個鄉鎮、346萬農牧民均不同程度地遭受了自然災害侵襲,農產品、畜產品損失十分嚴重,有的地方甚至造成絕收。據統計,2001年全省受災面積達3946萬畝,因災死亡58人,傷75人,倒塌房屋4084間,損壞房屋6320間,沖毀土地1.68萬畝,死亡大牲畜16.54萬頭(只)。在此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災區和廣大農牧民負擔,決定從中央財政、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廣大受災農牧民進行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
2002年3月,財政部門派出檢查組,對該省2001年度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的發放、落實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項檢查。與此同時,檢查組接到群眾舉報電話,舉報JT縣個別鄉鎮存在截留、抵頂使用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的問題。接到舉報後,檢查組迅速對該縣的3個鄉鎮進行檢查。檢查發現,3個鄉鎮存在截留、挪用、抵頂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51萬元,並未足額發放給受災農民的問題。【違紀事實】一、違紀事實
該縣常年受沙塵暴、霜凍、高溫、乾旱缺水等自然災害的侵害。2001年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74171畝,占總播種面積的91%,自然災害襲擊了全縣123個村、699個組、27491戶農民的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達9000多萬元。根據該縣的受災情況,省級財政安排給該縣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162萬元。該縣財政局在資金到位後,按照“輕災輕減、重災多減、特災全免”的減免原則,將資金分配下撥到了各受災鄉鎮財稅所,其中A鄉補助20萬元,B鄉補助19萬元,C鎮補助12萬元。A鄉在收到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後,對資金的用途、重要性及意義認識不足,在沒有履行必要的減免退稅程式和未經農民同意的情況下,編制補助發放花名冊,將應退付給受災農民補助專項資金19.8萬元抵頂農民當年欠繳或次年應繳的“三提五統”、稅費,甚至抵頂了一些鄉村集資款。B鄉截留專項資金15.3萬元,用於平衡當年鄉級財政預算,用於發放教師工資。C鎮以同樣手法,編造虛假發放花名冊,將補助資金3.8萬元轉入鎮政府行政事業費帳戶,用於發放教師工資。
二、違紀手段
1、編制虛假發放花名冊,欺騙應付上級部門檢查。根據群眾舉報,檢查組一直在思考未落實到戶的發放花名冊是怎樣產生的?經過實地檢查和調查才知道,鄉鎮幹部未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張榜公示減免方案,也未如實向農民宣傳減免政策,而是直接將減免補助款抵頂農民當年欠繳或次年應繳的“三提五統”、水費及一些鄉村修路集資款,農民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就在發放花名冊上簽字蓋章;村級幹部自製發放花名冊,召集在校學生在花名冊上按手印;鄉級幹部召集村幹部開會決定,由村幹部挨戶收取農民的私章,擅自在發放花名冊上蓋章;鎮政府工作人員根據農民戶口檔案,集體編造發放花名冊2、上下聯手,編制發放會計決算報表。在鄉鎮已確定要截留、挪用、抵頂減免補助資金的額度後,政府就與財稅所、各村委會、村小組上下聯手,著手編制《農牧業稅災歉減免申請、審批表》、《減、免(退)稅批准通知書》、《減免、退稅批件批准統計表》等相關材料,為編制當年鄉級財政決算報表提供依據,更是為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三、違紀特點
1、造假時間,具有統一性。在收到減免補助資金時,鄉鎮幹部就已經在為截留、挪用、抵頂資金做準備。在國家限定統一發放時間內,鄉村幹部千方百計,不折不扣按期將編制的發放花名冊送到財稅所,具有統一性的特點。
2、手續齊備,具有完整性。從鄉鎮財稅所發放減免補助資金手續上來看,大多鄉鎮的《農牧業稅災歉減免申請、審批表》、《減、免(退)稅批准通知書》、《減免、退稅批件批准統計表》及減免補助資金發放花名冊一應俱全,手續相當齊全,具有完整性的特點。
3、假賬真做,具有隱蔽性。從財稅所編制當年財政收支年報中看,撥入的專項資金均按照規定進行了核算。假中有真,真中有假,魚目混珠,很難發現破綻,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檢查思路與方法】由於檢查人員事前已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有農牧民未收到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但檢查的前幾天,卻未發現違規事實,且《農牧業稅災歉減免申請、審批表》、《減、免(退)稅批准通知書》、《減免、退稅批件批准統計表》及減免補助資金發放花名冊一應俱全。在檢查的一些農戶那裏,也未聽到沒有收到減免補助的反映。難道是群眾舉報有誤?通過對群眾舉報的內容進行再次分析,結合前一段時間在檢查中遇到的一些情況,檢查組認為群眾舉報的內容詳細,時間、金額均是符合發放標準的。但由於前一段時間縣鄉幹部自始至終一直陪同檢查人員進行檢查,農民存在不願或不敢在鄉鎮幹部面前講真話的可能。【檢查思路與方法】於是檢查組決定根據該縣財政局提供的發放花名冊,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採取明察暗訪的方式對上述3個鄉鎮的補助資金發放情況進行突擊檢查。檢查人員謝絕了縣鄉負責人的陪同,直接深入到農戶家中,宣傳此次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政策,召集農民開座談會,聽取農民對政府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發放方式的意見,瞭解在發放專項補助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由於檢查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轉變,沒有了縣鄉幹部的陪同,群眾開口講真話,確實存在減免補助資金發放工作不到位,農民沒有收到災歉減免補助資金的問題。於是檢查組及時調整檢查思路,防止鄉鎮相互串通,以極快的速度完善各種資料。【檢查思路與方法】決定以縣財政局提供的鄉鎮財稅所編報的年度會計決算為突破口,兵分2路,深入鄉鎮,分別到B鄉、C鎮財稅所進行突擊檢查,同時深入農戶進行明查暗訪。經對2個鄉鎮2001年度的財政決算檢查發現,B鄉財稅所、C鎮財稅所在收到縣財政局下撥的災歉減免補助資金19萬元和12萬元後,採取虛收虛支、轉移支付方式,B鄉財稅所將災歉減免補助資金19萬元按編制的發放花名冊匯總表列支會計決算,同時將虛報截留的15.3萬元轉入鄉級財政其他收入,用於平衡當年鄉級財政預算,支付2001年度教師工資;【檢查思路與方法】C鎮財稅所將災歉減免補助資金12萬元按編制的發放花名冊匯總表列支會計決算,將截留的災歉減免補助資金3.8萬元直接轉入到鎮政府的行政事業經費帳戶,用於支付欠發教師工資。檢查人員在對發放花名冊進行查驗時,發現花名冊上農民領取的補助金額遠遠超過了全鎮平均補助金額,與明查暗訪數不符。於是當機立斷,對鎮政府會計和財稅所負責人進行詢問,由於檢查組的突然到來,他們相互之間來不及統一口徑,所以回答問題時,漏洞百出,檢查情況很快水落石出。原來他們為了緩解鄉級財政困難,彌補教師工資經費不足,並認為欠發教師工資是大事,上下領導都很重視。對中央和省級財政下撥的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使用認識不夠,認為給農民發錢是首次,不發或緩發影響都不大。所以為了對上下有個交待,他們對特困戶如實足額發放,對受災不大,能夠維持生活的農戶不發,至此便編造了一份虛假的花名冊,以應付檢查【處理結果】上述3個鄉鎮在發放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過程中,違反了《預算法》和財政部《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2002年5月8日,財政部門依法發出了處理決定,要求該縣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儘快制定農業稅災歉減免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切實加強管理和監督。責成縣政府在規定的期限內,將違規挪用的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足額退付給農民。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該縣政府接到處理決定後,於2002年5月對相關事情和有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違紀動機與原因】從客觀來看,該縣由於地處邊遠,自然災害較多,縣鄉兩級財政大多數靠吃財政補貼過日子。雖然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縣鄉財政收入有了較多的增加,但收入來源的結構單一,財政發展後勁不足,而支出的增加額又遠遠高於收入的增加額,財政困難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資金嚴重不足已成為困擾縣鄉政府發展地方經濟的一大難題,嚴重阻礙縣鄉經濟的健康發展。多數鄉鎮由於生產力發展水準低,基本上未能擺脫靠天吃飯的狀況,鄉鎮企業發展緩慢、產業基礎薄弱、科學技術水準低、資源開發利用差,只能依靠簡單的生產工藝開發和生產適合本地市場經濟的產品。鄉鎮財政收入來源基本上是靠農業收成好壞來決定,縣鄉財政資金調度捉襟見肘,十分困難。各鄉鎮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拖欠工資的現象,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因此,當中央財政撥款到達縣鄉時,均視之為可調劑資金。為了保工資,保穩定,不惜截留、挪用中央專項資金,用於保工資,平衡預算等。從主觀上看,是一些縣鄉幹部對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政策認識模糊,重視不夠。還有一些幹部的群眾觀念不強,對群眾的疾苦視而不見。無論在客觀還是在主觀上該縣3個鄉鎮都是為了局部和小團體的利益,做了損害人民群眾應得利益的事情。教訓與啟示實施農業稅災歉減免補助資金政策,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措施,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受災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有些鄉鎮幹部卻為了局部和小團體的利益,不惜與民爭“食”,挪用災民的“救命錢”,不僅嚴重違反了財經紀律,還深深地損害了廣大受災農民對黨和政府的感情,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
一、切實採取措施解決縣鄉財政困難問題
鉴于县域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任务,以及当前我国部分县乡财政严重困难的实际情况,要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为重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切实有效解决当前县乡财政面临的突出问题。
教訓與啟示應調整縣鄉財政關係,從財政分配的具體措施上,統籌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於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財政收入較少,不具備設置一級財政條件的鄉鎮,可撤銷鄉鎮財政機構,實行縣鄉財政合一的體制,減少機構和人員開支,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特別要建立財政激勵機制,通過加大對縣鄉財政的轉移支付和改進支付方式,完善“村財鄉管村用”和村務公開等措施,鼓勵縣鄉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努力增強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縣鄉財政經濟的良性迴圈,從而推動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改革:教訓與啟示第一,要將解決縣鄉基層財政困難問題納入國家財政的總體發展規劃。對基層財政困難決不可輕視,基層不穩,政權不穩。因此,解決縣鄉財政困難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緊迫感,納入國家財政的總體發展戰略規劃,並通過調整體制、完善政策、強化管理等綜合手段的運用,逐步改變現行基層財政困境局面教訓與啟示第二,要完善和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轉移支付是貫徹國家政策意圖、平衡地方財力、緩解基層財政困難的一項重要措施。一是加大中央過渡期轉移支付力度和增加省對下的轉移支付資金,充分發揮省一級調節縣域之間財力均衡的功能。二是要對現行中央專項撥款進行合理分類,簡化和歸併目前過多的專項撥款種類。同時要改進其撥付辦法,增加透明度,有的還需引入因素法,以提高專項撥款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效益性教訓與啟示第三,要理順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籌資管道。縣鄉財政無疑是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但長期以來“小馬拉大車”的做法需要改變。為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大中央和省級支持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真正將基礎教育發展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擺在國家財政分配的重要位置。要著力調整中央和省級教育投入結構,加大基礎教育投入比重,改變現行重高等教育、輕基礎教育的不合理狀況。此外,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中央和省對下基礎教育轉移支付制度,拓寬農村基礎教育資金來源,緩解基層財政壓力。教訓與啟示第四,要對現行縣級財政體制進行創新。我國現行省以下財政體制一般採取省對市、市對縣的辦法進行確定,其弊端是容易產生層層集中財力的傾向。可考慮借鑒和推廣有關地方的做法,即由省級直接對縣安排和確定財政體制。省對縣的財政體制不僅要合理確定縣級財政收支內容和基數,還要有必要的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以充分調動基層政府和財政部門開拓財源、增收節支的積極性,改變縣鄉財政困難教訓與啟示二、深化縣鄉財政管理改革,實現財政制度創新
按照公共財政要求,合理界定財政支出範圍,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要結合縣鄉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清理和壓縮財政供養人口,減輕財政負擔;要實行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以增強政府預算的完整性和調控力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积极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目的地等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控制,加强对预算执法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掌握资金的支付权,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的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将资金直接支付到目的地而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以便从根本上杜绝资金使用中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
对农业税灾歉减免采取资金直拨的方式。在现有方式并不断完善定灾、核灾、制定减免方案和编制减免清册的基础上,由县级财政部门将受益农户的身份证号码录入到计算机中,然后汇总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委托农业银行或农村信用联社,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联网技术,将减免资金直接支付给农户。领取资金时,由省财政统一制发通知单,县级财政填制并逐级发放到户,农民凭此通知单及身份证即可到指定银行领取。教訓與啟示三、加快鄉、村政務、財務公開進程
有的鄉村欺上瞞下編造假名單,搞虛假簽字,截留挪用農業災歉補助,應付上面檢查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联书法作品楷书【9篇】
- 中国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兼职餐饮合同标准文本
- fidic条件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合同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一本故事书【4篇】
- 买卖矿产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工程拆迁合同标准文本
- fidic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GCP考试题库(黄金题型)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参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完整版)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计算机考试Excel操作题原题及操作步骤82435
- (高清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 教育个案的研究记录
- 幕墙淋水试验技术方案(工程科)
- 镇墩结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