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1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2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3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4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斯大林模式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1)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2)对经济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方面,排斥市场调节。(3)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例1】(2012·南京学测)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此话主要评价()A.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政策B.计划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例2】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交纳固定粮食税C.推行农业集体化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例3】(2012·江苏学测)“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颁布《四月提纲》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推行斯大林模式【例4】(2012·江苏学测)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点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重要作用D.使苏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2.右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D.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考点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3.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C.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考点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4.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党内有同志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5.阅读下表,分析导致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变化的政策因素是()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变化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苏联的工业化方针B.农业集体化方针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苏俄新经济政策6.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斯大林模式下的国营农场B.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C.赫鲁晓夫时期的集体农庄D.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农业的改革考点4: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经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下列对这一“独特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B.这种体制使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后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迅速实现了工业化D.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考点6: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8.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②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③制定经济发展“加速战略”④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积极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脱离苏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不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10.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1.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想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12.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13.1920年,苏俄某农民在火车站出售一批粮食,当地政府的态度应该是()A.听之任之B.限定场所C.表彰奖励D.没收上缴14.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新经济政策就是“容许私人资本存在并实行某种退却,以便部署力量,再行进攻”。于是,斯大林在列宁逝世以后宣布新经济政策结束,只继承了列宁的大工业思想并发挥到了极限,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步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模式。材料二:1931年—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不详42121电力15107432石油232121钢555432注:表中1932年为与资本主义国家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1918年—1937年苏俄/苏联农业集体化情况一览表年份项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集体农庄数(千个)1.657.085.9233.3243.7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百万户)0.021.06.015.718.5集体农庄占农户总数的比重(%)0.13.923.671.493.0土地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不详4.933.687.499.1材料三: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党十六大报告追加数实际完成数(1932年)煤(万吨)2910355068007500--6440石油(万吨)920116019002200--2146生铁(万吨)42033880010001700616钢(万吨)4204308301040--592汽车(万辆)--0.07--10202.93拖拉机(万台)--0.13--5.5174.89棉纺织品(亿米)25.8226.75762--26.94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束的?联系所学知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斯大林是如何“再行进攻”的?(2)材料二中苏联当时工业和农业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3)从材料三表中“一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棉纺织品生产情况,可以发现当时苏联的工业发展有什么不足?【例1】D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材料“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则是指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例2】C解析:从时间来看,首先可以排除掉A、B两项。从内容上看,题目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斯大林模式是集权,故排除D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内容,但单一的公有制,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即C项才是其“包含着的某种消极东西”。【例3】C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材料“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为了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危机,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例4】A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为了改革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首先着手实行了试图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对经济的干预为特征的经济改革。

第16课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过关演练】1.C2.A3.B4.B5.D6.D7.B8.D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