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管理的根本——修身1/14/20241第七章中国管理的根本—修身引言
1修身的依据2修身的内涵3修身的运用一修学1修学的精神2修学的内容
3修学的方法
二修德
1修炼为人之德
2修炼处事之德
3修德的方法和条件三修性
1明智
2达观
3养生
1/14/20242引言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1/14/20243引言
子路问君子的德行。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君子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着眼于自己,“修养自身,做到恭敬、认真地待人接物〞。第二重境界是着眼于他人,“修养自身,能使他人安定幸福〞。第三重境界是着眼于天下,“修养自身,能使普天下的老百姓安定幸福。这一点就连古代的圣贤尧、舜都担忧做不到呢〞。1/14/202441、修身的依据1〕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大学》中有一大段意味深长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韩诗外传》记载了一段有意思的对话,战国初年魏国的建立者魏文侯选贤任能,实行改革,使魏国成为强国。有一次他问著名的智者狐卷子关于靠谁治国的问题。引言
1/14/20245一:“父亲贤能可以作为依靠吗?〞答:“不能。〞二:“儿子贤能可以作为依靠吗?〞答:“不能。〞三:“兄长贤能可以作为依靠吗?〞答:“不能。〞四:“弟弟贤能可以作为依靠吗?〞答:“不能。〞五:“臣下贤能可以作为依靠吗?〞答:“不能。〞狐卷子解释说:“做父亲的没有比尧更贤能的了,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流放了;做儿子的没有比舜更贤能的了,可他的父亲瞽叟却被拘禁关押;做哥哥的没有比舜更贤能的了,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了;做弟弟的没有比周公更贤能的了,可他的哥哥管叔却因反叛朝廷而被处死;做臣子的没有比商汤、周武王更贤能的了,可夏桀和商纣王却被他们讨伐推翻。盼别人来却往往盼不来,依靠别人往往不能长久。大王您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应该从自己做起,别人哪能靠得住呢?〞引言
1/14/202461、修身的依据2〕修身有路径可循。一是正其身、诚其意。《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说明,思想端正是修身的前提。二是节制物欲。对物欲的放纵必然会扰乱人的心智活动。所以老子强调要“少私寡欲〞。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三是广泛学习。《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还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都是强调博学是修身的根底。四是身体力行。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认为应用是学习的目的和最终落脚点。引言
1/14/202472、修身的内涵修身根本目标:成为君子。修身是指通过有意识的主观努力,使自己从当前的、不够完善的自我不断开展到未来的、更为理想的自我的过程。即提高自我精神境界过程。这一过程从总体上说,就是人格完善的过程。理想人格是古人修养的终极目标,虽不一定能够到达,但却是不能不向往和努力的。修身的根本目标是成为君子,而君子的最高境界是圣人。引言
1/14/20248君子的人格特征:一是刚健自强的积极人生。《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习天道的运行刚健有力,鼓励人们像天道一样勤勉、不知疲倦地努力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局部。二是追求真理的智慧人生。君子要修学、求道。追求真理就是追求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孔子说:“志于道〞;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都是强调这种不懈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引言
1/14/20249三是德行高尚的完美人格。《易》曰:“君子进德修业〞。孔子提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仁的精神,提出君子的品格有忠、信、孝、敬、惠、义、礼、逊等,并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许多关于君子人格的规定。荀子也认为:“君子贤而能容罴,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君子要能容人,对于不同于自己的人要能平等对待,容让别人。引言
1/14/202410四是奉献社会的高尚人格。君子要讲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利少而义多,为之〞。《易传》中对君子义的行为有许多规定,如:“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正是这样,他不以单纯修己正心为目标,而是最终以安民、振民、建功广业为目的。引言
1/14/202411高级目标:成为圣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孔子把“圣人〞这一崇高的称号给予上古时为老百姓和民族开展做出巨大奉献而又高尚品德的先王圣哲。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十分推崇尧、舜、禹,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那么之。〞可见,在孔子看来,尧的成就是可以与天共比高的,尧具有高尚的品格和惠及子孙万代的功业,他作为“圣人〞是当之无愧的。引言
1/14/202412《易传》说:“圣人〞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圣王通过划分社会尊卑上下贵贱,使君臣上下各安其分,各守其道,最终建立起“上下志同〞的和谐理想社会。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理想人格,但“圣人〞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圣人〞不过就是把平常的“仁义礼智〞发挥到极致而已。一般人如果能按照尧、舜的行为做就可以到达“圣人〞的境界。荀子认为:“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引言
1/14/202413道家也认可圣人的人生目标。庄子曰:“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在庄子看来,圣人虚无无为,不从事于务,不趋利,不避害,“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圣人之心是异常恬淡宁静的。而这一切,又非有意追求,而完全出于自然而然。“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静不是有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不为外物所动的结果。庄子的圣人观是出世的圣人观。引言
1/14/202414庄子的圣人观
引言
1/14/2024153、修身的运用
第一,用于领导者的个人自我修养:一个人越是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修养,进步得就越快。古代修身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异常丰富,学习这些思想是取得进步的捷径。
第二,用于培养下级管理者:每个领导者都有培养下级管理者的责任。以古代修身理论和实践为指导,可以更为有效地培养自己的下属。
第三,用于体会领导之道:在古人看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学习修身的道理,同样可以从中体会到领导之道。引言
1/14/202416案例:四川恩威集团的董事长薛永新的信念薛永新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四无量心〞。他赞赏老子的“水德〞思想:一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二是柔弱处下。他说:“现代企业完全有必要借古人智慧之镜,修炼一下‘水观’,领悟水的品格中包含的精神实质,吸取当中‘道’的养分,把它们转化成企业的品格、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经营开展之‘道’。〞引言
1/14/202417“四无量心〞就是在慈、悲、喜、舍四个方面都切实奉行的心愿。“慈〞是予乐,即给众生以快乐,对众生要有仁慈心。“悲〞是拔苦,即为众生解除痛苦。“喜〞是欢喜,即因众生幸福而欢喜。“舍〞是施舍,即为众生作无私的奉献。他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没有“四无量心〞,做人做不好,办事办不成,企业不会成功。因为“四无量心〞表达着人世间的根本法那么,有好的心愿、行为,才会有好的报应。无论是起心动念,还是采取行动,都有善恶之分,都是你自己种下的因。善因会结出善果,恶因必然招来恶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才可能成就有益的事业。引言
1/14/202418关于学习与治国的关系,春秋时鲁哀公与孔子的学生子夏有一次对话。哀公问:“一定要经过读书、学习,然后才能够安定国家、保护人民吗?〞子夏说:“不学习就能够安定国家、保护人民的事从来没有过。〞鲁哀公不以为然,就出了个难题:“那么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五帝’也有老师吗?〞子夏对曰:“我听说黄帝向大喷学习,颛顼向录图学习,帝喾向赤松子学习,尧向务成子学习,舜向尹寿学习,禹向西王国学习,汤向贷子相学习,周文王向子斯学习,周武王向太公学习,周公旦向虢叔学习,孔子向老聃学习。这十一个圣人,如果没有遇到这些老师的教诲,那么他们的功名就不能显示于天下,他们的声誉也就不能流播到后代了。〞一、修学1/14/202419事实正是如此。历史上开明有为的皇帝,如唐太宗、清康熙帝等都是勤学和蔼于学习之人。而有识之士那么写出了许多劝学名篇。荀子著名的《劝学》篇就说:“学不可以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修学,首先要有修学的精神;其次,要明确修学的内容;再次,要遵循修学的方法。一、修学1/14/2024201、修学的精神修学的三个必要条件就是立志、苦学、专心。第一,要志于学。学习是一件长期艰苦的事情,因此,古人特别强调要以“志〞保证持久深入的学习。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给了我们以极大的启示,说明治学乃至修身的起点是立志。一、修学1/14/202421墨子将立志与增智联系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他的智慧就不会通达无碍〞。将立志看成是一个人能否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先决条件。王阳明、苏轼等人将立志与事业成败联系起来。王阳明说:不树立坚决明确的志向,天下就没有能干成的事。苏轼说:古时候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是有超出世人的才能,还必须有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志向。嵇康总结说:“人无志,非人也〞。将树立远大的志向看成是作为人的最起码的条件。一、修学1/14/202422立志为何有如此之成效呢?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有志气才能调动起人的内在能动性。宋代学者真德秀解释说:大凡心志坚强,血气也强;心志懒惰,血气也会懒惰。就像将领勇猛士卒也勇猛,将领懈怠士卒也懈怠一样。为学者如果想去除糊涂、懈怠的毛病,就一定要把立志放在首位。一、修学1/14/202423立志要立大志。在儒家看来,立志于仁义之道,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志向。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士不可以不弘大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路程难道不遥远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也是这种大仁大义的思想。一、修学1/14/202424第二,要有苦学的精神。古人身处逆境而能砥砺意志,终于取得成功的事迹比比皆是。战国苏秦向秦王上书十次也没有到达目的,回家后受到全家人冷落,于是发愤读书,学成之后游说赵侯,献连横之策,挂六国相印;西汉匡衡家里贫穷,买不起灯烛,于是凿壁偷光,借邻居之灯光读书而成了大学问家;汉代朱买臣靠砍伐柴草卖钱维持三餐,妻子因嫌其贫穷而离异,而他依旧手不释卷,日后仕途显赫;宋代范仲淹年轻时每天以喝粥度日,仍然埋头于文韬武略之中,日后成为国家栋梁……这些动人的事迹,史不绝书,代不乏人。一、修学1/14/202425学习的成功是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的长期较量结果。没有“君子终日乾乾〞的精神,是难以到达此岸的。一、修学1/14/202426第三,要专心。人的精力有限,而欲望无限。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专心于学,心无旁骛。荀子著名的劝学之言永远值得我们记取:“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确实,没有专心致志做学问的人,没有埋头伏案之精神的人,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一、修学1/14/2024272、修学的内容修学有三个层次:一是博学,修学之要在博学;二是打根底,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经典与根底知识;三是精专,要博而不杂,学贵精专。第一,修学之要在博学。早在《中庸》中,孔子就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思想,把博学作为为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它的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一、修学1/14/202428一:博学能够开阔视野,免于孤陋寡闻之患。二:博学能够完善人格。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三:博学能够指导实践。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闻博学,才可以有更多的行动方案可以选择。一、修学1/14/202429第二,学习经典与根底知识。古代经典是经、史、子、集四部之首。修学首先是学习经典。荀子论道:“《诗经》是中和醇正的诗歌的集大成;《诗经》、《春秋》寓褒贬于叙事之中,有微言大义,《尚书》是古代记载政事的书籍,内容广博;《乐》是中和醇正的声音,能够使人和谐悦耳,《礼》是制定一切法律政令的原那么和准绳,标准了各种注重礼节仪式的原那么,因此学习一定要学到《礼》才算是到达了最高道德的境界〞。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勤习经典而增长治国才干的事例。一、修学1/14/202430其原因是,圣贤学说对于人心来说,就如火光对于人们的眼睛一样。在陷阱或幽深的屋里,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有了燃烧着的明烛,一切东西就清清楚楚了。天地的运行规律、神明的行为,人们是看不见的。然而人们通过对圣贤经籍的学习,反复体会经典所揭示的规律,于是就全都可以看得见了。这就是圣贤学说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人们心中原先就清楚明白,人们不过是借助典籍将圣贤的智慧逐渐变成了自己的智慧。
一、修学1/14/202431曾国藩曾对其儿子谆谆教诲道:“去年我在军营的时候,教你看书、诵读、书写、作文,这四方面缺一不可。你现在阅读《通鉴》,算是看书方面的工夫;抄《说文解字》,算是读字的工夫。还能不能临摹字帖?或者临摹《书谱》,或者用油纸临摹欧阳询、柳公权楷书,以纠正你字体柔弱的缺陷?这写字工夫,是必不可少的。〞“我十余岁至二十岁虚度光阴,到现在把看、读、写、作四方面逐日无间断地进行,还可以有所成就。你说话太快,举止太轻浮;最近能不能努力在‘迟’、‘重’二字上下工夫,以改正你的毛病?〞一、修学1/14/202432第三,博而不杂,学贵精专。南宋朱熹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明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认为:博学,是于古今、常变、因革、治乱、幽明、上下之道无不究极也,非不管是非邪正,兼收而博取之。故古人之学谓之该博,后人之学不过博杂而已。一、修学1/14/2024333、修学的方法《礼记·中庸》
笃行之明辨之慎思之审问之博学之一、修学1/14/202434第一,学、问、思、辨、行的统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学习模式。这五个环节是: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尽细致地询问、探究事物的原理、审慎地思考所学的东西、努力辨清其是非真相、坚决地实践所学的真理。这里,学、问、思、辨、行五者是一个序列过程,都要做到、做透。一、修学1/14/202435具体要求是:“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些东西不学习也就罢了,但是学就一定要能掌握它,如果还不能掌握,那就不要停止学习。“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些东西不问也就罢了,但是问就一定要问个清楚,如果还没有弄清楚,那就不要罢休。“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些问题不思考也就罢了,但是要思考就一定要能有所体会,如果还没有切身体会,那就不要停止思考。一、修学1/14/202436“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些事情不区分也就罢了,但是区分就一定要把是非区分清楚,如果还不能区分清楚,那就不要停止区分。“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有些事情不做也就罢了,但是做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还没有做彻底,那就不要停止做。一、修学1/14/202437《中庸》总结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一遍能做好的,我做它一百遍也一定能做好;别人十遍能做好的,我做一千遍也一定能做好。一个人如果能够按照这个道理去做,那么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得坚强。一、修学1/14/202438学、问、思、辨、行相统一的本质是知与行的统一。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不听不如听一听,听一听不如亲眼看一看,看一看不如亲自去了解明白,了解明白不如落实在行动上,学习至实践行为才算到头。行为如果明智了,就能成为圣人。圣人之所以成圣人,就是他们以仁义为根本,能够恰当地分清是非,言行一致,做事认真,不差毫厘,这里面没有其他途径,就是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行动中去。一、修学1/14/202439要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孔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那就危险了。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能进得去,出得来。一、修学1/14/202440第二,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道出了学习成功的真谛。一、修学1/14/202441第三,要虚心、近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非常可贵的是,孔子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段话不仅对于增长知识有益,对于处事待人、修身养性也都是有益的。荀子也认为,向他人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贤师更方便的了。仿效贤师而学习君子的学说,那么就可以养成尊贵的人格,得到周详的知识,通达事理。因此,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贤师更方便的了。一、修学1/14/202442学习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心灵的活动。宋代黎靖德指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求学的人读书时,必须要挺身端坐,要沉着地看,轻轻地吟诵,要虚心深入体会,切身省察。一、修学1/14/202443自古以来,领导者的爱国爱民、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质朴俭约等美德都是成就事业、实现辉煌人生的重要保证。修德是德治思想在领导者自我开展领域的表达和应用。对于领导者而言,为人之德与处事之德是修德的两个主要方面,修德也要遵从正确的方法、途径。二、修德1/14/202444一、修炼为人之德中国古人所倡导的为人之德有自强、持节、知耻、勇毅、廉洁、勤俭、爱物等。对于领导者来说,养气、节制、谦虚是最有意义的。第一,养气。这里的“气〞指正气、做人的气节。孟子的“养气〞说为历代贤人志士所信奉。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那么塞于天地之间。〞孟子的“气〞就是“勇气〞、“士气〞的气。而“浩然〞,那么是盛大流行的样子。可见,浩然之气是指人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气质。二、修德1/14/202445尽管“浩然之气〞有说不清楚的神秘主义因素在里面,连孟子也成认“难言也〞,但这一思想却是可以为人们所体悟的,也是欲修炼英雄主义气概的领导者所应追随的。孟子说它是每个人都能够养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修炼“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方面:一是要“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仁义之道。一个人要充分学习和理解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二是要“集义〞。“浩然之气〞不是通过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够获得的,一个人需要经常行义,才能从他的内心生出浩然之气。二、修德1/14/202446文天祥在就义前,被囚禁在元大都的一个土牢里数年。土牢内狭窄、低凹、幽黑而昏暗。其中有各种污浊之气。文天祥记述道:雨水四处聚集,浮动床和桌子,形成了水气;雨后泥淖经太阳蒸晒半天,糜烂发酵,形成了土气;天刚转晴就暴热,通风道口四面堵塞,形成了日气;屋檐下烧柴煮饭,助长了炎热肆虐,形成了火气;仓中腐烂的粮食堆积起来发出气味,阵阵逼人,形成了米气;许多人肩并肩杂乱地挤在一起,形成了人气;或是厕所,或是动物的尸体,或是腐烂的老鼠,肮脏之气交杂而出,形成了秽气。二、修德1/14/202447他说,这几种恶气集合到一块儿,遇上灾疫,很少有人不患病的。但我以虚弱的身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到现在已二年了,没得病,这大概是因为我素日有修养才能到达如此。然而你知道我所修养的是什么吗?孟子说:“我善养我浩然之气。〞那污浊之气有七种,我修养之气是一种,以一敌七,我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浩然之气,是天地间的正气啊!二、修德1/14/202448第二,节制。节制,就是要按照道德要求和原那么,控制和限制自己的情欲和行为,使自己守正祛邪、举止有度、取用有节。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墨家强调节用不费;《易经》也告诫,君子要以节俭为美德,不可追求荣华富贵,强调“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这些观点都是微言大义,有着深刻的内涵。二、修德1/14/202449节制是修养良好心性的需要。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修养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物质欲望更好的了。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的,但为数很少;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有保存本心的,但为数也很少。节制也是事业开展的需要。内心守定质朴,减少私欲杂念,才能放下包袱,有所作为。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对于不应为的有所节制,才能做好该为的事情。二、修德1/14/202450怎样修炼节的品德呢?一要知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二要有所戒,有所不为。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二、修德1/14/202451第三,谦虚。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可见,谦是被古人作为世间大道来认识的。“满招损,谦受益〞这一永恒不变的道理,落实到为人处事上,至少有如下意义:二、修德1/14/202452其一,谦是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管子说:“修恭逊、敬爱、辞让,除怨无争,以相逆也,那么不失于人矣。〞《易传》说:“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所以,保持谦和的姿态,才能有良好的人际环境。老子认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保持这样的谦下、虚怀的态度,才能不至于成为孤家寡人。二、修德1/14/202453其二,谦下才能有成就。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因此要领导人民,必须对人民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所以,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讨厌。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二、修德1/14/2024543、修炼处事之德在仁义道德的大原那么下,中国人的处事之德也有多方面的表现。对于领导者来说,诚信、有恒、力行是最为重要的。第一,诚信。诚信是老实而有信用,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本和立政之本。这里的诚信重在个人“诚〞的修养,强调为人以“诚〞。二、修德1/14/202455“诚〞历来为人们所崇尚。《庄子》对此有深刻地剖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二、修德1/14/202456诚信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性:其一,诚信是立业的根底。《周易》强调,“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君子说话、立论,要以诚信为本,以此积功立业。这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一致的。《易经》的《比》卦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心怀诚信、亲密比辅君主,没有咎害;君主的诚信如美酒充盈酒缸,终于会远者来归,受到他方的亲近,桔祥。《大有》卦也说:“‘厥孚交如’,‘威如之吉’〞。领导者用诚信交接上下,威严自显,桔祥。二、修德1/14/202457其二,诚信有助于渡过难关。《易经》多个关于处险、处危的卦都强调这一点。其中,《需》(须也。险在前也)卦具有艰难险阻在前的卦象。其卦辞说:“有孚,光亨。贞吉〞。在需要等待时机的情况下,心怀诚信,就会光明亨通,守持正固就可获桔祥。《坎》卦具有重重险陷的卦象。其卦辞说:“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在重重险陷面前,只要胸怀信实,就能使内心亨通,努力前行必被崇尚。在面临减损的情境时,《损》卦指出:“有孚,元吉,无咎。可贞〞。面对减损的形势,心存诚信,至为桔祥,必无咎害,可以持守正固。这些卦辞都深刻揭示了诚信的重要性。二、修德1/14/202458怎样获得诚信?首先,要有高标准。荀子说:“君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人要耻于自己不能有信用,不耻于不被别人信任。把诚信提高到重要的人格层次来看待。其次,要慎言、慎承诺。管子比较了圣人与小人在这方面的区别:“圣人之诺己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那么诺,不义那么已。可那么诺,不可那么已,故其诺未尝不信也〞。相比之下,“小人不义亦诺,不可亦诺,言而必诺,故其诺未必信也。〞由此,管子得出结论,“故曰:必诺之言,缺乏信也。〞二、修德1/14/202459最后,要使民信。孔子认为,如果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统治者的地位就不能够维持和存在,即“民无信不立〞。这一观点源自孔子和子贡的一次对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立国之本。二、修德1/14/202460第二,有恒。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恒心,才能成就事业。《易经》中专门设《恒》卦倡导人们做事要有恒。在古人看来,恒方能成功地治家。《易》:“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治理一家人,君子的日常言语必切合实际,言而有物,居家行事必守恒不变。二、修德1/14/202461但恒心是靠克服困难实现的。老子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可见,能够忍辱负重,坚持不懈,才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二、修德1/14/202462第三,力行〔行胜于言〕。中国的先贤们尤其强调力行的实践精神。孔子崇尚“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为什么要力行?在荀子看来,这是因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见之不假设知之,知之不假设行之〞。怎样力行?古人对此给出了一系列答复。二、修德1/14/202463首先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次,要讲究行的方法。“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次,还要有勤勉不懈的精神。要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假设厉〞的定力,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二、修德1/14/2024643、修德的方法和条件修德的方法:反求诸己、创造环境、积极实践。第一,反思自我。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修养道德、提高思想境界的阶梯。二、修德1/14/202465孟子明确提出人要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如果我爱人,可是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躬自问是不是自己的仁爱还不够?我管理人,可是人不听从我管理,那就要反躬自问是不是自己的智能还不够?我对人有礼貌,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对待,那就要反躬自问是不是自己的恭敬还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响,都要反躬自问。最后,孟子得出结论:自己的思想端正了,天下人就会归服。二、修德1/14/202466孟子形象地解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反求诸己的核心是知耻改正。孟子认为修养道德必须能够知耻改正。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错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孟子认为人失去了羞耻之心是最大的耻辱,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假设人,何假设人有?〞知耻之心对于人是极为重要的,那些专门使用机谋巧诈而不诚心修养道德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羞耻的。人如果不以自己的道德不如人为耻辱,那么他永远也不能成为道德完善之人。二、修德1/14/202467因此,要知过那么改。《周易》主张:“君子以见善那么迁,有过那么改。〞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事实上,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都是知过那么改的典范。当有人告诉孔子有过时,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孟子写道:“子路,人告之以有过那么喜。〞二、修德1/14/202468第二,创造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传说生动地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孔子早就说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修炼道德与心性是不可缺少的。二、修德1/14/202469其一,要回避消极的环境。所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其实,任何不利于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环境都是需要远离的。其二,要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古代先哲注重交友的重要性。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二、修德1/14/202470第三,积极实践。儒家认为人必须有某种忧患意识,并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磨炼与考验,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完善起来。所以,要积极在实践中、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意志。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人都经历了长期的磨炼。这大概是因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二、修德1/14/202471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在前人大量研究的根底上,将有效领导者的品质与特征概括为以下六点:(1)进取心。领导者表现出高努力水平,拥有较高的成就渴望,他们进取心强,精力充分,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坚持不懈,并有高度的主动精神。(2)领导愿望。领导者有强烈的愿望去影响和领导别人,他们表现为乐于承担责任。(3)老实与正直。领导者通过真诚与无欺,言行高度一致而在他们与下属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二、修德1/14/202472(4)自信。领导者为了使下属相信他的目标和决策的正确性,必须表现出高度的自信。(5)智慧。领导者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来收集、整理和解释大量的信息,并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决策。(6)工作相关知识。有效的领导者对于公司、行业和技术事项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广博的知识能够使他们做出富有远见的决策,并能够理解这种决策的意义。二、修德1/14/202473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一清晰的成长脉络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我们大致可以将孔子的人生修养过程分为三个逻辑阶段:第一阶段是修学,重在三十岁以前。第二阶段是修德,而立与不惑说的是对为人、为君子的了然于胸、内化的过程。第三阶段就是修性,从知天命到耳顺,再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精神不断到达了自由王国的境界。三、修性1/14/202474古人讲养性,泛指对精神的养护。我们这里探讨的修性,是要探讨人如何像孔子那样,通过养性实现人的精神不断解放的境界。重点讨论如下三个问题:1、修性的根底——明智;2、修性的核心——达观;3、修性的保证——养生。三、修性1/14/202475一、明智第一,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区分了“智〞与“明〞这两个概念。“知人者智〞中的“智〞是指能够洞察人的善恶与贤愚,能够分别人的是非与真伪;而“自知者明〞中的“明〞是指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的缺乏,是明白自己心性的表现。因此,“智〞是对表现出来的东西的认识,而“明〞是对深藏不露的内在本质的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比“智〞更高明一些,也更难一些。三、修性1/14/202476历史上不乏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明智之士。东晋列国后赵国的创立者石勒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他问一名臣子:“从古到今平定天下建立帝业的君主中,你看我像哪一个?〞该臣子毕恭毕敬地答复说:“陛下神勇果敢、文韬武略超过了汉高祖刘邦,远在魏武帝曹操之上,自夏禹、商汤、周文王以来无人可及,简直称得上是轩辕黄帝第二了。〞石勒听后笑了,说:“一个人还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你说得太过头了。我要是生逢汉高祖刘邦,一定会向他俯首称臣,与韩信、彭越等人争立战功;要是生在光武帝刘秀之时,就会与他逐鹿中原,争夺天下,胜负很难预料。大丈夫立身处事应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和日月一样清白,决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负人家的孤儿寡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天下。我大概在刘邦与刘秀之间,哪里能与轩辕黄帝比呢?〞三、修性1/14/202477第二,要有自知之能。经常性的、多方面的自我考察是获得“明〞的根本途径,也是一种能力与习惯。古人主张要多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要自觉地从九个方面考察自己的言行:三、修性1/14/202478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了;面部表情,要思考是否显得温和;容貌神态,要思考是否谦恭得体;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以忠诚为本;办事的时候,要思考是否谨慎与敬业;有疑问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要发怒的时候,要思考是否会带来后患与难题;有利可图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的准那么。可见,上述思考一旦形成习惯,人想不聪明都不可能的了。三、修性1/14/202479第三,要以史为鉴。历史的开展具有规律性,因而学史是增长智慧、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重要一环。李世民特别重视学习历史。有一次,他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此话后来演变成“兼听那么明,偏听那么暗〞)。三、修性1/14/202480还有一次,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对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魏征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三、修性1/14/202481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思念他,常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了,我丧失了一面镜子。〞三、修性1/14/2024822、达观达观是指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保持达观的精神状态,是对精神的最好养护。第一,无累。无累是指精神上的放松、无负担。庄子说:“形劳而不休那么弊,精用而不已那么劳〞。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精力使用过度而不止歇就会元气劳损。元气劳损就会精力枯竭。静寂时恬淡无为,运动时顺应自然,这就是养神的道理。三、修性1/14/202483无累不仅是符合大道的,更蕴藏着人生真趣。《菜根谭》说:久远悠长的趣味,不能从美酒佳肴中得来,只能从粗茶淡饭中得到;惆怅、忧郁的情怀,不是在曼歌妙舞的欢乐中产生的,而是从孤寂、穷困的处境中生出来的。可见,美食和声色中得到的趣味常常是短暂的,只有平淡中才能得到真正久远的情趣。
三、修性1/14/202484无累显然有助于身体健康。《管子》中说:人是由上天给予精气、大地给予形体才产生的,保持平衡那么保有生命,失去平衡那么丧失生命。只要心灵平和中正,就能得以长寿。康熙皇帝说:精神恬静,内心就会平和中正,内心平和中正身体就会无懈可击。三、修性1/14/202485第二,寡欲。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排除一切干扰,重要的任务就是节制欲望。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孟子也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吕氏春秋》说:水的本性是清澈的,混入泥土就混浊不清了;人本来是能够安享天年的,物欲的扰乱使人不能长寿。圣人对于声色滋味,只取其有利于生命的局部,对生命有妨害的就要抛弃掉。《淮南子》中写道:各种色彩会扰乱眼睛;各种声音会扰乱耳朵;各种味道会扰乱口舌;各种欲念会扰乱心智,使品行变坏。贪欲和嗜好会使人情绪偏激,喜欢和厌恶会使人心神疲累,要是不马上戒除,人的生机就会逐渐耗尽。三、修性1/14/202486第三,乐观。乐观就要在必要时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三、修性1/14/202487知足常乐。乐观心态要以知足的智慧作为支撑。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三、修性1/14/202488所以,老子断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告诫说:“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沉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三、修性1/14/2024893、养生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吕氏春秋·仲春纪》
保护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系统的养生方法,其中不少理论和方法直到现在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继承和开展。三、修性1/14/202490第一,珍惜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的观念也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吕氏春秋》说:“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圣人以天下为己任,最重视生命。孙思邈认为:天地万物中人是最珍贵的,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人生苦短,一定要珍惜生命,养生自保。三、修性1/14/202491第二,养护精神。达观的心态是很好的养护精神的途径。在养生方面,古人特别强调精神对肉体的巨大作用,认为精神失养会导致疾病。北齐刘昼说:“要使身体健康,最要紧的是调理好精神〞。“情绪平静,精神就会平和,精神平和,身体就会健康。情绪急躁,精神就会烦乱,精神烦乱,身体就会生病〞。中医系统地将致病原因归结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是外因,而“七情〞那么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精神的养护,将养性作为养生的一项首要内容。三、修性1/14/202492第三,身体养护。身体养护指对身体的保养。古人在身体保养方面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在古人看来,对人的身体有影响的主要有气候、环境因素以及饮食起居几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古人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吕氏春秋》指出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有大甘、大酸、大苦、大咸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雨、大雾等。人要健康就要有所对策。三、修性1/14/202493古人认为天地的运行产生了阴、阳、寒、暑、燥、湿以及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万物的兴衰荣枯既有利,也有害。身体养护要顺应四时之变。《黄帝内经》写道: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运化是万物生长收藏、周而复始的根本,也是决定人生死的根本。违背了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生灾病。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养生的精髓。违背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使体内阴阳之气紊乱,产生疾病。所以,对一年四季中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气候变化要及时躲避,早作防范。
三、修性1/14/202494引子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谥“文正〞。案例曾国藩修身1/14/202495生平曾国藩于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两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在曾国藩很小时就对他进行教育。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列为优等。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28岁便考中了进士。案例曾国藩修身1/14/202496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查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封建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看,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工艺美术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单片机接口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合同编通则与新公司法银行业务
- 2024标准幼师聘用合同范本
- 期末复习检测提升卷九 -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 2024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4货物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快递承包合同,快递承包协议
- 2024中学门卫劳动合同范本
- GB/T 10801.2-2018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
- 12J5-1 平屋面建筑标准设计图
- 中印边境争端
- 《墨梅》课件(省一等奖)
- 招聘与录用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B卷2套
- 三美术上册第16课新颖的电脑课件1新人教版
- 实验室基本技能培训课件
- 如何申报科研项目 课件
- 李子栽培管理技术-课件
- 物理听课记录物理听课记录及评析范文(3篇)
- 超星学习通尔雅《人工智能》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