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概论与知识产权 第12章_第1页
现代科技概论与知识产权 第12章_第2页
现代科技概论与知识产权 第12章_第3页
现代科技概论与知识产权 第12章_第4页
现代科技概论与知识产权 第1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介绍了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知识经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型国家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性作用;最后介绍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本章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创新型国家。本章共四节

第一节自主创新

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思考题

一、国家竞争的核心优势二、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三、创新与知识经济第一节自主创新

一、国家竞争的核心优势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是自主创新和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从在全球市场中对产品和资本的垄断转向对技术和知识的垄断。在全球R&D投入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86%;高收入国家获得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从三方专利的分布看,仅美国、日本和欧盟就占90%以上。这种技术优势正在直接地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转变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优势。第一节自主创新

二、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1.创新在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创新”一词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技术变革经济学的创始人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所写的《经济发展理论》(1912)。在该书中他首次明确的提出“创新”的概念,并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创新是指采用发明手段,并使发明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第一节自主创新

二、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分为原创性(源头)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创新除了技术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外,还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料创新、管理创新、思维创新、服务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3.自主创新内涵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第一节自主创新

二、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4.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第一节自主创新

三、创新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是知识的运用。第一节自主创新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是我国的既定国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一、自主知识产权的含义二、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性作用三、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自主创新法律手段和政策工具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五、制订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一、自主知识产权的含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权利主体自主和权利客体自主两个方面。自主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能够独立自主地、不受相关原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影响、实现某种知识产权资产的财产价值的权利。由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很广,科技部的认定指南主要适用于科学技术类的知识产权,对于文学艺术类作品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并未涉及。二、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性作用林肯总统有句名言∶“美国最大的发明是发现了专利制度本身”。中国改革开放中提出的自主知识产权理论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大创新,其价值超过任何一部新的知识产权法律的颁布。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三、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自主创新强有力法律手段和政策工具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推动和保护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无论是国外几百年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史,还是国内探索市场经济的实践,都已充分证明这样一个事实: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对知识产权的占有和运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一个国家竞争的核心力量。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模式提出了挑战。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五、制订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四流企业卖劳力,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超级企业卖标准。”这是曾经,乃至至今在我国企业中广泛流行的一个顺口溜。尽管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有制造缺创造,有产权无知识”阶段,但在企业发展理念上已经意识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专利发明、商业秘密、品牌、不断更新的计算机程序等无形资产,在生产要素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第二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和保障自主创新

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二、加强基础研究、注重自主创新能力三、基础研究的渠道

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1.李政道教授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阐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认为,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达10%以上,其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应用所需时间较长,般也要10-20年才能显现其真实价值。但基础研究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基础研究的重要性2.从诺贝尔奖,看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技术进步的增长,与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有关,而诺贝尔奖是评价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除了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六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没有获得一个诺贝尔奖。我们不能把获得诺贝尔奖看得十分神圣,但中国至今为什么还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强基础研究、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基础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抉择。加强基础研究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基础研究的渠道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的渠道很多,国家层面的渠道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等。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钱学森之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一、科技创新人才从融合中来二、科技创新人才从求异中来三、科技创新人才从实践中来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钱学森之问”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不容回避。在钱老看来,国家有了许多创新工程和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为此,钱学森多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认为创新型人才不足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严重弊端,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科技创新人才从哪里来?科技创新人才从融合中来、科技创新人才从求异中来、科技创新人才从实践中来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一、科技创新人才从融合中来钱学森对学习领域的交叉融合非常重视,认为一个真正的科技领军人才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从融合中产生的创新人才比比皆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既是中西融合又是科学艺术融合的典范。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他的习惯是背诵,后来他曾说“是孔子的哲学令我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二、科技创新人才从求异中来一个科技创新人才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做群体的尾巴。当众多专家在一起讨论时,创新人才要能够从中发现新东西,从中提炼总结出源于大众而高于大众的意见。这是一种独立自主敢于反对权威、反对多数人的素质。钱学森认为:“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在那些“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的氛围中是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人才从实践中来科技创新人才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纸上谈兵,而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持续创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钱学森26岁时就和其他同学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术小组,回到祖国作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组织攻关会战,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建立卓越功勋……他的战略视野与协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外科学史一再表明:大创新一定需要大人才,大人才一定源于大实践。第四节“钱学森之问”与科技创新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意义二、自主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三、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四、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进行部署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意义“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政治独立。”其实,这一说法已远远不够了,应当改为“一个国家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政治上的独立”。世界上已经“独立”的国家不少,其规律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真正独立的,必然是在技术上独立。否则,如果在技术上依然依附于人,就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也要大打折扣。然而要实现技术上的完全独立,非自主创新不可。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自主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陈佳洱先生指出:希望党和国家能深入地研究自主创新的环境问题。“中国得不得诺贝尔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能不能形成获得诺贝尔奖的土壤。创新在于自由争鸣、自由交流,要理顺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关系,只讲竞争不讲互利共赢,其行不远。关键在政府,政府需要把握这个度”。自主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大到国家,小到地方政府、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公司企业。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第五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进行部署2006年1月,在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胡锦涛主席发表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重要讲话。对“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这是继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第二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国务院进行的又一次战略部署。并在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