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霍邱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霍邱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霍邱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霍邱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霍邱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霍邱县二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各反应的断键方式可概括如下:关于下列化学反应类型断键部位描述正确的是A.发生酯化反应时断键②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断②③键C.生成乙醚断时①②键D.与钠反应时断②键2、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②根据反应SiO2+CaCO3CaSiO3+CO2↑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强③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④二氧化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对于反应2HI(g)H2(g)+I2(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己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lmolH-H键生成的同时有2molH-I键断裂D.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5、下图为铁、铜水果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 B.铁片上发生还原反应C.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电子由铁片沿导线流向铜极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H=-1.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0kJ/mol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3.30kJ/mol,则含4.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3.3kJ的热量C.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7、对反应2A+B=3C+D的速率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代表反应最快的是A.υ(A)=0.55mo/(L·s) B.υ(B)=0.3mol/(L·s)C.υ(C)=0.75mol(L·s) D.υ(D)=0.2mol/(L·s)8、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是()A.NH3B.NO2C.Cl2D.N29、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g。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A.12.5gB.13.2gC.19.7gD.24.4g10、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法中,错误的是A.制硅: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得硅B.制钠:以海水为原料制得NaCl,再电解熔融NaCl得钠C.制铁:以焦炭和铁矿石为原料,用CO还原铁矿石得铁D.制镁:以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氯化镁,用H2还原MgCl2得镁11、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A.B.C.D.12、化合物Hln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In(红色)⇌H++In-(黄色),故可用做酸碱指示剂。下列稀溶液中能使指示剂由黄色变为红色的是A.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食盐溶液 D.氨水13、在溶液中加入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C.B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14、如图所示的某有机反应,其反应类型为()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15、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C.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D.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6、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C.乙烯的球棍模型 D.NaCl的电子式17、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A. B.CH2==CH2C.CH3—CH2—CH2—CH3 D.CH3—CH==CH—CH31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C.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化学键形成D.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19、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饱和食盐水B.浓硫酸C.水D.氢氧化铁胶体20、关于油脂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21、第Ⅶ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电子层数B.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半径22、今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已知,“长征三号”火箭升空推进的一级、二级动力均依赖反应2N2H4+2NO2=3N2+4H2O来提供。在该化学反应中,作还原剂的是()A.N2H4B.NO2C.N2D.H2O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I.下表是A、B两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AB①分子填充模型为:;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其产量是衡量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厨房中的常见调味剂;②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b.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c.结构简式为CH2CH2(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物质C,与C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它们的通式为CnH2n+2。当n=__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3)B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以A为原料可直接生产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II.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都属于酯(6)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是(C6H10O5)n,它们__________(选“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写名称)。(7)重金属盐能使人体中毒,这是由于它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__(选“盐析”或“变性”)作用。24、(12分)下列A〜I九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在实验室常用作气体干燥剂,D为常见液体,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G是侯氏制碱法的最终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F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淡黄色固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转变为H和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检验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实验室可用下列几组试剂制取少量NH3:①固体Ca(OH)2和NH4Cl;②浓氨水和固体CaO;③浓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三组试剂制取少量NH3,需要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第①组试剂中产生NH3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3)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填字母)。A.浓硫酸B.固体氢氧化钠C.五氧化二磷D.碱石灰E.固体CaOF.无水CaCl2(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防止环境污染,如下装置(盛放的液体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NH3的是________(填序号)。26、(10分)苯甲酸乙酯(C9H10O2)别名为安息香酸乙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已知:名称相对分子质量颜色,状态沸点(℃)密度(g·cm-3)苯甲酸122无色片状晶体2491.2659苯甲酸乙酯150无色澄清液体212.61.05乙醇46无色澄清液体78.30.7893环己烷84无色澄清液体80.80.7318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95%的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下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②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③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静置,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和环己烷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④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中,圆底烧瓶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mLB.50mLC.100mLD.250mL(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②中应控制馏分的温度在____________。A.65~70℃B.78~80℃C.85~90℃D.215~220℃(4)步骤③加入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5)关于步骤③中的萃取分液操作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B.振摇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放出液体时,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6)计算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27、(12分)如图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少量无水乙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甲小火加热3~5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乙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试回答:(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_____,本实验反应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3)试管甲中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4)该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其不宜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5)试管乙中饱和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CH4、CH3OH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物质。(1)将1.0molCH4和2.0molH2O(g)通入容积为2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测得在5min时达到平衡,CH4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则0~5min内,用H2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2)一定条件下,将1.0molCH4与2.0molH2O(g)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H2O(g)CH3OH(g)+H2(g),下列措施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a.恒容条件下充入He

b.增大体积c.升高温度

d.投入更多的H2O(g)(3)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则下列实验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__________

(填选项序号)。a.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1molCH3OH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CH3OH(g)的浓度保持不变(4)以KOH为电解质的甲醇-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轻污染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原电池的正极是____(填“甲”或“乙”),电解过程中乙电极附近pH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1)人的纯净胃液是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液体,pH在0.9~1.5之间,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其中的H+浓度比血液高几百万倍,试回答下列问题:①若胃液酸度增高就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不宜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药物的主要成分的是(____)A.小苏打粉B.氢氧化铝粉C.氧化钙粉D.纯碳酸钙粉②胃溃疡患者胃酸过多可考虑选用①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食盐

B.食醋

C.苹果汁

D.葡萄糖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___;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______;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预防感冒的是_________;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________。(3)保护环境、呵护地球已成为为类共同的呼声。

①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下列做法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A.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B.任意排放化工厂废水

C.处理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②矿泉水瓶不能随意丢弃。根据垃圾分类方法,矿泉水瓶属于__________(填“可回收物”或“可堆肥垃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题分析】分析:A、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醇脱氢、羧酸脱羟基;

B、根据乙醇在铜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断开的是羟基上的氢氧键和与羟基所连的碳的氢;

C、根据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断裂碳氧键、与羟基上的氢氧键;

D、根据乙醇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断开的羟基上的氢氧键;详解:A、在酯化反应中醇提供氢原子,羧酸提供的是羧基中的羟基,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

B、乙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③,故B错误;

C、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②,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乙醇与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乙醇断键的位置为①,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综合以上分析,本题选C。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中前者克服的是离子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B中前者是金属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C中都分子间作用力;D中前者是共价键,后者是离子键,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熔化时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所形成的晶体类型,熔化灵活运用即可。3、C【解题分析】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可以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①错误;反应SiO2+CaCO3CaSiO3+CO2↑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由于CO2是气体,生成后脱离反应体系使反应得以继续进行,但这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②错误;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CO2+H2O+Na2SiO3=Na2CO3+H2SiO3↓,符合强酸制弱酸原理,可以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强,③正确;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光导纤维可以用二氧化硅来制取,④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必须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②不能得出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是易错点。4、A【解题分析】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说明碘蒸气的浓度不变,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B.气体两边的计量数相等,所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一直不变化,故B错误;C.1molH-H键生成的同时有2molH-I键断裂,都体现正反应方向,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故C错误;D.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2:1:1,也可能不是2:1: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在铁、铜水果电池中较活泼的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铁片沿导线流向铜极,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综上可确定D项正确。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6、D【解题分析】

A项,CO(g)的燃烧热△H=-1.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0kJ/mol,A错误;B项,稀醋酸电离时需要吸热,则含4.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3.3kJ,B错误;C项,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则a、b都小于0,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明显大于不完全燃烧,则b>a,C错误;D项,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金刚石的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正确。7、B【解题分析】

给出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以化学计量数,数值越大,表示的反应速率越快;A.=0.275;B.=0.3;C.=0.25;D.=0.2;显然B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快速解答,也可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相同。8、D【解题分析】氨气、NO2和氯气均是大气污染物,对人体有害。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无害,答案选D。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无水CaCl2吸收了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为25.2g,其物质的量为,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为。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x+y=0.7,28x+44y=49.6-25.2,解得:x=0.4mol,y=0.3mol,故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故答案B。考点:考查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确定。10、D【解题分析】A.工业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2+2CSi+2CO↑,A正确;B.工业制钠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得NaCl,电解熔融NaCl:2NaCl2Na+Cl2↑,制得钠,B正确;C.工业上常用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3CO+Fe2O32Fe+3CO2,制得铁,C正确;D.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Mg+Cl2↑,D错误;答案选D。11、B【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氧化剂”,有强氧化性,所以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上的一个标签是氧化剂,注意保存时不能与有机物或其他有还原性的试剂放在一起。过氧化氢不具有可性、腐蚀性和毒性,故选B。12、A【解题分析】

能使指示剂显红色,应使c(HIn)>c(In-),所加入物质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加入溶液应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呈碱性,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食盐溶液为中性溶液,平衡不移动,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移动方向,结合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13、B【解题分析】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生成NaOH,分析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能否生成沉淀、弱电解质等,且注意Na2O2具有强氧化性,分析离子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详解】A.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生成NaOH,与NH4+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B.该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则能共存,选项B正确;C.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生成NaOH,NaOH与HCO3-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选项C错误;D.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32-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选项C、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4、A【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羧酸脱-OH,醇脱H,也属于取代反应,故选A。1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种元素不同核素,O2和O3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错误;B、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1molO2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1molO3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24mol,故错误;D、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故正确。考点:考查同素异形体、阿伏加德罗定律等知识。16、C【解题分析】

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题目详解】A、硫原子的核外有16个电子,故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炔烃的结构简式中碳碳三键不能省略,故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B错误;C、乙烯中碳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每个碳原子上连2个H原子,故其球棍模型为,C正确;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氯化钠的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17、D【解题分析】

单体就是合成高分子的小分子,加聚反应中,单体通常通过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其中的与单体组成相似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为链节。【题目详解】A.是该高分子的链节;B.CH2==CH2是聚乙烯的单体;C.CH3—CH2—CH2—CH3既不是高分子的单体,也不是高分子的链节;D.CH3—CH==CH—CH3是该高分子的单体。综上所述,本题选D。18、D【解题分析】

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A正确;B.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原子但不能是分子,B正确;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C正确;D.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都是共价键,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D错误;答案选D。19、D【解题分析】分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详解:A、B属于溶液;C是水,属于纯净物;D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D。点睛: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经常采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判断胶体的存在。2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可知,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选项A、C正确。天然油脂都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B正确。油酸甘油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油脂结构与性质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油脂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然后灵活运用即可。21、C【解题分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因此第Ⅶ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答案选C。点睛:掌握影响化学性质的因素是解答的关键,另外需要注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也叫价电子,主族元素的价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而副族或第Ⅷ族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电子也叫价电子。22、A【解题分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做氧化剂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据此分析解答。详解:2N2H4+2NO2=3N2+4H2O反应中,N2H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升高到0价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做氧化剂;水为生成物,氮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因此上述反应中N2H4做还原剂,A正确;正确选项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4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C不是葡萄糖变性【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根据比例模型以及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A为C2H4,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故A说法正确;b、乙烯的结构是平面形的,两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共面,故b说法正确;c、碳碳双键是乙烯的官能团,不能省略,即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说法错误;(2)考查同分异构体现象,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烷烃当n=4时出现同分异构体,即为CH3CH2CH2CH3和CH(CH3)3;(3)本题考查酯化反应,B由C、H、O是厨房中常见调味剂,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显酸性,即B为CH3COOH,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4)考查乙烯的加聚反应,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的化学式为;(5)本题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a、糖类和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液态的油脂称为油,固态的油脂称为脂肪,故c正确;(6)本题考查纤维素和淀粉的结构与性质,纤维素和淀粉虽然化学式相同,但n值不同,因此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7)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重金属离子、紫外线、甲醛、高温等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点睛: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得到,分子量较大,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指的是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和天然橡胶。24、O21:2C+2H2SO4(浓)CO2↑+2SO2↑+2H2OSO2+Cl2+2H2O=4H++SO42-+2Cl-在I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是SO42-【解题分析】G是侯氏制碱法的最终产品,G是碳酸钠,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C是CO2,F是氧气。D为常见液体,D是水。E是无色气体,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E是SO2,已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B在实验室常用作气体干燥剂,A是S,B是硫酸,SO2和黄绿色溶液反应生成H和I,I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I是硫酸,H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O2、H2O和氯化钠,则H是HCl,黄绿色溶液是氯水。(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的分子式是O2,图中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其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3)E转变H和I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4)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为:在I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I溶于水电离所产生的阴离子是SO42-。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25、①③2NH4Cl+Ca(OH)2CaCl2+2NH3↑+2H2OABBDE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氯化铵),证明已集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已集满②④【解题分析】

(1)根据反应原理分析是否需要加热,实验室用固体Ca(OH)2和NH4Cl制取氨气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3)NH3只能用碱性干燥剂,以此来分析;(4)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5)装置①没有出气导管,装置③易引起倒吸,装置②④可起防倒吸作用。【题目详解】(1)①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组反应为NH3·H2O+CaO=Ca(OH)2+NH3↑,由于CaO+H2O=Ca(OH)2既消耗水,又放出热量,Ca(OH)2电离出OH-,增大了c(OH-),减少了NH3的溶解,因此不必加热,即放出NH3。③组反应为NH3·H2ONH3↑+H2O。因此需要加热的是①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①③;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故方法①应选用装置A;方法②应选用装置B;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3)NH3只能用碱性干燥剂,可以用B、D、E干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E;(4)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已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氯化铵),证明已集满;(5)装置①没有出气导管,装置③易引起倒吸,装置②④可起防倒吸作用,故选②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②④。26、C使平衡不断正向移动C除去硫酸和未反应的苯甲酸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发生升华AD90.02%【解题分析】

(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95%的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加入物质的体积超过了50ml,所以选择100mL的圆底烧瓶,答案选C;(2)步骤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水,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这时应将温度控制在85~90℃;(4)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至呈中性。该步骤中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剩余的硫酸和未反应完的苯甲酸;若碳酸钠加入量过少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净的苯甲酸,在受热至100℃时苯甲酸升华;(5)在分液的过程中,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盖上玻璃塞,关闭活塞后倒转用力振荡,放出液体时,打开伤口的玻璃塞或者将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的小孔,故正确的操作为AD;(6)0.1mol0.1molm(苯甲酸乙酯)=0.1mol×150g/mol=15g因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那么根据表格中的密度可得产物的质量m(苯甲酸乙酯)=12.86×1.05=13.503g,那么产率为:ω=13.503/15×100%=90.02%。27、液体分层1/3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又防止了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催化剂、吸水剂导气、冷凝防止加热不充分而倒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解题分析】分析:(1)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含有的杂质结合碳酸钠的性质分析判断实验现象;(2)依据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避免反应物的挥发;(3)浓硫酸的作用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吸水剂;(4)加热反应过程中乙醇、乙酸乙挥发出,长导管起到冷凝作用,不宜伸入试管乙的溶液中是防止加热不充分发生倒吸;(5)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含有的杂质分析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原因;(6)装置甲中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详解:(1)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混有的乙酸和乙醇被碳酸钠溶液反应或溶解,则试管乙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2)液体混合加热时液体容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开始时用小火加热的原因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又防止了反应物未来得及反应而挥发损失;(3)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