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Al:27Ca:40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打开盛酒精的瓶子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大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A.①④⑥ B.①③⑤⑥C.①②⑥ D.②③⑤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Mg+O2eq\o(=,\s\up7(点燃))MgO B.4Fe+3O2eq\o(=,\s\up7(点燃))2Fe2O3C.2P2O5eq\o(=,\s\up7(点燃))4P+5O2 D.2KMnO4eq\o(=,\s\up7(△))K2MnO4+MnO2+O2↑4.ag过氧化氢溶液和bg二氧化锰混合,待完全反应后得cg残余物,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g B.(a+b-c)gC.(a-b+c)g D.(a-b-c)g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6.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燃料是一种气体燃料X,点燃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5O2eq\o(=,\s\up7(点燃))3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 B.CO C.C3H8 D.CH47.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gA2和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第7题)A.64g B.18gC.80g D.9g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电解水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加热水过程中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D.铁和硫酸铜反应可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镁条燃烧也可以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9.采用惰性电极,以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图所示。忽略环境因素的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保持H2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氢原子C.化学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个数不变D.电解法制双氧水的总化学方程式为O2+H2Oeq\o(=,\s\up7(通电))H2O2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0题)A.x的值是31B.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C.丁可能为单质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11.小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11题)A.实验前需将铁钉用砂纸打磨至光亮B.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C.实验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12.现取6.9g某可燃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3.2gCO2和8.1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推断错误的是()A.一定含有C、H元素B.一定含有O元素C.可燃物的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D.可燃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4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心血。材料一:早在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热金属,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再次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金属灰的质量比反应前的金属质量大。材料二:1756年,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加热金属锡,生成了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因此提出了质量守恒假说。材料三:1774年,拉瓦锡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物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再次对该假说加以论证。请回答以下问题:(1)拉瓦锡的实验证实了洛蒙诺索夫的假说,小明认为波义耳实验否定了该假说,你________(填“赞同”或“不赞同”)小明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小明用材料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构建了以下模型来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补充完整。②从下面微观反应示意图中,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3题)(第14题)14.(6分)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公认的最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消毒剂,可代替氯气(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如图是利用综合法制取二氧化氯(ClO2)的流程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器中,合成氯化氢(H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了氯酸钠(NaClO3)和氢气,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3)二氧化氯(ClO2)发生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NaClO3+4HCl=2NaCl+2X+2ClO2↑+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整个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15.(6分)如图所示:图1图2(第15题)(1)实验A:调节杠杆平衡,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B: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CuO),细铜丝团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3)C、D两组实验分别进行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最终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_______(填序号)。(4)经过分析,在C组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5)在A、B、C、D四组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________,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7分)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第16题)(1)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通过称量发现:图1中陶土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她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作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如图3,取燃烧产物于小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拓展延伸】①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4)①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②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________(填序号)。A.Al2O3 B.CuO C.CaO17.(5分)利用铁的缓慢氧化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燃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