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劝学》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劝学》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劝学》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劝学》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实词虚词;2、复习回顾文章结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3、以假设论证方法为例,借鉴本文论证方法,提高写作论证能力。一、默写专题:看看高考怎么考1、(2022·新高考1卷)《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2020·全国2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_”。3、(2022·新高考天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在《劝学》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4、(2020·天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全国3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腑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6、(2017·全国3卷)《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二、文言词语专题:这些实词、虚词该怎样解释实词:(一)通假字1.輮使之然也()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二)词类活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三)一词多义1.假:(1)善假于物也()(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4)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5)假以雄权(《大唐新语》)()2.疾:(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2)君有疾在腠理(《扁鹊见蔡桓公》)()3.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3)以为妙绝(《口技》)()(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虚词:1.于:(1)寒于水()(2)善假于物也()(3)取之于蓝()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终日而思矣()(4)而见者远()(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锲而不舍()(8)蟹六跪而二螯()3.焉:(1)风雨兴焉()(2)圣心备焉()4.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非蛇鳝之穴()三、文言句式专题:文言句式有何规律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輮以为轮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四、翻译专题:注意实词、虚词、句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五、论证方法专题:探究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借鉴本文中假设论证方法将下面段落补齐。司马迁身受了腐刑之后,但他没有去死,是完成《史记》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这个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最终完成了《史记》。【】正是信念,支撑着司马迁,使之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素材积累专题:读一读记一记,小素材大学问请同学们将素材抄写到积累本上,平时背诵记忆角度一:学无止境《劝学》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指出君子应该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并通过教育获得自身发展的条件。荀子之后,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亦勉励人们“终身学习”。宋代的欧阳修亦曰:“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即便终身学习,也不能穷尽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故人们要终生不懈地学习和实践。角度二:持久专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学习要注意积累,要有持久力,除了时间上的持久,深度上的专注力也同样重要。晚清学者王国维曾总结学习的三个境界:其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为持之以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代思想家荀况也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少年时就立志摘下数学王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他勤奋钻研,算纸用了几麻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角度三:借助外力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可以更快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也可以指人。善于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捷径,借助精神力量、文化精髓而有所成就。《劝学》一文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角度四:自我反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角度五: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运用范例:兀立的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