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声慢》四环节教学一、导入:
1、有些句子,人们也许一辈子能读一次,而有些句子,人们会不自觉的去读,许多年后,仍然会清晰的背出,你们有这样的体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它会让你们回味无穷。
2、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代表性人物之一,其词在她的那个时代可谓空前绝后。她多才多艺,文词出众,尤其擅长写词,其词格调清奇,意蕴动人。她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老来很惨,然而上天却赋予了她写词的天赋,我们通过学习其词可以知其人。
二、感知内容:
1、播放录音(注意读出韵味)
2、学生自由朗读、抽读(纠正字音、断句)
3、解读“词牌”名:声声慢(变体浣溪沙)
4、学生讨论这首词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要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意象着手。)
明确:酒、风、雁、花、梧桐、独自、细雨
三、分析意境: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分析诗中“酒、风、雁、花、独自”的意境。
1、酒:愁绪满怀,借酒浇愁,可是……愁有多多?醉也销愁呀。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风:酒醒时分,已是薄雾浓云,凉风满襟,可这风呀!它又带来了愁绪吗?在这闷热的天气里呀!急切的想摆脱它,它偏又象幽灵似的绕着不散。好象在说:真是天凉好个秋呀!这风!不是凉风而是凄风冷雨呀!什么时候天晴朗起来呀!这雨什么时候能停呀!秋雨愁思(加幻灯)天阴沉沉的使人愁思不减反而加深!这愁是借景而生吗?那么谁又能描摹一下此时此刻的景物呢?学生描绘(秋雨连绵不断地下着……)再读一下原句。感受一下景与情的。这情与景的关系是触景生情。(加幻灯)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板书)这种感情是寓情于景。
3、雁:雁是秋天由北向南的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之情。李清照早年的诗中有“征鸿过尽,搔首踟蹰”“江梅欲吐被西风,横笛已悲鸣,扰梦乡吹到天明”今昔的对比中更增添了她的愁绪!雁呀!你何时再飞回来?我何时再能收到你的音信?
4、花:花已凋零,花如此人呢?落花飘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呀!人老珠黄不值钱呀!可现在连这落花都比我幸福呀!它还可以在土中腐烂而化为肥料为植物提供养分得以重生!而我呢?我怎么去面对那无边无际的苦海呢?真的象落花一样沉沦吗?真的要成为那树上柳絮吗?人生之旅真是漫长而又短暂呀!
5、梧桐:梧桐叶落光这一点不难想象吧!更难想象的是梧桐细雨吧!梧桐细雨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加幻灯)梧桐叶落光时是怎样的情景呢?(加幻灯)满地金黄满地凄凉吧!那再加上这绵绵的细雨不更是凄凉而又无限伤心了吗?正如:游子思乡之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呀!在这满地金黄的深秋之中呀!只有梧桐叶与这凄凉的细雨做伴了!梧桐细雨给人的感觉是凄凉而又无限的伤心。触景生情。(板书)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板书)这种感情是寓情于景。
6、独自:谁又能了解她此时此刻的孤独与寂寞呢?一生之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日子是什么时候?(晚年)现在就是她人生中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候了!丧夫之痛(加幻灯)国破家亡夫死之痛呀!这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能把它深深的埋在心底了!此时此刻的她怎么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能表达得了这许多许多的痛吗?
教学目标
1、在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基础上,理解词作的内容及思想内涵。
2、感受词作所表现的情感,正确理解词作中“愁”的内涵。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对诗歌个性化的解读基础上,理解词作的内容及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感受词作所表现的情感,正确理解词作中“愁”的内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而理解词作的内容及思想内涵。
2、联想想象法。通过对词作的内涵及思想的理解,让学生想象诗歌所表现的人物及情节。
3、对比分析法。将本词与《一剪梅》、《如梦令》等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作者的情感、作品的艺术特点等。
4、知人论世法。通过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进一步理解词作中所表现的情感。
5、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中的“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青玉案·元夕》和《声声慢》的片段,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有关李清照的诗词作品。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但是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现存诗十五首,方虚谷编《□村丛书》中有《□村全集》影印本。《宋史》有传。她的《声声慢》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三、背景介绍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国,李清照夫妇也随着难民流亡到了南方。这一段生活充满了艰辛和苦痛。这时的李清照已近半百之年,国破家亡夫死使她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声声慢》正是她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词文解读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后讨论并概括本词的主题。(词人在暮秋时节守寡度日时感受到的凄清和苦痛。)
2、学生分组诵读课文(至少两遍),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注意节奏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本词节奏舒缓而略带沉郁,音节和缓而略带凄切。)
3、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本词中的生字生词(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组间互助或全班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
4、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完成下面的练习:
(1)《声声慢》这首词中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结合自己对词人生活背景的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声声慢》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感受李清照的愁绪,领略词的意境。
2、理解《声声慢》的意象美和音乐美。
3、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中意象的特点及含义。
2、词中音乐的体现。
教学难点:
1、词中感情基调的把握。
2、意象与音乐结合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VCD碟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学底蕴的国度,其中有一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个性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古代女性世界。她的作品,清新脱俗,婉约细腻,且多以个人的愁绪和感受为题材,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她就是——李清照(投影)。
(二)学生根据课前的查阅的知识进行介绍。(包括生平、作品风格等)教师播放关于李清照生平的视频(VCD碟片)。
(三)背景介绍:(教师或学生)
南渡前,李清照生活舒适,家庭和睦,夫妻情深,词作为前期;南渡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身心交瘁,词作为后期。学生齐读(背景)。教师从声调和语气提出要求。(幻灯片)。学生答,再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要求:注意字音、语调、感情。)学生点评。再听录音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个别学生范读(教师点评并鼓励)。
2、学生讨论词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中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并从哪些字词可以体现出来?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
3、学生讨论后自由朗读词的上片,并尝试背诵。(教师指导)然后齐读。
4、学生讨论:词人为何而愁?她的愁情是怎样的?请大家各用一个字概括。(幻灯片)。学生答“愁”字。教师引导并小结(幻灯片):词人是因思念亡夫而愁;因思念故国而愁;因知音难觅而愁;因生活坎坷而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流离之痛,真是愁也愁死了!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在词中表达愁绪的语句中没有一处直接说到“愁”字,却句句含愁。那么词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愁绪的呢?请大家思考讨论后回答。(幻灯片):借助意象抒情、运用叠字直抒胸臆、以动衬静等手法来表达感情。教师补充讲解意象的含义及作用(幻灯片)。学生齐读上片后思考: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愁绪的?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然后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幻灯片):酒——愁浓;风——心冷;过雁——音信无凭;黄花——物是人非;梧桐——离愁最苦;细雨——愁思正苦。
5、学生再读上片。讨论回答后齐读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幻灯片):大家想想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个“怎”字包含了哪些意味?)(幻灯片):这个“怎”字包含了“伤心、痛苦、难过、遗憾、愁闷、无奈”等意思。真是百感交集啊!教师补充讲解“怎”、“了得”的含义及作用。(幻灯片)。学生齐读最后一句后思考:词人是如何通过叠字来表达感情的?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然后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幻灯片):起句十四个叠字,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寻寻觅觅”到“冷冷清清”,写初得愁信的愁苦;第二层从“乍暖还寒时候”到“点点滴滴”,写苦思难遣的愁闷;第三层从“将息”到“得黑”,写欲说还休的郁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把愁绪用音韵一气赶下,有一种凄苦倾诉之感。
一曲声声慢,愁情寄余生——李清照《声声慢》学习任务设计
一、背景介绍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词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深受后人喜爱。她的代表作《声声慢》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词,表达了她在遭受离别之苦和亡国之痛后的内心感受。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声声慢》的词意和情感内涵。
2、体会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3、感受词中所表达的离愁别绪和亡国之痛,培养情感素养。
三、学习内容
1、词句解读
(1)《声声慢》的词意解析
(2)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1)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对她的创作的影响
(2)《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词的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分析
(1)词中表达的离愁别绪和亡国之痛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情感表现手法
四、学习任务
1、阅读《声声慢》原文,尝试自己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总结词中的情感内涵。
2、分析《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探讨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3、结合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分析她在《声声慢》中所表达的情感,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创作一篇以“离愁别绪”为主题的现代诗或散文,尝试运用类似的情感表达手法。
五、学习评估
1、通过自己的翻译和总结,回答问题:“《声声慢》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内涵?”
2、分析《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回答问题:“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研究。南渡以后,她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以女性独特的艺术视角,感知敏锐,笔触细腻,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豪放的气度。《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创作的又一名篇。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在青州家中(今山东潍坊诸城)为抒发国破家亡之创痛和流离亡命之苦思而作。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正音正形后齐声背诵。
2、提问: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抒发了作者愁苦心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收束全词,点明愁之多,愁之浓。
三、文本研习
(一)凄凉黯淡之愁
1、提问:“寻寻觅觅”中“寻”“觅”的对象是什么?从动作的背后你能感受到什么?
明确:对象是过去的欢乐生活、现在的乱离遭遇、未来的生死未卜的命运。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迷惘。
2、提问:“冷冷清清”一词既指环境,又指内心感受,你能揣摩一下作者的内心吗?
明确:环境的冷清衬托内心的孤寂、凄凉。
3、提问:“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中作者用了哪些词来抒发自己的愁情?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凄凄”“惨惨”“戚戚”是形容愁苦的叠词,运用了叠词的手法。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增强表达愁情的细腻深刻。
(二)愁之重、愁之浓——愁到深处人孤独!
1、提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能否用一个“愁”字来概括作者在词中表现的多种愁情?
明确:写愁时作者分别从形(寻寻觅觅)、心(冷冷清清)、情(凄凄惨惨戚戚)三个方面来写,愁绪之浓,愁绪之重无法用一字以蔽之!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提问:词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守”字能否换成“靠”字或“坐”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换成“靠”或“坐”。因为“守”含有一种依赖的意味。“守”结合窗外看风等动作写出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心理。“靠”“坐”则无法表达这种心理。
3、提问:“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点点滴滴”是极细小的事,为什么给作者带来那么大的伤痛?你能用一句古诗来形容作者的愁情吗?
明确: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正是作者将国破家亡后的满腔怨恨寄寓在梧桐细雨这样的典型景物上才使得愁绪如此浓烈,绵长不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的《相见欢》中的诗句。
四、课堂小结:李清照以女性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视角,以女性细腻的笔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将愁绪写得恰到好处。她多选取意象典型、意境深远来表情达意。在意境的创设上讲究含蓄淡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究风韵的优美和表现力的细腻。在语言上讲究平易晓畅、精美雅致。在音韵上讲究押韵谐律、音节和谐。我们只有通过反复地吟咏、领悟才可能领略到李词婉约美妙之处!
《声声慢》,一首读来便觉凄苦的词,词人以女子的口吻述说自己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情感。这词中充满了词人深深的凄苦之情。
一愁,寻觅之苦。冷清,落寞,黯淡的黄昏时分,长夜无眠,灯烛惨淡。词人坐守空房,百无聊赖。独自一人,无心梳妆,无意洒扫。词人既不关心丈夫的归来,也不期待家人的团聚。看似平淡的几笔,却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失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愁,孤独之苦。“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个“黑”字是何等精炼却绝望的感叹!窗外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那样的多彩,然而对于一个孤独的人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成为一片虚无。独自一人,只能守着那扇窗,独自忍受着孤独的煎熬。
三愁,悼亡之痛。“满地黄花堆积。”黄花虽美,却已凋残。词人以花自喻,既表达了自己如今处境的凄凉,又暗示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悼念。“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词人对逝者的思念和对往事的追忆。
四愁,亡国之悲。“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以梧桐、细雨这些典型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亡国的悲痛和哀思。梧桐本是一种壮美的树木,此时却已凋零;细雨虽能滋润万物,此时却只能让词人更加愁苦。这些意象的背后是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身世的慨叹。
《声声慢》一词中充满了李清照个人的凄苦之情。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子的孤独、失望、悼亡和亡国之痛。这些情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声声慢》中的情感内涵,感受李清照的独特词风。
2、通过对《声声慢》的赏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背景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声声慢》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李清照及其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朗读感受(10分钟)播放《声声慢》的配乐朗读,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这首词的情感基调。然后请学生自己朗读,进一步体会词中的情感。
3、词句赏析(2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愁”。进一步提问: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讲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4、深入解读(15分钟)请学生结合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分析《声声慢》中“愁”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反映了李清照生活中的哪些快乐和愁绪?这些情感是如何通过词句体现出来的?
5、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声声慢》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布置作业:请学生选取一个意象,尝试创作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小诗或词。
二、教学评析
1、教学方法多样化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朗读教学、讨论教学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词中的情感基调;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挖掘词中的内涵;通过作业布置,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讨论,自主探究词中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我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3、教学效果显著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声声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对李清照的词风和生平事迹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朗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对文学鉴赏和审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个别学生的不够。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较少,可能与我的引导不够有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此外,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13)班和高一(14)班的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但大多数学生积极向上,对语文这门学科充满了热爱,对古典诗词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上节课所学,进行诗词鉴赏,但有部分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诗歌鉴赏这一块较为薄弱。
二、教材分析:
《声声慢》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词七首》中的一首。本单元主要是学习宋词的鉴赏。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创作的,南渡是李词中内容最深广的一篇。它通过一个“愁”字,把词人对亡夫的怀念,对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的悼念,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感慨抒写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愁情。
2、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感受词的意境。
3、通过对典故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诵读、欣赏词作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重点:
1、理解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愁情。
2、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感受词的意境。
3、通过对典故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1、感受、诵读、欣赏词作的艺术魅力。
2、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感受词的意境。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词作细腻、流畅、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上节课我们已经布置大家回去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我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生集体朗读全词)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但是读得稍快了一些。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再朗读一遍。(生个别朗读)这次朗读的同学在语调和语速上处理得很好,但感情还不够充沛。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0页,结合课本注释再读一遍这首词,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愁)那么这个“愁”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检查一下大家对这首词中出现的意象和典故的理解情况。(板书:意象?典故?)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生回答)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补充?(生补充)这些意象和典故都是为了体现作者心中的愁绪。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愁”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二)作者连用四个问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字构成了音律美,妙在起音用齿唇轻读令人凄神,使愁思无限绵延;收音时归诸咽喉轻拢,给人以凄哽之感,使愁思百转悠悠。)这七组叠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朗读全词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七组叠字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生个别朗读并思考问题)(感情层层深入)很好!这七组叠字在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愁绪。那么这七组叠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呢?(结构上:领起全篇;内容上: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板书:感情基调由此进入到下一步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词中哪些是可抓的象?为什么?思考半分钟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生思考并回答)(意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很好!这些意象确实在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意象。(板书: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酒:“三杯两盏淡酒”能否改成“三杯两盏浓酒”?为什么?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结合前面的“愁”字来思考。作者因为心中有愁而借助酒来排遣,而酒却越喝越愁。因此用“淡酒”来表现作者心中的愁苦更贴切。“风”:“吹酒醒”后的“风”不仅让作者感到凉爽而且还让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心中的愁苦之深。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古代的诗词,那么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有哪些是描写“愁”的?
生: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生:秦观的《浣溪沙》中“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师:好,同学们记得很清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李清照的又一篇描写“愁”的词,它就是《声声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6页。在词的题目下面有这样一句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的版本写作“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生:我认为“寻寻觅觅”是作者在寻找什么。
师:好,那么请你再想一下,作者在寻找什么呢?
生:我认为作者可能在寻找她失去的丈夫。
师:嗯,也就是说作者在寻找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那她能找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
师:对,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那么她的生活就变得“冷冷清清”,而她的心情也变得“凄凄惨惨戚戚”。所以在这两句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作者的孤独和无奈,又可以看到作者的愁苦和悲痛。那么词人是如何表现这种愁苦和悲痛的呢?请大家齐读这首词。
二、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但是还有一些字音没有读准。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注释再读一遍。注意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词人在词中一共用了多少个叠字?这些叠字有什么作用?(生读课文)
生:词中共用了七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那么这些叠字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同时想一想这些叠字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
生:这些叠字可以增强词的音乐性。
师:对,这些叠字确实可以增强词的音乐性。但是除了这个作用之外,它们还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再思考一下。
生:这些叠字还可以表现作者的心情。比如“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一直在寻找她的丈夫;而“冷冷清清”则表现了作者丈夫去世后的孤独和寂寞;而“凄凄惨惨戚戚”则表现了作者的悲痛和愁苦。
师:好,非常好!这些叠字不仅增强了词的音乐性,而且表现了词人的心情和情感。这是词人的独到之处,也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现在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这首词。注意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以及表现出词人的情感。(生齐读课文)非常好!同学们现在已经基本了解了这首词的大意和词人的情感。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
在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李清照的《声声慢》无疑是一首备受瞩目的佳作。这首词所表达的愁绪,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深深体会,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深刻。
一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字字珠玑,句句含情。李清照以叠字的方式,将那种孤寂、冷清、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寓情于景、以景生情的写法,使得这十四个字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呈现在读者眼前。
接着,“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两句词,看似简单,实则极富韵味。初春时节,天气时暖时寒,这种反复无常的天气,最是让人难以调养身体。这里,李清照巧妙地将天气与自己的情感相互映照,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具深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又是一个让人动容的场景。在孤寂与焦虑中,词人试图用酒来舒缓自己的情绪,可那晚来的风,又是如此的急促,让人无法平静。这里的“淡酒”,实际上是借酒消愁,而“晚来风急”,则更加强调了这种愁绪的浓烈与无法排遣。
再接下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南飞,是季节的更替,也是生命的轮回。而此时的词人,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看到那远去的雁群,心中满是伤感。那些雁,仿佛是旧时的相识,勾起了她心中深藏的回忆。这种对过去的深深怀念,使得词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然后,“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也是词人此时心境的写照。那些曾经绚烂的花朵,如今已经凋谢,憔悴不堪。这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实际上是词人在感慨自己的青春与爱情。这一句中,“堆积”与“憔悴”两个词,更是让人感受到那种沉重与无奈。
最后,“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词,可以说是整首词的情感高潮。词人独自守在窗前,看着那漫长的黑夜,心中充满了无助与孤独。这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是如此的真实而深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情感的真切流露,是她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她的才华与智慧使得这首词成为千古绝唱,让人们为之感动、为之赞叹。
一、导入
1、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其词以清丽柔媚见长,多写离愁别恨,感情真挚。今天我们学习其词《声声慢》。
2、写作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狼烟四起,李清照夫妇也由中原避乱南奔,不久,赵明诚又为病所困扰。就是在这种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中,词人创作了这首词。
3、题目及文体介绍
“声声慢”是词牌名,即慢调的意思。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从字音、词义上加以巩固。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要求:大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个别范读(要求: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思考问题)
3、讨论思考以下问题(可小组讨论)
①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②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试概括其大意。
明确:①“愁”②李清照在孤苦、寂寞、飘零、憔悴的境遇中,由愁苦难遣而至愁苦深重。
4、齐读课文(要求:带着感情,体会词人的愁苦)
三、文本研习
41、研习上片
①学生齐读上片
②提问:词人为何而愁?她的愁有哪些内涵?
明确:丧夫之痛;孀居之悲;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孀居之悲;飘泊之感。
③提问:词人为何发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慨?从这句感慨中可以透视出怎样的心理状态?能否用散文诗的语言来描述这种心境?
生甲: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使她失去了方向,四处寻觅后,依然两手空空;桌上佳茗已冷,花香已淡;望窗外雁行已尽,黄花堆积;此时更兼细雨潺潺,轻风吹拂,怎不使人倍觉凄冷清寂!
生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使她迷失了方向,仿佛一个迷路的孩子,四处寻觅后,依然空空如也;桌上佳茗已冷,花香已淡;望窗外雁行已尽,黄花堆积;此时更兼细雨潺潺,轻风吹拂,怎不使人倍觉凄冷清寂!
明确: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状态:百无聊赖、生趣全无;散文诗语言:(略)
2、研习下片
①学生齐读下片
②提问: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抒发愁情时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能否从这些意象中透视出词人的愁情?请用一个优美的句子来表述。
明确:直接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特点:“酒”是愁的象征;“风”是凄凉之风;“雁”是离愁之雁;“黄花”是憔悴之花;“梧桐”是风雨中的苦痛;“细雨”是心酸和血泪。示例:“酒”里盛满了愁绪,“风”吹散了凄凉,“雁”鸣叫着离愁,“黄花”落尽了憔悴,“梧桐”淋着苦雨,“细雨”滴打着心酸。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的名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公认的她的代表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是她晚年生活的一幅缩影。全词以“愁”字为核心,通过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作者所处的环境气氛及其内心世界,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若见其人的艺术魅力。
首先,这首词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词人通过寻觅的动作和冷清的环境,描绘出自己孤独无助、凄凉惨淡的境遇。这种开篇的手法独特而新颖,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其次,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例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句,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敏感和不适。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则通过对酒和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借酒浇愁却难以抵挡愁绪的困境。
再次,词中的情感深沉而含蓄,虽有愁苦却并不矫情。作者通过“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等描写,表达了对故人和往事的怀念和伤感。但这种情感并未一泻无余,而是通过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最后,词中的语言朴素自然,但却充满了艺术感染力。例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描写了黄花的凋零和作者的憔悴,充满了悲凉和凄美的意境。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则通过对梧桐和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综上所述,《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独特艺术风格的完美体现。这首词以其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法、深沉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和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李清照内心世界的窗口。
(一)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产作家。其文学成就以词为主,其词合称“易安体”,以宋代生活为典型,抒写闺情离愁,并在词作的艺术造诣上具有独创性。她的词多写个人感受,刻画内心世界为主。其中《声声慢》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二)讲解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做的。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南宋建立后,她南渡淮河,路过乌江时,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
(一)播放《声声慢》的录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三)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评价并板书。
(四)齐读一遍。
三、分析词的内容
(一)词中直接写愁的是什么?间接写愁的是什么?
直接写愁的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间接写愁的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二)分析词中的意象:
1、词人为何说“守着窗儿”?“守”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词人为何觉得“黑”是一种“难”?“难”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守着窗儿”是害怕外界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愁苦;一个“守”字表现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和对自己孤苦无依的悲凉。一个“难”字包含了词人无数的心酸与凄凉,表现了词人无法摆脱对丈夫的思念和内心的空虚寂寞。
2、“梧桐更兼细雨”中的“梧桐”、“细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分析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
明确:“梧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现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细雨”往往传达一种愁绪、郁闷的情感。“梧桐更兼细雨”则更加重了这种愁苦,并给人一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感觉。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3、结尾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与上片哪一句照应?又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上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照应。这一句话是全词的总结,也是对“寻寻觅觅”的回答。它把全词所抒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豁然开朗:原来词人所要表达的不是别的,而是“愁”。它把前面所描写的种种情感都统帅了起来,具有总结全篇的作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本文以《声声慢》教学为例,探讨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背景介绍
《声声慢》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古诗词,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词作情感真挚、婉约,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孤独的情感。在审美教育方面,这首词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二、审美教育的实施
1、情感体验
在《声声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词中情感的分析和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词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孤独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意象分析
《声声慢》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中的情感和意境。例如,“黄花”这个意象在词中多次出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黄花”所代表的凋零和失落的情感;“酒”这个意象在词中也出现了多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酒”所代表的麻醉和逃避的情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3、文化内涵
《声声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代表一种豪放不羁的精神,也可以代表一种逃避现实的情感;“黄花”这个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秋天有着密切的,它代表着凋零和失落。通过对这些文化内涵的讲解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
4、艺术鉴赏
《声声慢》是一首优美的词作,其艺术价值极高。通过对这首词的艺术鉴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例如,《声声慢》采用了叠字的手法,通过叠字的运用使词更加生动形象;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词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这些艺术特点的鉴赏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总结
《声声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情感体验、意象分析、文化内涵和艺术鉴赏等审美教育手段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国古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她独自面对人生的苦难和忧愁。本文将从黄昏、落叶、冷月、西风等意象解读李清照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
黄昏
“黄昏”是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黄昏的景色给人们带来一种哀伤、忧愁的感觉。李清照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色,暗示了自己孤独、哀愁和无助的情感。每当黄昏降临,她便独自一人面对漫长的黑夜,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落叶
“落叶”是李清照在诗中运用的另一个重要意象。落叶代表着生命的消逝和凋零,给人们带来一种悲凉、哀伤的感觉。李清照通过描绘落叶的飘零,暗示了自己在面对失去和离别时的痛苦和悲伤。诗中的“黄花堆积”也暗示了她的生活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挫折,使得她的心灵如同这堆积的黄花一样疲惫不堪。
冷月
“冷月”是李清照在诗中运用的另一个意象。冷月给人们带来一种清冷、凄凉的感觉,代表着孤独和寂寞。李清照通过描绘冷月的存在,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诗中的“凄凄惨惨戚戚”也暗示了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忧愁。
西风
“西风”是李清照在诗中运用的最后一个意象。西风代表着寒冷、荒凉和哀伤。李清照通过描绘西风的吹拂,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诗中的“三杯两盏淡酒”也暗示了她试图用酒来麻痹自己的痛苦和悲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典爱情短语
- 春节放假的通知模板汇编8篇范文
- 二零二五年度服装行业时尚趋势预测与分析合同3篇
- 2024版药材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粮食装卸搬运与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物联网设备研发与销售合同3篇
- 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某电商公司与物流公司之间的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公司废品回收及资源利用合作协议3篇
- 2024版私立教育机构校长雇佣协议
- 电除颤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理想信念教育》课件
- 2023年高级EHS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泰语基本用语》课件
- 学生成绩通知书模板(寒假)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excel版
- 剧本保密协议模板
- GB 4806.9-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宝马Z4汽车说明书
- 物流管理与工程案例
- 2023年05月江苏省宿迁市工会系统公开招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