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1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2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3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4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区域的结构与组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Ⅰ.区域的概念:区域的概念最早为地理学所使用,而且一直为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概念。地理学: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和均质性特征来划分(如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然而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简言之,区域就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经济地理学: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Ⅱ.经济地理学中“区域”的内涵:1.区域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这个“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2.区域大小、层次或等级之分,进而组合成区域系统或等级体系。3.区域还可分为同质区域和集聚区域。同质区域是依据所研究的某一种或某类经济活动、经济要素等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划分的区域(如农业专业化地区,土地里利用类型区);集聚区域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内在功能联系的强弱程度而划分的区域(如城市经济区)。4.区域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区域的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的功能,对内表现为组织区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某个角色。5.区域对外都表现出特有的经济个性,是一个经济实体。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在发展方面相互影响和制约。6.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有由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Ⅲ.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从两条路径进行:1.以单个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2.以若干区域为研究客体,探讨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组织问题。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相关概念: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结构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区域产业结构所谓产业(industry):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凡是有投入和产出的经济事业都叫产业。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一、区域产业结构模式及演进理论(一)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1.分类(1)克拉克产业分类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2)AIS分类法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tznets)在1971年出版的《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解释了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条件与结果,并提出了与三次产业划分类似的产业分类,即将经济活动分为:农业(Agriculture):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与狩猎业;工业(Industry):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水、运输和通讯业;服务业(Services):服务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政府与国防、其他服务。取三大产业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该分类法被称为AIS分类法。AIS分类法在世界上被广泛采用。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基本上是采用这一分类法。(3)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我国直到1988年才开始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4)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为了统一各国的产业分类,联合国于1971年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IndexestoTheInternationalStandardIndustrialClassificationofAllEconomicActivities)。考虑社会产品与劳务的种类、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相似性、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等因素,这一标准分类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石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在每个大项下面又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又分为若干小项,各小项又分解为若干细项。大中小细四级都规定了统一的编码。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与三次产业分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将上述十大项进行组合就可十分方便地得到三次产业分类。此外,这种分类比较规范,便于进行国际或区际比较。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1)配第(佩蒂)-克拉克定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容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中首次提出,并由克拉克(C.G.Clark)于1941年经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因此,这一理论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由此导致社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的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2)库兹涅茨法则(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自20世纪40年代始根据各国的历史资料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考察。这些研究成果收进了《现代经济增长分析》、《各国经济增长》等书中。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①库兹涅茨法则基本概念: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又称比较劳动生产率)=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其中: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某部门国民收入/全部国民收入;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某部门劳动力/全部劳动力②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③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且不断下降。英美等国在1970’s以后,农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已接近或超过1)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经济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处于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且不断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幅度基本上是大于它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幅度,说明第三产业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点。1970’s后西方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都在上升,都在50%以上,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服务部门的相对国民收入>1,但呈下降趋势)库兹涅茨法则表明,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到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④理论评述: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地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霍夫曼定理(工业化阶段理论)该理论在1931年由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提出,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①霍夫曼比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②霍夫曼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指数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为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指数小于1。可见,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逐渐下降的。③霍夫曼的分析结论霍夫曼对20多个国家1880年-1929年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比重的数据进行了归纳,并得出结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必然趋势;到20年代末期,在英、美、法、德、比利时等处于工业化中期末的国家中,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与消费品工业产值的比值已经大致齐平,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进入第二阶段的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处于第一阶段的有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国;尚没有一个国家进入第四阶段。霍夫曼进而预言,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以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在当时通行的国民经济只包含工业和农业两个主要的产业部门的分析框架下,这也就意味着,资本资料工业在工业化后期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部门。④理论评述:在工业化前期,消费资料主要是轻纺工业部门生产的,资本资料主要是重化工部门生产的,因而,霍夫曼对工业结构的研究实际上是在分析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实际情况表明,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在工业化前期是基本符合现实的。由于霍夫曼在分析时将消费资料工业等同于轻工业,将资本资料工业等同于重化学工业,因此霍夫曼定理仅在重化学工业与轻工业间适用,即霍夫曼所揭示的是重化学工业化的经验法则。(二)产业功能分类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1.主导产业(1)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也不一样。(2)功能: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的主体;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3)主导产业的选择(教材P.176-178)1)高比较优势系数2)高产业关联度3)高需求收入弹性4)高生产率上升率5)高产业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5个方面的特征,即具有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的产业,才能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区域经济发展成熟期,区域经济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2.关联产业(1)概念: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2)类型:前向联系(下游)产业:利用主导产业产品的产业。后向联系(上游)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侧向联系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及其它服务的产业。(3)关联产业配套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关联产业,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与主导产业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在一个区域内,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不然,就会重蹈“大而全”、“小而全”的覆辙。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3.基础性产业(1)概念: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2)类型: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3)基础性产业配套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4.支柱产业(1)概念: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2)特点: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可能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3)发展对策:对支柱产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早衰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5.潜导产业(potentialleadingindustry)(1)概念: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2)发展对策: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根据产业对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产业类型。1.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2.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3.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4.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如高新技术产业。要素集约度产业演进趋势:资源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四)其他产业分类1、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传统产业:指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如发达国家的煤炭采掘、纺织、钢铁、造船、一般机械制造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海洋开发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咨询服务业等。2、发展前景产业分类夕阳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四)后进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雁行形态说1、理论的提出:1932年,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Akamatsu)在他的一篇题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的文章中提出了着名的“雁行模式”。赤松要认为:日本的工业化遵循着“雁行模式”发展,即日本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受国内的资源与市场的约束,只有主要依靠对外贸易向工业国输出消费性商品,与工业国交换输入工业设备,然后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替代性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并进一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2、基本内容: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1)进口阶段。在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靠进口满足需求;(2)国内替代阶段。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3)出口阶段。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按照“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其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3、基本结论:赤松要以棉纱、棉布代表消费品工业,以棉纺织机械代表生产资料工业,并以过去半个世纪世界棉纺织工业的经验,证明两者均沿“雁行模式”发展。“雁行模式”即外贸主导型的对外经济开放,对日本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落后国家的发展过程是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日本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典型。日本从纺织工业开始进行工业化,然后实行重工业化。4、雁行形态模式的变型:第一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消费资料产业生产资料产业,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第二个变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粗制品精制品;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最终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二、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1、理论依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产业结构起着资源“转换器”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2、区域产业结构评价的步骤与标准:第1步:评价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是否对应。标准1: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第2步:评价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标准2: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3步:评价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标准3: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内部各个产业之间应该联系紧密,发展协调。第4步:评价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标准4: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5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标准5: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体现在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第6步: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标准6: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有高结构性效益。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一)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1、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2、类型:工业点,商业网点,服务网点,城市等。3、重要性: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4、特点:点有规模等级之分等级体系(二)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1、概念: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2、类型: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3、重要性: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4、特点:线可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同类线之间往往相互连接,功能互补。(三)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1、概念: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是连接空间结构中点与线的载体。2、重要性:网络能够使连接起来的点和线产生出单个点或线所不能完成的功能。3、类型:单一性网络:由单一性质的点与线所组成。综合性网络:由不同性质的点与线组成。(四)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1、概念: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2、类型: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力所形成的域面。区域空间结构由各种点、线、网络和域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所构成,其组合模式有7种:(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1996)“点—点”:构成节点系统,表现为条状城镇带和块状城镇群。“点—线”:构成交通、工业等经济枢纽系统。“点—面”:构成城市—区域系统,表现为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构成交通、通讯、电力、供排水等网络设施系统。“线—面”:组成产业区域系统。“面—面”:组成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如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构成了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具体表现为节点相互依存,域面协调发展,通道配套运行,各种空间经济实体的联系交错密集,呈现网络化系统”。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1、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由此产生种种经济活动。2、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①节约经济,②集聚经济,③规模经济,这些经济效益都是依托空间结构而取得的。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1)点的形成:在区域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不同,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由此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点。(2)增长极的出现:区域中已形成若干个经济活动集聚的点,由于在经济活动的行业构成、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若有个别经济发展较好的点得到某种发展机遇,就会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当它发展到经济规模和居民点规模都明显超过其它点时,它就成为区域的增长极。(3)极核的产生:增长极一经形成,其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吸引力使这些要素不断向增长极集聚,这种集聚必然伴随区域内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的集聚,于是就产生区域要素流动的极化过程。极化过程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2.点轴式空间结构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点轴系统的发展(参下面图示):(1)点的发展:在区域发展的初期产生的增长极,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点产生多种影响,其结果就带动和促进这些点的发展。(2)轴线的形成:从供需关系看,增长极与周围的点之间建立起了互补关系,为此会建设连接其间的各种线路。这些线路的建成,一方面更加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于是,沿线地区就逐渐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为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3)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点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随着增长极和轴线上点的规模不断增大,轴线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它们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在新的地区与新的点之间再现上述点轴形成的过程。这样就在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3.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网络的形成过程: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点与点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同时网络又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由此构成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1)叶大年的经济地理的对称原理2000年我国地学家叶大年在《地理与对称》一书中提出了地理学的对称原理,在此基础上,于2001年总结出了5条经济地理的对称原理:①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在地形和地貌上和矿产资源上也会有对称性;②一个区域在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上有对称性就会导致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可以直接反映在城市的对称分布上;③区域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年降雨量)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程度;④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程度;⑤一个区域经济地理以对称或色对称为理想状态,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自然条件不对称的区域不可能发展为对称的经济地理格局,经过努力只能发展为色对称的格局。(2)城市的对称分布在地图上表现为:①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城市等距离分布,即具有一维平移对称性;②在一个区域内,城市呈现出格子状分布的特征,即具有二维的平移对称性;③一个城市周边最邻近的同级城市的数目成为城市的配位数,一个足够大的区域内,城市的平均配位数恒等,即具有统计的6次旋转对称;④以一个大城市为中心城市会呈现出靶形分布的特征,即具有统计的旋转对称性;城市的靶形分布结构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莫斯科型,即靶心城市先形成,靶圈城市后形成;另一种是郑州型,即靶圈城市先形成,靶心城市后形成;⑤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往往是有缺陷的,恰恰这些地方就可能是新兴城市崛起的地方。(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式中心—外围理论(即核心—边缘理论),是上个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后来中心—外围的概念与分析方法被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之中,并且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的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有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产生统治作用的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如中心工资水平的提高,就会使外围面临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的压力,或者是被迫增加出口来弥补进口增长的资金压力。因此,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可见,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2)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在构建中心—外围理论的基础上,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相应的区域空间组织也表现为4种不同的形式:①工业化前的阶段。此阶段因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内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地区之间互不关联,彼此孤立,不成系统。②工业化起始阶段。资源与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形成城市,进而成为区域的中心,而广大农村地区则成为边缘的外围地区。因外围的资源不断地向中心地区流动,中心与外围地区发展出现不平衡。③工业化成熟阶段。中心城市发展很快,外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加速向中心流动,中心与外围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④后工业化阶段。外围地区产生的次中心逐步发展,并最终发展到与原中心区相抗衡的规模,达到相互平衡。整个区域最终变成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市体系,实现均衡发展,中心—外围结构消失。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图示右图中:a.前工业阶段:均质无序,存在若干地方中心;b.过渡阶段:单一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c.工业化阶段:若干不同规模的中心——外围结构;d.后工业化阶段:中心—外围结构消失,实现空间一体化。2.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1988年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先生在《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其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包括四个阶段:(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区域内的居民点呈散布状态;区域空间结构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且比较稳定。(2)过渡阶段: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因而导致区域内部的空间不平衡,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区仍然处于极不发达状态(下图b)。(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区域经济开始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期。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网络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在上一阶段形成单一“中心—边缘”结构逐步演变为多核心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等级体系开始形成,边缘落后地区也因此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下图c)。(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区域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形成,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等方面的差异逐步消失。城镇居民点、服务设施及其影响范围都已形成各自的等级体系。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结构在较高的水平上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下图d)。图示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京津唐地区为例)(资料来源: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1988)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一)区位指向1、概念: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2、类型:(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和采矿业;(2)原料地指向——高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3)燃料动力指向——高耗能的火力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石油化工等;(4)劳动力指向,包括两类:廉价劳动力指向——纺织、服装、制鞋、烟草等;高素质劳动力指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5)市场指向——服务业、部分食品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业,以及对市场行情波动敏感的行业;(6)运输指向。(二)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机制(1)概念: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2)形成原因: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区域内相关资源和要素集中分布的地方。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为了加强联系,往往趋向于集中在同一个适宜的地方发展。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由于集聚能够产生集聚经济效益,所以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3)作用:产生集聚引力区域经济在空间上发生一系列变化:①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不断地向优区位移动,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中心)的形成发展。②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③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2.扩散机制(1)概念: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2)作用: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3)扩散形成的原因:①避免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的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包括:集聚地区的企业、经济部门为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主动到周围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新的发展据点;部分企业和经济部门为了减小竞争压力,只得到其它地区开辟新的市场;集聚地区在进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被淘汰下来的部分不宜发展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只有到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去寻求立足之地;集聚地区主动与其它地区开展合作,从而引起部分资源、要素、企业等向其它地区扩散。③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如日用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农业等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④政府的政策作用。地方政府会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出一系列政策,诱导和鼓励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等向其它地区扩散。(4)扩散的类型①就近分散:即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由集聚地区向周围地区的扩散。②跳跃式分散:即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③等级扩散:即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城市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④随机扩散:即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三)空间近邻效应1.概念: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具有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2.产生原因: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一)城市的概念城市就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二)城市的一般特征1.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该概念强调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职能按其作用分为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职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印刷出版业及城市公用事业、行政机关等;特殊职能是少数城市或个别城市所具有的职能,如采矿业、各种加工工业、旅游业、科学研究等。城市职能按城市成长的基础分为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两种:基本职能是指主要为本市以外地区服务的各种活动,如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行政机关、大专院校、文化和科研机构及重要的旅游景区等;基本职能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非基本职能是指为城市本身服务的各种活动,如服务性工业、商业、饮食业、公共交通服务业、市级以下行政机关和中小学等。2.城市性质——城市的主要职能。它反映了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和确定城市性质:一是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二是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三是城市的其它主要职能。因此城市性质的表述往往可分为相应的三个层次,如“江西吉安是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京九铁路沿线的贸易旅游口岸,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三话分别代表了城市性质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属性。3.城市规模——城市的大小,又可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一般地,都是根据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和建成区范围分别标识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的一般特征实际上是城市发展状况的典型反映。研究城市的特征,可以分析和把握城市发展的情况,同时,还可根据城市特征对城市进行分类、分级,进而研究不同类型、等级的城市的发展规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1、城市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区域内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化、独立发展,并在空间上趋于集中而形成的。城市形成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达到相对高的水平,能够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劳动力,从而手工业、商业和贸易活动能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选择交通方便、区位适中的聚落集中居住,从事生产和交换活动。这样的聚落与周围地区交往密切,人员和财富的聚集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发展成为城市。2、区域从资源供给、市场需求、经济基础支撑、社会发展、环境容量等方面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多种约束。在一般情况下,区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种类、供给能力,区域市场的需求结构和潜力,会制约城市的经济结构类型及发展前景;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城市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城市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区域对城市在所有这些方面的影响直接地制约着城市的职能、性质的形成与变化,制约着城市规模的增长与变迁,最终制约着城市的发展速度。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一)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通过与区域所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对区域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区域中城市的兴衰,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往往引起区域整体的发展出现相应的波动。城市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首先,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区域中的第二次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生产各种工业产品,满足区域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其次,城市是区域的流通中心。在城市中汇集着众多的商业企业,它们依托城市开展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组织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实现各种各样的供需关系,使区域的生产与生活能够顺利进行。第三,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城市可以为区域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金融、保险、通信、咨询,文化娱乐等),同时又对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行政管理,维持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保障区域的正常发展。第四,城市是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城市中集中了区域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各种职业教育等教育和培训机构,为区域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区域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第五,城市是区域的对外交流中心。城市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以及相对优越的投资环境,成为区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进行对外开放的枢纽。第六,城市是区域的创新中心。城市中汇集了区域的绝大多数研究与开发机构,集中了区域内的多数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它又是区域的信息生产、聚集与扩散地,加之其富有活力的特殊社会氛围,就成了区域的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人才的诞生之地。并且,城市的创新对区域起到了示范作用,引起区域在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效仿,从而推动区域的进步。(二)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及与周围地区的联系,构造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形态。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三)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指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经济结构变迁意味着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活动转变,以及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社会结构变迁意味着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逐步扩散;空间结构变迁意味着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市地区集聚,以及集聚到一定阶段后的再分散过程。2.城市化水平指标人口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地指标: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由于在现实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等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采用人口指标来对城市化进行测度。3.城市化的时空规律⑴城市化进程的时间规律(诺瑟姆曲线)根据对一些国家城市化发展历史轨迹的研究,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城市化进程的轨迹接近一条稍微拉平的S型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初始阶段(城市化率<30%):城市化水平达到10%就表明城市化进程开始启动。在该阶段,区域还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状态,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数量都很有限,城市发展缓慢,经历的时间长;加速阶段(城市化率30%~70%):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大为提高,农村人口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工业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终极阶段(稳定阶段)(城市化率70%~90%):农业人口比重已经有限,而农业生产又必须维持一定的规模,此时城市化发展又会趋于平缓,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下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该阶段区域中的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城市,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区域的发展表现出很强的城市特征。⑵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变化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二是广域推进。城市地域的近域推进,是单个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包括建成区向近郊区的外延和远郊区向近郊区的转化。又可分为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郊区的城市化。城市地域的广域推进,是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包括农村的乡镇逐渐发展为城市和在一些地方新建设的城市。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即属于广域城市化,我国在1980s开始的乡村城市化也属于城市地域的广域推进范畴。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不断地改变着区域的空间结构,促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组织、人口随之而调整空间分布与组合状态。总之,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城市化引发和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或导向发生相应地变化,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一、农村工业化的特征1.工业化⑴概念:工业化是一个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逐渐波及世界,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我国着名经济学者张培刚先生把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⑵工业化的特征: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农业的份额趋于下降,工业的份额不断上升。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不断地产生、分化和发展,农业部门因得到工业在技术上的支持和管理方式上的影响而发生着根本性的改造,与工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性服务部门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从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持续转移,工业生产和管理方式向其它产业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需求结构、管理理念、组织形式、相互开放与交流等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中而日益进步。2.农村工业化⑴概念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⑵农村工业化特点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化相比,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⑶农村工业化的导因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农村工业化的发动者和参与者主要是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却又根植于农村的农民,产业角色的转换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他们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新生力量,在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交织、矛盾、冲突、更替中推动着农村向现代社会的进步。⑷农村工业化的意义在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一)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1)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3)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二)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1)非农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2)非农产业增强了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三)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1)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2)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四)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1)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农村工业化增强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1.技术: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知识、经验,具体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等所谓的硬技术,以及生产技能、管理方法与经验等软技术。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主要结果:发现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重要性:技术创新标志着某些领域或全面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产生出强大的推动力。因而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一)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通过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使得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和发展壮大,部分原有产业的地位逐渐下降,或者被淘汰而转移到别的区域,从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作用机制:技术创新能够发现新的原材料,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者是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或部门;二是新产品在功能、品质上超过原有产品,使同一生产部门发生内部的分化。其结果就是新的生产部门的建立,包括生产全新概念的产品的部门和生产新功能、新品质产品的部门。与此同时,一些原有的生产部门出现衰退,甚至消亡。(二)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对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消费需求变动有着显着的影响:首先,技术创新所开发出的新产品,往往能够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新产品常常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其次,技术创新生产出的功能更新、品质更好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引导人们争相购买新产品。再次,技术创新不断地在揭示原有产品的缺陷,如使用不方便、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存在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危害等,同时,技术创新又指出什么样的产品或消费方式有益于健康、环境保护等等,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最后,技术创新加快了物质产品的生产速度,使人们在物质需求相对满足的情况下,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趋于上升,物质消费性需求相对下降。技术创新对消费需求变动的引导,改变了区域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对生产产生导向作用,促使区域进行产业发展的调整,进而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对商业贸易产生指示作用,引起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三)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制度: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经济活动中的资本、土地和劳动这些基本的要素只有在制度的作用下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