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近年来,经常听到一些文学批评家谈论“细读”批评的话题,倡导“细读是文学批评的前提和基础”“用‘细读’批评改变‘空对空’的批评风气”,也经常看到一些批评家的“细读”式文章,或阐释作品的故事情节,或解剖细节的出色营造,或论述语言的修辞艺术。无论是在理论倡导上还是在批评实践上,“细读”批评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建树。“文本细读”是普遍被使用的批评方法。往久远了追溯,中国古代的诗文评话语系统大都可以算作“文本细读”。当然,它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是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实际上,细读法在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批评流派中都得到了普遍运用。从批评模式上看,这些批评实践虽然有着不同的文本聚焦点,但都可以统称为“文本批评”。王先霈、胡亚敏主编的《文学批评导引》中写道:“‘文本批评’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排斥作者研究,排斥‘外在的’研究方法,是文本批评的重要前提。”受到这一批评范式的影响,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在此之前,文学批评主要奉行的是社会历史批评,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作品蕴藏的现实意义。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本批评”模式及其所采用的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美国文论家韦勒克,作为英美新批评的后期代表人物,对此亦有反思。他在《批评的诸种概念》中写道:“我曾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称为‘内部的’研究,将对作品同作者的思想、社会等等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称为‘外部的’研究。但是,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应忽略甚至是蔑视渊源关系的研究,也不是说内在的研究不过是形式主义或不相干的唯美主义。”这就是说,韦勒克把文学研究与批评分成“内部的”研究与“外部的”研究两种形态,而二者又是潜在地、深刻地联系着,“内部研究”要顾及外部关系,“外部研究”要隐含着内在的文本。文学文本是作家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下创造出来的,必然带上写作者的主体性特点,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尽管“文如其人”未必是绝对真理,也常常有“文”与“人”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时候,但“以文证人”或“以人证文”,依然是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径。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们意识到文本批评模式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纷纷跑到接受美学、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的怀抱中去,出现了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的“憎恨学派”。他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太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更加关注其中暗含的“倾向性”。这是文学批评领域的“文化转向”。这时候,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作品自身逻辑的细读,在批评实践中受到忽略了。这是我们在当下呼吁重建文学性、加强文本细读的一个重要背景。因此,在批评实践中,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那种只盯着文本,只在文本内挖掘,抛开作家创作、社会背景的批评,往往是单薄的、片面的。反之,那种不顾文本内部逻辑,只是以作品为引子却大谈社会、人生问题的批评,也往往是主观、武断的。以文本研究为基础,又融入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分析学等方法,似乎更吻合读者的口味。因此,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不能简单沿袭西方“文本批评”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学派的路径,而是应该继续探索、前行,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批评。它以“内部批评”为中心,又承袭了既往的社会历史批评,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细读式批评。这正如陈晓明所说:“试图在小说艺术、思想特质以及历史语境三个维度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由此来突出当代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所创造的新型的文学经验。”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我们之所以关注外部的某个因素,是因为文本内部有一定的“触发点”,正是这一点引导评论家去进行相关的外部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细读法可以很好地勾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因此,好的文学批评,对于解读对象,既要“入乎其内”——精读作品,又要“出乎其外”——跳出作品,即从个别、特殊走向普遍、共性。坚持以作品为本体、为核心、为“属地”,批评可以引入社会、人生,引入作家、读者等维度,但须在文本相关的范畴内,不能话题无边、“喧宾夺主”。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而不损害对文本的关注和解读。(摘选自段崇轩《用细读法贯通文学的内外部研究》,《文艺报》2023年7月10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细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式被文学批评家广泛采用,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起到了改变“空对空”批评风气的作用。B.王先霈、胡亚敏所主张的“文本批评”是立足于文本本身来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它排斥对作家的研读。C.文本细读是“文本批评”经常采用的方法,但也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和与之关联的要素研究哪个更重要的质疑。D.作者认为好的文学批评,要坚持以作品为本,把作品细读当作核心,也可基于文本引入作家、读者的研读,但需要引而有度。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批评理论兴起,文学批评领域出现“文化转向”,而文本细读越来越被忽略,这也是当下呼吁加强文本细读的背景。B.“这一转型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可见文本细读对文本内容本身的重视看起来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这样的变革又具有“质变”的特点。C.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文本细读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只围绕着文本打转,只在文本内挖掘,可能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中。D.文本细读的方法曾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盲目地照搬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一些西方文学批评理论。3.下列选项,与第二段所论述的内容关联最为密切的一项是()A.布鲁克斯主张,文学批评就是对作品本身的描述和评价,至于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只能以作品为依据。B.唐代训诂学家孔颖达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C.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D.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师生对课文分析越来越弱化和泛化,师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明显下降,当下又重新大张旗鼓地宣扬和践行文本细读。4.材料最后一段使用“属地”“喧宾夺主”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5.随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文本细读式批评越来越重视文本“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作者认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年盆戴智生箍桶佬不多见了。箍桶佬就是箍桶匠,木匠的一种,抑或叫小木匠,现在统称师傅。箍桶佬制作圆木家具为主,如米桶、锅盖、水桶、火桶、脚盆等。他们居家做手艺,也会挑着工具走村串户,一路吆喝:“箍桶噢——”郑坊老街有个郑师傅,一直坚守老本行。他是原住民,年龄六十三岁,一米五的个头,秃顶。或许年纪大了,郑师傅早挑不动担子,一件专用工具、两只脚的板凳刨就压得肩膀痛。当然,现在走遍城乡也揽不到生意。郑师傅在自家住房的过道上隔出个小作坊,每天几乎都是重复加工一件东西——小饭甑。越来越多的人对饮食有讲究,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三高”老人,据说捞米蒸饭可以减少糖分,更主要的是木甑蒸熟的米饭有股特殊的味道,颗粒分明,食之又软又香,口感极佳,还能吃出儿时记忆。郑师傅加工小饭甑,批发兼零售,到底品种单一,销售有限。郑师傅不是不会做其他家什,只要是圆木器具他都在行,他十五岁学艺,吃过苦的,“三年徒弟,一年打杂”,而留在师傅家打杂一定是手艺学得好的。正因为手艺好,郑师傅早年很吃香,当时周边人家嫁女,必请郑师傅加工马桶、脚盆和水桶。那是嫁妆三宝,实用,有寓意。马桶美名子孙宝,寓意早生贵子;脚盆美名聚富宝,寓意健康富足;水桶美名财势宝,寓意事业有成。也好在郑师傅有这门手艺,娶妻生子,不仅能解决温饱,还置办了家业。如凭他的相貌,又无一技之长,断然讨不上老婆。郑师傅有俩儿,遗传了他的基因,却没有一个肯跟他学手艺。大儿三十三,小儿也三十虚岁,都没成家,这是相当头疼的事情。俩儿在县城打工,一年回来一回,过年。说起来郑坊确实有点偏,夸张点说是穷乡僻壤。但这里是古镇,历史上有过辉煌。明万历年间,当地人以毛竹为原料,发明制造闻名的“连史纸”,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清朝鼎盛时期,手工槽坊遍布各个村落,郑坊傍水,是纸品的集散地,商贾云集,店肆林立。光阴荏苒,郑坊老街不再喧闹,遗存的老房子也相当陈旧了。郑师傅住的就是老房子,以前大户人家的大宅院,粉墙黛瓦,高大的马头墙,主宅前后两进,四个天井,雕梁画栋,禽兽雀替,可见当年豪华气派。当然,如今大宅院是四五户人家合住,姓氏各异。郑师傅名下是人家转手的前堂西厢房,隔出两间住人,另有一间耳房当厨房。老街还有许多古迹,民居、商铺、书院、万寿宫等,引来不少游客探古寻幽,无奈数百年风雨侵蚀,有些古建筑墙面斑驳,石柱门岩剥落,镂空窗棂摇摇欲坠,令人惋惜。古建筑群里,间或有几栋半旧的水泥楼杂在其中,画面极不协调,也令人目不忍睹。郑师傅的小作坊倒是招惹好奇的游客,你走进去,他会停下手中的活,递他一根烟,他接住,如你感兴趣,他会讲老街的历史、“连史纸”的兴衰。郑师傅察颜观色,来人兴致索然,他立即收住话,随手抓把扫帚,把四溅的刨花和木屑扫成堆。乡镇正在大力打造特色景点,郑坊老街要恢复古貌。老房子修旧如旧,水泥楼房装饰仿古门面,两边的墙砌上骑马墙形状的墙顶。郑氏祠堂修缮,是本家族自发的,众人捐款。郑师傅很愿意出这个钱,表现积极,不得不说这里也有他的私心。祠堂首先是祭拜先祖的场地,祭祀必备祭品。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那一天,爷爷把三牲(猪头、鸡和鱼)盛在木盆里,喊他一起抬去祠堂。爷孙抬祭品是这里的习俗,有潜移默化的传承作用。祠堂人来人往,都是族人,做法一样,把祭品献在祖先的画像前,磕头跪拜,礼毕。仪式虽简,但很虔诚。爷爷装盆前,一定净手掸衣,祭品摆放整齐,那盛三牲的木盆是专用器具,名称年盆。郑师傅学徒时知道,制作年盆也很讲究,这是他行当里的规矩。首先是取材,树兜做料,其次形状,盆体椭圆,提手枝叶状。这些元素组构,含义不言而喻——根基、团圆、开枝散叶。凭着记忆和技巧,郑师傅精心制作了一只年盆,当样品,摆放在小作坊的显眼处。始料不及的是,郑师傅清明节前加工的年盆,过了中秋,过了冬至,莫说没人求购,问都没人问一声。大儿提前回来过年,郑师傅忍不住把自己的郁闷说给儿子听。大儿冷淡地说:“你那些老观念早过时了。”郑师傅不爱听:“什么老观念新观念,你们好的不学,要把老本忘光了。”父子向来说不到一块,郑师傅一气之下,把年盆捐给了老街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刚成立,收集了不少生产、生活器具,犁耙、水车、石磨、簸箕、蓑衣、坛坛罐罐,以及篾匠、铁匠的工具等,大小都是老物件,唯这只年盆是崭新的。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箍桶不仅是郑师傅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职业,也是对一种传统手艺的坚守与传承,更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感情。B.郑师傅热爱制作圆形木器家具,因为圆木家具样式单一,制作简单,还寄寓着人们对“圆满”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C.郑坊老街虽然偏僻,但毕竞是历史上有过辉煌的古镇,还有许多遗存的古迹,这自然也就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D.郑师傅手艺虽好,却没人愿意传承,就是两个儿子也不愿意跟他学手艺,大儿子还批评郑师傅跟不上时代发展。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部分具体介绍了箍桶匠的职业和产品的特点,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主人公郑师傅的出场做铺垫。B.小说对老街遗存的古迹的介绍,尤其是对郑师傅住宿建筑的布局、风格的描写,给读者以社会发展变化的沧桑之感。C.小说中对祠堂祭拜先祖仪式的描写细致,净手掸衣、祭品摆放等无不透露了子孙祭祀时的庄重与虔诚,也反映出迷信思想。D.小说在叙述郑师傅当今的遭遇时插入了过去情况的介绍,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拓展了主题宽度和深度,引人思考。8.小说最后为什么强调“大小都是老物件,唯这只年盆是崭新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同学们提出一组关键词:木工·手艺·民俗。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迩,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晏子春秋·卷七·外篇》)材料二:墨子曰:“孔子见景公,公曰:‘先生素不见晏子乎?’对曰:‘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为三心,所以不见也。’公告晏子。晏子曰:‘三君皆欲其国安,是以婴得顺也。闻君子独立不惭于影,今孔子伐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始吾望儒贵之,今则疑之。’”(孔鲋①)诘之曰:“若是乎?孔子、晏子交相毁也。小人有之,君子则否。孔子曰:‘灵公污而晏子事之以整,庄公怯而晏子事之以勇,景公侈而晏子事之以俭。晏子,君子也。’梁丘据问晏子曰:‘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也。’孔子闻之曰:‘小子记之,晏子以一心事三君,君子也。’如此,则孔子誉晏子,非所谓毁而不见也。景公问晏子曰:‘若人之众,则有孔子贤乎?’对曰:‘孔子者,君子行有节者也。’晏子又曰:‘盈成匡,父之孝子、兄之悌弟也。其父尚为孔子门人,门人且以为贵,则其师亦不贱矣。’是则晏子亦誉孔子可知也。夫德之不修,己之罪也;不幸而屈于人,己之命也。伐树削迹,绝粮七日,何约乎哉!若晏子以此而疑儒,则晏子亦不足贤矣。”(节选自《孔丛子·诘墨》,有删改)①原文省略了主语。孔鲋,孔子八世孙。②孔鲋所引的孔子与晏子事迹及二人的相互评价均出自《晏子春秋》。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婴A则齐之世B民也C不维D其行E不识F其过G不能H自立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响,是回声的意思,与《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的“响”词义相同。B.所以,表因果,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用法相同。C.穷,指处于困境,与“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中的“穷”意思不同。D.不幸,不幸运的意思,与现在人们所说的“不幸而言中”的意思并不一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到齐国但没有去拜访国相晏子,因而受到子贡的质疑,孔子坦陈这样做是因为晏子顺利地连续侍奉了三位国君,所以对他的为人产生了怀疑。B.晏子对孔子在没有见到自己行为的情况所说的话,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认为君子行为端直,不怕影子会倾斜;君子不做坏事,独寝自省,无愧于心。C.孔子与晏子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误解,主要是墨子所说的话所引起的,以至于晏子以前认为儒者为贵,但在听到墨子言论后则产生了怀疑。D.子鲋从多个方面说明了孔子与晏子的为人,但同时也指出,如果晏子仅仅凭“伐树削迹”“绝粮七日”的事情来怀疑孔子,那么晏子也算不上贤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2)如此,则孔子誉晏子,非所谓毁而不见也。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鹧鸪天·送叶梦锡①陆游家住东吴近帝乡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③傍。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注】①1173年,词人与叶梦锡同在成都府任职,后叶梦锡奉召回京,词人为他送行。②帝乡:指南宋都城临安。③呼卢: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紧扣“豪举”,具体叙述了词人的出身、家世和现在的生活场景。B.“十千”与“百万”,语气夸张,写出了词人一掷千金、豪放不羁的性格。C.下片直抒胸隐,诗人觉得年华已老,但一事无成,“凄凉”之情溢于言表。D.全词采用了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形象鲜明,慷慨雄浑,感情真切。15.词作本为送别朋友而写,但词人却“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请结合最后两句简要分析。四、名句名篇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描写到因周围环境阴森而欲回还时,忽然水面传来“”的声音,不觉又被吸引回去了,进而“”,终于有了新发现。(2)柳水在《望海潮》中用“,”的句子写出了钱塘江涨潮时江水澎湃浩荡的景象和江潮的气势,成为传诵的名句。(3)小刚在课外阅读古诗文中对诗人将“落叶”说成“落木”似曾相识,又不禁想起教材中学过的诗句,如“”。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游戏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更强,对未成年人具有很强吸引力。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产生依赖。正因如此,___A___,就备受人们关注。为此,新闻出版署在2021年8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强化企业监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①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②超过80%的家长认可现阶段防沉迷工作成效。③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相关报告指出,④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月活跃用户数、消费流水等数据,都已有较大幅度削减。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⑥下一步,应在未成年人既有的防沉迷系统基础上,⑦坚持多方共治、多措并举,不断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网络游戏沉迷是社会性问题,___B___,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防沉迷的保护系统就容易被打破,各方面努力就可能白费。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斩断黑灰产业链,防沉迷系统才不会形同虚设。1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8.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小题。说是村庄,也只不过几间破旧的房屋,一群羊,几头牛,一个人而已。路两边是过膝的荒草,枯黄的叶子和干瘪的草穗上面还染着星星点点的残雪,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些斑白的须发。路的右边是一道狭长沟坎。沟坎的这边是边缘宽宽窄窄的围栏。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木棍穿插在一起,将一群羊围在里边。说是围栏,其实只不过是圈出了一个范围而已。围栏的许多木棍早已经腐朽的腐朽、断裂的断裂,这里少一根,那里缺一根,露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窟窿来。几只小羊羔就从窟窿里钻出来,跑到沟坎上面的牛圈里、主人的屋子里,玩够了,再回到围栏里去。老羊们看着小羊羔出出进进,默不作声,在围栏里站着或卧着,不停咀嚼。或许它们知道,在这旷野里,不管围栏里还是围栏外,都没有什么不同,撒出去,又能去哪里呢?视野之内,这里是唯一的人家。它们不停咀嚼,在围栏里面咀嚼着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子。1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可以写成“围栏的许多木棍早已经腐朽断裂,这里那里少一根,露出许多大小的窟窿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0.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21.第一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咀嚼”先后出现两次,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六、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观众却对教练员和运动员使用英语宣誓感到惊讶,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北京、东京奥运运动员全用自己的国家语言宣誓,怎么到了杭州亚运会就要讲英文了?在自己国家举办的运动会,虽说是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但现场的观众以中国人居多,宣誓应该用东道主自己的语言,这才显示国家的强大,也是对中文和中国人民的尊重。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用英语宣誓,不过是按规则行事而已,亚运会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亚奥理事会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而且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之一,掌握英语也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中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D3.A4.①这些词语形象地表明文本细读注重文本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引入其他因素所要掌握的度;②也在对比中更加强调了文本细读中“内”“外”之间的相互关系。5.将作家、社会背景等“外部”因素与文本“内部”内容联系起来,①有益于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②可以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性,③强化文本内外部研究的勾连,④可以使细读式批评达到更为理想的层面。【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C.“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和与之关联的要素研究哪个更重要的质疑”错误。根据第三段开头“细读法经常遭受的质疑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是不合理的”,可知,质疑的是“割裂文本与外部的联系”,而不是“文本本身的研究和与之关联的要素研究哪个更重要”。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盲目地照搬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一些西方文学批评理论”错误。根据文章第二段“后来,批评家越来越关注文本内部研究。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可知。从重视文本本身细读的极端走向不重视细读的极端的主要原因是文本细读过于强调了文本本身,而忽视了其他合理因素。根据文章第五段“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不能简单沿袭西方‘文本批评’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学派的路径,而是应该继续探索、前行”,可知,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只是文学批评的途径,而不是原因;文中只是说“不能简单沿袭”,故“照搬”在文中也没有根据。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二段简要梳理了文学批评的演变过程,重点是阐述了中国文学批评实践在总体上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型:文本细读批评方法中“作品被看作独立存在的世界,对文本全部内容的阅读、阐释、评判,才是批评的首要职责”。A.布鲁克斯的主张与本段所论述的内容关系最密切。B.孔颖达的训诂学虽然也深入文本,但它着重从语言变化进行解释,说到底,训诂的出发点是解释词语,这与作为文学批评的“文本细读”中文本内容是不同的。C.王国维的“入”与“出”的观点是侧重于诗词创作的角度来说的。D.文学批评的文本细读与语文教学的文本细读是有区别的。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属地”意思是某些国家侵占的殖民地或所控制的附属国。这里指好的文学批评重视作品,以作品为主要出发点。“喧宾夺主”指客人的喧闹声盖过主人的声音。比喻客人占据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来的、主要的事物的位置。这里指文学批评可以加入社会、人生、作家、读者等因素,但不能超过对文本分析的重要性,只能作为其次的方面。故能得出两个词语的使用,形象地表明文本细读注重文本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引入其他因素所要掌握的度。“属地”和“喧宾夺主”,分别代表文学批评时要重视文本分析的重要性,文学批评时过分强调文本之外因素,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文学批评中文本细读要做到“内”——文本解读,“外”——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两者兼顾,强调了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第三段“在细读式批评中,联系作家本人、社会背景,对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是有益而无害的”,第四段“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需要双向运动,形成一种互动、互生的立体运行。只有这样,批评家才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可以概括出有益于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根据第四段“那种只盯着文本,只在文本内挖掘,抛开作家创作、社会背景的批评,往往是单薄的、片面的。反之,那种不顾文本内部逻辑,只是以作品为引子却大谈社会、人生问题的批评,也往往是主观、武断的”,即只重视“内部”或者“外部”,是片面和或者武断的,可以概括出可以避免文本解读的片面性。根据材料第五段“细读法首先对文本内部研究有用,但也适用于外部研究。……细读法可以很好地勾连起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可以概括出强化文本内外部研究的勾连。根据材料第六段“理想的做法是,在解读文本的进程中,渗透或者暗示出外在的部分和必要的背景来”,可知,将“内部”“外部”结果,是文学批评最理想的做法,可以概括出可以使细读式批评达到更为理想的层面。6.B7.C8.①“年盆是崭新的”说明没有古旧的年盆传承下来,体现了箍桶匠对年盆无人重视、传统手艺无法传承下去的遗憾;②暗示了祖先祭拜活动已经中断,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消逝。9.①本文表面上是写箍桶匠郑师傅的故事,写木工行业的不景气,②其实是写古老的传统手工业的衰亡。③通过郑师傅的故事传达出民间手艺无人传承令人担忧,而民俗背后的传统文化更需要传承和发扬。【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能力。B.“圆木家具样式单一,制作简单”错误。圆木家具有米桶、锅盖、水桶、火桶、脚盆等,样式并不单一;由后文制作年盆可以看出制作并不简单。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鉴赏的能力。C.“也反映出迷信思想”错误。祭拜先祖表达的是对先祖的纪念和尊敬,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是迷信活动,没有反映出迷信思想。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年盆是崭新的”说明没有古旧的年盆传承下来,人们对年盆并不重视,“唯”,只,含有对比之意,体现了箍桶匠对年盆无人重视、传统手艺无法传承下去的遗憾;没有古旧的年盆传承下来,如今新的年盆也用不上,暗示了祖先祭拜活动已经中断,这种传统民俗文化已经消逝,字里行间满含着作者的无奈与哀伤。9.本题考查学生拟写短评的能力。“郑坊老街有个郑师傅,一直坚守老本行”“现在走遍城乡也揽不到生意”,本文表面上是写箍桶匠郑师傅的故事,写木工行业的不景气;“郑师傅有俩儿,遗传了他的基因,却没有一个肯跟他学手艺”“郑师傅清明节前加工的年盆,过了中秋,过了冬至,莫说没人求购,问都没人问一声”,其实是写古老的传统手工业的衰亡;“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那一天,爷爷把三牲(猪头、鸡和鱼)盛在木盆里,喊他一起抬去祠堂。爷孙抬祭品是这里的习俗,有潜移默化的传承作用。祠堂人来人往,都是族人,做法一样,把祭品献在祖先的画像前,磕头跪拜,礼毕”“大儿提前回来过年,郑师傅忍不住把自己的郁闷说给儿子听。大儿冷淡地说:‘你那些老观念早过时了’”“大小都是老物件,唯这只年盆是崭新的”,郑师傅既传承了手艺,也记住了祭祖的文化传统,而时代却不再对民间手艺感兴趣,祭祖活动更是无人问津,小说通过郑师傅的故事传达出民间手艺无人传承令人担忧,而民俗背后的传统文化更需要传承和发扬。10.CEG11.B12.C13.(1)侍奉三个君主却做法都不同,然而都能够和顺,有仁德的人一定都有多种心思吗?(2)像这样的话,那么孔子是赞赏晏子的,并不是(《墨子》中)所说的诋毁他不与他相见。【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家世世代代是齐国的百姓,如果不保持自己的品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不能在齐国自立。从前文看,整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婴”,“则……也”,表判断,“也”后面该断开,在C处断开;“不维其行”“不识其过”句式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式结构,中间要断开,在EG处断开。故断句为CEG。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回声”的意思,词义相同,但要注意两者用法不同,“天下云集响应”的“响”在此处名词用做状语。句意:就像回声和声音相应和一样。/天下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他。B.错误。表因果;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句意:因而能顺利。/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C.正确。处于困境;尽,用尽”。句意:在陈国、楚国处于困境。/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D.正确。不幸运;表示不希望发生而竟然发生。句意:如果不幸屈居人下。/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但在听到墨子言论后则产生了怀疑”错,根据文中“公告晏子”可知,晏子没有直接听到墨子的言论,而是景公将与孔子对话的内容转告给晏子后,晏子才说了这番话。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顺”,和顺;“仁人”,有仁德的人;“固”,一定、本来。(2)“如此”,像这样;“誉”,赞誉;“毁”,诋毁。参考译文:材料一:仲尼到齐国去,拜见景公却不会见晏子。子贡说:“拜见君主却不去见他的执政的人,可以吗?”仲尼说:“我听说晏子待奉三位君主而且能够顺利,我怀疑他的为人。”晏子听到这话以后,说:“我家世世代代是齐国的百姓,如果不保持自己的品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不能自立于齐国。我听说过,运气好就受宠爱,运气不好就遭受厌恶,遭诽谤或受赞誉都与自己的行为相跟随,就像回声和声音相应和一样,应该看清行为如何然后再准备是责备还是赞誉。我听说过,用一个心眼侍奉三位君主的,因而能顺利;用三个心眼侍奉一位君主的,不能顺利。现在还没有看到我的行为如何,就责备我侍奉君主顺利。我听说过,君子独自站立着,对身影不感到有愧;独自睡觉,不会对自己的魂灵感到有愧。孔子在大树下习礼,被人拨掉大树后,吓得销声匿迹,自己并不认为受辱;在陈国、楚国处于困境,自己并不认为穷困。指责别人的行为却不知道人家这样做的原因,这就如同住在水边的人指责住在山上的人用斧头,住山上的人指责住在水边的人用鱼网一样。(这样的话)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他自己却不知道因此而陷入了困境。当初我看见儒者很尊重他们,现在我看见儒者开始怀疑他们了。”仲尼听到这些话以后,说:“俗语有这样的话:近处说的话,传到远处也不能停止;德行通过自身表现出来,无法在众人面前掩藏起来。我私下议论晏子,却没有说中他的过错,我的罪过大到极点了。我听说君子超过别人就把那个人当成明友,赶不上别人就把那个人当成老师。现在我对晏子说错了话,晏子批评我,他就是我的老师啊。”材料二:《墨子》记载“孔子见齐景公,景公问:‘先生一直没有见到晏子吗?’孔子回答说:‘晏子(接连)侍奉三位国君都平安顺利,这是心志不专一,所以我不见他。’景公把孔子的话告诉了晏子。晏子说:‘三位国君都希望使国家太平安定,所以我才得以平安顺利。我听说君子独处反省要问心无愧,而孔子在宋国遭受伐树的驱逐,(之前也)不得不离开卫国,却仍不以为奇耻大辱;在陈蔡之间陷入困境,却还不感到尊严扫地。从前我看到儒家之人就肃然起敬,现在我却对他们很是怀疑。’”孔鲋驳斥说“事实果真如此吗?这是说孔子和晏子在相互攻击诋毁啊。小人之间会这样做,君子之间则不会这样。孔子说:‘灵公行为不检,晏子就洁身自好来侍奉他;庄公胆小怯懦,晏子就以敢作敢当来侍奉他;景公奢侈浪费,晏子就用节俭朴素来侍奉他。晏子的确是个君子。’梁丘据问晏子说你侍奉三位君主,忠心的表现都不一样,却都能得心应手,难道有仁德的人原本就有很多忠心吗?’晏子说:‘用一种忠心可以侍奉多位君主,但忠心太多就连一位君主都侍奉不了。所以虽然三位君主的心思不一样,但我晏婴却没有三种忠心。’孔子听说后,说:‘弟子们记住了。晏婴是用一种忠心来侍奉三位君主,实在是个君子啊。’像这样的话,那么孔子是赞赏晏子的,并不是(《墨子》中)所说的诋毁他不与他相见。景公问晏子:‘今天的众人之中,还有像孔子这样的贤人吗?’晏子回答说:‘孔子是君子之中具有高尚品行和节操的人。’晏子还说:‘盈成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他的父亲也曾是孔子的弟子,弟子的品行尚且如此高尚,他们的老师自然品德不差。’这证明晏子对孔子也是赞誉有加的。一个人德行不修是他自己的过错;如果不幸屈居人下,那是因为他命运不好。孔子在宋国被驱逐,被迫离开卫国,在陈蔡绝根七日(只是因为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哪里谈得上什么丧失尊严呢?如果晏子以此来怀疑儒家之人,那么晏子也就不值得被称为贤人了。”14.A15.①后两句的意思是词人要朋友为京城的旧友带去自己一事无成却已是两鬓如霜的消息。②实际是在暗示朋友,自己容颜老去,抗金报国的愿望已不能实现。③本为送别,但最后两句却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具体叙述了词人的出身、家世和现在的生活场景”错误。不是具体叙述,是概括叙述。从“平生毫举少年场”可知,上片所写的是对“少年场”生活的回忆,不是“现在的生活场景”。故选A。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先注意题干中“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这句话的意思,即比喻借某人某事发泄自己心中的愁苦。诗歌最后两句“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意思为你回去请替我告诉我京城的老朋友,我如今是一事无成但却已两鬓斑白,满头华发。这里的“一事无成”,不只是自己的功不成名不就,主要当指大事之无成,即异族没被驱逐,中原未得收复。“两鬓霜”不仅是表现的两鬓如霜,更指光阴已逝,年华已老,故这两句的深层意思是指自己年华逝去,恢复中原的理想不得实现。本文题目为“送叶梦锡”,文章却在下片道出词人年华老去,一事无成的凄凉。表面上是为他人送行,却尽情抒发自己的牢骚,为自己容颜老去一事无成深感悲伤,为收复失地的愿望未能实现而慨叹,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郁闷,全然是借题发挥。16.噌吰如钟鼓不绝徐而察之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千山天远大)【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噌、吰、堑、萧。17.A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B防沉迷工作是系统性工程18.①“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修改为“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摄影摄像合同范本高清3篇
- 旅游公司劳动合同原件3篇
- 市政府易用采购合同模板3篇
- 数据中心运维支持合同3篇
- 教育科技公司专用章制作合同3篇
- 摩托车转让合同协议书3篇
- 招标文件附件格式要求3篇
- 教育机构物业租赁合同3篇
- 撤诉授权书格式与撰写要点3篇
- 安徽酒店业劳动合同样本3篇
- DB33_T 2288-2020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高清正版)
- 渡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 施工试验检测计划
- 上海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单词汇总
- 小学体育知识树PPT课件(带内容)
- 汽车标准件手册
- 全球试验室仪器耗材国际品牌简介
- 沥青配合比汇总
- 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堂
- 工业机器人论文
- UC2845的应用和PWM变压器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