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_第1页
刑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_第2页
刑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_第3页
刑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_第4页
刑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法律基础知识讲座2023REPORTING刑法概述犯罪论刑罚论刑法分论刑法实践问题目录CATALOGUE2023PART01刑法概述2023REPORTING总结词刑法的定义与性质概述详细描述刑法是规定犯罪和相应法定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惩罚、保护、预防和补充功能。其性质主要表现在刑法的阶级性、强制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刑法的定义与性质总结词刑法的目的与功能详解详细描述刑法的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实现社会正义。其功能包括制裁功能、威慑功能、改造功能、安抚功能和教育功能等。刑法的目的与功能总结词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览详细描述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这些原则对于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刑法的基本原则PART02犯罪论2023REPORTING犯罪的定义与构成要件是确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基础,包括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四个要件。总结词犯罪是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侵犯公民权利,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构成犯罪需要同时具备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四个要件。详细描述犯罪的定义与构成要件犯罪的分类总结词根据不同的标准,犯罪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重罪与轻罪、亲告罪与非亲告罪等。详细描述根据是否违反伦理道德,犯罪可以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根据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可以分为重罪和轻罪;根据是否需要告诉才处理,犯罪可以分为亲告罪和非亲告罪。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犯罪;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犯罪。总结词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确的意识,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缺乏明确的意识,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详细描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VS犯罪形态是指犯罪在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包括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单独形态与共同形态等。详细描述完成形态是指犯罪既遂状态,即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未完成形态则是指犯罪未遂、中止和预备状态。单独形态是指一个人单独实施完成形态的犯罪行为;共同形态则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完成形态的犯罪行为。总结词犯罪形态PART03刑罚论2023REPORTING刑罚是刑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惩罚犯罪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刑罚是指由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行为人实施的法律制裁,其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人、改造犯罪行为人、威慑和预防潜在犯罪行为人。刑罚的种类包括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等。总结词详细描述刑罚的定义与种类量刑原则与制度量刑原则与制度是指在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制度,以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总结词量刑原则包括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个别化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等。量刑制度包括累犯制度、自首制度、立功制度等。这些原则和制度旨在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详细描述总结词缓刑、减刑与假释是刑罚执行过程中的重要制度,旨在促进犯罪行为人的改造和回归社会。详细描述缓刑是指对犯罪行为人暂时不进行实际刑罚执行,而是给予一定的考验期,如果考验期内表现良好,可以免除刑罚的一种制度。减刑是指对已经执行的刑罚进行减轻的一种制度,适用于在执行过程中表现良好的犯罪行为人。假释是指对已经执行的自由刑进行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适用于在执行过程中表现良好的犯罪行为人。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促进犯罪行为人的改造和回归社会,减少社会对立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缓刑、减刑与假释PART04刑法分论2023REPORTING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01020304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侵犯财产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聚众斗殴罪聚集众人进行斗殴的行为。寻衅滋事罪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伪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贪污贿赂罪PART05刑法实践问题2023REPORTING根据刑法条文所表达的立法原意进行解释,通常由立法机关进行。立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解释,通常针对具体案件。司法解释由学者、专家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通常从学理上阐述条文的含义。学理解释根据条文文字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不超出条文文字所表达的范围。文理解释刑法解释的方法与原则指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以上法律条文,只适用其中一个法律条文的情况。法律竞合指两个以上法律条文在适用上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情况。法律冲突司法解释在适用上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得与立法原意相违背。司法解释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判例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裁判的依据。判例的效力刑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案例二李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五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李某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撤销缓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