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宽宥(yòu)中伤(zhōng)分外妖娆(ráo)前扑后继(pū) B.冠冕(guàn)劫掠(lái)言不及义(yì)鸠占雀巢(què) C.箴言(zhēn)簇新(chù)不省人事(xīng)走头无路(tóu) D.篝火(gōu)忧戚(qī)自吹自擂(léi)形销骨立(xiāo)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的精神原野上,总是高悬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的咏叹,或许是一块酥而不腻的月饼,或许是一次期待已久的______,每一种团圆的方式里,都有你有我、有家有国。A.悲欢离合共识重逢然而 B.喜怒哀乐共鸣邂逅但是 C.喜怒哀乐共识相聚可是 D.悲欢离合共鸣重逢然而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你知道候鸟们为什么爱在盘锦停留吗?②迁徙鸟类只会在食物充足、环境好、人为干预少、水质好的地方停留。③水中鱼虾等食物也变得充足,加之辽河下游水面冬天不完全封冻,特别适合水鸟觅食。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咱盘锦人非常文明,从不打扰这些来做客的“精灵”。A.“特别”“那”分别是副词和代词,“不完全封冻”“变得充足”分别是主谓短语和补充短语。 B.画横线句子中,“鸟类”是主语,“食物充足、环境好、人为干预少、水质好”是状语,“停留”是谓语。 C.句②有语病,应将“人为干预少”和“水质好”互换位置。 D.“近几年,盘锦辽河水质持续变好”一句应该放在句②之前。4.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艾青诗选》中的《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这首诗是他答谢白居易之作。 D.《水浒传》中武松崇尚忠义,有恩必报。武松听闻张青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大怒,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夺回酒店。5.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3分)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水浒传》中有个好汉,虽是粗鲁之人,但行事粗中有细,让人敬佩。这个人是:①关注情节《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的原因是:②关注评价有人这样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江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他是一个幸福的人。对此评价,“我”以原著相关情节为依据与李明同学进行争辩。李明:宋江虽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但他不顾武松、李逵等人反对,执意接受朝廷招安,谈何幸福?我:③6.古诗文默写。(6分)(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2),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3),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4)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5)当我们做事不顺时,李白的《行路难(其)》中,。我们应该向李白学习:在沉郁中振起,积极、自信地追求理想。二、古诗文阅读(17分)7.对这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月有阴晴圃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乙】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A.甲“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写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但高寒难耐。 B.乙“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两句,诗人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快。 C.甲词开篇化用了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水调歌头》和《把酒问月》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水调歌头》和《把酒问月》都写到月,都是借月抒怀,甲诗借月的形象还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乙诗显露出一个孤傲飘逸的诗人自我。8.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14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非丝非竹,射者中,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自余为谬人①,居是州,恒临栗②。其隙③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㺫则披草而坐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僇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③檃(xì):同“隙”(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往来而不绝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B.卧而梦启窗而观(《核舟记》)C.临溪而渔东临碣石(《观沧海》)D.居是州今是何世(《桃花源记》)(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5分)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分)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3分)(4)【甲】【乙】两文都提及了作者之“醉”,试从异同两个角度,分析二人“醉”的原因。(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8分)【材料一】:寒食节的缘由《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材料二】寒食节的起源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抱树而亡,留下血书,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材料三】: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一阴一阳,一息一生,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祭祀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寒食节,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和上巳。王维曾作诗咏叹: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逐渐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化,到宋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后第三日,又是节日。此时,气清景明,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两大习俗,二者兼行,后者更盛。【材料四】寒食节的美食美食简介崔塞《四民月令》:“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麯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枣糕是齐地寒食节专属食物,枣香扑鼻,口感绵软,特别适合早餐食用。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其是由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而成,外焦里嫩,色泽鲜艳,满嘴芝麻香。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拓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B.寒食节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和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C.由于寒食节中的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到唐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D.祭祖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人们还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2)寒食节的美食种类繁多,请结合下面三位好友的要求,根据材料四为他们其中一个人推荐符合其口味的美食(3分)小青:甜上加甜,心里更甜。小米:我吃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怀。小兰:营养丰富的美食,永远是我的首选。我给推荐理由:(3)寒食节是为缅怀晋国名臣介子推,他衷心耿耿,追随公子重耳流亡他国数载,不求名利,隐居绵山。介子推的高尚人格值得后人学习。同学们,请你再列举一个传统节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并回顾他的事迹。(2分)节日:人物:事迹: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7分)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一棵海棠,纪念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大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1)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①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②③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④(2)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3分)(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4)品读第⑧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5)文中好几次出现了“老海棠树”,在我们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中,作者也好几次提到了“菊花”(4分)①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1分)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向贤彪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以拙求进②守拙,是安静地扎根。哲人有言,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只有一寸多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时,三五天后,便长到近两米的高度。原来,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它虽然露头一寸“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理,也要学会安静地扎根,像尖毛草那样,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和养分,为日后成长成才打下扎实基础。③守拙,是专一的坚守。“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拙于人事交往。事实证明,凡是勤于正事者大都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不自乱则吉。”这样的拙,不仅使他们专心致志做事,也使他们远离诱惑,超凡脱俗④守拙,是苦干的别称。人间万事出艰辛。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为了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不下一番守拙的功夫,既需要“巧劲”,也需要“拙劲”。正如华罗庚一首诗中所云:“妙算还从拙中来,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⑤守拙,是本色的凸显。“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俗气奸猾,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结果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守本分、守安分。以拙诚待人处世,即使暂时吃点亏或不被人理解,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⑥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守拙,归根结底,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如是,就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选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3)请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首先,①;接着,②;最后,③进行道理论证,再次强调干工作做事情需要“拙劲”的观点。(4)下列材料应该放入哪一段,为什么呢?(3分)屠呦呦数十年里,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得到380多种提取物,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四、写作,任选其一(50分)12.(50分)枝头嫩绿的新芽,田野金黄的麦浪,餐桌上可口的饭菜,平凡到我们习以为常,平凡到我们视而不见。其实,那些点滴小事中无不蕴含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请以“生活中的小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用、抄袭13.“在什么样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这首儿歌浅显易懂,活泼有趣却大有深意。种运动的种子开健康的花,种好奇的种子开创新的花,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一定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吗?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请以“种子与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用、抄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宽宥(yòu)中伤(zhōng)分外妖娆(ráo)前扑后继(pū) B.冠冕(guàn)劫掠(lái)言不及义(yì)鸠占雀巢(què) C.箴言(zhēn)簇新(chù)不省人事(xīng)走头无路(tóu) D.篝火(gōu)忧戚(qī)自吹自擂(léi)形销骨立(xiāo)【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中伤”的“中”应读作“zhòng”;B.有误,“冠冕”的“冠”应读作“guān”,“鸠占雀巢”的“雀”应写作“鹊”;C.有误,“簇新”的“簇”应读作“cù”,“走头无路”的“头”应写作“投”;D.正确。故选:D。【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的精神原野上,总是高悬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的咏叹,或许是一块酥而不腻的月饼,或许是一次期待已久的______,每一种团圆的方式里,都有你有我、有家有国。A.悲欢离合共识重逢然而 B.喜怒哀乐共鸣邂逅但是 C.喜怒哀乐共识相聚可是 D.悲欢离合共鸣重逢然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悲欢离合:指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悲伤、欢乐、团聚四种境遇。喜怒哀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根据“阴晴圆缺”表现的月亮的四种状态,相类比的应是人的四种境遇,应选“悲欢离合”;共识:共同的认识。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根据前文“有阴晴圆缺……的咏叹”中的“咏叹”是一种情绪,与之对应此处也应是一种情绪;重逢:再次遇到(多指长时间不见的)。邂逅:没有相约而遇见。相聚:集合;彼此聚会。根据语境“期待已久的”语境,有长久不见,应使用“重逢”;但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多用于口语之中。可是: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然而:表示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但是”往往与“虽然”“尽管”呼应。“然而”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根据“无论如何,每一种团圆的方式里、有家有国”有从另一角度阐述的意味。故选:D。【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你知道候鸟们为什么爱在盘锦停留吗?②迁徙鸟类只会在食物充足、环境好、人为干预少、水质好的地方停留。③水中鱼虾等食物也变得充足,加之辽河下游水面冬天不完全封冻,特别适合水鸟觅食。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咱盘锦人非常文明,从不打扰这些来做客的“精灵”。A.“特别”“那”分别是副词和代词,“不完全封冻”“变得充足”分别是主谓短语和补充短语。 B.画横线句子中,“鸟类”是主语,“食物充足、环境好、人为干预少、水质好”是状语,“停留”是谓语。 C.句②有语病,应将“人为干预少”和“水质好”互换位置。 D.“近几年,盘锦辽河水质持续变好”一句应该放在句②之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及衔接与排序知识的辨析能力。结合自己积累的知识解答即可。【解答】A.有误,“不完全封冻”是偏正短语。B.有误,“食物充足、人为干预少。C.正确。D.有误,放到③句前。故选:C。【点评】判断词性的方法:1.根据词语的意思,依据不同词性的定义来判断。2.如果是判断句子或短语中某个词语的词性,可以根据这个词语在句子充当的成分或修饰的词语来判断。4.(2分)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A.《艾青诗选》中的《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这首诗是他答谢白居易之作。 D.《水浒传》中武松崇尚忠义,有恩必报。武松听闻张青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大怒,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夺回酒店。【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试题主要考查同学对教材中涉及的作品的了解及握情况。识记内容要紧紧围绕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文体知识等。【解答】ABC.正确。D.有误,武松听闻施恩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故选:D。【点评】文学常识考题常从四个方面设题:1、作家的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4、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主旨。5.(3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水浒传》中有个好汉,虽是粗鲁之人,但行事粗中有细,让人敬佩。这个人是:①鲁智深关注情节《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的原因是:②“私雨”只能扑灭普通的火,红孩儿的火是三昧真火。关注评价有人这样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江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他是一个幸福的人。对此评价,“我”以原著相关情节为依据与李明同学进行争辩。李明:宋江虽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但他不顾武松、李逵等人反对,执意接受朝廷招安,谈何幸福?我:③我认为宋江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都是典型体现,各路英雄对宋江都顶礼膜拜,天下无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他有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稳坐帅位,这就是他幸福的体现。【分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为,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西游记》的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部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我们要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斗志战胜一切的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解答】①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行事粗中有细,让人敬佩”。②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可知,龙王的“私雨”只能扑灭普通的火。③本题考查对名著评价的把握。“我”的观点应是与李明相反的。解答本题应该从熟悉文本出发。宋江仗义疏财,救人之急。因此,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当宋江在江湖上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了名号,定然会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大哥”,真是个相逢恨晚,各路英雄对宋江的顶礼膜拜,宋江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稳坐帅位。据此用简要的语言进行表达即可。答案:①鲁智深②“私雨”只能扑灭普通的火,红孩儿的火是三昧真火。③示例:我认为宋江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有“及时雨”之称,各路英雄对宋江都顶礼膜拜,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这就是他幸福的体现。【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6.(6分)古诗文默写。(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3)春蚕到死丝方尽,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5)当我们做事不顺时,李白的《行路难(其)》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应该向李白学习:在沉郁中振起,积极、自信地追求理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君子好逑(重点字:逑)(2)沙鸥翔集(重点字:翔)(3)春蚕到死丝方尽(4)决眦入归鸟(重点字:眦)(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古诗文阅读(17分)7.(3分)对这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甲】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月有阴晴圃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乙】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A.甲“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写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但高寒难耐。 B.乙“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两句,诗人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快。 C.甲词开篇化用了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水调歌头》和《把酒问月》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水调歌头》和《把酒问月》都写到月,都是借月抒怀,甲诗借月的形象还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乙诗显露出一个孤傲飘逸的诗人自我。【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古诗词。【解答】ABC.正确。D.有误,“前者借月的形象还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来”错误,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在对月怀人时。《把酒问月》全诗从酒写到月,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永恒,其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故选:D。【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8.(1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非丝非竹,射者中,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自余为谬人①,居是州,恒临栗②。其隙③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㺫则披草而坐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①僇人(lù):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③檃(xì):同“隙”(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往来而不绝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B.卧而梦启窗而观(《核舟记》)C.临溪而渔东临碣石(《观沧海》)D.居是州今是何世(《桃花源记》)(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4)【甲】【乙】两文都提及了作者之“醉”,试从异同两个角度,分析二人“醉”的原因。【分析】【参考译文】甲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乙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览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断/独一无二。B.表顺承。C.靠近/登上,有游览的意思。D.这/表判断。故选:B。(2)本题考查断句。句意: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不到。(3)本题考查翻译。①重点词:苍颜,苍老的容颜,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倒下的样子,头发花白,这是太守喝醉了。②重点词:更相,互相;梦。句意: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至于负者欧于途,行者休于树,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太守宴也,非丝非竹,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太守和滁州百姓和众位宾客一同出游和宴饮,看到了自然的美景,所以喝酒就喝醉了,入深林,幽泉怪石无。到则被草而坐。醉别更相枕以卧。意有所极。觉而起;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句可知,上高山,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奇异的山石。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一醉方休,睡觉了就做梦,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起来了就回家,我都游览过了。这里写出了作者浏览自然美景的陶醉,居是州,作者是在借酒消愁。答案:(1)B(2)穷回溪/幽泉怪远不到。(3)①脸色苍老,头发花白,这是太守喝醉了。②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4)同:饮酒而醉,醉心山水异:【甲】醉在与民同乐;【乙】醉在借酒消愁。【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三、现代文阅读(36分)9.(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材料一】:寒食节的缘由《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推算下来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材料二】寒食节的起源其一、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唐志强介绍,古时火种来之不易,为保证老百姓日常用火之便,使其昼夜不熄,但人们相信火是有生命的,因而每年寒食之期,需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再换新火,此谓“改火”其二、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追随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他国十九年,在其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老母归隐山西绵山。晋文公重耳为迫其出山而下令放火烧山,抱树而亡,留下血书,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悲痛万分,为缅怀介子推,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材料三】: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一阴一阳,一息一生,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祭祀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到了唐代,寒食扫墓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寒食节,正值春天,天朗气清,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古人尽享春日风光。此时的热烈欢快不输清明和上巳。王维曾作诗咏叹: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逐渐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化,到宋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后第三日,又是节日。此时,气清景明,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两大习俗,二者兼行,后者更盛。【材料四】寒食节的美食美食简介崔塞《四民月令》:“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麯为蒸饼样,团枣附之,名曰枣糕。“枣糕是齐地寒食节专属食物,枣香扑鼻,口感绵软,特别适合早餐食用。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在巴蜀一带,清明节有吃“欢喜团”的食俗。其是由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而成,外焦里嫩,色泽鲜艳,满嘴芝麻香。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拓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一二日,又被称为“禁火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B.寒食节起源普遍认为有两种:源自远古改火习俗和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C.由于寒食节中的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到唐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D.祭祖扫墓是寒食节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人们还蹴鞠、荡秋千、踏青、咏诗。(2)寒食节的美食种类繁多,请结合下面三位好友的要求,根据材料四为他们其中一个人推荐符合其口味的美食小青:甜上加甜,心里更甜。小米:我吃的不是美食,而是情怀。小兰:营养丰富的美食,永远是我的首选。我给推荐向小兰推荐理由:枣糕用红枣粉制作而成,红枣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3)寒食节是为缅怀晋国名臣介子推,他衷心耿耿,追随公子重耳流亡他国数载,不求名利,隐居绵山。介子推的高尚人格值得后人学习。同学们,请你再列举一个传统节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并回顾他的事迹。节日:端午节人物:屈原事迹: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分析】本题是关于寒食节的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第二题考查推荐介绍能力;第三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解答】(1)ABD.正确;C.有误,根据材料三“到了唐代。唐玄宗时,可知“到唐代寒食节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说法有误。故选:C。(2)解答时要根据三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欢喜团”糖汁四溢;“乌稔饭”象征着和睦相处的生活态度;“枣糕”营养丰富。解答时先明确食物。(3)解答时可写端午节,端午节和屈原有关系。答案:(1)C(2)示例:向小兰推荐枣糕用红枣粉制作而成,红枣营养丰富、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C、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3)端午节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心如刀割。屈原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为了寄托哀思,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点评】材料阅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活用材料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面庞杂,平时要多积累,多记忆,并多训练。10.(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一棵海棠,纪念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大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1)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②补花③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④认识字,读报纸(2)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4)品读第⑧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5)文中好几次出现了“老海棠树”,在我们学过的课文《秋天的怀念》中,作者也好几次提到了“菊花”①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分析】本文写了树下唤孙、送饭、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等小事,这些小事都与奶奶和海棠树有关。海棠树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不可分割,这棵树见证了奶奶的衰老与“我”的成长,文章表现了奶奶和“我”的亲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根据第③段“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根据第④段“或者夏天,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洗菜,天还昏暗,“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可概括出:秋天奶奶在树下扫院子,窗外,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可概括出:冬天奶奶在灯下认识字。根据上述内容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结合“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甚至写作业?’她又问。对。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也在上头睡,四周都是花香呢,站在老海棠树下,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3)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凑”在句中意为靠近,指奶奶拿着报纸靠近我,可知、谨慎的样子。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奶奶常常学习;可又小心谨慎的问“我”问题。(4)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从语气的角度来体会人物的情感,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因此而感到不安,希望得到奶奶谅解。因此当时自己的动作神情可能是:我蹲在奶奶面前,不停摇动,两眼盯着埋头的奶奶,不安。原因是因为我认识到我的不理睬,所以我便有开始的“一点不安”到“急于求的原谅”最后再到“无奈哀求”的情感过程。(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本文的全篇内容紧紧围绕着“老海棠树”展开,写了“我”和奶奶之间发生的四件事,“老海棠树”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去写,奶奶在海棠树下糊纸袋,奶奶在海棠树下补花,奶奶在海棠树下扫院子,奶奶在海棠树下学习,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象征着奶奶渴望有自己的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品格。结合第②段“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第④段“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奶奶从未停止劳动与学习;海棠树也烘托了奶奶的形象。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不可分割,含蓄的表现了奶奶和我的亲情,饱含着我对奶奶的思念,联系结尾段“而在我的梦里,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陪伴着她,满地的浓荫里,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还蕴含着“我”少不更事的悔恨,“看花”反复出现,是行文线索,是为了减轻我因双腿瘫痪而悲伤,“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菊花象征也烘托着母亲的形象、慈爱,对生活的充满了希望,明白生活的真谛,因此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综合上述分析、象征意义和烘托人物形象方面有共同作用。答案:(1)①补花②认识字,读报纸(2)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3)“凑”是靠近的意思,文中表现奶奶小心谨慎的样子。(4)动作神情:我蹲在奶奶面前,急忙抓住奶奶的手,由慢而快,满脸的焦急,后悔。原因:“我”认识到“我”的不理睬,瞧不起奶奶伤了奶奶的心。(5)①都是文章的线索。“老海棠树”是本文的线索,每件事都与它有关。②都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奶奶渴望有用,也象征奶奶的命运、高洁的品格。③都烘托人物形象。“老海棠树”烘托奶奶的形象;“菊花”烘托母亲的形象。【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11.(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向贤彪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以拙求进②守拙,是安静地扎根。哲人有言,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只有一寸多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时,三五天后,便长到近两米的高度。原来,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它虽然露头一寸“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理,也要学会安静地扎根,像尖毛草那样,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和养分,为日后成长成才打下扎实基础。③守拙,是专一的坚守。“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这样评价自己,拙于人事交往。事实证明,凡是勤于正事者大都一心扑在工作上,而不自乱则吉。”这样的拙,不仅使他们专心致志做事,也使他们远离诱惑,超凡脱俗④守拙,是苦干的别称。人间万事出艰辛。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为了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不下一番守拙的功夫,既需要“巧劲”,也需要“拙劲”。正如华罗庚一首诗中所云:“妙算还从拙中来,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⑤守拙,是本色的凸显。“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俗气奸猾,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结果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守本分、守安分。以拙诚待人处世,即使暂时吃点亏或不被人理解,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⑥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守拙,归根结底,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如是,就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首先,①提出分论点“守拙,是苦干的别称”;接着,②列举焦裕禄和南仁东吃苦守拙的例子证明分论点;最后,③引用华罗庚的诗进行道理论证,再次强调干工作做事情需要“拙劲”的观点。(4)下列材料应该放入哪一段,为什么呢?屠呦呦数十年里,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得到380多种提取物,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分析】文章在第①段引用名言进行阐述,末尾提出中心论点“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有所成就的基础”,然后从“守拙,是安静地扎根”“守拙,是专一的坚守”“守拙,是苦干的别称”“守拙,是本色的凸显”进行了论述,最后深化论点,总结全文。【解答】(1)本题考查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可知文章在第①段引用名言进行阐述,以拙求进,然后从“守拙,是专一的坚守”“守拙,是本色的凸显”进行了论述,总结全文。(2)本题考查理解论证方法。第②段画线句子引用了名人的名言,运用的是道理论证的方法,是安静地扎根”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阅读第④段可知,是苦干的别称”;最后运用道理(引用)论证。(4)本题考查理解论据的运用。链接材料中“屠呦呦数十年里,专一的坚守,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她专心致志做事,超凡脱俗,站在了人生的高峰,是专一的坚守”的论据。答案:(1)做人守拙,以拙求进。(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是安静地扎根”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3)①提出分论点“守拙,是苦干的别称”;③引用华罗庚的诗。(4)第③段。屠呦呦为了自己的研究,专心致志做事,最后站在了人生的高峰,是专一的坚守”的观点。【点评】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四、写作,任选其一(50分)12.(50分)枝头嫩绿的新芽,田野金黄的麦浪,餐桌上可口的饭菜,平凡到我们习以为常,平凡到我们视而不见。其实,那些点滴小事中无不蕴含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请以“生活中的小美好”为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租赁续约合同:货运车辆租赁服务2篇
- 委托办事协议书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汽车零部件采购廉洁诚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合同履行的担保及资金监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型房地产沙盘模型研发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厂房租赁转售合同协议3篇
- 泸州高级中学校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环保材料采购合同附属协议规范3篇
- 2025印刷品订货合同格式合同范本
- 2025物资采购合同简易范本
- 深圳2024-2025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特种设备锅炉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主要项目及内容表
- 2023年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t.c.electronic M-One XL 快速操作指南
- 右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ppt课件
- 乳胶漆质量检验批验收记录
- 大气课程设计---袋式除尘器
- WTY-53,54说明书
- ProE5.0全套教程(完整版)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工艺(附施工图)
- 开锁业治安管理规定开锁行业管理规定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